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磁滞回线[引言]磁性材料应用很广,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的主要特征。

用示波器法测量铁磁处理的磁特性是磁测量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具有直观、方便、迅速以及能够在不同的磁化状态下(交变磁化及脉冲磁化等)测量的优点,适用于一般工厂快速检测和对成品进行分类。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基本测绘方法,而且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实验目的]1.掌握用感应法测量磁参量的原理、方法和技术2.了解应力、样品形状、测量频率等因素对磁性的影响3.了解交流磁化曲线的定义和测试方法[实验内容]1.观测样品形状对磁化的影响2.观测应力对磁滞回线的影响,估算磁致伸缩系数3.观测磁滞回线随外加磁场的变化,作换向磁化曲线4.观测磁滞损耗功率随磁场频率的变化[实验原理]一.原理及仪器结构磁滞回线是表达铁磁材料在磁场下磁化和反磁化行为,即描述磁感应强度(B)或磁化强度(M)与外加磁场强度(H)关系的闭合曲线,反映材料的基本磁特性,是M S应用磁性材料的基本依据。

图1是直流磁场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图中标出了磁性材料的三个重要参数Mr(Br)、Hc、Ms (饱和磁化强度,即当磁化到饱和时M的值)。

在交变磁场中表现出的磁特性—交流磁特性或称动态磁特性和在直流场下的磁特性— 静态磁性有很大不同。

它不仅与材料本征特性有关,而且与测试频率、磁场波形等测试条件有关。

图2表示在相同频率下外磁场幅值大小对磁滞回线的影响。

随磁场变化,磁滞回线大小、形状都在变化。

连接各回线的幅值(图中的Hm 、Bm )点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曲线,称换向磁化曲线或交流磁化曲线。

由图3可以看到,频率对磁滞回线形状有很大影响,矫顽力(H C )随频率增大而增大。

感应法是一种最基本和常用的磁参量测量方法。

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环绕试样的探测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与其中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即为dtdB S N ⋅⋅−=ε (1) 其中N 为探测线圈的匝数,S 为样品的截面积,根据(1)式,将试样放在变化的磁场内磁化,则在探测线圈内有与dtdB 成正比的电动势产生。

磁性材料磁滞回线

磁性材料磁滞回线

1、实验内容1 观测动态饱和磁滞回线发布时间:2009-09-08 10:00 栏目:磁性材料磁滞回线测定阅读:1560 返回列表实验内容:一、观测动态饱和磁滞回线1) 按电路图-3接线;2) 逆时针调节幅度调节旋钮到底,使信号输出最小,并用数字示波器Display按钮将数字示波器显示格式设置为“XY",将屏幕上的光点调至屏幕中心。

3)调节实验仪频率调节旋钮,频率显示窗显示0050.0Hz。

4)逐渐单调增大磁化电流,即缓慢顺时针调节幅度调节旋钮,使磁滞回线上的B值逐渐增大并达到饱和,注意为测量准确,饱和磁滞回线不宜过于饱和;分别按下CH1 menu和CH2 menu按钮,将CH1和CH2的Volts/div旋钮设置为微调,探棒为X1,再调节Volts/div 旋钮(通道伏格旋钮)调节曲线大小,使其尽量充满屏幕。

如:观测动态饱和磁滞回线,并从曲线上测量剩磁Br 和矫顽力Hc对应的电压值V Br和V Hc。

使用Wavestar软件打印曲线采用”WaveStar”软件将磁滞回线采集到计算机并打印主要步骤:1)将数字示波器显示格式设置为“YT ”,如果显示的波形不完整,就调节秒格旋钮使屏幕出现周期性波形。

2) 打开“WaveStar”软件;3) 在软件界面左边,找到”local”选项“+”,点开仪器型号“Tek TDS1000 series”选项;在下方将出现“Data、Setup、Function”等选项;4) 点击数据“Data”选项的“+”,出现波形“Waveforms”等选项;5) 点击波形“Waveforms”选项“+”,出现波形通道“CH1”、“CH2”等选项;6) 点击菜单栏的“File“选项下方的新数据表“New Datasheet”选项;出现对话框7) 在对话框里选择XY 数据表“XY sheet”,并点击OK8) 此时,将屏幕左侧的CH1和CH2选项分别拖动到出现的XY sheet下面的X 表和Y表里,工作表将出现相应的磁滞回线;9) 最后利用菜单栏的“Edit”选项下方的“New Annotation”完成图形的注释(磁性材料饱和磁滞回线(姓名));10)利用菜单栏的“ File ”选项下方的“Print DATASHeet ”进行打印!。

物理实验磁滞回线讲义

物理实验磁滞回线讲义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实验材料:FeCoVSiB非晶合金薄带,带宽b=1.55mm,带厚b=40μm校准仪器常数用标准互感:互感系数(亨)M0=5.09×10−51.观察材料形状对磁化的影响样品:条形,1#长3cm,2#长6.5cm;磁化螺线管磁场强度:(U为示波器X轴读数);H=4.55×103 U/R0探测线圈匝数:N2=150匝(附补偿线圈)。

