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喜欢张幼仪身体
张幼仪:在徐志摩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在徐志摩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https://img.taocdn.com/s3/m/531076976529647d2728523d.png)
1 9 2 0 年 , 张 幼 仪 前 往 欧 洲 与 丈 夫 团 聚 ,此
时 的 徐 志 摩 正 痴 恋 林 徽 因 不 能 自拔 , 向 张 幼
仪 提 出 离婚 后 不 久不辞 而 别 。1 9 2 2 年 徐 志摩
正 式 与 她 签 署 离婚 协 议 。
1 9 2 6 年张 幼仪 回 国,并于1 9 2 8 年 担 任 上 海
把 他 的寿衣换 掉也 是 。他 的身体 怎 可能再 承受更多折磨 ?
我不 想见 陆小曼 ,也 不想跟 她 话 ,更 不想跟 她吵架 ,就 下 了个 结
内容 :哀痛 、难过 、悔恨 。他 把脸 别
过去说 : “ 好 吧 ,那就算 了吧 。”
后来 ,有支 搜索 队被 派到撞 机 的 山边 寻找尸 体 。徐 志摩 的遗体 在离撞
说完 我 就离 开 了,后来我 听说 们 还是让 徐志摩穿 着 中国寿 衣躺在 国棺材 里 。我 搞不懂 陆小 曼 ,难 道 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时候穿 西服 吗 不 管 他 的 思 想 有 多 西 化 或 多
他的 遗体先 放在 济南 ,中国银行
在 当地为 他举行 了公 祭和 丧礼 ;其 中
阿欢一起料理后 事。
步 ,我都认 为他 是 中国人 。去年我 读 到他死前 写 给陆小曼 的信 。徐 志
从 没跟她 一起过 过家庭 生活 。她拒
虽 然我 连去 参加 上海公 祭 的打算 都没 有 ,不过还 是准 备 了一件黑 色旗 袍 ,以备 不时之 需 。公祭那 天下 午 ,
家里电话 铃响 了。 “ 你 一定 要来一 趟 。 ”一 个朋 友 说 。我问为什么 。 “ 你 来就 是 了 。”他说 。于是 我 去了公祭礼堂一趟。徐志摩的灵柩 已经 打开 ,安置在花朵 中,他的脸被黑丝袍 衬得 十分 白浮肿,一点儿也不像他。 我深 深鞠 了三个 躬 ,向他致 敬 。他 才 3 5 岁 ,这么年轻 ,又这么有才气 。 我从 灵柩 旁走 开 以后 ,打电话 给 我 的那个 朋友 出现 在我 身边 。他强调 说: “ 你 一定 要帮 忙 ,陆小曼 想把徐 志 摩 的寿衣换 成西 装 ,她也不 喜欢那
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74489f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2.png)
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徐志,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人物。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位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他的诗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志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美和自由。
志的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
他的几首杰作如《偶然》,《再别康桥》,读来琼琼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志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他于张幼仪,林音陆小曼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娱乐界甚至将志的故事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
这样一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外国,尤其是西方和美国却鲜为人知,不得让人叹息。
在互联网上,关于志的网站虽不少,却多数是华文的,英文网站寥寥无几。
志美妙的诗歌只能在中国大陆上流传,实在可惜。
于是我们决定做一个中英文相结合的网站,向世界人世介绍这位中国的奇才--诗人徐志。
生平:徐志于1895年1月15日生于钱塘江北岸海宁县石镇的一个地主里。
当时正值"公车上书"前一年,经济不景气,百姓生活困苦。
志生于一个由封建公商业向新兴资产过渡的家庭中,生活还算过得去。
其父徐申如,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志将来走金融这路,而志却从小立志成为中国的Hamiton,实业救国。
志的生母钱氏,特别疼爱志。
志从小聪颖,很收人喜爱。
志的奶奶最疼爱志,经常陪伴志。
志五岁启蒙。
他很聪明,悟性又好,老师称他"初学聪明超齐辈"。
但是志不受管束,好发问。
在当时社会,长辈比较喜欢乖巧,恬静的孩子,所以志常常挨骂。
六岁到十一岁,志从师查氏,随同其读四书五经。
童年时的志是一个好动,好思,好玩,好说的孩子。
他对读书不感兴趣,却热爱大自然,经常一个去森林探险。
他热爱生活,称"生活应该是艺术的"。
志从小就看到百姓受摧残的事件,激起他救国就民的决心。
他同情百姓的遭遇,立志救百姓于水火。
1907年,12岁的志进入开智学堂。
他在开智学堂时期,各科成绩优异,常受老师表扬。
徐志摩故事
![徐志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b9cc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8.png)
徐志摩故事说起徐志摩,那可真是民国时期的一朵奇葩,不仅因为他是大才子,更因为他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感叹一句:“真是个情种啊!”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出身富贵,家里有钱有势,但他可不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
他打小就聪明,读书也厉害,古文、英文样样精通,简直就是学霸级别的存在。
后来,他去了上海、天津、北京的好多大学深造,还拜了梁启超为师,这学问和见识,自然是没得说。
但说到徐志摩,就不得不提他的三段感情。
第一段,是他父母包办的婚姻,对象是张幼仪。
张幼仪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可惜徐志摩对她就是不来电,总觉得她少了那么点“灵魂”上的共鸣。
徐志摩为了追求真爱,不惜和张幼仪离婚,哪怕当时她已经怀了孕。
这事儿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徐志摩也因此背上了“渣男”的骂名。
但徐志摩可不在乎这些,他的心里只有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
林徽因也是个才女,长得又漂亮,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为了追求她,不惜和张幼仪离婚。
但可惜,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徐志摩的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不过,徐志摩可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
