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信合考试知识重点(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较全面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较全面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能够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在此基础上也能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账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具有派生功能,是现代各国采用的货币形式。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增量: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通常是指今年与上年相比的增加额。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偏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偏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二是汇率制度的安排;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重新整理版)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

2.信用工具:是记载信用内容或关系的凭证,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交易对象。

3.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5.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借助于债券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6.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7.股份信用:是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体现的一种信用形式。

8.租赁信用:是以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9.基准利率:通常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或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率。

10.市场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反映一定时期金融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利率。

11.官定利率:是由国家货币管理当局(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需要所确定和调整的利率。

12.固定利率:是指在银行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商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合同期内,利率不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而变化。

13.浮动利率:是指在银行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商定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

14.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形成了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

15.同业拆借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16.商业银行:是指能够吸收公共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多种业务的金融企业。

17.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

18.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办理贴现业务所取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再将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的一种行为。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P31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2012年陕西信合考试知识重点【部分】(法律、金融、货币银行学)

2012年陕西信合考试知识重点【部分】(法律、金融、货币银行学)

2012年陕西信合考试知识重点(法律、金融、货币银行学)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寿命年*100%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价*(1-预净残率)/工作总量年折旧率=2/预计寿命年*100%年折旧率=尚可用年/预计用年*100%固定资产剩余寿命=净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支出股票市盈率法发行价=每股净利润*发行市盈率每股净润=净利润/总股数增发股数=筹集总额/发行市盈率贴现率=(贴现利息/面额)*360/期限*100% 实际收益率=贴现利息/发行价格*360/期限*100%应付金额=面额*(1-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保险类】零存整取;利息=存款额*固定基数固基=1*(存期月数+1)/2*月利率实际利率;实际={(1+名义)/(1+通胀)}*100%-100%单利S=P(1+IN) 复利S=P(1+I)N次方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每月还款=月利*(1+月利)n方*贷款本金/{(1+月利)n 方-1}】【等额本金;每月还款=(贷本金/n)+(贷本金-已还累计)*月利】贷款质量指标中,逾期贷款比例不超过8%,呆滞贷比例不超过5%,呆帐贷款比例不超过2%证监会CSRC 银监会CBRC 央行PBOC 保监会CIRC存款业务管理原则;坚持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分工协作根据现状说明分离型商业银行和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利弊,以及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何种监管模式,是否适应我国金融机构现行的经营模式。

分离型商业银行的优点: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保障市场公平与合理;促成银行内部专业化分工,利于资源配置;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缺点:限制了银行业务,制约了银行实力的扩张,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

综合型商业银行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融资的规模效益;多元经营可降低风险;有利于提供社会总效益。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分业监管模式,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和要点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和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一、概念: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又称为债务货币。

格雷欣法则:当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必然被人收藏、熔化或者输出国外,而法定比较被高估的货币则独占货币流通市场,这种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二、问题(一)货币职能:1.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以普遍接受物的形态(通货、支票等)在商品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或劳务支付时发挥媒介作用2价值标准职能: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职能3货币价值贮藏职能: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4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是货币交易职能在延期执行时派生出来的(二)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1货币是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推动力2货币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3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4货币是经济核算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工具(三)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金属本位和信用货币本位。

金属本位又可以分为三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细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细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四)掌握货币层次划分:1按货币的最基本只能划分货币狭义货币M1=通货+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2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情况M0=通货M1=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高品质商业票据等)3货币结构货币机构也叫货币流动性结构,指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率。

考察货币结构的主要指标是M0/M2和M1/M2。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在长期的物物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商品。

2、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3、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计算其他商品的价值时,便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5、货币流通:指在商品交换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从一个所有者手里转到另外一个所有者手里的不断运动。

6、货币流通规律: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用公式表示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水平*待实现的商品总量/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7、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并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

8、支付手段: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9、世界货币:货币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10、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

如果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都称为实物货币。

11、代用货币:指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价值。

12、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13、部分储备制:银行体系只需保留部分现金准备即可,其余存款可运用于放款或投资用途。

