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复合材料综述
铝基复合材料介绍

铝基复合材料,泛指以铝合金为基体(连续体)的复合材料,品种众多,功能各异。从 复合材料品种来分,主要分两大类: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纤维以及晶须增强的铝基 复合材料,当然,两者也经常混合在一起作为增强项以提供更为优异的性能。更多的时候, 是从材料功能及应用领域来分类的。下面介绍法迪公司目前提供的品种:
Alvaco 采用内部真空的薄壁球状陶瓷颗粒替代传统实心颗粒,并添加短碳纤维、短陶 瓷纤维增韧,浸渗铝合金液体后成形。材料典型特点:
1. 密度小:材料密度 1.4-1.6,典型 1.5(视其中加入的其它增强相而定),约为 铝合金的一半;
2. 机械加工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可攻丝、可铣曲面,加工性能类似 7 系铝合金, 这是传统陶瓷颗粒增强材料无法做到的;
极限抗拉强度 曲服强 断裂伸长率
(MPa)
度(MPa)
(%)
弹性模量 (GPa)
洛氏硬 度(HRB)
10#陶瓷增强铝合金
338
303
1.2
86.2
73
20#陶瓷增强铝合金
359
338
0.4
98.6
77
注:基体合金为 ZL102,金属模铸造,T6 热处理。挤压铸造指标略高。
典型应用:
1. 用于制造刹车盘、刹车鼓、制动卡钳、缸套、悬架臂、车架、曲轴箱等结构件, 替代钢材可减重一半以上。
左图为 Alvaco 的晶相 图,球形的是氧化铝陶瓷中 空微珠,内真空。白色为铝 合金。
材料指标典型值:
抗弯强度:95MPa;
弹性模量:85GPa;
剪切模量:34GPa;
热导率:90W/mK;
热膨胀系数:8.5ppm;
电阻率:30µOhm-cm;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 1 粉末冶金法 2 高能-高速固结工艺 3 压力浸渗铸造工艺 4 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9
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最早用来制造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时,首先将颗 粒增强物和铝合金粉末用机械手段均匀混合,进行冷压实, 然后加热除气,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进行真空热压烧结, 得到复合材料的坯料,在将坯料进行挤压、轧制、锻造、 拉拔等二次加工就可制成所要的型材零件。
4
常见铝基体
工业纯铝 铸造冶金变形铝合金(2014、2024、2124
等,且不选含Mn Cr的铝合金,因其产生脆 性相 ) 粉末冶金变形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 新型铝合金
5
复合材料增强基
分类: 连续的和非连续的纤维、晶须、颗粒。
特性: 高强度、高模量、高刚度、抗疲劳、耐
热、耐磨、抗腐蚀、热膨胀系数小、导电、 导热以及润湿性、化学相容性、易加工等。
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于航天飞机主舱体龙骨桁架和支柱
16
二、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特点: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提高,但线膨胀
系数由所下降,耐磨性改善,并具有良好的的导热性。
17
2、碳—铝复合材料 特点:碳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比例对碳—铝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
的影响(当长径比增大时,抗拉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 抗拉强度又开始减少)
金属基复合材料常用基体有铝、镍、镁、钛及其合 金。
3
铝基复合材料基体
铝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可塑性 好,熔点低制备工艺简单。
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比强度 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更耐疲劳和更耐 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铝基复合材料简述

铝基复合材料1. 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1.1 强度,模量与塑性铝基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
更耐疲劳和更耐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同其他复合材料一样,它能组合特定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以满足产品的需要。
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增强体的加入在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模量的同时。
降低了塑性。
另外增强相的加入又赋予材料一些特殊性能,这样不同金属与合金基体及不同增强体的优化组合。
就使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各种特殊性能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尤其是弥散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各向同性特征,而且具有可加工和价格低廉的优点,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
1.2 耐磨性高的耐磨性是铝基复合材料(SiC、A1203)增强的特点之一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显著,而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与基体合金相比,铝基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并随着加入颗粒尺寸的减小和数量的增多而变强。
在滑动磨损实验中,颗粒及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两个数量级的提高,但随着磨粒尺寸的增大,载荷中冲击成分的提高使其耐磨性迅速下降。
材料的耐磨性的好坏取决于强化机制、增强相之间的相互制约及与基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当然,也与增强相类型及基体合金的性能有关。
增强相的聚结显著降低材料的耐磨性。
1.3 疲劳与断裂韧性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一般比基体金属高,这与刚度及强度的提高有关,而断裂韧性却下降。
影响铝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和断裂的主要因素有:增强物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基体与增强物本身的特性和增强物在基体中的分布等。
界面结合状态良好,可以有效地传递载荷,并阻止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目前对复合材料疲劳断裂过程的研究分为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两个方面。
现有的研究工作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疲劳裂纹萌生于SiC 附近。