用示波器观察两样品在同一频率和最大磁场下磁滞回线,记录相当于各样品的矫顽力Hc、饱和磁化强度Ms、剩余磁化强度Mr和最大磁化强度的读数Mm,比较两样品的矩形度Mr/M s。

测完每个样品,将K1接校准一方(即接通标准互感),记录示波器显示图形X,Y的峰值,用式(6)计算仪器常数K0,用公式(11)计算相应的Mm、Mr,用以上磁场(H)公式计算矫顽力(H c)。

数据如下:单位(V)由K0=U0M0i0=U yM0RU x得短样品K0=6.17×104 V/Wb长样品K0=5.40×104 V/Wb又由M(t)=U(t)μ0K0N2S其中μ0=4π×10−7H/m N2=150 匝 S = bd = 6.2×10−9m23由以上数据对比可知,样品的长度会影响样品的磁性。

2. 观测外加应力对磁化的影响:样品:条形,上端固定,下端吊有秤盘;磁化螺线管的磁场强度:(附补偿线圈)H=1.47×104U.R在秤盘上加不同重力砝码(不加、加50克、加100克),在同一频率和最大磁场下用示波器观察各自的磁滞回线,记录Mm、Hc、M r的值,N2=200匝,用公式(11)计算Mm、Mr,用本组磁场强度公式计算Hc。

计算装置常数:由K0=U0M0i0=U yM0RU x得,50g:K0=5.40×104 V/Wb100g:K0=5.20×104 V/Wb又由M(t)=U(t)μ0K0N2S其中μ0=4π×10−7H/m N2=200 匝 S = bd = 6.2×10−9m2H=4.55×103 U/R0砝码重量不同,应力大小不相等,磁弹性能也不同3. 环形样品的磁滞回线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和交流磁化曲线样品尺寸:内径d1=7.54mm,外径d2=7.66mm,h=1.55mm;磁化线圈:匝;探测线圈:N1=150匝N 2=20匝测试:在固定频率下,用示波器观察磁场从零开始变化对磁滞回线的影响,记录各回线的最大点x,y值,分别用公式(2)、(7)计算磁场H和磁感应强度B值,并绘制B-H曲线(换向磁化曲线),由B-H曲线计算最大磁导率μm= (B/μ0H) max,μ0为真空磁导率。

磁滞回线实验PPT课件

磁滞回线实验PPT课件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18
第18页/共18页
(μr>1,B′与B0同向,弱磁性)
分 抗磁质:金、银、铜、铅等
(μr<1, B′与B0反向,弱磁性)

软磁:变压器铁芯等
(矫顽力、剩磁、磁滞损耗小)
铁磁质:铁、钴、镍等
硬磁:永久磁铁等
(μr>>1,B′与B0同向,强磁性)
磁导率高、磁滞性、居里点
(矫顽力、剩磁、磁滞损耗大)
矩磁:锰镁铁氧体等
(剩磁与饱和磁感应强度相等)
司南
磁悬浮列车
发电机
变压器
磁存储器
第1页/共18页
核磁共振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规律 2、理解铁磁材料的几个基本概念 3、掌握磁滞回线与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
第2页/共18页
二、仪器用具
FB310C磁滞回线组合实验仪
第3页/共18页
三、实验原理
1、磁性材料(磁介质)
处在磁场中与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能够被磁化的物质 顺磁质:氮、氧、铝、铬等
第7页/共18页
(3)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
◆对同一铁磁材料从磁中性时由交变磁场由弱到强 依次进行磁化,可得到面积由小到大的一簇磁滞回 线,将各条回线的顶点连接起来所得的曲线 ◆基本磁化曲线与起始磁化曲线差别很小
(磁性材料在磁中性下磁化时,基本磁化曲线就是起始磁化曲线)
基本的磁化曲线 磁滞回线
12、实验仪器的整理
第15页/共18页
七、注意事项
1、接线时注意GND接地线要连通 2、实验前必须将待测材料预先退磁 3、励磁电压在实验过程中不可时增时减
第16页/共18页
八、思考题

DH4516C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DH4516C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用示波器观测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DH4516C型磁滞回线测量仪实验讲义杭州大华科教仪器研究所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用示波器观测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磁性材料应用广泛,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存储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以及基本磁化曲线的基本测绘方法,而且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其根本区别在于矫顽磁力Hc的大小不同。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宽,剩磁和矫顽磁力大(达120-20000A/m以上),因而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可长久保持,适宜做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矫顽磁力Hc一般小于120A/m,但其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广泛用于电机、电器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

磁化曲线和磁带回线是铁磁材料的重要特性,也是设计电磁机构作仪表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实验采用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

