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诊治分析
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800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800例临床观察作者:王芳李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
方法:观察800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24h间的血压及血压变化。
结果:统计高血压分级与昼夜血压变化情况,晨起后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率较高,显著高于夜间血压增高者。
本组具有高血压晨峰的患者例691,发生率86.38%。
结论:临床应更多地注意合理用药来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
【关键词】高血压;晨峰现象;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8-01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有不同的昼夜节律,现对800例本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资料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2008年6月10日至 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门诊就医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50例,女350例,年龄18-98岁,平均(63.0±13.0)岁。
高血压诊断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其中高血压1级521例、2级138例、3级141例。
1.2 方法动态血压检测及记录分析:采用美国 Datex2Ohmeda ( SpaceLabsMedical I nc,Issaquah,WA USA)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做动态血压测量时,袖带一般固定于受试者左上臂,记录期间受检者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仅嘱在自动测试时左上肢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设置为每半小时测量1次,每次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和心率(HR)4个数据。
测试数据做以下有效性处理:SBP34.6kPa (260mmHg),DBP20kPa(150mmHg),脉压20kPa(150mmHg),HR200次/min为无效记录,如果有效血压监测的次数少于应获得次数80%,则剔除该例资料。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疗效观察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通过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日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晚服用1次,需要将剂量递增到30mg,2次/d。
服药4、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入选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在服药4、8周后高血压晨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均2.66kpa;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33kpa,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33~2.52kpa,或收缩压下降>4.00kpa;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3讨论研究认为,晨峰高血压的加剧与心脑血管疾病、与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及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且独立于24h平均血压。
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1]。
已有多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支持这种关系[3,4]。
血压晨峰现象的发生与清晨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生理变化有关。
包括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皮质醇的升高可增加动脉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儿茶酚胺可导致心率增快,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增加,间接导致水、钠潴留增加,从而导致晨起血压迅速上升形成“血压晨峰”现象。
另外,清晨血压水平升高还与脑型利钠肽、晨间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升高、身体活动状态等因素有关[5-7]。
由于血压晨峰程度加剧可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所以控制血压变异和减低晨峰程度成为降压新目标[8]。
控制后血压晨峰现象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更好地控制血压晨峰,应选择半衰期长、谷峰比值高的药物,该类降压药物,除了能降低24h血压,还能降低晨峰血压,使高血压患者能安全度过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有效保护靶器官。
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采用特殊技术可使该药均匀释放,降压机理为直接扩张动脉血管导致外周阻力下降,进而起到降压作用,由于该药半衰期长,无首过效应,药物作用缓慢而持续时间长,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降压作用较强、持久平稳等特点,符合控制血压晨峰治疗要求,每日口服一次即可控制血压达24h以上,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清晨高峰期血压也能有效控制。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的观察
E 3 let S,LuP 3 A b r D s i Y,Hs ng nE n ia V,e l nrpr o el i ta,Ita ei n a c — t s
p a i l s i t a e o s c s l t l s i e v n u y l p s p — l tn p u n e r n u ip a i p u nt a e o s c c o hv ha n
参 考 文献
[ ]S gra e H.Cyoe ut e ugr n eiprt enrp 1 u ab k r P trd ci reya dp r eai t — vs o vi a
e io e l h mo h r p f r t e t e t n f a v nc d p i r rt n a c e t e a y o h r a me t o d a e rma y
[ ]GitmaJ 4 ee A,Yed usIJ lh i - ,Guh la /,e 1 P aeI a d I cearI - J t . hs I n a
Ph r a o l e l st d f l b pltn i a i n  ̄ w ih r l p e a m e k n tc lu y o o a a i n p te t t ea s d 0
v n h mo h r p o s g r n c a n p e iu a s e s r o a tc e t e a y t ur e y i a i e a p nd c l ro t o a c —
ma hs 1 vlain [ ] A t acr R s 2 0 , 2 :a p ae I au t e o J . ni n e e , 0 2 2 c
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由肾脏实质性病变引起的高血压,通常伴随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脏本身发生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进而引发高血压。这类高血压通常伴随肾功 能不全、蛋白尿等症状,需要针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结词
由肾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嗜铬细胞瘤
总结词
由于嗜铬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高血压,通常伴随剧烈头痛、心悸等症状。
详细描述
嗜铬细胞瘤是由于肾上腺或交感神经节等部位的嗜铬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过多,进而引发高 血压。这类高血压通常伴随剧烈头痛、心悸等症状,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总结词
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 的高血压,通常伴随低钾血症。