SiC与铝合金界面或SiC 晶须端部附近的基体中,也观察到基体中大块夹杂物破碎导致裂纹萌生。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样本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样本铝基复合材料是以铝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强化剂或增强材料制成的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增强剂的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剂起到增加材料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增强剂有陶瓷颗粒、纤维和纳米颗粒等。
通过改变增强剂的尺寸、形状和含量等因素,可以调控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次,界面的研究。
界面是铝基复合材料中起到连接基体和增强剂之间作用的关键部分。
研究表明,优化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因此,界面改性成为当前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
此外,加工工艺的研究也是铝基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
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成本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加工工艺包括热压、挤压和等离子弧焊等。
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理想力学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
另外,近年来,铝基纳米复合材料也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是将纳米颗粒加入到铝基复合材料中,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这得益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和界面效应等特点。
总体来说,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增强剂的研究、界面的研究、加工工艺的研究和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材料性能的不断需求,铝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综述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综述近年来,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ALMC)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强度、刚性和热稳定性的复合材料。
本文综述了2011年以来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中采用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作,并概括总结了其研究进展和特点。
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尺寸精度和功能复杂性的复合材料件。
该技术可以直接在图像数据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匹配与加工,具有设计选项自由、可制造性强等优点。
与传统摸状多孔材料相比,由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的可以得到定向排列和更高密度的孔道结构,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011年以来,国内外学者把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应用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ALMC)中,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开垦了PALMC的制备技术新材料。
例如,2008年,Xu等研究者成功制备出毛坯率(RR)超过90%的Al6061/SiC复合材料,并且其强度也超过了单相Al6061合金。
此外,2015年,Oulattar等研究者利用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首次制备出材料成本低、功能复合性高、热稳定性好的AlSi10Mg/TiC复合材料。
此外,用于高温环境的力学性能最近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包括研究者利用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制备的Al 6061/SiC和 AlSi10Mg/MMC(金属基复合材料),其高温力学性能均显著优于单相Al 6061合金。
当前,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大多被用于受外界刺激的极端环境,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和行业制造。
为了实现更高的力学性能,一些研究者探索着更深入地发掘PALMC,例如在成型模型以及基础材料上建立稳定的界面结构,以及开展计算机仿真与实验室评价等工作。
除此之外,将来还应将聚焦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应用于更宽泛的领域,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铝基复合材料

目录一、复合材料综述 (2)1.1 复合材料简介 (2)1.2 复合材料的分类 (2)二、金属基复合材料 (2)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2)2.1.1 铝基复合材料 (3)2.1.2 镍基复合材料 (3)2.1.3 钛基复合材料 (3)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3)三、铝基复合材料 (3)3.1 铝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4)3.2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 (4)3.2.1纤维增强 (4)3.2.1.1 硼纤维 (4)3.2.1.2 碳纤维 (5)3.2.1.3 碳化硅纤维 (5)3.2.2 晶须增强 (5)3.2.3 颗粒增强 (5)3.3 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6)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6)4.1 粉末冶金法 (6)4.2 高能-高速固结法 (6)4.3 压力浸渗铸造法 (7)4.4 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7)4.5 半固态搅拌复合铸造 (7)4.6 反应自生成法 (8)五、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8)5.1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8)5.2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9)5.3 在电子和光学仪器领域的应用 (9)5.4 在体育用品上的应用 (9)一、复合材料综述1.1 复合材料简介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涌现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1.2 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细粒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通常分为聚合物基(或树脂基)复合材料(PMCs)、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
其使用温度分别达250~350℃、350~1200℃和1200℃以上。
铝基复合材料.

