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人徐志摩简介

合集下载

徐志摩简介及作品

徐志摩简介及作品

徐志摩徐志摩-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

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 生平徐志摩18岁时由父母安排,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随后远赴西方求学。

对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并不美满。

张幼仪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林徽音)。

后来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

最后,林徽音却选择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923年梁启超(号任公)写了长信很恳切地劝他:“万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

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始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

……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

……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

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的妙味矣。

……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气尽矣。

郁邑佗傺以死,死为无名。

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

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志摩答覆任公的信,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

他回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

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甚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

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生平

徐志摩生平

徐志摩- 概况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男,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量,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

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虽然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但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 生平简介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徐申如拥有一座发电厂、一个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又是硖石商会会长,人称“硖石巨子”。

徐志摩18岁时由父母安排,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随后远赴西方求学。

对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并不美满。

张幼仪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

后来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

最后,林徽音却选择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

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

小曼聪慧活泼,是独生女,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

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并谈及婚嫁。

徐父执意请梁启超证婚,志摩求助于胡适,胡适果然把梁任公请了出来,梁任公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徐志摩:“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

徐志摩的简介 (3)

徐志摩的简介 (3)

徐志摩的简介概述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徐志敬,字怀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他以独特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情缅怀与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徐志摩的笔触既充满哲理,又抒发真情实感,他的诗歌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生平经历早年生活徐志摩出生在江苏省梁溪(今属无锡市)的一个书香之家。

他在父母的影响下,早期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5年,徐志摩考入南京高级师范学堂,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留学日本1920年,徐志摩考取了北京大学文科研究班,跟随庚子赔款留学生团赴日本留学。

在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专业期间,徐志摩开始广泛阅读西方文学经典,对现代主义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的文学造诣不断提高,并开始发表一些诗歌作品。

婚姻与事业1925年,徐志摩与班婕妤结为夫妻,并于次年回到中国。

他在上海从事文化事业,大胆创新并积极参与文学运动。

他担任过《新青年》的编辑,也曾加入无名画会,并与一些重要文学家如胡适、郁达夫有密切的交往。

创作风格与成就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以豪放、浪漫著称,结合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意识流等独特表达手法,体现了对自由、爱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徐志摩的诗集《月夜怀乡》、《野草集》等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爱情的独特理解。

除了诗歌创作,徐志摩还担任了多位西方作家的作品的翻译工作,将他们的思想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影响与评价徐志摩的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独特性,并融入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爱情、家国等主题。

他以自己的才华和胆识,塑造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风格。

徐志摩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世界观,引人共鸣。

他用真诚的文字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体现了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徐志摩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徐志摩

四年级语文【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之徐志摩

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之徐志摩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 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民族主义者生于加 尔各答市。
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
徐志摩
网络课程
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名 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5 年以 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
5. 徐志摩为破除陋习,实现男女平顶住千钧压力。 6. 重回剑桥寻找爱与美,林徽因依然回国,后与梁思成完
婚。
(四) 新月灵动,再见徽音。
1. 1923 年北京成立新月诗社,1928 年《新月》月刊出 版,1931 年《新月诗选》出版 。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 成立新月社。新月派提出“理性 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主张 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 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 称和句的齐整)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
2. 为了能时常与小曼见面,徐志摩弄到免费的邮政机票。 3. 生活的无奈让徐志摩失去了创作的灵感。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
二、一代诗人徐志摩的生平
(一) 富家公子,才情少年。
1. 浙江海宁县山清水秀,经济发达。硖石镇风景秀丽,人 杰地灵。
2. 徐申如是硖石商会会长,经营票号,蚕丝厂,电灯厂 … 3. 1897 年 1 月 15 日 喜得贵子,儿子与徐申如一模一样: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徐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徐

不 妨 返 自 然
久 在 樊 笼 里
品味语言
(朗读、品味、积累)
关于结构
•思考:在文中作者先写了什 么?后写了什么? •三层内容间有什么关联? •最接近主题的语段是哪一段?
体味语言
•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虚实结合的妙用 •长短句的穿插
语段精读
• “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 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 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 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这句话表明? • “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 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 起成章的波动”是说自然对人起什么作 用?