需要说明的是用动态法测量的磁滞回线与静态磁滞回线是不同的,动态测量时除了磁滞损耗还有涡流损耗,因此动态磁滞回线的面积要比静态磁滞回线的面积要大一些。

另外涡流损耗还与交变磁场的频率有关,所以测量的电源频率不同,得到的B-H曲线是不同的,这可以在实验中清楚地从示波器上观察到。

【实验目的】1、掌握磁滞、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铁磁材料的主要物理量:矫顽力、剩磁和磁导率的理解。

2、学会用示波法测绘基本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3、根据磁滞回线确定磁性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剩磁Br和矫顽力Hc的数值。

4、研究不同频率下动态磁滞回线的区别,并确定某一频率下的磁感应强度Bs、剩磁Br和矫顽力Hc数值。

5、改变不同的磁性材料,比较磁滞回线形状的变化。

【实验原理】1、磁化曲线如果在由电流产生的磁场中放入铁磁物质,则磁场将明显增强,此时铁磁物质中的磁感应强度比单纯由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大百倍,甚至在千倍以上。

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磁滞回线-实验讲义

用微机型磁滞回线测试仪研究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磁性材料应用广泛,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贮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以及基本磁化曲线的基本测绘方法,而且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其根本区别在于矫顽磁力C H 的大小不同。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宽,剩磁和矫顽磁力大(达m /A 102~1204⨯以上),因而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可长久保持,适宜做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矫顽磁力C H 一般小于m /A 120,但其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广泛用于电机、电器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的重要特性,也是设计电磁机构作仪表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验目的】1.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铁磁物质的动态磁化特性。

2.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H ~μ曲线。

3.测定样品的C H 、r B 、m B (m m B H ∙)等参数。

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估算其磁滞损耗。

【实验原理】铁磁物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材料。

铁、钴、镍及其众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化物(铁氧体)均属铁磁物质。

其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故磁导率μ很高。

另一特征是磁滞,即磁化场作用停止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态,图1为铁磁物质的磁感应强度B 与磁化场强度H 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1中的原点0表示磁化之前铁磁物质处于磁中性状态,即0H B ==,当磁场H 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B 随之缓慢上升,如线段oa 所示,继之B 随H 迅速增长,如ab 所示,其后B 的增长又趋缓慢,并当H 增至S H 时,B 到达饱和值S B ,oabs 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图1表明,当磁场从S H 逐渐减小至零,磁感应强度B 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恢复到“0”点,而是沿另一条新的曲线SR 下降,比较线段OS 和SR 可知,H 减小B 相应也减小,但B 的变化滞后于H 的变化,这现象称为磁滞,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0H =时,B 不为零,而保留剩磁r B 。

磁滞回线(新)实验讲义

磁滞回线(新)实验讲义

实验 用微机观测交流磁滞回线软磁材料在电机、电器和仪表的设计制造中有广泛用途,其交流磁特性可以从交流磁化曲线和交流磁滞回线的形状和面积上集中表现出来,通过观测交流磁化曲线和交流磁滞回线,能够较完整地了解软磁材料的磁特性,这对研究软磁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测量磁性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方法较多,用示波器法测量动态磁滞回线的方法具有直观、方便、迅速以及能够在不同磁化状态下(交变磁化及脉冲磁化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独特优点,本实验用微机模拟示波器,克服了普通示波器所不具备的存贮、计算和打印功能的缺陷,使交流磁滞回线的观测十分方便。

【实验目的】1.了解软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中的磁特性;2.了解软磁材料的基本动态磁性参数;3.学习用微机观测交流磁滞回线的方法。

【实验原理】交流磁滞回线,通常简称交流回线。

在交流磁化过程中,不同的交流幅值磁场强度Hm 有不同的交流回线,各交流回线顶点的轨迹称为交流磁化曲线或简称Bm -Hm 曲线,Bm 称为幅值磁感应强度。

当交流幅值磁场强度达到饱和磁场强度Hs 时,Bm 不再随Hm 的增大有明显变化,此时Bm -Hm 关系呈现为一条趋于平直的可逆曲线,交流回线的面积不再随Hm 的增大而变化,这时的回线称为极限交流回线。

由极限交流回线可确定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 、交流剩余磁感应强度Br 、交流饱和矫顽力Hc (如图1所示)。

幅值相对磁导率μa 则可由交流磁化曲线,按下式求得:mma H μB μ0(1) 其中:μ0为真空磁导率,其值为4π×10−7T ∙m/A (特斯拉·米/安培)-HcBs Br退磁曲线交流磁化曲线仿照静态磁化的初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也可把交流磁化时的μai 和μam称为初始磁导率和最大幅值磁导率(如图39-2所示)。

Bs 、Br 、Hc 、μai 和μam 合称为交流回线参数,也是软磁材料的基本动态磁性参数。

Bm (T)μa (H/m )当材料沿着磁滞回线经历磁化—去磁—反向磁化—反向去磁的循环过程中,由于磁滞效应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且以热量的形式耗散掉,这部分能量叫做磁滞损耗。

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报告

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报告

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磁滞回线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磁性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二、实验原理1. 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是指在恒定外加磁场下,材料的磁化强度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在去除外加磁场后,材料的残留磁化强度不为零而呈现出一个闭合曲线。

