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标准制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复审等制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充分协商原则,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四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重点围绕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

涉及融合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的,支持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专家组等单位和组织(以下统称标准化技术组织)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所属领域行业标准起草、技术审查、复审、修订等具体工作。

第七条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以下统称初审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行业标准制定相关工作。

第二章立项第八条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立项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应当书面说明制定或者修订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范围等内容。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对立项建议进行论证评估。

标准化技术组织应当围绕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研究,对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形成评估意见报送对应初审机构,经初审机构初审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对应初审机构的,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据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项目。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中,在生产、加工、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统一规范。

为了保证行业标准的制定具有公正性和公平性,需要建立一套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本文将对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行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行业发展、统一行业规范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通过明确行业标准,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其次,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行业标准明确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服务标准,消费者可以根据标准选择产品,提高购买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再者,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行业协作和合作。

通过制定共同的标准,行业内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二、行业标准制定的方案1. 建立专门机构行业标准制定需要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

可以建立行业标准制定协会或专门的标准制定委员会,负责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该机构应该由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保证标准制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制定标准制定程序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明确的程序和流程。

标准制定程序应该包括标准制定的提案、立项、起草、评审、公示、修订等各个环节。

同时,应该建立专门的标准制定指南和操作手册,对标准制定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进行规定。

3. 开展调研和评估行业标准制定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调研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评估可以确定标准制定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评估和论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 完善标准制定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需要明确的标准制定标准。

标准制定标准应该包括标准的层次、结构、格式、术语等,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应该参考国际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借鉴其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行业标准的水平和竞争力。

三、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要求1. 加强标准制定人员的培训行业标准制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标准制定的方法和技巧。

《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范本

《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范本

《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范本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范本一、前言为了规范行业内的各项活动,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及相关企业发展,特制定《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二、目的和依据本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行业内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标准管理体系,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本管理办法。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行业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研究机构、贸易商等。

四、行业标准的制定程序1. 提案阶段任何行业内单位均可向行业标准制定机构提出制定新标准的提案。

2. 研究讨论阶段行业标准制定机构收到提案后,将进行研究讨论,对提案进行评估,并组织相关专家参与讨论。

3. 起草阶段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行业标准制定机构组织编写起草委员会,起草新的行业标准。

4. 征求意见阶段起草委员会完成初稿后,将行业标准向全行业范围内的单位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为30天至60天。

5. 修订阶段起草委员会根据收集到的各方意见,进行相应修订,形成最终草案。

6. 审核发布阶段经过多层次审核和批准程序,最终确定的行业标准将由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发布,并向全行业范围内的单位推广实施。

五、行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1. 实施行业内各单位应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及其他相关活动,并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2. 监督行业标准的实施应由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对违反标准要求的单位进行处罚,并促使其纠正违规行为。

六、行业标准的修订和废止1. 修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行业标准需要不断修订。

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应定期进行修订工作。

2. 废止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审议决定后,可以废止不再适用的行业标准。

七、附则1. 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行业标准制定机构所有。

2.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即为《建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范本,供行业内相关单位参考和使用。

为确保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请各单位认真遵守,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辖领域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的管理,规范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出版、复审、修改等标准制定的主要程序及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的行业及编号代码是:化工(HG)、石化(SH)、黑色冶金(YB)、有色金属(YS)、黄金(YS)、建材(JC)、稀土(XB)、机械(JB)、汽车(QC)、船舶(CB)、航空(HB)、轻工(QB)、纺织(FZ)、包装(BB)、航天(QJ)、兵工民品(WJ)、核工业(EJ)、电子(SJ)、通信(YD)等19个大行业和信息化的行业标准。

第四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标准制定应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

第五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科技司负责统一归口管理,负责行业标准计划编制、标准批准发布以及综合协调与监督指导工作。

相关司局等单位分别负责所管领域标准的项目计划建议,标准起草、审查、报批、出版、复审、修改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应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标准立项第七条行业标准立项,由相关司局等单位根据所管领域的工作实际,提出行业标准制定立项建议。

第八条行业标准的范围、标准性质等按现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标准立项建议内容包括:(一)申报项目的总体情况说明(包括项目编制的基本情况、编制原则和重点等);(二)标准项目汇总表;(三)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第十条科技司收到标准立项建议后,负责归类、汇总,并公开征求意见,并统筹协调和审查后,下达标准计划。

