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星斗 论紫砂茶叶罐“图腾”的造型艺术和陶刻魅力

合集下载

紫砂艺绝伦 陶刻最唯美——浅谈紫砂“荷瓶”的陶刻艺术特色

紫砂艺绝伦 陶刻最唯美——浅谈紫砂“荷瓶”的陶刻艺术特色
体风格一致 , 衬 托清 雅 唯美 的 意境 , 而 造 型 上 的 素 面 平 滑 配 合 并 优 化 了 陶刻 所 追 求 的艺 术 气 质 。作 品注 重 陶 刻装 饰 与 主 体 的相 辅 关 系 , 留下美的联想 , 若在修长 的“ 荷瓶” 里插 入 刚 刚 修
无穷。 夏 日之 荷 无 疑是 艺 术 家 们 十分 热 衷 的题 材 , 荷 花 清 秀雅
雕饰 , 带 给 人 唯 美 清雅 的视 觉 感 受 。
2 笔墨技法 , 形神俱 佳
紫砂 之 美 , 美在古朴纯净 , 它里外不施釉 , 完全素面朝天 ,
而陶刻就是运 用刻刀在紫砂 陶作品表面赋予 其美 的升华 , 优
美 的 线条 无 论 是 粗 是 细 、 是深是浅、 是长是短 、 是直是 曲, 总 能 在 完 美 的搭 配 和构 思 中创 造 出特 有 的艺 术 效 果 。 陶 刻 以 刀 代 笔. 故 而 强 调 刀 刀见 笔 , 因 而 画 面 的笔 墨感 便 极 为 重 要 。 “ 荷 瓶” 上 的朵朵荷花形 象逼真 , 刀 刻 所 构 成 的线 条 或 流 畅 自然 、 或 峰 回路 转 , 就 像 中 国画 里 的 笔 墨 写 意 , 妙 趣 横 生 。 虽 然 整 个
俱, 意 境 只可 意 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线面整合 , 协调—体
造 型 与 装 饰 应 是 主 与 辅 的 关 系 ,两 者 相 辅 相 成 、相 得 益
彰. 如 果 陶 刻装 饰 是 一次 线 条 的集 合 . 那 么 整 件 作 品便 是 面 的 表现, 线 面必然要整合 , 协调一 体才能呈现 出整体气质 。“ 荷 瓶” 整体造型修长大方 , 瓶身直立 , 肩部微鼓 , 颈部微 收 , 敞 口、

关系图腾的紫砂壶造型设计

关系图腾的紫砂壶造型设计
夷 族 的原 始 先 民 , 鸟 为 自己的祖 先 , 于各 种 各 样 奉 对 的 鸟 , 落 中有 禁杀 、 食 、 用等 严 格 的戒 律 , 个 部 禁 禁 整 氏族 以鸟 为 图腾 , 建立 了一个 “ 吴 ” 并 少 的鸟 的 王 国 。 据古 史传 说 相沿 :凤 飞 , 鸟从 师 万 数 。” 王 朝 就 “ 群 商 奉 玄 鸟为祖 先 , 即所 谓 :天命 玄 鸟 , “ 降而 生 商 ” 。
壶 上 漂 浮 的水 珠 饰 以 1 9粒钻 石 , 照 之 下 , 熠 生 光 熠
辉 。该 壶 造 型典 雅 , 装饰 华 贵 , 当代难 得 一 见 的关 是 系图腾 的壶艺精 品 。
图 1 一 吗 壶
凤 鸟 图腾 式 的紫 砂 壶 , 以称 “ 鸣壶 ” 自有其 何 一 , 典 故 。所 谓 “ 鸣者 , 也 , 一 凤 吉也 ” 据 《 , 尚书》 载 : 记 蜗
鱼 戏水 的 喋唼之态 。
体化 的特征 。
以 “ 图腾 ”为题 材 的 紫砂壶 造 型更 是 屡见 不 鱼
壶 的塑 成鱼 形 , 使之 与壶 的整 体 构成 相对 均衡 , 从 而产 生秀逸 传神 、 中有动 的艺术效 果 。 静 其 他 关 系 图腾 的紫 砂壶 造 型 设 计还 有 很 多 , 如 “ 牛 图组壶 ” 分 别 以形态 不一 的 牛首 为流 , 尾为 五 , 牛
在 紫砂 壶造 型 设计 中 , 龙 图腾 ”为 题 材 的作 品 “ 也不 在 少数 .一般 是 在几 何 型壶 的身简 上 选择 恰 当
部位 用 浮雕 或 透雕 等 形式 , 龙 的形 象 附贴 上 去 , 把 并
把龙 这 种形 象 的合理 部份 捏 塑为 嘴 、 和 的子 。 把 历 史 上 比较风 行 的新 颖 壶式 为 邵大 亨 的 “ 化 鱼

论紫砂陶刻挂盘“宏图大展”的艺术之美和美好祝福

论紫砂陶刻挂盘“宏图大展”的艺术之美和美好祝福

论紫砂陶刻挂盘"宏图大展 的艺术之美和美好柷福潘宗健【摘要】除了在紫砂壶的装饰上面可以进行陶刻装饰以外,其他的诸如文房用品、花盆、赏盘等等器具上面,都可以把书 法、绘画等形式以刀代笔装饰其上,在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 同时,还可以把宜兴紫砂艺人心中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一些感 悟和美好祝福都呈现出来。

我的这件紫砂陶刻作品《宏图大 展》挂盘,就是用传统的,颇见功力陶刻艺术把雄鹰的姿态刻 绘于紫砂之上,从画面的铺陈开始采用枯木,到雄鹰优美的姿 势、嘴巴、眼睛、羽毛等等元素都刻画得非常的到位,把陶刻 技艺之中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细节的刻画都力求精益求精,最后再用文字点题,把这种宏图大展的豪迈气概和美好祝福展示 得非常到位,是一件难得的紫砂文玩精品。

【关键词】紫砂陶刻挂盘;宏图大展;艺术之美;美好祝福江南水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明水秀、风景秀 美之地,在美咖的自然环境之中,也孕育了丰厚的文化 氛围,宜兴是著名的状元之乡,教授之乡,涌现了许许 多多的文化名人,在重视传统基础教育的同时,中国传 统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书 法、美术、篆刻等等艺术形式在宜兴这片土地之上都得 到了长足的有效的发展,除了人们为了修身养性、自娱 自乐以外,还可以通过紫砂这一神奇的载体而成为实用 器和陈列品,获得经济的收入和心灵的满足。

除了在紫 砂壶的装饰上面可以进行陶刻装饰以外,其他的诸如文 房用品、花盆、赏盘等等器具上面,都可以把书法、绘 画等形式以刀代笔装饰其上,在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 同时,还可以把宜兴紫砂艺人心中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 一些感悟和美好祝福都呈现出来,在丰富紫砂艺术表现 形式的同时,也把紫砂文化的外延扩大幵来。

