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调查法
教育研究方法之教育调查法

• 测量调查在教育研究应用中有两种基本形 式: • 直接测量(如,测智商、考级考证) • 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小学生识字量 与语文学习相关性研究,需要先用识字量 表测量小学生识字量,再求相关性)
四、测量调查
• (二)测量调查的类型 • 根据测验的参照点和单位的不同,测量调 查可分为四类: • 1. 定名测量即依据某种法则给事物或属 性指派名称或类别。例如用数字给学生编 号,或用1表示男生,0表示女生。
• • • • •
2、按调查的目的,可将教育调查分为: 现状调查 相关调查 发展调查 预测调查
• 现状调查:是为研究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 或基本特征而进行的调查,其目的是收集 了解教育现象的一般情况,获取基本信息 和数据资料。 • 如: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内容的调查
• 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 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考察它们是否存 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寻找相关因 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 等距抽样 • 又称机械抽样,是将总体的个体排队,按 固定的顺序和间隔抽取样品。 • 如调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按学号抽样
• 个案调查:在对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 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取某 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研究者可根据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进 行典型调查或重点调查。
• 几种主要的抽样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即从有限总体中随机抽取 样品,如抽签、摇奖。
• 分层随机抽样:将总体分为若干子总体, 将子总体作为层,分层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一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决定如 何分层,如:关于小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的 调查,要求有各年级的数据时,年级就应 该作为层。
• 整群抽样 • 从总体中抽出一些自然的子总体(群)作 为一个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整群抽样。 如:新教法实验,一般选取一个(些) 班级或一所(些)学校为试点。
教育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

教育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第一节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有目的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一、调查访问法的基本概念访谈调查与日常交谈不同:第一,访谈比日常交谈更有目的性;日常交谈不一定有明确的目的,而访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从目的的广度和范围上看,日常交谈的目的更加宽泛,而访谈调查的目的比较单一,即从访谈对象那里了解一定的情况和获得信息为目的;第二,交谈双方在关系上不同;日常交谈是一种比较平等的人际关系,而研究性的交谈,构成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研究者控制交谈的内容、方式以及信息的类型和容量,一般是研究者提出问题,被研究者回答;二、调查访问法的类型依据在调查访问时的控制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称为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另一种称为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1.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然后将被访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访问者自由选择答案;2.半标准半结构型访问法,这种方法只是将要问的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3.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自由的交谈,适合于探索性研究;分为:1引导式访问;2谈话式,即访问者事先拟好腹稿与被访问者进行自由交谈;3非引导式访问法,事先完全没有拟定调查标题,可以进行深度访问;这种方法要求访问者具备一定的访问技术;三、调查访问的步骤与技巧调查访问的步骤与技术是决定调查访问所获得的资料是否有用,是否能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调查访问的步骤:1.取样①被试取样、②调查工具取样、③问题取样,2.设计调查表与试查,3.计划、调查访问程序;二访问的技巧访问技巧,是调查中确保研究目的的实现,获得确实有用资料的一个重要因素;技巧包括:1.访问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2对调查访问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取得被访问者的合作;2.进行访问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或找有关被访者的领导或邻居或其他可信赖的人作引荐;要求访问者要热情有礼貌,不失约,必要的寒喧,真挚的感谢,注意对方的身份、称谓、提问要得体;第二步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并设法造成友好的气氛;第三步要把握住方向及主题,能避免的题外话尽量避免;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随时记录,如果事先向被访问者说明,则明正言顺,当面记录,用录音或照相,如果没有理事先说明,则应事后抓紧时间追记;时刻注意被访人的情绪变化,不要使访问为他的情绪所左右,不要用刺感的字眼,使用的言语越简单越好,题目不能地过多,时间注意不能太长;四、教育访谈调查的具体运用一可以运用访谈调查的情况访谈的对象:社会上的名人、专家学者、企业领导等,校长,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以对学生和家长为主要对象;研究的目的:为了研究和了解比较具体细致的情况、特别是探究深层原因时,选择访谈法;二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准备1.根据目的设计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的目的,分析、设计出具体的访谈提纲;2.联系商洽访谈的时间和地点3.对访谈对象的材料搜集和特点分析三访谈的实施与访谈技巧1.