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机械与电气识图理实一体化教案

机械与电气识图理实一体化教案题二、任务分析轴上有一处键槽。
齿轮轴为同轴线的不同直径的回转体,从上图可以看出,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只需一个基本视图—主视图。
除主视图外,再加对提出的任务上一个局部视图来补充表达键槽局部结构。
因轴套类零件大部分在车床上加10 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符合加所以将轴线水平放置来画主视图,便于加工时图物对照,工,工位置要求,也基本符合轴的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
通常将轴的大端朝左,小端朝右,轴上的键槽、孔可朝前或朝上,形状和位置表达明确。
三、相关知识、主视图的选择(一)1、确定主视图中零件的安放位置就是使主视图按照零件在机械加工时的装夹位置安1()加工位置原则学习主视图选择的10 放。
主视图的安放位置与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一致,方便加工时看图。
原则就是使主视图按照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位(2)工作位置原则以便与装配图直接对置安放。
主视图的安放位置与零件的主要工作位置一致,照。
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2. 即表达零件的结构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形体特征原则是选择主视图投射方形状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向的依据。
确定其他视图(二)、其他视图的选择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以及如何主视图确定之后,10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重点。
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数量,力求视图简洁。
(三)、轴套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分析本课所提出的1、零件用途3 任务中轴的用途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转轴、销轴、衬套、轴套等。
轴用来支撑、传动零件支撑、用于定位、和传递转矩;齿轮等(如带轮、)套一般是装在轴上或轴承孔中,主要在车床和磨床上,导向和保护传动零件。
轴套类零件的毛坯一般采用棒料加工。
分析轴的结构特点2、结构特点3 一般轴向尺寸大于轴套类零件主体部分多为同轴线的不同直径的回转体,径向尺寸。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常用件,标准件、机械图样的表达方式及识读,常用电气图样的基础知识。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一定的图示能力及绘图基本技能,空间想像能力及绘图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要求是:(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有关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能识读一般零件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体的装配图;(2)了解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熟悉电气图的有关规定和画法,掌握一般电气图的绘制方法;(3)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图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注重以识图为主,以画图促识图。
教学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学可以不受教材所限,多选用一些电气元件和机电产品零,部件图例或实物进行讲解。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掌握好讲练比例,尽可能安排一些课堂与课外练习。
电气图样的教学一般只涉及其表达的内容及方法、有关国家标准画法及识读,其电学原理将在相关专业课中讲授。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认识立体图、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图,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立体图的概念2.图样的概念3.零件图的概念4.装配图的概念5.电气图的概念教学建议:讲授时,注意结合本专业相关课程列举实例阐述本课程的工具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章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教学要求:1.了解图线和投影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及投影规律,培养绘制形体三视图的能力。
3.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培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在其三视图上标注尺寸的能力。
4.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名称及投影规律。
教学内容:§1-1 制图的基本规定及画法§1-2 绘制三视图§1-3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1-4 求作形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教学建议:1.本章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
电气识图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电气识图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目的本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电气工程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熟练阅读和绘制电气工程图纸,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气工程图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电气元件的符号和标识;3. 电气控制图和保护图的绘制方法;4. 电气布线图的绘制方法;5. 电气系统的接线原理和电路图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能够正确理解电气工程图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能够准确掌握电气元件的符号和标识;3. 能够熟练绘制电气控制图和保护图;4. 能够熟练绘制电气布线图;5. 能够准确分析和解读电气系统的接线原理和电路图。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例演练等。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图纸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本教学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理论知识讲解阶段:通过教师讲解电气工程图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气元件的符号和标识,电气控制图和保护图的绘制方法,电气布线图的绘制方法,电气系统的接线原理和电路图的分析等内容。
