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中文名称

合集下载

丁烯物性表

丁烯物性表
[E]《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第1和第2批)》,安监总局2011年第95号和2013年第12号通知;
[F]《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第1到6批)》,环保部2000年至2012系列公告;
[G]《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公安部2017年05月11日公告;
[H]《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2003年第142号通知。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PH
不适用
气味
无资料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6
熔点/凝固点(℃)
﹣18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不适用
气味临界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不适用
相对密度(水=1)
不适用
蒸发速率
不适用
黏度(mm2/s)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无资料
生物限值
无资料
监测方法
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
GBZ/T ~GBZ/T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工程控制
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中国化学品管理名录
A
B
C
D
E
F
G
H

[A]《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安监总局2015年第5号公告;
[B]《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环保部办公厅2014年第33号文;

物质安全资料表 聚氨酯粘合剂

物质安全资料表 聚氨酯粘合剂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经: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A.急性健康危害: 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刺激。 皮肤:有刺激感,并引起迟发性深层疮疹。 吞食:刺痛、头痛、呕吐、胃肠炎、胃部压迫感。 吸入:可引致呼吸系统不适,过久或重复吸入可引致过度疲惫,恶心、头痛、兴奋。 B.慢性健康危害: 在浓度为300mg/m³的环境里8小时,会引起疲劳、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嗜眼。 在浓度为400mg/m³的环境里,短时间内会引起过度疲备、兴奋、恶心、头痛。 长期在低浓度的蒸汽环境里,会引起食欲减退,疲劳、咽喉呼吸系统不适,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4.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将眼睑分开,用洗眼液、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就诊。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皮肤,若刺激严重则去就诊。 吞食: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就诊。 吸入:移至空气清新处,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温暖,立即就诊。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汽及液体均易燃烧,遇火源易引燃。盛装容器遇高热导致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NO、N2O、N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扑救无效。 个人防护措施:需要保护呼吸系统避免吸入烟雾并用水冷却暴露于火中的盛器。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消除一切危险因素。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个人安全措施:使用面罩、手套及保护性衣服。 环境保护措施:少量泄漏:尽量将溢液收集在密闭容器中,用泥土、砂石、活性碳及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无论泄漏量多 少,须用防火防爆工具清理泄漏物,将其收集并送至废物处理所。当事故处理后,用清水洗灌干净场所。如产品是 液体,应停止排放在排水系统里。如可以的话,应将产品恢复以供再用或弃掉产品,产品或可适当地被不起化学作 用的物料吸收。如对土地、农作物造成污染,应通知有关机构。