访谈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做这样几件事:打招呼、问好;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的目的和话题;安排就座与作好设备方面摄像机、录音机等的准备工作;2.提问是访谈中主要的活动,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提问,决定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和访谈的质量;3. 追问访谈者就受访者交谈中出现的某些概念、事实、观点、疑问等进一步进行询问,以达到深入了解的目的;4. 听与回应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有三种:第一种,主观判断式的听,即访谈者把受访者的回答内容,按照自己的观念、价值观、思维习惯等去理解,用自己的观念体系理解对方的话,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第二种,客观接受式的听,即访谈者尽量把自己的观念暂时存放起来“悬置”,客观地接受被访者的话,尤其重视被访者自己使用的一些独特的概念“本土概念”,尽可能理解其真实的意义;第三种,意义建构式的听,即访谈者在倾听的同时,积极地与对方对话,与对方共同建构事物、概念等的意义;回应的方式主要有:第一, 呼应;包括语言上的呼应和非言语的呼应;第二,重复、重组和总结;重复是把受访者的话重复一遍,表示确认没有听错;重组是把受访者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的话重新组织一下,以便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总结是把受访者的话进行归纳概括,一方面突出中心和主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检验是否理解正确;第三,自诉;指访谈者在受访者的话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的时候,适当地诉说自己的相关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体验;第四,适度的积极性评价;5.记录访谈记录根据访谈的类型可以分两种;对结构型访谈,由于事先设计有封闭型问题和准确的记录方式,因此,只需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在问卷的相应位置做相应的标记即可;这种记录也主要是用来进行定量处理的;对于半结构型和无结构型访谈,则要求访谈者做较多的记录;这种记录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用笔记录,一是用录音机或者采访机记录声音;如果使用录音机,需要事先做充分准备,包括:电池有电否;录音机是否工作顺利;磁带有多少,音量调到多大合适等;另外,录音时,录音机的位置要摆适当,尽量离受访者近一些,使录音清楚;录音机放在稍侧面的位置,不要放在正面,使人时时都能够看见和感觉到,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如果用笔记,访谈者需要注意:第一,提高笔记的速度,可以使用缩语,使用速记,使用各种符号;第二,事后要进行整理,把记录不完整的内容补充完整,把没有记录下来的补上,还可以记一些心得感想;第三,处理好笔记与听的关系,不要一味埋头记录而忽视了适当的回应;最好能够盲记,即眼睛不看笔记本地记录,这只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就能够做到;现场记录的内容可以分四个方面:内容性记录,记受访者所说的内容;观察性记录,记访谈者所看到的东西,包括场景、受访者的表情等;方法性记录,记访谈者所使用的方法;内省性记录,记访谈者的个人因素对访谈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访谈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心得,它应该和客观的内容性记录区别开来,而不要混在一起;6. 访谈的结束访谈结束的技巧有:第一,注意提问的方式,比如“我想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您还有什么要说的”以此表示访谈将要结束;第二,直接说明访谈的结束,比如“今天我们就谈这些;”第三,结束中最重要的是表示感谢;第四,就后续的联系作好交代;7. 团体访谈团体访谈的操作程序和要求与个别访谈基本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有:1受访者的选取要有一定的代表性;2受访者的人数要适当一般在5-10人;3访谈开始,同样要互相介绍,彼此了解身份;然后访谈者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主要话题;与个别访谈不同的是,往往在开始还要说明访谈发言的一些规则,以便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一般的规则有:鼓励大胆发言,不要有顾虑;适当控制发言时间,或者明确规定每次发言的时间;尽量谈自己的看法,一般不批评和驳斥别人的观点;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和中心发言,不要跑题;4对那些没有发言的人,进行提示,鼓励他们发言;5尽可能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以便对问题产生多角度的认识;6在结束访谈时,表示感谢和发小纪念品;8. 访问结果的整理与分析首先注意资料是否按照原先的规定和要求收集的,结构型调查项目有无遗漏其次注意所收集到资料是否能说明问题,有无所答非所问的现象,对于这一类资料,若不能补救,则应从事整理的材料中剔除;剔除后是否会造成取样偏差,对数字资料,其数字的应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都需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核实审查;然后再将无误的材料进行整理;五、调查访问法的评价访谈调查是调查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调查形式的特点;首先,它是研究者和被访者间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其次,访谈调查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访谈是口头的流动的语言,容易“修改”、解释或者提示、明确问题,提高回答的效度;研究者可以调整问题的多少,决定时间的延长或者缩短等;最后,由于访谈是口头语言的形式,所以它对于那些不适于用书面语言的对象来说,更为恰当和容易被接受;访谈法的不足:做较多的准备工作,联系时间,确定地点等;访谈的内容,除非进行录音,很难完整地记录下来;对访谈人的访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较好地进行访谈;第二节问卷法一、问卷法的特点、意义“问卷”Questionnaire,是指研究者将其所要研究的事项,制成问题或表式,而以邮寄的方式寄给有关的人们,请其照式填答寄回的一种形式,均称为问卷;运用问卷作为搜集资料工具的研究方法,便是问卷法;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问卷的目的,主要是在经由填答者之填写问卷后,从而得知有关被测者对某项问题的态度、意见,然后比较、分析大多数人对该项问题的看法,以作为研究者参考;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很多问题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问卷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二、问卷法的优点与缺点1.