这个曲线就是该材料的磁滞回线。

2.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霍尔效应测量样品处于不同磁场下的霍尔电压值,得到样品对应的霍尔电压-外加磁场强度曲线;另一种是利用电桥法测量样品处于不同磁场下电桥平衡时,所需的平衡电流或电压值,得到样品对应的平衡电流/电压-外加磁场强度曲线。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霍尔元件和样品固定在恒温水槽中,将电桥接线好,并调整电桥平衡状态。

2. 霍尔效应法:分别调节外加磁场强度,记录样品对应的霍尔电压值,并绘制出霍尔电压-外加磁场强度曲线。

3. 电桥法:分别调节外加磁场强度,记录样品对应的平衡电流/电压值,并绘制出平衡电流/电压-外加磁场强度曲线。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样品的磁滞回线,并计算出相关参数。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样品的磁滞回线图像,可以看到该样品呈现出一个闭合曲线,在去除外加磁场后仍有一定的残留磁化强度。

通过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铁损耗等参数。

2. 不同材料的特性比较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实验测量并比较它们的磁滞回线图像和参数可以发现,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某些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较高,而剩余磁化强度较低;某些材料的铁损耗较小,而饱和磁化强度较低。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材料的磁性特性和应用领域。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霍尔效应法和电桥法测量了样品处于不同磁场下的电学参数,并绘制出了样品的磁滞回线图像。

通过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参数,并比较了不同材料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磁滞回线是描述材料磁性特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材料选型、质量检测等方面。

磁滞回线实验

磁滞回线实验

磁滞回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用示波器观测软磁材料的交流磁滞回线2、学习标定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测量样品的磁参数3、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及磁化规律 二、仪器用具磁滞回线实验仪器(两个待测样品、一个软铁、一个硅钢片等),低压交流源,电感,示波器,直流电压源,数字万能表,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磁滞回线表现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化时,强磁性物质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连接:选样品1按实验仪上所给电路图连接电路,令1R =2.5Ω,“U 选择”置于0位,H U 和B U 分别接入示波器的“X 输入”和“Y 输入”,插孔为公共端。

2、样品退磁:开启实验仪电源,顺时针方向转动“U 选择”按钮,令U 从0增至3V ,然后逆时针转动旋钮,将U 从最大降至0,消除剩磁。

3、观察磁滞回线:开启示波器电源,令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心,令U=2.2V ,并分别调节示波器X 和Y 轴灵敏度,使显示屏出现图形大小合适的磁滞回线。

4、绘制基本磁化曲线:按步骤二对样品进行退磁,从U=0开始,逐档提高励磁电压,记录下这些磁滞回线第一象限顶点的坐标,其连线就是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B -H ;再做μ-H 曲线。

5、调节U=1.2V ,1R =2.5Ω,测定样品一的一组UB 和UH ,记录测量数据。

计算出D H 、r B 、m B 和H B ,绘出样品一的磁滞回线。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绘制基本磁化曲线(H U LR N 1H =, B U nS R 22C B = , HB=μ)2、测定样品一的一组UB、UH值六、注意事项1、磁滞回线顶部出现小环,降低励磁电压予以消除。

2、建议选择样品一做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磁滞回线的图形比较饱满,实验数据更好测量。

3、无信号接入时,因为噪声会产生峰值,但是接入了信号后噪声产生的峰值会消除。

磁滞回线ppt课件

磁滞回线ppt课件
电磁学实验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和基本磁化曲线
天津商业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
1
实验目的
1、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过程及相关磁学物 理量。
2、了解示波器法显示磁滞回线的基本原理。 3、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
天津商业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
实验仪器
DH4516型磁滞回线实验仪 YB4325型示波器等
天津商业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
磁滞回线是什么?
图1为铁磁物质磁感应强度 B与 磁化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曲线。 原点0:磁中性状态,即B=H=0, 当H增至Hs时,B到达饱和值, 0abs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当磁场从Hs逐渐减小至零,磁 感应强度B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 恢复到“0”点,而是沿另一条新 曲线SR下降。
天津商业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路连接:选样品1按实验仪上所给的电路图连接 线路,并令R1=2.5Ω, “U选择”置于0位。UH和UB 分别接示波器的“X输入”和“Y输入”,插孔为公共 端。 2、样品退磁:开启实验仪电源,对试样进行退磁,即 顺时针方向转动“U选择”旋钮,令U从0增至3V。然 后逆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将U从最大值降为0。其目的 是消除剩磁。 3、观察磁滞回线:开启示波器电源,令光点位于坐 标网格中心,令U=2.4V,并分别调节示波器X和Y轴的 灵敏度,使显示屏上出现图形大小合适的磁滞回线。
天津商业大学实验物理教研室
磁滞回线是什么?
比较线段OS和SR可知,H 减小B相应也减小,但B的 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这现 象称为磁滞。 磁滞——铁磁物质的另一 特征,即磁化场作用停止 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 态。 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H=0 时,B不为零,而保留剩磁 Br。

