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春季《管理心理学》1-4次作业正确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可编辑)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多选题]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A:社会历史因素B:职业C:身体健康水平D:遗传因素参考答案:ABC2:[单选题]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班杜拉C:列昂节夫D:华生参考答案:A3:[单选题]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的形成A:条件反射B:动作发展C:依恋D:注意参考答案:A4:[单选题]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而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的是 A:达尔文B:福禄贝尔C:卢梭D:鲁利亚参考答案:A5:[多选题]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 A:研究思路的生态化B: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点C:多元统计技术的大量应用D:研究手段的综合化参考答案:ABCD6:[多选题]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强烈与温和B:外露与含蓄C:波动与稳定D:自尊与自卑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最具代表性的言语获得理论包括 A:强化说B:转换生成说C:认知学说D:模仿说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鲁利亚B:维果斯基C:列昂节夫D:达维多夫参考答案:ABC9:[单选题]提出"语言获得机制”这一概念的是 A:斯金纳B:皮亚杰C:弗洛伊德D:乔姆斯基参考答案:D10:[单选题]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的是心理学家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斯金纳D:斯腾参考答案:C1:[多选题]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遵循 A:首尾原则B:近远原则C:粗细原则D:前后原则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初中生思维自我中心的主要表现有 A:假想的观众B:假设的舞台C:独特的自我D:自我的分化参考答案:AC3:[多选题]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有 A:描述B:解释C:控制D:预测参考答案:ABCD4:[多选题]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包括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习俗道德阶段参考答案:ABC5:[多选题]影响成年中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A:生理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心理因素参考答案:ACD6:[多选题]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B:社会环境C:平衡D:物理因素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BCD8:[单选题]高中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经验型逻辑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参考答案:D9:[单选题]设计出"三座山测验”的是心理学家 A:荣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勒温参考答案:B10:[单选题]“视崖”是用来研究婴儿发展的装置A:方位知觉B:左右知觉C:时间知觉D:深度知觉参考答案:D11:[单选题]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大脑皮质增加B:大脑单侧化C:脑重的增加D:脑电的变化参考答案:D1:[多选题]发展心理学常见的研究设计有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系统研究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婴儿的反射活动有 A:踏步发射B:游泳反射C:抓握反射D:吸吮反射参考答案:ABCD3:[多选题]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的发展A:前言语B:独白言语C:电报语D:连贯言语参考答案:BD4:[多选题]艾斯沃斯认为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有 A:安全型B:迟缓型C:回避型D:反抗型参考答案:ACD5:[单选题]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参考答案:B6:[单选题]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2~7岁B:0~2岁C:7~12岁D:3岁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作者是 A:何林沃斯B:普莱尔C:霍尔D:荣格参考答案:A8:[单选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维果斯基C:皮亚杰D:弗洛伊德参考答案:B9:[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他律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参考答案:C10:[单选题]皮亚杰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观察法C:临床法D:问卷法参考答案:C1:[单选题]由于小学生的经验不足,理解不够和思维水平不高,常常导致 A:机械记忆B:意义记忆C:有意记忆D:语词记忆参考答案:A2:[单选题]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出现 A:反射B:社会性微笑C:依恋D:同伴交往参考答案:C3:[单选题]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1~1.5岁B:1.5~2岁C:2~2.5岁D:2~3岁参考答案:B4:[单选题]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学前期B:小学时期C:青春期D:青年期参考答案:C5:[单选题]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B:相对论阶段C:约定论阶段D:多元论阶段参考答案:B6:[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是 A:陈鹤琴B:陆志韦C:朱智贤D:黄翼参考答案:A7:[单选题]霍尔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是 A:精力过剩说B:性欲阶段说C:内化说D:复演说参考答案:D8:[单选题]疾风怒涛期指的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D:青春期参考答案:D9:[单选题]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大脑皮质增加B:大脑单侧化C:脑电的变化D:脑重的增加参考答案:C10:[单选题]初中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B: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C:辨证逻辑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参考答案:B1:[单选题]“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提出的A:班杜拉B:艾里克森C:维果斯基D:鲁利亚参考答案:C2:[单选题]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三座山测验”是心理学家的代表性的实验研究A:霍尔B:斯腾C:皮亚杰D:荣格参考答案:C4:[单选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A:普莱尔B:冯特C:霍尔D:何林沃斯参考答案:A5:[单选题]游戏是的主导活动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时期D:中学时期参考答案:B6:[单选题]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指的是 A:亲社会行为B:依恋C:性别认同D:积极强化参考答案:A7:[论述题]阐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三个论点参考答案: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8:[论述题]阐述艾斯沃斯提出的婴儿的依恋类型参考答案:1安全型;2回避型;1反抗型。
《管理心理学》形考标准答案
《管理心理学》形考答案————————————————————————————————作者:————————————————————————————————日期:2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A.莱维特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理论B.人际关系3、()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D.实验法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D.勒温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C.个案法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B群体心理 D.组织心理2、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E.个案法3、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几个阶段A.照明实验B. 福利实验C. 访谈实验D.群体实验4、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一下几点A.事先拟好提纲B.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D.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5、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A.古典管理心理学B.行为管理心理学E.现代管理心理学三、判断题1.闵斯特伯格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
√2.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正是诞生于美国。
