公文和说明标注位置

合集下载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张松祥(作者单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邮编:226500,邮箱:rszsx@)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包括文种、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要素,这些要素的
规范使用能够保证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和管理的规范。

下面就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行政公文的文种有很多种类,如公函、通知、请示、报告等,每种文种
都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和使用场合。

在起草行政公文时,首先要确定所使用的文种,然后根据该文种的格式规范来进行书写。

其次,行政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体现公文内容的主题和重点,避免出现歧义。

标题应置于文种名称之后,一般采用宋体小三号字体,居中书写,可以适当加粗或加大字体突出重点。

再次,行政公文的正文内容应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介
绍公文的缘起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事由和要求,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表示期待和祝愿。

正文内容要求言简意赅,信息准确清晰,避免使用口头语和方言,确保表达准确。

此外,行政公文的署名是达成公文正式性和可控性的标志,署名须注明主办单
位的名称和标志,以及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署名位置一般置于正文下方右侧,排列整齐,字迹工整。

日期应置于署名之下,一般使用国际标准格式“年-月-日”,表
达清晰准确。

总的来说,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对于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遵循规范的格式要求,才能使公文内容得到及时、准确地传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在起草、审核和签发行政公文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文风规范、内容真实可靠。

希望各级单位能够重视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附件说明与标识要求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附件说明与标识要求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的写作格式包括哪几块

公文的写作格式包括哪几块

公文的写作格式包括哪几块
公文的写作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块内容:
1. 机关单位名称:公文的开头需要标明发文单位的全称或简称,通常位于纸张的顶端居中位置。

2. 发文日期:标明公文发出的具体日期,通常放在机关单位名称的下方。

3. 号称:标明公文的编号,用于区分不同的公文,通常放在发文日期的下方。

4. 收件人:标明公文的接收人,包括机关单位名称和具体的接收人姓名,通常放在号称的下方。

5.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引言、核心内容、结论等,需要明确表达发文单位的立场和要求。

在正文中不应出现和标题相同的文字。

6. 附件:如果公文有附件,可以在正文之后列出具体的附件名称和数量。

7. 印发人:标明公文的发文人姓名和职务级别,通常放在附件的下方。

8. 印发日期:标明公文的印发日期,通常放在印发人的下方。

9. 盖章:在公文的最后需要加盖公章,以正式确认公文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文的正文中,不要出现和标题相同的文字,否则会给读者造成困扰和误导。

公文的标题应该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和要点,但不出现在正文中。

正文应该包含具体的内容和表达要求,切忌重复标题。

公文写作中的文件和说明的撰写规范

公文写作中的文件和说明的撰写规范

公文写作中的文件和说明的撰写规范在公文写作中,文件和说明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准确、规范的撰写能够提高文件和说明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文写作中文件和说明的撰写规范。

一、文件的撰写规范1. 文件的格式:在正文之前,应包含文件的标题、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基本信息。

接下来的内容应采用段落格式,每一段话之间应空一行,便于阅读和理解。

2. 命名规范:文件的命名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描述文件的内容。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不相关的词汇。

例如,如果是关于某个项目的决议,文件名可以写为“XXX项目决议”。

3. 语言风格: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措辞准确。

避免出现复杂难懂的词汇和长句,尽可能使用简洁清晰的措辞。

另外,应遵循正式的公文语言风格,避免使用口语化或俚语。

4. 逻辑结构:文件应具备逻辑性,要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进行合理排序。

另外,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转折关系,避免出现突兀的转换或不相关的内容。

5. 文件编号:为了方便管理和归档,每个文件都应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编号的规范可以根据具体部门或机构的要求来设定。

二、说明的撰写规范1. 说明的格式:和文件类似,说明也应包含标题、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基本信息。

接下来的内容应采用段落格式,每一段话之间应空一行,便于阅读和理解。

2. 清晰准确:说明的目的是要清楚地告知读者某一特定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

所以在说明中,应提供具体的信息,确保内容清晰明了。

如果涉及到步骤或操作指南,可以采用项目符号或编号进行排列。

3. 表格和图表:为了更好地展示数据或信息,对于较为复杂的内容,可以采用表格或图表进行说明。

在使用表格或图表时,要保证其清晰可读,标注明确,方便读者理解。

4. 注意结构:说明应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部分应简要概括说明的目的和内容,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各个方面的内容,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和延伸。

5. 语言规范:对于说明来说,语言应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或者具有歧义的表达方式。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推荐下载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推荐下载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书标注位置-附件说明书与标识要求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书标注位置-附件说明书与标识要求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7A文】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7A文】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 l 行左空 2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 ?附件 ?,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 ( 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 行顶格标识 ?附件 ?,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 ( 或带序号 ) ?。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 ?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在这里 ?公文正文 ?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 ?正文 ?是公文 ?主体 ?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 ?附件说明 ?放在 ?公文正文 ?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实用参考]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实用参考]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和说明标注位置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

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

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

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

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二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生效标识印公章之后(有附注时在附注之后),且从下一页顶行标识。

对这两种位置的设定,不少着作中要么是《格式》中的原文照抄,要么是见仁见智,自由发挥:有的认为二者皆可,有的认为只能取第二种。

因此很有必要查根问据,统一规范。

《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格式》中也提出从公文正文中抽出的附件应该是“放在公文生效标识印章之后”。

