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
什么是隐性课程
什么是隐性课程?联系实际谈谈它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麻烦大家给点意见我急着写呢,800字,谢谢合作。
满意答案╱/●.侽孑,1级2010-05-11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补充:[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网络课程的设置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显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但是却忽略了网络教学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成为网络教学中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教学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并进行研究的。
教育管理视野下隐性课程育人功效研究
教育管理视野下隐性课程育人功效研究作者:苟朝莉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03期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效,应当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隐性课程在育人功效发挥上具有非强制性、感知性、创造性、弥补性、持久性等特点,教育管理者应当从隐性课程的地位认识、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构建,以及整合显性与隐性两种课程方面入手,促进隐性课程育人功效的充分发挥。
隐性课程教育管理育人功效自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于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Lifein Classroom)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译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等)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并由课程论的研究课题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德育学、教育哲学等研究范畴。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重视并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对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大有裨益。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首先,隐性课程具有非常大的弹性。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
显性课程即我们常规理解的“教学课程”,是由专业计划、学生培养方案所明确规定的,通过学期课程表所体现出来的、由教师按照教学标准讲授或者指导的规范性课程,教材、课时、练习、考试、成绩评定等是其明确的标志。
而隐性课程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不仅可能没有被明确地规定进学生培养方案,而且也不是通过周期性的教学活动和考试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要求的。
其次,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
这也可以说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有限性而言的。
隐性课程不受限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它不是“有数”的,而是存在于学校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环境之中。
而且,以物质方式体现的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校园环境,以非物质方式体现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学生在校活动、第一课堂的氛围等,其本身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广泛性都是显性课程所难以相比的。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正式课程,这些课程通常不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但却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隐性的课程包括学校文化、社会互动、教师行为和学校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了解和管理隐性的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文化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格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接受一种特定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些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这种文化氛围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而另一些学校则偏向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这种文化氛围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学校管理者需要关注并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确保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互动也是隐性的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在班级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同学,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和相互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方面,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学校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交关系,使社会互动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元素。
教师行为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不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更是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潜移默化者。
良好的教师行为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不当的教师行为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教师的严格与宽容、公正与偏袒、耐心与暴躁等行为特点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教育风采,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榜样。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6章 课 程【圣才出品】
第6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而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
2.隐性课程是()。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由于隐性课程往往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所以对学生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
3.“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卢梭【答案】B【解析】“经验课程”也常常被称为活动课程或者“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一种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经验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杜威常被认为是其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作用。
4.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B【解析】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
课程计划要明确规定设置一些什么学科。
列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总称为课程。
5.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杜威【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瓦根舍因是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6.“螺旋课程”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瓦根舍因【答案】A【解析】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改革的主张,学术界称他的这些主张为“结构主义课程论”,它成了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戴老师整理chu重点简答、论述、案例 2
重点JD、LS、AL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答:(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3)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简答或多选)答:(1)系统原则。
(从整体上分析所设岗位在系统中的作用)(2)整体效应原则。
(每个岗位都要以教师队伍的整体工作目标为中心)(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最低投入获得最大效益)(4)动态性原则。
(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如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学校的长期发展相适应,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3***(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1)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现代意识;(4)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4*简述大学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答:科学性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要做到二者统一,教师应做到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
(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5.***简述高校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答:隐性: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又实实在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念。
如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就是隐性课程。
