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合集下载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 电机 中性 点经 消弧 线圈接 地后 , 6发 可
使接 地 故 障 电 流 减 小 到 安 全 【 乜流 下 (0 M 及 以上 发 电机组一 般都 欠补偿 到 1 30 W A 以下 ) 。从 而有 效 地 防 止 了接 地 故障 发 展 成 柏 间或 匝间 短路 , 故 障点 电 弧 时间 大 旬缩 使 短 , 别是在补 偿 良好 时 , 特 更是 如此 。这对构
王 健刚 石嘴 山发 电厂 ( 嘴 山市 石 7 30 ) 5 22
[ 摘要】 发电机 中r .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确 }最 生
在安全 电 流 下 , 子 接 地 保 护 动作 只发 定 信号 而不 紧急 跳 闸 , 应及时 处理 , 但 不再 继续 运行 。应强 调大 型 发 电机 装 设 10 0%定 子 保
成 灭弧 区的 l0 0 %定 于 接地 保 护 没有 任 何
l) 6电弧 重 燃 引 起 的 高频 暂 态 过 电 基 本 与故障韧 蛤过 电压一 样 , 一般 为 25 e持 .U ,
续 电压为 1 U . 8 e .
通 过 上述 分析 , 们 为 , 电机经 配咀 我 发
变压器 的按 地 方 式 可 以 为大 机组 接 地 _ 也 _ , 『
表 I 发 电机 接 地 电流 允 许 值
立 机 U
6j
死区而不能反映 , 则将扩大为相问或层 问短 路 。发 电机 中性点 的接地 方式 与定 子单 相接 地故障 电流 的大小 、 子绕 组 的过 电压 、 定 定子
接地 保护 的实 现 等 因 素有 关 , 因而 要求 单 相 接 地 电流尽 量 小 些 , 态 过 电压 倍 数低 些 并 动 易 于实现 高灵 敏的定 子接 地保护 。因此 中性 点接地方式 的选 择就 显得极 为重 要 。

电厂300MW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型与计算

电厂300MW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型与计算

电厂300MW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型与计算发表时间:2013-09-09T10:03:56.98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顾进良[导读] 但是合理选择这个电阻的大小与机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

顾进良(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工程部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与定子接地保护的构成密切相关,正确选择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和接地设备,对发电机甚至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中性点设备;单相接地故障;接地变压器;电阻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6-013-01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发电机100%范围定子接地保护装置相关联,中性点设备参数的选择与保护要相配合,在保证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气绝缘安全的前提下使得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健全相电压不超过2.6倍额定电压,避免烧伤定子铁芯,并且可使流过故障点的是一固定的电阻性电流,保证接地保护可靠动作。

一、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电流电压值发电机内部单相接地时,流经接地点的电流为发电机所在电压网络(一般为发电机本身、封闭母线、主变等元件网络)对地的电容电流之和,而不同之处在于故障点零序电压随发电机内部接地点的位置而改变。

假设发电机A相发生单相接地,位置在距离绕组中心处,表示故障点绕组占全部绕组的百分数(0~100%),如图1所示,则--故障点零序电压;--故障点零序电流;--发电机电动势;--发电机每相对地电容;--发电机以外设备每相对地电容。

上述式中为发电机相电动势,一般在计算时常用发电机额定相电压代替。

综上可见,故障点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值均与成正比,在发电机出线端子附近 ≈1,此时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值最大,分别为和。

二、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电流允许值大中型发电机中性点多为不接地或者经高阻抗接地方式,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产生太大的故障电流,所以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可以只发信号而不直接跳闸,故障机组经负荷转移后才平稳停机。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一、前言1.1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原动力,在运行中必须具备对突发性故障的应变能力,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①中性点直接接地②中性点经低阻抗接地③中性点不接地④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⑤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1.2 发电机经高阻抗接地方式发电机中性点经高阻接地能有效抑制发电机接地故障电流,从而有效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烧毁,并降低电弧接地暂态过电压。

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有多种方案,其中以单相接地变压器与电阻器结合的方案最优。