详细描述
老年性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高血压可能 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可 能导致高血压的疾病,如继发性高血压等。治疗上以改 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为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妊娠期高血压
总结词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压,通 常与妊娠期生理变化、遗传等因素有关。
疼痛性肌痉挛
要点一
总结词
疼痛性肌痉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引发症状性高血压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疼痛性肌痉挛是指由于肌肉疼痛引发的痉挛现象,这种疼 痛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血压升高。疼痛 性肌痉挛引发的血压升高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如果长期存 在,也可能发展为症状性高血压。
药物性高血压
总结词
脑血管疾病
总结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时,会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头颅 CT或MRI检查可见脑出血或脑梗死。
不同时间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晨峰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间将其分为A 组(67例)、B 组(70例)和C 组(61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其中A 组患者服药时间为上午7点以前,B 组患者为上午7―10点,C 组患者为下午6―8点,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白昼平均收缩压(day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mSBP )、白昼平均舒张压(day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mDBP )、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nmSBP )、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nmDBP )、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morning peak blood pressure ,MBPS )等。
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dmSBP 、dmDBP 、nmSBP 、nmDBP 、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SBPV )、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DBPV )和MBPS 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均P <0.05),C 组患者dmSBP 、SBPV 均显著高于A 组和B 组(均P <0.05),nmSBP 、MBPS 均显著低于A 组和B 组(均P <0.05)。
结论 与其他时段服药比较,傍晚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可明显降低夜间收缩压和MBPS ,但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高血压;血压变异性;晨峰;时间Effect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given at different times 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Shi Dan 1, Zhao Huaimei 2, Li Ling 2, Xue Jun 2 (1.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hengdu 363 Hospital, Chengdu 610041, China; 2.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ujiangyan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Dujiangyan 61183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hiDan,E-mail:*****************【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given at different times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morning peak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 A total of 198 hypertension patients treated in Dujiangya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67 cases), group B (70 cases) and group C (61 cases) according to medication time.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ll treated with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The administration time for group A was before 7 am, group B was 7―10 am, and group C was 6―8 pm. The day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mSBP), day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mDBP), night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nmSBP), night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nmDBP),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morning peak blood pressure (MBPS) of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 After treatment, dmSBP, dmDBP, nmSBP, nmD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SBPV),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DBPV) and MBP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ll P <0.05). After treatment, dmSBP and SBPV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ll P <0.05), while nmSBP and MBPS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ll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ther time periods, the toward evening administration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MBPS, but the effect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s weak.【Key words 】 Lev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Morning peak; Time不同时间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石丹1,赵怀美2,李凌2,薛君2(1.成都三六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成都 610041;2.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都江堰 611830)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施慧达”科研课题(SHD13-22)通信作者:石丹 E-mail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极易诱发脑、心、肾等器官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晨峰的控制疗效观察
制疗效观察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替米沙坦概述•高血压晨峰现象•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晨峰的控制效果•替米沙坦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