常用化学品的名称对照

常用化学品的名称对照

常用化学品的名称对照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常用化学品的名称对照一、常用化学品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对照英文缩写全称AA/MMA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BFN 偶氮(二)甲酰胺ABN 偶氮(二)异丁腈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BBAA正丁醛苯胺缩合物BAC 碱式氯化铝BACN新型阻燃剂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BAL 2,3-巯(基)丙醇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BC 叶酸BCD β-环糊精BCG苯顺二醇BCNU 氯化亚硝脲BD 丁二烯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BEE 苯偶姻乙醚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BG 丁二醇BGE 反应性稀释剂BHA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BL 丁内酯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BMC 团状模塑料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BN 氮化硼BNE 新型环氧树脂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BOA 己二酸辛苄酯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BOPP 双轴向聚丙烯BP 苯甲醇BPA 双酚A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BPF 双酚FBPMC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BPO 过氧化苯甲酰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 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R 丁二烯橡胶BRN青红光硫化黑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S-1S 新型密封胶BSH 苯磺酰肼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BTA 苯并三唑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X 渗透剂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CCA 醋酸纤维素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CAN醋酸-硝酸纤维素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CBA 化学发泡剂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CF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CFE氯氟乙烯CFM 碳纤维密封填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CLF 含氯纤维CMC 羧甲基纤维素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D 代尼尔纤维CMS 羧甲基淀粉DDAF 富马酸二烯丙酯DAI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M 马来酸二烯丙酯DA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TBP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BA 己二酸二丁酯DBEP 邻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R 二苯甲酰间苯二酚DBS 癸二酸二癸酯DCCA 二氯异氰脲酸DCCK 二氯异氰脲酸钾DCCNa 二氯异氰脲酸钠DCHP 邻苯二甲酸二环乙酯DCPD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乙酯DDA 己二酸二癸酯DDP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EAE 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TA 二乙撑三胺DFA 薄膜胶粘剂DHA 己二酸二己酯DHP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S 癸二酸二己酯DIBA 己二酸二异丁酯DIDA 己二酸二异癸酯DIDG 戊二酸二异癸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NA 己二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Z壬二酸二异壬酯DIOA 己酸二异辛酯< lan>E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P 乙烯/丙烯共聚物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TE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VA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K 乙基戊丙酮EBM 挤出吹塑模塑EC 乙基纤维素ECB 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ECD 环氧氯丙烷橡胶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ED-3 环氧酯EDC 二氯乙烷EDTA 乙二胺四醋酸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EG 乙二醇2-EH异辛醇EO 环氧乙烷EOT 聚乙烯硫醚EP 环氧树脂EPI 环氧氯丙烷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EPOR 三元乙丙橡胶EPR 乙丙橡胶EPS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EU 聚醚型聚氨酯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E 乙烯基乙基醚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FF/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F-23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DY 丙纶全牵伸丝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NG 耐水硅胶FPM 氟橡胶FRA 纤维增强丙烯酸酯FRC 阻燃粘胶纤维FRP 纤维增强塑料FRPA-101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FRPA-610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 FWA 荧光增白剂GGF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G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GOF 石英光纤GPS 通用聚苯乙烯GR-1 异丁橡胶GR-N 丁腈橡胶GR-S 丁苯橡胶G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GX 邻二甲苯GY 厌氧胶HH 乌洛托品HDI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PE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HEDP 1-羟基乙叉-1,1-二膦酸HFP 六氟丙烯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HLA天然聚合物透明质胶HLD 树脂性氯丁胶HM 高甲氧基果胶HMC 高强度模塑料HMF 非干性密封胶HOPP 均聚聚丙烯HPC 羟丙基纤维素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T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S 六苯乙烯HTPS 高冲击聚苯乙烯IIEN 互贯网络弹性体IHPN 互贯网络均聚物IIR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O 离子聚合物IPA 异丙醇IPN 互贯网络聚合物IR异戊二烯橡胶IVE 异丁基乙烯基醚JJSF聚乙烯醇缩醛胶JZ 塑胶粘合剂KKSG空分硅胶L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CM 液态固化剂LDJ低毒胶粘剂LDN 氯丁胶粘剂LDPE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LDR 氯丁橡胶LF 脲LGP液化石油气LHPC 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LIM液体侵渍模塑LIPN 乳胶互贯网络聚合物LJ 接体型氯丁橡胶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M 低甲氧基果胶LMG 液态甲烷气LMWPE 低分子量聚乙稀LN 液态氮LRM 液态反应模塑LRMR 增强液体反应模塑LSR 羧基氯丁乳胶MMA丙烯酸甲酯MAA 甲基丙烯酸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L 甲基丙烯醛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TE甲基叔丁基醚MC 甲基纤维素MCA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PA-6 改性聚己内酰胺(铸型尼龙6)MCR 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胶MDI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PE 中压聚乙烯(高密度) MEK 丁酮(甲乙酮)MEKP 过氧化甲乙酮MES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HIPS 改性高冲聚苯乙烯MIBK 甲基异丁基酮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F 甲基甲酰胺MNA 甲基丙烯腈MPEG 乙醇酸乙酯MPF 三聚氨胺-酚醛树脂MPK 甲基丙基甲酮M-PP 改性聚丙烯MPPO 改性聚苯醚MPS 改性聚苯乙烯MS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SO 石油醚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T 氯丁胶新型交联剂MWR 旋转模塑MXD-10/6 醇溶三元共聚尼龙MXDP 间苯二甲基二胺NNBR 丁腈橡胶NDI 二异氰酸萘酯NDOP 邻苯二甲酸正癸辛酯NHDP 邻苯二甲酸己正癸酯NHTM 偏苯三酸正己酯NINS 癸二酸二异辛酯NLS 正硬脂酸铅NMP N-甲基吡咯烷酮NODA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NODP 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NP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R 天然橡胶OOBP 邻苯二甲酸辛苄酯ODA 己二酸异辛癸酯ODPP 磷酸辛二苯酯OIDD 邻苯二甲酸正辛异癸酯OPP 定向聚丙烯(薄膜)OPS 定向聚苯乙烯(薄膜)OPVC 正向聚氯乙烯OT 气熔胶PPA 聚酰胺(尼龙)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PA-11 聚十一酰胺(尼龙11)PA-12 聚十二酰胺(尼龙12)PA-6 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10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PA-612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PA-8聚辛酰胺(尼龙8)PA-9聚9-氨基壬酸(尼龙9)PAA 聚丙烯酸PAAS 水质稳定剂PABM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C 聚氯化铝PAEK聚芳基醚酮PAI 聚酰胺-酰亚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BA 抗血纤溶芳酸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PAN 聚丙烯腈PAP 对氨基苯酚PAPA 聚壬二酐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R 聚芳酰胺PAR 聚芳酯(双酚A型)PAS 聚芳砜(聚芳基硫醚)PB 聚丁二烯-[1,3]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PBI 聚苯并咪唑PBMA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 聚碳酸酯PC/ABS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PC/PB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D 聚羰二酰亚胺PCDT 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PCE 四氯乙烯PCMX 对氯间二甲酚PCT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PCT 聚己内酰胺PCTEE 聚三氟氯乙烯PD 二羟基聚醚PDAIP 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RRE 橡胶粘合剂RF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RP 增强塑料RP/C 增强复合材料RX 橡胶软化剂S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S 仲烷基磺酸钠SB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 丁苯橡胶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C 硅橡胶气调织物膜SDDC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钠SE 磺乙基纤维素SGA 丙烯酸酯胶SI 聚硅氧烷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SEBS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M 苯乙烯SMA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PP 间规聚苯乙烯SPVC 悬浮法聚氯乙烯SR 合成橡胶ST 矿物纤维TTAC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ME 甲基叔戊基醚TAP 磷酸三烯丙酯TBE 四溴乙烷TBP 磷酸三丁酯TCA 三醋酸纤维素TCCA 三氯异氰脲酸TCEF 磷酸三氯乙酯TCF 磷酸三甲酚酯TCPP 磷酸三氯丙酯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EA 三乙胺TEAE 三乙氨基乙基纤维素TEDA三乙二胺TEFC 三氟氯乙烯TEP 磷酸三乙酯TFE 四氟乙烯THF 四氢呋喃TLCP 热散液晶聚酯TMP 三羟甲基丙烷TMPD 三甲基戊二醇TMTD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硫化促进剂TT) TNP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TPA 对苯二甲酸TPE磷酸三苯酯TPS 韧性聚苯乙烯TPU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TR 聚硫橡胶TRPP 纤维增强聚丙烯TR-RFT 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TRTP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TTP 磷酸二甲苯酯UU脲UF 脲甲醛树脂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 不饱和聚酯VVAC 醋酸乙烯酯VA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AM 醋酸乙烯VAMA 醋酸乙烯-顺丁烯二酐共聚物VC 氯乙烯VC/CDC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VC/E 氯乙烯/乙烯共聚物VC/E/MA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E/VAC 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VC/MA 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MMA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OA 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VC/VAC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VCM氯乙烯(单体)VCP 氯乙烯-丙烯共聚物VCS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VDC 偏二氯乙烯VPC 硫化聚乙烯VTPS特种橡胶偶联剂WWF新型橡塑填料WP 织物涂层胶WRS 聚苯乙烯球形细粒XXF二甲苯-甲醛树脂XMC 复合材料YYH改性氯丁胶YM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YWG 液相色谱无定型微粒硅胶ZZE玉米纤维ZH 溶剂型氯化天然橡胶胶粘剂ZN 粉状脲醛树脂胶。

