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1116210553)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的猜测: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实 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观察蚂蚁的身体
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蚂蚁爬行时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验
4、交流发现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1、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2、蚂蚁头上长有触角
实验 结论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实验 结论
疑问 指导教师
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金属材料为什么能导电
廖必国 评定等级(含日期)
10 / 2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11
学校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目的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观察到一片完整的叶有叶片、叶脉、叶柄
实验 结论
疑问 指导教师
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脉、叶柄组成。
廖必国
完整的叶由哪几部分构成 评定等级(含日期)
4 / 2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05
学校
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蜗牛
实验目的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
实验器材
2-3 只蜗牛,1 个放大镜,一条树枝
实 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金鱼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实验 结论
疑问 指导教师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金鱼为什么和一般的鱼类外形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0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09
1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9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20。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主题:变化中的水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2.观察和探究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实验材料:1.一瓶装满水的玻璃瓶2.一块黑布3.一张透明塑料薄膜实验步骤:1.将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观察瓶子外表面的水滴。
2.用黑布把玻璃瓶裹起来,再放到窗台上。
3.用透明塑料薄膜把玻璃瓶包裹,再放到窗台上。
实验结果:1.玻璃瓶外表面出现了许多水珠,这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沿着玻璃瓶表面凝结而成。
2.用黑布把玻璃瓶包起来后,水珠消失了,这是因为黑布吸收了瓶子外面的水珠。
3.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玻璃瓶后,水珠又重新出现在玻璃瓶外表面,这是因为透明塑料薄膜不吸收水珠,水蒸气凝结在玻璃瓶表面上。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
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变成气态,即水蒸气。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即液态;当水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水变成固态,即冰。
我们还了解到了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是水蒸发和凝结过程的一个例证。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了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也了解了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烹饪食物、洗衣服等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水的状态变化和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水的三种状态,还学会了观察和探究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这次实验对于我们对水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学习。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会是怎样的情况。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就不再适宜生命居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水的状态变化和水蒸发、凝结的过程,比如烹饪食物、洗衣服等。
这次实验对于我们对水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

实验时间
—三—年级一上册
实验名称
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
实验目的
观察燕研究水加热后是什么变化的
实验器材
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水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
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结果
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水加热后有的变水蒸气
教师签阅实验效果及问题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
—三—年级—上册
实验名称
压缩空气
实验目的
空气是否能被压缩
实验器材
打气筒皮球带刻度的注射器
实验步骤
1给皮球打气,观察
2用手堵住注射器,向上压,观察
3松手之后,观察
实验结果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
教师签阅实验效果及问题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别:姓名:
实验时间
—三—年级—上_®
2.分别将味精,糖,小苏打,分别放入不同的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物质不同,在水中的溶解液不同
教师签阅实验效果及问题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
—三—年级—上册
实验名称
混合与分离
实验目的
学会混合和分离
实验器材
食盐细沙玻璃棒水酒精灯三脚架火柴蒸发皿滤纸漏斗铁架台烧杯
实验名称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实验目的
空气是否有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打气筒球针大袋子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一只没有充气的大袋子的质量
2用打气筒给袋子球充气至特别足的程度,
3再用天平测出质量。通过比较充气前后的袋子质量,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发芽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生长变化;2. 掌握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1. 高粱种子 10粒;2. 湿纸巾 2张;3. 透明盒子 1个;4. 铅笔和标尺各1支。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湿纸巾折成适当大小,放在盒子底部,使其紧贴盒子底部;b. 在纸巾上均匀摆放10粒高粱种子;c. 用铅笔在盒子内侧墙上标注每一个种子的位置,方便观察。
2. 实验观察:a. 将观察盒放在室温下,并定期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b. 每天早晨和下午各观察一次,记录下每颗种子的生长状态;c. 根据实验观察数据,绘制生长曲线图。
3. 数据记录表:| 日期 | 种子1 | 种子2 | 种子3 | 种子4 | 种子5 | 种子6 | 种子7 |种子8 | 种子9 | 种子10 ||---------|-------|-------|-------|-------|-------|-------|-------|-------|-------|--------|| Day 1 | | | | | | | | | | || Day 2 | | | | | | | | | | || Day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y n-1 | | | | | | | | | | || Day n | | | | | | | | | | |实验结果:1. 根据观察数据记录表,可以分析每颗种子的发芽时间和生长情况;2. 绘制种子生长曲线图,观察种子生长的趋势和变化;3. 总结种子发芽的一般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种子会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发芽;2. 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会从外面吸收水分和养分,并逐渐生长出根、茎和叶子;3. 种子发芽的时间和生长速度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4. 种子的内部结构对于发芽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3、倒入适量的水,观察蚯蚓的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环节,有一圈较粗的环带。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反应。
