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铁通网络互补应用的探讨
目前铁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目前铁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作者:李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10期摘要:在电信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铁通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就现状分析了铁通的发展方向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核心客户协同发展宽带光纤接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微信等OTT业务对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运营商之前的价格、新业务、服务的竞争也已逐渐转化为OTT服务商与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根本无法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利润出现了分散化。
毫无疑问,这对于单纯的固网运营商来说影响更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客户严重流失,甚至在数据流量上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扭曲现象。
中国铁通在这场变革中显得更加脆弱,如何找到新的出发点显得更为重要,以下就铁通面临的困境做一分析与探讨。
一、客户流失严重,重点维护核心客户随着通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客户流失是必然存在的现象。
特别是在通信技术正朝着个人化、移动化方向发展的今天,移动电话替代固话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虽然移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也存在弊端,例如信号差、通话质量不高、辐射强等问题,这也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正因如此,部分特殊群体依旧选择使用固定电话,比如在山区,还有幼儿、孕妇、老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人员。
对于运营商来说这部分群体恰恰是相对稳定,并且欠费较少的优质客户,相对于那些“摇摆客户”来说,更具有价值,值得各运营商去花大力气争夺。
作为固网运营商铁通来说,我认为大客户是主要发展目标,特别是对于铁路这块已有的蛋糕应稳抓不懈,这类用户生产成本低,但产出价值高,忠诚度高,对于运营商而言,是最具价值的核心客户。
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性较低,更注重于服务质量,同时给运营商创造的价值却是很大的。
因此对于核心客户而言,预防其流失就应当从提升其满意度出发,通过精细化、个性化来满足其特殊需求,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服务项目多样化的队伍,这一点必须加以重视。
GPON在铁通网络建设中的规划及实现
: 晷i 户
终措
终蔫
图 l
1 P N技术特点 .G O 2 GO P N由 I U 出 , T 提 以通用帧结构 为传输平 台 , 有严格 的帧结构 , 对标准定义完备且庞 大。G O P N兼 容欧美在 网应用的 A M 网、D 网、 T FM S H网等 , D 其下行速率高达 2 8 G i , . 8 b / 上行速率可达 1 4 G is随着 4 t s . 4 b/ 2 t, 1G P N技术 的成熟 和 G O 0G O P N同时运行 及平 滑升级 , 为更 大带 宽业务 应用提供了保证 , 能有效保 护运 营商的投资利 益。同时, 满足用 户 日益
随着运营商的重组和国家加快 推动三网融合的实施 , 中国联通 、 中 国电信甚至 广电公 司也 加快 了宽带 网络的改造 和建设步伐 , O XP N技 术 做为一项 颇具应 用前 景的技术 ,在新 建小 区 、写 字楼等 区域推 广 XP N接入技术 , O 并在原有小区大力推进“ 光进铜退 ”打破 了传 统的点 , 到点解决方法, 为电信运 营商实现全业 务接人 提供了一种经济 、 实用的 接人技术。G ON做为一种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 P 具有高带宽, 高效 率, 覆盖广, 用户接 口丰富等众 多优点, 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 、 可靠 、 安全 的语音 、 数据 、 视频三网合一业务接人。有效降低网络建设 改造 和运营 成本 , 发展前景广阔。 1 GP 、 ON 系统 组成 以及 特 点 1 P . G ON系统 组 成 1 GO P N系统 主要 由 O T、 L 光传送 网络 O DN、 终端 O NU三部分组成, 其 中 O T一般安装于各业务接入 的中心节点 或汇聚节点机房 内, L 并通 过 F /E接 口上联 到不同的业务网络中 ,如 I 域网络 、 EG P城 I MS网络及 现有 N N网络等 ; 图 1 G 如 所示 。
中国移动、铁通网络互补应用的探讨
中国移动、铁通网络互补应用的探讨刘少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合肥230031)摘 要 随着全业务运营竞争的加剧,固定与移动网络融合的步伐越来越近。
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优劣势的分析,提出了中国移动与铁通网络互补的原则、策略和应用思路,希望对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国移动铁通网络互补刘少宁: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总经理(院长),长期从事电信企业管理,经历从邮电分营、电信企业重组、移动企业主辅分离和移动设计企业整合上市等工作,具有多年的电信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和勘察设计企业管理经验。
1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互补的必要性对中国移动而言,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T D-SCDMA 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虽然铁通并入以后获得了固网运营牌照,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并没有获得独立经营固话和宽带的自主经营权。
因此固定与移动网络融合这一发展目标必须通过中国移动与铁通网络互补来实现。
