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b49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d.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疏通字词1.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回望历史,去看一看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3.学生初读课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宣告宣布汇集旗帜检阅瞻仰高潮爆发排山倒海肃静(2)相机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区分词义。
宣告宣读宣布◆毛××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书长林伯渠()典礼开始。
◆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瞻仰瞻望◆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
◆从山脚抬头(),只见四周绿树成荫,一排排房屋掩映在树丛之中。
(4)书写指导:瀑、隆、宣、射重点指导:“爆”的“”部件,提醒与“恭”的区别;“宣”和“隆”不要忘记短横;提醒“射”的“”撇变提。
5.学生联系课题,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二、提取信息,理清脉络1.提炼场面,理清开国大典的过程。
(1)学习活动:填过程图。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②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
(提示: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3)总结方法: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2.串联场面,概括大典。
(1)明确要求:借助过程图说清楚、有条理。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学生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联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3.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了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几个重要场面。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89a24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板书课题,齐读]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时间:地点:参加成员:参加人数:大典内容:2、交流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参加人数:30万人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三、学习第一段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rarr;看课件准备rarr;指名学生说rarr;齐读]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生自由准备rarr;交流分析rarr;小节板书][形成如下板书: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四、总结延伸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708232431126edb6f1a1013.png)
篇一:《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6 开国大典第1课时学情分析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教学重难点(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
(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9aa75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5.png)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开国盛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2.掌握开国盛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参与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重点1.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2.开国大典的内容概述;3.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一些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2.引发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开国大典的问题和猜测。
第二步:讲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与历史背景(20分钟)1.讲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和参与方等。
第三步:分组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参与开国大典的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研究;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查找并整理有关该人物的资料,包括其在开国大典中的角色、贡献等;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小组展示。
第四步:小组展示与总结(2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展示,介绍所研究的人物的重要性和贡献;2.学生进行合理的辩论和提问,展示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引导。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1.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兴趣;2.讲解环节采用讲解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3.学习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总结环节采用展示与辩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思维、历史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2.根据小组展示和学生提问的质量来评估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通过个人总结和心得的书写,评估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开国盛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2. 掌握开国盛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参与方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2. 开国大典的内容概述3.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开国大典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内容概述和历史背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959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2.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
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1、出示句子: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cc1f30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8.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详细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文本解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学习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历史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24f1e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2.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e7ff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f.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4ee3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6.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04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学习生字词。
0918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0918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53c6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b.png)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初步理清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一)填写开国大典总体情况表。
开国大典总体情况
时间
地点
参加
人员
会场
布置
1.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提取文中相关信息。
3.填写开国大典总体情况表。
4.欣赏学生绘制的天安门广场示意图。
(二)整理时间轴,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描写的主要场面。
1.阅读课文第4~15自然段。
2.圈画出表示时间或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
3.把圈画的词语整理到时间轴上。
4.提取关键语句,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场面。
(三)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1.阅读概述。
2.交流概述方法。
3.尝试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策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1c2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f.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政、宾”等14个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词语表中的词语。
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并能串起来,讲一讲开国大典的发展顺序。