我公司生产的CXRD-FZ型接地电阻柜,体积小,重量轻。

接地变压器抗冲击,阻燃,局放小。

电阻采用特种材料制作,性能稳定,通流能力强。

第 1 页共5 页二、系统概述2.1 使用范围CXRD-FZ型发电机中性点电阻器柜为专用于发电厂发电机中性点采用高电阻接地的成套装置。

发电机电压等级主要为6kv至20kv。

当定子发生一点接地时,可限制接地电流在很小的数值,并有效抑制电弧接地暂态过电压2.2 使用环境1、适用于户内。

2、环境温度:不低于-40℃,不高于+40℃。

3、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4、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5、电网频率:58~62Hz(60Hz系统)、48~52Hz(50Hz系统)。

6、安装场所的空气中不应含化学腐蚀气体和蒸气,无爆炸性尘埃。

2.3 产品型号及组成说明本公司免费根据用户要求计算电阻值,确定型号2.3.1接地变压器参数绝缘等级:H 级温升:≤100K冷却方式:AN防护等级:纸绝缘干式接变压器产品防护等级分为IP00(无外壳)、和IP20,IP23(有外壳)。

绝缘水平、阻抗电压、空载损耗、负载损耗按相应的国家标准绝缘电阻测试:高压—低压及地≥300MΩ、低压—地≥100 MΩ三、成套装置的组成及结构3.1装置组成CXRD-FZ型发电机中性点电阻器柜中装有干式单相接地变压器、电阻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电器设备,可以整体方便安装在发电机中性点附近。

220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220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220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摘要:变电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的可靠与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对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法进行介绍,在选择电网中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应做到既不使接地点数目过多,也不能使接地点太少来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安全性。

关键词:变压站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051-021引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以及城市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进行,面临着如何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安全问题。

电网中性点接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问题,既涉及到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涉及电网的经济性,中性点接地方式之家影响到系统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方式,系统的可靠运行。

如何正确选择接地方式,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安全性。

因此,对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进行探讨。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其优点是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电压不升高,不存在间歇电弧造成的过电压危险。

因此,可选择额定电压低的避雷器作为系统大气过电压的保护,可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

ll0kv及以上电网普遍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这样可以降低超高压电网的造价。

此种系统一相接地时形成单相短路,其短路电流很大,可使保护继电器迅速准确地动作,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但由于短路电流很大,需要选择容量较大的开关及电气设备,并有造成系统不稳定和对通讯线路强烈干扰等缺点。

地面低压供电系统,为了获得动力与照明两种不同电压等级和电气设备外壳带电保护接零的需要,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其供电变压器也采用直接接地工作方式。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电网中不同地点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得变化很大程度受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其分布情况的影响。

因此,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应根据不同运行方式下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电压值及绝缘水平、断路器容量(在单相接地短路情况下,当对短路点的零序综合阻抗小于正序综合阻抗时,故障相中的零序电流将大于三相短路电流)、零序电流对通信的干扰以及零序电流变化对零序保护工作的影响等因素来考虑。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作用。

1.无中性点接地方式无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即不与任何接地点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发电机系统,如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或其他要求无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

该方式的作用是防止中性点电流的产生,以及减小对系统产生的潮流冲击。

2.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指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和中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低电压和小容量的发电机组。

直接接地方式的作用是将发电机的中性点电位固定在地电位,避免中性点电位漂移造成的不稳定。

3.高阻抗接地方式高阻抗接地方式是指通过中性点接线电抗或电容将发电机中性点与地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额定电压为10kV以上的发电机组。

高阻抗接地方式的作用是限制中性点电流的大小,减小对系统的影响,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低阻抗接地方式低阻抗接地方式是指通过中性点接线电阻将发电机中性点与地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输电系统或大容量的发电机组。

低阻抗接地方式的作用是提供系统的绝对保护,能够及时检测和隔离发电机的接地故障,并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运行。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如星形接地方式、虚地方式等。

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小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措施,它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各种接地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加强对接地方式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通过特定的接地装置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常见类型和其特点。

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最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低阻抗的电气连接。

直接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简单:直接接地方式的接地装置相对简单,仅需将中性点与地之间连接即可。

2.易于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当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形成接地电流,容易被检测到。

3.易产生大地电流:直接接地方式容易导致大地电流的产生,对于电力系统的线路和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4.容易产生人身伤害:直接接地方式下,接地电阻较低,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压,存在人身触电的风险。

直接接地方式适用于施工成本低、电力系统规模较小、对电网故障检测要求较高的场景。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绝缘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隔离,以实现中性点接地的方式。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较低的接触电阻: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中,中性点与地之间存在绝缘装置,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减小接触电压。

