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阳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张馨法学0903班 1103090319摘要:家庭暴力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严重侵害了家庭中妇女和儿童的人身保护权利。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暴力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人们进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轰动一时的李阳家暴事件,其发生更是起到了引起人们对反家庭暴力进行立法思考的最直接导火线的作用。
事实上,家庭暴力也并不仅仅是发生在我国的严重问题,世界各国也都普遍存在家庭暴力问题。
但是,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律,通过立法严格规制家庭暴力问题。
而我国作为家庭暴力问题普遍存在的国家之一,却没有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只是在宪法和一些部门法中有所规定,如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等法中都有反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但也只是一般性规定,对反家庭暴力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台湾地区却早就制定了《家庭暴力防治法》。
可见,我国对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制定相对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乃至我国的台湾地区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滞后性。
因此,在当前我国家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已经刻不容缓。
鉴于此,笔者先分析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以及危害,再研究我国进行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分析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律,对我国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有所裨益。
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必要性、建议引言: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其他各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早就已制定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律,而我国却仍然没有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只是在宪法和其他部门法律中对反家庭暴力有相关规定,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却并不健全,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存有缺陷,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问题,因此我国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就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笔者分析研究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危害以及立法必要,并通过分析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对我国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最终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希望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早日出台有所帮助。
李阳案例分析(老师批阅版)

关于李阳家暴的案例分析李阳这个案例存在很多原因,也可以用很多理论解释它的缘由。
不过,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李阳早期的依恋类型。
在原生家庭当中,父亲骂李阳笨死了,他和他父母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只是暴力和冷漠。
根据依恋理论分析,依恋类型的两个核心因素是价值感、爱和支持的源泉。
很明显,从李阳的早期生活经验中可以看出李阳为回避型的依恋类型。
在回避型的依恋类型的影响下导致了成年后的一些列问题:1、在李阳的印象中,自己的父母关系也并不融洽,经常闹矛盾,这是因为回避型人际关系风格的成年人更多地报告说父母的婚姻很不幸(Brennan&Shaver,1993)。
他们倾向于报告来自于缺乏信任与温暖、冷漠而关系疏远的家庭。
这种信念导致李阳认为,“我对于生活丝毫不疯狂,我本来没有想要一个家庭这样的东西,因为家庭是需要精力、艺术、经营、意志的。
”而李阳的妻子在家这方面却要求强烈,这两种不同的家庭理念必然会导致矛盾的出现。
2、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浪漫恋爱,认为真正的爱非常少,而且也难以天长地久。
他们害怕亲密,很少发展并承诺较深的情感,他们不是很支持配偶,至少是情感上如此。
(Hzazn&Shaver,1987)。
所以李阳认为,“我对爱情不执著,我觉得天下女人都一样,我也不多情。
我的太太是美国人,离过两次婚后来到中国,和我说想让我和她生个小孩,我同意了,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怀上小孩的,生下来才告诉我。
过了两三年,我发现这个小女孩被教育得挺好,慢慢地才体会到我是一个父亲。
一点不浪漫吧?”而李阳妻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很看重爱情、浪漫。
两个理念的碰撞必然又是冲突。
3、其他研究表明,回避型依恋类型的男性有虐待女性的倾向(Dutton&Saunders,Starzonmski,&Bartholomew,1994)。
所以,李阳发生家暴是与其依恋类型有关的,这就能理解李阳爱他的家庭和妻子,但是依旧不能控制自己而打自己的妻子。
新法律家庭暴力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这一长期存在于社会中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细化。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为例,分析新法律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适用情况,以期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发生了一起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刑事案件。
被害人李某,女,25岁,婚后与丈夫张某生活。
张某性格暴躁,婚后多次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
在一次争吵中,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导致李某重伤。
事发后,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案件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致其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张某的家庭暴力背景,以及其悔罪表现,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最终,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四、新法律在案件中的适用1. 《反家庭暴力法》的适用《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