问卷法的优点:1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可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抽样范围较广,在时间,经费方面,也比直接调查访问较为经济;2只需印刷费、邮费,所费不多,且易行;3问卷法可令被调查者有充分考虑的时间,不受别人干扰,并自由地表示意见,其结果将更为可靠;4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细密,凡在访问时不能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真确回答的事项,皆可在问卷上得到较为满意与可靠的答案;2.问卷法的缺点:1 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确实的回答;2 所选样本,若不能代表某种团体的意见,其结果将不可靠,亦即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问卷法由于问卷的回收率较低,使样本的代表性难于保证;3 问题太多会令填答者生厌,故而置之不理,若问题太少,却又无法达到研究的目的;4问题设计的不理想时,会散漫零乱,不易整理,且难以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对结果进行科学解释;5 当填答者不合作、言不由衷时,所得结果会不可靠;6 有些事情非常复杂,不能用问卷的简单问答所能表明;三、问卷的类型问卷法的类型:结构型问卷与无结构型问卷;1. 无结构型问卷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这种形式的问卷多半用在探索性研究中,一般被访问的人数较少,不用将资料量化,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对于被访问的人来说,可以与其他被访问的人回答相同,也可以完全不相同,回答格式自由;这种问卷回答属于开放式,没有固定的回答格式与要求;这种类型的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2. 结构型问卷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是对所有被测者应用一致的题目,对回答有一定结构限制的问卷类型;问卷还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图画式比较适合文字能力较差的儿童与文盲被试,在跨文化研究中应用较方便,可少受文化影响;结构型问卷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1选择式,将问题的几种可能答案统统列出,让答卷者选择一个或几个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2排列式,答卷者对问题的多种答案,依其喜欢、满意程度排序;3尺度式,问题的答案是用1-5,或1-7或1-其他数字表示,填答者将反应显示在一个评价量尺上,让填卷人选择一个或几个能表述自己实际情况的数字;答卷人在选择答案时,可选一个数字,整理时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也可以是两个数字,并标出哪个数字更侧重些,用模糊统计方法处理结果;尺度式问卷的尺度,常用3-11之间的奇数系列表示,一般量尺范围不超过16,有实验证明,大于16时,人类被试的判断,难以等距;尺度在7±2之间最好;四、问卷的编制一编制问卷的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2.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所谓研究特质,是指所欲研究问题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怎样才能知道研究问题的特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查阅有关的研究资料,收集相关的论述,建构其特质;另一途径是用无结构问卷方法,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个别访谈,收集有关的看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归类,编成尺度式问题,再让相关人员填答,然后再将数字化资料,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抽取问题特质,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现在教育评价中,所提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一般都是属于研究特质,或问题内容,尚不能用它直接作调查使用;3.确定行为样本行为样本指对代表研究问题特质的具体行为的取样;也称问题样本;4.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被试样本选择施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400个左右的被试,无论对信度分析、区分度分析等都可满足要求;5.选择并决定问卷形式选择确定问卷的类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研究的目的, b被测对象的特征, c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用2×2分的方法、百分数方法一般用选择式,若用t检验,可用尺度式;6.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编题时一般要求多编一些,这样在分析题目时,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在争求专家意见时淘汰一部分,修改一部分;7.预试预试可发现问题,如题目的次序、内容、长度、用语等各方面的缺陷;可实现对每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发现其优劣,为筛选题目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预试时的受测者样本要有代表性,人数同正式测验差不多;8.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9.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二问卷题目的编写规则1.