2. 实例分析阶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电气工程图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阶段:通过实际操作绘制电气工程图纸,加深学生对电气工程图纸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六、教学评估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资料、电气工程图纸案例、实践操作场地等。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教学保障为确保本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学校将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教师将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学生将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本教学计划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省—市_______ 技工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机械及电气识图》任课教师:2008年3月20 0课件列出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图框、标题栏等3个基本问题旧课复习(7分钟)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哪儿种?最大的幅面的尺寸是多少?儿种幅面之间的规律是什么?2、图框分哪两种格式?3、标题栏的位置?利用动画及声音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提示学生回答幅面代号e c Cl I .40冋x 1 189201025 11594 X 84142420 x5941043297 x4205.44210 x297S 1-1图纸基本幅面的尺寸设计目的“温故知新,以机带电”为I学生通过 !回答问!〔题,回忆II复习Iii[学生观察i〔表1-1回II答问题1: I〔AO、Al、i|A2、A3、i| A4五种基iI本幅面,i|最大是AO i| 841 Xi| 1189iI关键在于I引导学生I归纳I “宽变长,长除二”的重I1要规律I讲授电气图铺垫学生通过观察左边两幅动画图片回答问题2、3:图框分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教师活教学内容安排I学生活动动i11/25《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师课时授课计划两种宽度不够,即需要两种以上宽度的线条,应按细线条的 两倍递增。
连线练习点划 线、可 见导线 实线不可见导线虚线围框线学生归纳 出电气图 的图线记 忆口诀设计目的 利用教育 学中的编 关键字口 诀的方 法,培养 学生建构 知识体系 的能力及 创新意识线, 双点中断 特殊轮廓 线引导学生 总结电气 图线记忆 口诀: 实线可 见、 不见虚 线、 点划界 线。
完成课件 列出的连 线体12 / 25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二、指引线、连接线1、指引线指在电气图中起指引注释作用的线,通常用细实线,指向被注释处,其末端有以下儿种形式:末端在轮廓线内,用黑点表示;末端在轮廓线上,用实心箭头表示;末端在电路线上,用一小短斜线(一般由水平方向成45° )表示;末端在尺寸线上,则末端不加任何标记。
2016电控班《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

2016电控班《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教案教案样稿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教案样稿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是:投影面的平行线他们所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倾斜投影轴,反映直线的实长,直线的另外两面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投影长度变短。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是:直线在所垂直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为一个点,其他两投影都反映直线实长,且垂直于相应投影轴。
.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直线的三面投影都与投影轴倾斜;三个投影都小于真长;各个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都不反映直线与投影面夹角的真实平面的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空间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投影面的垂直面;投影面的平行面和一般位置平面。
其中,投影面的垂直面和投影面的平行面称为特殊位置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是:平面平行于哪个投影面,则该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积聚为平行于相应投影轴的直线。
简单记忆为一面两直线。
.一般位置平面对三个面投影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由于一般位置平面倾斜于各投影面,故他的各个投影都不反映实形,并且没有积聚性,同时也不能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
一般位置平面投影特性是: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都不反映实形。
P11--14教案样稿.棱锥)棱锥的三视图)棱锥表面上取点回转体回转体是由回转面或回转面与平面组成。
回转面是由一根动线(曲线或直绕一固定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该动线称为母线,母线在回转面上的任意位置称为素线。
常见的回转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
.圆柱)圆柱的三视图)圆柱表面上的点和直线.圆锥以直线为母线,绕与他相交的轴线回转一周所形成的面为圆锥面。
圆锥面和垂直于轴线的底面围成圆锥体,简称圆锥。
)圆锥的三视图(2)圆锥表面上取点1)辅助素线法 2p15--19教案样稿教案样稿讲完例题后总结,绘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教案样稿。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工程系课程名称: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课程学时:122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V1.0-201604**(修改人和修改时间)《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识图;第二部分为电气识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图样规范、三视图表达、轴测图表达、常用件和标准件表达、电气符号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识图能力和图示能力,能够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图样,并具有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技能。
学习过程中,注意多做练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力拖动与机床》、《电机与变压器》等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安装维护电气设备,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实验和理论等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专业课程标准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与电气识图
[适应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等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用学生基本熟悉机械图样与电气图样的识图方法,具备独立解读零件图、装配图及电气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行业专家建议和教案实际而设计。
基本达到理论上“够用”、工作中“实用”。
2、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基本掌握零件图的制图、读图基础知识,电气图样的简单识读,结合实际图纸独立完成图纸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会识读零件图
●会识读装配图
●会识读基本电气图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以机械及电气识图为主要内容、适用于中等职业数控专业、机加工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电气控制专业的教材;教材编写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工程教案形式进行设计,按必需、够用、简化理论、注重实践、便于理解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设计教案内容。
4.2教案建议
1)贯彻任务引领的教案原则,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2)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结合加工实际进行教案设计;
4)注重学生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4.3教案评价
1)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
2)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气识图教学工作计划