在和林徽因的感情受挫后,他又遇到了陆小曼。
陆小曼也是个了不得的女子,出身官宦之家,不仅长得美,还多才多艺,能弹琴作画,会说英语法语。
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虽然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争吵和矛盾,但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却是真挚的。
徐志摩的一生,可以说都在为爱奔波。
他为了追求真爱,不惜放弃一切,哪怕是家庭、名誉、甚至生命。
他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坎坷和遗憾,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徐志摩”,都渴望遇到那个能让我们心动、能让我们不顾一切去爱的人。
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残酷,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去追求真爱,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灵魂伴侣”。
徐志摩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爱情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徐志摩生平感情经历介绍
![徐志摩生平感情经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b75e4e42cc58bd63186bd3b.png)
徐志摩, 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其父是当地 有名的富商徐申如。徐志摩是徐家 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 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 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 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 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 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丰 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 才”和“奇才”。
“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上帝 给你的馈赠,不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 而是伴随终生,你因此放射出光辉。” ——泰戈尔称赞林徽因
1921年秋天,当徐志摩第一眼见到林徽因时, 他就被这个才华横溢,落落大方,冰雪聪明, 孤高傲气的才女加美女所深深着迷,苦苦地追 求林徽因。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 唯一之灵魂伴侣",他深切地感到这才是他理 想中的爱情。24年来,徐志摩第一次感觉到什 么是爱。徐志摩激动、兴奋、欢喜,这些情感 他无以言表,只能寄情于诗。徐志摩写下了很 多唯美而情意绵绵的情诗送给林徽因,林徽因 也被徐志摩的才华所吸引。俩人确立了恋爱关 系。从那以后,徐志摩迷上了诗歌创作。
“天才横死,损失的 是中国文学!” ——胡 适
纪念徐志摩——张幼仪
张幼仪离婚后,从家庭走向了社会,成 立了云裳女子服装公司,创建了上海女 子银行,成为当时金融界的知名人士。 独自抚养儿子长大,以女儿的身份侍奉 徐志摩的父母,整理了在台湾出版的 《徐志摩全集》 。
灵魂伴侣——陆小曼
灵魂伴侣——陆小曼
陆小曼同样出生于富贵家庭,父亲是晚 清进士,后到日本留学,是日本名相伊 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其母亲也是一大户 人家女子。陆小曼天资聪颖,15岁被送 到法国留学,16岁就已是学校小明星。 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擅长油画,温文尔 雅,多才多艺且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时 任外交部翻译员。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诗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诗](https://img.taocdn.com/s3/m/ef7574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1.png)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徐志摩的爱情诗解析徐志摩的爱情(一)徐志摩的爱情观分析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这是徐志摩回复恩师梁启超的信中的一句话,从中可以看出他把爱情甚至生活太过于诗化了,他总将一切都想像得太过于完美。
而且是个很随性的人,感性判断占性格的多数! 1915年夏,徐志摩与张幼仪因“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结合在一起,1918年生育一子阿欢,之后徐志摩离家而去了英国。
1920年,张幼仪到英国与徐志摩在一起生活,1922年张幼仪再次怀孕,而在此期间徐志摩已于林徽因相识,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不惜与张幼仪离婚,张幼仪毅然同意离婚,此时小儿子彼得正嗷嗷待乳。
然而正当徐志摩以为可以顺其自然和林徽因在一起时,林徽因却选择了离开,不知是为反对婚姻包办制度还是为了表白真心,徐志摩竟将自己与张幼仪的离婚以通告的形式广而告之,但终究还是没有结果。
不久后,徐志摩回到北京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陆小曼已结婚,丈夫是当时在政坛享有一定名望的王庚,王庚因公务常住于哈尔滨,而陆小曼则喜欢住在北京。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初见陆小曼,徐志摩便被这个少妇所倾倒,而陆小曼也被眼前这个唯一能读懂她的心的男人所震惊。
一个才子,一个佳人,不久就摩擦出了爱情火花。
经过复杂的纠葛,1925年底,王庚和陆小曼终于离婚,而后徐志摩又设法说服父母,完成他们提出的苛刻的条件后于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
时隔两年,1928年春,林徽因与和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喜结连理,这后来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段美谈。
而被徐志摩抛弃的张幼仪却在经历感情波折后,越发成熟,坚强。
其实作为旧时代女性中佼佼者的张幼仪,她在感情上的失败是其命运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徐志摩早期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造就了他对爱情的观念是:婚姻必须产生在自由的基础上。
