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

天门,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成员。下面整理了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雷八家遗址位于湖北天门佛子山镇雷畈村雷八家湾东的张家坟头,遗址长45m、宽20m。1955年挖石龙水库干渠雷石支渠时发现,遗址上暴露出大量石斧、石箭簇与陶杯、陶碗、陶鼎足、陶豆把以及陶纺等。后来支渠改道时,挖土填沟,又采集到红陶杯(喇叭型)、陶鬲足、陶纺轮以及夹沙红陶片等。经鉴定,这些陶制器物均属原始社会晚期村落遗址的遗物,属新石器时代。1956年11月15日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门的名胜古迹;;五华山五华山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距天门市中心城区约25公里

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四〈次舍纪;南陵县;隐静寺〉载:“隐静寺,县西三十里,唐时建。张佑诗:‘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涧碧鸟声回,泉清僧步闲。’李白诗:‘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度松。’”唐时隐静山寺属南陵县。

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刊刻的《太平府志》(以下称《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地里志;山川;繁昌县〉载:“隐静山,在邑东南三十里铜官乡,高二百八十丈。旧传杯渡禅师栖隐地。峰五:曰碧霄,

曰桂月,曰鸣磬,曰紫气,曰行道。有泉二:曰金鱼、喷云。金鱼在碧霄峰,喷云在桂月峰下。旁有洞,曰宿猿,亦称卓锡寺。当五峰之会,巑岏拱合。右瞰西庵,左顾降福殿。钟磬鞺鞳,从松涛竹浪中出。距寺二里许,双松对峙,势若虬蠖,为杯渡手植。古涧委折,殷雷轰地,肺间胜览,无过此者。”

(以上所记,清雍正六年内府刊印《古今图书集成》已载。《古今图书集成》系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雍正初蒋廷锡等人重编的类书。见内〈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八百十一卷〈太平府部;山川考;繁昌县〉。道光六年《繁昌县志》卷之一〈舆地志;山川〉过录刊载。)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迹志;寺观附;繁昌县〉载:“隐静寺,在县东南三十里隐静山,一名五峰寺。刘宋(420-479年)杯渡禅师建,旧额‘江东第二禅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改普慧禅寺。嘉佑三年(1058年)建阁,藏御书百二十轴,郭祥正记。又建单传阁,列三十五祖,何麒记。明洪武初(1368年为洪武元年)改今名,后历有修葺,明末(1644年为崇祯末年)就圯。崇祯七年(1634年)僧真融等重建寺。有水、米、盐、酱池,创寺时诸物从中出。寺左太子坟,朝代未详。相传暹罗国(泰国旧名)王子瘗此。马鬣封存,蹋之声如洪钟。寺后有降魔塔,有御赐金经玉鸭碑。”

(《古今图书集成》第八百十四卷〈太平府部;祠庙考;寺观附;繁昌县〉已载。《道光繁昌县志》卷之四〈营建志;寺观〉亦录。)

二、《道光繁昌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记〉载北宋郭祥正〈重修隐静寺御书阁记〉。全文:“圣年御天下垂百有馀年。滋煦生息,内恬

外安,民不知兵,可谓极治无为之时矣。当极治无为之时,皇帝固能留神翰墨,龙踪天画充盈内府,或赐之近臣之家,或诏颁名山洞府之有寺观者藏之。太平州隐静山普惠寺,所藏百二十轴,岁久寺圮,主者非其人,惟御书之所藏几不足以蔽风雨。前太守集贤刁侯,约县令夏君希道,顾瞻咨嗟。咸自省惧,遂下主者于狱,命达观禅师昙颖主之。颖至,大葺舍宇。工未既,以病求去。有弟子怀贤是为圆通大师者代寺事,益肆其力。七、八年之间高甓巨栋,无不新者。于是御书之阁,尤甲于诸屋,实县之大姓杨氏绪所建也。造深原穷茂林择材之美;至于瓦甃漆雕之工,无不求尽其妙。阁成,凡三十有六楹,栱桷榱(椽)栋称之。总用钱一百三十万,积工二千五百八十役,日一百四十有八,而毕于嘉佑三年(1058年)八月既望。后八年,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求文刻石以示之。绪性倜傥,喜赴人之急难。客至其家,无不满其意而去者。是以来请余记,余因乐为记。”

郭祥正简介郭祥正,字功甫,一作功父,当涂人。宋庆历初(约1041-1043年间)以进士任秘阁校理、德化尉,后弃官归。熙宁中(约1071-1074年)任武罔县佥事、保信军节度判官,后罢官致仕,屏居姑孰,所居号醉吟庵,称醉吟先生。元丰中(约1081-1082年)起任汀州通判,摄守漳州,以忤部使者遭陷入狱,出狱后任端州知州。元佑初(约1086-1087年)任承议郎,官至朝议大夫。以老归。着有《青山集》三十卷。

三、《道光繁昌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记〉载有何麒普慧禅寺〈重建单传阁〉记。阁内供佛三十五祖塑像世序。全文如下:“大哉心乎,

天之高不可极也。而心出乎天之土,地之厚不可测也。而心出乎地之下,日月光明不可量也。而心出乎日月光明之表,大千沙界不可穷也。而心出乎大千沙界之外,其太虚乎,其元气乎?心则包太虚而孕元气者也。天地待我而覆载日月,待我而运行四时,待我而变化万物,待我而发生。大哉心乎,吾不得已而强名之也。是名最上乘,亦名第一义,亦名正法眼藏,亦名无上菩提,亦名一员法界。自大雄氏释迦文佛以是心法传之,金色头陀大迦叶,号教外别传,是为第一祖。大迦叶传之阿难,是为第二祖。又传之商那和修,是为第三祖。又传优婆鞠多,是为第四祖。又传之提多迦,是为第五祖。又传之弥遮迦,是为第六祖。又传之安须密,是为第七祖。又传之佛陀难,是为第八祖。又传之伏驮蜜多,是为第九祖。又传之胁尊者,是为第十祖。又传阿那夜奢,是为第十一祖。又传马鸣大士,是为第十二祖。又传之迦毗摩罗,是为第十三祖。又传之龙树尊者,是为第十四祖。又传之迦那提婆,是为第十五祖。又传之罗睺罗多,是为第十六祖。又传之僧迦难提,是为第十七祖。又传之迦那舍多,是为十八祖。又传之鸠摩罗多,是为第十九祖。又传之阇夜多,是为第二十祖。婆修盘头,则第二十一祖也。摩拿罗,则第二十二祖也。鹤勒那,则第二十三祖也。狮子尊者,则第二十四祖也。婆舍斯多,则第二十五祖也。不如密多,则第二十六祖也。般若多罗,则第二十七祖也。菩提达摩,则西天以为二十八祖;而东震旦(古印度译语,即中国),谓之初祖也。慧可大师继达摩,是为第二十九祖;而东震旦,谓之二祖也。僧璨大师继可,而为第三十祖;而东震旦,谓之三祖也。道信大师继璨为第三十一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