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
1到6年级数学所有公式和进率

1到6年级数学所有公式和进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逐渐增加,涵盖了各种基本概念、公式和进率的计算方法。
下面将按照年级顺序,列举出一到六年级数学中的所有公式和进率。
一年级数学公式和进率:1. 个位数相加减法进位和退位:例如25+13=38,3是个位进位得到的结果。
2. 数字顺序和数值大小比较:例如789>678,789比678大。
3. 成对数相加得到10:例如3+7=10。
二年级数学公式和进率:1. 二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例如34+27=61,6是进位得到的结果。
2. 乘法口诀表:例如1×1=1,1×2=2,一直到10×10=100。
3. 数量关系的比较:例如直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三年级数学公式和进率:1. 三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例如157+248=405,任何进位得到的结果。
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例如23×4=92,92÷4=23。
3. 分数的基本计算:例如1/2+2/3=7/6,1/4+1/4=1/2。
4.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例如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周长=4×边长。
四年级数学公式和进率:1. 小数的加减乘除法:例如0.3+0.5=0.8,0.8-0.2=0.6。
2. 百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例如75%=0.75。
3. 比例和比例的求解:例如两个数的比例为1:3,若其中一个数为4,则另一个数为12。
4. 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例如三角形的周长=边1+边2+边3。
五年级数学公式和进率:1. 复数的加减乘除法:例如(2+3i)+(4-2i)=6+i。
2. 平方数和平方根的计算:例如9的平方根=3,3的平方=9。
3. 立方数和立方根的计算:例如8的立方根=2,2的立方=8。
4. 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计算:例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直角边1^2+直角边2^2)。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汇总

一、数的概念:1.整数: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和0构成的数集,如:-3,-2,-1,0,1,2,3等。
2.分数:分数是把一个数分为若干份,如:1/2、2/3等。
3.小数:小数是有小数点的数,如:0.5、1.3等。
4.百分数:百分数是百分之一的意思,用%表示,如:50%表示一半。
5.相等:两个数的大小相同,称为相等。
6.大于和小于: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用大于号>表示;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用小于号<表示。
7.加减乘除:加法是两个数的和;减法是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的差;乘法是两个数的积;除法是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的商。
二、公式:1.加法公式:a+b=c加法公式告诉我们,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2.减法公式:c-b=a减法公式告诉我们,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3.乘法公式:a×b=c乘法公式告诉我们,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4.除法公式:c÷b=a除法公式告诉我们,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是另一个数。
三、进率:进率是指数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率,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相对于整体的占比或增长率。
2.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将所占的部分除以整体,再乘以100。
3.百分数与小数和分数的转换:将百分数除以100就是对应的小数和分数;将小数和分数乘以100就是对应的百分数。
4.百分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按照正常的计算方法进行;乘法和除法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换回百分数。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的汇总,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祝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

单位间进率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值。
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中,单位间进率常常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计算比例等等。
计算单位间进率的数学公式是:单位间进率=较大数/较小数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时,单位间进率就是几。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与单位间进率相关的概念和公式,并用实例来说明其具体的应用。
1.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如果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计算它们之间的单位间进率。
如果单位间进率大于1,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如果单位间进率小于1,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较大数的几倍。
2.两个数的比例计算:单位间进率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的比例关系。
比如,如果一些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现在打85折,你想知道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可以先计算原价和打折后的价格之间的单位间进率:85/100=0.85、这意味着打折后的价格是原价的0.85倍,即85%。
于是,打折后的价格=100*0.85=85元。
3.比例与百分比的关系:单位间进率与百分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单位间进率乘以100就是对应的百分比。
比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单位间进率是0.85,它对应的百分比就是0.85*100=85%。
4.比例和单位间进率的倒数关系:如果两个数的单位间进率是a,那么它们的比例就是a:1、反之,如果两个数的比例是a:b,那么它们的单位间进率就是a/b。
5.进行倍数计算:单位间进率在进行倍数计算时也非常有用。
比如,一些商品的成本价是500元,你想知道它的售价是原价的2倍,可以利用单位间进率进行计算:2/1=2、这意味着售价是成本价的2倍。
于是,售价=500*2=1000元。
在实际应用中,单位间进率常常和其他数学概念一起使用,比如百分比、比例等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和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数学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总结起来,单位间进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基本概念、方法:1、小数加减: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的方法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法则、口决定义、单位进率及公式汇总,超详细!

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数学1~5年级进率公式

数学1-5年级进率公式
1. 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 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平方千米、公倾、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 体积容量计量单位及进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4. 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千克=1000克
5. 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平年2月28天,润年2月29天)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6.人民币单位及进率: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5.5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件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 间的进率
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
问题: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长度单位 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长度单位:米 10分米 厘1米0
谈话:我们知道,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 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自主探究,研究新知
(一)探究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1、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1/10/282021/10/282021/10/2810/28/2021 8:18:02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82021/10/282021/10/2810/28/2021
答:面积是80平方米,合8000平方分米。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3页练习十六,第1题、第2题。
问题: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我这样算:边长是1分米, 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 米,面积就是10×10=100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自主关系
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
•7、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10/282021/10/28October 28, 2021 •8、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2021/10/282021/10/282021/10/282021/10/28
小学数学计量单位进率

小学数学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归类一、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二、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三、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公里1千米=1000米l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四、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五、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六、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平年2月28天,润年2月29天)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c=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1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小学进率公式大全