要的材料之一。
常见铝基体
(1)工业纯铝 (2)铸造冶金变形铝合金(常见有2014、2024、2124 等,且不含Mn、Cr的铝合金,因其产生脆性相 ) (3)粉末冶金变形铝合金 (4)铸造铝合金
(5)新型铝合金
复合材料增强基
分类:连续的和非连续的纤维、晶须、颗粒 特性:
高强度、高模量、高刚度、抗疲劳、耐热、耐磨、抗腐 蚀、热膨胀系数小、导电、导热以及润湿性、化学相容性、
铝基复合材料基体
铝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可塑性好, 熔点低制备工艺简单。 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比强度和比 刚度高,高温性能好,更耐疲劳和更耐磨,阻 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同其他复合材料一样,它能组合特定的力学和物 理性能,以满足产品的需要。因此,铝基复合 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最重
变形铝合金基复合材料
铸造铝合金基复合材料 新型铝合金基复合材料 工业纯铝基复合材料
以特性分类
功能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
智能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1、粉末冶金法
2、高能-高速固结工艺
3、压力浸渗铸造工艺
4、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1、粉末冶金 2、搅拌熔铸 3、压力铸造 4、喷射沉积 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粉末冶金 2、搅拌铸造 3、熔体浸渍 4、原位合成
优点:
高能量高速度脉冲有利于将冷模中的导电粉体 快速加热到指定温度,从而控制相变和组织粗
化,这是常规粉末冶金工艺无法实现的。高能高速固结工艺可使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95%以 上。
压力浸渗工艺
压力浸渗工艺是先将增强体制成预制件,再将 预制件放入模具后,以惰性气体或机械装置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铝合金基体和其他材料(如陶瓷、碳纤维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备受关注和重视。
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性能优越性和应用前景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
由于铝合金基体和其他材料的复合作用,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种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飞机结构件、导弹外壳等。
其次,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铝合金基体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而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这种性能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在高温、腐蚀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另外,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能。
由于铝合金基体的低密度特性以及其他材料的复合作用,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从而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其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铝基复合材料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铝基复合材料反挤压数值模拟文献综述

铝基复合材料反挤压数值模拟文献综述1.1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概况金属基复合材料(MMC)是20世纪6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弥补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不足,如耐温性较差(一般不能超过300"12)且不能满足材料导电、导热的需要。
与单质的同类金属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高耐磨性、低的热膨胀性和耐高温性能这些性能是单质金属材料所不具有的。
早期研究工作所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是钨、硼纤维和碳化硅SiC增强颗粒等。
由于当时这些材料的制造成本昂贵,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一度处于低潮。
70年代后,随着碳化硅SiC增强颗粒与纤维等增强材料成本的降低以及氧化铝纤维和颗粒、碳化硅颗粒等新的廉价增强材料的出现和批量生产,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形方法的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全面发展起来。
此后至今的20多年晕,世界各国的研究工作者以不同增强材料如SiC、A1203、C、B对增强铝、镁、钦、镍等合金各种复合材料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探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形方法,探讨它们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其微观结构、强化机理、变形与断裂行为等。
随着性能好、成本低的增强剂的研制成功及各种加工方法的提出,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复合材料,己成为一种具有开发潜力和发展途的复合材料。
部分铝基复合材料已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应用到航天航空工业、兵器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如用纤维增强的铝合金活塞不但提高了刚性、尺寸稳定性、抗热疲劳性及高温强度,而且减轻了活塞质量。
同本、美国的一些企业均能大批量生产这种活塞,广泛用于航空和汽车领域。
此外,还有连杆、喷气发动机叶轮、飞机发动机扇形叶片等。
在兵器行业MMC办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装甲车辆零部件,如铝合金负重轮、履带板,刹车片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用AI 20ySiCp局部混杂增强半固态模锻复合工艺成功研制了WZ502步兵战车铝合会负重轮,为我国战车轻量化打下了基础。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铝基合金与其他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溶液法、电化学方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粉末冶金法。
该方法是将铝基合金粉末与其他材料的粉末混合,并通过热压或热处理等工艺将其固化在一起。
这种方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颗粒和较好的界面结合性能。
铝基复合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其轻质。
铝是一种密度较小的金属,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显著减轻结构的重量。
这对于需要提高载荷能力的应用非常有益。
此外,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也很高,可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另一个优点是其耐磨性好。
铝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而与其他材料组合后,其耐磨性能更加突出。