2.减少地电流:由于绝缘装置的隔离作用,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降低地电流的产生,减小对电力系统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3.难以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与地之间的隔离,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无法轻易检测到接地电流,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规模较大、对地电流要求较低、对接触电压要求较高的场景。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高阻抗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地的方式。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高接地电阻: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中,通过引入高阻抗装置,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高阻抗连接,有效提高了接地电阻。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配电网设计、规划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技术课题。

它对电力系统许多方面都有影响,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线路的设备状况和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还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通信的干扰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本文依托此现状就某新建变电站35千伏配电装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0背景根据某地电网规划,35千伏电网将逐渐退出电网,未来不新建35千伏变电站,投运的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将无35千伏电压等级。

但为某地北部大部分乡镇供电的35千伏变电站扔将运行十年或更久,目前为乡镇提供35千伏电源的上级变电站目前仅有两座,其站内主变长期保持重载,大负荷方式下一旦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某地北部大面积停电。

为暂时缓解供电压力,提高35千伏电网转供能力,同时优化35千伏网架结构,需要部分新建变电站在建设初期考虑35千伏电压等级配电设备,远期拆除。

因规划均以高压电缆通过城市综合管廊联络出线,而35千伏电网以架空线为主,此现状导致未来新建35千伏出线存在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并存的情况。

1.1国内外现状综述对于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

因此,世界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城市中,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都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各自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经验和传统来确定。

1.1.1 国外发展现状(1)前苏联及东欧前苏联规定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20A;15~2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5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如果单相接地电流超过上述各值,则需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西欧地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消弧线圈的国家,白1916年发明消弧线圈、1917年在Pleidelshein电厂首次投运,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选择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其选择由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和对系统可靠性、系统稳定性、接地保护方式等要求来决定。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接地方式,分析了各类接地方式在单相接地故障下电压、短路电流的变化及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并从供电可靠性、绝缘水平、人身安全等方面浅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引言在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发电机或变压器绕组星形接线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合理选择是系统运行稳定与安全的重要基础。

它与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继电保护及通信干拢等有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大电流接地方式和小电流接地方式。

其中大电流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小电抗接地;而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方式。

2.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2.1中性点直接接地通过将系统中全部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来实现,通常在220kV以上系统中,为了降低超高压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强度,应将全部变压器中性点都直接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电位仍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

由于单相接地短路电流Id较大,线路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切断电路,从而防止了产生间歇性电弧过电压的可能。

但是这样造成该方式供电的可靠性不高,为弥补其缺点,广泛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2.2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即中性点对地绝缘。

对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网,当三相对称且各相对地电容相等时,中性点电位为零。

但当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时,中性点电位不再是零,产生“中性点位移”。

正常运行中,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相等,相位差120°,没有电容电流流过大地,中性点无位移。

当各相对地电容不等时,中性点位移。

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两个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升高,接地电流可达到正常单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通用版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59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维普资讯
技 术 交流
系统 中性 点接 地 方式 的选 择
王 新 丽
( 东省 电力设计研 究院 ,广 东 广 5 0 6 1 163 )
[ 摘要] 阐述 电力 系统 不同电压等级的 中性点接地方式 ,以及 实现其接 地选择 的 变压器和发 电机 中性点的接地
效接地系统中出现孤立不接地系统,并产生工频过 电
压 的异 常运行 工 况 ,10 2O V 不 接地 变 压 器 的 中性 lb 2k
点过 电压保护应采用间隙保护方式 ,因接地故 障形成
局 部不 接地 系统 时 ,该 间 隙 动 作 ,系统 以有 效 接 地 方
( OX ) X / 1为正值,并且小于 3 ,而其零序 电阻与正序 电 抗之 比( 0 X ) R / 1为正值 ,并且小于或等于 1 。电力系统
有 效 接地 包 括 中性 点 经低 阻 接 地 、 经 低 阻 抗 接 地 和 直
接接地。
Hale Waihona Puke 式运行发生单相接地故 障时间隙不应动作。同时断路 器操作 中因操作机构故障 出现非全相或严重不同期 时 产生的铁磁谐振过 电压也可能危及运行 中中性点不接
非有效接 地方式 :不 符合 有效接 地 X / 1 O 0 X 、R / X 参数要求 的系统就属于非有效接地 系统 。电力系统 1 非有效接 地 包括 中性点 经 消弧 线 圈接地 ,经高 阻 接 地 ,经高阻抗接地和 中性点不接地。
消弧线圈接地或 中小 电阻接地 。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配
电网,当网络 电容 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可选用中性点 经消弧 线 圈接地 。城 市、厂矿 、电厂 中压 电缆 配 电 网,当网络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可选用中性点经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是发电机最常见的一种电气故障。