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制止措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等内容。
本案中,李某在遭受家庭暴力后,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这充分体现了《反家庭暴力法》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适用。
2. 《刑法》的适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处罚。
这体现了《刑法》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适用。
3. 《婚姻法》的适用《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体谅。
本案中,张某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严重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
五、案例分析1. 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本案中,张某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李某重伤,充分说明了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
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发微博称:“李阳,你需要帮助。
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担心我丈夫和我家庭的未来。
你孩子需要她们的爸爸。
我不知道怎么办!”微博中还附有一个外籍女子额头被打肿的照片,以及膝盖、耳朵受伤的照片。
KIM是美国人,1998年来到中国,与李阳相遇并成为他的外籍教师,后两人结婚,育有3个小孩。
披露了多处家暴细节,并称为了孩子的未来,打算与李阳离婚。
“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不希望把自己家里不好的事情说出来。
”她跟李阳之间不是第一次发生肢体冲突,但她一直隐忍,在孩子面前假装没发生过。
“这一次我觉得不行了,不能忍了,因为会误导、伤害我的女儿,让她们以为,男人打女人是应该的、是需要忍受的。
”最小的女儿Lydia就在“家暴”现场目击整个过程。
多年来从事中学生英语教育和家长家庭教育,李阳面对妻子如此“残忍”,我对李阳的看法瞬间改变了。
之前他是以一个比较完美的“疯狂”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发现他极大的满足于众多中小学生对他的崇拜之中,即李阳所谓的“成就感”,并且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状态。
这种偏执造成了他的心理缺陷,又造成其身上三大责任的严重缺失。
1、是家庭责任的缺失,从李阳的口中我们得知,他是一个父爱与母爱都非常缺失的人。
他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从不曾与父亲有一个拥抱、握手,在他父亲说“今天晚上和我睡一起吧”时,李阳竟浑身起鸡皮疙瘩说宁愿去死,也不愿和父亲睡在一起。
而对于他自己的家庭,他却说家庭教育事业的实验,更是把自己的儿女当做试验品,并且和医学试验中的小白鼠相提并论,可见李阳完全不懂得父亲的意义,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饰演父亲这个角色。
他完全把妻子与儿女物化了,没有当做有感情的家人来对待。
但是李阳对自己的辩解是,我可以一年都不回家,但我还是每年回去20天。
这种辩解的苍白,更显示出李阳对于亲情观念的心理纠结。
2、是社会责任的缺失,李阳说自己从小是个自卑的人,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性格懦弱,甚至连去商店买东西都买不回来。
李阳家暴看法

李阳家暴看法
1.李阳家暴事件的存在受到关注,但家暴绝不是特例,在家暴
中女性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女性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一个体现。
2.家暴本身就是对他人人权的侵犯,是违法行为,但较多并
长期的存在,是家庭因素对女性的束缚,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男尊女卑的遗留。
3.解决家暴的关键在于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意识的觉醒,
社会地位的提升,不可少的是社会的关注,法律的保护。
4.就李阳自身而言,他自愿作为反面教材的行为不值得肯
定,不觉得有诚意,并且没有对家庭关系的改善做出认真努力,还有以此宣传自己的嫌疑。
李阳自身的经历等造就的他确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建议法律对婚检心理方面加强重视,促进和谐婚。
姻。
试论离婚案件中的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

试论离婚案件中的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论文摘要]:文章以李阳家暴事件为视点,探讨有关离婚案件当中家庭暴力行为的举证责任分配,家庭暴力包括着精神暴力和身体上的暴力,即“硬暴力”和“软暴力”,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在这类案件当中实施举证责任进行分析,以及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对于社会稳定、家庭稳定以及法制健全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家庭暴力;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精神赔偿一、李阳家暴事件概述2013年2月3日,历经一年多的李阳家暴离婚案终于宣告终结了,法院判决李阳和Kim(李金)准予离婚,三个女儿的抚养权归李金,李阳支付三个女儿的抚养费每年每人10万元,并且由李阳向Kim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法院根据受害人Kim的申请,作出有效期为3个月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禁止李阳殴打、威胁Kim,这也是我国对新民事诉讼法的行为保全制度的首次适用。
李阳的家暴行为使得许多中国女性对其极为不满,正如妻子李金所说,在中国的家庭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大多数为女性)背着中国的伦理道德,“家丑不可外扬”,很少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即使他们在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也未必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因为“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法院的一个硬性的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即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进行举证,那么就认定其所主张的事实不成立,也就不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
更为严厉的是,在暴力行为导致的离婚诉讼案件中,如果举证方的主张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往往反而会遭到案件当中对方的报复,这样便加剧了家庭暴力的存在及其恶性发展。