危化品MSDS-叔戊醇

危化品MSDS-叔戊醇

叔戊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叔戊醇化学品英文名称:tert-pentylalcohol中文名称2:二甲基乙基甲醇英文名称2:dimethyl ethyl carbinol主要用途:用于合成香料、彩色胶片成色剂、溶剂、增塑剂、有色金属浮选剂等。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3.3 类高闪点液体。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头痛、眩晕、呼吸困难、恶心和呕吐等。

重者可有复视、耳聋、谵妄等症状。

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2.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叔戊醇75-85-4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四氯乙烯

四氯乙烯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pH值:无资料熔点(℃):-22.3沸点(℃):121.2相对密度(水=1):1.6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83饱和蒸气压(kPa):2.11(20℃)燃烧热(kJ/mol):-679.3临界温度(℃):347.1临界压力(MPa):9.74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3.4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作溶剂。
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口服后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影响: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沙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危化品MSDS-三乙胺

危化品MSDS-三乙胺

三乙胺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乙胺化学品英文名称:triethylamine中文名称2:N,N-二乙基乙胺英文名称2:N,N-diethylethanamine主要用途:用作溶剂、阻聚剂、防腐剂,及合成染料等。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腐蚀品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

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2.4 环境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三乙胺121-44-8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具有腐蚀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5.3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28种易制毒化学品名录

