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中医护理的起源和发展:中医护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养生和医疗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以保健养生为核心的护理观念和方法。

2.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学以阴阳五行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注重预防为主、治未病,平衡阴阳、调整气血等。

3.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调整平衡、温和和谐、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等。

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来促进健康和幸福。

4.中医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推拿按摩、针灸、中药泡脚、气功调理、饮食调理等。

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等。

5.中医护理的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失眠等。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人体内外环境来恢复健康。

6.中医护理的养生方法:中医护理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养生方法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良好的作息时间、情志调节、气功养生等。

通过养生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7.中医护理的案例分析:中医护理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指导护理工作。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8.中医护理的研究和应用:中医护理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许多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了中医护理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实践,为中医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起源和发展、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常见疾病、养生方法、案例分析以及研究和应用等方面。

学习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护理的原理和方法,为实践中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中医护理学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护理工作的学科。

它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以及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下面将就中医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

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学的基础是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等。

护理工作需要根据中医的理论来进行诊断和治疗,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对于中医护理学非常重要。

2.中医诊断:中医护理学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体质来判断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辨证分析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通过扪诊、望诊、闻诊、问诊等方法来进行。

3.中医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强调调整阴阳平衡、调节气血津液、通络活血等原则,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来促进康复。

4.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学中有很多特殊的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增强气血等来起到调理作用,适用于一些疾病的护理。

5.中医护理常用方剂:中医护理在治疗中常常使用中药方剂来辅助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中医护理人员会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进行调理。

6.中医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学强调病后康复,包括生活行为、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方面。

中医康复护理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养生保健,增强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7.中医养生护理:中医护理学除了治疗疾病,还注重预防和保健,即养生护理。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调适,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基于中医理论和技术的护理学科,它强调辨证论治、个体化护理、调整阴阳平衡等原则。

中医护理学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疾病的治疗,也适用于康复和养生保健。

通过掌握中医护理学的知识,护士和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中医护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它是学习和实践中医护理的基础,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提供全面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中医护理学的考点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中医护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2.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3.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派流派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2.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技术
3.中医护理的评估和判断
三、中医护理学的专科护理
1.中医护理的儿科护理
2.中医护理的妇科护理
3.中医护理的内科护理
4.中医护理的外科护理
5.中医护理的针灸推拿护理
四、中医护理学的特色技术
1.中医药膳疗法的原理和应用
2.中医穴位按摩的原理和方法
3.中医草药蒸汽熏洗的原理和操作
4.中医炙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五、中医护理学的病例分析和护理方案
1.不同疾病的中医护理特点和要点
2.常见病例的中医护理评估和处理
3.中医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六、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中医护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和课题
3.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以上就是中医护理学的考点整理。

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全面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医护理水平和改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护理学重点

中医护理学重点

1.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精业:3.正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护法。

4.反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从护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办法。

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力的护法,治疗通泄症状的办法。

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疗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疗寒的症状的表现方法。

6.平补类药物:指既没有寒之偏性,也没有热之偏性,其性质较为平和的一类药物。

7.相须:指两类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8.相反:指两类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9.盗汗:睡时汗出,醒则自止,属阴虚。

10.自汗:日间经常汗出不知,动则尤甚,属气虚阳虚,卫阳不固所致。

11.得气: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2.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13.冷敷法:是用冷的物体放置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的一种方法。

14.熏洗法:是以中药性味功能和脏腑经络学说理论为依据,选用一定的方药,经过不同加热方法,利用中草药的热力或蒸气作用于皮肤、肉理,达到开泄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风除湿,协调脏腑功能等作用。

15.冰敷法:冰敷法是用冰袋直接或以冰水调合药末敷于患处或一定的部位,达到降温散热、止血止痛、消除肿胀等目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6、汤药煎煮法中特殊煎煮法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炖、烊化、磨汁、冲服、泡服。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医护理是指结合中医理论和中医疗法,运用中医方法进行护理和疾病预防的一种综合性医学方式。

随着人们对中医疗法的认识和认可度的提高,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1. 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变化是在阴阳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调节和平衡阴阳关系,达到治疗与保健的目的。

五行学说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将人体分为五脏和五脏对应的五行属性,通过调节五行的相互关系来达到治愈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2. 中医护理的疗法——针灸、推拿、草药中医护理的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和草药治疗。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整和平衡机体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推拿是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来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草药是通过中药的配方和使用,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达到治愈和保健的目的。

二、中医护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1. 脉诊中医护理中,脉诊是一种通过触摸人体动脉来判断身体状况的方法。