二、家庭暴力的概念、范围及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家庭暴力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李阳殴妻引家暴立法争议——反家暴,执法比立法更重要

南 省高院 出台了法院系统第一个关 于家 庭 暴力 案件 的 专 门指 导 意见—— 《 于 关
加强 对家庭暴力 受害妇女 司法保 护的指
力介 入 , 入 的效 果也 未必理 想 。因为 介 力要深入私领域 , 必须慎之又慎 。
法律的执行上 。绝 大多数难以规制 的家 庭 暴 力行 为 尚处 于法 律无 力 干 预 的状 态, 这和立法本身关系不大 。
严 重 的 家庭 暴 力 事 件 由 于涉 嫌 犯 罪, 公安机关应 当主动介入 , 比较严重的 家庭 暴力 事件是 涉嫌 违法 的 , 安机 关 公 应 当介 入 。但是对于 日常生 活中大量情 节较 轻 的家庭暴 力事 件 , 相关部 门既无
但是 目前为什 么还有那 么多妇女遭受家 庭 暴力 ?问题 主要不 在法 律层 面 , 而在
作 , 不 能全 然画 上等 号 。不 管有 没有 并 立 法 , 家庭 暴力 应该 是全 社会共 同的 反 认识 , 是各 相关 部 门的分 内之事 。反 也
的, 社会环境也早就不再容忍家庭暴 力。 其次 , 实践 中一些 司法机关 针 对制
应用 法研究 所 已制定 《 涉及婚 姻家 庭案 件 审理指南》 并在全 国多个地方 法院开 ,
展试点 工作 , 试行 针对 家庭暴 力行 为的 民事 保护裁定 , 收到 了比较好 的效果 ; 湖
采取措施 ,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 力 。公安 、 民政 、 司法 行政 等部 门以及城 乡基 层群 众性 自治组织 、 社会 团体 , 当在各 自的 应 职责 范 围 内预防 和制止 家庭暴 力 , 法 依 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 此外 , 国各 省 区市 目前大 都 出 台 我 了预 防和制止家庭 暴力的地方性 法规或 政策 , 的对家 庭暴 力 的概 念作 出 了更 有 加 明确 的界定 , 的规定 了处 理家庭 暴 有 力投诉案 件的原则 、 程序 , 明确 了各 有关
关于李阳离婚案的分析报告

关于李阳离婚案的分析报告案情介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与第二任妻子李金于1999年相识。
2000年9月,李金与前夫在美国解除婚姻关系。
2005年4月,李金与李阳在美国内华达州领取结婚证书,并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公证认证。
2010年7月,李金与李阳在广州市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
2006年2月,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李阳对李金进行殴打,李金在其微博中发布多张受伤照片,并直指遭遇李阳实施的家庭暴力。
2011年8月30日,双方在北京居住地因子女教育及家庭琐事发生争议,李阳又对李金实施殴打,造成李金头部、腿部多处受伤。
后李金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团结湖派出所报案。
2013年2月3日,此案在北京朝阳法院宣判,法院判决两人正式离婚,李阳家暴属实,赔偿李金5万元精神损失费,并支付1200余万元房屋折价款,另外因抚养权归李金,所以每年给三个女儿共30万元抚养费。
而在离婚之后,按照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李阳需给付前妻1200万元财产折价款,李阳说已经全部给付,KIM却否认,两人为此再次对簿公堂。
案例分析李阳与其第二任妻子李金的婚姻中,李阳曾多次对妻子实施家暴,对妻子造成身体,心理上的伤害;李阳在与和李金的婚姻关系存在期间,与其前妻在外地办理复婚手续,并在与李金的婚姻关系结束前与与前妻再次离婚,这种行为涉嫌重婚;在二人离婚案件审理期间,李阳和李金通过手机短信互相指责对方,李阳在短信中有过激语言,存在胁迫其妻的行为;而在对于三个女儿的教育中,两人由于文化差异存在巨大分歧,最后也无法达成一致;李阳与妻子离婚审判中,对财产分配存在巨大分歧。
论文部分观点分析对于本案,普通民众的观点与法官的判决并无太大出入。
大家都一致认为李阳家暴行为证据确凿,应当受到一定的惩罚。
李阳作为实施家暴的一方,其妻子有权利向法院提出离婚,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二人共同育有三个女儿,她们的抚养权自然也成为争夺焦点。
涉及子女抚养权,法院一般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上考虑,综合父母双方具体条件和情况进行判决。
李阳家庭暴力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李阳家庭暴力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最近,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家庭暴力事件成为媒体的热点,他的名人身份,让家庭暴力这个隐藏于家里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进一步让公众看到家庭暴力存在的领域之广与程度之深。
笔者无意对李阳的家事进行评论,但从媒体对该事件披露的情节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警示:一、家庭暴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李阳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是有文化的人,居然如他的“疯狂英语”一样疯狂地施暴于自己的妻子,并不顾女儿的在场,充分暴露出他人性恶的一面。
据全国妇联的统计,在我国的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而这个数字只是公开调查的数据,在“男尊女卑”“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文化下,许多受虐妇女只能沉默忍耐,连李阳的美国妻子Kim也是如此。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如果家庭不和谐、不稳定,必然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家庭暴力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并努力解决之。
二、每个人都应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李阳家暴事件之后,外界评论说,李阳是一个有知识但没有文化的人。
我认为,李不仅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人格上也是不够健全的,这从他的自述中可以证明。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阳说自己从小是一个自卑的人,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他出生在江苏常州,从童年起,他就没有过亲密的家庭关系。
父母在生下他后支援新疆建设,李阳从小和外公外婆长大,直到四五岁才开始和父母一起生活。
小时候跟父母之间没有建立亲密的父子和母子关系,甚至当爸爸说,今天晚上就跟我睡一起吧时,李阳说吓死我了,跟他睡一个床上,我宁可去死。
由此让我们看到,孩子从小失去父爱和母爱的结果是多么的严重!三、家暴对下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婚姻关系是神圣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是,夫妻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彼此感恩,白头偕老。
夫妻之间如果经常争吵、打骂,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家庭的温馨、和谐和亲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反目为仇、冷漠无情。
