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3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上海专用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3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上海专用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3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热点03散文类文本阅读训练(建议用时:60分钟)1. 文学类试题根据体裁主要为小说和散文,命题趋势主要向两者边界模糊的散文体小说或小说体散文中选材。

2. 考点相对固定,命题形式相对稳定,主要为主观问答题。

2023年是新课改后上海第二次高考,将会在2022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考生把握总体论证思路、把握文章主要论点的考查。

一、考点解读1.“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指能概括部分或整体的作品内容,对于散文主要是能概括散文主要情节或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概括揭示的生活意义、人生哲理,概括作者深挚的情感。

2.“把握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思路”可与“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和作用”合并理解。

主要指能把握散文的叙事手法、人称使用、叙述视角、叙事顺序及其以及选材、组材特点等行文脉络,并体会作者的构思艺术,能从整体分辨章节或段落的主次和不同重要性。

3.“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与“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的表现力”合并理解,主要是指能理解散文关键语句的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的理解和分析对于散文中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主旨的作用。

考查重点主要是环境、景物描写。

4.“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主题的思想内涵”,即能从对散文具体内容的具体分析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5.“依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推断”,是指能够依据已有的情节、情境、片段结合文章主旨、情感脉络、人物形象进行扩展、延续、补充、推演的能力。

6.“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与“赏析、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可合并理解。

是指在全面通读散文基础上对散文艺术形象、思想内涵、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进行挖掘并加以评价。

二、复习技巧1.以考试手册为导向,把握考点的频度,熟悉题型及其解答思路。

复习时重点研读考试说明,在全面熟悉能力考点基础上,对常考和非常考能力制定不同应考策略,形成相应知识和方法体系。

上述考点中,按考试频度分析,考点2、3、4是常考考点。

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理解分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理解分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理解分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2023·上海青浦·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①把我从一个彻底的白丁..带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我的老师曲信先。

而我认识他,纯属偶然;他能收我为学生,则纯属我侥幸。

②1972年我在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此生头一次动笔,利用十个月长病假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政策》,36万字——其实开始是想写短篇的。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茹志鹃看后鼓励我“可以走这条路”,但是说我不懂创作,36万字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建议我找个地方学习一下写作。

正好我有个同学宋厚生从农场上调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他告诉我文化宫正在招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

我说:我只想写小说。

他说:不是一样的?其实当时社会上也实在没有地方学习创作,我就有点勉强地去报名了。

③那时的曲老师也就三十岁,非常严肃,见了我只问:写过剧本吗?没有。

那你回去吧,我只收写过剧本的学生。

我写过小说,这里是前五章……拿回去,我不看小说。

④我转身要走,宋厚生把我拉住了,说:曲老师,你就帮他看看吧,这是我同班同学。

曲老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勉强和不快:……那就搁那儿吧。

他甚至自己都不接我的稿子,从头到尾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却想:我本来就不想写戏。

⑤过了一个星期,厂里传达室到车间里来叫我:电话。

拿起来一听,居然是曲老师。

他说:宗福先我收下你了,我看了你的小说,你的语言特别好,写戏第一需要就是语言!你来吧!电话里的曲老师热情洋溢。

⑥我就这么戏剧性地、幸运地拐了个弯,入了戏剧创作学习之门。

然而我更幸运的是,遇到的是曲信先老师。

⑦记得这个业余训练班有二十多个学员,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我们下班后从各自的工厂赶到文化宫。

上了一些戏剧的基本概念课以后,很快,曲老师就要求我们自己回去编一个小戏提纲,而且一个礼拜以后要交。

这可让我们抓瞎了!一周后大家交上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曲老师也不急也不气也不笑话,一个一个帮你们分析,这个好在哪儿,这个毛病出在哪儿,这个荒唐在哪儿……他用这种方式慢慢告诉我们: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能够在舞台上演出来的戏剧剧本。

2023年上海市中考考前信息押题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上海市中考考前信息押题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7分)(一)默写与运用(前三句各3分,第四句4分,错1字扣1分,共13分)1、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老师想让同学们互助学习,可有些同学觉得为别人讲解知识是浪费时间。

于是老师引用《虽有嘉肴》中“,”这两句古训告诉他们,自我学习和教授他人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4分)【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5、甲文作者_____(人名)和乙文作者_____(人名)都是_____(朝代)人。

(3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6 分)(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丙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人不得()8、以下对丙文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天下(归顺)而快乐,因为天下(不顺)而忧愁,这样不是王者,从来也不是。