这对于一些需要面对高速摩擦或重负荷情况的部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使用铝基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刹车片的耐磨性和散热性能,从而提高制动效果。
此外,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铝本身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与其他材料组合后,能够更好地抵抗酸碱腐蚀等恶劣环境的侵蚀。
这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铝复合材料

铝复合材料铝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铝和其他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铝复合材料由铝和其他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和技术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拥有更大的应用领域。
铝复合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其优异的强度和硬度。
由于铝属于一种轻质金属,同时又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使得铝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尤其是在抗拉、抗压和抗冲击等方面,铝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表现。
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中,铝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件和结构。
其次,铝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铝在大气中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而通过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可以进一步增强铝的耐腐蚀性能。
这使得铝复合材料在海洋、湿润环境和化学介质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另外,铝复合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铝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而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因此,铝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和热交换器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此外,铝复合材料还具有很好的可加工性。
铝材料是一种易于加工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各种传统和先进的加工工艺制备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产品。
事实上,铝复合材料还可以通过压延、轧制、挤压、拉伸等工艺进行塑性变形,制备出各种复杂的材料形态。
然而,铝复合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首先,铝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加工难度较大。
其次,铝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燃烧性,对火灾的蔓延有一定的助燃作用。
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考虑火灾安全性。
总而言之,铝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导热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的优点。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铝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引言:铝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在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这些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探讨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1. 介绍铝基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是由铝作为基体,加入不同的增强相而制备而成。
常见的增强相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纤维和纳米层状结构。
这些增强相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
同时,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率。
2. 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是指铝基复合材料中各种相的分布、形态和尺寸等参数。
这些微观结构参数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例如,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分布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起着重要作用。
较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增加晶界的阻尼效应,从而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
同时,适当的纳米颗粒分布可以降低晶界的能量,抑制晶粒的长大,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
其他微观结构参数如纤维形状、分布密度等也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拉伸、压缩和弯曲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材料的强度、刚度和塑性变形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纳米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也被广泛应用于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中。
4. 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联通过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者们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通过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力学性能。
例如,通过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分布,可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纳米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疲劳寿命。
5. 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析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论文

分析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开展论文(一)铝基复合材料的概述铝基复合材料是具有很大实用性的一种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根据增强体的不同而区别开的两种铝基复合材料。
