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及医学统计学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二.预防医学特点: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的关系;3•采取的对策

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

三.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包括: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

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

四.三级预防策略: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2•第二级预防:在

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起发现、早期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

展和恶化。3•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延长生命。

第一章流行病学概论

一•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定义内涵: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时人群。2•流行病学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

状况。3•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内容是:(1)揭示现象(2)找出原因(3)评价效果。4•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二.流行病学基本原理:1•分布论。2.病因论。3•健康-疾病连续带。4预防控制理论(三级预防理论)5•数理模型。6•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1)群体原则(2)现场原则(3)对比原则(核心)(4)代表性原则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1.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2•探讨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4•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5•流行病学分支。

第二章疾病分布

一.疾病的分布即疾病的群体现象或称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二.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1.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

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使用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日、周、旬、月),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4续发率I: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5•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

频率。死亡率是测量入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三.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1•地区分布:疾病的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无需从外地输入,只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水平总是较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地方性。

2•时间分布

3•人群分布: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为一组称为一个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观察若干年,观察死亡等情况。 4.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群组中

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

均低,甚至不发病(3)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具名接近(4)迁出该地区的

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者呈自愈趋向。(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5..移民流行病学:是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P34)

四•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如当年的发病率未明显超过既往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即为散发。

2•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

3•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

4•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者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的病人的现象。

第三章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类。

2•流行病学常用名词:(1 )目标人群:即研究结果能够适用和推论到的人群。(2)源人群:

目标人群中适合研究的人群,或者说能够产生合格的研究对象的人群( 3 )研究对象:来自

源人群的直接用于研究的人体。

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1、描述流行病学:又称描述性研究。它是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入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

研究。

2•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

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

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室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收

集的,故又称横断面研究。

3•现况研究的种类:(1)普查:就是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均进行调查。(2)抽样调查:按一

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

参数,称为抽样调查。(抽样方法误差小一一大排序:分层、系统、随机、整群)+多级抽样。

三.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1•分析流行病学~|:也称分析性研究。它是进一步在有选择的人群中观察可疑病因与疾病和健康状况之间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种方法。

前者按是否患病将研究对象分组,了解他们在研究因素的暴露方面有无差别;后者则是按是

否暴露于所研究的可疑病因将研究对象分组,前瞻性地观察他们的发病水平是否有差别)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

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

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3•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者具备某些特征。

4•病例对照研究特点:(1)观察性研究(2)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是由“果”至“因”的,只初步检验病因假设(3)可以观察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联。

5•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1)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频数匹配、个体匹配。(采用匹配的目的:一是为提高研究效率,减少样本含量。二是控制混杂因素,以避免研究中存在混杂偏移。)

:也称为比数比、优势比或交叉乘积比。病例对照研究中采用比值比来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程度。OR的含义与RR相同。疾病率小于5%是,OR与RR的值较接近。

7•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些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用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相关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性质是前瞻性的,所有又有人称之为前瞻性研究,是由“因”至

“果”的,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