为了在全业务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中国移动应在积极建设和运营TD-SCDMA 网络的同时,通过铁通大力发展宽带业务。
充分利用中国移动在个人移动市场的规模、品牌、网络,以及用户号码黏性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移固替代。
尽量利用铁通资源挖掘家庭市场,组建家庭无线网络,开展多种业务捆绑。
在稳固现有移动个人客户群的同时,以业务融合为切入点,积极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内容提供等信息服务行业发展,丰富业务种类和内容,继续扩大用户群体,与铁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互补的原则及业务发展策略2.1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互补的目的及原则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互补的目的:一是降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二是发挥中国移动和铁通公司的协同效应;三是增强铁通网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移动和铁通网络互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融合组网,效益优先。
立足现有网络资源,对于可以实现共享的资源,内部不再进行重复建设,提升全集团的资产利用率,实现业务和网络资源的协同;(2)先内后外:在租赁基础设施资源时,中国移动和铁通公司应优先考虑集团内部资源,再寻求外部资源;(3)租购建结合、以租为主:在新建基础设施时,应该尽量考虑满足移动和铁通公司的共同需求,避免二次建设;(4)确保安全:保障现有网络和业务的安全性,避免因资源共享融合导致大规模设备升级和改造。
铁通分析报告
铁通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通作为一家知名的通信服务提供商,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铁通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2. 企业概况铁通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中国。
作为一家综合性通信服务提供商,铁通主要经营固定电话、宽带、网络等业务。
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一员,铁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 市场竞争力分析铁通在通信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
以下是对铁通市场竞争力的分析:3.1 品牌知名度铁通作为传统电信运营商,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
然而,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铁通在品牌知名度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3.2 服务质量铁通在服务质量方面表现良好,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快速的通信服务。
但与其他运营商相比,铁通在网络覆盖和速度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3 价格竞争力铁通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提供相对实惠的通信套餐。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铁通需要不断优化价格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3.4 技术创新能力铁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可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与其他运营商相比,铁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
4. 未来发展前景虽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铁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对铁通未来发展的几点展望:4.1 5G技术应用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铁通可以通过引入5G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G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为铁通带来更多的商机。
4.2 客户体验优化铁通可以通过优化客户体验来提高用户满意度。
例如,改进网络覆盖和速度,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等。
通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铁通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并提升市场份额。
4.3 业务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铁通可以考虑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
例如,通过提供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铁通可以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移动铁通宽带业务
中国移动铁通宽带业务中国移动铁通宽带业务是采用GPON接入网技术,以移动手机号码作为付费号码和宽带账号,为满足客户高速宽带接入互联网需求而提供的一种业务,接入带宽主要有2M、4M、8M、10M、20M等,目前只提供2M带宽接入。
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全名为Gigabit-capable PON 吉比特/千兆位无源光纤网络,是一种无源被动式光纤网路,是BPON的一种扩展,相对于其他的PON 标准,GPON 标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带宽(下行最大传输速率可高达2.488Gbps,上行最大传输速率达1.244Gbps),其非对称特性更能适应宽带数据业务市场。