问卷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两个部分:一是事实问题,二是态度问题;1 事实问题问卷的开头或结尾请受测者填明一些基本资料,也叫做静态资料;如:住所,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民族,职业,经历,宗教、民间信仰,婚姻状况,父母亲职业与教育程度,家庭人数,家庭设备等等;另一类事实问题是询问受测者的某些实际行为不论过去或现在,或实际行为的制度化一类问题;2 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信仰、情感、动机之类;一种是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如道德观念,进取性格之类;意见与态度有时很难分辨,一般而论,‘意见’比较属于表面的、暂时的看法;‘态度’比较属于深层而持久性的认知; 上述两类问题,无论哪一类,基本上均可以单独分析观察结果,除非有必要,才将它们的分数标准化后,经过项目分析,再加起来用总分计算;另一类的‘态度问题’是所谓态度量表;这种问卷尽管也是一题一题的问,却不是一题一题的算,而是把整个总分或分组分数与其他变量项求相关,或是做因素分析;任何一种问卷如果包含了“事实问题”和“态度问题”,特别是态度量表,若是将两者求相关,可以寻找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也是应用问卷法常欲研究的目的;3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a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b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c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 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d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勉强去碰它,一定失败,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e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f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g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2. 用语方面1 语文方面a 语文应浅显、易懂,不要超过受测者的领悟能力;b 用语应求简单,不能太复杂;c 字句的意义力求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暧昧;d 一句话代表一个单一事物,不要用两个以上的观念或事件;e 要用标准的语文叙述或描述,把概念、范围界定清楚;2 用字造句方面a 一般或特殊;“一般”的意思是指较为“广泛”,如果所需要的资料涵盖面比较大,就把题目出得大些;否则,就小些,这属于“特殊”的范畴;b直接或间接;对一个问题如果应该直截了当地问,就不必拐弯抹角;必须拐弯的,就不能直接问;这要因环境而异;c 个人或集体;3 情绪方面a 避免主观及情绪化的字句;b 避免不受欢迎或涉及隐私的问题;c 避免难于回答的问题4 理解a 在能懂得的范围内提出问题;b 问题不要引起误解或争论,即题目不能引起歧义;c 尽量使用肯定的叙述,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格式;d 不用或少用假设语句或猜测语句;3. 问卷的编辑在结构方面应注意问题的顺序、性质等,在形式方面应注意问题的圈选、安排方式等;1 问卷的顺序a时间顺序;先问较近的,再问较远的,或先问较远的再问较近的,不必限制,以有利于施测为先决条件;b内容顺序;内容顺序安排要考虑三个方面:属于一般的或通论性的,放在问卷的前面,特殊的或专门的放在较后;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不易回答的放在后面;比较熟悉的放在前面,生疏的放在后面;c类别顺序就整份问卷而言,必然包含好几项,最通常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所谓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收入等项;二类是行为资料,如每天收看电视时数、收听广播节目等项;三类是态度资料,如对老师的评价、成就动机量表等;2问卷的施测时间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30-40分钟的回答时间;3问卷的开头谢语及施测说明问卷的开头通常有一小段客套话,包含说明研究目的与重要性,不泄露隐私、如何勾选等项,这类问题很重要,是控制被测者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五、发放分发问卷1.注意邮寄对象-样本的代表性选择样本时一定要从所要研究的对象中选,要有代表性,一般常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即将事先获得的所要研究对象的花名册,依一定的距离取样邮寄或当面分发;2.邮寄问卷的好处与局限邮寄问卷在本质和形式上,与一般问卷没有差异,只是交递问卷的方式有点不同;也就因这点不同,形成了邮寄问卷的若干特性;从好的方面来说:1邮寄问卷可以节省经费,用少量经费就可以调查大量样本;2容易做大地区的抽样,如全国,全省、全县;3 样本大,效度增加;4受测者可以自由填写,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旁人干扰;5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6个人隐私不致为人知道,说假话的程度可以减少;邮寄问卷的不足:1 最大的弱点是收回率的问题;2 问卷寄还后,不论发现什么地方错了,或误解了原意,均无法补充;3受测者填问卷时,可能通篇看过后再答,也可能受了亲友的影响;4受测者对问卷有疑问时,无法获得合理的解释,只有乱填,造成问卷的失真或报废;5 收回的某些问卷有时候是别人代填的;六.问卷结果的整理分析与解释1.问卷的整理1挑出不合乎要求的问卷,这包括事实资料与态度资料填写不全,理解错误等问卷; 2按所选统计方法的要求登录分数或次数;3对于无结构型问卷,则按回答者的内容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去;4对于属于“事实”性的问卷,一般一个题目一个题目登记次数是、否或其他类别; 5对于尺度式则登记分数,对于态度量表可登记总分;2.问卷结果的解释对于问卷的解释,主要是看这些结果是否验证了某些假设,如果没有,可能还要提出一些新的假设或新的研究课题;不能简单地依据统计分析的结论而做出研究结论,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上一页1234。
八种教育研究方法

八种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的研究方法一共有八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法、叙事研究法。
观察法
通过眼睛观察到的事物或者借助工具观察到的事物就称为观察法,比如看看周围的事物,如果有看不清的地方借助望远镜或者放大镜,这就是观察法。
因为观察法最为简单,也是教育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调查法
比如说问卷调查,这就属于调查法,访谈、开调查会、测验这都属于调查法,调查法和观察法都是最直观获得数据的方法!
实验法
这是考试中最常考的方法,实验法顾名思义,就是做一个实验,一定是有严格的流程或创设的条件,并且有变量!比如:老师将两个班级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最终比较那个方法好,这就是实验法!
经验总结法
所谓经验总结法,倒过来就是总结经验,一个老教师将之前所做的事情总结下来,慢慢的形成经验,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直接用经验就能解决,这就是经验总结法。
行动研究法
可以总结为这三类: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比如班级里同学们数学成绩很差,老师就会组织成员形成讨论组,然后进行研究,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再次进行研究,这就是在行动中研究,这个研究是谁发起的,就由谁来研究,这就是由行动者研究!
个案研究法
这个比较简单,以一个单位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比如: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省、一个国家等,但是注意这个单位一定举要典型性!