清晨血压升高(晨峰)是高血压的一个显著特征,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替米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晨峰的控制效果。
分析替米沙坦对血压变异性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选取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
替米沙坦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80mg 治疗,每日一次;安慰剂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患者在接受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安慰剂组。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02替米沙坦概述替米沙坦是一种非杂环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化学结构明确。
化学结构替米沙坦的分子式为C22H20N2O5S,分子量为448.47。
分子式和分子量替米沙坦药物性质作用机制替米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降低血压。
药效学替米沙坦对AT1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和选择性,而对AT2受体几乎无作用。
替米沙坦药理作用替米沙坦临床应用高血压治疗替米沙坦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
心血管保护替米沙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03高血压晨峰现象高血压晨峰现象是指清晨时段血压急剧升高,相较于夜间血压高出30-50mmHg以上。
这种血压波动变化在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高血压晨峰定义VS高血压晨峰形成机制神经体液因素清晨时段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药物因素部分降压药物在清晨时段药效减弱,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高血压患者如何扼制晨间血压高峰
高血压患者如何扼制晨间血压高峰早在1978年,有人通过实验发现,人体在上午6~8点钟时的血压比其他时间段高20%左右。
此后有不少文献证实,人在清晨患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几率比在其他时间段高40%左右,患脑卒中的几率比在其他时间段高约49%,患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及原发性心脏猝死的几率也比其他时间段高。
由此可知,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恶化的高峰时段。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在清晨的血压比一天内其他任何时间段的血压都高得多,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
目前对高血压病人会在清晨出现血压高峰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①人们在清晨开始活动时,体内由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会大量增加,这会促使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血管张力增强,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②人体内血浆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释放)的水平会在清晨逐渐升高,这样会增强冠状动脉的缩血管反应,从而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③当人体从睡眠状态向活动状态过渡时,人体内交感神经控制血压的作用会从抑制转为亢进。
此时,副交感神经不能有效地抑制交感神经亢进所引起的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全身的血压骤升。
此外,在清晨时,人体内神经间递质传导不平衡等因素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那么,如何才能扼制高血压患者在晨间出现血压高峰呢?1.应多次测量血压。
多次测量血压对于发现血压晨间高峰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测量血压的次数过少,就不易发现清晨血压高峰的存在以及其波动幅度的大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人应该在其家属的帮助下经常测量血压。
必要时,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动态血压计,以便在日常生活习惯基本不受干扰的前提下,详细地记录自己全天血压波动的情况。
在去医院就诊时,高血压病人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所测血压的真实情况,以便医生及时为自己调整治疗方案。
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病人仍然需要定期测量血压。
2.要用长效降压药取代短效降压药。
高血压的诊断、鉴
4.4、各种血压 测量方法的评价
• 诊室血压目前仍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 的常用方法。 • 动态血压检测不仅用于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还可用于: • 诊断白大衣效应。 • 发现隐蔽性高血压 • 检查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 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好昼夜节律。 • 家庭血压检测不仅可测量长期血压变异, 也可避免白大衣效应,还可了解患者生活 常态下的血压情况,改善治疗依从性。
4.2.动态血压
• 目前动态血压检测的常用指标是24小时、 白天、夜间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 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 高幅度(晨峰)。 • 24小时、白天、夜间的平均值反映不同血 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诊 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 24小时≥130/80mmHg,白天 ≥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高血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 疗——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 指南解读
一、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 ——患病率持续增长
20 15 10
5.11 7.73 7.5
现患率
标化现患率
13.58 9.4
17.65 12.3
5 0 1959 1979 1991 2002
四次全国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4.2.动态血压
•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 和AAMI)的监测仪,并每年至少1次与水 银柱血压计进行校准,二者读数相差小于 5mmHg。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 压间隔时间15~30分钟,白昼与夜间的测 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 血压读数至少达到 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至少 有1个血压读数。
诊室血压
• (7)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以听到柯氏 音第Ⅰ时相即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 数值作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Ⅴ时相即声音消失 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 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 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 (8)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隔1—2分钟。取2次 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 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 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 (9)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 位数值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 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血压在临床使 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Hg), 1mmHg=0.133kpa。