其增强相的形态通常为长纤维、短纤维、晶须以及颗粒四种。
除了长纤维之外的另外三种增强相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为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优越性表达在纤维长度性能上。
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中最常见的增强相,强度、硬度与模量都非常高,所以关于耐磨和承载等构造件中可以采用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具备特殊性能的增强相,例如金刚石,其导热效果非常显著,可应用于需要高导热的铝基复合材料。
(二)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简介1. 耐磨性。
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它最突出的性能之一。
在诸多研究中发现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颗粒的体积分数息息相关,这是王宝顺等人针对磨损性能研究的结论,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结果显示中发现其颗粒的尺寸大小与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仅仅有很小的`影响。
2. 塑性与模量和强度性能之间的联系。
铝基复合材料的塑性与增强体是否参加以及模量与强度的提升或降低有关,如果在参加增强体,模量和强度都提高的情况下,铝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就会降低。
也就是说其塑性的上下与强度与模量呈反比趋势。
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后,就可以将金属的优化通过增强体与其他性能的改变来加工改造成产品所需要的高性能材料。
3. 疲劳与断裂韧性。
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比较高,而断裂韧性却不是很好。
增强物的特性、分布以及状态都有可能影响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
其中,断裂韧性与界面结合的状态严密相连,界面结合状态越好,断裂韧性也随之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与断裂韧性也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量的两大性能。
(三)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连续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和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是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研究的两个模块。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1. 铝/ 碳化硅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课堂PPT)

• 3 在电子和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 铝基复合材料,特别是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
有热膨胀系数小、密度低、导热性能好等优点,适 合于制造电子器材的衬装材料、散热片等电子器 件。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完全可 以与电子器件材料的热膨胀相匹配,而且导电、导 热性能也非常好。在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应用 研究方面,铝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望远镜的支架和 副镜等部件。另外铝基复合材料还可以制造惯性 导航系统的精密零件、旋转扫描镜、红外观测镜、 激光镜、激光陀螺仪、反射镜、镜子底座和光学 仪器托架等许多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
9
• 4 在体育用品上的应用 • 铝基复合材料可以代替木材及金属材料来
制作网球拍、钓鱼竿、高尔夫球杆和滑雪 板等。用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作的自 行车链齿轮重量轻、刚度高、不易挠曲变 形,性能优于铝合金链齿轮。
10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 其成本也取决于材料的制造工艺,因此研究和发展 有效的制造工艺一直是铝基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 内容。
点之一。
5
• 5疲劳与断裂韧性 • 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一般比基体金属高,而断
裂韧性却下降。影响铝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和断 裂的主要因素有:增强物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 基体与增强物本身的特性和增强物在基体中的分 布等。 • 6热性能 • 增强体和基体之间的热膨胀失配在任何复合材料 中都难以避免,为了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 数,使其与半导体材料或陶瓷基片保持热匹配,常选 用低膨胀的 合金作为基体和采用不同粒径的颗粒 制备高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1
“铝基复合材料的综述 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成分 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铝基复合材料举例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四 其他增韧方法
1、自增韧 自增韧是通过引入添加剂或晶种来诱导Al2O3晶粒异向 生长成为板状、棒状等形貌, 从而产生类晶须或短纤维的增 韧效果, 其增韧机制主要为晶粒拔出、裂纹桥接、裂纹偏转 等。
2、ZrO2 相变增韧
ZrO2 从t 相( 正方相) 向m相( 单斜相) 转变时 会产生约5%的体积膨胀, 以其作为Al2O3 陶瓷的增韧相, 将在基体内产生微裂纹和残余应力等, 并产生韧化效果。 其增韧机理主要有: 裂纹尖端应力场诱发t m相变产生 的体积膨胀和断裂表面吸收能量, ZrO2 相变产生的残 余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并使其转向和分叉,相变诱发显 微裂纹, 细化晶粒等。
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分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分包括基体和增强体。
基体的作用是: 固结增强体、传递和承受载荷、赋予 复合材料以特定的形状。基体是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 主要承载组分。一般选用高强度的铝合金作基体。 根据软硬程度, 颗粒增强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硬质 的陶瓷颗粒, 这种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作航空航天领域的 结构件、电子壳体、汽车发动机和其它零部件瓦和 机座。
5、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不但增强纤维价格昂贵, 而且制造工艺独特、成本高。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它 的推广和应用。因此, 为了进一步推广纤维增强铝基 复合材料的应用, 必须努力降低成本。同时还要对纤 维表面涂层技术、合金元素对于界面的影响, 以及界 面对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