14、铸币:是经过国家证明,具有一定形状、质量、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15、无限法偿:在支付行为中,只要付出本位币,偿付行为即告结束,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货币,否则被视为违法。

16、有限法偿: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当支付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

17、金准备制度:金准备制度的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扩大和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18、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地兑换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铸币:是指经国家证明,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并铸成一定形状的金属铸块。

2、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利率体系中,通常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个利率被称为基准利率。

4、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5、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人,常常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

6、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指的是放贷者发放贷款后将面对借贷者从事那些从放款者观点来看并不期望进行的风险较大的活动。

7、交易成本:即从事金融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8、信息成本:投资者搜寻有效的项目,对其投资效益进行评估,并且亲自监督实施与贷款人签订的合同所耗费的识别成本和监督与实施成本共同构成了信息成本。

9、担保:担保人所做出的在缔约一方不履行或违反合同条款时而代付一笔确定款项的承诺。

10、承诺:是银行与贷款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正式的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需要提供信贷便利,同时,作为提供承诺的报酬,银行通常要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

11、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不能如期满足客户提款取现,或不能如期偿还流动负债而导致的风险。

12、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一方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而造成的风险。

13、原始存款:是客户用现金、其他行的支票或者汇票等存入而形成的存款,可增加其准备金,是银行或投资的基础。

14、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或者投资时所创造的存款。

15、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根据家庭消费的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物价指数。

16、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而成的指数。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部分)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部分)

名词解释部分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亦称格雷欣法则。

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界,而“劣币”充斥市场。

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经法律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成铸币。

自有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信用: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的借贷行为。

资金流量分析:把国民经济划分成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称之为资金流量核算、资金流量分析。

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指以国家为当事人一方的借贷活动。

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消费信用: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收益资本化: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方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收益资本化。

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行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利率的期限结构:同一品类的不同期限的利率构成该品类的利率期限结构。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货币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分为金属货币制度与信用货币制度。

4、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5、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6、平行本位制: 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不加限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7、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小的货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货币给驱逐出去,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固定汇率、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并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体系。

9、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体系。

第二章1、信用: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的借贷行为。

2、利息: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使用贷款的代价。

利息的作用:①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建设;②有利于促进企业节约资金;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④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⑤有利于银行本身企业化经营与金融事业的发展。

3、市场利率:随供求规律等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4、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5、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

6、可贷资金理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7、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债券的收益曲线来表示。

大学金融必修课《货币银行学》全册书名词解释(最全)

大学金融必修课《货币银行学》全册书名词解释(最全)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街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工具。

货币执行这-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从而提高了交换的效率2、价值储藏: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即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被用作财富或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此时,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成为跨期管理的工具。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点在于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3.狭义货币(MI):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其中,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4.广义货币:M2,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矩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实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5.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般将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市之差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市,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6.支票:是指银行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付款命令书。

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前者可以从银行提取现金,后者则只能用于转账结算。

由于支票可以在市场上转移或流通,充当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因而支票所依附的活期存款通常称为存款货币。

7.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的一种特制载体卡片,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信用卡结账日再行还款的一种消费信用形式。

因此,信用卡实际上就是银行提供给用户的种先消费后还款次的小额信贷支付工具。

信用卡的使用方便了日常消费。

8.购买力:是指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 反之,货币购买力越高。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3、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6、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7、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8、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

9、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借贷资本商品的价格,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带来这个利息量的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10、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1、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该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12、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13、投资银行:是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提供各种交易工具及配套服务的金融机构。

14、私募发行:又称私下发行,即证券发行者不把证券售给社会公众而是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保险基金等。

1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25个)1、无限法偿:指法律规定的本位币所具有的无限制偿付能力。

2、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对价值的借贷行为,体现为经济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4、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

5、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是根据已知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算知的结果,反映实际获利的水平)6、固定汇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

7、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种汇率的变动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因而不受任何指标限制的汇率制度。

8、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9、商业票据:指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

商业票据主要指汇票与本票两种。

10、金融衍生工具:指在原生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原生金融工具预期价格的变化。

原生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

衍生工具在形式上都表现为一种合约,在合约上载明交易双方约定的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内容。