电气识图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气图纸的基本构成和标识符号;2.掌握电气图纸的阅读和解析方法;3.学习电气图纸的绘制技巧。
二、教学内容1.电气图纸的基本构成和标识符号;2.电气图纸的阅读和解析方法;3.电气图纸的绘制技巧。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2.实地参观电气设备,了解电气图纸实际应用;3.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理论课程:分为基础知识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两个部分,每周安排2节课;2.实践课程:实地参观电气设备和进行电气图纸的绘制和解析,每周安排1节课。
五、教学过程1.理论课程:(1)基础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PPT展示,介绍电气图纸的基本构成和标识符号,让学生了解电气图纸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电气图纸的阅读和解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程:(1)实地参观电气设备组织学生前往实地参观电气设备,让学生了解电气图纸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电气图纸的认识。
(2)电气图纸的绘制和解析组织学生进行电气图纸的绘制和解析,让学生掌握电气图纸的绘制技巧和解析方法。
六、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测试和考核,检查学生对电气图纸的掌握情况;2.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改进1.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提高教学质量和针对性。
八、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气图纸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为学生提供详实的学习资料;2.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电气图纸绘制工具,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九、教学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2.每周组织小组讨论和实例分析,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十、教学反思1.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课程名称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类型专业理论课培养 层次 中级技工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80推荐 教材 《机械与电气识图》(第二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ISBN :978-7-5045-5912-8编写人员签名 钟 毅专业组长签名系主任 签名教务主 任 签名编制 部门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本知识,投影基础知识,常用件、标准件、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及识读,常用电气图样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图示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绘图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投影原理及其应用;熟悉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识读一般机械零件、电气元件图;识读简单机械和机电产品部件装配图;熟悉电气图样表达内容的有关规定、画法及识读。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二、学习本课程的注意事项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
2、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觉配合课堂教学的意识。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1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一、图纸幅面及格式二、图线及画法三、比例四、字体五、尺寸注法§1—2绘图工具及使用一、手工绘图工具二、计算机绘图简介§1—3 常用几何图形画法一、等分作图二、斜度与锥度三、椭圆的近似画法四、圆弧连接五、平面图形画法教学要求:1、熟悉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2、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及正确使用手工绘图工具,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初步知识。
第二章投影制图基础教学内容:§2—1 投影法与轴测图一、投影法及其分类二、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及画法§2—2 三视图及点、线、面投影一、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二、点、线、面的投影§2—3 基本几何体及其截交、相贯的投影一、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二、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2—4组合体的投影一、画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二、识组合体视图教学要求:1、掌握投影规律及三视图的画法。
《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电气专业)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工程系课程名称: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课程学时:122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V1.0-201604**(修改人和修改时间)《机械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识图;第二部分为电气识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图样规范、三视图表达、轴测图表达、常用件和标准件表达、电气符号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识图能力和图示能力,能够识读机械图样和电气图样,并具有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技能。
学习过程中,注意多做练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力拖动与机床》、《电机与变压器》等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安装维护电气设备,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实验和理论等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

认识机件的表达方法一、教学目标掌握剖视图的概念和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画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剖视图的概念和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画法。
难点: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的画法规定。
三、课时分配2课时四、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一)识读剖视图【思考讨论】下图中出现了很多细虚线,细虚线和粗实线重叠,看图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剖视图的形成与标注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就是剖视图(如上图所示),简称剖视。
(1)在画剖视图时,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应全部画出,不可只画剖切断面的形状。
(2)由于剖视图是假想剖开机件得到的,因此,当物体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时,其他视图仍应完整画出。
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应画出剖面符号,当不需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通用剖面符号(又称剖面线)。