正像后来他在和张幼仪离婚时说的那样:“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这和当时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完全是相对立的,因此,尽管张幼仪的确算是那个时代的优秀女性,但封建包办的产物必然与徐志摩的爱情观相冲突,这就为他们的婚姻失败埋下了伏笔。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启发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92b2d8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8.png)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启发【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徐志摩的生平简介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1.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2.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3.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三、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正文(篇1)一、徐志摩的生平简介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1897年,逝世于1931年。
徐志摩的家庭背景优越,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银行家。
徐志摩自幼聪明好学,曾在英国留学学习文学。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先驱”。
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1.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徐志摩与张幼仪是在包办婚姻下认识的,两人并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
但是,在徐志摩看来,张幼仪是一位端庄贤淑的妻子,他们在结婚初期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志摩开始对这种平淡的生活感到厌倦,他开始寻找新的爱情。
2.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受争议的一段经历。
林徽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建筑师,她和徐志摩一样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在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过程中,他发现张幼仪并不适合自己,他开始与她疏远。
但是,最终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在一起。
3.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徐志摩与陆小曼是在一次舞会上认识的,陆小曼是一位富家女,她美貌聪明,但性格倔强。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但由于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的婚姻并不被看好。
然而,徐志摩并没有放弃陆小曼,他一直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最终,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走到了一起。
三、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自由的、平等的、纯粹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爱情选择和婚姻关系,不应该受到传统观念和世俗舆论的束缚。
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被现实所压迫。
目录(篇2)一、徐志摩其人其事1.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2.他的爱情故事丰富多彩,充满了遗憾和悲剧。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55224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0.png)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新月诗社的成员之一,他一生追求爱情,将爱情看得至高无上。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的爱情,最先提到的就是张幼仪了,虽说他们在徐志摩中学毕业之后就结婚了,那时的张幼仪才15岁,他们在结婚之前素未谋面,可以说得上是靠人介绍而结婚的,当时大多都是听命于父母,而他们的结婚时两家人都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两个人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也可谓是门当户对。
张幼仪18岁时给徐志摩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没过多久徐志摩就留学在外,张幼仪也就随着爱人到了英国,去那边陪伴着他。
但是好景不长,徐志摩遇见了他的第二段爱情,也就是林徽因,他们一见倾心,想要尽快的结婚,组成一个家庭,于是徐志摩向怀孕两个月的张幼仪提出了离婚,于是,他们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当徐志摩转身回来找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也回了中国,也就不了了之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孤寂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的最后一段爱情。
他最后遇到了陆小曼,没有过多久他们便结婚了,可谓好景不长,陆小曼用钱十分的阔绰,挥霍无度,不仅在家里面与徐志摩大吵大闹不知悔改,还在外面与别人整天厮混在一起不务正业,徐志摩只好在外努力工作补贴家里的用钱,直到徐志摩因一场意外逝世,陆小曼才顿然醒悟,改过自新,这便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直到他飞机失事而死,他的爱情都是不圆满的。
徐志摩和赛珍珠的爱情坊间传闻赛珍珠徐志摩曾经有一段暧昧关系。
两人的相识还跟泰戈尔有关系。
1924年,泰戈尔接受孙中山的邀请来到中国。
徐志摩不仅精通英文法文,也非常尊敬泰戈尔。
因此,徐志摩充当泰戈尔中国之旅的翻译,同时照顾他的起居。
泰戈尔到达南京后前往东南大学演讲。
徐志摩的翻译让大家赞叹不已。
而赛珍珠也早就来到了现场,此次她是专门为徐志摩而来。
赛珍珠早就通过徐志摩的诗集了解他。
