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十二课热胀冷缩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经历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概括能力。
3、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能运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自己准备:小玻璃瓶(加盖、加吸管),烧杯两只,冷水,热水,点有红墨水的冷水。
为全班准备:装有不同液体的小瓶子、烧杯两只。
学生自备: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水壶烧开了水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说发现。
预:水壶里的水溢出来了。
3、猜想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预:水受热体积增大。
师:那反过来,受冷会怎样呢?预:水受冷体积变小。
师:水受热体积增大,水受热体积增大。
这一说法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二、水热胀冷缩实验探究1、认识实验器材2、设计实验方案(1)按已有的实验器材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师巡视指导。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出示恰当方案。
指名读2、实验操作水的热胀冷缩实验师:实验设计好了,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呢?你觉得在实验前我们还应该做什么?(1)学生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并交流。
(2)师明确实验要求:课件提示:①小组要分工合作。
②仔细观察水柱有的变化。
③做好记录,一会儿汇报时就按照上面的汇报。
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老师操作实验,投影让学生观察实验。
(4)汇报实验情况。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总结:(水热胀冷缩)生1:水受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
生2:水受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
……3、归纳总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再次出示水壶烧开了水的图片,解释这样的现象。
三、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各小组一起做了实验,得出一致的结论: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的液体呢?你还知道哪些液体呢?你认为它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生说出一些液体名称,并猜测它们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胀冷缩》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产生的原因。
3.探究实践:进行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铜球加热装置)、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带有细玻璃管的烧瓶)、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如气球和瓶子)、热水、冷水、酒精灯、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热胀冷缩现象1.导入(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些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的现象图片,如铁路钢轨之间的缝隙、夏天电线松弛等。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吗?2.新课学习(30分钟)观察热胀冷缩现象(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加热铜球使其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
学生观察描述: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铜球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讨论热胀冷缩的概念(1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学生什么是热胀冷缩?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讨论热胀冷缩的概念,即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热胀冷缩现象和概念。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第二课时: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热胀冷缩?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10分钟)教师演示实验:用带有细玻璃管的烧瓶进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将烧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
冀教版小学科学《气体热胀冷缩》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热胀冷缩》。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热胀冷缩》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这一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内容, 是在学生认识了物体与材料性能的基础上, 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本课是本单元第四课, 是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状态及其主要性质, 知道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以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围绕受冷和受热变化共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是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活动二是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活动三是观察铜球受冷受热时的变化。
通过三个活动, 让学生理解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最后教材安排了应用拓展,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纵观本课, 从教材设计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应该注重科学探究, 开展探究式学习。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 我设计了两课时完成, 今天主要说第一课时, 完成活动一: 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和拓展应用的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四、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他们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对于规范严谨的实验操作, 细致入微的观察等能力都有所欠缺, 所以作为教师, 既要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也要加以适当引导。
五、课时目标在对教材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新课标理念指导, 我确定本节课课时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 能归纳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科学探究目标:能从生活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进行假设, 并设计出气体受冷受热后体积发生变化的实验。
3.科学态度目标:能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出体现气体受冷受热后体积发生变化的实验, 能采纳他人建议改进方案, 完成探究任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运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热胀冷缩(2)冀教版
授课人:主备人: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
课题
第12课热胀冷缩(2)
教学目标
1、能从生活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能对物体受冷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乒乓球、烧杯2个、冷水、热水、气球、锥形瓶等。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a、实验中要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b、小组实验师要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观察
根据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步骤,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
4、得出结论
(1)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并全班交流。
(2)归纳出实验结论:气体变热后体积变大,气体变冷时体积缩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情境与问题:
引导:小明和爸爸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把球踩瘪了,你能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
生:放在热水中。
师: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为什么会鼓起来呢?
二、探究与发现:
1、做出假设
假设:学生进行猜想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认为瘪乒乓球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壳受热膨胀的结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用打孔的乒乓球进行反证,另一种认为乒乓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进入下一个设计实验的环节。
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册
反思与改进:
集体备课
你有几种方法能够观察到气体体积受热或受冷后的变化呢?