28种易制毒化学品名录

28种易制毒化学品名录1、麻黄碱(Ephedrine)分子式C10H15NO2、麦角新碱(Ergometrine)分子式C19H23N3O3、麦角胺(Ergotamine)分子式C33H35N5O4、麦角酸(Lysergic Acid)分子式C16H16N2O5、1-苯基-2-丙酮(1-Phenyl-2-Propanone)分子式C9H106、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分子式C10H157、N-乙酰邻氨基苯酸(N-Acetylanthranilic Acid)分子式C9H9NO8、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分子式C10H10O39、胡椒醛(Piperonal)分子式C8H60310、黄樟脑(Safrole)分子式C10H10O211、异黄樟脑(Isosafrole)分子式C10H10O212、醋酸酐(Acetic Anhydride)分子式C4H6O3;(CH3CO)2O13、丙酮(Acetone)分子式C3H6O;(CH3)2CO14、邻氨基苯甲酸(Anthranilic Acid)分子式C7H7NO2;NH2C6H4COOH15、乙醚(Ethyl Ether)分子式C4H10O;(C2H5)2O16、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分子式C8H8O217、哌啶(Piperdine)分子式C5H11N18、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分子式C4H8O19、甲苯(Toluene)分子式C7H820、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分子式KMnO421、硫酸(Sulphuric Acid)分子式H2SO422、盐酸(Hydrochoric Acid)分子式HCL23、三氯甲烷(Chlorofrom)分子式CHCL324、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分子式NH4CL25、氯化亚砜(Thionyl Chloride)分子式SOCL226、硫酸钡(Barium Sulfate)分子式BaSO427、氯化钯(Palladium Chloride)分子式PdCL228、醋酸钠(Sodium Acetate)分子式CH3COONa·3H20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序号中文名称化学名别名1 氰氰气2 氰化钠山奈3 氰化钾山奈钾4 氰化钙5 氰化银钾银氰化钾6 氰化镉7 氰化汞氰化高汞;二氰化汞8 氰化金钾亚金氰化钾9 氰化碘碘化氰10 氰化氢氢氰酸11 异氰酸甲酯甲基异氰酸酯12 丙酮氰醇丙酮合氰化氢;2- 基异丁腈;氰丙醇13 异氰酸苯酯苯基异氰酸酯14 甲苯-2,4-二异氰酸酯2,4-二异酸甲苯酯15 异硫氰酸烯丙酯人造芥子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芥子油16 四乙基铅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17 硝酸汞硝酸高汞18 氯化汞氯化高汞;二氯化汞;升汞19 碘化汞碘化高汞;二碘化汞20 溴化汞溴化高汞;二溴化汞21 氧化汞一氧化汞;黄降汞;红降汞;三仙丹22 硫氰酸汞硫氰化汞;硫氰酸高汞23 乙酸汞醋酸汞24 乙酸甲氧基乙基汞醋酸甲氧基乙基汞25 氯化甲氧基乙基汞26 二乙基汞27 重铬酸钠红矾钠28 羰基镍四羰基镍;四碳镍29 五羰基铁羰基铁30 铊金属铊31 氧化亚铊一氧化(二)铊32 氧化铊三氧化(二)铊33 碳酸亚铊碳酸铊34 硫酸亚铊硫酸铊35 乙酸亚铊乙酸铊;醋酸铊36 丙二酸铊丙二酸亚铊37 硫酸三乙基锡38 二丁基氧化锡氧化二丁基锡39 乙酸三乙基锡三乙基乙酸锡40 四乙基锡四乙锡41 乙酸三甲基锡醋酸三甲基锡42 磷化锌二磷化三锌43 五氧化二钒钒(酸)酐44 五氯化锑过氯化锑;氯化锑45 四氧化锇锇酸酐46 砷化氢砷化三氢;胂47 三氧化(二)砷白砒;砒霜;亚砷(酸)酐48 五氧化(二)砷砷(酸)酐49 三氯化砷氯化亚砷50 亚砷酸钠偏压砷酸钠51 亚砷酸钾偏亚砷酸钾52 乙酰亚砷酸铜祖母绿;翡翠绿;巴黎绿;帝绿;苔绿;维也纳绿;草地绿;翠绿53 砷酸原砷酸58 氧氯化磷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三氯化磷酰;三氯氧磷;磷酰三氯59 三氯化磷氯化磷;氯化亚磷60 硫代磷酰氯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三氯硫磷61 亚硒酸钠亚硒酸二钠62 亚硒酸氢钠重亚硒酸钠63 亚硒酸镁64 亚硒酸65 硒酸钠66 乙硼烷二硼烷;硼乙烷67 硼烷十硼烷;十硼氢68 戊硼烷五硼烷69 氟70 二氟化氧一氧化二氟71 三氟化氯72 三氟化硼氟化硼73 五氟化氯74 羰基氟氟化碳酰;氟氧化碳75 氟乙酸钠氟醋酸钠76 二甲胺氰磷酸乙酯塔崩77 O-乙基-S-[2-(二异丙氨基)乙基]甲基硫代磷酸酯维埃克斯;VXS78 二(2-氯乙基)硫醚二氯二乙硫醚;芥子气;双氯乙基硫79 甲氟膦酸叔已酯索曼80 甲基氟膦酸异丙酯沙林81 甲烷磺酰氟甲磺酰氟;甲基磺酰氟82 八氟异丁烯全氟异丁烯83 六氟丙酮全氟丙酮84 氯液氯;氯气85 碳酰氯光气86 氯磺酸氯化硫酸;氯硫酸87 全氯甲硫醇三氯硫氯甲烷;过氯甲硫醇;四氯硫代碳酰88 甲基磺酰氯氯化硫酰甲烷;甲烷磺酰氯89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二甲基硫代磷酰氯90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二乙基硫代磷酰氯91 双(2-氯乙基)甲胺氮芥;双(氯乙基)甲胺92 2-氯乙烯基二氯胂路易氏剂93 苯胂化二氯二氯苯胂94 二苯(基)胺氯胂吩吡嗪化氯;亚当氏气95 三氯三乙胺氮芥气;氮芥-A97 六氯环戊二烯全氯环戊二烯98 六氟-2,3-二氯-2-丁烯2,3-二氯六氟-2-丁烯99 二氯化苄二氯甲(基)苯;苄叉二氯;a,a-二氯甲(基)苯100 四氧化二氮二氧化氮;过氧化氮101 迭氮(化)钠三氮化钠102 马钱子碱二甲氧基士的宁;白路新103 番木鳖碱二甲氧基马钱子碱;士的宁;士的年104 原藜芦碱A105 乌头碱附子精106 (盐酸)吐根碱(盐酸)依米丁107 藜芦碱赛丸丁;绿藜芦生物碱108 a-氯化筒箭毒碱氯化南美防己碱;氢氧化吐巴寇拉令碱;氯化箭毒块茎碱;氯化管箭毒碱109 3-(1-甲基-2-四氢吡咯基)吡啶烟碱;尼古丁;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烷110 4,9-环氧,3-(2-羟基-2-甲基丁酸酯)15-(S)2-甲基丁酸酯);[3B(S),4a,7a,15a(R),16B]-瑟文-3,4,7,14,15,16,20-庚醇计明胺;胚芽儿碱;计末林碱;杰莫灵111 (2-氨基甲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氨甲酰胆碱;卡巴考112 甲基肼甲基联胺113 1,1-二甲基肼二甲基肼[不对称]114 