中医认为脉搏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方面的状况,通过脉诊可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情的轻重,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 舌诊中医护理中,舌诊是通过观察舌状况来判断人体的状况。

中医认为舌苔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疾病情况,通过舌诊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指导后续的治疗和调理。

3. 穴位按摩中医护理中,穴位按摩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常见的穴位按摩包括头部的太阳穴、颧骨下穴等,胸部的涌泉穴、胸乳穴等,腹部的关元穴、神阙穴等。

三、中医护理的应用领域1. 慢性病护理中医护理在慢性病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通过中医护理的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达到治疗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一、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1、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

2、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护理应遵循拟病必问、令病必对、扶正祛邪、搏病若婴、因势制宜的原则。

3、中医护理观念:包括“预防为主”、“辨证施护”、“治未病”、“重视调养”等观念。

二、中医护理技术知识1、中医治疗技术:包括针灸、拔罐、艾灸、推拿、中草药熏洗等中医治疗手段。

2、中医养生技术:包括按摩、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养生方法。

3、中医保健技术:包括中药调理、食疗、运动、心理疏导等保健措施。

4、中医护理仪器:包括针刺仪、艾灸仪、拔罐仪等专业护理仪器。

三、中医护理常见疾病护理知识1、感冒:护理患者要注意保暖、多饮水、饮食清淡、避免劳累和感染他人。

2、高血压:护理患者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测量血压。

3、糖尿病:护理患者要控制饮食、注重药物配合治疗、避免受凉、定期测量血糖。

4、心脏病:护理患者要定期测量心率、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服药。

四、中医护理技巧1、中医高血压患者护理技巧:a. 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遵医嘱服药。

b. 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c.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适度锻炼身体。

d.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

2、中医糖尿病患者护理技巧:a. 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b. 定期测量血糖并记录,遵医嘱服药。

c. 注重药物配合治疗,避免受凉。

d.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适度锻炼身体。

3、中医心脏病患者护理技巧:a. 定期测量心率并记录,遵医嘱服药。

b. 控制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盐高脂食物。

c.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身体活动。

d.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

五、中医护理常见误区及应对方法1、中医治疗误区:患者对于中医治疗存在认知误区和误解,需要进行正确的科普解释和引导。

2、中医饮食误区:患者对于中医饮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需要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第一章1。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经典著,包括《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难经》原名《八十一难经》,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论述了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脉学、针法等内容。

3。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囊括了中药的药性,如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及用药七情(单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并提出了“治寒宜热药,治热宜冷药”的治疗原则.4。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著作.建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阐诉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利)”八种用药方法及护理措施.5。

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及防护结合6. 中医四大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

第二章1。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

阴阳的特性包括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可分性.阴阳的可分性即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昼为阳,夜为阴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4。

阴阳偏胜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是指人体内的阳或阴超过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5.。

阴阳偏衰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是指人体内的阳或阴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6.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

7。

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基本特征: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8.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火土金水、按顺序生)五行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火土金水、隔行相克)五行生克是五行关系的正常状态,用于阐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体的生理活动9.五行相乘:是指按相克次序的过度克制,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火土金水木,隔行相乘)五行相侮:是指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反克,即反侮,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顺序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侮可理解为被…克,火侮水即火被水克)五行乘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用于阐述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正治与正护:就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就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就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

就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

就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

就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与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就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就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就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就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1、前半夜属于阴中之阴2、后半夜属于阴中之阳3、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

4、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5、心主血脉,主藏神。

6、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

7、三焦中“中焦”包括脾胃。

8、脾在液为涎。

9、肾藏精是指藏先天和后天之精10、情志与五行配属,怒属于肝、喜属于心、思属于脾、悲属于肺、恐属于肾。

1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遵循养生基本原则中的顺应自然12、望舌的顺序正确的是舌尖—舌中—舌边—舌根13、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肝。

14、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特点有两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15、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6、.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17、六淫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18、病因包括:六淫、七情、劳逸、烫伤、饮食等19、先天之本是肾,后天之本是脾。

20、一天24小时阴阳变化图,以及早晨和晚上需要勤加衣服的原因早上阳气还没有升起来所以需要衣服保暖。

晚上阴气胜,阳气逐渐减弱,一切寒冷的都属于阴,所以晚上会感觉凉。

21、五行图及五行中各个元素相生相克的关系。

(10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

辨证就是通过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斗争等情况作出判断,并给出恰当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23、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24、心在五行属火,肺五行属金。

25、八纲辨证中,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胃阴虚证(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