徐志摩 ( 1897 ~ 1931 )现代诗人、 散文家。浙江海宁人。 •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 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 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 鲜明的艺术个性。新月派代表诗人 , 诗歌 创作体现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特征。 •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 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陆小曼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 曼身上。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 相恋时已是有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 动的社会新闻之一。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 后终成眷属,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 俱厉地训斥:“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婚后 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 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 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习性 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 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
探究主题
• 德国浪漫诗哲海德格尔说:“我们必 须下定决心去倾听,倾听使我们超逾 所有传统习见的樊篱,进入更为开阔 的领域。” • 唯有“倾听”,我们才能“读懂”或 听到大自然这部奇书发出的“绝对值 得一听的,是从不曾从人口道过的 话”。

徐志摩简介ppt课件

徐志摩简介ppt课件
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写于1926年, 再次游玩欧洲,这是诗人阔别深情的回忆。
诗歌《再别康桥》是第三次倾诉,时间是 1928年11月,他第三次重返欧洲,回国途 中顺道去印度(见泰戈尔),回来在快近中 国南海的轮船上表达了对康桥的感情。
27
康桥情结
第一、剑桥大学有自由的学术环境,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在《我所知道的 康桥》中,他详细地描绘了美丽的风 景和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康桥的 灵性全在一条美丽的河上,康河我敢 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
51
52
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第一夫人张幼仪。这是一个典 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 为他跟张幼仪才真正具有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 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 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特别是他们离婚之后所保持 的那种深厚的友谊,更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有 着美满婚姻的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是离婚了。因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 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 志摩觉得这个婚姻,虽然是个好婚姻,却仅仅是个婚姻而已。而不是他 想要的爱情。 徐志摩生命中就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音。这是导致徐志 摩与张幼仪离婚的原因之一。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徐志摩 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 的"灵魂件侣"去了。可不幸的是,林徽音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 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林徽音并不 想为爱情做什么,她不想介入徐志摩的婚姻(这是为婚姻做出杰出贡献 者),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徐志摩,并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的恩师 的儿子定下了婚约。也许他们的爱情如故(徐志摩死后,林徽音哭得最 为悲切。),可林徽音却选择了婚姻,并没有选择爱情。这自然也在常 理之中。选择爱情而放弃婚姻的,古往今来,都是稀有之物。徐志摩的" 唯一之灵魂伴侣"的梦想看来是还没有实现了。这令立志追寻爱情(而不 是婚姻)的徐志摩万分的痛苦。他还得继续寻找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5。3

徐志摩偶然诗歌鉴赏

徐志摩偶然诗歌鉴赏

徐志摩偶然诗歌鉴赏摘要:一、徐志摩简介二、《偶然》诗歌背景三、《偶然》诗歌内容赏析四、《偶然》诗歌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徐志摩简介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于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的两年时间里,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二、《偶然》诗歌背景《偶然》是徐志摩创作于1926 年的一首诗歌,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此时期的徐志摩,在文学创作上受到了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他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偶然》诗歌内容赏析《偶然》以云和水的相遇为题材,通过诗意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中偶然相遇的感慨。

诗歌开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用云和水的相遇来比喻人生中的偶然相逢。

这里的“云”和“波心”分别象征着独立自由的个体和另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

诗人认为,在人生中,我们与某个人或事物的相遇,只是一种偶然,不必惊讶,也不必欢喜,因为在转瞬间,一切都会消失。

诗歌的第二句,“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相遇之后,仍需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不要因为短暂的相遇而迷失自我。

这里的“黑夜的海上”意指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困境,而“方向”则代表了每个人心中的目标和信念。