小组成员 无机1班:常静 崔红梅 张召娟 无机2班:李小丽 辛明廉 王鹏 王文通
绪论
一 铝基复合材料简单介绍
二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
三 纤维增韧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四 其他增韧方法 五 参考文献
铝基复合材料

二、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特点: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提高,但线膨胀 系数由所下降,耐磨改善,并具有良好的的导热性。
三、晶须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特点:优异的性能,制造方法简单,增强体主要是碳化硅和氧化铝 。 碳化硅:随它的含量增加,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增加 氧化铝: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铝基复合材料的综述
•
复合材料是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涌现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材料,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复合而成 。复合材料可分为三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s)、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s)、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主要是铝、 镍、镁、钛等。铝在制作复合材料上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 可塑性好,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等。此外,铝基复合材料比 强度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更耐疲劳和更耐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 数低。同其他复合材料一样,它能组合特定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以满足产 品的需要[1]。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 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按照增强体的不同,铝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 强度、比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但价格昂贵,目前主 要用于航天领域,作为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空间站等的结构材料。颗 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卫星及航天用结构材料、飞机零部件、 金属镜光学系统、汽车零部件;此外还可以用来制造微波电路插件、惯 性导航系统的精密零件、涡轮增压推进器、电子封装器件等。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 采用颗粒增强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原 材料资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选择适当的增强颗 粒与基体组合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具有 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可以预料,在现代工 业的高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高要求下,颗粒增强铝 基复合材料必将以其独特优势在工业领域占据重 要位置。但同时也应看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在未来的时间里要取得更进一步发展,并列入规模 化生产的行列,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因 此,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完整的理论模型,不 断进行实践探索,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铝基复合材料简述

铝基复合材料1. 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1.1 强度,模量与塑性铝基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
更耐疲劳和更耐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同其他复合材料一样,它能组合特定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以满足产品的需要。
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增强体的加入在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模量的同时。
降低了塑性。
另外增强相的加入又赋予材料一些特殊性能,这样不同金属与合金基体及不同增强体的优化组合。
就使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各种特殊性能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尤其是弥散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各向同性特征,而且具有可加工和价格低廉的优点,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
1.2 耐磨性高的耐磨性是铝基复合材料(SiC、A1203)增强的特点之一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显著,而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与基体合金相比,铝基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并随着加入颗粒尺寸的减小和数量的增多而变强。
在滑动磨损实验中,颗粒及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两个数量级的提高,但随着磨粒尺寸的增大,载荷中冲击成分的提高使其耐磨性迅速下降。
材料的耐磨性的好坏取决于强化机制、增强相之间的相互制约及与基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当然,也与增强相类型及基体合金的性能有关。
增强相的聚结显著降低材料的耐磨性。
1.3 疲劳与断裂韧性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一般比基体金属高,这与刚度及强度的提高有关,而断裂韧性却下降。
影响铝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和断裂的主要因素有:增强物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基体与增强物本身的特性和增强物在基体中的分布等。
界面结合状态良好,可以有效地传递载荷,并阻止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目前对复合材料疲劳断裂过程的研究分为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两个方面。
现有的研究工作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疲劳裂纹萌生于SiC 附近。