11、互换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合约。

12、信托投资公司:指专门办理各种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其证券业务正逐渐分离出去。

13、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14、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把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成一定规模进行投资,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金融机构。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组织形式。

2,信用,是指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券、债务关系。

3,商业信用:是工商业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贷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形式。

4,信用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

5,金融市场:货币、资金融通和资产交换的场所。

6,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直接向资金需求者进行融资。

7,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的资产负债业务来进行资金融通。

8,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银行按票据面额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利息后付款给票据持有人的行为。

9,转贴现:是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行为。

10,再贴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过的票据作抵押的一种放款行为,它体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换关系,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之一。

11,回购协议:指在市场上出售证券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照约定价格或约定的利息重新购回该项证券的协议。

12,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利润分成(领取股息)和公司管理凭证的票据。

13,债券:是一种确定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或说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出具的对长期债务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凭证。

14,证券交易所:证券买卖双方公开交易的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固定的地点,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次级市场,使整个证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

15,金融期货:以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16,金融期权:以各种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17,金融体系:是有关资金的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系统,它由资金流出方(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流入方(资金短缺单位),连接这两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这一系统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

18,封闭式基金:不能随意追加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卖出受益凭证来加入或退出基金。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货币银行学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在金融行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和概念的定义。

货币货币是指一种广泛接受并被用于交换的价值媒介。

它可以作为商品的交换媒介,也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税款。

货币可以是实物货币,例如金属货币、纸币或硬币,也可以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电子货币。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所有可用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货币发行量和存款。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会对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家由政府或政府代表控制的、负责管理货币政策的银行机构。

它的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货币供应、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协调各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监管金融机构的活动。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一家提供各种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

它们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信用卡和外汇交易等。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参与者之一,能够影响各种金融交易。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必须保留在其存款帐户中的一部分资金的百分比。

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客户的提款请求。

当准备金率发生变化时,这将影响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以及货币总供应量等多个方面。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总体运行。

这些政策能够影响通货膨胀、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

利率利率是指借款人必须支付的贷款费用。

它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贷款的风险性、借款人的信用等。

利率还可以用作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和经济活动的工具。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所导致的物价上涨。

它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通常会导致财富重新分配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货币再融资货币再融资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债券等手段来向商业银行注入资金以扩大货币供应。

这是一种刺激经济活动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

以上是货币银行学的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的解释。

对于金融从业者和学习金融的人来说,了解这些概念和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2012陕西信合招聘考试试题题库2

2012陕西信合招聘考试试题题库2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对一日一次性从储蓄帐户提取现金(B)的,取款人需提前一天电话预约。

A、5万元或5万元以上B、20万元或20万元以上C、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2、活期储蓄存款的起存金额为(A)A、1元B、5元C、50元3、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中的存单分为记名式、不记名式,可办理挂失的是(B)。

A、不记名式B、记名式4、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的表示符号分别为(A)A、%、‰、0/000B、‰、%、0/000C、0/000、‰、%5、储蓄机构接到储户存单挂失申请,经查存款不在该所,该所可否办理挂失。

(B)A、可以B、不可以6、储蓄存款口头或函电挂失必须在(B )日之内补办正式手续,否则,挂失自动失效。

A、3B、5C、7D、107、储蓄存款挂失(A)日后,被挂失止付的存款如没有异议,可办理取款或补发新存单(折)手续。

A、7B、10C、15D、308、计息余额表、月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决算报表属于保管(B)年的会计档案。

A、3年B、5年C、10年D、15年9、储蓄存款开销户登记簿属于(D)的档案。

A、定期保管B、保管五年C、保管十五年D、永久保管10、会计科目一般分为(B)。

A、资产类、负债类B、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损益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D、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11、综合核算由(A)组成。

A、科目日结单、日计表、总帐B、科目日结单、月计表、总帐C、科目日结单、余额表、日计表、总帐12、总分类、明细分类核算的各种账、簿、卡的保管期限为(A)年。

A、5B、15C、10D、永久13、被司法机关依法止付的储蓄存款止付期最长不超过(C)个月。

A、3B、5C、6D、1214、活期储蓄存款的年度结息日为每年的(B)。

A、3月30日B、6月30日C、9月30日D、12月30日15、定活两便储蓄存款存期超过一年时,计息应按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A)计算。