2023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考题选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考题选含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20分)数学家陈景润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他排行老三。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qí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

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

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

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

大学期间,没有人qí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

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

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

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

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

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

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

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

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废寝忘食的钻研。

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

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

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

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

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

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

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

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难点04 记叙文阅读-结尾的妙处(作用)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难点04 记叙文阅读-结尾的妙处(作用)解析版
⑦后来,直到我们能够把一块甜点心写得像一片土地那样广袤,写得它开出满地的大红花,余老师才开始品评点心里的芝麻绿豆。
⑧细细回想,余老师的法宝还不止这老三样。
⑨四年级以后,余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出一套语文试卷,考一考别人,也考一考自己。那真是盛大的狂欢,大家想尽办法找难题,掀起了刁难别人愉悦自己的学习高潮。
④我灰头土脸地自我嘲笑一下,扭头看斜对过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把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⑤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口唾沫,站起身来。穿过车厢的过道,走到了接头处,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只烟来,陪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③只要不下雨,我总会爬上房顶,一边大声背诵课文,一边呆看落日。落日慢坠,逼近青山,真是好看。落日陷下山坳,如戳破的溏心鸡蛋,散开满天霞光。大地上,一条黑线由西朝东涌来,爬过田塍,越过房屋,跨过河流,什么也阻不住它。大地昏晦,沉静,风吹过世上所有的生命。世界包藏了比光明之时更磅礴的力量。
⑤余老师的第二样法宝呢?是抄写大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余老师如是说;而且,不管课本上什么要求,一律全文抄写。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第⑦段画线句“直到我们能够把一块甜点心写得像一片土地那样广袤”,联系第⑥段“余老师这第三样法宝,乃作文大法——不,或许应该叫数数大法。写景状物写人记事,余老师这么教写作文,对作文的评判却不管这一套。余老师说,考试时,作文满分三十分,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教室里你攀我比,互相伤害,公正公平”等语句可知,余老师的作文判分标准是“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此句写出了“我们”在此标准下为了拿高分,将内容写的细致入微,将事物描绘的丰满、丰富;“写得它开出满地的大红花,余老师才开始品评点心里的芝麻绿豆”一句体现“我们”写作能力在不断提升,这是余老师“作文大法”的效果(提高了“我们”的创作水平),体现了余老师“作文大法”的有效、教学水平的高明,表达了“我”对余老师的感激、赞美。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一、总体评价2023年的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守正出新”的命题思路,既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又适度创新,体现语文学科素养。

从题型结构、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看,均与往年大致相同,体现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具体分析1基础知识与运用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整体难度适中,其中字音、字形部分涉及的均为常见常用字,词语运用和病句修改也较为典型。

标点符号题略有难度,需仔细辨析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文学作品三个板块。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资治通鉴》,内容较为浅显,考查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及文意理解。

现代文阅读分为两篇,第一篇为说明文,第二篇为散文。

说明文主要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句子作用及说明方法辨析;散文主要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等。

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为一篇短篇小说,难度相对较高,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探究及开放性问题等。

3写作表达今年的中考作文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形式,即给出一句话或一个情境,让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题目“从一种经历或一段时光中汲取力量”,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经历和成长,表达真实感受和思考。

从整体上看,写作题设计得开放而有度,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展现个性才华。

三、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强化积累针对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学生应重视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等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多读多写多练,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同时,要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素养阅读理解部分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理清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阅读专题-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理清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阅读专题-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六、真题演练
再厉,我安慰自己:“没关系,第一次总是最难的,跨过了这一关,以后 就简单了。”吃饭时,我一直在伺机行动,以至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几 次答非所问。母亲奇怪地问我:“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奇奇怪怪的?” 我开始佩服女儿了,她为什么总能把感情表达得如此自然,一点儿也不别 扭,而我却这般费力!⑪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 机会,这句话恐怕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我低头看着碗,勇敢地说:“妈! 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四十几岁的人,中午还有妈妈做了热腾腾的饭菜等我 回来吃。”
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 (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
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 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 画鲜明的;(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 整体。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四、常见题型
③标题看“线”:很多文章标题会揭示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
④以情导“线”:注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句。
⑤时空连“线”:注意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
⑥文体隐“线”:叙事散文常以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游记散
文常以游踪为线,抒情散文常以情感为线。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五、答题方法
答题模板 ①xx线索贯穿了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连在一 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②明线是……,写了……内容;暗线是……,写了……内容。 这样双线并行,相辅相成,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二、线索分类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 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记叙文线索主要可分为六类: 物线、事线、人线、地线、时线、感情线。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考试中,依旧会包括阅读理解、作文和文学常识等题型,以下是对这些题型的解析。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占据了上海中考语文考试的重要部分。