项目执行过程中如需要调整,应填写《标准项目调整申请表》,按标准立项程序办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7.28•【文号】发改工业[2005]1357号•【施行日期】2005.07.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发改工业[2005]1357号2005年7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轻工、纺织、黑色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建材、机械(含锅炉压力容器、制药装备)、汽车、电力、煤炭、黄金、包装、商业、物流和稀土等行业标准制定。

第三条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工程建设、标准样品的制作)。

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

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制定行业标准,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制定行业标准要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保护环境,与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相互协调,有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第四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包括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公布、出版、复审、修订、修改等工作。

第五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行业标准计划单列单位(以下统一简称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具体名单见附件一)对行业标准制定过程的起草、技术审查、编号、报批、备案、出版等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章立项第六条制定行业标准的立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第七条任何政府机构、行业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制定行业标准立项申请(以下简称申请人),并填写《行业标准项目任务书》(见附表1)。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解读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解读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解读工业通信业是指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快速传输、处理、存储信息,以满足工业领域应用需求的一类产品和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通信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标准化管理办法对于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进行解读。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和规范标准是产品和服务的窗户,标准化制度是工业通信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制定标准应该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公正性、管理性、先进性”的原则。

标准的制定应该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制定标准应该根据工业通信业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要求,指导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二、标准制定的程序和方法标准制定应该围绕技术、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来进行。

程序包括起草、考核、评论、评审、审批、公布等环节。

标准起草由一个起草组织负责,必须经过一定的论证与考核,最终由行业标准化组织进行审批和公布。

标准制定的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询问法、实验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

三、标准修订和废止标准制定是一个精细的工程,然而,由于制定标准的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新的,因此标准也需不断修订和更新。

标准进行修订时,应该从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需求、质量管理等方面出发,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当标准由于多种原因不再适用时,应该及时进行废止。

在标准修订和废止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公告、征求意见等环节,确保标准更新和修订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标准化的管理和评价标准管理和评价是标准化工作和制度的有机补充,也是保障工业通信业标准化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标准管理和评价包括标准化规划、标准化培训、标准化服务及标准化管理体系等。

通过标准化管理和评价来推动工业通信业标准管理工作,提高标准管理的档次、标准化的实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总之,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是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加强对其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其在工业通信业中得到更好的落实和贯彻。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行业标准是指对特定行业内的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所作出的规范性要求。

制定和管理行业标准对于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的重要性行业标准是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2. 统一市场规则和竞争秩序。

行业标准可以统一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减少不正当竞争和低劣产品的出现,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行业标准可以推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可以引导行业企业朝着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

二、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核心包括标准制定、标准发布与实施等环节。

1. 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确定标准的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组织和人员、制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等。

通常,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制定工作。

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标准发布与实施标准发布与实施是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的关键环节。

标准的发布需要通过适当的渠道,如官方网站、行业刊物等向社会公开。

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遵守和执行,相关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还需要进行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确保各方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三、成功案例以下是几个成功的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案例:1.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协会制定并发布了《乘用车通用技术条件》,包含了乘用车的安全性、环保性、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领域内,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规范市场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强制性规范和规则。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对于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对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业标准的制定。

行业标准的制定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行业内企业、专家学者和消费者的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应当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我国行业标准的国际竞争力。

二、行业标准的发布和实施。

行业标准的发布应当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标准的知晓率和执行率。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行业标准的监督和检查。

行业标准的监督和检查是保障标准执行的重要手段。

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对于违反标准规定的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四、行业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行业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

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标准修订机制,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标准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五、行业标准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行业标准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交流,推动我国行业标准走向国际化,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行业标准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行业标准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标准制定和管理的效率。

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行业标准的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标准的全程在线管理,提高标准管理的科学性和便捷性。

行业标准管理制度

行业标准管理制度

行业标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生产管理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与福利,订立本行业标准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生产管理活动,并应由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第三条管理原则本制度的管理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透亮,以科学、规范、高效为引导,努力探求连续改进和杰出。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生产管理委员会1.企业应成立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生产管理委员会由企业管理负责人担负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担负委员,必需时可邀请专家参加。