如我校的“树人合一”所存在的价值,教室后面的道德讲堂、字画。
在学术上,把隐性课程分为三个层次:(1)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
(2)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价值观、情感、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
(3)隐性课程发挥方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但又是深刻的、持久的、真实的。
6.***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答:又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设计隐性课程 实施有效教学
例 如 ,我们 可 以这样理解信 息技术课堂 教学中的 隐 性课程 :它指 的是 学校 情境 中以间接和 内隐的方式呈现 的信息技 术课程 以及信 息技术显性课 程 中所暗含 的预期 或非预期 的影响。 它既包括有计 划的信息技术课程 中学 生获取 的非预 期影 响以及教育者 有意地隐藏起来 的一些
、
隐性课程的出现
早在2 世纪初杜威 就 曾指 出,学生学 习的不只是正 O
规 的 课 程 ,还 学 到 了正 规课 程 以外 的 东 西 。 他 在 “ 带 附
学习”(olt a la ig概 念中指 出,伴随着具体 内容 c l e ler n ) ar n
的 学 习 ,学 习者 会 形 成 对 所 学 习的 内容 以 及 学 习过 程 本 身 的 情 感 、态 度 等 。 一 般 认 为 ,杜 威 的 这 一 观 念 是 隐 性 课 程 研 究 的 滥觞 。
课 程 的 概 念 。 此 后 ,人 们 对 隐 性 课 程 的 兴 趣 与 日俱 增 ,
教育 哲学家 、课 程理论 家、心理学 家、德育论者等具有 不同的学术背景 的学者参 与到隐性课程 的研 究中来 ,使
研 究 的 知 识 领 域 不 断地 扩 大 。
验 最先发现 的,是一种产生抽 象知识 ,平 行于外显学 习
方式的无意识加 工。人类 的知识可 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
从8 年代 中期 ,我 国开 始有意识地研 究隐性课程 , 0
现 今 隐 性 课 程 不 仅 成 为 了课 程 理 论 探 讨 的 一 个 重 要 课
题 ,而且 在 教 育 实 践 中 也 引 起 了广 泛 的关 注 。
序性 知识 ,内隐学 习所获得 的主要是一种程 序性而 非描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2一、填空题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持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依照某些准则以“前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3.按照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表现。
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份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份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路的问题。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大体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份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进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按照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和成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类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理论专家、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
论幼儿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论幼儿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隐性课程的意义、特点, 与正式课程的关系, 以及它如何影响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很有必要。
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一线的实际经验,就目前幼儿隐形课程的界定,隐形课程的特点、如何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隐性课程幼儿教育作用综观几十年中外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其主要成就都在正式课程方面,尤其是课程理论、课程类型、课程整合、教材发展、课程评估、师资培训等。
然而,若对隐性课程缺少认识或不重视,也会影响正式课程的实施。
探讨隐性课程的意义、特点,与正式课程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影响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很有必要。
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一线的实际经验,就目前幼儿隐形课程教育中的一些现状和问题,隐形课程的特点、如何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论述。
一、隐性课程的界定我认为幼儿园隐性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环境中教师无意识传递的,幼儿自觉习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符合教育期望的正面内容,也有不符合教育期望的负面内容,它是幼儿成长经验中持久而有效的构成。
相对学校环境而言,幼儿园的学习环境更加复杂,隐性课程的内容更加广泛,因此研究幼儿园的隐性课程,强调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教育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但是教师不可能计划好所有的细节和言语,因此,教师无意识的信息传递也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研究内容。
二、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特征1.潜课程具有无意性。
由于幼儿的意识水平有限,很大部分学习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习的,它不能受儿童自身的控制,但能受教育者的控制。
2.潜课程具有非预期性的特征。
对教育者来说,潜课程的影响常常是其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这种效果有的是积极的,也有的是消极的。
隐性课程事先很难进行具体的设计,他对幼儿的影响是自然的,自发的,所以对幼儿的发展既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又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3.潜课程具有广泛性特征。
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林丽君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与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其是在1986年被首次提出的。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读、写、算等方面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转变在学习上固有的态度、动机等,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一)普遍性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更是可以融入各个课程中的。
隐性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存在于课外活动中,并且其既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还可以影响学生的物质层面,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二)潜在性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不能够像其他课程一样设立单独的教课时间。
因此,教师就需要将隐性课程融入其他课程其中,这样才可以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三)多样性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多样化、多元化的,而且不同样的方式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学生还可以在隐性课程中学习到其他知识,例如学习的技巧、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
二、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一)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首先,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就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学校是一个教学的载体,学校中的校训、校报等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在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树立价值观。
其次,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好这样的课程,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保证其可以在学习上有积极的心态,使得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学习之中,而且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最后,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时,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使得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
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
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已对这个方面进行过探索。
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
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证明了它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之中,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隐性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潜力。
作为隐性课程,不论以何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都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
人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实现着文化心理积淀。
隐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即正功能和负功能。
如今,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使更多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上。
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这正是隐性课程正功能与负功能产生的内在机制。