50年代3.勒温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搬铁块”实验 泰勒一、单项选择题1.“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A. 选择性2.“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C.晕轮效应3.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D.社会刻板印象4.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自我认知方式A.他人评价5.一个身穿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以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收到了()的影响 C.知觉情景6.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者应该归因于()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二、多项选择题1.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2.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等几种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E.社会刻板印象3.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与()等方面有关A.职业B.地域C.年龄D.性别4.印象管理可以通过()等方式实现A.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B.角色置换C.相互支持D.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E.自我显示5.知觉者的()是影响知觉的主管因素态度经验兴趣6.维纳认为()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得几种主要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三、判断题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整体反映2.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3.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4.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5.穿白色服装使人有膨胀的倾向,而穿黑色服装则使人有收缩的倾向,只是由于错觉造成的一、单项选择题1.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性格2.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赋予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抑郁质3.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安静型4、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卡特尔5、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特征态度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气质能力性格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强平衡灵活3.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属于正确的是()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4.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罗夏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5.心理测验必须具备()几个技术指标信度效度常模标准化三、判断题1.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2.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包括言语测验与操作测验两个部分3.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4.气质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但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5.心理测验的选择、施测、结果的解释等都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作者来完成一、单项选择题1.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紧张2.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费斯廷格3.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内化阶段4.“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功能自我防御5.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越低工作满意二、多项选择题1.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A.认知平衡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C.参与改变理论2.态度具有的特点是()A.稳定性B.对象性C.社会性D.两极性E.内隐性3.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A.劳动效率高B.缺勤率低C.流动率低D.遵纪守法E.工作变动频繁4.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A.个人因素B.角色状态C.工作性质D.工作成就E.组织因素5.态度包含成都有()A.心理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意向成分E.个性成分三、判断题1.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尔曼( 海德)2.态度的改变,不仅有态度方向上的变化,也有态度强度上的变化( )3.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4.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工资是影响工作满意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并不存在绝对的线性关系,仍有其他因素)5.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工作扩大化3.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9095.doc
权力需求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3、亲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
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
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三、有哪些改善沟通的方法?(25分)答: 1、正确的使用语言文字(1)语言文字要真挚动人,具有感染力。
人皆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人际沟通中,不仅要晓之理,还要动之以情,很多时候从情感入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的演讲则更能提供鲜明的例子,即使在说理的演讲中,通篇也洋溢着真挚的感情。
动之以情还包括晓之以利害关系从而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一定程度的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
(2)语意要准确,措词要恰当。
信息传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具体使用。
如果词义不当,句子结构不合理,丢字少词都会造成信息的含糊不清,隐晦难懂,使接收者对信息理解不明确甚至不正确,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一种意思的表达往往有多种方式以适用于各种场合,这涉及到语体和感情色彩等问题。
为了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发信者在准确的基础上往往要反复斟酌、推敲。
(3)语言文字要朴素、平实,避免滥用词藻往往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为这样的表达给人以夸夸其谈,虚浮无物的印象,从而降低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以及感兴趣的程度。
朴实的语言文字则往往显得平易近人,易于接受。
语言文字的表达以能清楚地反映本意,获到受信人的最佳接收效果为目的,用词选句的讲究和追求词藻的华丽有着本质的区别。
2、善于聆听对方的信息(1)保持沉默和冷静。
这是一种有效获得对方信息的手段,因为保持沉默和冷静意味着让对方获得交谈的主动权,让对方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
9095管理心理学二、答: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Vm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它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能被充分激励起来,从而采取行为,以达到预期目标。
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达即为:激励力量=期望值x效价M ( motivation ) = E (Expectancy ) X V ( Valence )激励力量是指激励水平的高低。
它表明动机的强烈程度,被激发的工作动机的大小,即为达到高绩效而作的努力程度。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和目标 (奖酬)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导致奖酬的可能性。
概率的数字范围在0〜1之间变化,受每个人的能力、经验、个性、情感、动机的影响。
效价是指人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这奖酬的价值大小。
效价与人的价值观相联系,一个人对目标效价的评价因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
效价还有正、负之分,一个人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宁可不要,效价为负值;个人期望这种结果出现,效价为正值。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水平,规律是:①当效价、期望值均大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②当效价、期望值中的任何一项数值较小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也小;③当效价、期望值中的任何一项数值为零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也为零,人们根本没有兴趣去行为。