历史法
用历史事件做调查方法就是历史法,就是研究历史。
叙事研究法
叙述或讲故事的方式就是叙事研究法,比如老师晚上会叙述白天所做的教育事件,这就是叙事研究法!。
论教育研究方法之问卷调查法

论教育研究方法之问卷调查法[摘要]随着教育研究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升,新的研究方法的引进与应用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与此同时,问卷调查法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和社会调查等领域。
在问卷调查研究中要求研究者在实施调查前进行严谨的调查设计,通过尝试性进行多方位验证调查,它可以在较在的范围内分发问卷,选择较大的样本进行研究。
问卷调查法的运用,不仅使教育研究走进生活,贴近现实,而且使教育研究更加真实、生动而令人信服,大大拓展了教育研究的空间,开阔了研究的视野,促使更多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诞生,使教育研究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关键词]问卷调查法;研究方法;教育研究;一、概述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调查问卷获取多种教育信息的方法。
它是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偏重于个人意见、态度或看法,往往以个人或某个群体为对象。
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调查形式的匿名性;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好的教育调查,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或有关部门了解教育现状、发现教育问题、准确把握教育运行状况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推动事业的发展。
(一)定义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毕,然后收回并进行汇总统计,以取得所需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问卷是研究都按照一定研究目的编制的,遵循一定的维度来设计的,对于被调查的问题,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
(二)适用范围与地位问卷调查法有自身所适用的范围。
由于问卷调查法使用的是书面问卷,问卷的回答有赖于调查对象的阅读理解水平,它要求被调查者首先要能看懂调查问卷,能理解问题的住房,懂得填答问卷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之样的文化程度,因此它只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
从被调查的内容看,问卷调查法适用于对现时问题的调查;从被调查的样本看,适用于较大样本的调查;从调查的过程看,适用于较短时期的调查;从被调查对象所在的地域看,在城市中比在农村中适用,在大城市比在小城市中适用;从被子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看,适用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学领域中,用于获取、分析和解释研究对象相关信息的一套科学手段。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它通过编制一份问卷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表可以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量表类型。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并且可以获取较大样本量的数据。
但是,问卷调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访者回答问题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以及样本选择的偏差等问题。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
它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表现来获取相关信息。
观察法可以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形式。
实地观察是指研究者亲自前往现场观察教育活动的进行,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观察则是在实验室等受控环境中对教育活动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真实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结果较为客观。
但是观察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观察者主观偏差的影响和观察到的行为只是表面现象等问题。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深入了解研究对象意见、态度和观点的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谈,提问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
访谈法可以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不同方式。
结构化访谈指研究者提前设计好问题并按序问受访者,半结构化访谈指在一定框架下灵活提问,非结构化访谈则是自由交谈。
访谈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到受访者的具体观点和深层次的信息。
但是访谈法也存在访谈者主观性的影响以及回忆偏差等问题。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控制来观察和分析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可以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在实验中设定不同的条件和因素。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教育假设和推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较好地控制变量,并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一)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教育调查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它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不同,它是为了认识某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
(二)教育调查的类型关于教育调查的类型,目前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
这种类型的调查的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地反映教育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
但是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往往比较肤浅和简单,有些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
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状进行调查。
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
这种类型的调查,其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是进行“现状状况”、“当前情况”的调查。
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引言:教育研究是教育和发展的基础,它的研究方法种类繁多。
其中,教育调查研究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本章将介绍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特点、类型、步骤和技巧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方法进行教育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特点教育调查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既定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教育调查研究法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教育调查研究法强调客观、客观分析和客观描述,研究者要尽可能地排除个人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2.综合性:教育调查研究法注重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相对全面、客观的结论。
3.科学性:教育调查研究法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研究程序和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过程,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证性:教育调查研究法强调研究结论的依据是通过对实际数据和资料的验证和检验获得的,而不是主观臆断或个人体验。
二、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类型教育调查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设计和发放标准化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教师或其他相关人群的意见、看法和态度,从而了解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2.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采用面对面、询问式的方式,对所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交谈和探讨,了解他们的经验、看法和态度。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环境等,通过记录和分析观察材料,获得关于研究问题的信息和结论。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人为控制和调节实验条件,观察和记录实验对象的反应和行为,从而研究和验证其中一种因果关系或假设。
三、教育调查研究法的步骤教育调查研究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确定需要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访谈法

电话访谈是一种新兴的访谈方式,与面对面访 谈相比有一些优点:一是时间快。无需来回奔波, 每次访谈只需很少的时间。二是节省人力。电话 访谈可以减少访谈人员,由少数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完成
访谈任务。三是费用低。只需支付电话费,即 使是长途电话访谈,其费用也低于派员访谈。四是 资料收集处理快速。电话访谈的突出优点是收集 资料集中,可实现自动输入。五是安全。访谈者进 入家庭访问,被访者可能会因陌生人的造访而感到 不安,电话访谈则不会有这种感觉。当然,面对面的 访谈更具弹性,可获取更详尽的细节,可控制访谈情 境,可向问题的纵深发展。当在两种访谈方式之间 做选择的话,电话访谈值得优先考虑。电话访谈会
在访谈结束时,访谈员应把问卷或调查提纲所列 的问题从头至尾复查一遍,看是否有漏问的问题与项 目,如果发现有,便立即向被访人说明和补问。必须向 被访人表示感谢后再离去,不得随便撤离,即使访谈不 太成功,也必须如此。告别被访人的告别词必须含有
可能再访的内容,不得把结束访谈说得很死。
被调查者不愿意接受访谈的原因主要有:
(三)线上与线下访谈
线上访谈 线下访谈
1.线下访谈法
面谈
(1)电话 (2)QQ (3)微信 ……
2.线上访谈法
(1)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也称访谈,它不是交谈双方面对面 地直接交流,而是访谈者借助某种工具(电话) 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近几年来,在调查研究 中电话访谈的使用增加了。电话访谈可以提高 效率,与面对面的访谈相比大约可节约二分之一 的费用。电话访谈与面对面访谈的合作率相差 不多,对于学校系统的成员(教师、校长等)通 过电话访谈比通过个别访谈更容易成功。
