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B. 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D. 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2.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⑤⑥D. ①⑤⑥3. 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原因是()A. 晴天时水汽多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 晴天时尘埃多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4. 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大气受热上升后地面可形成高气压③大气运动只表现为水平运动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F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太阳辐射B.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D. 地转偏向力6.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空气中的水汽多B. 太阳辐射弱C. 地面辐射弱D. 大气逆辐射弱7. 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 对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8. 通常冬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其原因是()A.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B. 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D. 大气散射作用增强9. 读图(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风向:风从___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___。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______________季出现。

1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B.空气稀薄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来自地面的辐射少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5.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019年1月23日,湖南拉响2019年首个大雾预警,针对张家界、长沙、常德等地持续2~3小时的大雾天气,湖南省气象局及时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6~7题。

6.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天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

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2017·牡丹江高一检测)2017年1月10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

5测量计“爆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大量燃煤采暖ﻩB.多大风天气C.城市汽车拥有量大ﻩ D.天气晴朗风力微弱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增强ﻩB.大气对流旺盛C.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大气削弱作用减弱解析:第1题,大风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不利于雾霾的形成。

第2题,雾霾笼罩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

答案: 1.B 2.C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5.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第4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在图中用③表示。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 7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

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如图2)。

读图完成1~2题。

1.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2.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1~2.解析:第1题,覆盖防寒,即阻断寒潮、霜冻直接接触茶树叶面。

第2题,熏烟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答案:1.B 2.A[2019·银川高一检测]坝上草原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

回答3~4题。

3.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附近( )A.风力大 B.亮度大C.气温高 D.气压高4.下图中能够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3~4.解析:第3题,点燃篝火,人为制造了同一水平面的温度差异,会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故C正确。

第4题,篝火堆温度高,气流上升;周边温度低,气流下沉。

近地面的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四周流向气压较低的篝火堆,高空空气则从气压较高的篝火堆上空流向气压低的篝火周边上空,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故选B。

答案:3.C 4.B右图为在我国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

据图回答5~6题。

5.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墙,提高棚内气温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6.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气温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气温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5~6.解析:第5题,冬春季节,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2.2.1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2.2.1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含答案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2.能够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

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区域认知:能够解释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原因。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人地协调观:通过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意识。

本节要点1.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地表冷热不均,形成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

自主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__太阳辐射__。

2.直接热源:__地面长波辐射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__吸收__、__反射__和散射。

4.受热过程:A__太阳短波辐射__――→地面增温――→以B__地面长波辐射__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增温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的原因:吸收__地面长波辐射__。

2.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__大气辐射__。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__大气逆辐射__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__地面辐射__损失的热量。

三、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1)形式:__垂直__运动和__水平__运动。

(2)意义⎩⎪⎨⎪⎧形成大气中__热量__和__水汽__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__冷热不均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①A 地受热,空气__膨胀上升__,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低气压__;D 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__高气压__。

②B 、F 地冷却,空气__收缩下沉__,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高气压__;C 、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__低气压__。

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大气的受热过程(2018.10)(附答案)

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大气的受热过程(2018.10)(附答案)

高中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2018.101.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2.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3.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 B. C. D.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

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5.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6.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②环节的散失 B.增强了③环节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7.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②,保持地温 B.反射①,降低地温C.反射④,增加光效 D.吸收④,增加地温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答案:2.B 3.B解析:第2题,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

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4.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②① B.③①④C.②④③ D.④②③答案:D解析:④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因此四处气压④②③。

5.下面的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白天山谷和山坡都升温,由于山坡升温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山谷的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此时应吹谷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① B.②C.③ D.④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答案:6.B 7.B解析:第6题,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低。

第7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

8.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 B.②C.③ D.④10.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① B.②C.③ D.④11.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9.B 10.D 11.C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练习(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练习(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依次是( )A. ①②③④B. ③④②①C. ④③②①D. ②③④①2.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 )①离太阳近②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④B. ④⑤C. ②③D. ②⑤3.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B.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C.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D.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答案】1. C 2. B 3. A【解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1题详解】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时,少量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C正确。

【2题详解】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体相同,因此太阳高度大体相同。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大气中水汽、杂质多且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B正确。

【3题详解】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故A项正确。

A正确。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A.①吸收B.地面辐射C.④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代表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正确。

第2题,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

2.B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A.P a>P b;T a>T bB.P a<P b;T a<T bC.P a<P b;T a>T bD.P a>P b;T a<T b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3题,由图中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P b,气温T a<T b。

第4题,高空c处气压高于d处气压,风从c处吹向d处,受地转偏向力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偏转成稳定的东风。

4.A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温快,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B正确;城市中心区为“热岛”,故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C错误;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D错误。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1.1大气的受热过程(含答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每课一练:2.1.1大气的受热过程(含答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B.空气稀薄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来自地面的辐射少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5.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019年1月23日,湖南拉响2019年首个大雾预警,针对张家界、长沙、常德等地持续2~3小时的大雾天气,湖南省气象局及时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6~7题。