三、答: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
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
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
西南大学14秋《管理心理学》1-5次的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1.国外的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孙子法》)。
2.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属于对人知觉偏见的(优先效应)。
3.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认知与感情倾向)。
4.公平理论是美国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亚当斯)5.某钢铁厂有位电子专业毕业的中年知识分子,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研制小型电脑方面有所创新,他本人迫切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争取早出成果。
此种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6.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型风格属于(1.9组合)。
7.弗德勒模型中三种情境因素是指(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岗位权力)。
8.一个主管有效地指导多少下级,或者有多少下级向一个主管汇报工作,这就是(控制跨度)。
9.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叫做(归因)。
10.群体压力有时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被叫做(顺从)。
管理心理学第三次作业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被称为(群体的凝聚力)2、从发信者与接信者的地位是否变换的角度来看,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3、解决冲突时,合作与坚持己见都处于中等水平的行为被称为(折中)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对权力的需要)5、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6、公认的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的提出者是(塔克曼)7、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30年代)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构成哪种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社会人)8、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是(正式群体)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倾向性为标准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的性格)10、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称之为(基本归因偏差)管理心理学第四次作业1、布莱克和莫顿在对密执安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的(管理方格图)2、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
《管理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四参考答案.doc
《管理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四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T2T 3T 4F5F 6T 7F 8F 9T10T二、单项选择题1C2C 3B 4C 5D6A 7A 8A 9D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 3BE4ABCD 5ABCD四、简答题1、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学是既有口然科学性质,乂有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
同样,管理心理学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应用心理学科, 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层次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1)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3)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2、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归因偏差是由于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是不肖归因的主要形成原因。
(1)肖事人与旁观者的归因偏差;(2)利已主义归因偏差。
3、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4、简述组织承诺的维度。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维度。
情感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
具有高度感情承诺的员工留在组织屮是因为他们“想要”这么做,它表明个体在情感上认同和卷入一个特定组织的总强度。
持续承诺指员工对离开组织所带來的损失的认知,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利益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内的一种承诺。
这些积累起来的各种利益包括薪酬、津贴和福利等。
规范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血留在组织内的承诺,是员工们感觉“应该”这样做。
这些长期社会影响包括社会风气、学校教育、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或熏陶等。
5、个体改善人际关系的三种方法是什么?第一,锻炼法。
第二,训练法。
第三,扮演法。
五、论述题1、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索有哪些?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非常多。
(1)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受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组织特征、工作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其小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受教育水平等因素。
西南大学9046《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
(2分)因为人际关系本身是群体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的好坏反映了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4分)了解和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是极其重要的,有助于掌握对方的人际反映倾向,在交往过程中预测他人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利于更为有效的交往,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
(4分)同时,了解和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对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是管理者和领导者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4分)。
之后需要自己展开阐述,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见解。
(6分)。
西南大学网教[9046]《管理心理学》第三、四次作业答案.doc
西南大学网教[9046]《管理心理学》第三、四作业答案=================第三次作业(论述题)================1、什么叫智力?简述智力的水平差异和结构差异。
P121-122 P125-127答: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
而作为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的反省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分布的,大部分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智力发展较高或较低的只占少数。
智力的结构差异主要是指由于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和特殊才能。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o P145-148答:影响问题解决主要有5种因素:①动机的效果。
在动机的强弱和解决问题的成效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
②功能固着效果。
一个人看到某种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再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③联想的效果,实际上也就是启示的效果。
④心向的效果。
心向,就是一个人对某种刺激情景总是易于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进行反应的倾向。
⑤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的思路的产生。
在日常管理工作屮,以上儿种因素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地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P158-160答:影响创造性思维主要有5种因素:②信息存储量。
信息存储量越多,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机。
创造性思维一般都受好奇心的驱动,即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③个性。
有创造性的人有其个性特征:有见识,洞察力,好独立判断,兴趣广泛,有雄心,有决心,敢于前进等。