自由式访谈也称非结构性访谈。与标准式 访谈相反,它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 卷,而是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 与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双方在比较轻松、自 由、随便的气氛中进行,谈话有弹性,能灵活地转 换话题,变换提问方式和顺序,追问重要线索,可 获得深层次的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但是这种 访谈较费时,费力,容易离题,难以作定量分析,对 访谈人员的谈话技巧要求较高。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内,为了探究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有助于教育研究者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或控制条件下,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以获取关于教育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这种方法可以是参与观察(研究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或非参与观察(研究者作为旁观者)。
2. 调查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作品分析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教育实践、学生态度、教师行为等,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3. 历史法:历史法通过研究教育现象的历史发展,分析其演变过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历史分析。
4.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探讨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5. 实验法: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教育干预(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对教育结果的影响。
这种方法强调因果关系的探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6.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特定的教育情境或个体,通过详细描述和解释,揭示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特定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7.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如书籍、期刊文章、政策文件等,来了解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8.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如教师)参与的研究过程,旨在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同时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专业发展。
9.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强调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采用非数值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如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
10.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侧重于通过数值数据来验证假设,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出可量化的结论。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0

⒊原因调查
原因调查旨在探讨某种特征的儿童或现象 的形成原因,如“幼儿交往能力成因调查”、 “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性格特征的调查”、 “多动症儿童家庭情况调查”。
研究结论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儿童紧张的 智力活动急剧增加,而休息时间大幅度减 少,这种剧烈的变化是造成儿童入学后学 习生活不适应,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 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据此,研究者建议
在大班下学期和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采用小 步逐渐推进的方式作适应性过渡。
⒉相关调查
相关调查旨在探讨两个变量相互联系的性 质和程度,如“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行为习惯 的关系研究”、“大班幼儿识字量与阅读理解 能力的相关研究”、“惩罚与幼儿侵犯性行为 的关系调查”、“幼儿智力水平与记忆水平的 相关研究”等,都属于相关研究。
⒈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旨在了解儿童发展现实过程 中的某些特征,或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或 现象。通过现状调查,可把握研究对象的现 实状态,可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可发现实 际问题,为今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儿童 发展提供依据。
例如,上海某区幼教工作者为了掌握儿童入小学前 后每日活动量的差别,进行了“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 生24小时活动的调查”,从9所幼儿园抽取40名大班幼 儿,并从这9所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抽 取40名作为对照,由幼儿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观察 记录儿童一天在园、在校的活动情况,由家长观察记录 儿童在家的活动情况,然后计算每一儿童一天24小时内 “休息”、 “一般生活活动”、“明显的体力活动”、
二、调查研究的类型
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包含调查与研 究两个互相联系的过程。调查是用一定的方 法和手段去收集事实、资料,研究是对收集来 的资料进行理性分析,目的是为了认识教育问 题,探讨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
教育研究方法之问卷调查法

江西师范大学理电学院教育研究方法之问卷调查法姓名:胡亚新学号: 1407021015班 级: 级物理学术班年 月教育研究方法之问卷调查法摘要: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和社会调查领域。
本论文主要针对问卷调查法的功能、优缺点、使用范围和操作程序进行论述,并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进行研究,最后对其总体进行评价。
关键词:问卷调查法;教育;研究一、定义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的和资料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
二、功能问卷调查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调查法,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第一,为教育研究提供既定研究课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第二,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育政策、规划、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第三,明了教育的现状,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先进的教育经验或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理论,从而推进教育事业与教育科学的发展。
三、优点和缺点(一)优点高效问卷调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无需调查人员逐人逐户地收集资料,并且适用于计算机处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调查很多人,因此,问卷调查具有很高的效率。
客观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调查对象在问卷上署名,增加了其匿名性,填写时又可以保证无其他人在场,故可以大大减轻回答者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在问卷内容涉及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时,在匿名状态下,更有利于被调查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统一问卷调查对所有的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的提问、回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询问,这样,有利于对调查对象的平均趋势和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广泛问卷不受人数限制,调查的人数可以较多,因而问卷调查涉及的范围较大。
由于大多数问卷使用封闭型回答方式进行调查,因此,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对答案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以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和互动,从中发现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观察法可以采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方式,直接观察是指亲自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间接观察是指通过与家长、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交流了解儿童的各方面表现。
2.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向儿童、家长、教师和幼托机构等各方面人员征求意见,以了解他们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需求。
问卷调查可以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3. 个案研究法:针对个别儿童或特定幼儿教育问题,采取深入的个案研究,从中探索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4. 实验法:通过严格控制变量,对幼儿教育的某些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以验证某种教育策略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案例分析法:对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困境进行分析和解决。
案例分析法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实践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

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1. 观察法呀!就像你观察小蚂蚁搬食物一样,教育研究者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行为等来获取重要信息呢。
比如看他们怎么跟同学互动呀,怎么回答问题呀。
这样是不是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呀?2. 调查法也很厉害呢!这就好比你去问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研究者会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等方式去了解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和需求哟。