6.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天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1册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1册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练习题
图2
4.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大气辐射 B.②—太阳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5.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数字代号是
A.①B.③C.④D.⑤
6.当雾霾出现时
A.①增强B.②增强C.④减弱D.⑤不变
【参考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1.A2.D3.C4.B5.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008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
课题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二、选择题
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①为太阳辐射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云层吸收D.④为地面反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田边烧湿草减少寒潮损失,其主要原理是图1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
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正在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截至11月30日,已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一、选择题读图,达成 1~3 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B.②C.③D.④2.白日多云时,气温比晴日低,是因为()A.①B.②C.③D.④3.初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1.B 2.D 3.C读“大气受热过程表示图”,回答 4~5 题。

4.焚烧柴草防守霜冻的做法,有益于()A.加强①B.加强②C.加强③D.加强④5.白日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由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拥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加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 4.D 5.B6.温室效应加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加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加强C.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加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加强答案: B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惹起的等压面变化情况表示图”,达成7~8题。

7.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8.下边四幅热力环流表示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符合的是()答案: 7.B 8.B9.造成新疆地域“早穿皮袄午穿纱”现象的原由是 ()A.白日大气的削弱作用弱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C.白日大气的汲取作用强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答案: A以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表示图”。

读图,达成 10~11 题。

10.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11.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域对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假如因为() A.大气汲取①辐射少B.大气汲取②辐射少C.地面汲取③辐射少D.地面汲取④辐射少答案: 10.B11.B12.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周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 >③>②>①B.③ >②>①>④C.② >① >④>③D.④ >①>②>③答案: D13.下边的四种热力环流表示图中,错误的选项是()答案: C二、综合题14.读下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2.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练习题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2.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练习题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0·湖南湘中名校联考)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2.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有反射作用D.大气比热容大,容易降温『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图中③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为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吸收的能量,转化为②,大部分返还地面,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为大气辐射。

大气指向地面的①为大气逆辐射。

④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应为太阳辐射。

故选C项。

第2题,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转化为自身的能量,然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B项对。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项错。

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C项错。

如果大气比热容大,则应不易降温,D项错。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篷面,以保护茶树。

如下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如下右图)。

据图完成3~4题。

3.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B.防病虫害C.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D.防洪、防涝4.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网纱在冬季可阻隔霜冻直接接触茶树的叶面,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冻害。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同步检测卷: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同步检测卷: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同步检测卷: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减弱了地面辐射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B.反射太阳辐C.③④D.②④8.下图中,正确的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是 (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图中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例尺相同),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属于上升气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属于低压区的是( )A.① B.③ C.⑤ D.⑥12.下列热力环流中,正确的环流是( )A.①→④→⑤→②→① B.⑤→⑥→③→②→⑤C.①→③→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⑥二、综合题(40分)13.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9: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9: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基础巩固]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图中( )A.b增强B.d增强C.e增强D.c增强2.图中b的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A.赤道地区的阴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B.赤道上b经过的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D.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下表为我国2016年10月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及该日天气状况,读表回答3~4题。

A.太阳辐射弱B.大气削弱作用强C.大气保温作用弱D.大气反射作用弱4.该日北京比海口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大,主要原因是北京地区( )A.纬度高B.白昼短C.大气吸收能力强D.天气晴朗下图为某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6.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8.读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情况。

(2)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情况。

(3)图中A、D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气流下沉的是________。

(4)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2.比较①②两地热力状况,可知( )A.A1>A2B.B1>B2C.C1<C2D.D1>D2下图为吉林省东部山区P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大气受热过程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19·扬州高一检测)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线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④表示地面辐射2.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解析】1选C,2选B。

第1题,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②表示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第2题,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②;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①;对地面辐射③和大气逆辐射④无影响。

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D.防洪、防涝4.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解析】3选B,4选A。

第3题,覆盖防寒,即阻断寒潮、霜冻直接接触茶树叶面。

第4题,熏烟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秋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5选A,6选C。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2.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8:2.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选择题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①②差异的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2.与人们通常所称大气“温室效应”相关的主要过程有(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3.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下图为成都与拉萨某季节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拉萨和成都比较,一天中的气温日较差差异明显,原因是( )A.纬度差异B.经度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活动差异5.下列现象与气温日较差关联大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B.外出戴太阳帽C.吃火锅除湿热D.带雪地镜防阳光反射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

读图,回答6~8题。

6.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8.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读下图,完成9~10题。

9.由甲到丁,太阳辐射能减少,其原因是( )A.削弱作用B.吸收作用C.反射作用D.散射作用10.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受________的影响( )A.A作用B.B作用C.C作用D.丁作用下面的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
答案:A
解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2.B 3.B
解析:第2题,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

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4.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④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因此四处气压④>①>②>③。

5.下面的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白天山谷和山坡都升温,由于山坡升温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山谷的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此时应吹谷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答案:6.B7.B
解析:第6题,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低。

第7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
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

8.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答案:B
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
C.③D.④
10.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B.②
C.③D.④
11.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9.B10.D11.C
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白天多云时,云层的反射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多云的夜晚,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减少地面损失的热量,使温度不至于太低。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