④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
创造性需耍中等以上的智力。
⑤坏境。
社会、家庭和学校坏境都会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产生影响。
4、论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P180-185答:影响社会知觉的有3种主要的因素:第一,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作为知觉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社会知觉过程,知觉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特征,认知结构等都影响到社会知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14)《管理心理学》大作业A
D、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答卷提交要求:考试题提前公布,学生下载试题和答题卷后,在答题卷上答题。完成后需网上提交答卷。答卷于11月20日--12月6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导航栏内“我的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提交。
A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对于优点多的知觉对象倾向于做出积极、肯定性的判断。
B知觉对象知名度大小也直接影响着知觉者的社会认知。对知名度大的对象,知觉者无形中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人。
C知觉对象的复杂程度也对人们的社会知觉造成影响。简单的事物易知觉,复杂的事物则给知觉者带来困难。
2、简述晕轮效应并举例说明。(50分)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
晕轮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3、试论述管理者不同的社会知觉类型及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50分)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三个。
(一)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作为知觉的主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知觉过程。而知觉者已有的经验、对他人的价值判断以及个人的情感等又是其关键因素。另外,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知觉对象,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这种知觉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各自主观状态的不同。这种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网上作业题答案
(0016)《心理学研究方法》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论述题]1.试述心理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答:(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
(2)研究方式的多学科化。
(3)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特点。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
(7)质的研究方法的大量采用。
2:[论述题]2.举例说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答:心理学研究一般包含如下基本过程:(1)选择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的);(2)查阅文献资料;(3)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研究假设;(4)设计研究方案(研究计划);(5)执行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6)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7)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8)撰写研究报告。
(注意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自己举例阐述)1:[论述题]1.论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2.简述心理学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参考答案:1.论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答:(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论。
(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
2.简述心理学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1)标题。
(2)摘要。
(3)前言。
(4)方法。
(5)结果。
(6)讨论与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和附录。
1:[单选题]1.在心理研究中的被试是指A:研究者B:被研究者C:动物D:主持人参考答案:B1.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具体来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领导心理。
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1)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3)管理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边缘处综合产生的。
3.简述霍桑实验霍桑工厂有着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其生产成绩和效率不理想。
福师14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14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管理心理学福师《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 )出发(即需要的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A.起始过程B.结果过程C.情境过程D.中间过程正确答案:D2.为了准确传递信息,采用()方式沟通效果较好,但其沟通速度较慢。
A.单向沟通B.单向沟通+双向沟通C.双向沟通D.反向沟通正确答案:C3.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的A.设备B.语言C.仪器D.媒体正确答案:B4.XXX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表现()。
A.复杂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社会人假设正确答案:B5.人与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 )人际关系A.社会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家庭性正确答案:A6.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具有二个方面,一是质的差别,即能力的类型差别;二是( )的差别,即能力发展水平与发展早晚的差别A.数B.性C.量D.形精确答案:C7.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认知,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现象。
A.激动B.不愉快C.高兴D.愉快正确答案:B8.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惯化了的(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研究体式格局D.交往体式格局正确答案:A9.心理学家XXX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假设的归纳综合A.复杂人B.现代人C.经济人D.发展人正确答案:C10.()是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态度体验。
A.情绪B.能力C.性格#人格精确答案:A11.管理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群体规范包括( )和非正式规范两个方面A.组织纪律B.社会规范C.传统规范D.正式规范精确答案:D1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观察者的();(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A.需要与动机B.本领结构C.态度体系D.人格特征精确答案:A二,多选题1.带领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有()A.品行要素B.本领要素C.知识要素D.感情要素正确答案:ABCD2.社会知觉的种类分为()。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标准答案
人的个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多具有社会属性,因为人的个性主要是因为社会实践和环境影响塑造而成的,故此,带有社会深深的烙印。不同社会时代的人具有不同个性,它主要表现为性格、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不同。所以,个性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5、倾向性
一个人的个性表现出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反映了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倾向。个性与人的世界观相联系。
第三,社会交往需要。它包括了二方面,一是感情需பைடு நூலகம்:寻求友谊、帮助和爱,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同事之间、伙伴之间关系融洽。二是归属感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能归属于某一群体。比如,人需要工作单位,需要家庭,这都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人的社会交往需要表现出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人忍受不了孤独,即使是在最基本的生物性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也还是希望有社会交往。
3.从个体角度而言,人们应对工作应激的措施有哪些?