内科学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血压分类和定义】人群中血压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划分无明确界线,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
目前,我国采用的血压分类和标准见表3-5-1。
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
表3-5-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单位:mmHg)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以上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流行病学】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
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1959年,1979年,1991年)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与11.88%,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8.80%。
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依然很低。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
男、女性高血压总体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016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之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2 . 关于家庭血压监测,正确的是()A.应在起床后1h内进行,通常在6-10点之间
B.尽可能在服药后,早饭前测量血压
C.测压尽可能取卧位
D.每次测量2-4次取其均值,每周测2-4天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3 . 关于清晨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关于血压晨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
B.起床后1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
C.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
D.起床后1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
6 . 关于晨峰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B.难以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C.血压晨峰定义明确
D.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7 . 关于人类通常情况下24小时血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傍晚
C.应服药后测量血压
D.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的方法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9 . 清晨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A.糖尿病
B.代谢综合征
C.精神焦虑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 D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1 治疗前 后2 h . 4 的动 态血压 变化 (= 0 患者 服用药 物前 , 2小时平 n 6】 其 4 均收 缩压 和舒 张压分别 为(3. 士1 .) 183 08mmHg 9 . 68 和(02- .) 4 mmHg治 疗 , 后 , 4]时平均 收缩压和 舒 张压分 别为(2 .490mmHg (29 - . 其2 ̄ x 176 .) - 和 8 . 47 7, )降幅分 别为(o7 18mmHg (.409mmH 对结 果进行 c , t .4 .) -  ̄ 73 .) - g, 检验 其 差距 非常 明显 (<O叭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 22 治疗前后血 压晨峰 的变化 患者服 用 . 前 后晨 峰血压 升高 程度 , 晨收 缩压 、 张压的变 化见表 l 清 舒 。
5 9 4
血压变 异和 减低晨峰 程度成 为降压 新 目 。 理想 的降压 药物 , 有 良好 f 的顺 应性 外 , 应能在 2h内平稳 降压 , 血压变异 性 , 4 降低 降低患者 清晨血 压 , 使高 血压 患 者安 全度过心 脑血 管事件 高 发时段 , 保护 靶器 官功 能 。 有效 大 量 文献报 道 以下措施 可以很好 控制血 压晨峰 现象 : ) 药物 定时 释放 ( 使用 1 制 剂C R( nr !xedrlae, 类制 剂 品种很 少且价 格 昂贵 。 ) OE c to etn e s)但这 o e ( 2 使 用作用 较 强且持 续时 间较长 又平稳 的 降压药 物 , 米 沙坦 、 氯地 平 如替 氨
律 失常 的临床疗 效要 比利 多卡 因更加 显著 , 值得 临床 推广 应用 。
【1 李星阳. 1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对 比【】 中外医疗 ,00(8 J. 21, ) 0 【】 李强. 2 可达龙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观察【】基层医学 J。
血压平滑指数与谷峰比值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作用
血压平滑指数与谷峰比值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作用蒋明辉;刘靖;陈传红【摘要】目的利用血压平滑指数与谷峰比值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该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服用8周.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患者用药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平滑指数和谷峰比值.结果治疗8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T/P为收缩压71%,舒张压70%.平滑指数为收缩压(1.48±0.35),舒张压(1.37±0.42).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平稳的降压作用.【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1(015)006【总页数】2页(P757-758)【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谷峰比值;平滑指数【作者】蒋明辉;刘靖;陈传红【作者单位】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医院,安徽,合肥,230022;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医院,安徽,合肥,230022;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医院,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及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变异性和平滑指数(smoothness index,SI)相关。
24 h平稳降压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及靶器官损害程度。
左旋氨氯地平(L-amlodipine)是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通过手性拆分技术获得的药理活性部分,相同剂量的左旋氨氯地平其药效是右旋体的1000倍[1],其右旋体几乎无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较左旋体明显。
本研究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研究对象,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rnitoring,ABPM),计算谷峰比值(T/P)和平滑指数(SI),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诊治分析
2 中华 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中华神经科杂志, J
19 ,2 ( ) 7 9 6 9 6 :3 9—3 1 8.