挖掘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提供帮助。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一、感染感染是个体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其他方式引起的与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感染有两种形式: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感染。
情绪感染是指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于是,每个人的行动便主要由自己的情绪发动。
情绪感染在所有参与者都有相同的态度、信念和价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它们会促进个体间的模仿过程。
行动感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向另一个人乃至许多人传播。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14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_____A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C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2、单选题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_____。
A : 苏联心理学家B : 美国心理学家C : 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 : 英国医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故选 C。
3、单选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_____。
A : 陶冶教育法B : 说服教育法C : 榜样示范教育法D : 实践锻炼教育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这句话说明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好的品德。
因此是一种榜样示范的德育方法。
4、单选题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_____。
A : 冲动型问题行为B : 扰乱型问题行为C : 多动型问题行为D : 自律障碍行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冲动型问题,体现在突然间,比如突然暴怒打人。
扰乱型问题,体现在主观意识或者主观欲望,比如有意识的不听课、发出噪音等。
多动型问题,体现在行为多样,难以安静,比如,一会翻书,一会说话,一会玩。
自律障碍,体现在明知道不对,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逃课、上网。
本题中的行为属于扰乱型问题行为。
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熟练操作特征的是_____。
A : 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B : 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C : 各个局部动作独立性增强D : 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_____A :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 :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 : 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单选题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_____A : 挫折现象B : 回退现象C : 抑制现象D : 高原现象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3、单选题下面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A : 它是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B : 它是以时间经验为基础的研究C : 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的研究D : 它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行动研究是从实践中寻找需要解决且值得研究的问题的研究,不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故选 D。
4、单选题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_____A : 活动课程B : 综合课程C : 显性课程D : 隐性课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布置属于间接呈现的课程形式,故选 D。
5、单选题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_____A : 经济功能B : 育人功能C : 政治功能D : 文化功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社会学视阈下隐性课程的本质及实施途径
社会学视阈下隐性课程的本质及实施途径作者:张剑锋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09年第05期纵观国内外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该课程校园文化的开发和实施层面,缺乏对其本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同时,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还很欠缺,受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明确提出了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目标,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际,深入系统地探讨有关隐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不言而喻。
为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及实施途径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点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Jackson)在其专著《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在国内外的翻译不尽相同,我国学术界主要有隐形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显性课程、非正规课程、非正式课程等称谓。
英语中也有多种表述,常用的有Hidden Curriculum,Informal Curriculum,Covert Curriculum等。
本文称之为隐性课程,是因为“隐”含有此课程的一种特征描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对其定义不尽统一,说法各异。
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的非学术结果,这些结果不仅重要而且系统地发生,但未明示于各级公立学校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之中。
”“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接触到的一种有形、无形的影响。
”“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映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三个维度。
A : 知识、技能和方法B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 : .知识、技能和情感D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2、单选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A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 :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3、简答题校园环境:隐性课程的释放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这就是“校园文化” 。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环境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
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着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
学校的教学建筑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它的外观装饰是以和谐的色彩、别致的护栏、拱形的楼顶、显眼的立柱等组成,它给人一种凝重而不失活泼、华美而不失庄重的富有时代感的“静态美”;内部空间布局紧凑而不失宽敞,相连而不失完整,给人一种“动态美” 。
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体现了我们民族外表文静、内心半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建设。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淡化或摆脱课业的种种压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某种程度的张扬,心理得到一定的舒缓。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审美情感文化,会渗透到活动的多个方面,把教育中的某种抽象的、理性的、伦理的观念,通过审美化的表现,融合于直观的物质栽体之中。
试论学校隐性课程
试论学校隐性课程◆张二庆【摘要】研究潜在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校教育身心发展一、研究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
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
训练。
仅仅靠这种单向的。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隐性课程名词解释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1、学前教育课程:它是处于终生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学前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全面基础素质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教育课程。
2、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绪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
塑造儿童的完整性,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道德个性意志兴趣态度等有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成为完整儿童,使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
4、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5、课程(课程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6、教育价值:是教育满足人们需要的关系属性,是教育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7、理想价值:是对价值的期望或构想,是处于理念状态的价值,但理想价值并非纯粹的理念产物,而是具有现实性的。
8、现实价值:是已经显现出或客观化了的价值,是事物实际发挥的作用或实际用途的大小。
9、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前教育课程指向使学前儿童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成为所理想的人。