像问问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什么期望之类的,很有用吧?3. 实验法就像是一场科学小实验啦!研究者会设置不同的条件,然后看看对教育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哦。
比如说研究哪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成绩提升更快,这可太有意思啦!4. 个案研究法呢,就好像专注研究一颗特别的星星一样。
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生或者教育现象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
想想看,深入了解一个特殊学生的成长轨迹,是不是很有意义呀?5. 行动研究法就如同你不断改进自己做事的方法哟!教育者一边实践一边研究,然后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育变得越来越好呀。
就像老师们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来适应学生们,多棒呀!6. 历史研究法呀,那可是在时光隧道里穿梭呢!去研究过去的教育事件、思想,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呀。
看看以前的教育是怎么发展的,是不是很神奇呀?7. 比较研究法好像在比较不同的宝贝呢!拿不同的教育体系、方法来进行对比,看看哪里好哪里不好。
这样能让我们借鉴好的经验,抛弃不好的呀。
8. 内容分析法呢,就像是在整理一堆杂乱的资料哟!对教育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有用的结论呀。
想想看,如果能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关键信息,多厉害呀!我觉得呀,这些教育研究方法都各有各的用处,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帮助我们打开教育的神秘大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呢!。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的手段多种多样,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有:以口头语言为中 介进行访问、座谈,深入了解某些事件或现象;以书面语言为中介进行问 卷调查,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研究;根据心理测量的原理、利用心理学的测 量方法进行测查;对学生的档案资料、教师的教学资料及学生的作品进行 分析,发现教育领域的某些规律。
3. 调查范围的广泛性
调查研究法可以根据需要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 的信息资料;在大规模的研究中,调查研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通过科学的方法 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由样本的研究结果推论总体的情况,节省大量的资源。
二、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类型
Typ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符合研究需要的全部调查对象(总体)中,用科学的抽样 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研究,以样 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调查。
3. 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具有共性的总体事物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面调查研 究的方法,即个案研究,如选取特级教师代表调查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示范性 学校的经验调查研究等。
伍 分析等方法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撰
写调查研究报告。
案例导入
Case of import
教育调查研究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开始逐渐地显露出来。校园暴力作为重要 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国内各地屡有发生,有的事件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非 常复杂,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也受个性品质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某市教育部门想了解 一下本市中小学生的校园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要完成这些任务, 就必须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运用教育测量法及产品分析法了解施暴者和暴力对象的人格特点;运 用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了解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的结果, 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

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一、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亲自到教育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
它可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学生行为、教师指导等来获取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来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和特点,从而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被调查者,以了解他们的态度、意见、行为等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获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和看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结果来得出结论。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通过提问和倾听来获取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思想、态度和经验,获取更加详细和具体的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录音或记录笔记来整理和分析访谈内容。
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已有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和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到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对特定变量进行控制和操作,观察其对教育现象产生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验证假设和推断。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原因和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科学和可靠的结论。
六、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验证假设和推断。
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得出客观和科学的结论,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七、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其特点和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教育现象的背景和细节,从而为理论建构和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者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来发现新的问题和现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
八、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条件或不同时期的比较,来分析其差异和关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不同教育实践的优缺点,并从中获取启示和经验。
教育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访谈法的类型
2.按访谈者接触受访者的方式分为:
直接访谈:又称面对面访谈,即访谈者与 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间接访谈: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 和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
三、访谈法的类型
3.按照访谈过程中的受访者人数分为: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者对访谈对象逐 一进行单独访谈的访谈方法。这是访 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
四、问卷的种类
(二)封闭式问卷 ◆封闭式问卷是指在问卷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 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 让被试在答案中选择。 ◆其优点是:①答题方便,省时省力;②标准化程 度高,便于统计分析,常用于收集定量分析资料。 ◆缺点是:①缺乏灵活性;②缺乏指导性;③缺乏 深入性
四、问卷的种类
专业素养现状,如实回答以下问题,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温馨提示:选择题请在符合项目前的口内打“√”,问答
题请在所留空白处填写。
例 子
例 子
例 子
例 子
例 子
教育调查问卷的论文结构
摘 要: 关键词: 1.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与对象 3.研究结果 4.分析与讨论 5.改进建议
E.其他
(三)多选式 在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可以选择多个答案。
例如:你希望手机有哪些功能(可多选):( ) A.上网 B.翻译 C.MP3或收音机 D.拍照 E.玩游戏
(四)顺序式 即列出多种答案,被调查者按要去排列 出答案的先后顺序。
如:请将下列科目按你喜欢的程度依次编号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美术 ( )音乐 ( )生物 ( )体育 ( )政治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指研究者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收集、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中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旨在培养考生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从科学的角度思考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能力。
以下是教师资格证中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发放设计好的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主观信息。