诗人鼓励读者在人生道路上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诗歌的最后两句,“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意味着在人生中,我们与别人相遇、相识、相知,也许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执着于这些回忆。

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惜彼此相遇时的美好时光,但同时也要懂得放手,让彼此继续前行。

四、《偶然》诗歌的艺术特点《偶然》作为徐志摩的一首代表作,具有以下艺术特点:1.意象优美:诗歌中的云、水、黑夜、海上等意象,具有优美的画面感,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意境。

徐志摩的个人简介

徐志摩的个人简介

徐志摩的个人简介姓名:徐志摩性别:男出生年月:1897-1931年籍贯:浙江海宁徐志摩(1897-1931),中国诗人、散文家。

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小字又申。

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开始新诗创作。

1922年回国,在报刊上发表诗文。

1923年参与成立新月社,同时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5年3-7月,历游苏、德、意、法诸国,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

1925年10月-1926年10月,主编《晨报副刊》。

这一年,写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

这以前的诗作,大多是对于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但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哲学和庸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的性格。

1927年春,与胡适、邵洵美等筹办新月书店。

秋后,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

稍后,又任上海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28年3月,《新月》月刊创刊,一度担任该刊主编。

同年9-11月,历游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

1930年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

这一时期的诗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气,调子低沉,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

徐志摩之死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

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

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

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炭。

徐志摩的资料简介

徐志摩的资料简介

徐志摩的资料简介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他的诗歌就如同他的人一样多情而忧伤。

他一生写过无数诗歌,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徐志摩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1923年春,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的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

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徐志摩的文学生涯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

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

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

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

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谈论婚嫁之意。

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徐志摩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徐志摩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徐志摩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徐志摩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徐志摩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志摩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境深远,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一个好诗人,往往是心包万千、神游八方、情感丰富、物我共融,不受时空限制。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一、生平简介
徐志摩(1897.1.15~ 1931.11.19),现代诗 人、散文家。汉族,浙 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 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 名章垿,字槱森,留学 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 用过的笔名:南湖、诗 哲、海谷、谷、大兵、 云中鹤、仙鹤、删我、 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 诗歌集
1924年《志摩的诗》收录的是1922 年-1924年作品
1897年1月 15日出生于 浙江硖石一 个大富商家 庭。
徐志摩的家庭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本 应直接连接嘉兴杭州的铁路因徐家影响弯 道硖石。)
徐志摩因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小就可以 上新式学堂,天性聪慧,兴趣广泛,好 交友。
1910年入杭州府 中学堂开始接受 新学。
1916年入北京大 学法科。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 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 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 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 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
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 的影响。
徐志摩生平简介
1926年,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 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始新诗的 格律化运动。
1928年《新月》月刊创刊,徐志摩一席 担任主编,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由上海乘飞机 到北京,因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遇难, 时年35岁。
人们感叹“一位想飞的诗人终于带着雨 天的彩霞而去。”
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第一夫人张幼仪。这是一个典 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 为他跟张幼仪才真正具有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 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 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特别是他们离婚之后所保持 的那种深厚的友谊,更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有 着美满婚姻的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是离婚了。因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 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 志摩觉得这个婚姻,虽然是个好婚姻,却仅仅是个婚姻而已。而不是他 想要的爱情。 徐志摩生命中就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音。这是导致徐志 摩与张幼仪离婚的原因之一。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徐志摩 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 的"灵魂件侣"去了。可不幸的是,林徽音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 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林徽音并不 想为爱情做什么,她不想介入徐志摩的婚姻(这是为婚姻做出杰出贡献 者),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徐志摩,并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的恩师 的儿子定下了婚约。也许他们的爱情如故(徐志摩死后,林徽音哭得最 为悲切。),可林徽音却选择了婚姻,并没有选择爱情。这自然也在常 理之中。选择爱情而放弃婚姻的,古往今来,都是稀有之物。徐志摩的" 唯一之灵魂伴侣"的梦想看来是还没有实现了。这令立志追寻爱情(而不 是婚姻)的徐志摩万分的痛苦。他还得继续寻找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导读: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近代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风格分析