答:1.锻炼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各种年龄的人都参加体育锻炼。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遵从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体质的增强可为应付应激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应激,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应激则是合乎逻辑的。
2、整体性
人的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综合而成的,这些心理特征之间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通过内在的联系,使它们表现得丰富、统一和完整。例如,一个能力强的人,他的兴趣爱好较之一般人要广泛,对待生活的态度要积极,性格方面表现得更要强。
3、独特性
由于个性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这些条件都是不同的,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形成了个性的独特性。正如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人。
全国2014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A.心境B.应激
C.心态D.激情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3
3.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
A.信度B.可靠度
C.效度D.可信度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60
4.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在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的管理原则基础上.得出了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的人是
A.《科学管理原理》B.《计件工资制》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D.《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68
7.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A.知觉B.感觉
C.印象D.归因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0
8.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就是说,我们认识一个人要根据他的言论和行为,这里所说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14
23.员工定期地从一种工作轮换到另一种工作岗位,使得员工对不同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这是
A.工作职务轮换B.工作扩大化
C.工作丰富化D.弹性工作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19
24.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特性、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等属于组织文化的
A.精神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
C.基尔福特D.加德纳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99
11.心理学家经过大至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约占全部人口80%左右的IQ在
A.70以下B.70-90C
C.80-1200D .120以上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1
C.心理契约D.组织忠诚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42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9095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95】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大作业为论述题,一共五个题目,请选择其中四个题目作答,答题时先写答题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论述。
(如果五道题全做,以得分最高的四道题记总分)一、论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调查法。
(25分)答: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些设备(如录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观测人的外在行为进而推断其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
如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测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观察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行观察。
如为了了解公司总经理的管理风格,研究者以实习的名义担任总经理的助理,在工作的同时对总经理的日常管理行为进行观察。
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由于身在其中能够得到真实可信的资料,但又不可避免地会渗入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从而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方法有助于保证被观察者活动的生态性,但研究者往往只能获得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资料,而不易了解其深层原因。
第二,根据被观察者的情景特点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被观察者不知道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如利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最大程度地呈现了被观察者的真实状态,使得观察客观有效,但在自然状况下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干扰因素会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对某种现象难以重复观察。
控制观察是在被观察者知道并进行了一些条件控制的非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如在人才选拔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把所有的候选人组成一个小组,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考官针对候选人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具体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整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2、管理心理学产生的起点是由"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梅奥教授主持的(霍桑实验);3、管理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投射法);4、需要按照诱因可以划分为(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按照发生学来源可以划分为(本能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5、动机的特性包括(支配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和(内隐性)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8、态度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
9、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欲望的满足度),(新知识的获得与积累),(个人在团体中的关系)以及(人格特征)。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心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简述需要这种心理状态的特征。
1>需要的对象性,任何需要都要在追求一定类别的对象中求得满足;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个体在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势需要和需要特点;3>需要的共同性与个别的差异性;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复杂化、多样化。
3、动机有哪些主要功能?影响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动机主要有三种功能:始发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
影响人的动机的因素主要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1、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2个体的本能要求;3、个体的需要。
外在因素包括:1、目标价值的大小;2奖惩的刺激度。
4、请简述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需要、动机与行为具有这样的逻辑关系: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人行为的心里动机是在人产生了需要,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又产生了满足需要的动机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动机实际上是人的需要的动力形式,或是需要的具体表现,表现为兴趣、意图、信念等。
动机对行为的推动是否有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1.作为行为动机的基础的需要是否强烈;2.人的动机被意识的程度。