陕西信合货币银行学简答汇总

陕西信合货币银行学简答汇总

会计简答1.账务核对的主要内容答:核对现金;核对本日发生额和余额;核对开销户数;核对空白重要凭证的数量2.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答:担保按担保的方式不同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是指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同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是指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而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者第三人的动产或者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3.票据贴现和一般贷款业务的联系与区别答:其共同点是两者都是银行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

不同点是:票据贴现是以持票人(债权人)作为贷款对象,而一般贷款人是以借款人(债务人)作为贷款对象;票据贴现体现了银行与持票人,出票人,承兑人及背书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而一般贷款仅体现了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之间的信用关系;票据贴现在放款时就计收了利息,而一般贷款则在贷款到期或定期才计收利息;票据贴现仅为短期贷款,而一般贷款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票据贴现可以通过转贴现或者再贴现提前收回资金,而一般贷款只有到期才能收回资金。

4债务重组的意义和方式答: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重组的方式:①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③将债务转为资本④修改其他债务条件⑤多种方式的组合5.支付结算的意义答:有利于促进和加速物资与资金的周转;有利于减少货币发行,稳定货币流通;有利于扩大银行资金来源;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

6.现金出纳工作的任务答:按照国家金融法令和有关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清点,调运以及损伤票币的兑换和销毁工作;根据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调剂市场各种票币的比例,做好现金回笼和投放工作;按规定保管现金,外币,金银和有价证券,做好库房管理,票样管理和现金运送安全的保卫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加强金融管理,代办金银收购,配售业务,开展金银回收和节约代用工作;宣传和爱护人民币,组织反假钞,反破坏人民币工作;加强柜面监督,维护财经法规,同一切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货币:是被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商品和劳务的手段。

2、信用货币:是使用货币符号等信用工具作为货币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

3、存款货币:是指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

4、电子货币:指的是在预付基础上形成的多用途零售支付储值。

5、货币金属论:货币就是贵金属,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它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由其内含的金属价值所决定的。

6。

货币名目论:货币不过是一种符号,是名目上的存在;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权威决定的。

7。

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并计算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货币职能。

8。

交易媒介:充当商品和劳务交换媒介的货币职能。

9。

本位币:也叫主币,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

它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用以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的货币。

10。

辅币:全称“辅助货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共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11、流动性:转变为现实交易媒介的方便程度。

12、货币层次: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的原则,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对货币划分的层次。

13、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14、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市场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称为良币,市场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称为劣币。

人们一般选择将良币熔化为金属在市场出售,而去铸造更多的劣币。

15、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得商品、服务的能力。

17。

银行信用:是指以各种金融机构为中心形成的货币信用,包括授信和受信两方面。

18。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政府)为信用主体按照信用原则所从事的一种信用活动。

19。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满足生活消费方面的货币需要的信用形式。

20。

票据:广义的票据指各种有价证券和商业凭证,狭义的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陕西信合考试知识重点(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货币:○1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1、货币制度包含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点?答:信用货币的特点有:(1)流通中的都是信用货币,现实生活中的货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的,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所有者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银行代表国家对存款人的负债。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不同。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必须控制、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保持货币稳定的流通。

市场利率:随市场供求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与之相对的是官定利率。

①、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它是银行体系制定各种差别利率和加罚息利率的依据,同时也是金融体系制定各种有价证券利率的依据。

1、如何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名义利率是指市场现行的利率,当在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不能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水平。

实际利率又叫真实利率,按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时候利率,而根据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前利率。

2、如何理解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答:按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利率可分为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而基准利率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率都称之为非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跟随基准利率的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是否处于基准利率地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急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4、利率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①、利率的平均水平。

利率是平均利率的一部分,利润本身就是成为利率的最高界限。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这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为显著的。

③、经济运行周期。

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利率水平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

④、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或市场中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利率水平一般会相应的提高。