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

汤剂宜热服。

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

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

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

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

中医护理学考点整理一、中医护理基本理论1.中医护理的概念、目的、原则和内容。

2.中医护理与中医学的关系,以及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比较。

3.中医护理的病因学、病理学和病机学,尤其是与体质、气血、脏腑等相关的理论。

二、中医护理方法与技术1.中医护理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2.中医护理的治疗方法,如按摩、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

3.中医护理的保健方法,如饮食调养、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

三、中医护理常见病护理1.常见病护理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以及护理要点。

2.常见病护理的基本护理方法,如体温测量、饮食护理、床位护理等。

3.常见病护理的辅助治疗方法,如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

四、中医护理内外儿妇科疾病护理1.内科疾病护理,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护理要点。

2.外科疾病护理,如创伤、烧伤、手术后等的护理要点。

3.儿科疾病护理,如小儿感冒、腹泻、疫苗接种等的护理要点。

4.妇科疾病护理,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的护理要点。

五、中医护理常见慢性病护理1.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护理要点。

2.慢性病护理的饮食、运动、心理护理等具体方法。

六、中医护理特殊人群护理1.孕妇、产妇、婴幼儿的护理要点。

2.老年人、失能人群的护理要点。

3.残疾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的护理要点。

七、中医护理相关法律与伦理1.中医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医师法、护士法等。

2.中医护理的伦理原则与规范。

以上是中医护理学的主要考点整理,通过对这些考点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升中医护理水平,为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中医护理学是研究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对病人进行诊断、护理和预防的学科。

它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2.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中医护理学根据这些理论,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等手段,实现对病人的护理和治疗。

3.中医护理学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主要观察病人的面容、舌质、舌苔等情况来判断病人的病情;闻诊主要通过闻听病人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切诊主要通过切脉判断病人的病情。

4.中医护理学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选用中草药或中药制剂来调理病人的脏腑功能;针灸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入针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推拿是通过按摩病人的穴位和经络来调理病人的脏腑功能;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病人的气血运行。

5.中医护理学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方法包括营养护理、排毒护理、通经络等。

营养护理主要是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补充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排毒护理主要是通过中药或其他方法排出病人体内的毒素;通经络主要是通过按摩和调理经络来促进气血运行。

6.中医护理学的预防方法: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因此中医护理学也注重疾病的预防。

中医预防方法包括适度运动、合理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心理调节等。

预防性护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概念。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阴阳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五行理论指物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组成,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通过它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

2.中医护理的原则:中医护理的核心原则是“扶正祛邪”,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中医护理还重视“因人而异”,即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中医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饮食疗法等。

其中,中药疗法是最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之一,通过中药的服用、外敷或泡浴等方式,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针灸疗法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针,调节气血运行,以及刺激人体的自愈能力。

按摩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康复。

饮食疗法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4.中医护理的应用领域:中医护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此外,中医护理还可以用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区别: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强调平衡和协调。

西医护理以西医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实证和科学性,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同的护理方法在不同的病情和患者需求下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和中医经验为基础,通过中医方法进行护理,旨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人体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1

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1

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 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一、绪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

所谓辩证,是将四诊搜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施护既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遵循辩证的理论确定相应护理措施。

二、四诊四诊,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是中医诊断收集病情数据的基本方法,又称诊法。

望诊,是中医人员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观察患者神的旺盛,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变的预后。

重点反映在人的目光、色泽、神情、体态诸方面,而观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点。

还要结合神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如语言、呼吸、饮食、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

(一).望诊 1、得神又称有神。

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灵光,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表情自然,反应灵敏,言语清晰,意识清楚,体态正常。

1/ 22提示精气充足,体健神旺,或虽病但精气未衰,脏腑未伤,病轻,预后良好。

2.、少神又称有神。

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目光乏神,面色少华,. . 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乏力。

提示精气不足,机体功能衰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患者。

3、失神又称无神,(1)正虚失神:临床表现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靡,意识朦胧,反应迟钝,语声断续。

(2)邪盛失神:临床表现为昏迷,或猝然昏倒,目闭口张等,是邪陷心包,精气已脱,病情更为严重;或见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表情烦躁或痛苦。

1.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

我国黄种人的正常肤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为气血平和,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内含,荣光外发的表现。

2.病色是指人在疾病状态下面部显现的色泽。

(1)青色:主气滞、血瘀、寒症、疼痛、惊风证。

(2)赤色:主热证,也见于戴阳证。

如满面通红,多见于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之实热证;如午后仅见两颧潮红,色泽鲜艳,是阴虚之虚热证。

久病重病的患者,面色苍白,但时时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称戴阳证。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中医护理学是针对中医理论和中医护理实践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旨在探讨中医护理的原理和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维护。