2023年的阅读理解题目将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通常会包含不同体裁的文章,如新闻报道、说明文、故事、议论文等,内容也会以学校、社会、生活等为主题。

在备考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回答的重点。

例如,要求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细节理解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信息。

2.练习多样化的文本阅读。

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培养跨学科的能力,增加对话题的掌握度。

3.学会提炼和概括信息。

在实际阅读中,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炼出关键信息,帮助答题。

4.多做阅读理解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密切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培养快速、准确理解的能力。

二、作文作文是表达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问题或者有关时代精神的话题。

在备考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多读好文。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写作、表达能力。

尤其要注意阅读与作文题材相关的作品,例如关于社会问题的报道、书籍、文章等。

2.多练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听取讲座、收集新闻资讯等方式,积累各类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素材库。

3.增加写作的练习量。

在备考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练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找出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4.考前进行模拟演练。

在考前,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模拟演练,熟悉考试的时间分配、写作思路等,增加自己的应变能力。

三、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考查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

2023年的文学常识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名著阅读、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等。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中的“看戏”,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孔乙己》。

④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

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散步》《老山界》。

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

(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夏衍的魅力》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顶碗少年》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李明兴冲冲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

B.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达15890多公顷,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五,物种资源丰富,景观多姿多彩。

C.由于时代、职业、年龄等的不同,人们说话的内容、语汇乃至语气、语调也各不相同。

D.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休闲是活动”。

B.我们学过不少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

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生死可同。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亦无差。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重点01 说明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重点01 说明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析版)

重点01 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一)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说明的内容1.概括说明对象点拨: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能区分说明对象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理两类;其次是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外部特征,事理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内在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关注文章中心句和段落概括句,在标题中寻找特征;用原文回答;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

“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即,在各段段意的归纳中提取组合特征。

同时还要分清究竟,是说明对象的总特征还是局部特征。

当然,题目中所给的答题范例很有价值,要特别注意。

2.理解说明内容点拨:概括说明的内容必须筛选出段落内容的主要信息,因此一定要善于捕捉关键词句。

考题有时是对某一段落说明内容的概括,有时是对全文多方面说明内容的概括,有时是对两个说明内容的比较,有时是对多角度说明内容的梳理,同时也要注意范例的提示性作用。

3.概括说明对象,理解内容的具体方法(1)结合文章内容运用词语填空。

答题技巧:捕捉煮文中的关键词,找出相对应的原文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研读文章进行概括。

(3)词语的指代义和比喻义。

答这一类型题时遵循两个原则,就近原则、替换原则。

一般是往前找,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具体做法,一是回到原文,照抄原句;二是概括原文内容。

(二)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一般来说,这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都要以下的形式来回答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列图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片类的,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特点)。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2024上海中考真题)流年里的草莺草爬到了我的脚上,围绕着我的身体。

回想以前,家乡把狗尾巴草叫做咪咪猫。

因为狗尾巴草很像猫的毛发,猫也是很可爱的动物,这样称呼显得亲近而贴切。

以前,我和二姐在一起玩。

二姐教我咪咪猫折兔子。

她先把咪咪猫的穗给弄掉,之后把它扎起来,弄成免子,二姐还教我把咪咪猫放飞,我们放飞咪咪猫,放飞烦恼,也放飞了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长大后,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又碰到了二姐,又看到了咪咪猫。

二姐又把咪咪猫给放飞。

然后,我顿感怅然若失。

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

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原文回忆版)17.作者对咪咪猫的选材和组材,经过流年经历,表达了作者不同情感。

请对此加以分析。

(8分)【答案】17.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象征了人物的命运,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

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魔法,体现了二姐的心灵手巧,姐妹之间深厚的情感,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长大后,二姐辍学务农,父母去世,我与二姐再次放飞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对人物命运变化无常的感慨。

探究文章主题①捕捉关键句,精读重点段抓住结尾的抒情句或议论句;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语;重点研读首、末段,领悟作者意图。

②巧抓标题,综合分析归纳分析标题,把握作者情感和倾向;理清脉络,看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分析结构,划分层次,归纳主旨。

(说明:有的文章往往以个别事件以小见大,映衬时代的发展,在归纳主旨时需要对主题进行升华。

因此探究文章主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小说作品。

往往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

)3、提取要点,精准表达。

本句的意思是……,本文通过①记叙xx(人物)的……事情,表现(赞美)了……精神;②描写……(景或物)……特点(特征),抒发了……感情(志向、愿望、情操);③叙述……事情,揭示(闹发、批判)了………道理(人生哲理、社会现象)。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我新华社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