我的这件紫砂陶刻挂盘《宏图大展》就是采用了传 统的紫砂赏盘的形态,圆圆的盘子既可以用来欣赏,同 时也可以当做一件实用的茶具来把玩,也是紫砂文化之 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盘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上面 的刻绘装饰,题材是雄鹰展翅,宏图大展的传统内容,却在画面的布局、刻绘的技法、气势的塑造方面独出心 裁,融入了自己非常鲜明的艺术理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 态度,令人观之啧啧称赞。

浅谈曼生棋奁壶与陶刻技法

浅谈曼生棋奁壶与陶刻技法

浅谈曼生棋奁壶与陶刻技法作者:吴建平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宜兴是我国的陶都,出产的紫砂茶具其特点就是:质地中见高雅。

它凝聚着中华文化,享有:“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

紫砂壶的工艺样式繁多,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紫砂陶刻艺术伴随着紫砂造型艺术发展,融合多种传统文化为一体推动了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和紫砂陶的辉煌。

关键词:紫砂;陶刻;艺术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34-01、紫砂陶刻语言的形成是随紫砂陶的历史,一代代艺人摸索、探究而形成的,是紫砂陶刻最佳的表达方式,也是紫砂陶刻审美和价值的体现。

当然不排斥对石刻、木刻等语言的借鉴和融合,石必须操持紫砂陶刻语言单纯度,为为我所用,这才是紫砂陶刻之大道国和生命力所在。

紫砂陶刻艺术是伴随着紫砂造型艺术发展而发展的,它融合书画、诗词、金石、文赋等多种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要求陶刻者具有相当的文化及艺术才能,看陶刻者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刀法如何,更要看他所刻作品所表现的文化、修养、韵味、意境、艺术功底等各方面。

陶刻者不是简单的、被动的临摹,而是要表现出与载体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陶刻装饰俗称“刻字”、“雕刻”,艺人们用锋利的小钢刀在泥胚上雕刻文字和图形,然后装套进窑烧成,它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壶艺之中,是紫砂装饰的主要手段。

棋奁,亦作『棊奁』,即盛棋子的盒子。

棋奁壶乃是曼生十八式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此壶造型简练至极,形制典雅,质朴无华,这是作者把情感注入形体之中,使紫砂材质和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

挺括而丰富的壶身表面,沉稳而含蓄的色彩,造型的表现力。

使用起来极其顺手方便,韵味无穷。

壶身铭刻:石可袖,亦可漱:云生满瓢,咽者寿。

平和简静,遒丽天成,轻重互补、虚实相生、此呼彼应,上俯下承,构成大巧若拙之活的动卷。

“石可袖”石可藏于袖笼之中。

苏东坡《蓬莱弹子涡石》:“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论紫砂四方瓶的陶刻装饰和艺术魅力

论紫砂四方瓶的陶刻装饰和艺术魅力
1紫砂四方瓶的陶刻装饰
这件紫砂四方瓶(见图1)从器型的方面来看比
图1四方瓶
收稿日期:2021-03-14
较的端庄稳重,粉段的设计使得陶刻的装饰更加精 美自然,立体感十足。四面镶接组合而成的瓶身棱线 清晰,瓶底和瓶口都有层次感十足的设计,使得整体 看起来并不单调,特别是瓶耳的设计具有明式的简 约风格,下面还挂着圆环,富有灵动的气息。从实用 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四方瓶用来插花、放一些卷轴都 是比较好用的,而它最大的功能其实就是陈列欣赏, 品味其中的艺术气息。瓶身一面刻“壮思风飞逸情云 上,朗姿玉畅惠风兰披”的对联集句,充满了浓郁的 人文风格,画面之中的人物神形惟妙惟肖,衣袂纷 飞,气度不凡,高士对弈,趣味盎然。尽管是一个立轴 的画面布局,但是作者把人物的分布、衬托的植物等 等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刀锋所过之处,层次感十足, 上手触摸的话有更深刻的体会。瓶身的另一面陶刻 为隶书,紫砂陶刻采用隶书的字体,更加具有金石味 道和书卷气息,和紫砂的材质、纹理完美地融合在一 起。上面的内容为“无事在怀为极乐,有长可取不虚 生”的对联,众所周知,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 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所以用 陶刻的方式展示出来也是非常的合适。从整体上来 看这件紫砂四方瓶,器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融 合了现代的艺术审美,上面的陶刻装饰分别用书法、 绘画的形式赋予了紫砂器更为多样性的艺术享受, 把原来高高在上的书法和绘画形式直接地呈现在我 们的面前,可以实用、可以把玩,趣味性和艺术性结 合得更强,让我们感受到紫砂陶刻艺术的无穷魅力。
60
2021年06月 第54卷第3期 江苏陶瓷•陶艺园地
论紫砂四方瓶的陶刻装饰和艺术魅力
殷悦呈
(宜兴 214221)
摘要紫砂雅器作为紫砂文化之中的重要部分,融合了紫砂制作技艺、书画陶刻装 饰、泥绘彩绘装饰等等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成为了全国艺术家们展示自 己才华的很重要的载体之一。正是通过紫砂雅器,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让 紫砂从实用器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艺术品,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从整体上来 看这件紫砂四方瓶,器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融合了现代的艺术审美,上面的陶 刻装饰分别用书法、绘画的形式赋予了紫砂器更为多样性的艺术享受,把原来高高 在上的书法和绘画形式直接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以实用、可以把玩,趣味性和艺 术性结合得更强,让我们感受到紫砂陶刻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紫砂器;四方瓶;陶刻装饰;艺术魅力