所以从表述的逻辑顺序上讲,可以毫无疑义地判断,附件本身必然放在公文的主体之后,即“附注”之后,至于是否另转下页开始标识,不少人也很模糊,其实如果细读《格式》中“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这个问题就昭然若雪,理应转下页标识,而不是紧随附注之后。

所以《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答疑》中提出,“新《办法》十条规定中,把‘附件’一词置于‘附注’之后、‘主题词’之前,这种排列的本身就告诉我们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即公文的附件一般应与公文的主体一体装订,公文的版记要置于附件之后,以保证公文正文与附件的完整一体性,不少机关或单位把公文的版记即文尾置于公文正件之后、附件之前,形成主、附两分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这种说法应该是具有权威性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为何长期以来出现了附件本身标注位置的混乱,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办法》和《格式》中的相关表述不太到位,比如在《办法》中对“附件说明”和“附件”是分开解释的,而《格式》中则将二者合在一起统放在“公文正文”之后表述,这就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宜于按照其应在位置将“附件说明”和“附件”分开表述;二是不少文秘工作者认为,如果将附件本身附在公文主体之后,有时可能某一页当中,正文只有一、两行,加上“附件说明”和生效标识、签发日期、附注等公文主体要素,下面留白太多,于是便自作聪明,将公文的版记部分提前标注了。

二、附件及附件说明的标注格式需要规范如前所述,附件的位置确定之后,但附件本身如何标注,因为缺少明确规定,所以实践中往往也是各行其是。

《格式》中规定“在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但这种规定过于原则。

标注时存在两个需要规范的问题:一是在标识模式上,是“‘附件’+冒号+附件名称”模式,还是“‘附件’+冒号”为一行,“附件名称”换行居中。

二是“附件”2字、附件名称字号、字体的问题,似乎在《格式》中均未做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既然附件作为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标注的格式除了明文规定之外,一是在字体、字号上应该遵循“正文用3号仿宋字”的规定,与“附件说明”的标识字体、字号相同,而不应再生枝节,至于像有些教科书上讲“附件”2字用黑体的说法,缺少权威支撑。

二是附件标注时应该强调采用“附件+冒号+附件名称”的格式,以与“附件说明”的标注格式相同,而不是其他。

此外,当附件名称较长需要回行时,应该参照“抄送机关”的标识方法,回行时与冒号后内容对齐,这一点在《格式》中未加说明。

同样,附件说明的标注上,关于这一点也应该按照“抄送机关”的标识回行办法执行。

三、附件的附件处理方法在实践工作中,不少公文附件的正文也有附件,这个“附件”应附于何处、如何标注,也是困惑不少文秘工作者的一项工作。

笔者接触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一是参照公文主件与附件的位置关系及标识方法进行安排。

二是简而化之,在附件的正文中用括号标注为“附件略”等。

对于第二种方法,从公文的完整性上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

而第一种方法带来的结果是:公文主件的附件如只有一件,那么此附件标注为“附件”,而如附件本身所带的附件为两件,那么按此办法必然标注为“附件1”、“附件2”,这样在同一个文件当中,就出现了“附件”、“附件1”、“附件2”,这样的标注既不规范,同时也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谁是谁的附件。

试看一例:×××教育局关于印发《×××市师范生考核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现将《×××市师范生考核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附件:《×××市师范生考核方案》二○○八年二月八日附件:×××市师范生考核方案××××××××××××(《方案》正文)……。

附件1:《×××市师范生入职考核细则》附件1:×××师范生入职考核细则×××××××××(《细则》正文)……。

这种的标识给人的感觉眼花缭乱,不够明晰。

那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效仿国务院办公厅所发公文实例,从附件的使用范围来进行完善。

《格式》条文释义规定:附件所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图表、名单和规定等。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一般来说图表和名单本身不带附件,那么有可能附件本身带有附件的只有“规定性公文”,而“规定性公文”通常都是以转发、印发、报送等名义发布的,此时公文的主件仅仅是个包装或外壳而已,而公文的实体就是这些“规定性公文”。

试看一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才是此篇公文的主体和实质(也有学者干脆就称之为主件,当然这种称呼有待商榷),此公文的主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仅仅是起到转发附件的作用。

这个观点是站得住脚的。

如果这样,附件的附件的标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秘书学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凡是正文中已经提及附件名称的,正文下面就不再加注“附件说明”,以使整个公文更为简洁。

此等做法,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所发的公文均为如此,是有事实依据的。

因此,对于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附件的附件标注完全可以按此办法来解决。

诸如第一例,公文可以标注为:×××教育局关于印发《×××市师范生考核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现将《×××市师范生考核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市师范生考核方案二○○八年二月八日×××市师范生考核方案××××××××××××(《方案》正文)附件1:《×××市师范生入职考核细则》附件1:×××师范生入职考核细则×××××××××(《细则》正文)。

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两重附件标识不准和关系混乱的现象,使公文的主体与附件以及与附件的附件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晰。

除此而外,笔者认为,可以根据附件的附件的重要性分而行文。

比如像上例中《×××市师范生考核方案》与《×××市师范生入职考核细则》,实则是两件均十分重要的事务文书,×××教育局作为主管单位,完全可以以两个通知的形式,分而行文,如果硬性采取这种层层嵌套的方式,必然是自缚手脚,同时也是不尽规范的。

总之,附件的位置、规范标识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除了需要文秘工作者不断总结完善并大力践行之外,还期待于国家权威部门对相关事项进行规范性解释或法律化修订,这样更能有利于公文写作的健康发展,改变目前各行其是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