发电机定子接地是指发电机定子绕组回路及与定子绕组回路直接相连的一次系统发生的单相接地短路。

发电机定子接地后,接地电流经故障点、三相对地电容、三相定子绕组而构成通路。

当接地电流较大时,能在故障点引起电弧,造成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烧伤,甚至扩大为相间或匝间短路。

因此,为了确保发电机的安全,发电机发生定子接地时,接地电流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故障点不产生电弧或者电弧瞬间熄灭,避免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为相间或匝间短路,烧坏定子铁芯和绕组绝缘。

1 发电机单相接地危害及采用不同中性点接地的目的由于发电机及发电机端所连接设备和装置存在大小不等的对地电容,当发电机组发生单相接地等不对称故障时,接地点流过的故障电流即上述对地电容电流。

该电流一般为数安或数十安。

发生故障时,故障处产生弧光过电压,将损伤发电机定子绝缘,造成匝间或相间短路,扩大事故范围,严重的将烧伤定子铁芯。

一旦烧伤铁芯,由于大型发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复杂,修复困难,所以停机时间更长。

如果说定子绕组绝缘损坏和单相接地故障是难免,由此而殃及定子铁芯则应该尽量避免,为此应设法减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电流,同时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

当发电机外部元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等不对称性故障时,同发电机内部故障一样,将对发电机和其他设备造成伤害。

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单相接地弧光的产生和限制力度。

发电机中性点采取不同的接地方式,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电机和其他设备不受损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限制故障时定子一点接地电流,防止产生电弧烧伤铁芯;②.限制故障时的稳态和暂态过电压,防止设备绝缘遭到破坏;③.提供接地保护,准确灵敏的发出信号或有选择性的断开故障发电机。

2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与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定子绕组的过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实现等因素有关。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河南驻马店市电业局乔立华高健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 C < 10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kV配电网。

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

其特点为:·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 C < 10A,故障点电弧可以自熄,熄弧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单相接地不破坏系统对称性,可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保证供电连续性;·通讯干扰小;·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工频电压升高 31/2U C,此系统中电气设备绝缘要求按线电压的设计;·当I C > 10A时,接地点电弧难以自熄,可能产生过电压等级相当高的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且持续时间较长,危及网内绝缘薄弱设备,继而引发两相接地故障,引起停电事故;·系统内谐振过电压引起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烧毁TV,甚至烧坏主设备的事故时有发生。

中性点接地方式6

中性点接地方式6

应选择下列哪项数值?
(A)22kVA
(B)25kVA
(C)30kVA (D)28kVA
答案:[ C ] 2006年考题
解答过程:
根据电气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80页(3-1)公式
又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222-2005 第 18.1.4,式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b)装在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对于采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 性点的消弧线圈,宜采用欠补偿方式。 C)系统中消弧线圈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系统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大部分电网不得失去消弧线圈的 补偿。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一处,并因避免电网仅装一台 消弧线圈。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Q
KIC
UN 3
= 1.35 × 22.2 ×35/1.732= 605.6KVA
其中 k 为补偿系数,过补偿取 1.35。k 的取值可根据DL/T5222-2005 第
18.1.6 条:装在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 故选 D。
1 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两大类: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和 中性点直接接地。
1.1.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可分为三种形式: (1)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简单,单相接地时允
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供电连续性好,接地电流仅为线路及设备 的电容电流。但由于过电压水平高,要求有较高的绝缘水平,不 宜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在6-63kV电网中,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方式,但电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接地电弧不易自熄,易 产生较高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波及整个电网。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研究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研究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研究摘要:分析表明,单相接地产生的电容电流会燃烧堆芯。

描述了发电机柱点接地的作用。

了解几种主要的中性接地方式。

为两个主要的接地方式在我国目前使用的,应当考虑所有因素,诸如故障电流、过电压和组成,保护接地,并选择最好的接地方式根据国家和国际经验。

关键词: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变压器;消弧线圈;前言因为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作为电力系统动力的发电机组容量显得十分重要。

接地故障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关心的大容量发电机的出现是由于增加电容电流容量的引擎和定子电流的接地故障,接地故障点进行电容电流发电机中性点运行方式。