浅谈紫砂壶上的图案及纹样变化

浅谈紫砂壶上的图案及纹样变化

图案的素材首先来源于生活袁这是源的问题曰其次来 源于古代的遗产和外国的艺术袁这是流的问题遥
渊1冤 人物遥 人在生产劳动尧体育尧舞蹈中的各种动态 及日常丰富多彩生活的反映曰
渊2冤 植物遥 花卉尧树木尧枝叶尧果实等曰 渊3冤 动物遥 飞禽尧走兽尧鱼尧虫尧贝壳等曰 渊4冤 天文遥日尧月尧星辰尧风尧云尧雨尧雪尧水尧电尧光尧虹等曰 渊5冤 风景遥 亭园风景尧山河农田尧楼台建筑等曰 渊6冤 器物遥 各种用具曰 渊7冤 几何形遥 利用点尧线尧面组合的各种形状曰 渊8冤 文字遥 汉字尧外文尧阿拉伯数码等遥
3 结语
连续纹样是相对于单独纹样而言的遥 它有反复式与 非反复式两类遥 反复式的连续纹样是以单独纹样渊也叫母 题袁即以一个形象或几个形象组成完整的纹样冤作重复排 列袁成无限反复的纹样袁如院二方连续尧四方连续遥 非反复 的带状纹样和面状纹样则找不出纹样单位遥 二方连续纹 样 院 指 以 一 个 单 位 纹 样 渊 母 题 冤 作 左 右 渊 横 式 冤尧 上 下 渊 纵 式冤尧倾斜渊斜式冤尧首尾相接渊环式冤等排列的形式遥 二方连 续的形式有院散点式尧接圆式尧折线式尧波线式尧结合式尧垂 直式尧水平式等遥 四方连续纹样院指以一个单位纹样作上 下左右四方重复排列袁亦可无限扩展纹样遥 其组织形式有 散点式尧连缀式尧压叠式等遥 紫砂壶上的图案及纹样对其 外观影响较大袁因此在选图案及纹样时要特别谨慎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58 FOSHAN CERAMICS Vol.24 No.4 渊Serial No.213冤
见一斑遥 然不止如此袁在壶把尧壶嘴的设计上袁特意设计成 枝干状袁尽管纹理清晰可见袁但生机勃勃的虬枝与葡萄枝 叶装饰呼应袁显得自然亲切袁别有一番意境遥 卷曲的葡萄 枝为壶钮袁美观大方遥 这是一幅多么自然温馨的画面袁彰 显着生命的可贵和大自然的伟大袁 想必作者定是留连于 园林与自然中袁心性相吸袁才能这般情真意切遥

言为心声--浅谈作品“洋桶”壶的陶刻魅力

言为心声--浅谈作品“洋桶”壶的陶刻魅力
在紫砂陶艺中呈现书法艺术,一方面是通过书法的
线条与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等的本身内容一致融 合,另一方面则是要包含一种感情、一种思想、时代的 元素与文艺的元素交相融合,这样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整 体气质就会显得同步而一致,起到正题的作用,其具体 的陶刻布局表现也通陶刻本身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
同样以作品“洋桶壶”为例,这把壶作为洋桶本身 是具有一定历史情境的感的作品,尤其是还实用了传统 制作中的铜制金属提梁,更有一股老品新味的质感,在 这样的作品上进行陶刻的搭配,就要考虑到壶形气质本 身的内涵,以平铺直叙的笔法,讲述一个能够引出这种 壶形内涵的陶刻内容。这种铺陈是一种手法上的平稳, 在具体的刻画上,下刀平稳,无锋和顺,字与字的间 距,行与行之间的分隔要做到风格上的统一,使其即便 单独来看,都能够彰显文字本身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 则可以表述出博大精深的道理。
作品“洋桶”壶上的陶刻装饰即是以宋代苏轼的一 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为茶壶本身的搭配。 这首词是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当时正是苏轼被贬 黄州之后的第三年,他通过偶遇风雨时的触景生情,在 这首词中写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可以 说是从寻常中生出奇景,表达了一种超脱旷达的胸襟, 同时还寄寓了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首词本身就有着 极高的立意和本身的表达。
诚如苏轼词中所述,人生多风雨,但对于本我的内 心来说,更需要潇洒的坚持,外在的一切不需要理睬, 用自身的感悟来浇灌自身的理想,用豪放不羁的语言诉 说着自己的心声。而这种豪言壮语是在风雨中生成的, 人在自然之中又是渺小的,无法与风雨相争,但对于自 然的追求又让我们憧憬自然,融入自然,只是在这种追 求自然的过程中,不会放弃自我,秉承着自身的信念不 断的磨砺和奋斗。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

赋予紫砂艺术之生命的陶刻装饰

赋予紫砂艺术之生命的陶刻装饰

关键词 : 紫砂艺术 ; 陶刻 ; 书 法 装 饰
1 前 言
紫砂 艺术是 中华优 秀的传统 文化 .陶刻 艺术 的价值
对 画上 的题 诗 、 落款、 印章 的位 置作 出灵 活 的处 理 . 以取
得整体 和谐 , 交相辉 映的艺术效果 。 早期 的紫砂刻字多是在壶底作落款 时用 的。 制 壶
赋予紫砂艺术之生命 的陶刻装饰
查 越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笔 者 的刻 绘 将 《 降 坡 泥 井栏 壶 》 的神 韵 表现 的淋 漓尽 致 。
中国 艺术 讲 究 的是 度 , 过 与 不及 都 是不 好 的 , 陶刻 也正 是 如 此 。陶 刻 与紫 砂 造 型 相 得益 彰 , 要做 到锦 上 添 花 的效 果 , 切合主题 , 切 合 紫 砂 壶本 身 的 特点 和 个性 , 这样 才 完美 至 极 。
工 艺 。随着文人 的参与合 作 , 为满 足 自赏 , 继 而将 陶刻 的 部 位移 至壶腹 , 镌 刻简练 的铭文 与诗句 , 以后更 发展 到书
画 同 时铭 刻 。
3 结语
陶刻对紫砂作 品起 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一起着相 当重要 的作 用 。 一件
情 创作 了四款 以匏瓜 为题 材 的紫砂 壶 , 其 中 即有 “ 匏壶 ” 实 圆润 , 紫砂 “ 匏尊” 壶的形象 , 也是这种神色。 匏瓜帮助 了苏
紫砂 陶 刻 的发 展 与进 步
更形象。
笔者 有着 自己独特 的篆刻风 格 , 不仅 书法 自成一 体 , 陶刻是 紫砂艺 术 中的主要表 现手法 。是 紫砂艺 术 的 刀法也使 用 了平 口刀 ,采 用 了冲刀法 ,使作 品更具 金石 紫 砂 陶坯 具 有 良好 的 可 塑 性 , 故 易 于 在 紫 砂 陶上 进 行 重要组成 部分 。它赋予 紫砂 艺术生命 , 是集书法 、 绘画 、 金 味 。 无论 真 、 草、 隶、 篆 诸体 , 秦砖 、 汉瓦 、 钟鼎 、 甲骨 、 竹 石、 文学 修养为一 体的综合 艺术 。陶刻 艺术的特性是 用各 雕 刻 , 写经各 种书法 源流 , 或 花卉 、 虫鸟、 山水 、 人物 等 白描 、 种 刀法来 表 现线条 的粗细 和力 度 的 刚柔 及墨 的韵 味 , 在 简 、 写意 等 国画技 法 , 汇集 文学 、 书法 、 绘画、 金 石篆 刻 紫砂坯 体上 巧妙地 运用指 、 腕、 肘各 部分 的力量 自如 地刻 工笔 、 形 成紫砂 陶特有 的雕刻装 饰工艺 , 具有 独 画。 从而 表达 出作 品的整体 意念 及思想情 感 。陶刻有 刻底 诸 艺术于 一体 , 和空刻两 种形式 。 刻 底是用 毛笔在坯体上 打好墨稿 , 或用 特 的 艺 术 品 味 紫砂 陶刻装饰 . 最早见 于元代 铭“ 且 吃茶 、 清隐 ” 五字 蜡纸 把书 画稿 印在坯 体上 , 然后 用刀 依墨稿 刻 划: 空 刻是 紫砂壶 陶刻与古代 陶器刻文 同为一个模式 , 即是作 直接用 刀在坯 体上刻 划 。提 升 陶刻 水平 的前提 是要 有一 草书 。 定 的书画基础 和艺术 气质 。在紫砂 壶面上 刻 画要 经 过 自 者 在其所 制 陶坯 上记述姓 名或记 上所叙铭 文 ,起 初都 在 这 只是 紫砂壶 陶刻 的雏 形 , 还谈 不上 陶刻 装饰 己大脑 的想 象 ,必要 时还要 按照壶 面形状 及 画幅 的大小 壶底刻 画 。