2019年-物理实验课件-磁滞回线w-PPT精选文档

2019年-物理实验课件-磁滞回线w-PPT精选文档

B μH 磁导率 μ与H的关系曲线
1.起始磁化曲线
起始磁化曲线
图中原点O表示磁化
前铁磁材料处于磁中性状 态。当磁场H从零开始增 加时,磁感应强度B随之 缓慢上升,继之B随H迅 速增长,其后B的增长又 趋缓慢,当H增加到Hs时, B达到饱和值Bs,从O到 达饱和状态S这段B-H曲 线oabs,称为起始磁化 曲线。
本实验采用非电量电测技术的参量转换测量法,将 不易测量的磁学量转换为易于测量的电学量,利用 示波器对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进行 观察测定。
实验线路
待测样品为E1型矽钢片,N为励磁绕组,n 为用来测量磁感应强度B而设置的绕组。R1为励 磁电流取样电阻,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样品的磁 化场强为:
实验30 铁磁材料的磁滞
回线的研究
王淑珍
实验目的
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 铁磁物质的动态磁特性。
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 ~H 曲线。 测定样品的 HD、Br、Hs和 Bs等参数。
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
实验仪器
磁滞回线实验仪 示波器
垂直移 位( CH1)
H

N L R1
U
H
L=60mm,N=50匝,R1=2.5Ω,由UH可确 定H。
样品的磁感应强度瞬时值B与由测量绕组n、 R2和C2所组成的电路有关:
B

C2 R2 nS
UB
C2 = 20μF,R2=10kΩ,n =150匝, N=50匝 L=60mm S=80mm2 ,由UB可以确定B。
实验内容
开启示波器电源,工作模式调在 x-y 状态,令显示屏上的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 心。将“U选择”旋钮旋至2.2V,并分别 调节示波器x和y轴的灵敏度旋钮,使显示 屏上出现大小合适且形状最接近理论曲线 的磁滞回线。

讲义: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

讲义: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

实验C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磁性材料应用广泛,扬声器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计算机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

硬磁材料的剩磁和矫顽力大(102 ~2⨯104 A/m),可做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的剩磁和矫顽力小(102 A/m以下),容易磁化和去磁,广泛用于电机和仪表制造业。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磁材料的重要特性,是变压器等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

磁滞回线测量可分静态法和动态法。

静态法是用直流来磁化材料,得到的B—H曲线称为静态磁滞回线。

动态法是用交变来磁化材料,得到的B—H曲线称为动态磁滞回线。

静态磁滞回线只与磁化磁场的大小有关,磁样品中只有磁滞损耗;而动态磁滞回线不仅与磁化磁场的大小有关,还与磁化场的频率有关,磁样品中不仅有磁滞损耗,还有涡流损耗。

因此,同一磁材料在相同大小磁化场下,动态磁滞回线的面积比静态磁滞回线大,损耗大。

本实验采用动态法测量软磁样品的动态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测量曲线可连续或逐点显示在LCD(液晶)屏上,直观、简便、物理过程清晰。

【实验目的】1.了解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概念,加深对磁材料矫顽力、剩磁等参数的理解。

2.掌握磁材料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测量方法,确定B s、B r和H c等参数。

3.探讨励磁电流频率对动态磁滞回线的影响。

【预备问题】1.为什么测磁化曲线先要退磁?2.为什么测量磁化曲线要进行磁锻炼?3.为什么动态磁滞回线的面积比静态磁滞回线大,损耗大?【实验仪器】FC10-II型智能磁滞回线实验仪。

【实验原理】1.铁磁材料的磁化规律(1) 初始磁化曲线在强度为H的磁场中放入铁磁物质,则铁磁物质被磁化,其磁感应强度B与H的关系为:B = μ H,μ为磁导率。

对于铁磁物质,μ不是常数,而是H的函数。

如图1所示,当铁磁材料从H=0开始磁化时,B随H逐步增大,当H增加到H s时,B趋于饱和值B s,H s称为饱和磁场强度。

从未磁化到饱和磁化的这段磁化曲线OS,称为初始磁化曲线。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1. 引言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磁化现象,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磁性行为。

其中,磁滞回线实验是研究铁磁材料磁性行为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与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2. 磁化与铁磁材料在讨论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磁化和铁磁材料的基本概念。

2.1 磁化当一个物体被放置在外部磁场中时,它会受到该外部场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内部分子电流。

这个分子电流会产生一个微小的自发电流,从而使物体具有了自己的“内部”或“剩余”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物体被磁化”。

2.2 铁磁材料铀、钕、钴等是常见的铜合金。

它们具有良好的磁性,被称为铁磁材料。

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内部分子电流会更加强化,形成更强的“内部”或“剩余”电流。

3. 磁滞回线实验原理3.1 实验装置进行磁滞回线实验需要一些基本的实验装置,包括: - 铁磁样品:通常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铁磁材料样品。

