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共3篇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共3篇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引言:《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题。
它以顺流而下的一滴水为主线,辅以文学描写和多种手段与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云南的美丽。
此次教学,我在设计教学理念上立足于学生感性理解,注重方法的引导,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感悟自我。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丽江的风景和地理特点。
2.能够根据文中所提供的提示词语的线索,准确而熟练地理解文中语言,把握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3.通过分组合作,发掘细节、品味语言,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关注生态环保问题。
二、教学重点:通过这次课文的学习,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叙述的技能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文中的描写词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是情感思想的训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文中情感并马上表达出来,从而明确文意。
三是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资料、互相督促提高,达到共同探讨目标的效果。
教学策略:1.多元化的读音技能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不熟悉的词语或语法用法,并能够在朗读中运用这样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不仅如此,还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情感并创造性地表达。
例如:山路崎岖(qi)的地方容易打滑,路面上有的红色石头,这样就可以清晰表达这段景色特色之处,并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特色。
2.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发扬合作探讨的意识:针对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利用多种途径来探究文本。
同时,教师发挥组织效率,快速带领学生将所得到的信息在小组中共同分享。
例如:说说你的体验感受?在这里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情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受到文中托付和期待,也会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
此时,教师可以启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诠释,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升华所带来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水的象征意义,体会与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2.掌握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难点)【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云南丽江秀美风景图片。
2.导语:丽江,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风景如画,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
二、作者介绍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
2016年10月21日,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
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
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
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四、基础知识⑴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驿道yì蜿蜒wān yán 矗立chù翡fěi翠⑵解释成语矗立:高耸地立着。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硕大:非常大、特别大。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五、课文讲解< 一>课文理解及思路第一部分(1段),交代一滴水的前身——一片雪。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让学生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绘丽江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绘丽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通过一滴水的旅行,展现丽江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拟人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丽江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丽江的美丽景色。
3.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丽江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丽江的了解,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景点或文化?【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一滴水的旅行经过。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
【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及其作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品析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丽江的美。
【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从一滴水的视角,想象自己穿越丽江的美丽风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特点。
2. 提醒学生要关爱大自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课后作业】2. 调查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特色风光和文化,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掌握本文以“一滴水”的视角展开叙述的独特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品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丽江的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滴水”的经历,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丽江的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现丽江的巧妙构思。
理解文中蕴含的对丽江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丽江的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谈谈对丽江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滴水经历了哪些地方?(三)再读课文,梳理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句。
2、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一滴水”的旅行路线图。
3、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全班共同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赏析。
例如:“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掠过月亮的情景比作银匠擦拭银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和云朵的轻柔。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丽江吗?知道丽江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吗?(2)丽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丽江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提问:课文讲述了一滴水在丽江的旅程,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一滴水的旅程。
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请同学们分段落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拟人、排比等。
(3)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请摘录出来并简要分析。
4.深入探讨,感受丽江(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认识。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体会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
(3)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绘丽江的美?5.小组讨论,分享心得1.课文中有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2.你是如何理解课文中的情感的?3.你认为丽江的魅力在哪里?(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你心中美丽景色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让学生了解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学习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游记单元中的一篇,它的教学紧扣第五单元的目标,即“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同时,还得指导学生读出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带着孩子们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欣赏这幅立体丽江图,从宜人的风景,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中,共同领略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
文贵新,文贵特。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这个游记单元中创新意识最突出的一篇。
“阅读提示”首句是“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其中“别具一格”是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
以“别具一格”为抓手,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这篇游记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意义上地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思考。
在教学中将把握文章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作为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独特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适当点拨,完成这篇文质兼美的游记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重难点)2.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生活之美好;3.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欣赏丽江图片,阅读有关丽江的资料,初步感知丽江之美。
2.朗读教学法。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深入品味丽江之美。
3.鉴赏模仿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感受本文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丽江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它在阿来诗一般的的文字里变得温柔,变得婉约。
或许你从未亲眼去看过,但是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只怕它要常入你的梦中了。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此文,了解丽江。
读美文,赏美景。
让我们跟随阿来的文字,去游览丽江。
二、穿越时空觅游踪1.文章结尾说,“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今天我们就以水的形式开始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考虑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设置明确的角色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生字词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潺潺”、“斑斓”、“古朴”等,以便于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作者情感的体会: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能体会到作者对丽江的深厚情感,以及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丽江文化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课文所反映的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认识到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具体事物表达对家乡或熟悉地方的热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启发他们如何将这些美好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在认识丽江文化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介绍丽江古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民族风情等,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的深化:学生往往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作者写作意图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