小学进率公式大全小学进率是指小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业水平的提高速度,是评价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小学进率公式则是用来计算小学生学业进步情况的数学公式。
下面将介绍小学进率的相关概念和常见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进率的概念。
小学进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程度,通常以学科成绩的提高来衡量。
小学进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学进率计算公式。
1. 平均进步率(APR)=(最终成绩-初始成绩)/初始成绩×100%。
这是最简单的小学进率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绩提高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步。
2. 学业成绩增长率(AGR)=(最终成绩-初始成绩)/学习时间。
这个公式是根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绩提高情况来计算学业成绩的增长率,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3. 学业成绩变化率(ACR)=(最终成绩-初始成绩)/初始成绩×100%。
这个公式是根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绩变化情况来计算学业成绩的变化率,可以帮助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动向。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小学进率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的运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同时,这些公式也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评估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进率公式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希望这些小学进率公式能够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共同努力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毫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亩、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长度单位之间进率为10,面积单位之间进率为100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1、公顷是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0万平方米。
2、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等于100万平方米。
3、公顷和平方千米常用于表示土地面积、国家面积等。
三、换算1、将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需要将公顷数除以10.2、将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需要将平方千米数乘以10.四、应用1、在解决土地面积问题时,需要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2、在研究地图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
五、计算工具的认识1、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3、计算器是现代常用的计算工具,具有开关、清除等功能键。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在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
例如,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而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
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为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为6364平方千米。
射出来的光线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因此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小学数学公式及进率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S=∏r2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圆锥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公式进率常用数转化表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单位进率及公式: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平方千米→公顷→公亩→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365日 1年=366日(闰年)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S=axa=a2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S=axb 或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axh或S=ah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S=ax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S=(a+b)x h÷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C=4a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C=(a+b)x2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4=0.25 3÷4=0.75 1÷2=0.5 1÷5=0.2 2÷5=0.4 3÷5=0.6 4÷5=0.8 1÷7=0.142857…… 1÷3=0.3333…… 2÷3=0.666…… 1÷9=0.111……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底底= 面积x2÷高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求高高= 面积x2 ÷(上底+下底)已知梯形的面积、高、上底、求下底下底= 面积x2÷高 - 上底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面积和底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的( 2倍)1千米=()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1米=()厘米 1分米=()毫米1米=()毫米1平方千米=()公顷 1公顷=()公亩1公亩=()平方米 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平方厘米1吨=()千克 1千克=()克1世纪=()年 1年=()个月 1年=()日 1年=()日(闰年)1日=()小时 1小时=()分钟 1分钟=()秒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1÷8= 3÷8= 5÷8= 7÷8= 1÷4= 3÷4= 1÷2= 1÷5=2÷5= 3÷5= 4÷5= 1÷3= 2÷3= 1÷6= 1÷7= 1÷9=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底底=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求高高=已知梯形的面积、高、上底、求下底下底=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的()。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和单位进率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2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 6a2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2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进率公式

小学数学进率公式: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一般年份:被4整除的年是平年。
整百年份:被400整除的年是闰年1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
小学数学进率及公式

常用计量单位进率1、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2、重量单位:(吨、千克、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000克3、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60分秒1小时=3600秒4、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5、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常用数量关系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工程问题: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时间=工效3、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4、售价问题: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收支问题:支出+结余=收入收入-支出=结余收入-结余=支出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体积公式1、周长及相关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2、面积及相关公式:(1)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高=面积÷底底=面积÷高(4)三角形面积=底×高÷2 高=面积×2÷底底=面积×2÷高(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高=面积×2÷(上底+下底)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3、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棱长=棱长总和÷12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总和÷44、圆的相关公式:(1)周长及相关公式:d=2r r=21d C= πd C=2πr d=C ÷π r=C ÷π÷2 半圆的周长=πr+ 2 r 或 半圆周长=21πd + d 一个圆剪成若干个小的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 ),宽是圆的半径(r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C=2πr+2r(2)面积及相关公式:S=πr 2 S=π(2d )2 r 2=S ÷π S 环形=πR 2-πr 2=π(R 2- r 2) 5、圆柱、圆锥的相关公式。
小学进率公式大全

小学进率公式大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进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比率。
进率公式是帮助学生和老师计算学生学习进步情况的工具,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制定教学计划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进率公式的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1. 班级进率公式。
班级进率公式是用来计算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的公式。
它通常是通过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班级进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班级进率 = (后测平均分前测平均分) / 前测平均分× 100%。
2. 个人进率公式。
个人进率公式是用来计算单个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的公式。
它通常是通过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个人进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个人进率 = (后测成绩前测成绩) / 前测成绩× 100%。
3. 学科进率公式。
学科进率公式是用来计算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上的学习进步情况的公式。
它通常是通过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该学科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学科进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学科进率 = (后测成绩前测成绩) / 前测成绩× 100%。
4. 年级进率公式。
年级进率公式是用来计算整个年级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的公式。
它通常是通过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年级进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年级进率 = (后测平均分前测平均分) / 前测平均分× 100%。
5. 教师进率公式。
教师进率公式是用来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公式。
它通常是通过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教师进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教师进率 = (后测平均分前测平均分) / 前测平均分× 100%。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进率公式的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公式,为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
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2019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点对学习数学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想能在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能灵活应用数学公式,就必须要熟记啦,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由查字典数学网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学习。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第四部分:几何知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xkb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进率公式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