论陶刻的铭文与装饰之美

论陶刻的铭文与装饰之美

论陶刻的铭文与装饰之美作者:管陶钧来源:《江苏陶瓷》2019年第01期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它从一种直接来自于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工艺美术品,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加上文人的参与,有的已经成为能够进入文人书房的雅致陳设,紫砂壶和很多紫砂器物就是这样。

紫砂器物的实用性、特殊性与强烈的美学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认可接受乃至追捧。

同时,陶刻艺术和紫砂器物的结合,通过诗书画印及不同的刀法装饰技法,更是给紫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陶刻艺术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已成为一种主流装饰方法,而且这种综合性强的艺术形式,在经历过中华文化的积淀和陶文化的洗礼之后历久弥新,甚至被称为“壶上金石文化”。

紫砂壶由于历代文人的参与,留下许多切茶、切壶的壶铭,故而陶刻铭文内容丰富多彩,使紫砂壶一跃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文房用品。

我们耳熟能详的紫砂壶铭文可能是“苦而回甘,直凉之言”,也可能是“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更可能是“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抑或“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陶刻作品,据说是元明之际的隐士孙道明(号清隐)在紫砂罐上的五字草书:“且吃茶,清隐。

”这五字草书开创了紫砂陶刻装饰的先河,但可惜无实物可以印证。

陈曼生及其“曼生壶”是我们所熟知的,作为书画家、篆刻家和诗人的陈曼生被誉为紫砂史上“文人紫砂”的代表。

曼生饰壶的艺术特点与风格是壶形、壶名与铭文互相呼应,构成整体设计。

“曼生壶”正是因为铭文的魅力,丰富了紫砂壶的蕴含,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文人紫砂”,而且可以说是紫砂史上至今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峰。

陶刻器物铭文,与装饰之美的融合,使观者在赏玩之时得到更多更美好的享受。

而陶刻艺术对紫砂器物审美的影响是双层性的,一方面紫砂陶刻装饰对紫砂器物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审美效果,切题、切器、切意;另一方面,陶刻装饰影响了紫砂器物的本初审美呈现。

我们不妨来看民国“鸣远款松竹梅笔筒”(见图1),笔筒上的铭文为“岁寒清韵,山翁长梦;砚池情侣,百年因缘。

论紫砂“六方千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论紫砂“六方千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感悟和升华。
紫砂作为一种 特 殊 的 材 质,具 有 良 好 的 透 气 性 和
吸水性,用来制 作 成 为 花 盆 栽 培 名 贵 的 花 木 也 是 非 常
的适合,宜兴的 紫 砂 艺 人 又 在 此 基 础 之 上 把 制 壶 的 技
艺充分地运用其 中,让 紫 砂 花 盆 脱 离 了 简 单 的 实 用 功
面,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笔者的这件紫砂《六方千筒》就是在传统器型的基
础上继承而来。在历 史 上,许 多 名 家 大 师 也 曾 经 制 作
面并没有呈现出秋天 来 临 的“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而 是
表达了“一年好景君 须 记,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的 乐 观 主
义精神。有的立面上 还 用 不 同 的 书 法 字 体 刻 绘 着 “诗
与之相关的不同类型、不 同 形 式 的 器 具 也 在 不 同 阶 层
的画纸,以刀代笔,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和技艺。从刻绘
和文化氛围之中逐渐 流 行 开 来,其 中 的 一 个 类 型 紫 砂
的内容来看,一般情况都是绘画和书法相结合,六面可
千筒就成为典型代 表 之 一。 在 日 常 生 活 中,常 见 的 花
其实在一般的情况下,紫 砂 壶 的 主 要 魅 力 来 自 于 其 内
在的精气神韵和产生 的 情 感 共 鸣,这 样 才 能 牢 牢 地 抓
住使用者的心灵,使其永远陪伴在壶友身边,永远有所
感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
自然之 美,妙 趣 天 成———浅 谈 紫 砂 壶 “青 蛙 ”
1] 吴介春 .
图 1 《出井》
能,通过精致多样的外形和精美绝伦陶刻装饰,赋予了
紫砂花盆别样的 艺 术 风 情 和 迷 人 魅 力,让 人 在 欣 赏 自

壶中有乾坤

壶中有乾坤

在 紫砂壶身上 ,我们可 以形 象地了解中国文化 。紫砂壶还是中国
人美好愿景 的重要载体 ,另外 , 砂壶对中庸 ,对道法自然等文 紫
化理念 ,都有着直观的体现 。
紫砂壶 ,把 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相结合 。紫砂壶恰恰在实用和艺 术的结合方面 ,显现 出卓而不凡的优势 。一把紫砂壶经济实用
完美地 实现 了 日常家用 ,与 艺术把 玩的结合 。它扎根民间 ,尚理 崇文 ,与古老的五行说 ,阴 阳观 以及 民间的愿景 ,达成 了绝妙 的 契合 。它胸襟开 阔 ,海纳百川 ,与儒 ,道 释等 传统文化 ,实现 了完美的融合 。
【 考文 献 】 参 [] 1 良绍 紫砂赏 玩 台湾艺 术园书 公司 ,1 9 年 3 g
用A g 个泥料 ,俗称五色土 ,五色与五行在这儿对上了 。那泥料 gl S 中有水 ,有土 ,有金砂 ,在制烧过程中 ,要用木头 ,要用火 。~ 把 紫砂壶 恰好是 金木 水火土 的结晶 。许多人认为 ,把五色 ,五行
上 ,古代的文人墨客 ,对于茶的吟咏与赞美 ,那可就多了。
中 国人有着悠 久的 喝茶历史 ,从 喝煮茶到 吃点茶 ,再到 冲泡散 茶 ,最 终紫砂 壶在 中国的茶 文化发 展中 ,找到了 自 己的 一席之 地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 分。

绪年 间 ,黄玉麟也做过 ,还有 许多壶艺家都做过这款壶 。虽然不 同的壶艺 家 ,在细 节处理 上各 有自 己的考虑 ,但那一 款壶的 主 题 ,始终没有变 。它执著地表达 了天 下百姓都希 望金榜题 名 ,希 望连中三元 ,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那种美好愿望 。
与中 国 的 传统 文 化 是 分 不 开 的 。
造 型 美 ,手 感 好 ,既 能 喝 茶 ,又 能 欣 赏 ,既能 摩 挲 把 玩 ,又能 陶