3 B rfr , S n e o kP,De nsMS,e 1 Clsic t na d n t- a od J a d r c n e ni ta. asf ai n au i o
染。 参 考 文献
1 蹇 在 金 .高 龄老 年 人 的 诊 断 问题 [] .中华老 年医 学 杂 志 ,20 J 09,
2 ( ) 5—8 . 8 1 :8 6
高。高血压病 已被公认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 。长期 高血压 可促使脑动脉硬化 ,血压持久 增高可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 伤, 胶原纤维暴 露伴随 二磷酸腺 苷浓度 升高 ,儿茶 酚胺 类物质 释 放,血小板 大量 聚集 ,血黏度增高 ,血小板聚集于微循环中激 活补体 ,释放超 氧 自由基等 ,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使前列 环素生成减 少,而血小板释放血栓 素 A 2增加 ,导致脑血管 收 缩 ,脑血栓形成 。本组 患者 中,高 血压 占 5. % ,提示 高龄 76 脑梗死 中,高血压仍是首要的危险因素 ,其次为高脂血症 、糖 尿病。吸烟所 占的比例较多 ,可见吸烟不仅是脑梗死的危险 因 素 ,也影响着人类 的寿命。上述 资料显示 ,高血压是导致高龄 患者发生脑梗死 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对脑梗死的 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心房颤动常见于 T C 组 ,可 见心 AI 源性栓塞可 能在 T C 型脑梗死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AI
r io f l i l et al sb p s f e b l n r i [ ] a h t y i c l i n f b t e o cr r f c o J . l s r o c n a y d i e ul fz a s u f n @ 1 6 c r i: y h o h n a g 2 . o n
晨峰血压的诊断标准
晨峰血压的诊断标准
一、血压升高
晨峰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根据血压测量结果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晨峰血压是指早晨起床后血压突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血压范围通常为120/80毫米汞柱(mmHg)。
如果连续几天早晨血压测量结果均超过正常范围,且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则可能被诊断为晨峰血压。
二、血压波动
除了血压升高外,晨峰血压还表现为血压波动较大。
早晨起床后,血压可能会迅速上升,之后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
这种血压波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三、持续时间
晨峰血压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分钟到数小时。
如果血压升高和波动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着明显的临床症状,则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四、临床症状
晨峰血压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五、其他因素
晨峰血压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其他因素有关,如睡眠质量、夜间呼吸暂停综合症、高血压家族史等。
因此,在诊断晨峰血压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晨峰血压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血压波动情况、持续时间、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
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 慢性肾脏疾病 • 嗜铬细胞瘤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肾血管疾病 • 库欣综合征 • 主动脉缩窄 • 药源性高血压
14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这是一种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发生的以咽部肌肉塌陷为特
点的呼吸紊乱综合征,可引起低氧、高碳酸血症,甚至心、 肺、脑多脏器损害。已公认该症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增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力呼吸 暂停或终止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显著的低氧血症 和高碳酸血症是导致高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在本症的阻 塞型患者中,血压可增加20%,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达40 %,且高血压的程度和呼吸暂停的严重度相关,如不能有 效治疗本症,则血压也难以控制。本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和多导睡眠图检查。有不明原因的白天重度嗜睡、 响亮鼾声、睡眠时窒息、憋气、夜间频繁觉醒,睡眠不解 乏、白天疲乏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者,应考虑本症的可能 性。整夜睡眠呼吸监测AHI(睡眠呼吸紊乱指数)≥5可诊 断为本症。
21
• 慢性肾脏疾病 • 嗜铬细胞瘤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肾血管疾病 • 库欣综合征 • 主动脉缩窄 • 药源性高血压
22
• 药源性高血压 • 药物所致的高血压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一些药物不仅可使
血压正常者血压升高;也可使原有高血压加重,诱发高血压危象,或 成为难治性高血压;还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引起血 压升高的常用药物有以下类型: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 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安乃近、双氯芬酸、吡罗昔 康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等;②女用口服避孕药多由孕激素和雌激素配伍 组成,如炔诺酮、炔诺孕酮及其复方制剂等;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等;盐皮质激素如去氢皮质酮,以及同化激素如丙酸睾酮、 孕酮、苯丙酸诺龙等;④拟肾上腺素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苯丙醇胺、萘甲唑 啉(滴鼻净)、间羟唑啉等;⑤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应用此类药物 同时食用富含酪胺的食品如奶酪、香蕉和扁豆,血压便可增高;如合 用拟肾上腺素药物,甚至可诱发高血压危象;⑥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 咪嗪、多塞平、阿米替林等;⑦环孢霉素和免疫抑制剂;⑧重组红细 胞生成素;⑨其他还有可卡因、苯丙胺、甘草、选择性食物补充剂和 某些中药(如麻黄、苦柑)。