1、关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初,捷克共和国研究所举行了单相发电机允许漏电的科学实验,漏电电流的规定:允许故障电流和时间长短,如五次试验内发生铁芯二次烧结,就是存在故障的。

1.1直接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问题故障时,接地弧过电压最低。

此外,地面保护是最简单的。

但是,大机组的电压水平和容量都大大提高了,即使继电保护由于接地故障电流过大而迅速切断,也会对发电机造成损坏。

1.2经低阻抗的接地方式单相接地电流可能部分受到发电机低阻抗接地操作的限制,但选择其电阻是为了给继电器保护装置提供足够的电源。

故障点接地电流幅值至少为100A。

在这种接地电流下,继电保护可以迅速关闭电机,但铁芯不可避免地会严重烧伤。

1.3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如果中性点发电机不在地面上运行,发电机应连接到发电机/变压器单元。

在C0电容(包括C0、变压器和电容的电容发生器母线电容C0)电容的影响下,90度相位的电压领先于大多数电容电流。

三相电流之和为零。

单相接地故障时,假设A相为A相:故障点的零序电压为在非故障相中流向故障点的电容电流为从上式可以得出,计算出300Mw机组的发电参数:发电机u=20kV,电容器C0= 0.224芯,结果为SI = 2.44 A(不含主变压器等容电流)。

或者中性的,只要符合条件,地面接地单相发电机,故障电流发生器中立的方式更加严重,因此这种操作方式不适用于大容量单位,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发电机以及三峡水利电容的相对较多,例如三个电容电流发生器为30A左右,远远超过目前的安全许可。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经高阻接地与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不同点
经高阻接地: 有效降低重燃弧过电压,且配置简单
定子接地保护的灵敏度较经消弧线圈 接地低 定子接地故障电流可能很大
经消弧线圈接地:
可有效减少接地故障电流
定子接地保护有更高的灵敏度
调谐要求高,配置难度大,存在谐振过电 压的危险
中性点位移电压、传递过电压、重燃弧过 电压
3)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原则:保护动作区覆盖整个定子绕组(100%保护), 且应有足够高的灵敏度。
选择接地方式的三条原则
1)接地故障电流原则:定子绕组单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故障电流不应超过安全电流,确保定 子铁芯安全。
2)过电压原则: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重燃弧暂态过电压数值要小,避免 故障发展为相间或匝间短路而威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接地装置的作用
作用一:通过补偿电容电流,限制接地故障电流过大,避免伤及定子铁芯
如果选择一种接地方式,使得In与Ic大小相近,且近似相反,故障电流If就可 以被大大消弱。
作用二:限制间隙性的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电弧引起的积累性电压升高,从而限制 定子单相接地故障重燃弧暂态过电压
间隙性接地故障:指具有在短时间内反复地燃弧、熄弧、再燃弧过程的 接地故障。
THE END
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重要性
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对发电机安全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 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涉及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发电机中性 点接地方式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定子绕组过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等问题 有着密切的关系 。
概况
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多采用经高阻接地方式。 我国早年学习苏联,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绝大多数是经消弧线圈 接地。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江口水电站6台150MW水轮发电机采 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0世纪80年代,葛洲坝19台125MW和2台170MW水轮发电机采用经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在此之后,我国逐渐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大型机组大多改为经 配电变压器高阻接地方式。比如,三峡,隔河岩,二滩,锦屏…..

