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科技教育与文化6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3

答:( 1)、 1986 中 把 握 信 息 的 能
年,颁布实施了 力。
《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
法》;(2)、增加
义务教育的经
费投入, 并鼓励
社会力量捐资
办学;(3)党和
政府实施 学 生 理 解 没 点 措
的作用。
施的意义。
6、了解“科教兴国” 让 学 生 明 白 国 家
论,归纳:
合作结合起来。 发
( 1)高等学校数量 挥 学 生 个 人 的 积
大大增加、学科门 类齐全、布局结构
极性,也发挥合作 的优势。
日趋合理。( 2)教
育质量、 办学效益、
办学条件明显提
高。( 3)20 世纪 90
年代教育部启动了
将北大、清华等若
干所大学建设成世
界一流大学和高水
平大学的工作 (211
教学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难点
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邓小平“三个面 向”的教育题词,并 指出它为中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指明了方 向,说明了党和领导 人对教育的关注和重 视。
预设学生行为 理解“三个面向” 的作用。
的含义。
的发展靠科技, 科
技 进步的基础在
教育。
7、为什么 “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
8、“科教兴国”战略 中明确提出“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又有哪些具体 的要求呢?
7、认识到以信息技 认 识 到 教 育 的 重 术为主要标志的世 要性,教育的发展 界科技革命正在形 为“科教兴国”战 成新的高潮。科技 略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进步成为经济发展 础。 的决定性因素。而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 经济社会发展最重 要的资源,国民素 质的提高和人才的 培养,基础在教育, 所以要优先发展教 育。 8、学生阅读教材, 明 确 我 国 的 教 育 讨论回答:( 1) 方针和教育目标。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 为“科教兴国”的 奠基工程。 ( 2)要 求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16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掌握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通过信息发布的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形成准确的判断能力。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认识了解社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⑵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针等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⑶通过对我们学校同少数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情况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重点突破:提前了解《义务教育法》及科教兴国战略,利用课本中的文字资料、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引导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难点突破:课前引导学生从政治学科中,认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意义;通过录像资料给学生介绍“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的内容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⑴提问引导法、讨论。
⑵资料整合,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以及学生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课程标准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
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通过调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联系实际,体会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1 重温课本“自由阅读卡”,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加入WTO 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
同时,在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
)教师分析:面对着机遇和挑战,肯定要趋利避害。
为此,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急需提升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
在科技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竞争和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科技的基础在于教育。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这就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实现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八下历史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及成就。
2、分析理解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图片等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理解“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党和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成就;学习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教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
学生了解学生介绍不了解教师介绍照片上的姑娘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成长历程。
过渡:这一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方针、又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多媒体展示课题: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师并板书二、明确目标:1、学生可能搜集到“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的背景资料或者是“大眼睛”苏明娟的近况。
内容了解的话,可争相发言,同组或异组的同学补充、完善。
2、不了解看多媒体相关内容了解。
一幅“大眼睛”照片,激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介绍详细,图文并茂,教师予以表扬,其他发言同学予以鼓励。
如有必要教师可补充。
明确目标,做到多媒体展示:1、2、3 学生齐读目标心中有数,更好的学习新知三、教学过程:分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题词时间、为哪所学校题词、有何意义?(难点一)1、先多媒体展示题词2、提出问题:“三个面向”的教育题词是邓小平在何时为哪一学校题的?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一题词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14

八年级下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对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掌握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通过对自己所在的学校与我国少数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情况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的伟大志向。
二、重点难点1、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2、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三、教学方法:提问引导法、讲解法、分析法、讲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马云事迹导入。
2.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介绍我国现行学制4.解释什么是义务教育?5.自主学习【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6.合作探究:《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7.提问:教师节及其日期8.介绍希望工程以及其形象代表苏明娟9.自主学习【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大发展?10.介绍985工程和211工程,让学生畅所欲言:你喜欢哪所大学,理由是什么?11、展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我的母校白城师范学院12、课堂小结及巩固训练13、以马云语录结束本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21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就,理解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论断;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其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如何理解法律条文中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⑵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增强直观性,感悟历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⑵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3)培养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大发展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⑴提问引导法、讨论。
⑵资料整合,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基本普及)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整体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科技工作成绩显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多媒体展示学校多年前的老照片,然后请同学说说最近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生)加固并装饰校舍、美化校园环境、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等。
(师)是谁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呢?(生)“党”,“政府”。