近代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风格分析

近代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风格分析引言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 - 1931年11月19日),原名徐钧,字志摩,江苏常州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徐志摩以深情的诗作和才华横溢的文章而闻名于世。

徐志摩的生平徐志摩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曾就读于上海沪东中学和南洋公学,并在留法期间进入创作巅峰。

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回国后,他成为了一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并与多位文化名流交往。

徐志摩的作品特点情感表达徐志摩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他表达了对爱情、友谊、亲情以及自然景物等各种情感的深切体验和思考。

通过细腻而真挚的语言描绘,他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形式多样徐志摩的诗歌形式多样化,包括七言绝句、九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他擅长运用音韵和韵味,使得作品更加抒情动人。

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散文作品,通过散文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主题广泛徐志摩的作品涉及多个主题,包括爱情、友谊、自然、社会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等深刻哲理的思考。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思考。

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最著名也是最被广大读者所熟悉的一首诗。

通过回忆和怀念留学时代在英国剑桥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离别异国时内心深处悲伤和不舍之情。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描绘了徐志摩在月下怀念故友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友谊深厚而真挚的情感,以及人们面对生离死别时内心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万里长江横渡》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给恋人陆小曼的情书。

通过描绘长江流域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爱人深沉而浓烈的爱意和与之分离时的惆怅之情。

徐志摩的影响与评价徐志摩以其独特而真挚的创作风格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诗人和文化人。

他塑造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种真实、深邃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个性风貌。

尽管徐志摩逝世较早,但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赞美。

徐志摩

徐志摩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
一、生平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 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 始创作新诗。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 《诗 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 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 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
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和林徽因参与接待,这是当时的一幅合影。最中 间是泰戈尔,最右边是徐志摩,徐志摩旁边是林徽因。
徐志摩 (右二),胡适(右三) 和蒋百里(右六)等与泰戈尔合影。
谢谢观看!
选自《志摩的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选自《志摩的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二、主要作品:
诗 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集》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戏 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高中素材近代文学家徐志摩的简介

高中素材近代文学家徐志摩的简介

近代文学家徐志摩的简介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近代文学家徐志摩及其作品。

一、人物介绍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

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

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作品徐志摩的著名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三、世人评价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

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

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之徐志摩

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中国近代文学名人Ⅱ之徐志摩

徐志摩网络课程徐志摩一、一代诗人徐志摩的简介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yoǔ)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他长相英俊,才华出众,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却在生前死后都备受争议。

他总是悄悄来去,却在后人心中顽强的存在。

二、一代诗人徐志摩的生平(一)富家公子,才情少年。

1. 浙江海宁县山清水秀,经济发达。

硖石镇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2. 徐申如是硖石商会会长,经营票号,蚕丝厂,电灯厂…3. 1897年1月15日喜得贵子,儿子与徐申如一模一样:头大、下巴长,按族谱排列之序取名章垿,意为遵循礼仪;取字槱森,意为财源茂盛;小名又申,志恢和尚摩顶祝福。

4. 深受父母和长辈溺爱,彬彬有礼,但任性放浪。

5. 1900 年开始,6 年的私塾生活为学贯中西打下坚实基础。

徐志摩网络课程6. 在新式学堂—硖石学堂,杭州府中,成绩出众,结识郁达夫,1914 年发表《镭锭与地球之历史》。

浙江都督秘书张公权到杭州府中视察,对16 岁的徐志摩大加赞赏决定让13 岁妹妹张幼仪与徐家联姻------ 不成熟的婚姻为日后的痛苦埋下种子。

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名门。

张幼仪兄弟姐妹12 人,她排行第八。

她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公权(嘉璈)都留学日本,此时都系社会名流,张君劢在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又出任民国农商部秘书;1913 年留学德国;后任北大教授、民社党主席等职。