作为一种灵活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数据业务(Ethernet 业务,包括IP业务和MPEG 视频流)、PSTN 业务(POTS,ISDN 业务)、专线(T1,E1,DS3,E3和ATM 业务)和视频业务(数字视频),可以满足多用户VoIP、采用MPEG-2或-4规格的多视频流(如IPTV)和标准分辨率电视(SDTV)或高清晰度电视(HDTV)和多用户高速互联网接入等“三网合一”的需求。
客户范围仅限在已开通铁通宽带业务的小区内开放。
资费标准(一)宽带开户当月免费使用,次月开始收费。
月基本费每月一日一次性收取。
(二)中国移动铁通宽带4M产品、三大品牌客户月功能费折扣优惠活动。
办理渠道短信方式10086语音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网通网通电话的资费标准基本月租费本地电话通话资费长途电话通话资费网通宽带接入资费标准海南网通宽带接入服务四大鲜明特点◆ 速超所值◆ 网络可靠◆ 使用方便◆ 应用广泛海南网通向小区和大楼提供1M~1000M的速度端口,可为企业、家庭实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宽带服务,能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视频点播、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络游戏、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宽带我世界”特色产品•LAN:利用光纤接入,楼内综合布线系统,实现10M到桌面的高速上网速率。
互联互通问题
中国互联互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中国互联互通的特点互联互通是世界各国电信管制的难点,中国也不例外。
总体上,互联互通存在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法规和协议上的互联,是宏观层面上的;二是网络的实际互联,是物理层面上的;三是互通,是操作层面的。
前几年,我国的互联互通问题更多的还是在宏观和物理层面上的运作,经过几年各方的努力,上述两个层次的问题已有所解决。
信息产业部不久前公布的《电信条例》执法检查结果显示,目前,互联互通不畅已成为互联互通中突出的问题,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
分析2002年电信用户申诉的情况,我们发现对互联互通的申诉呈上升趋势,占申诉总数的比例达到五分之一。
随着电信竞争的加剧,电信运营商数量的增加,互联互通问题很可能还会继续攀升,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比如:同一公司不同地区的网络间、同质网络间,不同质网络间、不同业务间。
会出现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
在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时,相比国外的互联互通,中国两大移动营运商从签订互联协议到完成全国范围的互通仅用40天,美国MCI与AT&T互联,则用了好几年时间。
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互联互通,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手段发挥了相当的积极作用,这可能只有在中国能实现,是中国特色的充分体现。
二、政府对互联互通的管制及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互联互通的管制从国家及电信管制部门高层来看,《电信法》的颁布,《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等的出台,为互联互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2003年,信息产业部又将互联互通列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硬措施:(1)推动实施电信网经济成本核算,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互联互通经济成本核算已基本完成;(2)建立全国通信网监控系统。
正加快建设,通过对网间关口局NO.7信令的监控,有效防范人为原因造成的网间通信不畅。
据报道,信息产业部将耗资30-40亿元,建立覆盖全国的互联互通监控系统,通过监控严惩违反互联互通的责任人。
高铁移动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
高铁移动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高铁上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一直是乘客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高铁运营商需要采取一系列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高铁移动互联网运营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乘客们对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需求。
一、网络基础设施的优化1.1 增加基站密度:高铁运营商可以在高铁沿线增加基站密度,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通过在每个车厢安装基站,可以确保乘客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仍能享受到稳定的网络连接。
1.2 引入新的通信技术:运营商可以引入新的通信技术,如5G网络,以提供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5G网络的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可以满足乘客们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
1.3 增加网络容量:高铁运营商可以通过增加网络容量来满足乘客们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通过增加网络带宽和扩展网络设备,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连接。
二、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2.1 采用多天线技术:运营商可以在高铁上采用多天线技术,如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MIMO技术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同时传输和接收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传输速度。