以下是对《中医护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理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提倡“标本兼治”,认为人体健康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有关。

2.中医护理的核心观念:中医护理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通过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中医认为人体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营卫平衡等内部调节机制来维持健康。

因此,中医护理的重点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正气。

3.中医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调理、饮食调养、按摩疗法、针灸疗法、气功调养和精神疗法等。

药物调理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可通过中药的配方和使用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调养是中医推崇的健康养生方法,在饮食上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疾病情况来调节饮食结构和食材搭配。

按摩疗法包括推拿、拨罐、拔火罐等,可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的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气血的运行。

针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调养是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精神疗法强调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乐观的心态,增强患者自我康复的信心。

4.中医护理的应用范围:中医护理学在预防、康复和保健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疾病预防方面,中医护理注重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康复方面,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推拿和药物调理等手段,促进病人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在保健方面,中医护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方法,如饮食调养、按摩保健、气功调养等,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医护理的特点:中医护理注重个体的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和社会需求。

中医护理重视疾病的防治一体,强调预防优于治疗,注重根本原因的治疗。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学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理论,在中医护理学中起到指导护理实践的作用。

2.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望诊患者的面色、舌苔等,闻诊患者的气味,问诊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切诊患者的脉搏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3.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患者的证型。

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证型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4.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来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中医认为“未病先防”,因此注重养生的重要性。

5.中医护理中的穴位理论:穴位是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中的特殊点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6.中医草药:中医草药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中医护理中常常使用中药来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

中药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确定。

7.中医护理中的保健技术:中医护理包括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等保健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消除疲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8.中医护理中的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理患者的饮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中医护理中的心理疏导: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认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中医护士会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压力,促进康复。

10.中医护理中的疼痛管理:中医有丰富的方法来管理疼痛,包括针灸、按摩、中药等。

中医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方法来缓解疼痛。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涉及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辨证施治、养生、穴位理论、中医草药、保健技术、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疼痛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中医护士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实践,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中医知识点总结

护理中医知识点总结

护理中医知识点总结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以期为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医理论知识点总结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气构成的,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体系,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贯穿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至关重要。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以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结合中医望诊、闻诊、切诊等手段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器官系统。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认为人体上存在一套能量运行的通路系统,这些通路上分布着经络穴位,通过调节经络的运行,可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

2.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理变化。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理变化。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病情变化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理变化。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胸腹部、四肢等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

3.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治疗、气功疗法、饮食疗法等。

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具有药性温和、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等特点,对于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症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XXX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XXX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

是经由过程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感化,促使人体轻轻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

是指经由过程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

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感化,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炙烤熏烤,借灸火的热力经由过程经络腧穴的感化,达到防治疾病目标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阴虚证(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

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

汤剂宜热服。

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

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

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

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5、心理护理6、症状护理:消失导滞,和胃止痛。

7、健康教育:1、饮食有常,不过饱过饥。

2、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

3、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1)症候分析:患者起居不慎,感受风寒邪气,邪客肌表,阻遏卫气,肌表失于温煦故见恶寒,卫气不能正常宣发,故郁而发热,体温略高,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肺气上逆,引起咳嗽;肺失宣降,影响水液代谢,使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加重感冒。

咳痰清稀色白,咳声重浊为肺寒无热之象,舌淡苔薄,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之征。

(2)施护要点:1、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生命体征及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患者痰液的色量、质,防止发生室息。

2、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每日雾化吸入。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温湿度,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忌食生冷瓜果、辛辣、腌菜及肥甘厚腻之品。

鼓励惠者多饮水,一般每天在 1500 毫升以上。

5、中药汤剂不宜久煎,宜热服。

药后略加衣被或同时进热饮料,以助药力,注意观察汗出的情况。

6、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防外感。

戒烟,加强饮食调养,忌食生冷、肥厚、辛辣、过咸食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

常用腧穴有风池、风门、列缺、合谷、肺腧等。

(1)症候分析:热邪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干微渴。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则汗出,热邪上扰则头痛。

舌边尖红赤,脉浮数均为温热在表之证。

(2)施护要点:1、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生命体征及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患者痰液的色量、质,防止发生室息。

2、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每日雾化吸入。

3、服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银翘散、桑菊饮等,汤药宜温服4、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

5、健康教育:发热者需注意适当休息。

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肥厚、辛辣、过咸食物。

6、对时感重症及老年、婴幼儿、体虚者,需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化,如高热动风、邪陷心包、合并或继发其他疾病等。