3.生产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生产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五条生产管理部门1.企业应设立特地的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实施生产管控策略以及落实本制度。

2.生产管理部门应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和决策本领。

第六条生产管理人员1.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紧要构成部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相关培训。

2.生产管理人员负责订立和实施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过程、监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及时报告生产情况。

第三章生产管理流程第七条产品开发流程1.产品开发应依照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由研发部门负责计划和实施。

2.产品开发流程包含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工艺开发、样品制作、测试验证等环节,必需依照相应的标准和规程进行。

第八条订单管理流程1.接受客户订单后,应及时调度生产资源,订立生产计划,并与客户确认交货时间。

2.订单管理流程包含生产计划订立、物料采购、生产指令发布、生产执行、质量检验、交货等环节,必需依照标准程序执行。

第九条生产过程管理流程1.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包含生产准备、生产执行、质量掌控、生产记录等环节。

2.生产过程中应落实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高效、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第十条产品质量管理流程1.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包含料子检验、生产过程掌控、产品检验等环节。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1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1990.08.24【实施日期】1990.08.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行业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1号发布)第一条为加强行业标准的管理,确保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

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三条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一)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二)工、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参数、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安全、卫生要求;(三)工、农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维修方法以及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四)通用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五)产品结构要素和互换配合要求;(六)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技术等要求。

第四条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行业标准:(一)药品行业标准、兽药行业标准、农药行业标准、食品卫生行业标准;(二)工农业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行业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行业标准;(四)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行业标准;(五)互换配合行业标准;(六)行业范围内需要控制的产品通用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和重要的营业产品行业标准。

其他行业标准是推荐性行业标准。

第五条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凡需要而又可能分等分级的,应作出合理的分等分级规定。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二 )推 荐 性 行 业 标 准 编 号
第 十 七 条 行 业 标 准 归 口 部 门 应 在 行 业 标 准 发 布 后 30 日 内 ,将 已 发 布 的 行 业 标 准 及 编 制 说 明 连 同 发 布 文 件 各 1 份 ,送 国 务 院 标 准 化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备 案 。
47
附件1
பைடு நூலகம்意见汇总处理表


名称
:






:


人 :
电话
共 :