评价。指定小组汇报方案。
教师小结:形成统一的实验方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第十二课 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1)《液体的热胀冷缩》是让学生了解热的相关知识。
即热是什么?热是如何传递的?物体的传热能力以及物体受热和遇冷后有什么变化等。
本课内容是解决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第二、四、五课中有承上启下的左右。
(2)本课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第二部分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通过观察研究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使学生体验不断改进实验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对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有较大的作用。
2、学情分析科学概念: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受热或受冷体积的变化已有了初步认识,对学生形成热胀冷缩的科学概念以及对其他液体热胀冷缩想象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在前一节课研究热水和冷水的基础,改进实验的装置,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
情感态度:本课的操作性较强,问题也较为明确,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会很高,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对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的认识,形成热胀冷缩的概念。
★认识更多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酒瓶里的酒为什么不装满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亲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
难点: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科学的描述实验现象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说教法基于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我将采用问题“牵引”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本课时典型的实验操作课,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得出科学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学生主要运用实验探究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准备:小玻璃瓶、塑料管、水、红墨水、温度计等五、教学过程一、趣味魔术导新课:神奇的魔术箱,有两个魔洞,装满红色水的烧瓶放到魔洞,魔洞就会对它施加魔法。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第十二课 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如下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了完成探究活动,我需要如下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胶塞、试管、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高锰酸钾溶液(红水)。
3、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的液体。
【教法、学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法、学法拟定如下:教法:采用讲---扶---半扶半放---放---收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讲: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扶: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水体积膨胀的原因。
半扶半放:学生能做到绝不插手,学生不能做到也绝不全部告知,只能提示。
放: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2、放手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收:1、收集、整合实验数据、信息,得出实验结论;2、实验结束后给学生收拾、整理实验仪器的时间,培养学生严谨、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十二课热胀冷缩冀教版 (2)
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发现:
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液面升高; 受冷体积会缩小,液面降低。
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解释:
液体也有__热__胀__冷__缩_____的性质。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发现:
气球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气球就鼓起来;受冷体积会缩小, 气球就瘪了。
活
定的缝隙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铁轨之间的连接处有一定的缝隙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桥路面之间的连接处有一定的缝隙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夏季,自行车胎的气如果打得太足, 容易爆裂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解释:
气体也有__热__胀__冷__缩_____的性质。
视频
通过以上的几个实验,我们发 现了: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冬天,电线绷紧。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夏天,电线受热下坠。
生
铁轨之间的连接处有一
玻璃和大理石间的伸缩缝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木地板上的伸缩缝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科学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如下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了完成探究活动,我需要如下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胶塞、试管、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高锰酸钾溶液(红水)。
3、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的液体。
【教法、学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法、学法拟定如下:教法:采用讲---扶---半扶半放---放---收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讲: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扶: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水体积膨胀的原因。
半扶半放:学生能做到绝不插手,学生不能做到也绝不全部告知,只能提示。
放: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 ;2、放手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收:1、收集、整合实验数据、信息,得出实验结论;2、实验结束后给学生收拾、整理实验仪器的时间,培养学生严谨、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2 热胀冷缩 冀教版
热胀冷缩【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2.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二)科学探究: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
3.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够认真地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热水、冷水、酒精、煤油等。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已学的知识讨论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热胀冷缩 冀教版
(3)实验并观察
(4)得出结论
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践运用,解释现象
出示:瓶装饮料和铁轨接缝的图片。
三、应用与拓展
引导:请你用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
出示实验方法:A、向三个锥形瓶中分源自倒入滴有红墨水的冷水、柴油和酒精。
B、在瓶口盖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
C、将三个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各个液面的变化。
出示注意事项:
A、实验中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被热水烫伤
B、小组要明确分工,认真观察和记录。
学生交流,解释现象。
四、本课总结
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册
反思与改进:
一、情境与问题:
引导:(出示超市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醋、酱油等图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瓶子里面的液体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
提问: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装满?
生:
二、探究与发现:
1、探究液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
(1)掌握方法。
播放: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为几步,要注意什么事项?
(2)掌握方法
播放:关于体现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
出示实验方法:
A、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从铁环中穿过。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使其均匀受热。
冀教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十二课空气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②、通过课件模拟“微粒”运动明白:热膨胀、冷收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①、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②、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③、尝试用“创新设计实验”解释实验现象;④、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②、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③、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新设计实验”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烧杯、锥形瓶、气球、热水、冷水、蜡烛、打火机学生准备:矿泉水瓶、吸管、蓝墨水染的有色液体(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1、观看微视频,复习旧知师:这真是个魔法喷泉吗?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生:这个喷泉是利用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个原理。
师:老师就知道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水和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提出问题,引出课题那么如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很简单,但却能够唤起学生的“热胀冷缩”知识,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也为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埋下伏笔。
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过渡到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让学生能够自然迁移所习得的知识。
(二)、探究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问:空气是透明流动的物质,既然要做实验,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空气,你有办法抓住空气吗?师:同学们真棒!想到那么多方法,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重要就是要把空气密封起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十二课热胀冷缩冀教版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解释:
气体也有__热__胀__冷__缩_____的性质。
视频
通过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冬天,电线绷紧。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夏天,电线受热下坠。
生
铁轨之间的连接处有一
活
定的缝隙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铁轨之间的连接处有一定的缝隙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桥梁上的伸缩缝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路面之间的连接处有一定的缝隙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夏季,自行车胎的气如果打得太足, 容易爆裂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玻璃和大理石间的伸缩缝
生 活 中 热 胀 冷 缩 的 现 象
木地板上的伸缩缝
液 体 热 胀 冷 缩 的 探 究
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发现:
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液面升高; 受冷体积会缩小,液面降低。
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解释:
液体也有__热__胀__冷__缩_____的性质。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
我的发现:
气球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气球就鼓起来;受冷体积会缩小, 气球就瘪了。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究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与工具:
教师准备:
瘪乒乓球、开水、水杯。
学生准备:
瘪乒乓球、开水、水杯;已经充少量空气的气球(鸡蛋大小)、使气球刚好通过的铁圈。
课时安排:
本教学设计将先完成引入和活动3,然后再完成活动1、活动2。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气体热胀冷缩
液体
?