他长大以后可能就会用这种情感和方式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家暴案例法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还破坏了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以一起家庭暴力案件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法律适用及法律责任,旨在为预防和打击家庭暴力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家庭暴力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对社会风气和家庭和谐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保障受害者权益,维护家庭和谐,有必要对家庭暴力案件进行法律分析。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1. 主体特征: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包括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
2. 客体特征:家庭暴力侵犯的客体是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格权等。
3. 主观特征:家庭暴力具有故意性,施暴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却故意为之。
4. 行为特征:家庭暴力表现为身体伤害、精神折磨、经济控制、性侵犯等。
三、家庭暴力的法律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该法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制止、救助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1. 施暴者的法律责任施暴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李阳家暴事件-李阳家暴事件是怎么回事-

李阳家暴事件:李阳家暴事件是怎么回事?篇一:关于李阳家暴事件一.关于李阳家暴事件:事件回放八月底,李阳的外籍妻子在微博上贴出一张女人额头受伤的照片,意指丈夫李阳对其实施家庭暴力。
九月上旬,李阳发布微博,向妻子正式道歉,承认对她实施了家庭暴力。
李阳声称将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此后,李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承认我是一个易怒的人。
如果有人做错事,会大声呵斥。
当然,这样的易怒情绪也带到了家庭当中。
对于目前的状况,李阳称,夫妻两人处于分开冷静的阶段。
(来源:华西都市报)家庭暴力是冲突的极端表达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二点七亿个家庭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存在家庭暴力,有百分之十六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百分是二十一的女性和百分之七点四的男性报告曾受到亲密伴侣的攻击和虐待。
二.个人观点:从李阳家暴事件中可以看出家暴现象在家庭问题中的突出。
对于每个家庭,我们应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家暴。
三.论文正文只有反对家暴才可以获得幸福生活在李阳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家庭的问题。
家暴事件的曝光,把他的家庭放大,并且再一次让家暴问题成为社会焦点。
李阳家暴的原因之前通过网络,了解到了李阳家暴事件的一些情况。
就是说要和一起生活十二年的妻子离婚,主要是感情生活一直不合。
许多人都认为,李阳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但他从小就是一个及其自卑的人,包括现在他说自己不自信,至少在很多方面他是不自信的。
那是什么让他如此自卑?因为缺乏爱。
有一次爸爸让他和自己一起睡,李阳说当时惊呆了,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他觉得让其和爸爸一起睡,还不如去死。
问及原因,李阳说,就是不习惯,对父亲没有情感,感觉很别扭。
一个不自信的人,又不甘于现状,往往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朝其对立面发展,才会有后来疯狂英语的诞生,疯狂不仅是在英语的教法上,李阳在生活上也会显露疯狂的痕迹。
任何一个行为的发生,总有其长久以来的积淀,正如前几日报到的小学生自杀事件;又如日常见到的,学生沉迷游戏,学习态度不端正;更甚者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推荐】李阳家暴事件评论-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李阳家暴事件评论篇一:李阳家暴事件反思录李阳家暴事件反思录作者:油菜花籽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X年第04期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最近因家庭暴力事件成为热点新闻人物。
事件的起因源于李阳的美籍妻子Kim近日在微博曝光自己遭受李阳家庭暴力受伤的照片,引起了媒体、大众广泛关注,最终演变成对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大讨论。
各大电视台、网络媒体的各类评论、访谈节目铺天盖地,李阳本人也频频出镜,其过激的言论惹来了更大的争议。
一时间,李阳成为众矢之的,成为社会舆论批评的对象,甚至由他对待家庭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其教师身份、对“疯狂英语”教学模式的看法。
家庭暴力如何防治也好,英语教学模式优劣也好,我实在无意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讨论中,却忍不住想就家庭暴力事件中展现出来的那个成功背后的真实的李阳谈一点想法。
在这次家庭暴力事件中,公众眼中的李阳是一个施暴者。
他把拳头挥向了他的妻子,在与妻子进行激烈争吵之时,当着孩子的面,他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是客观的事实。
正如他说:人性的魔鬼,魔鬼完全打开了。
这是社会所不齿的,尤其是对受过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且为人师表的李阳老师来说,他的社会影响无疑是恶劣的。
而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病人,他强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自卑的灵魂。
他频频出镜,他一贯的方式来应对此次家暴事件,甚至将丑事、错事当成宣传的资(来自:WwW. )本,要出书、宣讲,这些太疯狂的行为,不是利欲熏心,而是病情使然。
他是一个需要心理咨询和帮助的人。
我能清晰地感到他说他在接受心理治疗绝不是一种说辞,而是一种真实的需要。
他小时候很自卑,通过事业的成功,他变得很自信,而这种自信仅仅是自负的表象、自卑的外衣。
事实上,他从来没有走出自卑的阴影。
他只是不断地用事业上的成功去获取自尊和对自我的认可。
李阳家暴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暴,即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家暴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李阳家暴案例为切入点,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家暴的认识,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二、案例背景李阳,某知名企业家,因其妻子张某在婚姻生活中遭受家庭暴力而备受关注。
据了解,张某在婚姻生活中多次遭受李阳的殴打、谩骂和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