- 电磁铥:用于产生稳定的外部磁场。

- 磁感应计:用于测量样品中的磁感应强度。

3.2 实验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进行磁滞回线实验的具体步骤: 1. 准备铁磁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实验台上。

2. 将电流通入电磁铥中,产生一个稳定的外部磁场。

3. 使用磁感应计测量样品中的磁感应强度,并记录下来。

4. 改变外部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例如增大或减小电流),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样品中的磁感应强度。

5. 重复步骤4多次,直到获得一条完整的磁滞回线。

3.3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过程,我们可以获得一条磁滞回线。

磁滞回线是描述铁磁材料在不同外部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的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当外部磁场逐渐增大时,样品中的磁感应强度也会逐渐增大,但增长速率逐渐减慢。

这是因为铜合金在低外部磁场下具有较低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当外部磁场达到一定大小后,样品中的磁感应强度将趋于稳定,并达到一个最大值。

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磁滞回线实验报告磁滞回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特性。

实验仪器:霍尔效应测量仪、磁感应强度计。

实验原理:磁滞回线是用来描述磁材料磁化与去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曲线。

磁滞回线曲线实际上是由两条曲线组成,即磁化过程中的上升曲线和去磁化过程中的下降曲线。

磁滞回线可以显示出材料的磁滞现象,即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和去磁化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延迟和残留磁化。

实验步骤:1. 将磁材料样品放在实验台上,与霍尔效应测量仪和磁感应强度计连接好。

2. 通过调节霍尔效应测量仪的控制面板上的控制钮,可以控制外加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3. 先将外加磁场值设为零,记录此时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磁场磁感应强度。

4. 调节霍尔效应测量仪的控制面板,增加外加磁场的强度,然后记录此时的磁感应强度。

5. 不断增加外加磁场的强度,记录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值。

6. 将外加磁场的方向改变,使其减小逐渐降低,直到减小到零,记录下相应的磁感应强度。

7. 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用来绘制磁滞回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出磁滞回线图。

磁滞回线图是一条闭合曲线,上半部分表示样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过程,下半部分表示去磁化过程。

磁滞回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反映出材料的磁性质。

实验分析:根据磁滞回线图可以看出,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出现一定的延迟和残留磁化。

这是由于磁材料内部存在磁畴,外加磁场作用下,磁畴的磁化过程会有一定的惯性,即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磁化或去磁化过程。

在外加磁场取消后,由于磁材料内部的磁畴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一部分磁化无法完全去除,从而产生残留磁化。

结论:磁滞回线实验可以研究磁材料的磁滞现象,了解材料的磁性质。

通过磁滞回线分析,可以了解磁材料的磁化和去磁化过程中的特点,为磁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磁滞回线1

磁滞回线1

实验2-19 铁磁物质动态磁滞回线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用示波法测铁磁物质动态磁滞回线的基本原理;2. 熟悉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实验原理】1. 磁滞回线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被磁化,使铁磁材料磁化的磁场强度H (即外加磁场)与铁磁材料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 的关系为H B μ=。

然而铁磁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量,B 与H 是非线性关系,如图2-19-1所示。

磁化前铁磁材料处于磁中性状态,即0B =,0H =。

当磁场H 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B 随之缓慢上升,继而B 随H 迅速增长,其后B 的增长又趋缓慢,当H 增加到m H 时,B 达到饱和值m B ,即H 再增加,B 几乎不再增加。

从O 到达饱和状态的这段H B -曲线,称为起始磁化曲线(图2-19-1中曲线oa 所示)。

当H 从m H 减小时,B 也随之减小,但不沿原曲线返回,而是沿另一曲线ab 下降。

当H 下降为零时,B 不为零,表明铁磁材料中仍保留一定的剩磁r B 。

使磁场反向增加到c H -时,材料中的磁感应强B 下降为零,继续增加反向磁场到m H -,B 又达到饱和值m B -。

逐渐减小反向磁场直至为零,再加上正向磁场直至m H ,则磁感应强度沿defa 变化,于是得到一条闭合曲线abcdefa 。

这条曲线称为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其中r B 称为剩磁,如果铁磁材料有剩磁存在,表明它已被磁化过。

c H 称为矫顽力,它表示铁磁材料抵抗去磁的能力。

c H 越大,表示铁磁材料越不容易退磁。

实验表明,当铁磁材料从未被磁化开始,在最初几个反复磁化的循环中,往往不能形成闭合曲线,经过十几次反复磁化后,才能获得一个稳定的闭合磁滞回线,这条曲线表征该材料的磁化性质。

当交变磁场由弱到强单调增加时,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铁磁材料便从初始状态0=H ,0=B 开始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如图2-19-2所示。

把原点O 和各磁滞回线的顶点1a ,2a ,…,a 所连成的曲线,称为基本磁化曲线。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磁滞回线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磁滞回线测定