固体。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新)12热胀冷缩 “十市联赛”一等奖
4、指导学生在课文中
填写这个实验的结论。
1、当你知道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2、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这里有一个金属球,它是一个固体,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金属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1、通过讨论,认识到玻璃
管内水面下降,是因为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叫做体积收缩)
2、讨论得出:烧瓶里的水
在受热的条件下体积膨胀,在受冷的条件下体积收缩。
3、水在受热时体积膨胀,
水在受冷时体积收缩。
4、讨论:烧开水时,壶里
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5、个别汇报讨论结果
1、分组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
4、汇报讨论结果。
5、在课文中填写这个实验的结论。
课后完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讨论、说话,
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授以方法,运用方法,学会迁移。学生先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知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再小组合作,通过实验知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放手让学生先说说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该怎样做,再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操作,由此明白到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什么会往外溢?
3、汇报讨论结果:(1)、因
为水变多了;(2)、因为水里有热气;(3)、因为水占的地方大了;
(4)、------
1、分组实验:
(1)把实验装置准备
好。
(2)把实验装置放入热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说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前言的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课标里还提出了科学课程的六条基本理念,那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最重要途径就是实验。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以实验为主,并灌输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实验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说教材】《液体的热胀冷缩》在“热”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对前一课的延伸,又是为后两课作铺垫。
前一课《给冷水加热》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冷水加热后由沉变浮,但重量并没有变化,那变化的只能是体积。
由沉变浮,体积应该是变大了,而通过给加满水的试管口套上气球皮加热观察,发现气球皮会鼓起来,但液体受热膨胀的现象并不是非常明显。
而我们这一课将通过另一个实验来明显看到水受热后,体积在逐渐膨胀。
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研究和认识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后,下两课再研究气体和固体的热胀冷缩就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了。
【说目标】通过本课的活动,要让学生得到以下收获:科学概念(也就是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要缩小(4℃以上),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都具有和水一样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探究(也就是过程与方法)方面:1.引导学生改进和利用实验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等现象。
科学态度(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意识到严格地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水和其它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来验证液体的热胀冷缩,并能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来达到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目的。
【说教法】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电线下垂,冬天崩紧。
科学研究记录表一
液体受热时的发现
液体受冷时的发现
液体名称
液面变化 体积变化 液面变化 体积变化
红墨水 升高了 变大了 下降了 变小了
?像液体这样受热体积 就增大,受冷体积就 缩小的现象,我们把 它叫做 热胀冷缩。
实验结论:_____液__体__具__有__热_胀__冷__缩__的_性__质__。_______
③再将冷水倒入上 面的杯子中,过一 会儿倒出冷水(拉 一拉)
容易拉开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温馨 提示
!注意安全,小心热水烫手
学生实验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气体有没 有这种现象。
2.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科学研究记录表三
瓶子所在的地方
气球的变化
热水中
参考书本自制 一个简易的温度计。
同学们再见!
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玻璃杯轻轻地叠放在一起(拉一拉)
②将热水倒入上面的杯子中,过一会儿倒出热 水(拉一拉)
③再将冷水倒入上面的杯子中,过一会儿倒出 冷水(拉一拉)
科学研究记录表二
方法
①将两个玻璃杯轻 ②将热水倒入上面
轻地叠放在一起 的杯子中,过一会
(拉一拉)
儿倒出热水(拉一
拉)
拉开情况 容易拉开
很难拉开
胀大了
冷水中 缩小了
实验结论: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水泥路面胀裂 夏天电线天天桥水伸管缩冻缝裂
没装水开满了的喷饮蒸汽料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科学无处不在,只要 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 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 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