张某不堪忍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李阳的家暴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本案中,李阳对张某实施了殴打、谩骂等行为,符合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
2. 家暴的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家庭暴力行为的一方,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在本案中,李阳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张某有权要求李阳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2)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并依法对加害人进行处罚。
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阳实施了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本案中,若李阳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3. 家暴案件的诉讼程序(1)报案:张某遭受家暴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制止家暴行为。
(2)调查取证: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进行调查取证,查明家暴事实。
(3)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对加害人李阳进行行政处罚。
(4)提起民事诉讼: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李阳承担损害赔偿等责任。
(5)提起刑事诉讼:若李阳的行为构成犯罪,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家暴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虐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家庭和谐稳定,影响了社会风气。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家暴案例为切入点,对家暴案件的法律分析进行探讨。
二、案例简介某市居民张某(女)与李某(男)于2010年结婚,婚后两人感情尚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逐渐暴露出家庭暴力的倾向。
张某在忍受了长达五年的家庭暴力后,于2015年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支付张某离婚损害赔偿金,并禁止李某再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
三、法律分析1. 家庭暴力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多次殴打张某,符合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2. 家庭暴力案件的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案件由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均在某市居住,故某市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3. 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八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并收集证据。
在本案中,张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及时出警,制止了李某的家庭暴力行为,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4. 家庭暴力案件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在本案中,张某要求李某支付离婚损害赔偿金,法院判决李某支付张某离婚损害赔偿金,符合法律规定。
5. 家庭暴力案件的禁止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家庭暴力案件,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加害人接触受害人、禁止加害人接近学校、幼儿园、医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可能遭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场所等判决。
家暴法律案例观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家庭暴力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家庭和谐,影响了社会稳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的颁布实施,为打击家庭暴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本文将以一起家暴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对《反家暴法》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案例背景某市居民李某与妻子张某结婚多年,婚后育有一子。
近年来,李某因工作压力等原因,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
张某在忍受了多年后,于2019年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请求法院判决李某承担家庭暴力责任。
二、法院判决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审理查明,李某对张某实施了多次家庭暴力,包括殴打、辱骂等行为。
根据《反家暴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法院判决李某承担家庭暴力责任,赔偿张某精神损害抚慰金,并禁止李某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
三、案例分析(一)关于《反家暴法》的适用本案中,法院依据《反家暴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认定李某对张某实施了家庭暴力,并判决其承担相应责任。
这表明,《反家暴法》在家庭暴力案件的审理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关于家庭暴力证据的认定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证据的认定至关重要。
本案中,张某提供了证人证言、医疗鉴定报告等证据,证明其遭受了家庭暴力。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证据进行了审查,认定李某实施了家庭暴力。
这说明,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应积极收集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关于禁止令的适用本案中,法院根据《反家暴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判决禁止李某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
禁止令的适用,有助于保护受害者的安全,维护家庭和谐。
四、问题与挑战(一)家庭暴力证据收集困难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往往因为恐惧、羞愧等原因,难以收集到充分的证据。
这给法院审理家庭暴力案件带来了困难。