健康管理操作技能:高血压健康管理
一、健康信息收集——技能要求
1.诊室测压 具体方法和要求如下: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 弯上2.56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6)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 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 定的速率(2-6mmHg/)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 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高血压健康管理
第一节 健康监测与信息的收集 第二节 健康评估 第三节 健康干预,开展生活方式指导 第四节 高血压患者的分类管理 附: 高血压患者筛查流程图 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
第一节 健康监测与信息的收集
一、健康信息收集 二、患者及高危人群的检测
第一节 健康监测与信息的收集
一、健康信息收集 收集健康信息是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完整、准确地采集 个人和群体健康信息为健康管理的后续步骤提供了基础条 件。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错误或纰漏可能导致后续工作无法 顺利开展。
一、健康信息收集
(一)、高血压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分类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常采 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血压值。由于血压的波 动性,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 可诊断为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 须注意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 被测者手臂过粗,周径>35cm以及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者气 袖法测得的血压可高于实际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诊治分析
甲亢 危 象是 甲亢 的一个 不 常 见 但是 极 其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常 在 甲亢 根 本 常 年 龄 2 ~8 4 0岁 。平 均 年 龄 3 . 7 2岁 , 8例 , 1 男 女 7例 , 甲亢 病 程 3个 月 到 就 没有进 行 治疗 或者 治疗 不彻 底 时发生 。甲亢 危 象是 内 分 泌系 统疾 病 中 较 常 l 2年 。 见 的急诊 之 一 。 ] E 甲亢 危 象发病 迅 速 , 亡率 高 , 3 死 其发 生 机制 尚未 完全 阐明 , 可 1 2 甲亢危 象的诊 断 : . 本组 2 5例 甲亢患 者均 参考 1 9 年 B rh和 w r 能 与 以下 因 素有关 [ ( ) 93 uc a— 4 1 大量 甲状 腺 激 素 骤 然增 加 释放 人 血 ; 2 血 中 游 离 甲 ] () tfk os y提出 的 以半定 量为 基础 的临 床诊 断标 准 , 根据 临床 症 状 打分 , 分数 ≥ 4 状 腺激 素增 加 ; 3 机 体 对 甲状 腺 激 素 耐受 性 降低 ; 4 肾上 腺激 素 能 活 动增 5 () () 分, 甲亢危 象 ; 数 2  ̄4 分 5 4分 , 危象 前期 ; 分数 <2 分 , 危 象 。 ] 5 无 [ 加 ( ) 5 甲状腺 激 素在肝 脏 清除 降低 , 主要 诱 因 为感 染 、 累 , 其 劳 手术 创 伤 、 精神 13 方 法 : . 回顾 性分 析 2 例 甲亢合并 甲亢危象 患 者 。 5 刺激, 停用 甲状 腺药 物或 未 治 疗 。 甲亢 危象 一 旦 确 定 。应 分 秒 必 争 采 取综 合 临床表 现 、 理及 预后 等 。非手 术方 面诱 因 2 处 5例 中感 染 l 8例 , 中肺 部 治 疗 , 其 无需 为等 待 实验结 果 而 延误 治 疗 。s本 组 中有 4例 既往 未 诊 断 甲亢 , [ ] 直 感 染 8例 , 尿路 感染 2 , 性 化脓性 扁桃 炎 6例 , 例 急 肠道 感染 2 。 自行 停用 抗 接 以 甲亢 危 象就 诊 , 等 甲功 化验 结 果 回 报 , 接 给 抗 甲亢 药 物 治 疗 , 抢 救 例 未 直 而 甲状腺 的 4例 , 分娩 1 , 术诱 因 3 。临床 表 现体 温 低 于 3 ℃1 份 手 例 9 2例 ,9 3℃ 成 功 。甲亢 患者存 在 肾上 腺皮 质 功 能 不 全 , 甲 亢危 象 中糖 皮 质 激 素 的使 用 在 以上者 1 3例 ; 脉搏 增 快超 过 1 O次 者 1 例 ; 6 8 多汗 8例 , 汗淋 漓 1 大 O例 , 无汗 2 尤 其重要 。本组 2 5例 中均使 用氢 化 可纳松 治 疗 , 得较好 疗 效 。 取 例 ; 燥 不安 l 烦 4例 , 睡 2例 , 嗜 谵妄 2 , 例 昏迷 1例 , 神志 淡漠 2 , 神 异 常 1 例 精 总之在 临床 中正 确及 时 诊 断 甲亢 危 象 , 秒 必 争投 用 P u 抗 甲亢 药 物 , 分 T 例 , 搐 1例 , 抽 消瘦 1 例 , 9 恶液 质 3 , 例 腹泻 1 例 , 率失 常 6 , 为心 房 纤 及 时应用 糖 皮质 激素 , 理 诱 因 , 液 对 症支 持 等 综合 治疗 , 有 效 治 疗 甲 亢 2 心 例 均 处 补 能 颤 , 既往 未诊 断 甲亢 , 4例 直接 以 甲亢危 象 就医 。 危象, 降低 死亡 率 。 14 治 疗 ; . 确诊 后 给予全 身 支持疗 法 , 热 镇静 对 症治 疗 , 解 补液 保 证 足够 参考 文献 热 量 。高热 患者 使用 冰袋 , 酒精 擦 浴 手法 以降 温 , 2例 实 施 人 工 冬 眠疗 法 , [] 刘 新 民, 有 1 实用 内分 泌学 [ . M] 2版. 京 : 民军医 出版 社 ,9 7 6 北 人 19 :9 积 极治 疗诱 发 因素 ,如抗 感染 , 于 口服丙 基 硫 氧 嘧 啶 ( T , 次 剂 量 6 0 [ Ma d l ,B e t Jn pR,A n J .n e d 1 9 , 1 :9 给 P U) 首 0 2I n e SJ rn A, e G n [] I tr Me ,9 3 1 9 4 2 mg 随后 P U2 0 g 每 6 8 1 , 能 口服者 胃管注 入 或 灌 肠 , 情好 转 后 [ ] Mieo o et v Tet e a Ma g me t f h rt xc s [ ] E r , T 0m , ~ h 次 不 病 3 g c A, jt , sa i A,t 1 n e n y oo i ci sJ . u . ot r i 改 为 10 , 0 mg 口服 3次 / 日。心 得安 2 mg 次 , 8小 时 1 ; 点 氢 化 可纳 松 0 / 每 次 静 Re d h r c | c , 0 5, ( ): 9— 7 . v Me p a ma o S i 2 0 9 1 6 4 10 g2 0 r , ~3次/ 连 用 3天 , a 日, 以后逐渐 减 少剂量 , 直至 停药 。 [ ] 史 轶蘩. 4 协和 内分 泌学 和代 谢学 ( .北 京 : 技 出版社 。2 0 :03 M] 科 00 1 3 2 结果 E ] 黄 卫东 , 美 芬 .甲 亢 危 象 的 诊 治 [ ] 中 华 危 重 症 医学 杂 志 , 0 0 3 5 姚 J. 2 1 , ( ) 0 一一 5 1 1 1 O 2 例 甲亢并 发 甲亢危 象者 , 5 治愈 1 例 , 亡 5 , 例 自动放弃 治疗 出 院 , 8 死 例 3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简称 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