年 月 日编写
序号
标准章条编号
意见内容
提出单位
处理意见
备注
说明: a.发 送 “征 求 意 见 稿 ”的 单 位 数 : 个 。 b.收 到 “征 求 意 见 稿 ”后 回 函 的 单 位 数 : 个 。 c.收 到 “征 求 意 见 稿 ”后 ,回 函 并 有 建 议 或 意 见 的 单 位 数 : 个 。 d.没 有 回 函 的 单 位 数 : 个 。 (注 :上 述 说 明 附 在 最 后 一 页 下 面 )
45
第七条 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在制定行业标 准 计 划 时,必 须 与 有 关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进 行 协 调 ,以 建 立 科 学 、合 理 的 标 准 体 系 。
第 八 条 在 制 定 行 业 标 准 工 作 中 ,行 业 标 准 归 口 部 门 履 行 下 列 职 责 : (一 )制 定 本 行 业 的 行 业 标 准 计 划 ; (二 )负 责 协 调 有 关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行 业 标 准 项 目 的 分 工 ; (三 )组 织 制 定 本 行 业 的 行 业 标 准 ; (四 )统 一 审 批 、编 号 、发 布 本 行 业 的 行 业 标 准 ; (五 )办 理 行 业 标 准 的 备 案 ; (六 )组 织 本 行 业 行 业 标 准 的 复 审 工 作 。 第九条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提出本行业标准 计 划 的 建 议 ,组 织 本 行 业 标 准 的 起 草 及 审 查 等 工 作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专业标准化 技 术 归 口 单 位 提 出 的 行 业 标 准 计 划 建 议,经 行 业 标 准 归 口 部 门 与 有 关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进 行 协 调 、分 工 后 ,由 各 有 关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分 别 下 达 实施。 第十条 制定行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 会、科 学 研 究 机 构 和 学 术 团 体 的 作 用。制 定 标 准的部门应当吸收其参加标准起草和审查工作。 第十一条 行业标准的计划,应当由行业标 准 归 口 部 门 抄 报 国 务 院 标 准 化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一 式 2 份 。 第 十 二 条 按 行 业 标 准 计 划 的 安 排 ,行 业 标 准 负 责 起 草 单 位 提 出 行 业 标 准 征 求 意 见 稿 , 经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后修改为送审稿,送全国专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或 专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归口单位。 第十三条 行业标准送审稿,由全国专业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或 由 行 业 标 准 归 口 部 门 委 托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审查。 由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查时,按《全 国 专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章 程》的 规 定进行。 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审查时,参 加 审 查 的 人 员,应 有 生 产、使 用、经 销、科 研 和 高 等 院 校 等 单 位 的 有 关 专 家 。 其 中 ,使 用 方 面 的 人 员 不 应 少 于 1/4。 行业标准审查可采用会议审查或函审。会 议 审 查 时 应 进 行 充 分 讨 论,尽 量 取 得 一 致 意 见。需要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 同意为通过。函审时,必须有 3/4 的回函同意为通过。会议审查结果应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如实反映各方面的意见。 函审时应写出“函审结论”(格式按附件2)并附有“函审单”(格 式 按 附 件 3)。会 议 代 表 的 出 席 率 和 函 审 单 的 回 函 率 应 不 低 于 2/3。 行 业 标 准 送 审 时 ,应 附 有 “标 准 送 审 稿 ”、“标 准 编 制 说 明 ”、“意 见 汇 总 处 理 表 ”(格 式 按 附 件 1)及 其 他 有 关 附 件 。 第 十 四 条 行 业 标 准 由 行 业 标 准 归 口 部 门 审 批 、编 号 、发 布 。 行 业 标 准 报 批 时 ,应 有 “标 准 报 批 稿 ”、“标 准 编 制 说 明 ”、“标 准 审 查 会 议 纪 要 ”或 “函 审 结 论”及其“函审单”、“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 附 件。采 用 国 际 标 准 或 国 外 先 进 标 准 时, 应附有该标准的原文或译文。 行 业 标 准 的 审 批 必 须 尊 重 “审 查 会 议 纪 要 ”或 “函 审 结 论 ”。 对 报 批 稿 进 行 修 改 应 有 充 分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检查
• 行业协会定期组织检查,对行业内企业、组织和人员执行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 •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组织和人员进行整改 • 通过检查,确保办法得到有效实施,维护行业秩序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监督与处罚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监督
• 行业协会负责办法的监督,确保行业内企业、组织和人员遵守办法规定 • 行业协会对不按照规定执行的企业、组织和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 通过监督,保障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维护行业秩序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批准
• 将审查通过的办法提交给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 行业主管部门对办法进行审批,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 准的决定 • 批准的办法由行业主管部门发布实施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发布与实施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发布
• 行业主管部门将批准的办法发布给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负责办法的发布和宣传工作 • 企业、组织和人员按照办法规定执行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实施
• 行业协会负责办法的实施和监督 • 企业、组织和人员按照办法规定执行,并接受行业协会的监督 • 行业协会定期评估办法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03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实施与监督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与培训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
• 行业协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办法的宣传贯彻 • 提高行业内企业、组织和人员对办法的认识和理解 • 形成良好的行业标准氛围,推动办法的顺利实施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提高
• 通过培训、评估和反馈等方式,提高行业内人员对办法的认识和理解 • 提高行业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保障办法的有效实施 • 通过提高,促进行业标准的普及和应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05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实践案例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在 某个行业的成功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附件3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辖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的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备案、出版、复审、修订和修改等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程序和要求。

第三条行业标准制定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充分协商”的原则,应当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四条行业标准重点制定基础公益类标准,以及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类标准。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行业标准化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鼓励在行业标准制定中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提升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

支持围绕融合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联合开展行业标准制定。

鼓励将属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或基础公益类的团体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所辖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企业、标准化专业机构(以下简称受托机构)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负责本行业(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等(以下简称标准化技术组织)负责所属领域的行业标准项目提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复审、修订和修改等工作。

第三章立项第十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均可提出行业标准立项建议。

标准化技术组织对行业标准立项建议进行审查,将行业标准立项建议审查情况及相关材料报送受托机构;没有对应受托机构或涉及多个受托机构的,可以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是指在特定行业中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管理实践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可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并保持竞争力。