浅谈紫砂陶刻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浅谈紫砂陶刻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4、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长期以来,历经古今几代人的探索实践,紫砂陶刻 业已形成了它自身的规律和特色,与之相适应地也产生 了一套程式的刀法和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新的 社会文化形态和各种艺术流派的冲击,紫砂陶刻也在潜 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一些变化,紫砂陶刻作品完 全依附于具体实用功能的紫砂器上的传统观念,面临新 的挑战。一方面,紫砂器物及相关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实 用功能中摆脱出来,其本身就是具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成 分,演化为完全脱离实用功能的欣赏艺术,且品种、范 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现代陶刻作品也在逐步摆脱传 统上的依附属性,逐步发展为一项独立的艺术,这种功 能的转化扩大了紫砂陶刻的舞台,给紫砂陶刻发展提供 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使得传统技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显然,传统陶刻技艺的创新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 题,这就要求紫砂陶刻从业者要从新的审美观念、新的 审美视角和新的审美价值来审视作品的继承与创就。现 代陶刻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否 则则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着力于研究传统技法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沿革命化及其与文化、书法、绘画等 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广泛吸取和借鉴前人的创作 成果和艺术精髓,客观地把握好和处理好传统与现代、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 和创作水平,以达到新形势创新理念和紫砂作品物化过 程的良性循环和完美统一。
1、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正确领悟和把握紫砂陶器造型和陶刻两者互为影响
的关系,做到主客之间相互呼应、互为表里、浑然一 体,是紫砂陶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紫砂陶器的主体是造型艺术。与其它陶瓷门 类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材质的肌理美与色泽美。紫 砂陶刻是根据紫砂陶坯的材质特点,在充分表现紫砂器 物工艺属性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装饰技巧,以 达到提升紫砂视觉效果和文化品味的目的。因此,紫砂 器物造型始终占有主导地位,陶刻装饰只是从属于主体 的辅助手段,起到画龙点睛的烘托作用。一幅好的陶刻 作品应“随方制象”,围绕主体造型结构及内涵通体谋 篇布局,使陶刻作品与主体达到风格上的一致、形式上 的和谐,两者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论紫砂赏瓶雀屏中选图的陶刻技艺和人文韵味

论紫砂赏瓶雀屏中选图的陶刻技艺和人文韵味

论紫砂赏瓶"雀屏中选图 的陶刻技艺和人文韵味吴志彖【摘要】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用巧夺 天工的妙手把紫砂演绎成了各种的器具,并且得到了许多文 人雅士的设计和参与,成为了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 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文人雅器,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从 整体上来看,这对紫砂赏瓶〈雀屏中选图》的造型和立意, 可谓是相得益彰,精妙绝伦,深厚的绘画、书法和陶刻功力 更是锦上添花,凸显了这组紫砂艺术作品别样的人文气息, 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无穷的艺术韵味。

【关键词】紫砂赏瓶;雀屏中选图;陶刻技艺;人文韵味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之中,唐宋可以说是其 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了许多的官窑名器,在后来的拍 卖市场之上屡创天价,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 术审美,就连我们在国际世界的英文名字“c h in a ”,也 是瓷器的意思。

所以可以说,瓷器就是代表了我们国家 和民族,可见它的广泛影响力和珍贵的程度。

经过元代 的多民族融合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在明清时期,紫砂 器逐渐地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关于紫砂的来历,有着许 多的传说,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始陶异僧”的故事, 表现了人们对于紫砂五色土的珍惜。

在后来的发展历程 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用巧夺天工的妙手把紫砂演绎成 为了各种的器具,并且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设计和参 与,成为了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 综合性文人雅器,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的这对紫砂赏瓶作品《雀屏中选图》采用了非常 稳重的传统器型,在四方的基础之上,线条的舒展程度 更加的大气,瓶身从上到下由宽至窄,瓶底平整,层次 感十足,更加凸显出器具的亭亭玉立。

瓶颈的处理也是 煞费苦心,经过过渡之后,敞幵的瓶口更加的细腻饱 满,实用大气。

自古以来,紫砂赏瓶最大的特点就是陶 刻或者泥绘的装饰,可以充分地利用这几个面,把我们 想要表现的诗歌和画面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此瓶画面 的内容是“雀屏中选”,典故出自《旧唐书•高袓窦皇 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 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浅谈现代紫砂陶刻艺术之美

浅谈现代紫砂陶刻艺术之美

清时 代 。自宋朝 以来 , 禅 文 化 的流行 带动 了茶文 化 的 繁荣 . 而紫 砂壶 作 为宜 茶 的茗 茶 器具 因 此诞 生 : 到 了
明清 时期 .茶文 化 在文 人 士 大夫 中盛 行 ,从 而紫 砂 “ 文人壶” 也应运而生 . 一 些 诗词 最 直接 地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紫砂 壶 体 陶刻 之 上 , 并 逐 步受 到 当 时文 人 、 士 大 夫 的追 捧 .可 以说 从那 时起 紫砂 陶刻 成 为 了一 门极 具文 化 气息 的艺 术 门类 。紫 砂 陶刻 随 着紫 砂 艺术 不
作 附庸 风 雅 . 紫 砂 陶刻艺 术 的审 美 观 点 中 “ 雅” 字不
壶 上 题词 陶刻 是 品茗 之余 的乐 事所 在 。 因此 . 从 紫砂
陶刻 艺 术 的兴 盛历 史 渊源 可 以看 出 .最 初 紫砂 陶刻 可 以看 作 是 在 “ 壶体 ” 纸 张 上 吟诗 作 画 的笔 墨 . 而 紫
可 回避 。 现 代高 节奏 的都 市生 活 。 人 们越 来越追 求 闲
暇 时光 中的安逸 美好 .而 品茶文 化 成为 很 多人 的选 择 .品茶乃 雅事 .与之 相 匹配 的 喝茶器 皿 也须 是雅 物 .而紫 砂 壶就 是其 中翘 楚 要 体现 紫砂 作 品 中的
砂 壶 就 是特 殊 的宣 纸 .因此 它 的诞 生决 定 了它 的艺 术 审 美 观 .适用 于 紫砂 陶刻 艺术 的作 品大 多是 趋 于 光 素 器类 别 的 。 紫砂 光 素器 以简单朴 素 的 “ 清” 为美 ,
断地 发 展 .今 天 的紫 砂 陶刻 艺术 有 着更 丰 富 的工 艺
技法 、 题 材语 言 以及 艺 术 内涵 , 并 且 随着 越 来越 多 的 艺 术 门类 被 融人 紫 砂艺 术 ,现代 紫砂 陶刻 的艺 术 形