(二)法律援助不足许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因经济困难,无法聘请律师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援助的不足,使得受害者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三)社会观念的偏见在一些地区,家庭暴力被视为家庭内部事务,外界干预被视为干涉家庭内部事务。
浅谈李阳家庭暴力的明确原因

浅谈李阳家庭暴力的明确原因在现在这个时代,家暴时常发生,不仅危害着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也对社会组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家暴的原因分析1、行为主义幼年和成长过程中在他人身上习得暴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李阳生长在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了大量的暴力行为,这为他以后实施家庭暴力埋下了隐患。
李阳自幼的家庭生长环境,是其实施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阳承认,自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对其很冷漠,而且经常进行打骂,从小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李阳也无法和妻子建立亲密关系。
当内心存在长久被压抑的愤怒,平时不显现,但会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就会突然发泄出来。
[3]心理学有理论显示: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没有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没有感受到爱,长大后便会与其他人刻意保持距离,而不会去爱。
可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家暴的原因分析2、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
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
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重视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
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
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观察和模仿对一个人的行为塑造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下,人们从上一代沿袭下来一些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这些无疑会影响个体认知。
而且由于这些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暴力行为没有受到社会的反对,这种认可造成暴力行为的继续存在。
家暴的原因分析3、精神分析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人在工作中有巨大压力时,碍于社会地位等原因,他会压抑这种不如意,然后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他认为可以的时间、场合和对象身上发泄出来。
对李阳家暴分析

对李阳家暴态度的分析【背景链接】自2011年8月31日以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在微博曝光受伤的照片,称遭到李阳的家庭暴力。
9月10日,李阳在微博中正式回应之前的家暴传闻,称“我向KIM(妻子)正式道歉,我对她实施了家庭暴力,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严重伤害,对孩子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我也向所有人道歉,我将深刻反思我的行为”。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从李阳家暴的事情来看,这虽然好像只是一个个案,但家暴实际上是很普遍存在的。
我通过看媒体对李阳家暴事件的专访,浅显的分析了一下李阳的态度。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李阳说当初和Kim的结合只是一种教育实验,又比如他说,他这次道歉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交代,是他作为父亲必须去做的———尽管不愿意。
我觉得首先他是站在十分强势的地位说出这种藐视婚姻的话。
他并没有把KIM当做妻子去呵护而是把她当成是他实验的对象,这是对婚姻另一方极其不尊重的。
李阳还说过他绝对不会为了家庭抛弃事业,那就体现不出他的价值了。
我觉得这些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大男子主义倾向,站在女性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女性健康还是心理方面,对他的妻子KIM都是不公平的。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李阳百无禁忌一一回答,但他的态度确实十分满不在乎十分恶劣的。
虽然他正式向妻子KIM道歉但却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必须去做的,其实他并不愿意。
言谈举止中他仍然表现出对家庭的满不在乎,对妻子的嘲讽和对自己行为的认同。
在他的观念里他并不认为这是错,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伤害着他的家庭和孩子和妻子,这是另一种冷暴力。
“吼”“吵闹”“暴怒”,这是整个采访过程中李阳用在妻子Kim身上的形容词。
他不否认妻子好的一面,但他同时也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妻子的精神状态,“她连续四五天失眠,又不肯吃安眠药,你能想象吗?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当中是非常危险的,希望她能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家暴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家庭和谐稳定。
为了维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家暴案件为例,分析我国家暴法律的适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案例简介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张某经常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李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2019年,李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解除与张某的婚姻关系,并要求张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对家暴行为进行了认定,并判决张某支付李某精神损害赔偿金。
三、案例分析(一)家暴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对李某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包括殴打、恐吓等,符合家暴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家暴法律适用1. 离婚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四)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五)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六)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在本案中,张某实施家庭暴力,属于上述法条规定的离婚情形,因此法院判决准予离婚。