⑤、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主要影响体现在国际汇率与汇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应国内利率的变动。

⑥、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实行不同的的经济政策,对利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⑦、借贷风险。

在借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的因素出现,可能导致各种风险,这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2、简答题1、简述金融机构的功能。

答:金融机构的具体功能体现有如下几点。

①、信用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能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接受信用,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运用出去,提供了信用。

克服了直接信用在时间、空间、需求、规模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信用创造功能。

存款金融机构在部分准备制和非非现金结算的基本前提下,至于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存款金融机构能够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创造新的信用。

③、支付中介的功能。

金融结构充当支付中介,以转账的方式进行交易结算,同时能反应企业单位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活动。

④、资产转换中介的功能。

既实现了期限的转换,又实现了规模的转换。

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期限下交易的需求,有满足了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规模下的交易需求。

⑤、信息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生成专家,为融资活动的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⑥、风险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中介服务,为投资者和融资者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

2、简述我过金融机构体系答: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政策性银行。

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③、股份制商业银行。

又分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④、其他金融机构。

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信托投资机构。

⑤、证券机构。

包括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基金。

⑤、外资金融机构。

氛围中外合资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答的时候要具体阐述)①、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后者进行融资的方式。

②、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单位通过金融中介结构间接获得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多余资金的融资方式。

③、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证券发行的市场,亦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

④、二级市场:二级市场还是指已发行的证券正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买卖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又可分为场内市场(即证券市场)和场外市场(或店头市场)。

⑤、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是满足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

货币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所以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讯方式联系表达的。

⑥、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性的、临时的资金调剂所形成的市场。

⑧、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购买商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再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出售的协议。

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满足中长期融资需要,为资本的累积的分配提供条件。

广义的说,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⑩、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派生于其基础金融资产(包括外汇、债券、股票和商品)价格及其价格指数的一种金融合约。

○11金融期货:金融期货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按条件买卖一定标准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12、金融期权:金融期权是一种赋予合约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1、金融市场包含哪些构成要素?答:金融几个由如下几个要素构成。

①、交易主体,即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者。

包括居民个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

②、交易对象与交易工具。

金融市场上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交易的都是货币资金。

交易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融资凭证。

③、交易的组织形式。

交易的组织形式包括交易所形式,柜台交易形式或店头交易形式。

④、交易价格,在健全的市场组织和价格机制(利率机制)下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交易价格。

2、股票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其变动受哪些因素影响?答:股票的交易价格=预期股利收益/市场利率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要素。

包括经济方面因素、政治方面因素;另一类是技术因素。

指的是股票市场内部的一些情况,如股票交易量、卖空数量等。

3、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债券期值。

即债券到期时的总价值或总收入,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②、债券期限。

分为有效期限和待偿期限。

③、市场利率水平通常以银行利率为参照标准。

④、付息方式,债券付息方式有多种情况,如一次还本付息、分次付息等。

付息方式不同,对债券各个时期的收益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债券交易价格。

4、什么事金融衍生品,它有哪些特点?答: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派生在基础金融资产(包括外汇、债券、股票和商品)价格及价格指数的一种金融合约。

其特点如下,①、价值取决于其标的资产的价格,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标的资产或金融基础资产的价值,只有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金融衍生出的产品才具有其相应的价值。

②、零和游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不会创造财富,知识进行风险再分配的一种工具。

③、高杠杆性和低交易成本。

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交易者通常不需要缴清全部交易资金,而只要缴存一定比例的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部交易资金的操作。

⑤、谈谈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①、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的集合功能,即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将社会上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成巨额的资金,从而可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

②、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资金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调节功能。

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还可以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提供条件。

④、金融市场的反应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是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

①、信用中介:即商业银行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广泛动员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把这些货币的资金借出令其流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②、支付中介:即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与货币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兑换货币,货币结算、货币收付等,成为社会的总会计、中出纳,发挥着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

③、信用创造:即商业银行可以发挥杠杆效应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张市场信用的能力。

它的的这种功能建立在部分准备制和非现金结算制的前提上。

④、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次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⑤、中间业务:我国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