紫砂陶刻的探索创新

紫砂陶刻的探索创新
求 表 面 性 的 鉴 赏 。 应 当 通 过 刀 的 表 现 , 体 味 好 作 品 浑 厚 而 有 深 度 的 韵 味 , 由 刀 看 书 画 , 思 哲 理 ,悟 人 性 ,能 欣 赏 体 味 到 一 件 作 品 的 真 性 ,产
生 一 种 其 鸣 ,令 你 感 到 一 种 美 的 感 性 满 足 。 这 种 由刀 的 表 现 而 间 接 形 成 的 美 感 共 鸣 ,是 深 层 次 的 鉴 赏 ,就 能 透 过 “ 热 闹”看 “ 门道 ” 了 。
品 不 如 了 艺 术 品 的 品 位 , 成 为 赏 品 、 藏 品 。 紫 砂 壶 之 赏 品 、 藏 品 , 有 的
具 有 历 史 价 值 , 有 的 具 有 艺 术 价 值 ,有 的 还 具 有 示 范 后 世 的 作 品 价 值 和
科 学价值 ,收藏 ,是 一种 美学 ,而不 是 “ 玩物 丧 志” , 目的 是在 美的 享
性 ,在紫 砂 胚 胎上 铭 文 作 画 ,只 需 提笔 画 稿 或 以刀 代 笔 。对 文 化 人来
江苏宜 兴
宜兴 2 1 4 2 2 1
说 ,这是 一 种艺术 的享 受 ,也是 艺术 情感 的宣 泄 。壶艺 的发展 和 书法 、
绘 画 、篆 刻 等 是 分 不 开 的 。 尤 以 书 法 作 为 壶 艺 装 饰 的 主 体 艺 术 , 有 内 涵 、 有 品 位 的 艺 术 创 作 思 路 ,就 必 须 在 风 格 、 意 境 、 刀 法 上 下 真 功 夫 , 选择 多种 主体 用刀 之变 化使 紫砂 艺术 与书 法相结 合 ,达到 风格 意境 造型
订 制 ,挥 毫 饰 壶 。
紫 砂 壶 的 雕 刻 装 饰 艺 术 集 诗 词 、 书 画 、文 学 、篆 刻 、 金 石 艺 术 于 壶 体 。 今 又 创 造 了 题 词 、 题 跋 ,更 进 一 步 的 把 紫 砂 艺 壶 推 向 高 层 次 文 化 层 ,铭 、镌 的 内 容 有 与 茶 文 化 、陶 文 化 相 切 的 词 句 ,有 哲 学 、伦 理 、 道 德 、知 识 性 的 等 等 词 句 ,提 高 了 装 饰 层 次 , 深 蕴 文 化 内 涵 。 工 艺 品 特 艺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历史及重要性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历史及重要性
明嘉靖时期袁 在吴经墓中出土的提梁壶是最早的有 据可查的紫砂壶遥 其壶身为传统陶瓷罍的造型袁口略宽袁 丰肩袁腹以下内收袁平底遥 壶腹上一弯流袁根部与壶腹部相 接处贴四瓣柿蒂形纹饰叶片袁 壶肩上装有类似明式家具 中的野罗锅枨冶形提梁遥 提梁下端内侧装有一环形圆孔袁用 来系盖子遥
崇祯年间袁 在华师伊墓出土的三足如意纹盖大彬壶袁 此壶身为球体袁壶身上部加壶颈尧宽口尧三弯流尧环形把尧 小三足钉遥 盖为压盖袁盖面呈凸形袁以盖钮为中心袁盖面 贴有四合如意纹饰袁盖沿与壶口沿形成上下渊下转第 58 页冤
盖面呈凹形袁盖纽装饰锁链袁是仿秦时带铁索的大铁锤遥 晚清时期袁以此造型为壶袁意义深远遥 此壶造型袁在紫砂发 展史上袁非常有意义遥
3 结语
紫砂茶壶的传统造型语言具有其特有的审美形式和 文化内涵袁 这对我们本土的现代产品设计具有很深远的 借鉴意义袁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袁无论是文人雅士袁亦或 者能工巧匠袁在创作诸多艺术作品时袁都追求意境袁野作者 得心袁览者会意遥 冶
渊上接第 56 页冤
一弧形袁制作工艺极为讲究袁起线工具尧勒只尧明针等工具 在此壶中都已应用遥
明朝晚期袁时鹏刻款的水仙花六瓣方壶袁在紫砂壶造 型中属筋纹器和方器结合最好的一件作品遥 壶身为六方 形袁折肩袁至壶口为筋纹形器袁壶口为菱花形袁压盖袁盖面 凸起呈筋纹形袁与壶肩筋纹连为一体袁短流尧环形把袁把上 方有扣袁整个造型乐趣横生遥
紫砂茶壶闻名中外袁不仅因为它的实用性强袁更重要 的是它富含艺术美遥 近五百年来紫砂壶艺的发展袁经过众 多艺人的努力袁吸收并借鉴大量的其他门类艺术遥 紫砂茗
壶造型可分为方器尧圆器尧自然形器尧筋纹器尧新型器五大 类型遥
方器有四方尧六方尧八方尧长方尧方器变异等形式遥 圆 器可分为球形尧半球形尧圆柱形尧圆形变异等遥 按大小袁可 分为大壶形尧圆壶形尧小水平壶遥 在大壶形中以提梁壶较 常见袁当时被农民带到田间地头干活时使用遥 圆形壶因 为它大小适中的特点袁使用较为普遍遥 小水平壶袁造型也 多为圆形袁适合喝功夫茶遥 自然形器亦称花货袁像生器尧 花塑器等袁模仿自然界中的花尧果尧植物等形态遥 筋纹器 也多为圆形袁亦有少量方器筋纹遥 新形器袁大多以壶为主 题袁放弃传统实用功能袁以社会发展的动态为前提来进 行陶艺创作遥

