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改革论纲》课件
未来改革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提升 教师素质、完善教育制度,从而提高 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公平
引领社会进步
通过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科技 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 族的兴旺奠定坚实基础。
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让每一个 学生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改革
倡导启发式教学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兴趣。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03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实施策略和步骤
策略制定
资源整合
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 具体的基础教育改革策略,明确改革的目 标、重点和实施路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材、设 施等,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课程设置
评价机制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改革效果进行实 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改革措施。
改革的历史和发展
改革的历史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改革和发展,如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改革 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 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改革方案,推动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课件
3、日本:
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社会性及自觉性;培养 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切实掌握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充分开展、发挥学生个 性;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4、台湾
人与自己: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性潜能;培养欣赏、表现、审 美及创造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生学习能力 )
➢ 课程规定性、统一性强,缺乏灵活性、多样性 和选择性,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 需求;
➢ 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生活经验,难 以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 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学习方式被 动,缺少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机会;教学过 程应试倾向严重;
➢ 评价的手段、内容、方式、目标单一;过 于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
5.4
大量的书面练习
0.8
0.6 其他
0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 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 为主的方式。
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
90
84.3
80
70
60
50
41.1
40
30
17.9
20
10
6.4 4.6 3.7 3.5
0
练习记忆为读主书与搜思集考整理小信组息学习讨实论践性撰作写业论文报告
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
80
校长
78.2
70
教师
60
47.2 50
37.1
40
30
20.5
20
14.3
10 1.3
0
不足
适当
偏多
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社会性及自觉性;培养 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切实掌握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充分开展、发挥学生个 性;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4、台湾
人与自己: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性潜能;培养欣赏、表现、审 美及创造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生学习能力 )
➢ 课程规定性、统一性强,缺乏灵活性、多样性 和选择性,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 需求;
➢ 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生活经验,难 以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 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学习方式被 动,缺少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机会;教学过 程应试倾向严重;
➢ 评价的手段、内容、方式、目标单一;过 于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
5.4
大量的书面练习
0.8
0.6 其他
0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 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 为主的方式。
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
90
84.3
80
70
60
50
41.1
40
30
17.9
20
10
6.4 4.6 3.7 3.5
0
练习记忆为读主书与搜思集考整理小信组息学习讨实论践性撰作写业论文报告
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
80
校长
78.2
70
教师
60
47.2 50
37.1
40
30
20.5
20
14.3
10 1.3
0
不足
适当
偏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ppt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变迁——新需求的出现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学习时代 ——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快速变化的时代——灵活运用知识于新情境 的能力
各国的应对
• 重新聚焦本国教育
日本:科技创新立国 韩国:头脑强国 中国:科教兴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以美国为例)
• 美国
国家在危机中 2061计划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课程典范教材
(二)教育理论新进展
1、学习理论《人是怎样学习的》 研究发现 • 之一: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知道事实 • 之二: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基 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 之三:学生通过修改和提炼他们现有的 概念,通过将新的概念纳入已有概念之 中,来形成新的知识
• 之四: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社会环境是
学习的媒介 • 之五: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 习过程 • 之六:学生能否把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 之中,即能否迁移,要看学生在多大程 度上是理解学习
2、理解的新定义《为理解而教》 *以下情况不属于理解: “知道”不等于理解 “记忆”不等于理解 “照本解释”不等于理解 “照本运用”不等于理解
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知识方法目标形式a转换过的直觉认知建设性的质疑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掌握了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方式b连贯的丰富的认知网络构建领域内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不同类型知识的符号系统c验证领域内的知识内化知识并能独自灵活运用能够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境提示进行思考1价值取向上
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 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变迁——新需求的出现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学习时代 ——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快速变化的时代——灵活运用知识于新情境 的能力
各国的应对
• 重新聚焦本国教育
日本:科技创新立国 韩国:头脑强国 中国:科教兴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以美国为例)
• 美国
国家在危机中 2061计划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课程典范教材
(二)教育理论新进展
1、学习理论《人是怎样学习的》 研究发现 • 之一: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知道事实 • 之二: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基 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 之三:学生通过修改和提炼他们现有的 概念,通过将新的概念纳入已有概念之 中,来形成新的知识