-写作手法的识别: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者使用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句和教师的详细解释来理解。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情感目标: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
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
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
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
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可通过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认为课文的描写使我仿佛置身于丽江,感受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各异,如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发现并理解其中的文学美,是一大难点。
-地方文化理解:丽江的地方文化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感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是教学的难点。
-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学生在比较阅读时,如何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发现文章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是难点之一。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表达上有何不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绘丽江的写作手法。
3.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潺潺”、“斑斓”等。
4.领悟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我需要在课后及时关注这些学生,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五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五篇《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
下面就是整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的散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五单元新选的一篇游记散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
表现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和赞美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难点: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自己是一滴水,经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风景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受自然凝练的语言风格拼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鉴赏,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四、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新课——跟着图片游丽江(PPT展示)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喜欢。
老师也喜欢旅游,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邀请大家跟着图片先来一段小小的旅游。
图片中的风景美吗?(美)它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呢? (云南丽江) 同学们有去过丽江吗?(等待学生回答,有学生去,就请学生回答去过哪些地方,用一个词描述那里的景色。
) 同学们都没去过,老师也没去过,今天,我们就跟随阿来笔下的“一滴水”去畅游丽江。
板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过渡语: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一遍,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让我们扬帆起航。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叙述丽江古城的方式,感受这种独特叙述视角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o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线索,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和品味语言,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o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转化为画面,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丽江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o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以“一滴水”为叙述视角的独特之处,把握文章的写作线索和层次结构。
•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丽江古城的风光图片、视频等)•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丽江古城的基本概况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播放丽江古城的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丽江古城的美丽风光。
o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丽江古城)o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今天,我们将跟随一滴水的脚步,走进丽江古城,感受它的美丽与魅力。
2.板书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丽江古城的美丽风光。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o提问:这滴水在丽江古城经历了哪些地方?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文章的写作线索:玉龙雪山——丽江坝——四方街——草巷——黑龙潭——穿过丽江古城——汇入金沙江。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了解文章的写作线索。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以“一滴水”为叙述视角的独特之处。
o提问: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滴水”作为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有什么独特之处?2.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o作者选择“一滴水”作为叙述视角,是因为这种视角能够赋予文章以生命力和活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丽江古城之中,与文章中的景物和人物融为一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短语: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清澈”、“潺潺”、“古色古香”等,这些词汇和短语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描绘课文中的景象。
-修辞手法:课文中运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文学表达技巧,用以提升写作水平。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对于一些依赖性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举例解释:针对修辞手法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所有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讨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总之,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讲述了它经过丽江的所见所感。这种叙述手法新颖独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丽江的自然美和文化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探讨它们在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词、短语和新句型。
2.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
3.领悟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观察世界,表达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6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丽江的地理特点以及丽江对水的重视,并能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能对文章进行整体归纳和总结。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要性的意识,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章中理解并归纳总结信息。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要性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多媒体设备、幻灯片。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丽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有没有去过丽江呢?对丽江是什么样的印象呢?”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文章,我们将了解丽江的地理特点以及丽江对水的重视。
”Step 2. 阅读文章1. 分发教材,让学生阅读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
2. 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回答一些细节问题,“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3. 选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3. 学习重点句子1. 分析文章结构,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并找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2. 学习一些关键句子,包括“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像银子一样亮晶晶。
”等。
3. 对重点句子进行理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Step 4. 总结文章中的信息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的信息,例如“丽江有什么特点?”、“丽江对水的态度是什么?”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
Step 5. 情感教育1.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为什么水资源如此重要?”2. 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自然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知识,例如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引言《一滴水经过丽江》是八年级下册科学的一篇阅读文章,它所讲述的内容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如何通过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达到科学教学的效果,是我们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
下面是我所设计的一节优秀课程及反思。
课程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丽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及其生态环境。
2.能根据所学内容,探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切身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了解丽江的各种自然景观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丽江古城发展历程及人文特色。
教学难点:1.如何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呈现题目及导入语:“一滴水经过丽江”,相信大家都曾听说过有关于丽江的许多美丽的传说,但今天我将带你们近距离的认识丽江,了解它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回答提问:“你们对丽江有什么印象?”“丽江是中国某一地区的特色旅游城市,被誉为世界级文化和自然遗产。