论紫砂壶“南罐壶”的艺术美韵和器

论紫砂壶“南罐壶”的艺术美韵和器

论紫砂壶 南罐壶 的艺术美韵和器物哲学*喻联民(安徽联民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61)摘 要 紫砂艺术的存在对于中华传统手工艺术品来说毫无疑问是瑰宝,在其数百年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体系中,以器型㊁装饰㊁语义等最为光彩夺目,以 南罐壶 为例,创作者对于其装饰艺术以及器型设计上可谓是花足了功夫,将紫砂艺术与装饰手法的互相融合所形成的视觉美韵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人们眼前㊂关键词 紫砂壶 造型艺术 装饰手法 陶刻 器物哲学中图分类号:T Q 17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72(2022)12-0124-03紫砂壶作为中国优秀的手工艺术器皿之一,其发展历程凝聚了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无论是在哪个历史阶段,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与工匠艺人们为其殚精竭力且不断创新,因此才逐渐形成当下这个日趋完善与成熟的紫砂艺术体系㊂在这个艺术体系之中,装饰手法的表现性㊁造型艺术的创新性以及器物内涵的哲学性始终都是吸引人们的地方,这也是紫砂壶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㊂有着如此完善的体系,相较于其他手工艺术品,紫砂壶更加具有艺术审美性,而 南罐壶 (见图1)无论是从装饰㊁造型还是语义角度,都是充满了艺术美韵与审美趣味性,值得人们去细细的赏析㊂图1 南罐壶1南罐壶 的装饰美学紫砂壶相较于其他传统手工艺术品独树一帜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艺术体系,而这样的艺术体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无数热爱紫砂艺术的匠人们孜孜不倦的尝试与创新的努力下,才形成当今这个光彩夺目的艺术体系,是凝聚了众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㊂以装饰手法艺术为例,自紫砂壶诞生之后,便有众多的文人雅士与工匠艺人试图通过对紫砂坯体的绘制与刻画来进一步装饰紫砂壶,使得紫砂壶在视觉上更具审美趣味,让人看了爱不释手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手法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别,人们常见的紫砂壶所运用到的装饰手法有陶刻㊁描金㊁泥绘等,每一种装饰艺术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而这都体现在工具㊁材料等㊂因此,最后在视觉上呈现出的视觉美感也是不同的,不过这些装饰手法都是通过艺人们灵巧的双手将装饰美韵呈现在人们的眼前㊂南罐壶 就是采用了陶刻的装饰艺术手法,创作者既可以将想要表现的画面刻制在壶体上,可以是人物画也可以是山水画,也可以将字豪放地刻制在壶体上㊂总的来说,一把刻刀便是陶刻艺术所需要的工具,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刻制起来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紫砂的坯体非常脆弱,稍不留神用力过猛便会将坯体损坏;反之如果刻画的力度较轻,那么在视觉上就不会容易看出来,因此陶刻技术高超的艺人们往往都是 刀功相当的了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 人刀合一 的境界㊂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正如前文说到了创作者可以在坯体上刻字或画,这也就说明了陶刻并非是单一独立的一门装饰艺术手法,因为通常陶刻是需要与国画㊁书法相结合的,这也从侧面要求艺人们光有刀功是不够的,否则难以做到胸有成竹㊁一气呵成的下刀,因此陶刻技艺高超的紫砂艺人对于绘画和书法的㊃421㊃ 陶瓷 C e r a m i c s (紫砂艺术)2022年12月*作者简介:喻联民(1969),大专,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陶刻工作㊂造诣也颇高,这样才能做到下刀如有神㊂从 南罐壶 的陶刻视觉表现来看,无疑是充满了审美趣味与艺术美韵,并且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既有苍劲有力的大字又有柔和唯美的绘画,可谓是丰富多彩㊂画面居右的水仙花刻画地栩栩如生,四片叶子刻画的不重复,远远望去每张叶子的大小形态都是不同的,同时又协调统一的,并且叶子的轮廓走势都是自然流畅的,花瓣的刻画也是能透露出创作者精湛的技艺功底,远远望去活灵活现,宛若一位仙气十足的窈窕淑女在翩翩起舞,极具艺术美感,叶子的生长走势是向着壶的一端的,这样的造型设计赋予了水仙花特有的动感㊂因此在创作者这样精心的刻画下,把水仙花娇小端庄,洁白清纯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左侧的一行小字,墙角处不经意间,绽放出生命的花朵 也是刻画得苍劲有力㊁飘逸灵动,在视觉上所呈现出来的是洒脱至极的艺术美韵,与右侧清新的水仙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㊂这样洒脱的字迹刻画起来可是一点都不简单,在制作过程中是非常的考验创作者对于用刀力度大小的把握,字里行间的笔触转折在创作者高超的刀功下过渡得十分自然完美,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于创作者的技艺,由此看来,这样完美的一幅书画结合的陶刻画面美轮美奂,除了考验创作者的基本功之外,对于其画面的整体掌控程度也是相当的考验㊂2 南罐壶 的造型美韵赏析完 南罐壶 的装饰美学之后,再来赏析其造型美韵,可以发现这把紫砂圆器自上而下㊁由内而外都彰显出素雅高贵的韵味,是值得人们仔细去品味赏析的㊂在紫砂壶千变万化的独特造型艺术中,较为常见的器型有线条富有圆润感的圆器,视觉冲击强㊁线条硬朗的方器,活泼生动富有活力的花塑器等㊂而 南罐壶 则属于圆器,轮廓线条拥有了圆器所独有的圆润而富有张力的美感,壶体两侧的曲线一气呵成地衔接壶肩与壶腹,继而收至壶的底部,视觉上整把紫砂壶显得格外的修长,好似一位身材窈窕的淑女亭亭玉立,同时中间饱满上下收窄的壶型充满了审美趣味性,让人眼前一亮,极具视觉美感㊂如果说 南罐壶 的整体造型是相得益彰的,那么这把紫砂壶的局部细节可谓是大放异彩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赏析,自上而下来看,壶钮是整把紫砂壶最为小巧的一个部位,但即便是这样娇小的部分创作者依旧认真的去设计制作㊂因此在创作者的精心塑造下,这壶钮显得格外的玲珑精致,在整把紫砂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具有审美趣味性,这样娇小玲珑的壶纽不禁想让人上前把玩一番,微微凸起的壶盖与边缘做工精细光滑的壶口紧密契合在一起,做工严丝合缝壶嘴的设计可谓是充满了创作者的匠心独具㊂乍一看这样细长的壶嘴也是不多见的,创作者试图将这样细长的壶嘴与整把紫砂壶形成视觉上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对比,壶嘴从壶体左侧的壶腹处延伸出去不断地向着斜上方延伸,在视觉上显得气势宏伟至极,创作者在赋予壶嘴修长具有美感造型的同时,也使得这样的壶嘴兼具了实用性,当人们抓握起这把紫砂壶泡茶时,出水相当的爽快利落㊂壶把的造型设计同样也是修长至极,与壶嘴在壶体的两侧互相应和相得益彰,两者融合的恰到好处,高度几乎是相持平的,在视觉上充满了平衡感,壶嘴的造型设计创作者承继了较为经典的 耳状 造型,除了更具视觉美感外,也是符合人体工学,更具实用性㊂由此可见,南罐壶 的造型设计,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局部的细节都是相当的出彩㊂3 南罐壶 的内在哲学紫砂壶不仅有着精美华丽的装饰与玲珑小巧的造型,其内在的哲学语义也是不能被人们所忽视的,这样的内涵恰恰是紫砂壶这一器物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充满哲学语义的紫砂壶在无形之中就拥有了 灵魂 ,否则外观再精美的紫砂壶终将有一天也会被历史所遗忘㊂因此一把紫砂壶背后的器物哲学语义内涵是值得人们去仔细品味与挖掘, 南罐壶 也不例外,创作者在将陶刻装饰艺术手法与紫砂艺术相融合时,将富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书法与国画向人们传递下去,让人们通过陶刻这一艺术手法能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当今外来文化入侵的时代,不少人往往会觉得 外国的月亮更圆 ,反之将传统文化遗忘得一干二净㊂因此,创作者也是希望通过 南罐壶 的陶刻装饰表现,来唤醒众多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将陶刻艺术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也是将传统文化烙印深入人心,可谓是一举两得㊂(下转第146页)㊃521㊃(紫砂艺术)2022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简述紫砂《老段泥茶叶罐》的造型和装饰韵味