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赛珍珠主动到徐志摩的跟前,与他交谈。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3d63f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8.png)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客观地讲,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位女子都十分优秀。
张幼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本分而孝顺,并且,多年后,成为商界精英。
陆小曼,美丽娇艳、才艺双绝,名冠南北。
林徽因,知性美女,多才多艺,成果丰硕,中国古建筑权威。
三人的共同点是至少懂一国外语。
陆小曼与林徽因还分别被公认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徐志摩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人,出身于富商之家。
现代诗人、散文家。
出生于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离世。
享年34岁。
中学在杭州一中学习。
后依次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并荣获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经济学。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1923年成立新月社。
先后任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在胡适之的邀请下,他承担了北京大学教授的职责,他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
他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是《再别康桥》,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
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
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
1920年,张幼仪赴欧洲与徐志摩团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徐志摩却疯狂地爱上了林。
为了追求林,徐志摩毅然提出与张幼仪离婚。
那时,林微因非常痛苦。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还是同意了徐志摩的要求。
第二年生下第二个儿子后,正式与徐志摩离婚。
1926年,张幼仪返回中国。
1927年,在东吴大学任德文教授。
1928年辞职,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并兼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1949年移民香港。
1954年,在其54岁时,与苏纪之医师结婚。
1970年代初,苏纪之去世,张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
1988年,在纽约去世。
享年88岁。
为张幼仪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张嘉璈。
当时,他任浙江都督的秘书。
一次他陪同都督到杭州一中视察工作,无意中发现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徐志摩。
徐志摩简介及作品
![徐志摩简介及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6274d780eb6294dd886c71.png)
徐志摩徐志摩-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
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 生平徐志摩18岁时由父母安排,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随后远赴西方求学。
对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并不美满。
张幼仪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林徽音)。
后来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
最后,林徽音却选择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923年梁启超(号任公)写了长信很恳切地劝他:“万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
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始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
……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
……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
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的妙味矣。
……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气尽矣。
郁邑佗傺以死,死为无名。
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
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志摩答覆任公的信,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
他回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
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甚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
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
徐志摩的故事
![徐志摩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3865a7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b.png)