实验结论:蚯蚓的身体有许多(),有一圈较粗的()。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金鱼
实验目的::观察金鱼的身体构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3、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下沉物体有()、上浮物体有()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砖与陶瓷
实验目的:砖瓦和陶器、瓷器有哪些性质
实验器材:砖块、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细木棍\铁钉或其他材料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分别刻一刻。
2、用力弯折它们。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入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实验器材:各种叶、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将各种叶平放在一块。
2、观察比较
3、用放大镜观察叶脉及其他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树叶,()是不同的,叶脉也()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蜗牛的反应;蜗牛的运动;蜗牛吃食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4、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
班次:
实验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人:
实验名称
观察水和食用油
实验目的
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实验器材
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
实验步骤
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
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实验步骤
1、观察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高度,并猜测多的多少
2、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出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方法,并观察记录。
3、比较水多的瓶子比水少的瓶子里的水多多少
4、认识量筒,并用量筒测量出三个瓶子里的水,并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
班次:
实验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人:
实验名称
空气存在吗?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
班次:
实验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人:
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实验器材
1个玻璃杯、1个水槽、纸巾、1个瓶子、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
实验步骤
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
班次:
实验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人:
实验名称
谁更容易吸水
(完整word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一棵大树的观察小组成员活动地点我观察的大树大约有()高,大树的树干有()粗, 观察内容大树的树冠下可以站约()个人,还有:我看到的大树的样子我捡到的树叶的样子我的其他发现我在大树上还发现有树皮、()、()、()、()、()、()等,树下还有()树的相同之处树的不同之处它们都长在里, 都需要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不一样,不一样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同学们都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我们周围的植物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你注意到了吗?活动名称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成员观察地点我们的观察内容1、我们用量叶片、观察叶片颜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2、我们用观察狗尾草叶片颜色的变化观察狗尾草的变化。
3、我们用量树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4、我们用观察落叶数量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我们观察的大树我们观察的叶片长有厘米,宽有厘米,都有等颜色;我们测量的树干有厘米;我们观察的狗尾草叶片的颜色由变;我们观察的大树的落叶数量由片变片。
我们从这些现象知道了什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植物的叶我的观察记录: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整理我们捡的各种各样的落叶,我发现:我捡了片落叶,共种树叶;我们组捡了片落叶,其中树叶最多这是一片完整的叶的结构:请在下面树干上补上合适的树叶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寻访小动物原,只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小动物的存在: 我的调查记录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我观察到的小动物共有种。
其中有种,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这是我发现的不知名的小动物,我把它们画下了: 蜗牛(一)看这是我画的蜗牛:这是我话的蜗牛:我还观察到,蜗牛用爬行;我还观察到它能在等地方爬行。
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蜗牛(二)◎蜗牛睡觉”了,我的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呢? 我的设想:蜗牛的反应:◎蜗牛吃饭”了。
蜗牛的食谱:我还知道它最爱吃的是:◎蜗牛便便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电子秤- 不同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实验步骤1. 打开电子秤。
2.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
3. 观察电子秤显示的数值,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质量如下:- 书:200克- 铅笔:10克- 橡皮:5克实验二: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器材- 电热水壶- 温度计- 水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电热水壶中。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打开电热水壶,加热水直到水开始沸腾。
4. 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数值,记录下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结果水的沸腾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观察金属导电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导电性,了解金属的特性。
实验器材- 电池- 电线- 不同金属片(如铜片、铁片、铝片等)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线连接。
2. 将金属片分别与电线的两端连接。
3. 观察金属片上是否有电流通过,即是否有灯泡亮起。
实验结果不同金属片的导电性如下:- 铜片:有电流通过,灯泡亮起。
- 铁片:有电流通过,灯泡亮起。
- 铝片:无电流通过,灯泡不亮。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尺子- 不同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实验步骤1.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记录下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长度如下:- 书:20厘米- 铅笔:15厘米- 橡皮:5厘米实验五: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水的凝固现象,了解水的凝固过程。
实验器材- 冰箱- 水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中。
2. 将放入冰箱中。
3. 等待一段时间。
4. 观察中水的状态是否变为固体。
实验结果水在冰箱中冷却后会凝固成固体。
以上为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上册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上册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研究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例如铅笔、书、橡皮擦)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一支铅笔。
2. 使用尺子将铅笔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 铅笔的长度为10厘米。
- 书的长度为20厘米。
- 橡皮擦的长度为5厘米。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且了解到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来表示。