2.2 引入信号中继设备:为了解决高铁行驶过程中信号的中断问题,运营商可以在高铁上设置信号中继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在高铁车厢之间传输信号,确保乘客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仍能保持网络连接。
2.3 优化信号传输算法:运营商可以优化信号传输算法,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更高效的算法,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安全性和隐私保护3.1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高铁运营商应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护乘客的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通过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3.2 加密数据传输:为了保护乘客的隐私,运营商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乘客的网络通信进行加密处理。
中国发展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的问题研究及分析
中国发展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的问题研究及分析摘要:进入到21世纪,移动通信业务对传统固定电话业务的极大冲击和替代,使得固定电话市场萎缩严重,于是很多传统固定电话运营商开始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务运营模式,而固定移动融合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目前,北美和欧洲很多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我国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有突破性的进展,究竟我国电信业在发展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上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而各运营商又该怎样利用政策和自身优势继续发展固定移动业务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我国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发展的困难所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移动融合fmc;小灵通;无线固话;市场竞争;管制政策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196-02一、中国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发展的案例研究纵观我国的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发展历史,当属小灵通和td 无线固话的案例最为典型。
小灵通的产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没有移动牌照时为了挽救越来越被挤压的固话市场而发展的“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业务,实际上是仿效了当时国际上很多传统的固定电话运营商采用fmc策略来应对移动运营商的fms的方法。
而td无线固话则是在电信重组及3g牌照发布后,中国移动为了弥补中国铁通在固话市场的萎靡和td业务发展的失利而带来的不足,因此发布的利用3g网络和固定网络融合的fmc业务。
不管是小灵通还是td无线固话,都有相同的发展模式:经历了市场培养、发展到繁荣,但却在业务上升期被国家相关政策叫停。
以下通过对小灵通和td无线固话案例的详细分析,得出客观准确的我国发展fmc 所遇到的切实的难点。
1 小灵通案例分析1997年12月,小灵通业务首先在浙江余杭开始商用,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每分钟的通话资费为0.2元,不支持数据业务。
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研究
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
本文将从融合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合的背景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那时以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等为主的固定通信网络,和以2G移动网络为主的移动通信网络,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分化。
不过,随着3G、4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特别是4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也被认为是未来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融合的现状1.融合的成果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设备间的结合,还涉及到了网络共享、运营方式、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
这种融合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推出的“以流量为主、语音为辅”的套餐;LTE-V2X技术的应用,可将人车路互联逐渐推进。
2.融合中的问题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还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标准、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
这也导致了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政府政策方面:对于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政府需出台一些鼓励政策,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
(2)商业模式方面:如何将两个网络运营商的用户资源整合,以及如何在整合后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技术标准方面:由于固定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不同,使得融合难度增加。