1. 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流程:建立明确的政策和流程,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组织的规范和要求。

这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的流程。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改进。

3. 风险管理和合规性: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组织造成损失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同时,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4. 员工培训和发展:投资于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这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持续学习机会。

5. 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及时评估员工的表现。

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6.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组织和客户的数据得到充分保护,并遵守相关的隐私法规和标准。

7. 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行业标准越来越强调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组织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和可持续竞争优势。

8. 创新和持续改进:鼓励创新思维和持续改进的文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员工和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组织的改进计划中。

9.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共赢和持续发展。

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物流和供应过程的高效运作。

10. 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不断演变和更新。

组织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参与行业协会和研讨会,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

通过遵循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组织可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降低风险,并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是指在特定行业中制定标准的一种规范性管理方法,以确保该行业的产品、服务、技术及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对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行业标准的定义及作用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中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通常包括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等,以确保该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技术及管理水平的一定标准。

行业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行业标准可以:1. 保障产品质量: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产品标准,能够规范产品的设计、材料、制造、测试等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提升服务水平:行业标准也可以规范服务标准、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明确服务的要求和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 规范市场秩序:行业标准可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指导企业进行诚信经营、规范竞争,防止市场混乱和不良竞争现象。

4. 推动技术进步:行业标准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指导行业内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

二、行业标准的制定流程1. 立项:行业标准的立项通常是由行业协会、政府部门或企业发起的,需要制定该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得到关注和认可。

2. 研究:制定标准需要进行研究和调查,了解行业内的相关情况和现状,审查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以及行业内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3. 起草:标准的起草阶段是制定工作的核心,需要制订编写组织,并在组织中确定标准的组成部分、编写格式、标准的要求、测试方法等。

4. 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制定完成后,需要公开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机构、组织和用户的意见,调整和修改标准草案。

5. 审定: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草案后,达成一致意见的标准草案提交给负责审定的机构,批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或行业标准。

6. 发布及实施:标准通过后,由标准委员会发布,并继续组织严格的管理和更新,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规范行业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标准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组织、企业和个人。

1.3 基本原则:行业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2.1 标准制定委员会:负责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审查工作。

2.2 专家组:由行业内专家组成,负责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

2.3 工作组:由相关企业和组织代表组成,负责具体标准的起草工作。

第三章标准制定程序3.1 预研阶段: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资料,进行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分析。

3.2 立项阶段:提出标准制定的申请,经标准制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立项。

3.3 起草阶段:工作组根据立项要求,起草标准草案,并广泛征求意见。

3.4 审查阶段:专家组对标准草案进行技术审查,提出修改建议。

3.5 公示阶段:将审查通过的标准草案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3.6 批准阶段:根据公示反馈,对标准草案进行最终修订,由标准制定委员会批准。

3.7 发布阶段:正式发布行业标准,并在官方平台上公告。

第四章标准实施与监督4.1 实施:相关企业和组织应按照批准的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4.2 监督:标准制定委员会负责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3 反馈:鼓励社会各界对标准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反馈。

第五章标准修订5.1 修订条件:当行业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或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时,应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

5.2 修订程序:标准修订应遵循第三章规定的标准制定程序。

第六章附则6.1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标准制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6.2 对本管理办法的修改和补充,应经标准制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6.3 本管理办法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2023)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2023)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202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3.11.28•【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6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行业标准管理办法(2023年11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6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行业标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业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行业标准是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其行政管理职责,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重点围绕本行业领域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等需求制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当制定行业标准:(一)已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二)一般性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三)跨部门、跨行业的技术要求;(四)用于约束行政主管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要求、管理规范等。

第四条行业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保证行业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六条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与有关标准协调配套。

禁止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资质资格、许可认证、审批登记、评比达标、监管主体和职责等事项。

禁止利用行业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第七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导、协调、监督行业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行业标准备案、信息公开等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业标准,负责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复审、监督等管理工作,依法将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行业标准化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委近年来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更好地指导行业标准化工作。

该《办法》从行业标准制定过程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公布、出版、复审、修订、修改等作了统一的规定,力求使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统一。