1,2-二甲基肼对称二甲基肼;1,2-亚肼基甲烷115 无水肼无水联胺116 丙腈乙基氰117 丁腈丙基氰;2-甲基丙腈118 异丁腈异丙基氰119 2-丙烯腈乙烯基氰;丙烯腈120 甲基丙烯腈异丁烯腈121 N,N-二甲基氨基乙腈2-(二甲氨基)乙腈122 3-氯丙腈β-氯丙腈; 氰化-ß-氯乙烷123 2-羟基丙腈乳腈124 羟基乙腈乙醇腈125 乙撑亚胺氮丙环; 吖丙啶126 N-二乙氨基乙基氯2-氯乙基二乙胺127 甲基苄基亚硝胺N-甲基-N-亚磷基苯甲胺128 丙撑亚胺2-甲基氮丙啶; 2-甲基乙撑亚胺129 乙酰替硫脲1-乙酰硫脲130 N-乙烯基乙撑亚胺N-乙烯基氮丙环131 六亚甲基亚胺高哌啶132 3-氨基丙稀烯丙胺133 N-亚硝基二甲胺二甲基亚硝胺134 碘甲烷甲基碘135 亚硝酸乙酯亚硝酰乙氧136 四硝基甲烷137 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 硝基三氯甲烷138 2,4-二硝基(苯)酚二硝酚; 1-羟基-2,4-二硝基苯139 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钠二硝基邻甲酚钠140 4,7-二硝基邻甲苯酚2,5-二硝基邻甲苯酚141 1-氟-2,4-二硝基苯2,4-二硝基-1-氟苯142 1-氯-2,4-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 4-氯-1,3-二硝基苯; 1,3-二硝基-4-氯苯143 丙烯醛烯丙醛; 败酯醛144 2-丁烯醛巴豆醛; β-甲基丙稀醛145 一氯乙醛氯乙醛; 2-氯乙醛146 二氯甲酰基丙烯酸粘氯酸; 二氯代丁烯醛酸; 糖氯酸147 2-丙稀-1-醇烯丙醇; 蒜醇; 乙烯甲醇148 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 2-羟基-1-乙硫醇149 2-氯乙醇乙撑氯醇; 氯乙醇150 4-己烯-1-炔-3-醇151 3,4-二羟基-α-((甲氨基)甲基)苄醇肾上腺素; 付肾碱; 付肾素152 3-氯-1,2-丙二醇α-氯代丙二醇; 3-氯-1,2-二羟基丙烷; α-氯甘油; 3-氯代丙二醇153 丙炔醇2-丙炔-1-醇; 炔丙醇154 苯(基)硫醇苯硫酚; 巯基苯; 硫代苯酚155 2,5-双(1-吖丙啶基)-3-(2-氨甲酰氧-1-甲氧乙基)-6-甲基-1,4本醌卡巴醌; 卡波醌156 氯甲基甲醚甲基氯甲醚; 氯二甲醚157 二氯(二)甲醚对称二氯二甲醚158 3-丁烯-2-酮甲基乙烯基(甲)酮; 丁烯酮159 一氯丙酮氯丙酮; 氯化丙酮160 1,3-二氯丙酮1,3-二氯-2-丙酮161 2-氯乙酰苯苯基氯甲基甲酮; 氯苯乙酮; 苯酰甲基氯; α-氯苯乙酮162 1-羟环丁-1-烯-3,4-二酮半方形酸163 1,1,3,3-四氯丙酮1,1,3,3-四氯-2-丙酮164 2-环己烯-1-酮2-环己烯酮165 二氧化丁二烯双环氧乙烷166 氟乙酸氟醋酸167 氯乙酸一氯醋酸168 氯甲酸甲酯氯碳酸甲酯169 氯甲酸乙酯氯碳酸乙酯170 氯甲酸氯甲酯171 N-(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柠檬酸盐枸橼酸芬太尼172 碘乙酸乙酯173 3,4-二甲基吡啶3,4-二甲基氮杂苯174175 4-氨基吡啶对氨基吡啶; 4-氨基氮杂苯; 对氨基氮苯; γ-吡啶胺176 2-吡咯酮177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二噁英178 羟间唑啉(盐酸盐)179 5-[双(2-氯乙基)氨基]-2,4-(1H,3H)嘧啶二酮尿嘧啶芳芥; 嘧啶苯芥180 杜廷羟基马桑毒内酯; 马桑苷181 氯化二烯丙托锡弗林182 5-(氨基甲基)-3-异恶唑醇3-羟基-5-氨基甲基异噁唑183 二硫化二甲基二甲二硫; 甲基化二硫184 乙烯砜二乙烯砜185 N-3-[1-羟基-2-(甲氨基)乙基]笨基甲烷磺酰胺甲磺酸盐酰胺福林—甲烷磺酸盐186 8-(二甲基氨基甲基)-7-甲氧基氨基-3甲基黄酮回苏灵;二甲弗林187 三-(1-吖丙啶基)氧化瞵涕巴,绝育磷188 O,O-二甲基-O-(1-甲基-2-N-甲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含量>25%)久效磷;纽瓦克;永伏虫189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磷酸酯对氧磷190 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流逐磷酸酯(含量>15%)甲基对流磷;甲基1605191 O-乙基-O-(4-硝基苯基)苯基流代磷酸酯(含量>15%)苯流磷;一皮恩192 O-甲基-O-(邻异丙氧基羰基苯基)流代磷酰胺酯水胺硫磷;羧胺磷193 O-(3-氯-4-甲基-2-氧代-2H-1-苯并吡喃-7-基)-O,O-二乙基流代磷酸酯(含量>30%)蝇毒磷;蝇毒;蝇毒硫磷194 S-(5-甲氧基-4-氧代-4H-吡喃-2-基甲基)-O,O-二甲基硫赶磷酸酯(含量>45%)因毒磷;因毒硫磷195 O-(4-溴-2,5-二氯苯基)-O-甲基苯基硫代瞵酸酯对溴磷;溴苯磷196 S-[2-(乙基磺酰基)乙基]-O,O-二甲基硫代磺吸磷;二氧吸磷磷酸酯197 O,O-二甲基-S-[4-氧代-1,2,3-苯并三氮苯-3[4H]-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0%)保棉磷;谷硫磷;谷赛昂;甲基谷硫磷198 S-[(5-甲氧基-2-氧代-1,3,4-塞二唑-3(2H)-基)甲基]-O,O-二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40%)杀扑磷;麦达西磷,甲塞硫磷199 对(5-氨基-3-苯基-1H-1,2,4-三唑-1-基)-N,N,N',N'-四甲基磷二酰胺(含量>20%)威菌磷;三唑磷胺200 二乙基-1,3-亚二流戊环-2-基硫酰胺酯(含量>15%)硫环磷;棉胺磷;棉环磷201 O,S-二甲流代磷酰胺甲胺磷;杀螨隆;多灭磷;多灭灵;克螨隆;脱麦隆202 O,O-二乙基-S-[(4-氧代-1,2,3-苯并三氮(杂)苯-3[4H]-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5%)益棉磷;乙基保棉磷;乙基谷硫磷204 O-(4-氰苯基)-O-乙基苯基硫代磷酸酯苯腈磷;苯腈硫磷205 2-氯-3-(二乙氨基)-1-甲基-3-氧代-1-丙烯二甲基磷酸酯磷胺;大灭虫206 甲基-3-[(二甲氧基磷酰基)氧代]-2-丁烯酸酯(含量>5%)速灭磷;磷君207 双(1-甲基乙基)氟磷酸酯丙氟磷;异丙氟;二异丙基氟磷酸酯208 2-氯-1-(2,4-二氯苯基)乙烯基二乙基磷酸酯(含量>20%)杀螟畏;毒虫畏209 3-二甲氧基磷氧基-N,N-二甲基异丁烯酰胺(含量>25%)百治磷;百特磷210 O,O-二甲基-O-1,3-(二甲基氧甲酰基)丙烯-2-基磷酸酯保米磷211 四乙基焦磷酸酯特普212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对流磷;1605;乙基对流磷;一扫光213 O-乙基-O-(2-异丙氧羰基)-苯基-N-异丙基硫逐磷酰胺丙胺磷;异丙胺磷;乙基异柳磷;异柳磷2号214 