三、融合的未来1.深化融合未来,固定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化。
随着5G以及下一代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固定通信网络将更加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两个网络融合得更加紧密,或许需要更多的跨行业、跨界合作,共同推进网络的发展。
2.创新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固定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广泛。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经营?——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协同开展全业务经营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中国铁通协 同开展全业 范 围经 营 电信 业 务 的现 象 ,协 同配 合 ,为用 户提
提 供 支持 ,则 需 要 面对 上 市公 司关 联 交 易规 则 的
限制和障碍 。从现实来看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铁通 协同开 展全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从 中国 移 动 与 目前 独 立 运 营 的 中 国铁 通 的 特 殊 重组 形 式 和 目前 电信 经 营许 可 证 发放 方 式 的
国移 动 有力 的竞 争 对手 , 中国 电信 、 中国联 通 真 正 拥 有 全业 务 管制 政 策 势必 造 成 一 些后 果 :
一
要认真学习新的 《 基础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证 》,处理好经营许可限制问题 ,杜绝出现超范
是 中国 电信 、中 国联 通 作 为一 个 经 营 主体 在 开
展 全 业 务经 营 时 ,可 以很 方便 地 将 移 动业 务 和 固
网业务组合 ,不存在两个经营主体之间的协 同问
题 ,也 不必 遵 从 上 市公 司关 联交 易规 则 的 限制 ;
二是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在开
争格 局 的 清晰 脉 络 。
其实 ,在确保公平竞争的条件下 ,中国移动
与中 国铁通 协 同开展 全业务 经 营本 身也是 一种合 理 的交叉 补贴 。通 过协 同发 展业 务 ,双方 可以共 享规 模 效应 和 品牌效 应 ,共享 和优化 网络资源 ,共 享营 销 效益 ,共 同承担 管 理和 营销成 本 。这种协 同发展
移动与铁通协同发展网络构建方案探讨
DSLAM 流 量 10M 上 行 , 上 行 通 道 采 用 中 兴 0
移动和铁通 目前是两张网,铁通能够提供固网
的业 务 但是 网络 覆盖 面小 ; 移动 的 网络几 乎 覆盖 所 有 区域 ,但 是无法 提供 固网业务 。要 实现 市场双 赢 , 就 要 将 两 张 网融 合在 一 起 ,全 业务 发 展 。在 网络 的 构 建 上 ,本 文对 新 密 移动 分 公 司与 郑 州铁 通 协 同发 展 网络 互联 方案进 行探讨 。 1 目的 : 大 固 网业 务覆 盖面 ,并在 同一 个接 ) 扩
的成 熟 ,对 OTN 网管 规 划 设 计 及 应 用 的 探 讨 还 将继续 。
参考文献
【 】l — 8 2Acicu f pil r s r nt o s ] 1 T TG. r t t eo ot ata p t ewr [ . u 7 h e r c n o kS f] n _ .0 tfc r hOtaTas rNto ON S_ 2 1 T 79n r e f e pil r pt e r T )【 J G Ie a s ot c n o w k( ]
中国移动打造高性能PON网络助力综合业务承载
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本刊记者|赵光磊中国移动打造高性能PO N 网络助力综合业务承载结合了PO N 与I M S 技术优势所形成的PO N (I A N )+CM -I M S 的网络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重要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其网络属性与国内另外两家运营商有一定差异,固网宽带不是其主营业务,这也导致其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更多考虑对于专网、W LAN 、集团客户业务的承载,在家庭用户端也以无线宽带业务为主。
中国移动在引入PON 技术之初,便首先采用性价比更高的G PON 技术,近年来一直加大对10G PON 技术的研究,为引入下一代PO N 做准备。
中国移动每年对PO N 设备的集采总量并不高,2010年实际部署PO N 设备600万线,今年6月份进行的PO N 集采结果虽未发布,但业内专家透露在800万线左右,具体集采的GPON 、EPON 设备比例仍未有定论。
另外两家运营商对PO N 设备的集采总量较大,主要用以支撑其大规模的固网宽带业务,而中国移动对于PO N 设备的应用定位在于辅助其综合业务承载,实际需求量偏少。
PO N 网络追求更高性能中国移动对于PO N 网络的建设追求更高的性能,不仅优先采用高性能的G PO N 技术,同时高起点地建设FTTB 和FTTH /O 的PO N 接入网。
在城域网的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具有明显优势,基站分布广、光纤接入比例高、光缆成环比例高;基站光纤接入比例超过91%,且以环网为主;城区基站距离客户仅数百米。
对于FTTB 的接入模式,通过局端部署O L T ,在楼内部署支持多用户的M DU ,内置LAN 交换机功能和I A D (综合接入设备)功能,M DU 到用户部署5类线,5类线末端提供L AN 口、W i -Fi 接入;FTT H /O 接入模式,则在局端部署O L T ,每个家庭/办公室内部署一个内置I A D 功能的O N U ,为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业务。
铁通宽带无线接入的可行性探讨
Wii的 全 称 是 Wi l s ie t, 标 准 为 F r e Fd ly es i
82 1b 0 . 1 ,是 IE E E定 义 的 一 个 无 线 网络 通 信 的工 业 标准 。使 用 2 4 H 频 段 , 目前 该频 段 尚属不 用 .G z 许 可 的无 线 频段 。其主要 特 性 :传输 速率 和可 靠性