(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毫针泻法、拔管等。

如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脾气虚证(1)症候分析: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故纳少;水谷内停则腹胀,食人则脾气益困,故腹胀尤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则大便溏薄;脾主肌肉四肢,肢体失养,则肢体倦怠;脾气不足,则气血生化不足,机体失养,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舌淡苍白,脉缓弱,是脾气虚弱之征。

(2)施护要点:1、脾气虚证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法。

可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变睡眠环境,按时作息,睡前不宜上网、看电视等过久,避免过度兴奋。

3、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喜恶有节,心情愉快,树立信心。

4、加强体质锻炼,每日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5、饮食宜清淡可口、食补益心脾之品,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抽烟等。

(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毫针泻法、灸法等。

1、针刺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灸法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

(1)证候分析:本证以面、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为辨证要点。

人体脏腑组织,赖血液濡养,血盛则肌肤红润,体壮身强,血虚则肌肤失养,面白无华或萎黄,唇爪甲舌体皆呈淡白色。

血虚脑、目失养,故头晕眼花。

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失眠。

脉络失养失充,则手足发麻,脉细无力。

女子以血为用,血亏,经血乏源,故经量少,色淡,迁延,甚则闭经。

(2)施护要点:补法(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艾灸或温针灸血海、天枢、足三里、曲泽(1)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呕呃、头痛眩晕等为辩证要点。

肺气上逆,多因感受外邪或痰浊壅滞,使肺气不得宣发肃降,而发咳喘;胃气上逆,可由寒饮、痰浊、食积等停留于胃,阻滞气机,或外邪犯胃,使胃失和降,而为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多由郁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而见头痛,眩晕,昏厥,或见呕血。

(2)施护要点:消法(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针刺:太冲(疏肝理气)、照海、合谷、行间肝阳上亢证(1)证候分析:本证以头晕胀痛、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为辩证要点。

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肝失柔顺,则急躁易怒;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得安,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肝肾阴虚,经脉失养,故腰膝酸软;肝阳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之象。

施护要点:(3)可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针刺(四神聪、风池、百会、太阳穴(电针));耳穴压豆:肝区、胆区、心区、神门;大肠液亏证(1)辨证分型:大肠液亏证(大便秘结,干燥难解,数日一行,口千咽燥,或伴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2)证候分析:本证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为辨证要点。

大肠液亏,肠道失其濡润而传导不利,见大便干结难解,甚或数日一行;阴伤于内,口咽失润,故口干咽燥;大便日久不解,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致口臭头晕。

舌红少津,脉细涩,为阴伤阳亢之征。

(3)施护要点: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也可腹部按摩。

2、病情观察:观察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形状、便后有无出血、腹部有无硬块、有无腹痛等情况。

3、饮食护理:宜吃富含纤维素高的水果蔬菜,如苹果、香蕉、梨、蕨菜、菜花、芹菜、菠菜、南瓜等,忌烟酒和肥腻食物。

多饮水。

4、用药护理:润下药在服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5、心理护理。

6、症状护理:养成定时通便的习惯,指导或协助病人正确使用简易通便法,如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

7、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坚持定时蹲厕。

3、便秘时切忌滥用泻药。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取穴:大肠腧(便秘,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头晕、便秘,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肾不纳气证(1)辨证分型:肾不纳气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睦酸软,舌淡苍白,脉沉弱;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千口燥,舌红,脉细数。

)(2)证候分析:本证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和肾虚表现为辨证要点。

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故气短息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骨骼失养,故腰膝酸软;肺气虚,则神疲,声音低怯;卫外不固则自汗;舌淡苔白,脉沉弱,为气虚之征。

若阳气虚衰欲脱,则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 阴阳互根,久延伤阴,阴虚生内热,故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3)施护要点: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尽量减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节制房事。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

3、饮食护理:过咸伤肾”,饮食咸淡适中; 肾病以虚为主,饮食以血肉有情之品补养为佳。

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避免油腻、辛辣。

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

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 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对喘证患者慎用镇静剂。

5、心理护理:恐伤肾,对检查时出现一些指标不正常不要大惊小怪,应耐心、态度亲切地与患者交谈。

6、症状护理:咳喘气急时嘱患者平卧或端坐,给予氧气吸入。

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7、健康教育:1、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

2.居室内切勿放置花草,禁止养宠物及铺设地毯等。

3.戒烟酒,忌食海鲜发物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4、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取穴:肺俞(咳喘、盗汗,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气喘、腰痛,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太溪(腰痛、咳喘,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足三里(咳喘、气短,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胃寒证(1)辨证分型:胃寒证(胃脘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2)症候分析:本证以胃脘冷痛,得温痛减伴寒象为辨证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