5、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对我们的管理实践有哪些有益的启发?赫茨伯格通过调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叫做保健因素;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管理实践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三点:1.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适才适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6、简述公平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答:公平理论亦称社会比较理论,这个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人们对自己在组织中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十分敏感,在认为是合理的、公平时就会心里平衡,心情舒畅,工作能力。
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心里失衡。
公平理论在显示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提醒管理者要关注企业中的社会比较,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作动机。
在企业中应使奖酬公开化、制度化。
2>管理人员要意识到,不是他对员工投入产出的评价,而是员工自已的感知是造成他觉得是否公平的来源。
因此管理人员要多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3>公平理论认为应把金钱作为支付报酬的主要手段。
因为金钱可以看得见,又好比较。
容易形成公平的局面。
4>管理者采取分配报酬的原则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公平的认识。
一般而言,管理人员对报酬的分配有三个原则:按贡献付给报酬;按社会责任、地位付给报酬;或者平均主义,所有参与的人都一样。
显然第一种容易形成公平感。
7、简述态度的性质,影响态度转变的条件主要有哪些?态度的性质:1习得性:态度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
2针对性:态度总是指向特定对象的。
3持久性: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4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
5间接性:态度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只能从人们的言语、表情、行为举止中进行间接的分析的推测。
6价值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不同的人由于价值观不用,对同一现象存在不用的价值判断,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8、经济学家与行为科学家在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上有哪些不同?答:列出两者的基本观点和其相应的管理措施,就可以看出有什么不同。
"经纪人"思想将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其基本观点有5个方面: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指导或指责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5.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数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少数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能够担当起管理的责任。
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必然会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归纳主要有3点:1.认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无关紧要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管理者的指挥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成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张"社会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有4点:1.人是社会人,反对“经济人”和“工具人”的说法。
人的行为不只是受到物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到社会李欣因素的影响2.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功效的第一要素,功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3.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
4.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既有符合逻辑的行为,也有不符合逻辑的行为,既有理性的行为也有不理性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能简单处理从"社会人"假设出发,要采取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主要有4点: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等,而更应重视职工黄子健关系的调整,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的奖励制度4.管理人员的只能也应有所改变,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根据“社会人”的假设,人们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事实证明,参与管理是一种较之传统管理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社会人"的假设与“经济人”的假设相比,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9、论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
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一.宣传宣传是影响人们改变态度的有效工具,大众宣传必须了解群众的需要,动机和情感,有的放矢地宣传,实事求是的宣传,要注意提高可信度和权威性,注意加强宣传内容与组织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角色扮演通过行为手段改变态度,即让人们处在不用的地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在这一角色上的心情和困难,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认识。
三.团体影响团体的规则,公约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会影响并改变人的态度四.活动参与引导个体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活动中转变原先态度,形成你的态度。
《管理心理学》第3次作业《管理心理学》第4次作业1、什么叫应激?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应激是指当各种体内外刺激因素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
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方式、过去的经验和经手的训练、社会支持及个体特征2、如何应对压力和应激对管理活动的影响?答:要降低员工的压力感,可以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着手进行:1>组织方面的管理策略:一.合理地进行人事配置;二.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三.加强群体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四.对职工开展心里辅导2>个体方面的管理策略:一.承认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二.正确看待压力对人的影响;三.合理地分配时间;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正视现实、合理宣泄、自我放松。
3、简述战胜挫折的策略。
答:(1)正确看待挫折;(2)及时调整自已的目标,学会放弃;(3)采取合理的自我调节方式;(4)奋发图强,不断升华;(5)培养坚强的毅力。
4、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答:正式群体是组织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自发性2>有较强的凝集力3>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4>有自然形成的"头面"人物5>有较快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6>有强烈的群体意识7>有较大的随意发生性为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于无害于组织发展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管理者不必干预,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他们的活动纳入组织的目标,并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某些特点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给与支持3>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进行疏通和改造4>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理或取缔5、简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答: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群体因素:一是群体的性质;二是群体的组成;三是群体的气氛;四是群体的规模;五是群体的凝聚力2.问题的性质3.个体特性6、简述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答: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高凝聚力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能降低工作效率。
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受控于群体的规范、目标以及态度与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
当群体的态度、规范、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群体凝聚力高,其工作效率也高;反之,群体的态度、规范、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群体凝聚力越高,其工作效率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