A.受权原型引见B.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B.《骆驼祥子》中先后发生的几个故事决定了祥子悲剧的一生:被军阀大兵抢车、被孙侦探敲诈、为安葬虎妞而卖车以及小福子的自杀。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

与他有关的情节有:高老庄娶亲、义激美猴王、大战二郎神、四圣试禅心等。

D.在《父亲的病》中,作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澈(chéng)哂.笑(shěn)戛.然而止(gā)B.诘.责(jié) 愧作.(zuò) 龙吟凤哕.(huì)C.取缔.(dì) 气氛.(fēn) 栩.栩如生(xǔ)D.威摄.(shè) 琐屑.(xiè) 如坐针毡.(zhān)5.按课文原文填空。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答题模版一、句式作用1.短句的作用:干脆利落,简洁明快。

2.短句独立成段:视觉上更醒目+突出强调内容。

3.重复的短句:突出强调。

4.对称的句子: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5.长短不一的句子:句式生动活泼。

二、标点作用1.句号的作用:语气舒缓。

2.①问号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

②连续问号的作用: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3.该用顿号却用逗号:逗号停顿时间长,起强调作用。

4.省略号作用:说话断断续续或沉默或思绪延续或给读者思考空间。

5.感叹号作用:强烈抒发情感/增强语气调自我反思。

标点符号的共性作用: 表达了的情感。

三、童谣/歌谣/诗歌作用1.使文章增添生动活泼感(歌谣),具有可读性。

2.使文章增强文化韵味/意蕴 (童谣/诗词),具有可读性。

3.交代信息,丰富文章内容。

4.突出所写的特点。

5.表达人物的心情。

6.点明文章的中心。

7.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修辞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五、环境描写作用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六、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第二部分答题套路一、词语赏析题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手、特、情。

没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解释词语+分析词语作用+词语表达情感。

二、词语含义题本来义:词语的字面意思。

语境:词语在句子中直接体现出的意思。

表现义:词语表现出的目的意图、情感态度、精神品质。

三、句段作用题【结构上】首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万能作用);点明中心(首段中含中心句);文题照应(首段中出现题目);首尾呼应(首段尾端有相似相关语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

上海中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记叙文)总的来说,上海的中考语文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

原因有二1:题型固定。

所以可以掌握答题格式几套路就可以拿到不少分。

2:重阅读和写作。

上海的孩子见多识广,一般理解能力和见识都不差。

不像其他省市,还要考些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啊,难弄的拼音啊,成语搭配啊,高难度的改病句等语文基本功。

上海的比较简单,古文+阅读+作文。

这模式比较好!简单的说,就是语文要弄140难,但要弄130还是不难的。

以下是阅读的一些体型和套路:记叙文的:1、问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或者标题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80%的概率必考啊)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问你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个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给你一个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或者效果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一)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去除开头的结尾部分,也是顺叙。

)作用:文章先介绍事情的……结果,再介绍……,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这件事不可写长,否则是喧宾夺主;这件事要和中心有关,否则是旁逸斜出。

往往文章出题第几段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很肯定地判断是插叙。

)作用:◆(1)补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2)衬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4)使结构更加紧凑;(5)结构方面作用,可考虑铺垫(为下文故事内容作铺垫)、对比、衬托、照应……(二)标题:1.标题的含义有两种:(1)浅层含义:字面意义(与文章的情节相关)(2)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与文章的中心主旨相关)2.标题的作用有六种:(1)贯穿全文的线索;(2)透露情感主旨,点明主题,统领全文;(3)表明写作对象;(4)关联主要情节;(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写作文时如果标题运用了比喻手法,作文内容往往侧重于比喻含义的书写。

(三)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感/主旨(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物人格化。

+情感/主旨3.夸张: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4.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 +情感/主旨5.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

+情感/主旨6. 反问: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四)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和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即使是梦境也是心理描写)(五)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常见作用:①交代作品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⑤突出、深化主题。

答题步骤:①先概括,即划线句描写了……的环境②从以上5个作用里选(一般需要选2个以上)③考虑结构方面作用(铺垫、对比、衬托、照应……)(六)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主要分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回答:1.内容:结合与主旨相关的事件(故事内容、主旨)2.结构: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分析。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照应上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形成对比;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升华主旨;照应文题;照应前文,留有余地,意犹未尽。