实验二:浮力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并了解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 盆子或水槽- 不同物体(例如塑料球、铁块、木块)- 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盆子或水槽,并装满水。
2. 将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3. 将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4. 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实验结果- 塑料球浮在水面上,没有完全沉入水中。
- 铁块沉入水中,没有浮在水面上。
- 木块浮在水面上,只有一部分沉入水中。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实验三: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
实验材料- 豆子或其他种子- 盆子或花盆- 泥土- 水实验步骤1. 在盆子或花盆中放入适量的泥土。
2. 将豆子或其他种子种植在泥土中。
3.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种子在几天后开始发芽。
- 发芽后的植物逐渐长高,出现叶子和茎。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需要土壤、水和阳光才能生长。
种子发芽后,植物会逐渐长高,并产生叶子和茎。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报告,每个实验都简单易懂,没有法律复杂性的问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培养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实验器材:
1.烧杯
2.试管
3.滴管
4.试纸
5.食盐
6.水
7.搅拌棒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确保所有器材干净、干燥。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标记水位。
3.将食盐加入烧杯中,轻轻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
4.使用滴管取少量溶解后的食盐水,滴在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5.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现象。
6.整理实验器材,清洁并归位。
实验结果:
1.在食盐加入水中后,我们观察到食盐逐渐溶解消失,水变得浑浊。
2.当我们将食盐水滴在试纸上时,试纸变色,表明食盐已经溶解在水中。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溶解现象,观察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验证了食盐的存在。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安全。
通过实验,我们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实验一: 测量水的温度目的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材料- 温度计- 水杯- 水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放入水杯中。
2. 等待几分钟,直到温度计的指针稳定不动。
3. 记录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水的温度为 {记录的温度} 度。
实验二: 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
材料- 秤-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秤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在秤上,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
3.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重量为:- 水杯:{水杯的重量} 克- 书:{书的重量} 克- 铅笔:{铅笔的重量} 克实验三: 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铅笔、书、水杯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
4.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长度为:- 铅笔:{铅笔的长度} 厘米- 书:{书的长度} 厘米- 水杯:{水杯的长度} 厘米实验四: 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容积杯-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容积杯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容积杯中。
3. 记录每个物体所占据的容积。
4. 比较不同物体的容积。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容积为:- 水杯:{水杯的容积} 毫升- 书:{书的容积} 毫升- 铅笔:{铅笔的容积} 毫升实验五: 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书、水杯、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3. 使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表面积。
4. 记录每个物体的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 14.认识水)
了解水的性质。
实验材料:
烧杯、水
实验步骤:
1、
观察烧杯中的水。
2、
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
3、
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的水放入口中。
实验现象: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注意事项: 在老师的指导下闻和尝。
来回倒,静置状态降温最慢。
注意事项:倒热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6、实验名称:测量水的多少 (第 8 课哪杯水多)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量筒。 实验材料: 量筒、水、滴管 实验步骤: 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 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 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 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实验结论: 量筒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 注意事项: 1、不能加热,量筒上一般标有 20℃字样,这就要求所量液 体的温度应控制在 20℃左右, 若相差太多, 一是量取的体积 有误,二是容易损坏量筒。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若仰视, 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 :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
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 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 (第 4 课 怎样认识物体)
实验目的:
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 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
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体,改变液体的比重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
10、实验名称:水面的秘密 (第 17 课 水面的秘密) 实验目的: 了解水面张力。 实验材料: 水、玻璃杯(或硬币) 、滴管。 实验步骤 : 1、将玻璃杯装满水。 2、用滴管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 (或往硬币上面滴水) 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观察水表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水面鼓起来 实验结论: 水的表面有张力。 注意事项:
放进冷水的水槽, 4 号杯子往另一个杯子来回倒, 静放在桌子上。
5 号杯子
3、半分钟后同时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4、继续按原来的方法实验,一分钟后再次测量五杯水的温 度。
实验现象: 1-4 号杯中的热水降温速度都比 5 号杯中的热水
降温速度快。 实验结论:用扇子扇、筷子搅、放到冷水中、两个杯子来回
倒都可以加快热水降温速读。其中降温最快的是用两个杯子
仪器使用方法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1、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取液体。 2、取液后应注意使滴管竖直,保持橡胶滴头在上,不要平 放和倒置。 3、滴液时,把它悬空放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 4、用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第四单元
水的科学
7、实验名称:认识水
实验中, 注意提橡皮筋的手要保持稳定, 不要让橡皮筋颤动, 以免产生误差。
9、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 16 课 实验目的:
改变浮和沉)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 :
橡皮泥、 牙膏皮、鸡蛋 、大头针、泡沫塑料、盐、水槽。
实验步骤:
1、把准备的材料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看那些在水中是浮着 的?哪些是下沉的?