• 之四: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社会环境是
学习的媒介 • 之五: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 习过程 • 之六:学生能否把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 之中,即能否迁移,要看学生在多大程 度上是理解学习
2、理解的新定义《为理解而教》 *以下情况不属于理解: “知道”不等于理解 “记忆”不等于理解 “照本解释”不等于理解 “照本运用”不等于理解
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知识方法目标形式a转换过的直觉认知建设性的质疑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掌握了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方式b连贯的丰富的认知网络构建领域内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不同类型知识的符号系统c验证领域内的知识内化知识并能独自灵活运用能够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境提示进行思考1价值取向上
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 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课件
• 首先,认定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 • 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 最后,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18
•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第七次: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贯彻《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九年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 (试行)》。
• 第八次:1999年6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启动。
11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国际背景 •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
7
二、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1、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态度、道 德的发展
• 2、以基础学力为中心,提高课程标准 • 3、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 4、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 5、尊重学生的经验,实施个性化课程 • 6、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8
三、中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6
• 日本: •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对2003年全面实行
“学校五日化”后的新课程进行探讨 • 1995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接受了文部大臣“关于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 • 1996年,发表第一次审议报告,把在“轻松宽裕”
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力”作为今后教育的根本 出发点。 • 1998年,公布《幼儿园及小学、初中课程标准方 案》 • 1999年,公布《高中课程标准方案》 • 2002年,新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开始实施
冲击。 • 2、国外课程改革的变化 • 国外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教
科书制度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相 应的改革。
12
18
•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第七次: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贯彻《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九年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 (试行)》。
• 第八次:1999年6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启动。
11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国际背景 •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
7
二、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1、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态度、道 德的发展
• 2、以基础学力为中心,提高课程标准 • 3、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 4、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 5、尊重学生的经验,实施个性化课程 • 6、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8
三、中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6
• 日本: •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对2003年全面实行
“学校五日化”后的新课程进行探讨 • 1995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接受了文部大臣“关于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 • 1996年,发表第一次审议报告,把在“轻松宽裕”
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力”作为今后教育的根本 出发点。 • 1998年,公布《幼儿园及小学、初中课程标准方 案》 • 1999年,公布《高中课程标准方案》 • 2002年,新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开始实施
冲击。 • 2、国外课程改革的变化 • 国外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教
科书制度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相 应的改革。
1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
3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 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 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 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 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 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 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 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 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16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60% 50% 40% 30% 20% 10%
0% 小学
初中
紧张 害怕 讨厌 喜欢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 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17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 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 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 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 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
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18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 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 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 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 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 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 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 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 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 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16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60% 50% 40% 30% 20% 10%
0% 小学
初中