考生需要熟悉问卷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问题如何编写,如何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考生还应注意避免问卷设计中的偏见和误导,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二、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从目标受试者那里获取信息的方法。
与问卷调查法不同,访谈法可以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受试者的观点和想法,对问题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考生应该学会合理设计访谈内容和流程,掌握访谈技巧,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学会灵活应对受试者的回答,以便充分挖掘信息。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和记录教育现象、行为和事件,并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方法。
观察法可以通过自然观察或实验观察两种形式进行。
考生应该学会合理选择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和观察指标,掌握记录观察结果的技巧,同时对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见进行警惕。
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获取和整理有关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观点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获得已有理论和实践的观点,以及了解教育政策和法规等。
考生需要学会有效地查找、筛选和整理文献资料,避免抄袭和盲目引用,同时注重发现文献中的重要信息和研究缺口,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借鉴。
五、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指基于实证主义哲学观,通过定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来验证教育假设和问题的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实证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技巧,以及推理、统计和表达实证结果的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获取、分析和评估教育领域的数据和信息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它对于教育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教育现象,提出科学的教育改革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收集大量信息的一种常见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向受访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以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群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然而,问卷调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访者可能对某些问题不真实回答,或者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教育活动和行为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参与式观察或非参与式观察来收集信息。
观察可以提供详细的描述和细节,并且能够捕捉到实际发生的情况。
然而,观察法也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和观察偏差的影响,而且某些行为可能难以被观察到或理解。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交流与受访者进行对话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放性或结构化的方式提出问题,以了解受访者的经验、见解和观点。
访谈可以提供详细的内容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迅速获取受访者的反馈。
但是,访谈法也可能受到研究人员的主观性和受访者的回答偏见的影响。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来检验某种教育干预的效果。
实验法能够提供直接的因果关系证据,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然而,实验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因为某些教育问题无法进行实验或者涉及伦理道德的考虑。
五、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文献、报告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和综合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已有研究的结果来了解教育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文献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但是,文献研究法可能受到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的限制,以及存在个别研究结果的偏颇。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教育领域问题的科学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方法,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通过制定问卷,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和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但结果可能受到回答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2. 实验法: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实验,控制和调整不同变量,观察其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实验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变量,揭示因果关系,但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较高,且有时难以模拟真实的教育场景。
3.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活动或现象,记录和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观察法可以获取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但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影响观察结果。
因此,观察法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4. 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被访者深入交流和探讨,获取其看法和经验。
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但可能由于被访者的回忆和主观因素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报告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获取相关信息。
文献研究法能够系统地整合和分析现有的知识和理论,但可能存在文献缺乏或质量不高的问题。
6.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教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实证研究法能够通过大样本的定量数据来验证教育假设,但可能忽略了背后的细节和个体差异。
7. 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研究具体的教育实践案例,了解案例中的教育问题、过程和结果。
案例研究法能够深入细致地分析教育问题,但其通用性和普遍性有限。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标也需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在实际研究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加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
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教育研究方法专题指导及范文示例一、教育调查法 1. 什么是教育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研究方法。
2. 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3 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及要求教育调查报告通常由题目、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这几部分构成,具体要求如下:
(1)题目题目要尽可能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和类型。
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情况的调查研究这一题目就清楚地发映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研究的范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的对象化学教育专业实习生;研究的内容实习情况;研究的类型调查研究。
(2)引言此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的缘由;研究的主要内容。
1 / 3
(3)研究方法这一部分要交代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方法;调查的组织;资料的处理;调查研究的步骤等。
(4)研究结果调查的结果一般可用统计表加以概括,并伴以文字说明。
统计表的主要结构成分有:
表号、题目、线条、主栏、宾栏、数据。
(5)分析讨论在分析讨论部分原则上需交代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①结论及解释;② 存在问题及建议;③ 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书写要规范。
具体请参考《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4.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示例杜郎口与非杜郎口教学模式下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摘要:杜郎口教学模式又称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其教育理念为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低自我效能的症状。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
本研究对两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杜郎口与非杜郎口教学模式下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差异,探究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优势。
---------------------------------------------------------------最新资料推荐------------------------------------------------------ 结果发现:
(1)杜郎口模式下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非杜郎口模式。
(2)杜郎口模式下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非杜郎口模式。
说明杜郎口教学模式能有效降低教...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