10、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最基本成分是人的自信心、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核心的成分是创造性。
11、根基性: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特性,它是作为教育目标的基础的学前教育目标基础性在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的要求。
12、启蒙性:是根基性的深入和具体化,它主要指人的精神或心理的启动和萌生,是心理中理性的发端,而不包括身体的生理方面。
13、人文性:课程内容中所反映的人的本性以及与人的本性有关的文化特色,它强调课程内容要重视人的因素,其核心是重视学习者。
隐性课程: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隐形力量
隐性课程: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隐形力量作者:温玲孙建华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隐形力量。
它在中小学德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学生,是对学生实现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将隐性课程巧妙地运用到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隐性课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4-0011-03美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意识一接受一内化的过程。
德育工作如何才能具有实效性。
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我们认为,在中小学校教育中,隐性课程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隐形力量,正确认识其影响力,并恰当地运用,有助于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
一、关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称潜在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相对。
学校中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为显性课程,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负作用”;二是学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
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是学校情境中的气氛因素,如校风、班风;等等。
这些因素在教育计划中未被规定同时又确实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内容类似于杜威的“附带学习” (collateral learning),第二、第三个内容可等同于校园文化这一概念。
由此可见,以校园文化为中心的隐性课程指的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指对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因素或教育经验。
隐性参与:积极的课堂沉默
隐性参与:积极的课堂沉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
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擅长开口发言,他们选择保持沉默,这就是所谓的“隐性参与”。
隐性参与指的是学生不直接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却在别的方式下进行课堂互动,比如倾听、思考、观察、笔记等。
在学术界,对隐性参与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认识到了能够提倡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沉默对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
隐性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因为害羞、紧张或者其他个人原因而不愿意开口发言,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认真倾听和思考来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些学生可能过于害羞,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开口,所以他们选择保持沉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理解或者不愿意学习。
通过隐性参与,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舒适区内,通过各种方式来吸收知识,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隐性参与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说,学生听,而隐性参与的学生则是在思考挖掘自己的问题,和老师的观点进行对比。
通过积极的课堂沉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隐性参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小组讨论或者课后作业中,他们可能会开始和同学们进行更多的接触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克服了对开口发言的恐惧和紧张,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这种能力将会对他们的发展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隐性参与也为多元化课堂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更加关注那些活跃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沉默的羔羊”,通过对隐性参与的重视,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倡隐性参与,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更好的教育。
隐性参与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应该选择保持沉默。
隐性课程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隐性课程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作者:安然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20期文/安然摘要:隐性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
详细列举了隐性课程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些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观念、规范或态度。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隐性课程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而是通过家庭情境有意或无意地对幼儿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教育中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因此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隐性课程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隐性课程客观存在于教育中,对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只重视正规课程,导致了教育中许多片面性,如,过分重视智力发展,一味教授读写算,忽视个性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
这使幼儿学习具有无序性、隐蔽性、情景性、弥散性等特征,这些和潜在课程紧密相连。
幼儿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言语、行为、态度、情感表达、花草树木、房屋建筑、人际关系、玩具教具、图书等,都会成为学习的内容。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和5岁侄子天天的相处中,注重挖掘幼儿生活中的隐性课程,积极捕捉教育时机,对其进行一种或多种心理学方式的引导,使他在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不知不觉接受我对他的感染、暗示,使他对我进行模仿,这样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在几个方面的实施应用。
一、在游戏中有段时间,天天对陀螺很着迷,总是拿着陀螺到处转着玩,陀螺转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兴奋,一直在说:“真好玩,真厉害!”我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想起了我们曾学过的“摩擦力”的概念,于是我提出把陀螺分别放到地板和地毯上面转结果会怎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摘要: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关键词:隐性课程;心理方式;作用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
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已对这个方面进行过探索。
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
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证明了它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之中,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隐性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潜力。
作为隐性课程,不论以何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都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
人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实现着文化心理积淀[1]。
隐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即正功能和负功能。
如今,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使更多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上。
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这正是隐性课程正功能与负功能产生的内在机制。
挖掘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提供帮助。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一、感染感染是个体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其他方式引起的与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感染有两种形式: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感染。
情绪感染是指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于是,每个人的行动便主要由自己的情绪发动。
情绪感染在所有参与者都有相同的态度、信念和价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它们会促进个体间的模仿过程。
行动感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向另一个人乃至许多人传播。