(师)党和政府对我国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和关注,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了我们的办学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打出课题“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板书)讲授新课:(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_13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的含义和发展状况。
2.掌握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1.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方法1.讲述法。
2.讲解法。
对于建国后,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
便于学生了解。
3.比较分析法。
对于建国前后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
●教具准备1.多媒体展示2.相关的音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看ppt。
同学们,投影显示的是关于希望工程的一张照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建国以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使得中国各区域的发展很不平衡,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而内陆的边远地区及一些贫困山区发展还比较缓慢。
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帮困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地增加,但仍然难以一时全部解决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教育问题。
有资料统计:每年中国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有100多万。
如何解决这一危及国家存亡,民族振兴的问题呢?除了国家在财政还不充裕的情况下,每年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外,求助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民间渠道进行集资助学成为目前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此,成立于1989年10月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一项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伟大工程,到1997年,“希望工程”累计接受社会捐款10亿元人民币,共帮助失学儿童150万名,建立了3600多座希望小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就以“希望工程”为话题的开始,来了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 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 成就。
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三、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3组:建国初期
人民教育,教育逐步普及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 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
毛泽东在清华大学视察
1、“科教兴国”战略 2、九年制义务教育 3、素质教育 4、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我要上小学了,爸爸 妈妈说我赶上了教育大发展 的好时候。电视里还说,我 们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 国”战略。我不懂是什么意 思,你们知道吗?
破旧的教室 今天现代化的教室
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 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006年,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学费、杂费
建国初,我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 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80%以上的人 口是文盲。
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 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 文盲率降低到3.58%。
古代教育
活动
分组
近代教育
建国初教育
五、教法分析
基于学生及课程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的 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并辅以分组 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解分析法等多种教学 方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突出教学中学生的 主体地位。
爸爸妈妈:
这怎么行,这 是在让孩子走 回头路。
爷爷奶奶: 读《弟子规 》很好啊, 可以培养人 格品行。
1、“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 确定“科教兴国” 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借鉴: 二战后日本、德国的迅速发展
这几天小方突 然不来上学了。她 奶奶说女孩上学没 用。难道我们上学 可以想上就上,家 长不让上就不上吗 ?
2、九年制义务教育
措施: (1)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已经是一名大学 生了。同学们,你们想 了解一下大学的情况吗 ?
你知道 他们的打扮 所代表的学 位吗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 分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你知道这是哪几所大学吗
4、高等教育的发展
江南大学
211工程
我现在和大家一样是一名 初中生了。我在学校除了学习 各科知识外,还参加了很多兴 趣小组。前不久,我还在全国 太阳能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呢!你们呢,都参加过哪些活 动?
3、素质教育
各校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3、素质教育
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素质教育 听我在高中和大学
的哥哥姐姐说,他们的 校园生活同样是丰富多 彩的。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远程教育的 普及
与国际接轨
职业教育的 发展
你了解自己学校发展 的历史吗?请你做一次调查 吧。完成调查后,请你想一 想,如果你是校长,你会为 学校勾画怎样的发展蓝图呢 ?
1、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2、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科教兴国战略 (2)九年制义务教育 (3)素质教育 (4)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3、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图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二
(1)为实现图一的目标,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战
略?哪些具体措施促进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的发展?
(2)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图二的工程取得了哪
些成就。
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
学生总结:
高等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 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益合理
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 (两个三分之一)
建立学位制度,加强硕士生、博士 生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教 育事业。今年要研究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对2020年前我 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 全面部署。
(2)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相对枯燥空洞,要 使学生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以及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 景有一定的难度。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大学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 心强,对枯燥空洞的理论不感兴趣,而对新鲜事 物和贴近自己生活的事物兴趣盎然,因此在教学 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 的兴趣。同时,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资 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因此可以让他们在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一些相关的活动。
学生展示资料 第1组:古代
汉代讲学图
封建传统教育长期占 统治地位
教育在于“化民成俗 ” 使人具备“良知良能 ”,成为“君子”、“成 人”
第2组: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清末 培养学子“忠君、尊孔
、尚公、尚武、尚实” 民国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教育、军国教育辅之,更以 美感完成其道德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能反映出这个 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 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及规划、《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 解分析能力、创新求思能力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科技 教育与文化6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主 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 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其取得的成就。本课内容十分重 要,因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科技、文化和教 育是其中的朵朵浪花,它们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 体现和浓缩,它们同样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
教育经费的投入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提出(三个面向)
(2)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教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九年制义务教育 成果: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