通用剖面符号用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线或对称线成45°角,且互相平行、间隔均匀。
2.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画的剖视图。
(2)半剖视图将内、外结构投影对称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的拼合图形称半剖视图。
1)国家标准规定,同一物体各个剖面区域的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2)画半剖视图时,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应画细点画线,而不能画成粗实线。
3)半剖视图既能充分地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主要用来表达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
(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画出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
在画剖视图时,当对称图形的轮廓线与对称中心线重合时,应避免采用半剖视图,而采用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与视图之间应以波浪线分界(如下图所示)。
1)波浪线应画在物体的实体上,不能画在物体的中空处或超出图形轮廓线。
2016年度电控班《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docx

-*教案模块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学时:4学时/每周主要内容子模块一制图基本规定子模块二画平面几何图形2016 级电气运行与控制班,共32 人, 1 名女生, 31 名男生。
整体基础较好,学情分析人员分配不均衡,学生积极主动、热情,授课效果好。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实训(实验)项目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知识目标:掌握国家标准中制图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基本技能3、德育目标:使学生既要懂得按照标准办事,又要做到创新不盲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国家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分区、图线、连接线、标注的相关规定图线的线形、线宽及其应用讲练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参考书】《电工应用识图》,《机械与电气识图教参》,《维修电工考试大纲》多媒体课件、基本绘图工具旧课复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引入新课举例对比,应到学生归纳机械图与电气图的区别新课讲授图纸的相关要求、图线、连接线、标注一、图纸的幅面及格式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哪几种?最大的幅面的尺寸是多少?几种幅面之间的规律是什么?2、图框分哪两种格式?3、标题栏的位置?课件列出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图框、标题栏等 3个基本问题利用动画与声音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提示学生回答设计目的“温故知新,以机带电”为讲授电气图铺aBcL-* c-*二、图线任何图形都是由图线组成的。
弄清图线的含义非常重要。
国家标准对图线作了规定( GB4457.4-84)绘图时必须按标准画。
注意线段长度及间隔1、粗实线应用:可见轮廓线、表示剖切面起迄的剖切符号。
2、细实线应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
3、虚线应用:不可见轮廓线。
4、细点画线应用:轴线、对称中心线。
5、波浪线应用: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6、双折线应用:断裂处边界线。
7、粗虚线应用: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8、粗点画线应用: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9、双点画线应用: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机械与电气识图 教案

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案教案标题:机械与电气识图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与电气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会使用常见的机械与电气识图符号;3. 掌握机械与电气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机械图的分类和用途;b. 机械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c. 机械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2. 电气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电气图的分类和用途;b. 电气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c. 电气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机械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2. 机械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3. 电气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4. 电气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与电气识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绘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例演练法:选取一些常见的机械与电气图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对识图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机械与电气图的绘制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本: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绘图示例;2. 实物模型:提供真实的机械和电气设备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3. 电脑软件: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与电气图的绘制。
六、教学评估:1. 练习题:布置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机械与电气图的掌握程度;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机械与电气图绘制作业,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机械与电气图绘制任务,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预计需要4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介绍机械与电气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课时:讲解机械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第三课时:讲解机械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第四课时:讲解电气图的常见符号和表示方法,并进行绘图实践。
机械识图授课教案

机械识图授课教案教案标题:机械识图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机械识图的常用符号、标记和图形表示方法。
3. 能够解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投影仪。
2. 机械图纸样本。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4. 相关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机械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机械识图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机械图纸的常用符号、标记和图形表示方法。