A b t a t I e ms o e vc e eo s r e : n tr fs r i e d v lpme ta d ke e hn q e fb o d a d wiee s a c s n t p n n y t c i u so r a b n r l s c e sa d is a - p i ain o lc to n CTT. t e sb lt fb o db nd wie e sa c s s su e nd a a y e he fa i ii o r a a r l s c e swa tdid a n lz d. And i sr c y twa e - o mm e de h tM c i L r a a d wie e s a c s e a o td. n d t a W L b o db n r ls c e s b d p e K e r s: S e h; Da a;Br a b n y wo d pe c t o d a d;W ie e s Ac e s rls ; c s
支 持 A hc方 式 网络互 联 ,具 有 自组 织 、 自管 理 、 do 自愈 能力 ,多种 网络 类型 可 以接人 ,移 动性 及能 耗
限制 与节 点类 型相 关 ,而且 具 有一 定 的集成 性 ,路
由 和配置 功 能专 门化 ,拓 扑结 构相 对稳 定 ,功耗 限
铁通“一家人、一盘棋、一颗钉”协同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铁通“一家人、一盘棋、一颗钉”协同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铁通“三位一体”的文化理念: 中国移动核心价值
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中国移动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战略愿景:“致力于移动改变生活,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军者”。
四个核心能力: 网络是公司存在发展的生命线。
业务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是公司成功的最终标志。
优秀员工团队是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的推动力量。
一家人:如同一个大家庭,作为家庭的一员,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去维护,保护 XX 的品牌形象,这是 XX 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对自己、对企业的一份承诺,要始终做到立足“一个XX”,实现各方力量的大联合、大协作。
一盘棋:全面贯彻落实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坚持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提升主动周到的服务意识,打造精细严谨的工匠精神,力争桩桩都办实、个个都出彩,做好主业发展中一颗不可或缺的棋子。
一颗钉:全面聚焦服务品质提升和工程能力建设,进一
步做精做细属地装维营销专业化支撑者和数智工程服务市场化拓展者,不断深化“战建”协同,随时“补位”,绝不“缺位”。
中移铁通新两者内容
中移铁通新两者内容一、中移铁通中移铁通是中国移动旗下的固定通信运营商,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中国移动的子公司,中移铁通主要负责固定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等服务。
中移铁通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先进的通信技术,是中国固定通信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
中移铁通的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城市、乡村和农村地区,通过铁塔、光纤和电缆等多种方式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中移铁通的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利用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提升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满足用户对高速、高质量通信的需求。
中移铁通不仅提供基础的通信服务,还推出了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宽带电视、智能家居、云计算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中移铁通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和便捷度。
二、新两者中移铁通新两者是中移铁通提出的发展战略,旨在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移铁通新两者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应用。
1. 新商业模式中移铁通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在传统的固定通信业务基础上,中移铁通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拓展业务边界,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中移铁通可以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新建小区提供宽带接入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实现住户对网络和智能设备的需求。
2. 新技术应用中移铁通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应用,提升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中移铁通积极推进5G技术的研发和部署,将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同时,中移铁通还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中移铁通新两者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创新。
中移铁通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体验和更多元化的服务选择。
同时,中移铁通也将积极参与行业合作,推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共同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
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清视频流、在线游戏和各种智能应用,我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其性能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技术应运而生,为提升网络覆盖、容量和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个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通信服务。