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应用

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应用

种 中性 点接 地 方 式 并存 , 种 方法 都各 有其 每
特点 。
我 国城 乡 配 电 网 的 中性 点 , 都 采 用 不 大 接 地 或 经 消 弧 线 圈 接 地 的 运 行 方 式 , 称 小 亦 电 流 接 地 系统 在 中 性点 经 消 弧 线 圈 接 地 的 运 行 方 式 下 , 弧 线 圈 一 般 接 在 Yn d 1接 消 ,l 线 的 有 载 词 压 变 压 器 中 性 点 上 , 可 接 在 也 Z Yn一1 n 1接 线 的 接 地 变 压 器 中 性 点 上 ( 如 图 1所 示 ) 单 相 接 地 故 障 点 电 容 电流 可 以通 , 过 消 弧 线 圈 来 补 偿 在 这 种 运 行 方 式 下 , 发 生 单相对 地短 路 叫 . 故 障 点 流过 的 电流较 因 小 . 多 不能 使 继 电保 护 j 动 作 . 大 殳备 罔此 系 统
次 侧 接 成 星 型且 中性 点 引 出 。 电 网正 常工 作
去传 统 的做法 , 已经 不 能满 足 今后 电力 工 业 发展 的 需 要 , 须 采 用 切 合 实 际 的 办 法 来 解 必
决问题 。 例 如 天津 港 北 疆 港 区 6 V 配 电 网 是 7 k O
年代 建 立 的 供 电 网 络 , 1 9 于 9 0年 进 行 了 扩 容 , 6 V 配 电 网运 行 方 式 一 直 沿 用 中性 点 但 k 经 消 弧 线 圈接 地 的 方 式 。 在 系统 运 行 初 期 一 直 很 稳 定 , 电 可 靠 ’ 也 一 直 很 好 , 现 单 相 供 肚 出 接 地 短 路 后 , 障 的 查 找 和处 理 也 比较 及 时 。 故 9 0年 代 以后 地 下 电力 电缆 被 大 量 使 用 , 今 至

发电厂高压厂厂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发电厂高压厂厂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发电厂高压厂厂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电厂高压长用电源的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使流过接地点的电阻性电流不小于电容性电流,将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限制在2.6倍相电压以内,从而解决单相接地过电压问题高电阻接地运行方式与不接地运行方式大体相同,允许带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2h;而中电阻接地方式要求立即动作于跳闸,对于这一点,某些观点也许认为这样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实际上在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内,这种可靠性的降低是很有限的反映了在切除6kV母线段上某个回路的情况下机组出力情况.
对于中小机组而言,由于规模较小,高压厂用电系统的电容电流都不大,一般很难达到10A而现在的新建300MW及以上大型机组,系统规模很大,厂区占地面积广,不少回路电缆长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接近10A,甚至超过10A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限制电弧接地过电压的水平,应优先考虑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

发电厂和变电所用电

发电厂和变电所用电

第14章发电厂和变电所用电一、厂(所)用电负荷的分类和电压选择(一)火力发电厂厂用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中性点接地方式2、电容电流的计算3、中性点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方法:(1)中性点经高电阻直接接地方式(2)经单相配电变压器接地(3)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4)中性点采用接地变压器接地4、低压厂用电系统接地二、厂(所)用电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一)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备选择条件1、长期工作条件2、短路稳定条件(二)火力发电厂厂用变压器的选择1、厂用电负荷计算:厂用电负荷计算方法:①换算系数法:②“轴功率”法计算2、厂用变容量选择:(1)容量选择原则:(2)计算公式:3、厂用电压调整(1)基本要求:(2)电压调整计算:(3)电动机正常起动时的电压校验4、阻抗选择(三)火力发电厂厂用电抗器的选择1、限流电抗器额定电流选择:(1)普通电抗器(2)分裂电抗器2、限流电抗器电抗百分值选择和校验:(1)普通电抗器(2)分裂电抗器3、限流电抗器额定容量选择:(四)火力发电厂厂用短路电流计算及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高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短路电流计算原则(2)高压厂用短路电流二种计算方法:(3)高压厂用设备的选型2、低压电器的选择(1)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2)低压电器的选择(3)低压电器组合(五)火力发电厂厂用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容量选择2、容量校验(六)水力发电厂厂用电最大负荷的分析统计1、负荷计算原则:2、水电厂用电最大负荷计算3、水电厂用电压调整4、水电厂电动机启动时的电压校验(七)水力发电厂厂用变压器的选择(八)水力发电厂厂用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容量选择(九)水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电器设备和导体的选择1、高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短路电流计算原则(2)高压厂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2、水电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原则:(2)380V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法(十)所用变压器的选择1、所用电负荷计算原则:2、高压熔断器的选择3、所用电压调整4、所用变压器正常起动电压校验(十一)所用电短路电流的计算1、所用短路电流的计算原则2、380V所用配电屏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十二)所用低压电器、导体的选择1、低压电器及导体选择原则2、供电回路持续工作电流计算3、熔断器及断路器的保护选择性配合4、按电动机起动条件校验熔断器及断路器(附录F)5、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选择三、保安电源系统的设计(一)火力发电厂保安电源的设计原则(二)火力发电厂保安电源的接线原则(三)火力发电厂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1、型式选择:2、 容量选择 :3、 最大电动机起动时母线上的电压水平校验(四) 水力发电厂柴油发电机组的设置原则及容量选择四、厂(所)用电系统的测量、保护、控制和自动装置(一)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电气设备的测量(二)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继电保护的设计要求1、 厂用电继电保护的一般要求具体内容一、厂(所)用电负荷的分类和电压选择(一) 火力发电厂厂用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 中性点接地方式※当高压厂用电系统的接地电容电流小于或等于10/2=7A 时,其中性点宜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也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当接地电容电流大于7A 时,其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也可采用不接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摘要: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保护配置等有关。