紧张 害怕 讨厌 喜欢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 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17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 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 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 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 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
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18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 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素材
30
新课程的经验交流与研讨
31
实验区发生的变化
32
对新课程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教师认为
百分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4.2
完全可以
72.2
12.4
暂不能实现
创造条件,可以实现
1.2
不能实现
33
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
百分比
70
60
50
40
33.3
30
20
10
0 完全适应
17
即将颁布的文件: ➢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 地方课程管理指南 ➢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 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研
制度的意见
18
以上文件基本构建 了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19
二、义务教育新课程 实验进展
20
20XX年X月始,在29个 省(市)的42个国家级实验 区正式启动新课程实验,47 万(0.5%~1%)中小学生进 入新课程。
➢ 面向4个省2000多名高中学生家长 和主管科学、技术、文化、宣传等 领域的负责人进行调研
9
国际比较
对北美、欧洲、亚洲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来 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 比较研究。
10
征求意见
➢ 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向一线教师、教研员、 教育行政人员、大学教授广泛征求意见
➢ 以教育部的名义向中科院、工程院和中国 社会科学院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征求对新课 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的意见
54
➢ 各地实验工作的进展不平衡,主 要体现在领导重视、思想观念、 措施保障、教师培训、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等方面
➢ 还需要加快对评价制度、评价观 念、评价技术的改革
新课程的经验交流与研讨
31
实验区发生的变化
32
对新课程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教师认为
百分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4.2
完全可以
72.2
12.4
暂不能实现
创造条件,可以实现
1.2
不能实现
33
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
百分比
70
60
50
40
33.3
30
20
10
0 完全适应
17
即将颁布的文件: ➢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 地方课程管理指南 ➢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 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研
制度的意见
18
以上文件基本构建 了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19
二、义务教育新课程 实验进展
20
20XX年X月始,在29个 省(市)的42个国家级实验 区正式启动新课程实验,47 万(0.5%~1%)中小学生进 入新课程。
➢ 面向4个省2000多名高中学生家长 和主管科学、技术、文化、宣传等 领域的负责人进行调研
9
国际比较
对北美、欧洲、亚洲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来 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 比较研究。
10
征求意见
➢ 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向一线教师、教研员、 教育行政人员、大学教授广泛征求意见
➢ 以教育部的名义向中科院、工程院和中国 社会科学院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征求对新课 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的意见
54
➢ 各地实验工作的进展不平衡,主 要体现在领导重视、思想观念、 措施保障、教师培训、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等方面
➢ 还需要加快对评价制度、评价观 念、评价技术的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PPT)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随年级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2021/3/29
30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2021/3/29
29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2021/3/29
47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2021/3/29
48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健康
2021/3/29
校长(%) 74 46 19 17 15 3 3 3 2
1
教师(%) 62 33 17 12
11 8 3 4 4 3
11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60% 50% 40% 30% 20% 10%
0% 1
2021/3/29
知识与技能 解题技巧 智力发展 创造性 情感态度 个性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课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大教科院周东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一背景与理念二目标与内容三实践与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一背景与理念本次课程改革有四大背景?是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可编辑课件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 与实践
华中师大教科院 周东明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课件
1
一、背景与理念 二、目标与内容 三、实践与效果
可编辑课件
2
一、背景与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有四大背景
是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需要
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 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可编辑课件
8
三、实践与效果
1、实践
自2001年秋季启动以来,已有42个国家级试验 区,380多个省级试验区,编写(含在编)的九 年义务教材达100多套,校本课程的开设与校本 教材的编写试验也在进行之中。
可编辑课件
9
2、效果
从全国各地的试验来看,虽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阻 力,各地试验的情况也不尽一致,但总的来看, 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活泼了、自信了、能力增强 了;教师和社会对此次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清楚、 态度更端正、行动更积极。
可编辑课件
5
二、目标与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可编辑课件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 与实践
华中师大教科院 周东明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课件
1
一、背景与理念 二、目标与内容 三、实践与效果
可编辑课件
2
一、背景与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有四大背景
是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需要
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 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可编辑课件
8
三、实践与效果
1、实践
自2001年秋季启动以来,已有42个国家级试验 区,380多个省级试验区,编写(含在编)的九 年义务教材达100多套,校本课程的开设与校本 教材的编写试验也在进行之中。
可编辑课件
9
2、效果
从全国各地的试验来看,虽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阻 力,各地试验的情况也不尽一致,但总的来看, 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活泼了、自信了、能力增强 了;教师和社会对此次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清楚、 态度更端正、行动更积极。
可编辑课件
5
二、目标与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介.pptx
谢谢欣赏
29
三类课程
学科课程:语文、数学、外语
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艺术、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艺术、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地方和
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
2019-7-4
谢谢欣赏
30
英国课程门类:
语言、数学、自然科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艺术、 经济与技术、企业管理.