3. 演示如何解读和理解机械图纸。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展示一份简单的机械图纸,解读图纸中的符号和标记。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或作业本,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或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3. 逐个检查学生的练习,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识图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机械图纸的理解和应用案例。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机械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机械识图的更多知识和应用。
2. 提供更多机械图纸样本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机械识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展示。
3.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机械制图授课计划(下学期)

2023年下学期机械制图学科教学计划
一、授课对象
年级:高一
班级:机电2301、机电2302、机电2303、机电2304、机电2305
二、教材版本
书名:机械制图(第5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
2.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3.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并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备课组
2023年9 月 3 日。
《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课程标准

XX技工学校《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建设负责人:联系电话:系(教研室)负责人:联系电话:XX技工学校20XX年10月20日《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专业: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授课学期:第一学期建议课时:60课时1.课程设置概述1.1课程性质《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的基础性内容又是人材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内容。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三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分析能力、两种技能和工程文化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与生产制造、工程设计、设备检修有密切关系,是工科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而这两个能力的提高对学好本课程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把投影分析和空间想象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项目化教学。
1.2课程任务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训练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图纸作业来巩固提高制图投影理论,提高绘图和读图能力,掌握制图的作图方法和技能。
该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绘图仪器和绘图工具的应用;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并能画出三维立体的二维投影图和阅读机械、电气图样;2.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技能,所绘图样符合国家标准;能阅读一般机械、电气零件图和装配图;2.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课程内容标准及要求模块一绪论模块二机械识图基本知识模块三机械图样的表达与识读模块四电气制图基础知识模块五基本电气图4.实施建议4.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名称:1、《机械制图》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六版2、《机械与电气识图》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二版参考教材:1、《机械制图习题册》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六版2、《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六版3、《电气工程制图》化学工业出版社,钱可强等编著,2004.8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4.2教学基本条件4.2.1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机械与电气识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及AutoCAD软件平台授课,有利于学生对制图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以课程文本(教材)、电子文本(光盘)、网络课程和资源库为基本构架的立体化课程,并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第一学期教案

绪论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1-1、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新课导入】在工程生产中,经常见到和使用图样、图纸,因为和文字相比,采用图来表示、表达技术思想更加精确,更加方便,所以也更加通用,所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将比较系统的学习这方面的基本和常用知识。
【新课讲授】 1、图样的种类:按照图的表达方式,图一般分为:⎪⎩⎪⎨⎧用其他图示法绘制的图用图形符号表示的图用投影法绘制的图其中机械图形一般是用投影法绘制 电气图形一般是用图形符号表示课程的任务:主要学习机械图形和电气图形知识 2、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国家标准:GB/(T) 号码-年份《图形名称》举例:GB/ 17452-1998《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表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样画法的视图部分。
3、图线及画法现行的图线国家标准:两个GB 4457.4-1984《机械制图 图线》 GB/T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其中GB/T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规定了图线的基本形式和宽度。
图线的种类及应用:表1-1图形的线宽:9种选择 线宽比率:2:1图线的画法:4条规定4、图纸⎩⎨⎧格式幅面5、图形的比例⎪⎩⎪⎨⎧缩小比例原值比例放大比例6、字体的书写规定 【课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图的种类、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这方面的知识,其中有关图线的种类、画法、线宽、线比率及线形的用途,以及图纸的幅面、格式,制图时采取的比例,图纸上文字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是重点,难点是对这些规定的记忆。
【作业布置】熟悉和记忆图线的种类、画法、规定及应用;§1-2、尺寸标注 【旧课复习】1、 按照图形的表达方式来分,图形一般划分为哪几种?2、 一般用来表示图形的可见轮廓线用的是哪种线?3、 什么是比例?它有哪几种? 【新课导入】图形作出来后,只能够表达出物件的形状、构造,而不能看出它的大小,此时不能够作为完整的技术文件进入到生产领域中使用,还需要标注出物件的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省____市_____技工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机械及电气识图》任课教师: 2008年3 月 20日
课件列出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图框、标题栏等3个基本问题
利用动画及声音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提示学生回答
设计目的“温故知新,以机带电”为
旧课复习(7分钟)
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哪几种?最大的幅面的尺寸是多少?