O-甲基-O-(2-异丙氧基羰基)苯基-N-异丙基硫逐磷酰胺甲基异柳磷;异柳磷1号215 O,O-二乙基-O-[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和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混剂(含量>3%)内吸磷;杀虱多;1059216 O,O-二乙基-O-[(4-甲基亚磺酰)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丰索磷;丰索硫磷;线虫磷217 O,O二甲基-S-[2(甲氨基)-2-氧代乙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0%)氧乐果;氧化乐果;华果218 O-乙基-O-2,4,5-三氯苯基乙基硫代磷酸酯(含量>30%)毒壤磷;壤虫磷219 O-[2,5-二氧-4-(甲硫基)苯基]-O,O-二乙基氯甲硫磷;西拉硫磷流代磷酸酯220 S-{2-[(1-氰基-1-甲基乙基)氨基]-2-氧代乙基}-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果虫磷;腈果221 O,O-二乙基-O-吡嗪基硫代磷酸酯(含量>5%)治线磷;治线灵;硫磷嗪;嗪线磷222 O,O-二甲基-O-或S-[2-(甲硫基)乙]硫代磷酸酯田乐磷223 二甲基-4-(甲基硫代)苯基磷酸酯甲硫磷;GC6505224 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甲拌磷;3911;西梅脱225 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乙拌磷;敌死通226 S-{[(4-氯苯基)硫代]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0%)三硫磷;三赛昂227 S-{[(1,1-二甲基乙基)硫化]甲基}-O,O-二乙基二流磷酸酯特丁磷;特丁硫磷228 O-乙基-S-苯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6%)地虫磷;地虫硫磷229 O,O,O,O-四乙基-S,S'-亚甲基双(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5%)乙硫磷;1240蚜螨立死;益赛昂;易赛昂;乙赛昂;蚜螨230 S-氯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氯甲磷;灭尔磷231 S-(N-乙氧羰基-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30%)灭蚜磷;灭蚜硫磷232 二乙基(4-甲基-1,3-二流戊环-2-叉氨基)磷酸酯(含量>5%)地安磷;二噻磷233 O,O-二乙基-S-(乙基亚砜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保棉丰;甲拌磷亚砜;异亚砜;3911亚砜234 O,O-二乙基-S-(N-异丙基氨基甲酰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发果;亚果;乙基乐果235 O,O-二乙基-S-[2-(乙基亚硫酰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5%)砜拌磷;乙伴磷亚砜236 1,4-二噁烷-2,3-二基-S,S'-双( 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40%)敌杀磷;敌恶磷;二恶硫磷237 双(二甲氨基)氟代磷酰(含量>2%) 甲氟磷;四甲氟238 二甲基-1,3-亚二流戊环-2-基磷酰胺酯甲基硫环磷239 O,O-二乙基-N-(1,3-二噻丁环-2-亚基磷酰胺) 伐线丹;丁硫环磷240 八甲基焦磷酰胺八甲磷;希拉登241 S-[2-氯-1-(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乙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氯亚磷;氯甲亚胺硫磷242 O-乙基-O-(3-甲基-4-甲硫基)苯基-N-异丙氨基磷酸酯苯线磷;灭线磷;力满库;苯胺磷;克线磷243 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甲基对氧磷244 S-[2-(二乙氨基)乙基]O,O-二乙基硫赶磷酸胺吸磷;阿米吨酯245 O,O-二乙基-O-(2-氟乙烯基)磷酸酯敌敌磷;棉花宁246 O,O-二乙基-O-(2,2-二氟1-β-氯乙氧基乙烯基)-磷酸酯福太农;彼氧磷247 O,O-二乙基-O-(4-甲基香豆素基-7)硫代磷酸酯扑打杀;扑打散248 S-[2-(乙基亚磺酰基)乙基]-O,O-二基甲硫代磷酸酯砜吸磷;甲基内吸磷亚砜249 O,O-二-4-氯苯基-N-亚氨逐乙酰基硫逐磷酰胺酯毒鼠磷250 O,O-二乙基-O-(6-二乙胺次甲基-2,4-二氯)苯基硫代磷酸酯盐酸盐除鼠磷206251 四磷酸六乙酯乙基四磷酸酯252 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含量>80%)敌敌畏253 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10%)杀螟硫磷;杀螟松;杀螟磷;速灭虫;速灭松;苏米松;苏米硫磷254 O,O-二乙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三唑磷;三唑硫磷255 S-2-乙基硫代乙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甲基乙伴磷;二甲硫吸磷;M-81,蚜克丁256 S-α-乙氧基羰基苄基-O,O-二甲基二流代磷酸酯稻丰散;甲基乙酯磷257 O,O-二甲基-S-[1,2-二(乙氧基羰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马拉硫磷;马拉松;马拉赛昂258 O,O-二乙基-S-(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硫代磷酸O,O-二乙基-S-(4-硝基苯基)酯259 3,3-二甲基-1-(甲硫基)-2-丁酮-O-(甲基氨基)碳酰肟已酮肟威;敌克威;庾硫威;特氨叉威;久效威;肟吸威260 4-二甲基氨基间甲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灭害威261 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30%)灭多威;灭多虫;灭索威;乙肟威262 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10%)克百威;呋喃丹;卡巴呋喃;虫螨威263 4-二甲氨基-3,5-二甲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5%)自克威;兹克威264 3-二甲胺基甲撑亚氨基苯基-N-甲氨基甲酸酯(或盐酸盐)(含量>40%)伐虫脒;抗螨脒265 2-氰乙基-N-{[(甲氨基)羰基]氧基}硫代乙烷亚氨抗虫威;多防威266 