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中国成年人群血压水平分类(2002)
构成比例 (%)
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选择以下检查: 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 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 CT或MRI、睡眠呼吸监测等;
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 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血压测量
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 主要手段;
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 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相比更易实现,与家庭血压相比更易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它危险因素
缺乏体力活动 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
中国高血压门诊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情况
100 80 60 40 20
0
本次就诊查血脂、血糖前
本次就诊查血脂、血糖后
40.6%的血脂异常 是本次检查发现
65.5%
73.0%的糖代谢异常 是本次检查发现
62.1%
东北 25%(0.4)
西南 12%(0.2)
*数据源自2002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
东部 19%(0.3) 中南 17%(0.2)
Circulation. 2008;118:2679-268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年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 首要危险因素
(%) 70 60 50 40 30 20 10
基本项目:
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 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 心电图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黄红周燕李惠仙李燕张静马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干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分为血压晨峰组(136例),非血压晨峰组(124例),并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
缺血性脑卒中均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 <0.05)。
结论血压晨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增加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晨峰;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22-4885-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14第一作者:黄红(1974-),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脑血管及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治。
血压晨峰是指清晨清醒前后交感神经活性迅速增强,心率增加,血压迅速上升的现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晨峰现象尤为突出。
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易发生在清晨,与该时段血压增高密切相关,独立于24h 平均血压〔1〕。
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已成为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新目标。
本文拟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选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0例,高血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146例,女114例,年龄62 87〔平均(72.4ʃ9.3)〕岁;血压晨峰值≥23.6mmHg 的患者为晨峰组(136例),<23.6mmHg 的患者为非晨峰组(124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诊断及治疗,有效控制血
压晨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方法:对54例MB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例MBPS分三组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MBP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加剧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一定关系。
采用长
效降压药物的非特异性治疗及按时间给药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可降低血压晨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29-01
正常人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波动。
清晨血压波动最大,即所谓的晨峰现象[1],一般情况下,血压的晨峰情况持续大约在4~6h之间。
而据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出现明显的时辰规律,并和血压晨峰现象相关[2]。
本组资料中,对我院收治的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进行
分析,以期寻找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特点,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现
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住院原发高血压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
20例,平均年龄(615±73)岁。
所有患者均未经过任何治疗。
因出现高血压
症状而就诊,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
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因素导致的高血压,排除有心律失常者,有慢性心衰及慢
性炎症及体位性低血压者。
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B、C三组,