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歌曲《绣红旗》,时长约1分钟。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过渡: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
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
(板书:开国大典)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解释题目:“大典”是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举行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文的生字、容易读错的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试着组词。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板块二字词教学,丰富词汇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本课生字并组词。
政(政府)宾(宾客)盏(灯盏)栏(石栏)汇(汇集) 爆(爆发)宣(宣告)帜(旗帜)阅(阅兵)制(制服)坦(坦克)距(距离)隆(隆重)射(发射)(1)指名学生读生字和词语,其他学生及时发现错误,相互纠正读音。
“政、盏、帜、制、射”为翘舌音,“宾、坦”为前鼻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b80e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7.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91d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同学分工协作,以各种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作品清楚地,有特色、有感情地介绍给大家。
2、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谈谈自己的独立见解。
3、通过讲讲研究专题的目的、过程、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师:学习了《开国大典》后,同学们颇有感触,为此,我们进行了拓展阅读,制定了《共和国诞生》这样一个主题学习。
在主题学习中,同学们广泛阅读,认真思考,确立了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制作了形式多样的演示文稿。
老师从网上看了你们的作品,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小小评论家。
今天,我们不妨成立一个文学沙龙,畅谈一下你的想法。
二、展示作品师:在前面三个过程的学习中,老师了解到有许多同学对国旗非常喜欢,现在哪一组能把自己研究的有关共和国诞生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呢?1、请小组展示作品:师:哪个小组研究的主题与他们不一样?谈谈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请小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研究这个主题?谈完后再进行展示。
(4~5个)师:刚才同学们的展示,使大家受益非浅。
从大家的展示中学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
老师相信在大家研究的过程中,看到网上那么多的__,一定有所感想,哪个小组能谈谈你们的想法?2、请小组谈谈研究的感触:师:从同学们的作品、研究后的感触,老师可以感觉到大家对共和国的诞生有种特殊的情感,你能不能用一段话来表达一下此时的心情呢?三、反思学习过程师: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在各方面有所收获,也有所想法,现在小组先讨论一下,等一会儿请同学谈谈。
四、小组评价五、集中评价讨论整个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解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34faf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9.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2019年小学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9年小学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f1e097bb4cf7ec4bfed013.png)
2019年小学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盏、栏、汇”等13个生字,理解“政府、委员、协商、排山倒海”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
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出示图片)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吧!2.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录像。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预设:本文篇幅较长,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可采取默读的方式。
要明确默读的要求,即不出声、不指读地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八盏石栏汇集爆发毛泽东林伯渠宣布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预设:本课的生字较多,但难写字不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即可。
教师检查时可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字义和组词,以及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汇集、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等。
预设: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
一类是专用名词,如“典礼”“电钮”“观礼台”,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让学生查字典解决。
另一类词语,如“庄严”“四面八方”等词,可在之后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公开课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419ac858f5f61fb73666bf.png)
年级五科目语文第七单元第26课主备人单位孙村小学集体备课日期12.4个性化修改日期备课人单位孙村小学课题26《开国大典》设计内容个性设计教学内容2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汇集、宣告”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教学难点1、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伟人毛泽东资料、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奋斗的英雄图片、开国大典原声资料、五星红旗图片、中国人民屈辱史资料。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伟人毛泽东资料、中国人民屈辱史”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导语: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3.板书“开国大典”。
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4.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8e1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9.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课文内容,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了解建国初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情况。
2.能认读生字词“竭泽而渔”、“巨无霸”等,并能运用。
3.能运用合理的语音、语调、语速、语气朗读教材中的课文。
4.能写出简单小作文,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件感人的事情。
5.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析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短语、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感性理解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如何提高整体性阅读及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共中央党校草桥分校的照片和泛蓝色的国旗图片,让学生发表看法,了解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2.教师会议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中国成立的?成立后出现了哪些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该节课文。
2.阅读1.学生个体阅读全文,再合作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整体性阅读,了解生字词,短语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熟练程度。
3.学习1.通过带着注音的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读出正确的读音。
2.利用会意字解释的方法了解生字词的意思,例如:“巨无霸”,“竭泽而渔”等。
3.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学生熟悉的“竭泽而渔”短语的意义。
4.教师引导学生各自画有关“竭泽而渔”的图画并口述。
4.练习1.比一比快速识字,由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全班学生一起比赛,谁最快读出正确的读音和意思。
2.出示生字词卡片和句型,让学生配对,对课文进行情境朗读。
3.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形成小结。
5.总结教师利用贴有语言框架的海报,整理归纳词语妙绝。
“竭泽而渔”、“巨无霸”等等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新词语,短语,句型及其使用方法。
6.作业1.完成语文课作业。
2.体会课文的情感,写出自己身边感人的事情,结构简单小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First Class of "Founding Ceremon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之一
作者:樊萍萍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
地点:
参加成员:
参加人数:
大典内容:
2、交流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看课件准备→指名学生说→齐读]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生自由准备→交流分析→小节板书][形成如下板书: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四、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7 开国大典
会场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大典
阅兵
游行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