隐性课程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要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离不开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努力,每个成员的行为都在相互感染,不仅包括着情绪间的感染(“我是班级的小主人”观念在每个学生中形成),还包括行为的感染(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打扫教室、参加班级活动等等)。
尽管感染是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我们可以有意地通过具体活动或者情境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如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会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同时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而且能培养学生爱班、爱校、爱国的情感。
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健康的文艺活动使学生从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活动中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品德情感。
二、暗示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人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
在某些信息的刺激和暗示下,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受暗示,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可以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但是,暗示也是有两面性的,有些暗示是积极的,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
对于个性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暗示都很容易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消极的暗示,采取积极的暗示。
积极暗示有两个作用:一是对学生的优良品行起积极作用;二是对不良品行起到抑制克服作用。
与其他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一系列间接的、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发出信息,以此来调整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暗示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通过语言方式对学生加以暗示。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不管是音调的高低、还是语气的轻重和节奏的急缓,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某些暗示。
(2 )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是指教师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姿势、手势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
体态暗示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暗示方法。
适当的体态暗示能起到激励、调节的作用。
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以鼓励和赞许的眼光,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会让学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3) 环境暗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
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引导和刺激学生。
教师通过创设特有的教学环境,能对学生提供积极的信息暗示,调动学生情绪。
(4)自我暗示。
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心理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暗示、周围的环境暗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同时,还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暗示。
如教师对学生语言上进行暗示,“你很聪明,你能行”,这种暗示就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说我很聪明,看来我只要努力就能做到。
正如美国学者卡尔·施米歇尔所言: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
但是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
三、模仿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刺激或影响而仿效其言行,并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个层面。
无意识模仿不考虑行为的原因和意义,在不知不觉中仿照别人的样子,是低层次的模仿。
它可能是简单的瞬间动作,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长期活动。
有意识模仿则是自觉地仿照他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活动,模仿者了解行为的意义,并经过一定的思考,这种模仿常常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进行的,是积极的、高层次的模仿。
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可以互相转化。
模仿在儿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上,特别是在儿童的动作、语言、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
”[2]隐性课程中包含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模仿,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勤于模仿,越是他们喜欢、崇拜、感兴趣的人,他们越容易模仿。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学生提供好的榜样来模仿,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学习模仿的榜样有很多,在学校里,教师和同学是离学生最近的榜样,他们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
教师的言行常常比说教更能对学生产生巨大作用,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相同的学习环境、相似的生活经历和相近的年龄,使得优秀生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是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的榜样。
例如,某校“你为小凯做些什么”的活动开展后,班上同学间的关系格外融洽,大家开始领悟到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深刻含义。
有的同学说:“我们遇事应像雷锋那样先替别人着想,为别人做完一件好事之后才安心。
”同学们的思想感情变了。
近一年来,做值日不用老师带头,同学们就把教室和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周岩同学每天用墩布擦大厅,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王洪同学的脚摔伤了,同学们自动组织起来用自行车接送他上下学;傅东升脚上长了个瘤子,不能上体育课,他就主动给上课的同学打洗脸水;一位老师患高血压病仍然坚持工作,同学们知道后便买来山里红悄悄地放在他的抽屉里。
事实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引导学生学习英雄,就是使体现在榜样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同学自身的品质。
这种转化尽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采取生动的教育形式去诱发同学心灵深处潜在的上进因素,总是可以收到成效的[3]。
四、从众从众是个体因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刺激,引起自己在知觉、判断、意见和行为上的变化,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
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刺激物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从众心理较强。
对于青少年而言,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从众现象表现在学生中主要有:一是学习上的从众,如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受到这个班级学风的影响,学风好的会促使那些以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是生活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如消费习惯,从名牌运动鞋和衣服、MP3、手机等在学生当中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消费倾向。
同学之间过生日互请吃饭,送昂贵的生日礼物,尤其是在过洋节时送礼物等等这些现象早已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三是行为习惯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上,如考场上的作弊、上课迟到、课堂上说话睡觉,在我们看来只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一大批学生。
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团结求实的学生集体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五、内化内化是个体通过学习将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的过程。
隐性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把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和经验、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成个人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而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统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
人的内化反映到人的道德发展中就是指个体把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观念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之中,使之变成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内化的发生规律要求教育者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
教育施加的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内化吸收才能成为自身的思想品德。
内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内化是社会道德观念转变为个体思想品德的心理通道和中间环节,它不仅是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集中表现,还是学校德育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