”二、探究丽江之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1)投影展示丽江地理地图和生态环境图,并让学生了解丽江的盆地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2)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地理所称的“三江并流”的情况,让学生探究,当三条江河融合时可能会导致哪些生态问题。
(3)让学生了解丽江的气候特点,以及丽江千年古城及周边景点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了解丽江之人文历史(1)通过图片及PPT等多媒体让学生感受丽江古城民居的建筑风格特点及历史人文特色,如木雕、石刻等。
(2)了解丽江古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例如“丽江双节”、“马帮文化”等,点亮学生的世界历史常识和文化素养。
四、环节链接(1)在了解了丽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点后,让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滴水从雪山流经丽江古城,最终融入大海的过程,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对一滴水的描写,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丽江的独特魅力。
同时,课文还涉及到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等主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一些地理知识和环境问题可能还需进一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感受文字的美妙,同时拓展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资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的地理知识和环境问题。
2.突破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保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环保主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作业: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丽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五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五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五篇《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去创作的短文,文中根据描绘一滴水的旅游,叙述云南丽江的风韵。
下边便是我梳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期待大伙儿喜爱。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创作者理应地政府部门之约,为青少年写的一篇相关云南丽江的短文,基础教育教材八年级下五模块新选的一篇游记散文,它是一篇别具一格游记攻略,与一般游记攻略著作以人的游踪为案件线索不一样,创作者变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案件线索,进行对古都云南丽江自然美景,风土民情开展勾勒,文笔流畅,视觉效果与众不同。
主要表现创作者对云南丽江的钟爱和赞扬二、课程目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1.学习培训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址变换分配构造的艺术手法2.感受创作者以一滴水的角度去游玩云南丽江的新奇设计构思。
感情、心态与价值观念塑造爱国爱党风景,爱国爱党璀璨文化艺术,为把中华民族基本建设得更幸福而认真学习。
关键:学习培训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址变换分配构造的艺术手法难题:会创作者变为一滴水历经云南丽江,详细介绍云南丽江的新奇设计构思和与众不同角度掌握景物描写的特性全过程与方式:情境教学法,让学员充分发挥想像,倘若自身是一滴水,历经什么地方,见到什么景色诵读教学方式,学习培训短文离不了诵读,在不断诵读中正确引导感受大自然凝炼的语言特点拼音拼读赏析法,研读原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开展赏析,追随创作者以一滴水的真实身份去游玩云南丽江,领略到云南丽江古城的风采。
三、课堂教学提前准备多媒体系统、PPT教学课件、学员预习四、教学环节及方式(一)导进新课——跟随照片游云南丽江 (PPT展现)1.导进语学生们,大家喜爱度假旅游吗? 学员:喜爱。
教师也喜爱度假旅游,今日授课以前呢,教师想邀约大伙儿跟随照片先来一段小小度假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滴水经过丽江学习目标1.理解“水”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重点)2.掌握“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难点)3.体会与感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点)作者名片阿来,男,藏族,四川省马尔康县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主要作品: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
略有改动。
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
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
”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字词学习驿道()草甸()矗立()闸口()徘徊()翡翠()掺入()砚池()蘸到()渠水()擦拭()硕大()咕咚()老柏树()Yìdiàn chùzhápái huái fěi chān yàn zhàn qúcā shìshuòɡū dōnɡ bǎi 多音字词语解释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驿道:我国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矗立:高耸地立着。
闸口:闸门处的水流通道。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翡翠:一种玉石,一般是绿色、蓝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也有红色、紫色或无色的,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
硕大:高大,肥大,巨大。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整体感知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第三部分(16):写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课文解读一、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雪冰水雪——冰——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了什么?一滴水的来之不易。
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二、读课文3-15自然段,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来到丽江坝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来到丽江古城在四方街漫游三、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1.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2.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4.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历史渊源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名声传播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写出了对四方街的向往读一读,想一想,一滴水去四方街的路是一帆风顺的吗?请找出相关句子。
跌入落水洞,陷入沉睡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
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
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
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
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路途坎坷,困难重重四、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前看到了哪些景象?1.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2.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3.看见了花与树。
4.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
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对比写出了四方街的变化。
五、“在这里,我有些犹豫。
”它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
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
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趣味十足。
表现了对四方街的喜爱,让它无法选择。
六、一滴水在四方街经过了哪些地方?读课文,找找看。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七、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
1.院子里,兰花在盛开。
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浇花民俗图——平和、悠然]2.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休闲民俗图——恬静、和谐]3.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4.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
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
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宾主交流民俗图——热情、融洽。
]思考: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
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四方街“名扬世界”,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形状像印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八、“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
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深入探究1.作者将自己比作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这滴水在丽江的旅行,这样子写有什么样的好处?(1)将自己比作水,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艺术魅力。
(2)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作者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
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3.文中描写了丽江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的人民生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丽江成为了一个变了味的商业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点的,谈一谈你的看法?结构梳理主旨概括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滴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游过丽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人文风情,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
艺术特色1.语言简洁生动,艺术魅力浓郁。
文章语言简洁优美,作者以自己喻水,是文章一大亮点,丰富了整个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构严谨,构思新颖。
作者全方位的展示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以行踪为线索,讲述了浏览丽江古城的全过程,以第一人称展示,使感受客观真实,构思新颖独特。
3.角度多样,视角独特。
从各种角度来描写丽江的优美繁华的景色,悠闲恬淡的生活,视角独特,笔法新颖有魅力,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展现了丽江古城的美。
拓展迁移四方街四方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商品交易场所。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展现着汉、藏、白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观和多元文化形态。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在此后的10余年间,丽江古城“用保护世界遗产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类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共同难题探索出了全新的路子和经验。
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丽江原住居民大量外迁、传统民族文化遭受冲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过度开发”、“太过商业化”的质疑也不绝于耳。
盛名之下的丽江古城在保护与利用间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寻求着平衡。
课后作业1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丽江,有关四方街的信息。
2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模仿课文写一篇文章。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
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
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