徐志摩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徐志摩的故事徐志摩的故事导语:徐志摩是近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推动近代文学的发展,而他的故事也引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ef03367aee06eff9aff80717.png)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 & 徐志摩徐志摩高中毕业后正计划进入大学的时候, 他父母已将他的婚姻大事定了下来. 女方张幼仪, 是张润之之女, 是张家璈, 张君幼之幼妹. 张家璈是当时中国金融界的巨子, 张君幼是当时中国政界的显赫人物. 许申如能攀附这门贵亲, 当然是喜出望外, 而志摩却执直反对. 父子俩因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嘴皮.当时的志摩对张幼仪一点都不了解, 更不用说爱情. 对于视爱情如生命的志摩,确这是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志摩的父母百般劝说无效, 只得请来祖母. 志摩挨不过祖母的哀求, 最终忍痛接受这门婚事. 1915年10月29日, 志摩与幼仪结婚.婚后两个人没有一丝感情, 生活没有一点乐趣. 他们见面时都是冷冰冰的. 婚后不久, 志摩便收拾行李上天津读大选. 两人联系甚少.1921年, 正当志摩与林徽音热恋时, 张幼仪从中国来英国寻找志摩. 当时志摩一心爱着林徽音, 又苦于幼仪从中阻隔, 于是提出与幼仪离婚. 幼仪见志摩并无爱她之心, 也无法忍受这种若即若离的夫妇生活, 于是答应了. 1922年3月, 志摩与幼仪在柏林离婚. 幼仪随后前往柏林留学. 幼仪共为志摩生下两个孩子, 大的那个叫作彼得.1926年志摩欧游时经过柏林, 再一次见到幼仪. 此时的幼仪已是一位相当成熟的现代女性. 志摩原本带了件礼物来给彼得, 却不幸的得知彼得去世的噩耗. 此时志摩与幼仪都发觉彼此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志摩死后, 幼仪抚子成人, 在经营方面颇有成就. 幼仪于1988年逝世.林徽音 & 徐志摩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音的. 林徽音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正是花一般的年龄, 长得又像花一般娇艳, 文学修养又好. 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颜, 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大方的风度.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他俩月下漫步, 花前谈心, 舞会上双双起舞, 宴会上频频起杯, 绿纱窗下共研文学. 徽音被志摩渊博的学识,风雅的谈吐, 广泛的兴趣, 潇洒的举动, 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住. 志摩也佩服徽音的博学多才与美貌.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77b1673915f804d2a16c110.png)
见一个爱一个,是渣男。
爱一个伤一个,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曾写下了《再别康桥》等诗歌名篇,并且和林徽因、陆小曼二位当时著名的才女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
虽然徐志摩为首的一批文人带来的文学风气受到了新文化运动时革命党人和文化左派的批判,但是徐志摩对我国诗学和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可忽略的,徐志摩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忧郁气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们经常传颂的名篇,而这其中很多都离不开徐志摩林徽因的情感纠葛在徐志摩有限的辉煌的35年人生里,曾与三名女子间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第一就是,一生的夫人张幼仪。
他们俩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当时的徐志摩被迫和大家闺秀张幼仪结婚。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可这段感情其实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张幼仪自幼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成为夫妻。
婚后次年,徐志摩便外出求学。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则在家里面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并且帮助公公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了一段一生中可谓是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于是在遇到林徽因之后,徐志摩认为他幸运的寻觅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这时候的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真正的老一辈的人物了。
然而虽说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徐志摩还是对林徽因发动了情爱上的告白,林徽因那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也挡不住徐志摩这个浪漫的“渣男”攻势,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于是乎,徐志摩立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不可理解,但仍然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前去德国留学去了。
其实当时的张幼仪已有了身孕,她为徐志摩怀上了另一个孩子,可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表示,打了吧,离婚吧。
【2018-2019】张幼仪人物生平介绍_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简介_word版本 (4页)
![【2018-2019】张幼仪人物生平介绍_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简介_word版本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729309aaea998fcc220edc.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张幼仪人物生平介绍_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简介_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张幼仪吧。
张幼仪人物简介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众所周知他们两人属于包办婚姻,徐志摩并不爱她,在徐志摩爱上林徽因后,他要张幼仪打胎并且离婚。
最终张幼仪在生下孩子后两人正式离婚,之后她去了德国攻读幼儿教育,回国后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开始,张幼仪进军商业,从事职业经理人工作,后移居香港,嫁给了第二任丈夫苏纪之医师。