每组18例。
A组患者中,门诊患者7例,住院患者11例,男性12例,女性6
例,平均年龄(609±74)岁,B组患者中,门诊患者6例,住院患者12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14±75)岁,C组患者中,门诊患者7例,住院患者11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17±74)岁。
三组患者
在就诊方式、平均年龄及男女性别比例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可参与研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A组患者用辉瑞制药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每日口服5~10mg;B组患者采用北京诺华公司生产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每日
口服10mg~20mg,每晚于睡前加服盐酸特拉唑嗪2mg~4mg;C组患者采用北京诺华公司生产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每日口服10mg~20mg,晨起加服尼群地平
10mg~20mg。
采用瑞士席勒公司BR-102plus型号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测定上述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
监测频率为白昼30min/次,夜间60min/次,记录日间血压(6am~10pm)、夜间血压(10pm~6am)[3]。
13血压晨峰异常判断标准:起床后2h平均血压-减夜间睡眠时的最低血压,该差值如果大于35mmHg者可判为异常[4]。
14疗效判断:治疗2月后,再次行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晨峰下降,低于
35mmHg为有效。
15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
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简爱诺颜,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压晨峰数值变化结果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晨峰值比较
22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药物反应。
3讨论
有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晨起时的收缩压升高的平均值约为14mmHg,最高者可上升达80mmHg。
临床将这种血压于晨起后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之为“血压晨峰”(MBPS)[5]。
目前尚没有机构对MBPS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
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血压晨峰现象的因素比较多,临床医生较为认同的因素有:晨起后交感神经系统得以激活、血浆皮质激素在晨起时浓度为1d之内最高,晨起动脉感受器敏感性降低等[6]。
血压晨峰越严重,即晨起2h后的平均血压与夜间睡眠时的最低血压之间的差异越大,则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也越大,血压晨峰和24h平均血压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Kario K,Pickering TG等的研究资料已经证实了血压晨峰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7、8]。
基于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几率之间的关系,临床控制血压变异和减低晨峰程度合理地成为降压治疗的新目标[9]。
临床较常使用的药物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方案以按时间给药的方法[6]。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分别给予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予以长效血压控制药物氨氯地平及长效制剂贝那普利进行非特异性治疗,同时予以睡前加服特拉唑嗪及晨起后加服短效制剂尼群地平的按时间给药特异性治疗方法,患者的血压晨峰均得到有效控制,上述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说明该种治疗方法确实有效,但本组资料的患者例数国少,尚不能确切证实上述治疗方案在更广范围内的有效性。
后续可开展更为广泛的研究,力求能有效降低MBPS,降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
参考文献
[1]Giles TD.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and the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events [J].J Hypertens Suppl,2006;24:S11S16
[2]Ishikaw J,Hoshide S,Shibasaki S,et al.The Japan Morning Surge-1 study:protocol description[J].Hypertens Res,2006;29:153159
[3]张维忠,龚兰生,陆华.动态血压参数的短期重复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3739
[4]Kaneda R,Kario K,Hoshide S,et al.Morning blood pressure hyper-reactiv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hypertensive cardiac hypertrophy in a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 [J].Am J Hypertens,2005;18:15281533
[5]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
34:287288
[6]黄绮芳,李燕,王继光.血压晨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193
[7]Kario K,Pickering TG,Umeda Y,et al.Morning surge in blood pressure as a predictor of silent and clinical cerebrovasular diseas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s:a prospective
study.Circulation,2003;107:14011406
[8]Gosse P,Lasserre R,Minifie C,et al.Blood pressure surge on rising.J Hypertens,2004;22:11131118
[9]Kario K.Morning surge and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J].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Hypertension,2005;45:48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