几种幅面之间的规律是什么?
2、图框分哪两种格式?
3、标题栏的位置?
学生通过
回答问
题,回忆
复习
学生观察
表1-1 回
答问题1:
A0、A1、
A2、A3 、
A4五种基
本幅面,
最大是A0
841×
1189
关键在于
引导学生
归纳
“宽变
长,长除
二”的重
要规律
L
B
c
e
利用课件展示两幅图样:一幅机械图样,一幅电气图样,要求学生观察两种图样的不同点提示学生从两个出发点思考1、平面和立体感观2、线型的复杂程度、严格程度
总结电气图的特导入新课(3分钟)
图样一
图样二
问:电气制图有哪些基本要求?
认真观察
课件,思
考、讨论
两类图样
的不同点
由于电气制图的一些规定及机械制图基本相同
采用谈话问答法讲授
问题要点划线处
引导学生找出机械、电气图线区别复习讲授机械图线的记忆口诀,要求讲授及练习(75分钟)
一、电气制图的一般要求
1、图纸的幅面:图纸的幅面按照(GB/T 14689—1993)规
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5种基本幅面分别为A0,A1,A2,
A3,A4;另一类是按需要加长后的幅面。
注意:电气制图中应优先采用5种基本幅面,根据图纸的复
杂程度,选择适当幅面的图纸,若基本幅面不够时,可采用
加长幅面。
2.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图样则绘制
在图框内部。
图框的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有装订边两
种类型。
3、标题栏的位置: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
看
图的方向应及标题栏的方向一致。
4、比例:图样中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及实物相应要素的线
性尺寸之比。
通常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5、字体:电气制图的字体要求和机械制图的基本一致:汉
字应写成长仿宋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字体的号
数指字体的高度,字宽约为字高的倍。
字母和数字可写
成直体或斜体,斜体字头向右倾斜,及水平基准线成75°
角。
6、图线
图线的形式:实线基本线,可见轮廓线,可见导线
虚线辅助线,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导线
点划线围框线,分界线
图线宽度:一般选取:0.25,0.35,0.5,0.7,1.0,
1.4
在电气图中,通常只选两种宽度的图线,线条根据图形
符号的大小选择,通常尽可能选取细线条,为了区分或突出
符号可采用粗线条,一般粗线条宽度为细线条的两倍,如果
学生回忆
复习、按
教师思路
回答问
题,整理
笔记
学生集体
背诵口
诀:
粗实可
见,
不见虚
线,
点划轴
1
2
学生归纳出电气图的图线记忆口诀设计目的利用教育学中的编关键字口诀的方法,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两种宽度不够,即需要两种以上宽度的线条,应按细线条的
两倍递增。
连线练习
线,
双点中断
特殊轮廓
线
引导学生
总结电气
图线记忆
口诀:
实线可
见、
不见虚
线、
点划界
线。
完成课件
列出的连
线体
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
强调:“十”型及“T”型的主要区别
课件展示右图:提问连接二、指引线、连接线
1、指引线指在电气图中起指引注释作用的线,通常用细实
线,指向被注释处,其末端有以下几种形式:末端在轮廓线
内,用黑点表示;末端在轮廓线上,用实心箭头表示;末端
在电路线上,用一小短斜线(一般由水平方向成45°)表
示;末端在尺寸线上,则末端不加任何标记。
2、连接线是指用来表示设备中各种组成部分或元件之间的
连接关系的直线,如导线、信号线、电缆线等等。
在绘制电
气图的连接线时一般采用实线,无线信号通路用虚线表示。
(1)连接线的交叉
(2)连接线的取向
连接线一般画成水平或垂直方向
观看课件
整理笔记
学生总结:
“十”型加
点及“T”
型表示连
接
学生观察
回答:
水平或垂
教师活
动
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活动
讲练结合
要求学生观察A 、B 两个拐点的不同
列表意图
解题过程明了、思路清晰(3)连接线的化简
在电气图中多条连接线可以用单线简化,在单线的适
当位置加短斜线(一般及水平方向成45°),并在附近注
上导线数