这种协作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面和场景中,例如基站之间、用户设备之间,甚至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
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每个基站独立工作,为其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服务。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建筑物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信号覆盖往往存在盲区和弱区,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协作通信技术通过让多个基站协同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当一个用户处于两个基站的边缘区域时,两个基站可以同时为该用户服务,通过信号的合并和处理,提高接收信号的强度和质量,从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除了扩大覆盖范围,协作通信还能够显著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
在多用户场景下,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可能会相互干扰,限制了系统的容量。
通过协作通信,多个基站可以联合进行资源分配和干扰管理,使得每个用户都能够获得更优质的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用户设备之间的协作通信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基站覆盖的区域,用户设备可以组成一个临时的网络,相互之间进行信息的转发和共享。
这种终端之间的协作通信可以在紧急救援、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首先是信号同步问题。
在多个节点协作通信的过程中,要确保信号在时间、频率和相位上的同步,否则会导致信号叠加效果不佳甚至相互干扰。
其次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复杂性。
多个协作节点之间需要合理分配频谱、功率等资源,以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
关于中国铁通发展策略的几点探讨
关于中国铁通发展策略的几点探讨作者:吕凤玲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1期[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移动电话市场与固网电话市场的不同特征、国外固网运营商如何面对移动市场的替代性竞争,指出中国铁通在当前形势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迎接移动市场的挑战:争取早日成为全业务公司;走入资本市场,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企业集团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增值业务;大力发展固定电话业务;准备好打持久战。
[关键词] 中国铁通固网移动市场挑战中国铁通自2000年12月26日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国家电信资费下调的过程,面对同质化固网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同时更面临移动运营商的挑战。
蜂窝移动通信自20世纪80年代商用以来,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而今,其已逐渐对传统的固定通信构成了威胁。
目前,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固定通信用户,第三代移动通信(3G)对未来通信市场的冲击更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1 当前移动网电话与固网电话的不同发展特征1.1 全球移动发展迅猛,固网电话相对萎缩2004年,世界上移动电话密度最高的四国——冰岛、芬兰、挪威和瑞典拥有移动电话用户的比例已分别达到了65%、64%、63%和57%。
2003年瑞典移动电话用户数量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比上一年增加了将近24%,达到640万户,而固定电话用户则减少了3%,降至580万户。
这也是固定电话用户第一次呈下降之势。
2004年,日本在家中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比例高达48%,逼近固定电话。
又如,2001年,香港总人口仅为690万,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350万上升到2001年6月份的460万。
而与此同时,香港固定电话的线路,仅从2000年的370万条上升到390万条。
由此可见,移动电话业务的上升与固定业务的滑坡已势不可挡。
1.2 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2007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人口半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70-80万的速度增长。
铁通融入移动全业务运营的方案探讨
铁通融入移动全业务运营方案探讨摘要:结合铁通发展的现状,介绍铁通融入移动全业务运营的方案探讨关键词:IMS、全业务运营、xPON一、前言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转型时期。
传统通信业务日趋饱和。
运营商们正在积极寻找最佳的生存模式和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需要,战略转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全业务运营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内网络融合的新业务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移动与固定、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传媒业务的多重融合之势日趋明朗。