(2)根据U=3.0V测定的一组UH、UB、Br、Hc参数,计算出相应的B和H。在直角 坐标纸上画出磁滞回线,即B-H曲线。
四、分析与思考
1.什么是磁滞现象? 2.什么是磁化曲线?什么是磁滞回线? 3.全部完成B-H曲线的测量以前,能不能变动示波器面板上的X、Y轴分度值旋钮?
谢谢观看
1.掌握用磁滞回线实验仪绘制磁滞回线的方法; 2.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观察两种典型铁磁物质的磁化特性;
3.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μ-H曲线;
4 . 计 算 样 品 的 Hc、H r 、Bm和 Hm等参数; 5.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
1、磁滞回线实验仪 2、双踪示波器
二、实验仪器
磁滞回线实验仪
样品的磁感应强度瞬时值 B与C、R2、N2组成的电路 有关:
实验原理线路图
其中,C、R2、N2和S均为已知常数, 所以由UB可确定B。
1、电路连接
三、实验内容
选取实验仪上的黑色 样品按图连接线路,令
R1=2.5Ω, “U选择”置于
0位。UH和UB分别接示 波器的“X输入”和“Y输 入”,将示波器的 “SEC/DIV”旋钮旋至XY档。
O 基本磁化曲线
5、磁导率
对于基本磁化曲线上的每一点,可 以将磁感应强度Bm与相应磁场强度Hm 之比,定义为磁导率。
因为B与H成非线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故铁磁
材料μ的不是常数,而是随H而变化。
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和μ-H的关系
硬磁材料
软磁材料
6、磁性材料分类
特点:磁滞回线狭长、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 耗均较小 应用:制造变压器、电机、和交流磁铁的主 要材料
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1、铁磁材料的典型磁化特征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研究 ppt课件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研究  ppt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
PPT课件
1
预习
举例说明铁磁材料有哪些应用? 什么叫做磁畴? 为什么铁磁质会产生剩磁和磁滞现象呢?
PPT课件
2
实验目的
了解铁磁质在磁场中磁化的原理及其磁化 规律。 理解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掌握测定样品的磁滞回线,确定矫顽力、 剩磁感应强度、最大磁感应强度及磁滞损 耗等参数的实验方法。
2.对试样进行退磁,消除剩磁即H=B=0。 3.观察磁滞回线。调整示波器,令U=60V,调节X、
Y轴的灵敏度,使显示屏上出现大小合适的磁滞回线。 4.从零开始,分8次,每次增加10V,保持示波器增益不变。
读记每条磁滞回线顶点坐标,描绘基本磁化曲线。
PPT课件
11
实验内容
二、根据给定技术指标,计算Bm、Br、
Ux

LR1 N1
H
2.示波器Y轴输入正比于磁感强
度B,当 R2 1/ 2 fC 时,
则有
UY
Uc

N2 A CR2
B
yx
图14-4 测量磁滞回线的实 验电路图
PPT课件
7
实验原理
a(x, y)
图14-5 用示波器观测到的 磁滞回线
PPT课件
8
实验原理
三、测定磁滞回线上的任一点的B、H值
PPT课件
13
实验内容
PPT课件
14
注意事项
✓ 测绘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时,必须将材料预先
退磁,以保证 H = 0,B = 0。
✓ 为了避免样品磁化后温度过高,初级线圈通电 时间应尽量缩短,通电电流不可过大。
✓ 可调隔离变压器的电压可以达到100V,使用他 时,要注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微机型磁滞回线测试仪研究铁磁材料的
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
磁性材料应用广泛,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贮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以及基本磁化曲线的基本测绘方法,而且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其根本区别在于矫顽磁力C H 的大小不同。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宽,剩磁和矫顽磁力大(达m /A 102~1204⨯以上),因而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可长久保持,适宜做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矫顽磁力C H 一般小于m /A 120,但其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广泛用于电机、电器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的重要特性,也是设计电磁机构作仪表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验目的】
1.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铁磁物质的动态磁化特性。

2.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H ~μ曲线。

3.测定样品的C H 、r B 、m B (m m B H •)等参数。

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估算其磁滞损耗。

【实验原理】
铁磁物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材料。

铁、钴、镍及其众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化
物(铁氧体)均属铁磁物质。

其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故磁导率μ很高。

另一特征是磁滞,即磁化场作用停止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态,图1为铁磁物质的磁感应强度B 与磁化场强度H 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1中的原点0表示磁化之前铁磁物质处于磁中性状态,即0H B ==,当磁场H 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B 随之缓慢上升,如线段oa 所示,继之B 随H 迅速增长,如ab 所
示,其后B 的增长又趋缓慢,并当H 增至S H 时,B 到达饱和值S B ,oabs 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图1表明,当磁场从S H 逐渐减小至零,磁感应强度B 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恢复到“0”点,而是沿另一条新的曲线SR 下降,比较线段OS 和SR 可知,H 减小B 相应也减小,但B 的变化滞后于H 的变化,这现象称为磁滞,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0H =时,B 不为零,而保留剩磁r B 。

当磁场反向从0逐渐变至D H -时,磁感应强度B 消失,说明要消除剩磁,必须施加反向磁场,D H 称为矫顽力,它的大小反映铁磁材料保持剩磁状态的能力,线段RD 称为退磁曲线。