例题1
练习题
学生回
答:
A分支拐
点
B普通拐
点
认真听讲
纪录步骤
学生回答
课件列
出选择
题巩固
练习
答案:
1、B
2、D
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活动教师活
动
展示右图引导学生归纳分区的原则
要点:1、区域数
目是奇数还是偶数2、每个区域标注内容
3、标号顺序
4、电路复杂程度
利用课件三、图幅分区法
1、意义:当电气图中元件较多,图纸幅面较大且较复
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图纸分成若干个区域,方便读图。
2、分区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分区数应为偶数,每一分区长度不小于25,也不大
于75
(2)分区竖直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水平方向用数字编
号
(3)编号顺序从左上角开始
(4)图幅太小、太简单就没必要分区了
3、应用:图形符号或元件在图纸上的位置可用图幅分区法
的区域代号来表示,即用代表行的字母,和代表列的数字来
表示。
B代表图纸上的B行; 4代表图纸上的4列
15/B4代表第15张图的B行,第4列。
例如:图中电阻R1的位置可以用B2来表示。
例题2:根据分区的原则找出下图错误
学生观察
总结分区
的四点原
则
学生依据
分区的原
则回答
示出例题
设计目的利用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一种错误对应一种原则,使学生在修改错误时不仅掌握分区原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练习法:
课件列出习题:
教师巡回例题答案
•错误一:分区为奇数
•原则一:分区应为偶数;
•错误二:竖直方向数字,水平方向大写字母
•原则二:竖直方向用大写字母,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
字;
•错误三:顺序从左下角开始
•原则三:顺序从左上角开始;
•错误四:分区必要性
•原则四:图幅太小、太简单分区就没有必要了
四、电气图的标注
在电气图中,若不便用图形符号表达某种含义时,如技
术参数,可用注释或加标记的方法解决。
所加注释的位置一
般在被注释的元件旁边,当所加标记或注释很多时,可以按
一定顺序列在标题栏上方,如果有多张图纸,往往位于第一
页的标题栏上方。
若手工绘制电气图标注的位置一般和机械
制图要求相同,水平放置的元件标注在上方,竖直放置的元
件一般标注在左边。
练习给下图填加标注(只标电阻及电容两类即可)
练习答案
学生会制
左图,并
添加标注
产生疑问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创新不盲从的意识
提示学生观察每个元件的编号顺序为后续课程讲授项目代号打下伏笔
指明重难修正提示
正确答案
本课小结(3分钟)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图纸的一般要求、图线的应用、
连接线、图幅分区法、电气图的标注。
难点是图线的记
忆。
这部分知识及实际联系紧密,望同学们多加练习。
下次课我们接着学习电气制图的表示方法,大家可以先
预习一下。
作业布置(2分钟)
练习册4-1
提示修改
更正答案
学生整理
记录
学生课后
作业
板书设计(第1节课)
§4-1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
一、图纸二、指引线、连接线
1、幅面:A0、A1、A
2、A3 、A4(5种) 1、指引线:末端形式(4种)
2、围框: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 2、连接线:实线、虚线
3、标题栏:右下角(1)连接线的交叉:“十”型及“T”型
4、比例: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2)连接线的取向:垂直、水平
5、字体:长仿宋体(3)连接线的化简:3个步骤
6、图线:“实线可见、不见虚线、点划界线”注:图用课件给出
板书设计(第2节课)
三、图幅分区四、电气图的标注
1、意义:方便读图 1、位置:符号旁边
2、原则:4点 2、要求:
原则一:分区应为偶数水平放置的元件标注在上方
原则二:竖直大写字母,水平数字竖直放置的元件一般标注在左边。
原则三:顺序从左上角开始
原则四:分区必要性作业练习册4-1
3、应用:查找元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