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合集下载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哲学始于思想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

”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

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

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

”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

“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

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

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最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最新)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着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精选24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篇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表达了杨朱的根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答复下列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确实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表达。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

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

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

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

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

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

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

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

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

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总体感觉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

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体现了杨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篇1】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

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

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

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

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

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

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

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

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

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

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

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

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

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

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1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7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7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7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我对哲学没兴趣,我原以为我不懂哲学。

看完这本简史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东西80%的我都略懂。

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这些我其实也都读过一些东西。

庄子的《逍遥游》、《大学》提出的在明明德这些有时候我还会拿来反复抄写,可我怎么从来没有把它们和哲学联系起来?我想是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哲学方面课程的原因吧。

也许还是自己对这个没有兴趣,从来没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

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

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

她甚至说她最近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

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

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

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

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

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2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1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

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

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

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

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

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

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

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

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

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

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

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

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一、总体感觉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

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

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

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

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篇1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

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

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

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

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

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

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

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

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

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

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

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哲学始于思想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

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

”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

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

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

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

”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

“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

哲学,始于问题。

(2)《中国哲学简史》,一本需要挑战读的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闲暇之余,翻看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直
以来,总是感觉它过于高深。

没想到,从这本书中,我却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中庸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素来是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
标准。

细细品味觉得,它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现实社会,我们更需要“中庸”——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
度、适当。

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从书中,我真正认识了“中庸”的深意。

“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中庸》
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指到的情感最适用于欲望。

人的欲望
一旦产生,就会难以控制。

当今社会,权势利欲带给我们太多的牵扰,如何使之达到中和,
才是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带给我们的,有苦亦有甜。

有苦难的陪衬,幸福才显得无比珍贵。

曾经的汶川大
地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多少曾经的幸福一刹那化为乌有。

这一切令我们痛心
的同时也应给我们这些事外人更多理性的思考……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中,就是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发
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也不要人穷志短……只有这样,内心才能达到和谐。

经历世事的
成人,才能真正明白童年的快乐与珍贵,只有自己将世事看透,才能放眼天下,洒脱自然。

“庸”的意思是普通或平常。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要喝。

这是人类普通而平常的活动,但
虽普通平常,却非常重要,没有人能离开它。

人伦和道德也是如此。

吃饭,喝水,维护人伦,
实施道德,都是率性,即为“道”。

“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
乐”都是人的正常反应。

但这种感情的宣泄也要有所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
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

身为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中,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和谐,我们就要保持
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

只有在这样
和谐的环境中,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生活才能井然有序。

如此看来,中庸之道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成功更为重要。

它是一种
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

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生活中,我们亦会用到“中庸”。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圈
里,每一个人的素质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
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更是有天壤之别,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之类的话语。

在家庭中,大家要相互理解,容忍别人,这样家庭才可
以和睦。

朋友之间,大家要相互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把握交友的度。

有一天释迦
牟尼问弟子们,怎样才能够使一滴水永远不干?弟子们回答不出。

佛说“放到大海里去”。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力量是一滴水,我们的同事、家人以及亲戚朋友汇聚了一个大海,只有把自己放在这个大海里去,这一滴水才是永远不会干的。

学会中庸,会让你敲开幸福快乐美满和成功的大门!学会中庸,阳光和鲜花会充满你生活的每一个里程!
细细品读此书,越来越多的感悟触及心头。

人的一生不总是平坦,崎岖坎坷更是一种珍贵的财富。

曾经总是在迷茫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现在,我的前方闪现出一抹光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