该《办法》业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以规范性文件印发执行。

附件: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轻工、纺织、黑色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建材、机械(含锅炉压力容器、制药装备)、汽车、电力、煤炭、黄金、包装、商业、物流和稀土等行业标准制定。

第三条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工程建设、标准样品的制作)。

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

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制定行业标准,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制定行业标准要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保护环境,与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相互协调,有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第四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包括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公布、出版、复审、修订、修改等工作。

第五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行业标准计划单列单位(以下统一简称直管行业标准化机构,具体名单见附件一)对行业标准制定过程的起草、技术审查、编号、报批、备案、出版等工作进行管理。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一、概述。

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领域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是当前各行业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二、行业标准的制定。

1.确定制定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和范围。

在行业发展中,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制定标准,以及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2.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

制定行业标准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3.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初稿。

在制定初稿阶段,需要广泛征求行业内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公开征求意见,进行修订。

初稿形成后,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5.正式发布和实施。

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后,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对相关行业进行约束和规范。

三、行业标准的管理。

1.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管理体系。

包括标准的制定、修订、发布和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2.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

对行业内相关人员进行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3.建立标准追踪和监督机制。

对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行业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行业内各方对标准的认同和遵守程度。

四、行业标准的应用。

1.企业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生产和经营。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标准的监督检查。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标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标准的行为。

3.消费者要增强对行业标准的认识和依法维权。

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要增强对行业标准的认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各行业要加强对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行业标准管理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硅衬底LED器件在产品外观、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能,通过对这些性能进行规范,可以实现产品的规标准,国内也没有相关发光二极管标准,国内只有普通封装的LED标准。但本规划与现有标准相比,在工艺、产品结构、技术性能以及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牵头单位
江西晶瑞光电有限公司等
计划起止时间
2017-2019
目的﹑意义或必
要性
硅衬底LED技术路线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技术路线,已经申请专利300多件。在芯片特性上,硅衬底LED与蓝宝石衬底LED有所不同。硅衬底LED芯片有如下特点:采用银反射镜电极,电流分布更均匀,可用大电流驱动;硅衬底比蓝宝石衬底散热性好;具有朗伯发光形貌,白光出光均匀,容易二次配光;打线少,可靠性高;可采用导电银胶、焊锡或工晶焊固晶;非常适合于FLASH LED和方向性较强的照明应用。硅衬底GaN基LED芯片具有的优势还体现在可扩展为大尺寸衬底、成本低、衬底易剥离。硅衬底LED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照明、LCD背光、户内照明和户外照明等领域。
采用程度
□IDT
□MOD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31.2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L53
牵头单位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体系编号
光电器件综合标准体系1-5-14-2-2-1-3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体系
1-4-0303
参与单位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硅衬底白光功率发光二极管详细规范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Semiconductor devices
Detail specification ofsilicon substrate white LED package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本项目建议制定硅衬底功率发光二极管详细规范,目的是通过制定硅衬底LED器件的详细规范,完善LED器件的行业标准,抢占硅衬底LED器件及应用领域的制高点,有效地增强我国硅衬底LED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硅衬底LED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本详细规范规定了硅衬底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储存,适用于采用硅衬底LED芯片通过直涂、喷涂、贴膜等工艺做成的LED器件。
(签字、盖公章)
月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日
[注1]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2]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3]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硅衬底LED器件包括多种制备工艺,比如直涂工艺、喷涂工艺、贴膜工艺等。直接在LED圆片表面上涂覆荧光粉,经减薄切割后成为直涂LED芯片。直涂硅衬底LED器件是将直涂LED芯片经固晶、焊线、压膜工艺封装起来形成的LED器件。直涂LED器件只有芯片上有荧光粉,基板上无荧光粉。喷涂硅衬底LED器件采用固晶、焊线工艺将单色LED芯片与带有电路的基板封装在一起,经过喷涂工艺在单色LED芯片及整个基板表面喷覆荧光粉改变发光颜色,后经压膜工艺使喷涂后的芯片及焊线包封起来形成LED器件。贴膜工艺则是在硅衬底芯片上贴上适合的荧光膜片,再采用固晶、焊线、压模等工艺形成LED器件。硅衬底LED器件具有独特的发光特性,尤其在指向性照明方面,比如移动照明、汽车照明、手机闪光灯、工矿灯等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