2.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李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法院依法判决张某支付李某精神损害赔偿金。
(三)存在的问题1. 家暴认定标准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对家暴行为的认定标准较为原则,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家暴行为可能难以认定。
例如,精神家暴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受害者维权困难。
法律武器家暴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内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也破坏了家庭和谐,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我国法律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运用。
二、案例背景(一)案情简介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家暴案件。
原告张某(女)与被告李某(男)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两人感情较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开始出现家庭暴力行为。
2016年3月,李某再次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张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张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李某停止家庭暴力,并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二)争议焦点1. 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2. 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3.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
三、案例分析(一)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本案中,李某对张某实施了殴打行为,符合家庭暴力的定义。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通过张某提供的医疗证明、证人证言等证据,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家庭暴力。
(二)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本案中,李某对张某实施了家庭暴力,导致张某身心受到伤害,法院判决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赔偿金额根据张某提供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证据确定。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李阳家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姓名:学号:院系:网络教育学院专业:法学写作批次:第三次原创承诺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年月日摘要 (I)Abstract (Ⅱ)一、李阳家暴事件 (1)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 (1)三、李阳家庭暴力判决案例分析 (1)(一)是否判决离婚 (1)(二)抚养权的归属 (1)(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2)(四)有过错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2)(五)夫妻共同财产认定与分割原则 (2)(六)子女抚养费用的承担 (3)(七)人身保护令 (3)四、李阳家庭暴力事件反映的法律问题 (3)(一)家庭暴力举证难 (3)(二)缺少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 (4)(三)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不足 (4)(四)人身保护令力度不足 (5)(五)行政执法手段单一,救济力度不足 (5)五、反对家庭暴力的几点建议 (6)(一)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6)(二)加强刑事司法惩治力度 (6)(三)增强人身保护令的保护力度 (6)(四)加大反家暴宣传,转变社会传统观念 (6)(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6)(六)以化解矛盾为主题,发挥行政执法处理家庭暴力的功能 (7)(七)提高妇女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防暴力,抗暴力意识 (7)(八) 加强公民伦理道德,倡导民主、文明、平等的家庭文化氛围 (7)六、致谢词 (8)[摘要]李阳家暴门事件的起因是在2011年9月4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kim,在新浪微博曝料称李阳对其实施了家庭暴力,并上传了多张受伤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李阳家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
论文通过对李阳家庭暴力事件的回顾与法律判决的分析,结合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现状,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李阳家暴、反家庭暴力、立法[Abstract] The founder of Crazy English Li Yang got into the domestic violence scandal in September 4, 2011. It is because his wife, Tim, exposed Li Yang implemented violence on her on Sina Weibo, and she upload lots of injured photos about herself. This event of domestic violence scandal aroused the community attention. By analyzing the review and legal decision of Li Yang’s family violence,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nti 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 I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China’s Anti domestic violence.ke some advice about our country’s anti domestic violence in this paper.[Keywords] the domestic violence of Li Yang、anti domestic violence、legislate李阳家暴典型案例分析一、李阳家庭暴力事件2011年9月4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李金(kim),在新浪微博中爆料声称遭遇家暴,并上传遭"家暴"照片,照片显示该女子额头、耳朵、膝盖等多处受伤、红肿流血。