张幼仪人物生平1912年7月,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苏州创立“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2岁的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到该校读书。
该校首任杨达权,重视女子教育,张幼仪在此受到了先进教育。
但三年后,尚未结业的张幼仪就被接回家成亲了。
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张嘉璈,在当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在巡视学校时他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这就是徐志摩。
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和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约。
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
徐志摩的态度:“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1918年生长子徐积锴(阿欢),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张君劢的信,被迫不耐烦地把张幼仪接到他身边,张幼仪回忆当时徐志摩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
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
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
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
可是我晓得那是他。
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939856ba26925c52cc5bf99.png)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
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人间四月天》)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生平简介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231d3f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png)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生平简介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
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
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
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幼仪简介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张幼仪简介,张幼仪是一个典型的婚姻失败者,但是这个局面并不能够把责任全部推给张幼仪,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徐志摩的无情。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当时和徐志摩的婚姻是属于家庭的包办婚姻。
张幼仪虽然在徐志摩的眼中是他比较抵触的,但是在徐志摩父亲的眼中是一个识大体的儿媳妇,同时也算得上是徐志摩父亲的养女,对她也是比较疼爱的。
张幼仪本身是一个矛盾体,虽然身上有着旧社会中女子的三从四德,但是有时候会表现出新社会的女性思想。
从裹小脚就能够看出,当时张幼仪是家中第一个没有裹小脚的女性。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里面没有爱情可言,为了徐志摩生了两个儿子还是因为家里面的压迫导致的,为了传宗接代。
之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相爱导致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徐志摩在两人结婚七年的时候提出了离婚。
之后因为张幼仪家中的条件还是比较殷实的,所以离婚之后在银行中担任了副总裁,之后不断地扩张了家族事业。
当然徐志摩曾经评价张幼仪乡下土包子,之后张幼仪有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做出来的衣服是十分受欢迎的,可能也是为了争一口气罢了。
最后张幼仪全家移民到了香港,和一个医师结婚,这个医师去世之后张幼仪回到美国和家人团聚在了一起。
徐志摩与张幼仪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对于徐志摩张幼仪的婚姻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张幼仪的四哥看中了徐志摩的才华,率先与徐家议亲,欲将自己的还未毕业妹妹嫁给徐志摩。
徐志摩本身并不情愿,但摄于其父的压力,勉强答应。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_爱情故事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_爱情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511d43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0.png)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那些你以为不可失去的人,原来并非不可失去。
你流干了眼泪,自有另一个人逗你欢笑,然后发现不爱你的人,根本不值得你为之伤心,回首之前,何尝不是一个喜剧?情尽时,自有另一番新境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徐志摩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第一夫人张幼仪。
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
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很快徐志摩生命中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因。
这是导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原因之一。
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
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的"灵魂件侣"去了。
可不幸的是,林徽因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
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