2019-7-4
谢谢欣赏
25
4、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9-7-4
谢谢欣赏
26
5、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
36
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 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 在于尊重学生。”
2019-7-4
谢谢欣赏
37
学校的评价
学校领导 制度与管理 教学研究 文体活动
2019-7-4
谢谢欣赏
38
4、调整课程政策
★ 改革多年来国家大一统设置课程的状况。
★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
★ 促进地方、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发展。
谢谢欣赏
3
从总体上说,全球化要求 每个国家必须具备一些特 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 参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 富蕴藏其中》)
2019-7-4
谢谢欣赏
4
“世界经济的一个冒出 头来的、异常分明的 特征就是:将来要靠 智力去赢得。”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7
5
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
首先,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整合性:(1)实现学科 领域的综合,即在一门学科中提倡综合的生活体验、 经验和能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有机联系;(2)新 设综合学科,主要是一般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1)强调把学生 的生活、个人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内 容;(2)把当代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让学习与生活 产生紧密的联系;(3)关注科学、文化的最新发展, 例如最新的观念、信息技术等。
习化社会的出现等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面临着
对各业人才、对社会公民素质提出的更高更多的
要求。为适应新世纪这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无
一例外地实施了以课程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
同时,随着对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多
元主义教育价值观、主体教育观、生态伦理及个
性发展观念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诸如全人发展的课
有关课程实验调查表明,作为课程实施最基本保障 的课程资源严重缺乏。而造成课程资源匮乏有两个 突出的原因: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 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第二,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 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的动力与意识。
4、课程改革中的大众主义与精英主义
大众主义与精英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两种意识 形态,影响很大,两者都有偏激之处,也都很有说 服力,有学者提出在新课程改革中奉行中庸之道, 开展健康的理性批评。
2020/10/7
8
三、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师适应能力欠缺 课程改革中最难实现的变革是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思想 的变革,而任何一项新的课程计划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 关键。在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几组“矛盾”值得我们关注: 新课程自由空间变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较小的矛盾; 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程时间固定性的矛 盾;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知识 不扎实之间的矛盾;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 惯的矛盾。
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提出的
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
轨;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这着重大变化;
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新科
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将日益深入人心,
人人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将加速到来等。
这些都将对人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提出更新、
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学校教育体系和学校课程提
2020出/10/7强有力的挑战。
4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
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不仅表现为强调“让每一个 学生得到发展”,而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以下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 法;第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 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 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改革观等,
使基础教育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2020/10/7
3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国内背景:一方面,对近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进行总结与评价,就是为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更好发展,提供了突破口与动力;另
2020/10/7
10
5、课程改革中关于知识问题的论争
这场论争首先发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和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之间,后来更多的学者 参与进来,实质是传统知识观和当代知识观在知 识的本质、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普适性、知识 与价值、知识的获得方式、知识掌握的评价标准 等方面的根本分歧,是课程改革现实和理想、实 践与理论产生巨大断裂的反映,也反映出课程改 革在理论准备方面的严重不足。这场南北论战有 望成为中国教育学界展开良性的学术争鸣与交锋 的重要契机和开端。
2020/10/7
6
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重视设计与编制,而是把改革的着力点 放在了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反馈与评价上。《纲要》 认为,“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 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 改革的显著特点。强调研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同 时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及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由特定 知识的载体转变成注重发展的过程。
第七讲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2020/10/7
1
学习内容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三、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四、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五、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2020/10/7
2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国际背景: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信息技术
的崛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学
2020/10/7
7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与管理等方面通过制 定有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的有关政策,实现 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同时,以“渐进性” 作为重要策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 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 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职责;并且,在妥善处 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基础上,重 视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开发。
2、考试改革的滞后
考试对于课程改革已经构成一个巨大的羁绊与束缚,成为 制约新课程发展的一个瓶颈。只要国家的中考、高考仍然 保持原来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 改革的精神。当前,要促进课程改革,国家急需进一步出 台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考试政策,进行考试改革。
2020/10/7
9
3、课程资源的不足
在强调实施的同时,改变课程的评价观。《纲要》指出: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 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 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具体 表现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建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协商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