1、实验时桌子一定要平稳。 2、向装满水的玻璃杯内滴水时,注意速度要慢,水滴大小 要尽量均衡。 3、最后滴入的水滴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方法二: 实验材料: 硬币、水槽、叉子等。 实验步骤 : 1、把硬币放在叉子上。 2、小心地将托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 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 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第五单元 实验 12Leabharlann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制作雨量器
(第 21 课 我的雨量器)
制作材料:大饮料瓶一个、剪刀、尺子、纸、笔 制作步骤:
1、选取一个大饮料瓶,沿瓶颈处周圈划线。
2、沿线将瓶颈剪下。
3、取一张与瓶子高度差不多相同的纸条,在纸条上画出刻
度(可模仿尺子上的刻度画)
4、沿瓶底处往上将纸条贴在瓶外面(也可直接将尺子竖直 放入瓶内作为刻度尺)
8 、实验名称:水的浮力 (第 15 课 有趣的浮沉现象) 实验目的: 认识水的浮力 实验材料: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 :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 实验现象: 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注意事项:
再下降。
注意事项:
1、0 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据, 要回落时的温度。
也就是液柱刚
2、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 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链接:水温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
水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与温差有关。
给凉水加热时,热源是不变的,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 热源释放的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凉水的温度是应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 1、实验名称: 减少空气阻力 (第 3 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目的: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 :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 、书本、文具盒、 小漏斗。 实验步骤 :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 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实验现象 :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 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 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
要与水面相平。
实验 13 制作风向仪 (第 20 课 我的风向仪)
制作材料:卡纸一张、剪刀、刀子、胶带、软木杆
2 根、长
钉子一枚、纸条若干、蜡烛一段。
制作步骤:
1、在卡纸上画一个箭头,再将箭头剪开,变成风向仪的箭 头、箭尾。
2、取一根软木杆,作为风向杆。用刀子在两端管口处沿中 间割开约 2 厘米的缝。
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 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 (第 7 课水温的变化) 实验目的: 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 铁架台 、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 : 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 80 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 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 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 录下来。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实验 15— 20 分钟。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降到一定温度(室内温度)不
较多,降温的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差逐渐变小,
单位时间内热水向外界散失的热量也逐渐减少,降温的速度 也随之减缓下来。
补充实验 加快热水降温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快速降温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筷子、扇子、冷水、热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
1、把五个烧杯分别编上号,倒上等量同温度的热水。
2、在 1 号杯子上方用扇子扇, 2 号杯子用筷子搅, 3 号杯子
实验材料: 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的玻璃棒、各种吸管、 纸片。 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到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实验,那些材 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制片等材料上 升。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3、将箭头、箭尾插入杆中固定。
4、取另一根软木杆作为支架,将钉子从风向杆的中心穿过, 再将钉子插入支架一端,旋转几周,保证风向杆在支架上能 自由旋转。
5、将装置拿到有风的地方,固定住支架。试一试,如果风 向杆能随风自由旋转,说明制作成功了,风向杆的箭头指示
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将剑侠的瓶颈部分倒置在瓶口上作为漏斗。 注意事项:
1、在纸条上作刻度时,下端要留出空白,以保证从 处开始测量的准确性。
0 刻度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实验要点:
1、雨量器应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筒 口离地面 70 厘米左右,并保持水平。
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降水结束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读数时,视线
2、可以做几个大小不同的箭头、箭尾,试一试哪一个更好。
3、如果风向仪不能自由旋转,要将风向杆与支架相连接处 进行调整、改进。
一种不支持燃烧。
该均衡上升的。但由于水在加温的过程中与外界出现了温
差,而且温差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因此水的蒸发和热传
递加快,热水对外散失的热量呈直线上升状态, 温度越高(低 于沸点),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越多。所以,在热源不变
的情况下,水升温的规律就是先快后慢。
热水降温时,起初温差较大,单位时间内热水向散失的热量
2、改变橡皮泥、牙膏皮的体积,放入水中。
3、在塑料泡沫上用大头针固定橡皮泥,放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