SiC与铝合金界面或SiC 晶须端部附近的基体中,也观察到基体中大块夹杂物破碎导致裂纹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基复合材料综述XXXXXXXXXXX摘要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密度小、耐磨、热性能好等优点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文中综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种类、铝基复合材料性能、各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种类性能制备应用Abstract Al-based alloys have advantages in the field of the aerospace by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density , anti-function ,good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kinds ,performance ,approach , us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l-based alloys.Key words Al-based alloys kind performance approach use1.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金属基复合材料大规模研究与开发以来,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以及先进武器系统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设计高温、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复合成型等复杂工艺,而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造技术。
因此,研究和开发心的制造技术,在提高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铝基复合材料能否得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铝在制作复合材料上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可塑性好,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等。
此外,铝基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更耐疲劳和更耐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同其他复合材料一样,它能组合特定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以满足产品的需要。
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2.铝基复合材料分类按照增强体的不同,铝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但价格昂贵,目前主要用于航天领域,作为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空间站等的结构材料。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卫星及航天用结构材料、飞机零部件、金属镜光学系统、汽车零部件;此外还可以用来制造微波电路插件、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密零件、涡轮增压推进器、电子封装器件等。
3.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成分铝及其合金都适于作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物可以是连续的纤维,也可以是短纤维,也可以是从球形到不规则形状的颗粒。
目前铝基复合材料增强颗粒材料有SiC、AL2O3、BN等,金属间化合物如Ni-Al,Fe-Al和Ti-Al也被用工作增强颗粒。
4.铝基复合材料特点在众多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且成为当前该类材料发展和研究的主流,这是因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基体合金选择范围广、热处理性好、制备工艺灵活等许多优点。
另外,铝和铝合金与许多增强相都有良好的接触性能,如连续状硼、AL2O3\ 、碳化硅和石墨纤维及其各种粒子短纤维和晶须等。
4.1低密度铝基复合材料低密度的性能符合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不断追求轻量化、高性能化、长寿命、高效能的发展目标,因此在该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4.2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惯性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开发适用于惯性器件的新材料。
美国曾于70年代使用铍材令陀螺仪表的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但陂材具有“毒,贵,脆”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局限。
80年代初,美国使用SiCp/Al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仪表材料。
4.3强度、模量与塑形增强体的加入在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模量的同时,降低了塑性。
铝基体合金的性能合金弹性模量/GPa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断裂应变量/﹪1100 63 43 86 202024 71 128 240 135052 68 135 265 136061 70 77 136 13Al-7Si 72 65 120 23碳化硅增强6061铝合金复合材料其蠕变速率明显低于6010铝合金。
4.4热性能增强体和基体之间的热膨胀失配在任何复合材料中都难以避免,为了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使其与半导体材料或陶瓷基片保持热匹配,常选用像铝合金低膨胀的合金作为基体和采用不同粒径的颗粒制备高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
4.5耐磨性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要求材料有较好的强度、韧性等,而且还必须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因此,对材料提高其他性能的同时也提高耐磨性等,成为研究人员逐渐转移的研究方向。
研究表明,在铝基材料中加入7﹪的硅酸铝短纤维,就可以使耐磨性成倍提高。
5.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二是采用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
5.1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用的长纤维有硼纤维、碳纤维、碳化硅和氧化铝等。
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为了防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反应,一般要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5.1.1硼/铝基复合材料实际制备中,为了防止硼纤维与铝在界面发生反应,改善纤维的抗氧化性能等,通常对硼纤维表面进行涂覆处理,所用涂层物有有SiC、B4C和BN等。
制备方法:先用等离子喷涂法获得铝-硼预制带,再将其用热压法制成零件。
5.1.2铝/ 碳化硅复合材料5.1.2.1传统机械加工A1SiC复合材料一般是铸造法或粉末冶金法等制备,需要进一步的机械加工达到零件所需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SiC增强体颗粒比常用的刀具(如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的硬度高的多,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会引起剧烈的刀具磨损。