张嘉璈参议院秘书长,后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28 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

此后任交通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二)师从梁启超,在欧美风雨中精神洗礼。

1. 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

2. 经张君劢介绍拜入学界政界领袖梁启超门下接受西方文化,决心留洋归来立身报国。

3. 1918 年8 月14 日留学美国主攻政治经济进步神速一年得荣誉学士学位,半年得硕士学位张幼仪打理家业,照顾儿子徐积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1年11月19日) ,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 ,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 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他是20年代著名的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 人之一。在20年代的文坛上,他以一种飘逸灵动、 潇洒优美的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成为青年男女的偶像。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 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 美和自由。他的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那些如《 偶然》、如《再别康桥》……多少年后,仍在人们 口中,甚至心中。
《你去》节选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徐志摩的诗与爱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 不悲不喜 ;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 不来不去 ;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 里 ,不舍不弃
执着 爱情
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 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 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 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 成就了他的诗名和创作 风格,也是他诗歌中成 就最高的。

张幼仪
陆小曼
林徽因
张幼仪
徐志摩1915年,由于父母的关系 和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 张幼仪毫无感情。在英国念书时 结识林徽因,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 年两人在柏林离婚,而且还 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 时的头号新闻。在离婚以后,张 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 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 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 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
以理解为对小曼的挽留、 警告。
林徽因
徐志摩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林徽因身上。1922 年徐志摩回国,就是为了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是有名的 才女,在五四时期也是比较著名的女性作家。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 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着名建筑 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 的一个完美身影。 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有很深的感情。 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 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创作背景:
1931年林徽因在 香山养病时,徐 志摩和张歆海, 韩湘眉夫妇一同 看望她时,徐志 摩为林徽因写的 :《你去》,一 首让人温暖的小 诗。

尾声
《枉然》
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 创作背景: 徐志摩的枉然是写给陆 女人,用口擒住我的口, 小曼的,像是给陆小曼的 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 遥远的预言。徐志摩和陆 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 小曼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 迟了!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物质方面、精神方面, 从灰土里唤起原来的神奇; 特别是精神方面并不如志 纵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 摩的意,他想往的是纯洁 、忠贞的爱情。这首诗可 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

制作人:马寅清 : 赵宇峰 贺佳俊

说起现代的著名诗人,数不 胜数,例如:郭沫若,冰心, 戴望舒等等,这些诗人描绘的 美妙事物都是我们从小所憧憬 向往的。正因为有了他们,我 们才对未来充满希望。

怀着对母亲深深的 思念和眷恋的感情 ,同时因为天人相 隔无法再见到母亲 ,无法再在母亲膝 下承欢而引起淡淡 的忧伤,
壹〃对理想的追求 贰〃社会现实的关怀 叁〃爱情的沉溺与思索
造就徐志摩诗歌特点的主要原因
家境 富足
他从小生活富足, 也就是少时的无忧 无虑造就了他的性 格。
造就徐志摩诗歌特点的主要原因
家境 富足
他从小生活富足, 也就是少时的无忧 无虑造就了他的性 格。
良好 教育
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 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 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 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 的性格决定。他的性格体现 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 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 惊世骇俗。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亮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星空,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造就徐志摩诗歌特点的主要原因
家境 富足
他从小生活富足, 也就是少时的无忧 无虑造就了他的性 格。
良好 教育
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 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 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 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 的性格决定。他的性格体现 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 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 惊世骇俗。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的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四万万生灵, 心死神灭,中原鬼泣!咳,忠孝节义!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时徐志摩写 给张幼仪的诗歌
陆小曼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 上。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相恋时 已是有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 新闻之一。 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而婚礼 上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勿 再做一次过来人。”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 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 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 她挥金如土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 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 干”的境地。 《生活》(1928) 可以反映那时徐 志摩的苦闷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