简述紫砂《老段泥茶叶罐》的造型和装饰韵味

简述紫砂《老段泥茶叶罐》的造型和装饰韵味
杨家元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2(56)1
【摘要】《老段泥茶叶罐》整体造型鼓腹浑圆,沉稳大气。

壶肩、壶底逐渐收拢,足部浑圆厚重,端庄大度。

罐盖呈半圆状,微微隆起,更加挺拔舒展。

罐口是大开口的造型,投茶和取茶都十分方便,处理茶事的体验感也很舒心。

罐身刻绘技艺精湛,细节入微,笔墨老道,画面感层次清晰,造型和刻绘相互结合,魅力尽显,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总页数】1页(P81-81)
【作者】杨家元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214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春华似锦,佳期如梦——浅谈紫砂壶“四季·春”的造型及装饰韵味
2.紫砂器造型装饰之绞泥装饰
3.简述紫砂《柿缘壶》的造型韵味
4.论紫砂"浑四方之弥勒"的造型装饰和文化韵味
5.论紫砂壶"牧之榭"的造型装饰和人文韵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当代紫砂陶刻发展现状析“慢工细活”的陶刻真章

从当代紫砂陶刻发展现状析“慢工细活”的陶刻真章

从当代紫砂陶刻发展现状析“慢工细活”的陶刻真章
祁星斗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4(58)1
【摘要】当代紫砂行业发展繁盛,作为主流的装饰艺术,紫砂陶刻成为其中璀璨的一环。

在求快的时代趋势下,作为传统手工艺术的紫砂陶刻也受到了波及,潜在入行门槛低、求快不求质等问题,需要我们正视与重视。

以《陶刻竹节壶》这样一把看似寥寥几笔刻就的紫砂小壶为例,深入探讨紫砂陶刻需要的“慢”节奏,真正认识这样一种需要“慢下来”的手艺。

【总页数】1页(P188-188)
【作者】祁星斗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从西方陶瓷装饰看当代紫砂陶刻的发展方向
2.简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
3.简析紫砂陶刻艺术的技法及特色
4.从西方陶瓷装饰看当代紫砂陶刻的发展方向
5.浅析紫砂陶刻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紫砂茶叶罐“图腾”的造型艺术和陶刻魅力
祁星斗
(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器中蕴藏的传统审美和文化气息是其最根本的底色,无论造型如何改变,工艺如何改进,其中的内核是永恒的,就是我们艺术创作者的初心和观赏者、使用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紫砂茶叶罐作品“图腾”采用了传统茶叶罐的圆柱筒形态,底部置台型底座设计,巧妙地提升了高度的同时,让整体显得更加端庄稳重、挺拔隽永。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罐耳的设计巧夺天工,形态是从古代玉龙演化而来的,非常的精美大气,把龙的造型融到紫砂艺术之中,再辅以陶刻艺术装饰来彰显浓郁的文化内涵,从而凸显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奥秘。

关键词紫砂茶叶罐;图腾;造型艺术;陶刻魅力
紫砂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公认的紫砂壶“供春”的创作者,就是明代文人吴颐山的书僮,通过文人之间的相互流传和推广,紫砂文化逐渐普及,尤其是明代末期和清代初期时候,紫砂艺术繁荣鼎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紫砂泥料质朴自然,烧制而成的色泽没有那种过分的奢华、艳丽之感,这些特点和中国古代文人“谦虚谨慎、低调内敛”的性格特征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所以紫砂器物是一种极具文人情怀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产物。

当我们被现代社会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所左右的时候,就越发怀念那些悠然自得、轻松愉快的旧时光,于是紫砂器中蕴藏的传统审美和文化气息是其最根本的底色,无论造型如何改变,工艺如何改进,其中的内核是永恒的,就是我们艺术创作者的初心和观赏者、使用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喝茶的讲究也是越来越多,紫砂壶成为了人们茶座上面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在经过对于紫砂材质的泡养和全面认识之后,紫砂茶宠、紫砂文房用品、紫砂赏器等等也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经常用的储茶之器茶叶罐来说,紫砂茶叶罐也应运而生。

除了实用功能之外,紫砂茶叶罐一般都会在上面进行陶刻艺术装饰,具有相当的审美特征,观赏性也特别好,尤其是茶叶罐相较于紫砂壶来说,器型变化可大可小,用来陶刻装饰的面积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意图来进行合理安排,所以紫砂艺人们制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使用者更是称赞有加了。

这件紫砂茶叶罐作品“图腾”(见图1)采用了传统茶叶罐的
圆柱筒形态,底部置台型底座设计,巧妙地提升了高度的同时,让
整体显得更加端庄稳重、挺拔隽永。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罐耳的设
计巧夺天工,形态是从古代玉龙演化而来的,非常的精美大气。


传统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紫砂特有的可塑性强的特点,用捏塑
的手法把龙图腾的形态贴于罐体两端,如巨龙飞腾,工艺精湛细腻,
让人观之啧啧称叹;茶叶罐顶部还有一只惟妙惟肖的龙形钮部贴塑
于上,大有俯瞰天下、舍我其谁的威武霸气;罐体一面刻茂竹图,
画面布局合理、疏密有间,竹枝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竹叶飘逸灵动、细节入微,刻绘老道、层次清晰,是为难得之精品。

旁边题明代诗人陆容的《满江红·咏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另一面以楷体刻绘三国诸葛亮名篇《诫子书》节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字迹工整秀丽,刻绘一气呵成,与画面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把紫砂的造型艺术和陶刻的文化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人员几经周折发现了玉龙的存在,被誉为是“中华第一龙”,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源于很早的时候。

后来从夏朝开始到清朝,其代表国家的旗帜之上都有着龙形图案来彰显权力和力量。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理解,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它代表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件紫砂茶叶罐“图腾”就是把龙的造型融到紫砂艺术之中,再辅以陶刻艺术装饰来彰显浓郁的文化内涵,从而凸显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奥秘。

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不仅仅紫砂壶为世人所熟知和使用,而且还有许多的其他紫砂造型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器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把玩之中,
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使其焕发出幽暗的光泽,如同美玉一般温润典雅,具有时间沉淀的感觉。

相信在未来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紫砂器型会被发现和创新出来,运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之中,紫砂也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造福于我们的生活,满足我们的物资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慧.浅谈紫砂陶刻文化艺术[J].市场周刊,2013(10):153.
[2]刘洪俊.紫砂“汉瓦壶”造型和图腾文化漫谈[J].江苏陶瓷,2013(6):5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