挂-3-氯桥-6-氰基-2-降冰片酮-O-(甲基氨基甲酰基)肟肟杀威;棉果威267 3-异丙基苯基-N-氨基甲酸甲酯间异丙威;虫草灵;间位叶蝉散268 N,N-二甲基-α-甲基氨基甲酰基氧代亚氨杀线威;草肟威;甲氨叉威269 2-二甲基氨基甲酰基-3-甲基-5-吡唑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50%)敌蝇威270 O-(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涕灭威;丁醛肟威;涕灭克;铁灭克271 4,4-二甲基-5-(甲基氨基甲酰氧亚氨基腈叉威;戊氰威272 2,3-(异丙撑二氧)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65%) 恶虫威;苯恶威273 1-异丙基3-3甲基-5-吡唑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0%)异索威;异兰;异索兰274 α-氰基-3-苯氧苄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含量>20%)甲氰菊酯;农螨丹、灭扫利275 α-氰基-苯氧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溴氰菊酯;敌杀死;凯素灵、凯安宝、天马、骑士、金鹿、保棉丹、康素灵、增效百虫灵276 β-[2-(3,5-二甲基-2-氧代环已基)-2-羟基乙基]-戊二酰亚胺放线菌酮;放线酮;农抗101277 2,4-二硝基-3-甲基-6-叔丁基苯基乙酸酯(含量>80%)地乐施;甲基特乐酯278 2-(1,1-二甲基乙基)-4,6-二硝酚(含量>50%) 特乐酚;二硝叔丁酚;异地乐酚;地乐硝酚279 3-(1-甲基-2-四氰吡咯基)吡啶硫酸盐硫酸化烟碱280 2-(1-甲基丙基)-4,6-二硝酚(含量>5%) 地乐酚;二硝(另)丁酚;二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281 4-(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纳敌磺钠;敌克松;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纳;地爽;地可松282 2,4,6-三亚乙基氨基-1,3,5-三嗪三亚乙基密胺;不膏津283 二流代焦磷酸四乙酯治螟磷;硫特普;触杀灵;苏化203;治螟灵284 硫酸(二)甲酯硫酸甲酯285 6,7,8,9,10,10-六氯-1,5,5a,6,9,9a-六氢-6,9-甲撑-2,4,3-苯丙二氧硫庚-3-氧化物(含量﹥80%)*硫丹; 1,2,3,4,7,7-六氯双环[2,2,1]庚烯-(2)-双羟甲基-5,6-亚硫酸酯286 乙酸苯汞赛力散; 裕米农; 龙汞287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288 磷酸二乙基汞谷乐生; 谷仁乐生; 乌斯普龙汞制剂289 乳酸苯汞三乙醇铵290 氰胍甲汞氰甲汞胍291 氟乙酸胺敌蚜胺; 氟素儿292 2-氟乙酰苯胺灭蚜胺293 氟乙酸-2-苯酰肼法尼林294 二氯四氟丙酮对称二氯四氟丙酮;敌锈酮;1,3-二氯-1,1,3,3-四氟-2-丙酮295 三苯基羟基锡(含量﹥20%)* 毒菌锡296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5,8-桥,挂-二甲撑萘(含量﹥75%)艾氏剂;化合物-118;六氯-六氢-二甲撑萘297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挂-5,8-挂二甲撑萘(含量﹥10%)*异艾氏剂298 1,2,3,4,10,10-六氯-6,7-环氧-1,4,4a,5,6,7,8,8a-八氢-1,4-挂-5,8-二亚甲基萘狄氏剂;化合物-497299 1,2,3,4,10,10-六氯-6,7-环氧-1,4,4a,5,6,7,8,8a-八氢-1,4-挂-5,8-二亚甲基萘(含量﹥5%)*异狄氏剂300 1,2,3,4,5,6,7,8,8-八氯-1,3,3a,4,7,7a-六氢-4,7-甲撑异苯并呋喃(含量﹥1%)碳氯灵;八氯六氢亚甲基异苯并呋喃;碳氯特灵301 1,4,5,6,7,8,8-七氯-3a,4,7,7a-四氢-4,7-甲撑-H-茚(含量﹥8%)七氯;七律化茚302 五氯苯酚(含量﹥5%)* 五氯酚303 五氯酚钠304 八氯莰烯(含量﹥3%)* 毒杀芬;氯化莰305 3-(α-乙酰甲基糠基)-4-羟基香豆素(含量>80%)*克灭鼠;呋杀鼠灵;克杀鼠306 3-(1-丙酮基苄基)-4-羟基香豆素(含量>2%) 杀鼠灵;华法灵;灭鼠灵307 4-羟基-3-(1,2,3,4-四氢-1-萘基)香豆素杀鼠迷;立克命308 3-[3-(4'-溴联苯-4-基)-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溴联苯杀鼠迷;大隆杀鼠剂;大隆;溴敌拿鼠;溴鼠隆309 3-(3-对二苯基-1,2,3,4-四氢萘基-1-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敌拿鼠;鼠得克;联苯杀鼠奈310 3-吡啶甲基-N-(对硝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灭鼠安311 2-(2,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酮(含量>2%)*敌鼠;野鼠净312 2-[2-(4-氯苯基)-2-苯基乙献基]茚满-1,3-二酮(含量>4%)*氯鼠酮;氯敌鼠313 3,4-二氯苯偶氮硫代氨基甲酰胺普罗米特;灭鼠丹;扑灭鼠314 1-(3-吡啶基甲基)-3-(4-硝基苯基)脲灭鼠优;抗鼠灵,抗鼠灭315 1-萘基硫脲安妥;α- 萘基硫脲316 2,6-二噻-1,3,5,7-四氮三环-[3,3,1,1,3,7]癸烷-2,2,6,6-四氧化物没鼠命;毒鼠强;四二四317 2-氯-4-二甲氨基-6-甲基嘧啶(含量>2%) 鼠立死;杀鼠嘧啶318 5-(α-羟基-α-2-吡啶基苯基)-7-(α-2-吡啶基苄叉)-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鼠特灵;鼠克星;灭鼠宁319 1-氯-3-氟-2-丙醇与1,3-二氟-2-丙醇的混合物鼠甘伏;鼠甘氟;甘氟;甘伏;伏鼠醇320 4-羟基-3-{1,2,3,4-四氢-3-[4-〔〈4-(三氟甲基〉苯基〕-1-萘基]}-2H-苯并吡喃-2-酮杀它仗321 3-[3,4‘-溴(1,1’联苯)-4-基]-3-羟基-1-苯丙基-4-羟基-2H-1-苯并呋喃-2-酮溴敌隆; 乐万通322 海葱糖甙红海葱甙323 地高辛地戈辛; 毛地黄叶毒苷324 花青甙矢车菊甙325 甲藻毒素(二盐酸盐) 石房蛤毒素(盐酸盐)326 放线菌素D327 放线菌素328 甲基狄戈辛329 赭曲毒素棕曲霉毒素330 赭曲毒素A 棕曲霉毒素A331 左旋溶肉瘤素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米尔法兰332 抗霉素A333 木防已苦毒素苦毒浆果[木防已属]334 镰刀菌酮X335 丝裂霉素C 自力霉素。