5.1.2.2铣磨加工技术目前,切削加工是A1SiC复合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但在切削加工中存在刀具磨损严重和难以获得良好加工表面质量的问题。
有研究提出了颗粒增强A1SiC复合材料的铣磨加工方法。
这种加工方法使用金刚石砂轮(电镀或烧结)在数控铣床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具有磨削加工中多刃切削的特点,又同时具有和铣加工相似的加工路线,可以用于曲面、孔、槽的加工,在获得较高加工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加工表面质量。
5.1.2.3激光加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打孔、切割、划线和型腔加工等方面。
用自行研制的机械斩光盘调脉冲激光器切割试验表明,在高峰值能量、短脉冲宽度、高脉冲频率和适当的平均功率条件下,采用高速多次重复走刀切割工艺,可以得到无裂纹的精细切口。
5.1.2.4超声加工铝基超声加工(USM)是由超声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振荡(一般为16 kHz~25 kHz),施加于超声换能器上,将高频电振荡转换成超声频振动。
超声振动通过变幅杆放大振幅,并驱动以一定的静压力压在工件表面上的工具产生相应频率的振动。
工具端部通过磨料不断地捶击工件,使加工区的工件材料粉碎成很细的微粒,被循环的磨料悬浮液带走,工具便逐渐进入到工件中,从而加工出与工具相应的形状。
5.1.2.5复合加工2种或2种以上的加工方法同时作用到一个加工表面上叫复合加工。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超声钻孔加工、数控旋转超声加工、电解电火花加工、超声电火花加工等。
5.1.3铝/氧化铝复合材料水热法: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高压釜)里,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结晶完好粉体材料。
5.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性能,生产制造方法简单,其应用规模越来越大。
目前人们主要应用的颗粒是碳化硅和氧化铝。
5.2.1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ISiC(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低热膨胀系数、低密度、高微屈服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导热性以及耐磨、耐疲劳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军事、电子、体育用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超硬的增强相颗粒的加入,特别是颗粒含量高、尺寸小时,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非常差,从而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
制备方法具体的有浆体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制成坯后再经热挤压,也可将二者机械混合后直接热挤压成复合材料。
5.2.2氧化铝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中要将晶须颗粒化,然后进行水热法获得复合材料。
6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尽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目前处于研究和逐步向规模性生产、应用阶段,但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值得引起大家关注。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由铝合金基体和高性能增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高技术新材料。
铝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导电性能好,耐腐蚀,可加工性能好和易回收等诸多特性,但也有耐磨性不高、热膨胀系数不低等限制。
针对不同的性能要求,通过选择合适的铝基体、增强体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可以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因此,铝基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铝合金原本的良好性能,同时也大大改善了铝合金原先受到限制的一些性能,尤其是提高了模量、耐磨性和低的热膨胀性,从而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武器、现代交通等领域的需求。
尽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早于20世纪40年代已开始研究,但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领域较多。
直到90年代,开始由军事转向民用,才逐渐向规模化生产发展。
在交通领域,与钢铁材料相比,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价格较高,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1]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5.14[2]樊建中,石力开。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发展[J].宇航工艺材料,2010(第1期)[3]Alexander E,Christopher S M,Andreas M.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 Industry:An Introduction anda Survey[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375—385[4] [5]王胜海,杨春成,边秀房。
铝基非晶合金的研究发展[J].材料导报A:综述篇,2012.1(卷26),88-93[6]张川江,吴佑实,董守义.铝基非晶合金微观结构的特点与演变[J].物理学报,2002,51(11):2575[7]惠希东,陈国良.块体非晶合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9[8]贾彬彬,张文丛,夏龙,等.非晶态合金制备方法[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32(10):20[9]胡状麟,张海峰.块状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10,46(11):1391[10]王德庆,石子原,高宏。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拉伸性能[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0.12,21(4)[11]郭亚林,梁国正,丘哲明,等.激光辐照下的材料破坏和防护研究进展EJ].材料保护,2003,36(12):8-10.[12]黄勇,刘杰.高能激光武器的杀伤机理及主要特性分析E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4,2(5):20—23[13]Bokni R F.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ELW.SPIE,1994.[14]ElO]高阳,潘峰,梁勇,等.高温合金表面激光熔敷热障涂层组织结构与氧化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1):4-7.[15]王大镇,冯培锋,赵清亮,等.航天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宇航学报,2006,27(6):1341—1346.[16]王立江,韩荣久,马文生.人造多晶金刚石刀具加工表面微观纹理的实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5,3(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