于是出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
陆小曼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
陆小曼的丈夫可以说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丈夫,作为婚姻的角色,无疑也是最称职的了。
这从他同意离婚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一二。
在那个年代,肯放另有所爱的妻子出去的男人并不多见。
我记得陆小曼请求他丈夫同意离婚时的谈话是这样说的:"我已经把生命的躯壳给了你,你就让我活一回吧。
"最终陆小曼活了:她终于离婚。
三个女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色彩,却也为徐志摩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就让我们走进这三段被世人传颂的爱情中感受那份炽烈的爱吧。
张幼仪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
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
自用版 徐志摩与生命中三个重要女性的故事
![自用版 徐志摩与生命中三个重要女性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6958dab9f3f90f76c61b7d.png)
在她53岁时,终于找到一个停靠的港湾
据徐志摩的侄子徐炎说,张幼仪一直是希望能够复婚的。 张幼仪总是把徐志摩的油画,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将关于 他的信息,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
徐志摩生平思想及创作概况
1923-1924年
1926年
1931年
1923年新 月社在北京成 立,他是主要 成员之一。 1924年编辑 《晨报》副刊 ,并担任北京 大学教授。
主编《晨报》副刊《 诗镌》。同年10月南下 ,此后在上海定居。历 任光华大学、东吴大学 、大厦大学、以及南京 中央大学教授。并同胡 适、梁实秋等人在上海 开办新月书店,创立 《新月》月刊。
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 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 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 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 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 志摩这个朋友。
岁寒三友图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 老诗人挟臂而行,加 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 的徐志摩,有如松竹 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 大地的碧绿,他们之 间的微风叹 声:“哎!”
永恒的镂影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首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 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 件事。無論怎樣,今天,我要把這 「一句愛的讚頌」重新奉獻給她自己。 願她倏然一生的追求和成就,能夠通過 這本文集,化作中國讀書人的共同財富 ,如四月春風,常駐人間!
──梁從誡
但人们不知道,林徽因一家 在1937年与1939年两次险 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 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 战争中阵亡。
徐志摩情感世界里的四个女人
![徐志摩情感世界里的四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aeb927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徐志摩情感世界里的四个女人徐志摩(1897年1月—1931年11月)徐志摩情感世界里的四个女人想起徐志摩,是缘于近日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午间正在播放的20集文化纪录影片《徐志摩》。
初看两集,不忍舍下,于是只得放弃午休观看下去。
这部影片,记录了这位天才诗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历史地位,讲述了他与梁启超、鲁迅、胡适、郭沫若、蒋百里、郁达夫、梁实秋、徐悲鸿、刘海粟、林长民、张君劢、陈西滢以及罗素、泰戈尔、狄更生、嘉本特、曼殊斐尔等诸多中外历史人物的交往故事,描写了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几位名媛的感情纠葛。
观看此片,我们可以感悟到徐志摩那率真而诚挚的人品,善良却不乏孟浪的个性,以及他短暂一生都在不停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情怀。
众所周知,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等四位民国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让我们先看一则1931年11月20日《北平晨报》的报道吧:“19日午后2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由京飞平,飞行至济南城南三十里党家庄,因天雨雾大,误触开山山顶,当即坠落山下。
本报记者亲往调查,见机身全焚毁,仅余空架。
乘客一人,司机二人,全被烧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认......”这则报道中的乘客就是徐志摩。
再看一看当时有四个女人在闻知讯息时的反应吧:当噩耗传到妻子陆小曼耳中时,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
”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两眼发黑,双腿一下软了下来。
她和丈夫梁思成流着泪,编了个小花圈,中间嵌着志摩的照片,敬悼于徐志摩的灵前。
前妻张幼仪在听到噩耗时,她对儿子徐积锴说:“你爸爸上天了,快随你舅舅去接灵吧!”而凌叔华呢,这位与徐志摩的感情似乎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才女当然也是没能忘怀徐志摩。
她在《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文中说道:“志摩,你真的死了吗?谁会相信像你这样一个有生气的人会死了的?得到这消息时,我就不信,可是问了几处,都答说是真的,回电已证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简介徐志摩喜欢张幼仪身体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
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