微博内容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网友甚至全社会对于家暴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一时间李阳由原来的“教育专家““成长大使”转变成了家庭暴力的“代言人”。
我门在对其行为感到震惊和强烈谴责之后,更应理性的认识到我国在家庭暴力问题上的法律漏洞及其对受害者救济渠道的缺乏,下面,我们就从法律层面,来分析我们李阳家庭暴力事件这一典型案例。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1】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摧残和性暴力。
家庭暴力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捆绑、殴打、讥讽、辱骂、恐吓、不予理睬、性虐待、性暴力等。
家庭暴力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
李阳在接受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看见》栏目以《沉默在尖叫》为题的采访时,李阳在与主持人家暴事件的专访对话中描述道,由于妻子总是抱怨他对家庭关心不够,忽视家庭,两人为此经常发生争吵。
李阳就由于此种原因已经对妻子KIM 有过数次暴力行为,最后一次实施暴力是在长时间的持续争吵之后,李阳暴怒了,就像他自己说的,心中的魔鬼完全释放出来了,他用手死死的按住妻子KIM的头不停的往地板上撞,导致妻子KIM头部淤青肿胀,造成了身体的伤害。
根据李阳自己的叙述,那么在法律上,就已经构成对妻子Kim实施了家庭暴力的行为。
三、李阳家庭暴力法院判决案例分析2013年2月3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开庭宣判,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
法院判决:准予李阳和妻子李金(Kim)离婚,三个女儿的抚养权归KIM,李阳支付三个女儿抚养费每人每年10万元至18周岁,每年共支付三个女儿30万元抚养费;李阳向KIM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此外,法院还根据李金的申请,向李阳发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禁止李阳殴打、威胁李金。
这是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北京市法院发出的首个“人身保护令”。
下面我们根据我国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长期以来的实践分析李阳家庭暴力事件的判决结果。
(一)是否判决离婚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形式是多样的,但都是对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严重侵害。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根据《婚姻法》以上规定,如果法院认定李阳家暴行为属实,便会判决离婚。
KIM称李阳已经有十多次对她实施暴力的行为,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KIM都会积极主动的到去派出所报案,做好相关笔录与进行验伤,保留证据。
这些笔录证据在后来的诉讼中,也起到了确实充分的证明作用,法院由此认定李阳家暴行为属实,判决李阳夫妇离婚。
(二)抚养权的归属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主要是有利子女教育与成长与双方相互协商的原则来判定儿女的抚养权的归属。
李阳和KIM共育有三个女儿,分别为10岁的李丽、6岁的李娜和4岁的李华。
由于李丽年满10岁,已具备一定判断和认识能力,法院单独就愿意由谁抚养的问题,征求了她的意见。
李丽说,因为爸爸常年在外工作不在家,所以愿意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法院经过查,确定长期以来都主要是KIM在家抚养三个女儿,李阳也认可其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故法院最终判决,李娜和李华也继续由KIM抚养。
(三)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根据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的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司法解释,在离婚诉讼中是由于配偶一方实施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造成无过错方精神上的痛苦和内心的创伤,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无过错方就其所受到的损害要求承担的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司法实践,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精神损害的最高赔偿数额是5万元,因此,李金最高可以获得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
李阳由于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与妻子KIM的婚姻的破裂,KIM也向法院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这一请求得到了法庭的支持,法院最终判决李阳赔偿妻子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四)有过错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中新增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即第46条之规定。
该规定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
在李阳家庭暴力事件中,由于李阳是过错方,KIM提出要求李阳支付离婚损害赔偿金,根据上述法条,KIM的损害赔偿请求诉求也将会得到法庭的支持。
(五)夫妻共同财产认定与分割原则【2】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受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确立了婚姻法分割财产的基本原则,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新《婚姻法》的立法精神以及各国的立法例,在分割共同财产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下一些原则,如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对因一方重婚、通奸、虐待或实施暴力等伤害另一方及其亲属等行为引起的离婚案件,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要适当照顾无过错的一方。
通过以上法律条文的叙述就可以看出,夫妻二人只有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才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破裂时,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李阳在离婚诉讼中称自己与妻子KIM的结婚时间只有两年,目的是为了减少其与李金的合法夫妻关系共同存续时间,以减少对其财产的分割。
在这次家庭财产分割中,由于李阳及KIM对双方财产的部分已达成一致,故法院不再予以区分。
法院最后判决现有房产、股权、商标归李阳所有,李阳支付财产折价款人民币1200万元,法院另外依据KIM的诉求,同意将位于广州、深圳的10套房产及房屋贷款由李阳负责偿还并归李阳所有。
KIM名下的白家庄1603号房屋因涉及其他诉讼,双方均不要求分割,故法院未予处理(六)子女抚养费用的承担《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