业务的丰富化、网络的IP(Internet Protocol)化、应用的移动化/宽带化,已明确成为中国电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铁通公司并入移动集团后,作为其独立子公司将与移动上市公司紧密合作,为铁通创造了全业务运营的可能,为充分发挥铁通固网的潜力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全业务运营时代,这将会对整个电信市场的竞争态势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市场规则、竞争手段等都将发生改变,而新的市场格局也预示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铁通关注的焦点铁通与移动重组后,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形势,铁通当前关注的焦点:如何与移动配合发展固定宽带进行全业务运营;如何依托移动业务的优势,向企业客户提供固定移动融合的全业务服务,拓展企业客户市场,获得新的盈利点;如何通过移动全业务运营进一步增加个人用户粘度和拓展家庭应用市场。
三、 铁通用户接入移动IMS 系统方案自从通信终端IP 化后,语音业务已经不适合接入传统的TDM 网络,铁通当期并没有大规模部署软交换核心网,在当前光进铜退、终端IP 化的趋势下,企业用户往往有使用固网号码的强烈需求,TD 固话是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就是充分利用移动IMS 网络平台资源,提供各种融合业务,以满足个人、企业等个性化、定制化的需要。
(一)、语音、数据业务的分离和QoSONU 中配置针对端口、目的地址等策略识别语音报文并进行VLAN 封装,并设置基于端口、VLAN 的优先级策略;OLT 针对不同VLAN 进行业务分流,实现VLAN 到物理端口的映射,语音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物理上分别指向不同的上联端口;互联网业务通过FE 或GE 端口直接与铁通城域网BAS 相连(城域网扁平化),语音业务通过专线接入SBC 实现QoS 保证。
关于中国铁通发展策略的几点探讨
此来推动备受移动电话排挤的固定电话业务。日本 I C卡公用电话
示 ,葡 至当年 4月底 ,全 国电话用 户超过 7 亿 户。其 中 。手机 用 l . 7 户数 超过 41 . 6亿户 ,固定 电话用 户数超过 3 , 户。统 计表 明 , 6亿 手机用 户 20 0 5年 以来又 出现 较 快增长 ,前 四个月月均 增长 50 8. 4 万户 。与上年 底相 比 , 国手机 用户增 加 22 .万 户 , 20 年 全 31 6 到 06 4月底 已达到 4164亿户 。 固定 电话月均增 长在 22万 户以上 . . 4 6 6 到 20 06年 4月底达 到 3 04 亿 户。 .91 6
不断壮大 。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 大的 电信 企业之一 .旗下的
Oag 电信 ( rne 移动 通信 ) 和瓦纳杜 公 司 ( 因特 网服 务 )分别仅 次 于英 国沃达 半公 司和德 国 T在 线公 司而居 欧洲 第二位 。 2 2 固网运 营 商发 展增值 业务 。尤其 是移动 增值 业务 . 日本推 出固定 电话上网服 务 Lmoe 只要使 用适 当的 电话机 , - d,
维普资讯
关于中国铁通发展策略 的几点探讨
关于中国铁通发展策略的几点探讨
中 国铁通 福 州分公 司 吕风 玲
[ 】 该 文通过 分析 当前 移 动电话市场 与固 网电话市场 的 不同特征 、国外 固网运营 商如何面 对移动 市场 的替代性 竞争 , 出中国铁通 摘要 指
大。 1 当前 移动 网电话 与固网 电话 的不 同发展特 征 1 1全球 移动发 展迅猛 ,固网 电话相 对萎 缩 .
超过固定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将赶超固定互联 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容量。现在的移
铁通网络中PON技术部署策略探讨
铁通网络中PON技术部署策略探讨摘要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提供全业务服务、适应人们对高带宽需求的接入网技术,是解决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的理想接入手段,本文阐述了无源光网络技术、特点、优势及其发展潜力,对其在铁通网络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通网络;pon;技术部署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189-02目前,全世界各主要运营商都面临着全业务运营的全新挑战。
我国电信行业在2008年完成运营重组后,全业务运营时代也正式开启,各种各样的挑战随之而来。
网络、业务提供、业务模式、支撑系统都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网络方面,作为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物理基础在目前这个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宽带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视频和端到端应用的兴起,人们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接入方式(铜缆接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带宽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pon技术就是为了打破这个瓶颈应运而生的一种接入网技术,定位在常说的“最后一公里”。
也就是在服务提供商、电信局端和商业用户或家庭用户之间的解决方案。
1 pon的组成及技术特点pon是以点到多点(p2mp)为特征的单纤双向无源光网络,由光线路终端(oit),光网络终端(onu)和光分配网络(odn)3部分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odn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
采用典型的树型拓扑结构,下行和上行分别通过广播方式和tdma方式传输数据。
目前,pon的两大主流技术为epon和gpon技术。
2 pon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潜力分析pon技术的引入是接入网络的又一次革命,该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30mbitls~100mbit/s的带宽,接人距离可达10km~20km。
它的主要优势表现在:1)用pon技术可以解决ftrh、ftto等问题,为通信网络向全光网络演进提供必要条件;2)用pon技术可以提供“全业务”接人,充分满足视频娱乐和家庭办公所需的带宽需求;3)pon 技术采用可级联的无源光分路器,不仅节约主干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