本文结合发电厂自身特点,提出了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并对其所需要的电容电流值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案,为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容电流
0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多,采用适用于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的最佳的接地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发电厂各电压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设备及厂用电系统的绝缘水平、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以及人身安全等,研究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1 电厂内中性点常见接地方式
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和配网在电气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是发电厂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服务对象,比如发电厂内有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厂变及其相连的母线,发电厂厂用电系统中电力设备多为电动机、电缆等,较容易产生工频过电压等。

因此,针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有不同的侧重。

发电厂常见的接地系统有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经高电阻接地以及经低电阻接地五种接地方式。

1.1 中性点不接地
其主要是中性点不是通过操作实现和地面接触,而是利用对地电容接地实现中性点接地。

对于发电机,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值或发电机中性点装设电压为额定相电压的避雷器,并在出线端装设电容器和避雷器。

容量为125MW及以下的中小机组一般采用这种接地方式。

对于6~63kV电网或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一般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主要是指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和地面连接,消弧线圈的稳态工频感性电流对电网稳态工频电容电流调谐,能够达到接地故障残流小,相关问题能自动清除。

对于发电机,单相接地电流大于规范要求允许值的中小机组或200MW及以上大机组要求能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时可以采用这种接地方式;对于主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6~10kV电网)或10A(20~63kV电网)一般采用这种接地方式;对于高压配电装置,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用于补偿电容电流可采用这种方式;对于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一般采用这种接地方式。

2.3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主要指全部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没有人为阻抗加入,直接与大地充分连接。

对于主变110~500kV侧;110kV及以上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同时低压厂用电系统一般也采用这种接地方式。

2.4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这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接入电阻,从而限制接地故障电流的产生。

对于高阻接地,常用的是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二次侧串联接地电阻,发电机在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规范允许值,又为减小电阻值,可采用这种接地方式;对于主变压器,无中性点或中性点未引出,应装设专用的接地
变压器。

而低阻接地顾名思义是利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3 电容电流的计算
电容电流的大小是发电厂内各电压系统接地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发
电机出线回路及高压厂用电系统电容电流的计算,给其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
供了理论依据,下面以一个电厂为例给出了具体算法:
3.1 发电机出线回路电容电流的计算
发电机出线回路相连的原件有主母线,厂用分支母线,高厂变高压绕组,主
变低压绕组等,其方法是计算发电机本体及引出回路所连接元件对地电容电流总和。

3.1.1发电机定子电容电流计算
发电机容量P:100MW,发电机出口额定电压UN:10.5 kV,发电机功率因素cosΦ:0.8,额定频率:50HZ,发电机定子三相发电机定子三相对地电容Cf:0.3 uf (发电机制造厂提供),发电机电容电流允许值:2A(发电机制造厂提供), 角
速度ω: 2πf rad
上述发电机容量为100MW,发动机出线回路的电容电流总和为3.603A,超过了规范要求允许值3A,发电机中性点应采用经高阻接地,常规的做法是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
器二次侧串联接地电阻。

3.2 高压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
其方法是计算容量最大的一台厂用变压器(高压厂用电系统一般为带有公用负荷的起动/
备用变压器)所连接供电网络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高压厂用电系统的电容以电缆的电容为主.若高压厂用电系统总电容电流值超过规范允许值10A,则可采用经高电阻或低电阻接地的
接地方式。

4 结轮
发电厂中性点接地方案的选择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发电厂中
性点接地方案的选择也争议颇多,在此,结合上诉分析及计算,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准确计算出发电机出线回路及高压厂用电系统电容电流值。

电容电流的数值将直接影响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和单相接地保护方式。

结合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等相关规程查询发电机或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允许值,
选取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当然,对于发电厂各电压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再结合经济
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鑫等. DL/T5352-2006.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69-70.
〔3〕刘学伟.浅谈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J〕.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25):154,59.
〔4〕王跃中.试论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J〕.能源.电力,2014,12:5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