注意关键性段落,比如总起段,总阶段,独句成段的段落,承上启下的段落(七)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形式:修辞→描写→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有色彩的词语)内容: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心理、情感→主旨艺术效果:极富感染力,富有诗情画意,留有余地、意犹未尽等(八)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优点是有真情实感。

缺点是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是有限视角,所以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和宏大的题材。

2.第二人称:能增加亲切感,可加强感染力;缺点是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但如今中考要求会用第二人称写作,写作高手应该在文章前面就把人称写成第二人称。

而且再作文中,把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二人称,有利于抒情。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第三人称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缺点是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我们平时用她(他、它),有名有姓的人物或者爸妈这样称呼的人物行文都是第三人称写作。

例题解析十七岁那年的单车○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

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

”刘伟头也不回,(),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15“我不走了。

”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16“关你什么事!”○17“我是你爹!”○18“起来!”○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

“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

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了儿子的腰。

刘伟身体一震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4.第⑨段与第⑦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分)24【参考答案】4.评分要点:内容概括说明用意(情感、结构)答案示例:第⑨段与第⑦段都写了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的情节,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作了铺垫。

5.①“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

②身体“一震”也是内心的“震动”,表明刘伟体会到了父亲的信任与关爱。

③“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来的愉悦。

④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练中获得了成长。

【评分细则】4题内容概括1分,情感表达3分,结构作用1分1.内容概括:“母亲‘留饭’与父亲‘揭锅盖’”,也可以是“父母等待刘伟回家的举动”等,概括性语言,但抄写原文语句不给分。

2.情感表达:具体表现的“期盼”、“牵挂”、“思念”、“盼望”、“担忧”、“担心”等+高度概括的“关心”、“关爱”、“爱”,如果两类都答对得3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类为2分。

3.结构作用:铺垫1分,如果错别字则扣除;如果有同学具体写为……作铺垫,则应该是“父子和好”、“刘伟回家”,如果写“母亲高兴”则扣掉这1分。

5题评分说明答对1、2、3中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答对第4点给2分。

1.三个短语“环住”、“一震”、“一串清脆的铃声”要具体分析,写出一个给2分,写出两个给3分,写出三个给4分。

环住——父亲对儿子的认可、信任、为儿子自己买车感到骄傲、自豪一震——儿子的惊讶、诧异、震惊、惊喜、体会到信任和关爱铃声——父子和好的愉悦氛围、父子情感缓解后的轻快和高兴,父子一起的温馨和谐等2.主题表达2分,点出结尾能够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主旨、中心给1分+能够具体写出所表达主题的内容1分;如果没有出现“主题”、“主旨”、“中心”这些词语,但点出了“成长”也给1分。

练习(一)翰墨街①黑槐成荫的翰墨街上,宜兰轩和翰墨斋相邻,除了两家店主人一个擅操琴一个喜弄墨之外,与别家无甚区别。

②鄘南古城有宋时遗风,人们多喜临池研墨,来翰墨街逛的人从未断过。

也常有邻近县市的人来这里买纸墨选字画做装裱,翰墨斋满壁悬挂字画,行草隶篆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临摹之作。

门口的茶桌上摆满杯杯盏盏,谁来了,店主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③有人把一幅幅卷轴细细看过,说,您这,都不是真迹呀。

④他嘘叹一声说,这可都是好字。

⑤来者指着其中一幅问,这幅价钱多少?⑥他顺势望一眼,脸上满是虔诚之色:哦,这幅,您好眼力,这是弘一法师的字呢。

⑦不是真迹,价钱就该低些。

⑧他就呵呵一笑,您看,弘一法师的气韵可都在呢。

⑨最后搞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

他恭敬地将书轴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给百姓看的。

您说是不是?⑩来店里逛的人从翰墨斋出来,拐进宜兰轩,一进门先觉得自己俗了几分。

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花,墨兰、蕙兰、四季兰。

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小小斗室,雅意非常。

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钤①印落款皆是名家。

他给人讲:我这里可都是名门正派。

你看这幅山水画,大气磅礴,丰润富贵。

这位名家起先不给,我多次上门去求,他才放到小店。

可谓我的镇店之宝。

⑪若买者讨价,他就面露不屑,您出那价钱,还是赏赏看看罢。

⑫可是古城一位作山水画的老先生携了几幅画去做委托,他斜看一眼,说,这山水画题材狭隘,技法单一,章法凌乱,稍显破败之色。

润格②还不太好定,还是当修身养性之作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