图1还表明,当磁场按S C S C S H H 0H H 0H →→→-→-→→次序变化,相应的磁感应强度B 则沿闭合曲线S C R S SRC '''变化,这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所以,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磁场中时(如变压器中的铁心),将沿磁滞回线反复被磁化→去磁→反向磁化→反向去磁。

在此过程中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以热的形式从铁磁材料中释放,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可以证明,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围面积成正比。

应该说明,当初始态为0B H ==的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如图2所示,这些磁滞回线顶点的连线称为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由此可近似确定其磁导率H
B =μ ,因B 与H 非线性,故铁磁材料的μ不是常数而是随H 而变化(如图3所示)。

铁磁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可高达数千乃至数万,这一特点是它用途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分类和选用的主要依据,图4为常见的两种典型的磁滞回线,其中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长、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耗均较小,是制造变压器、电机、和交流磁铁的主要材料。

而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较宽、矫顽力大、剩磁强,非常适合于用来制造永磁体。

观察和测量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线路如图5所示。

待测样品为EI 型矽钢片,N 为励磁绕组,
n 为用来测量磁感应强度B 而设置的绕组。

1R 为励磁电流取样电阻,设通过N 的交流励磁电流为i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样品的磁化场强: L
Ni H = L 为样品的平均磁路
1R U i = (1) (1)式中的N 、L 、1R 均为已知常数,所以可以根据1来确定H 的数值。

在交变磁场下,样品的磁感应强度瞬时值B 是测量绕组n 和C R 2电路给定的,根据法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由于样品中的磁通
ϕ的变化,在测量线圈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dt n
12ε⎰=
ϕ dt nS
1S B 2ε⎰=ϕ= (2) S 为样品的截面积。

如果忽略自感电动势和电路损耗,则回路方程为:
2222U R i +•=ε
dt d n 2ϕ=ε
式中2i 为感生电流,2U 为积分电容C 两端电压设在t ∆时间内,2i 向电容C 的充电电
量为Q ,则: 2
2C Q U =
∴ C Q R i 222+=ε 如果选取足够大的2R 和C ,使C
Q R i 22>>,则:222R i •=ε ∵dt dU C dt dQ i 22•== ∴dt dU R C 222••=ε (3) 由(2)、(3)两式可得:
(4) 上式中n ,R ,C 2和S 均为已知常数。

所以可以根据2U 来确定B 。

综上所述,将图5中的1U 和2U 分别加到C 310FB 微机型磁滞回线实验仪的信号输入端“)X (U H ”和“)Y (U B ”, C 310FB 实验仪的USB 接口与PC 机的USB 接口连接,可观察样品的H B -曲线;可测定样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S B 、剩磁r B 、矫顽力D H 、磁滞损耗(BH )以及磁导率μ等参数。

【实验仪器】
FB 310A 型磁滞回线实验仪、FB310C 微机型磁滞回线组合实验仪、计算机(自备)、 实验专用配套软件(光盘1张)、示波器(自备、几组共用)
【实验内容】
一. 用A 310FB 磁滞回线实验仪、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1.电路连接:
选样品1按实验仪上所给的电路图连接线路,并令Ω=5.2R 1,“U 选择”置于0位。

H U 和2U (即1U 和2U )分别接示波器的“X 输入”和“Y 输入”,插孔上为公共端。

2.样品退磁:
开启实验仪电源,对试样进行退磁,即顺时针方向转动“U 选择”旋钮,令U 从0增至V 3,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将U 从最大值降为0,其目的是消除剩磁,确保样品处于磁中性状态,即0H B ==,如图6所示。

3.观察磁滞回线:
开启示波器电源,令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心,令V 2. 2U =,并分别调节示波器X 和Y
轴的灵敏度,使显示屏上出现图形大小合适的磁滞回线(若图形顶部出现编织状的小环,如图7所示,这时可降低励磁电压U 予以消除)。

注意:在观察时,变压器次级的接地,必须与公共端“⊥”可靠地连接。

4.观察基本磁化曲线:
按步骤2对样品进行退磁,从0U =开始,逐档提高励磁电压,将在显示屏上得到面积由小到大一个套一个的一簇磁滞回线。

这些磁滞回线顶点的连线就是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借助长余辉示波器,便可观察到该曲线的轨迹。

5.观察、比较样品1和样品2的磁化性能。

6.令Ω==5.2R ,V 0.3U 1测定样品1的[]BH H B ,B C r m 和等参数。

7.取步骤7中的H 和其相应的B 值,用坐标纸绘制H ~B 曲线。

(如何取数?取多少组数据?自行考虑),并估算曲线所围面积。

二.用FB310C 微机型磁滞回线组合实验仪研究铁磁材料的特性参数:
1. 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关专用软件。

2. 把FB310C 微机型磁滞回线组合实验仪与计算器连接。

3. 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数据采集,在屏幕上画出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4. 存储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