危化品MSDS-N,N-二甲基甲酰胺

危化品MSDS-N,N-二甲基甲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N,N-二甲基甲酰胺化学品英文名称:N,N-dimethylformamide中文名称2:甲酰二甲胺英文名称2:DMF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维生素、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脒。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3.3 类高闪点液体。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高浓度吸入或严重皮肤污染可引起急性中毒。

吸入蒸气后,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短期内大量接触,可出现头痛、头晕、焦虑、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顽固性便秘等,中毒严重者伴消化道出血。

肝、肾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黄疸,肝、肾功能障碍。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一过性损害。

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疱、水肿、粗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损伤。

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

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2.4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N,N-二甲基甲酰胺68-12-2 99.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

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1170
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小开口铝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
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
LC50:37620 mg/m3,10小时(大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2061
UN编号: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000
TLVTN:
OSHA 1000ppm,1880mg/m3; ACGIH 1000ppm,188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
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
-114.1
沸点(℃):
78.3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
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回目录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
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
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
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其它法规:无水乙醇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11-83)。
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
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
中文名称2:
酒精
英文名称2:
eth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393
CAS No.:
64-17-5
分子式:
C2H6O
分子量:
4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乙醇64-1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
爆炸下限%(V/V):
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3.3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7060 mg/kg(兔经口);7430 mg/kg(兔经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