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概述(30张)PPT
合集下载
儒家文化-PPT(精)
来源:孔子以后
功能:修齐治平;修己安人
社会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内涵:以“仁”为核心而进行道德规范的 文化:仁、中、和
一部《论语》治天下
儒 家 思 想 概 述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 “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 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中庸
《中庸》:“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 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 下国家可以平治,爵禄可以辞让,刀刃可 以承受,三者虽难都可为,而中庸看似容 易却难及)
中庸
3、政治范畴内的中庸:“中庸”表现于政 治范畴,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4、哲学意义上的中庸:所谓叩其两 端,就是执两用中的哲学方法论。 第一,中和:《中庸》说“: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学在为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忧道不忧贫
儒家文化
工程管理03班 学号:10320306 姓名:李国武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 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 为以尊卑等级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 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 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何谓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具体产 生了哪些影响?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现代 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 6.“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功能:修齐治平;修己安人
社会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内涵:以“仁”为核心而进行道德规范的 文化:仁、中、和
一部《论语》治天下
儒 家 思 想 概 述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 “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 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中庸
《中庸》:“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 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 下国家可以平治,爵禄可以辞让,刀刃可 以承受,三者虽难都可为,而中庸看似容 易却难及)
中庸
3、政治范畴内的中庸:“中庸”表现于政 治范畴,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4、哲学意义上的中庸:所谓叩其两 端,就是执两用中的哲学方法论。 第一,中和:《中庸》说“: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学在为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忧道不忧贫
儒家文化
工程管理03班 学号:10320306 姓名:李国武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 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 为以尊卑等级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 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 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何谓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具体产 生了哪些影响?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现代 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 6.“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文化概述PPT(共 37张)
“ • 将爱的伦理要求博施于众:“志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 长》)” 子为政。焉用杀”“恭归则不侮,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 谈治国:“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季氏伐颛叟》)“无闻有国
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和无寡,安无倾。”
义-孔子的价值标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 《论
语·述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罕言利,只问合义不合义。” 朱熹:“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 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 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 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 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 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 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目录:
儒家创始人 儒家经典 代表人物 发展过程 《论语》的思想 文化特征 各家评儒 文化地位 对待儒家的态度 文化影响
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兄弟中排行第二,春秋后 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 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 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 阜城北泗水之上, 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儒家文化PPT课件
泰州学派:心学异端
阳明之后,王学发生分化,王艮 发展为泰州学派,成为王学左派, 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肯定饮食男 女之性。李贽师王艮之子,倡“童 心说”和“自然人性论”。
三、儒教三义
仁义 礼乐 内圣外王
1,仁义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际之间 的亲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孔子将 “仁”提升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 范畴。 如何达到“仁”?孔子提出了两 个根本标准:忠恕。
三礼与五礼
• 三礼:儒家的三部典籍。
《周礼》,周王朝国家建构的基本大法; 《仪礼》,礼乐制度下贵族生活的细节规
定; 《礼记》,从礼的各种规定中阐发出的治
国为帮的微言要义。
• 五礼:吉、凶、军、宾、嘉
孔子礼乐观: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西周 的礼乐制度,“行夏之时,乘殷之 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孔子晚年返鲁,以六艺教人,其中 礼与乐最为重要,孔子是礼乐文化 的传播者。
援“仁”入礼乐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 子夏曰:礼后(于仁)乎?
游于艺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
•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 孔与民同乐
孟子说“今之乐由(犹)古 之乐也”,孟子并不在乎新乐 还是雅乐,而在乎统治者是否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 天下,忧以天下”,是否与民 同乐。
孟子
孟子,名柯, 邹国(今山东邹 县))人。生卒 年不详,据《孟 子》一书推断, 约生于周安王十 七年,卒于周赧 王十一年(前 385-前304)。
孟子提出了“性善”理论。 “尽
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 矣” 。并提出了“仁政”学说和
“民本”思想,作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 还提出“与民同乐”的主张。
儒家传统文化ppt
智—孔子的教育理论
智(学习知识)是知仁,循礼,行礼的认知手段。 学 是知的起源,思是知的途径,习是知的运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论语· 为政》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又其 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唯上智与下愚不 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为师 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辩之,笃引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董仲舒把天时,物体,政治,赏罚都列入五行图表中, 一一对应,相克相生,逆而行就会出现灾难。如木克土, 火克金,金克木,水克火,土克水;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木生春,生之性,庆而 行”“秋冬肃杀,警百官,诛不法””“天生之孝悌, 地养之衣食。孝,天之经,地之义也。”
政治上:以仁义治国为主,刑罚治国为辅,阳儒阴法。“天道之大 端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之任德而不任刑” 由此提出一系列养民措施,客观上缓和阶段矛盾。 人性上:“恶之属为阴,善之属为阳。性情二本。性,阳,先天善 质;情,阴,恶质。由此必须以性限情,以理统情。继承孔子的修 身,荀子的教化,将人性分为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 性,通过仁义教化,将下品转变为上品。
汉代: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代经学;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董仲舒《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天人宇宙图论》 ①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 相克相生 ②人有五德:仁、义、礼、智、德 代表作:《春秋繁露》将自然现象的五行与人体、自然、 社会一一对照。“东西南北中”,“目舌口鼻耳”, “肝心脾肺肾”。如今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吸取很 多天人感应之理。董的《春》与《黄帝的内经》都大讲 天人古今的感应寻找共同性,不过一个从政治,一个从 医学,出发点不同而已。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概述PPT(共30张).ppt
“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孟子(约前372-前289) 以及人之幼。
子曰:“仁者爱人。”
—— 《论语 ·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孔子(前551-前479 ) 众星共之。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
忠。
——《论语·八佾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
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大一统”、“罢黜政百治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两 新儒学 伦理观:
君权神体授系”,“天人合一”
汉
思想上: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的需要
经学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兼采法家、道家、阴阳五 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学色彩。
(1)对当时: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 “三纲五常”的具伦有理进道步德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
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 乱的时弊。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 德准则, 含义: “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 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 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目的: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 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 含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 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 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孟子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孟子(约前372-前289) 以及人之幼。
子曰:“仁者爱人。”
—— 《论语 ·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孔子(前551-前479 ) 众星共之。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
忠。
——《论语·八佾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
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大一统”、“罢黜政百治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两 新儒学 伦理观:
君权神体授系”,“天人合一”
汉
思想上: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的需要
经学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兼采法家、道家、阴阳五 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学色彩。
(1)对当时: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 “三纲五常”的具伦有理进道步德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
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 乱的时弊。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 德准则, 含义: “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 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 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目的: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 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 含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 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 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33页PPT
• 另一种说法,认为儒是以六艺教民者。所谓六艺 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具体的技能。 “礼”、“乐”这两个问题,我下面很多地方会 讲到;“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射箭;“御”就 是驾驭车驾;“书”,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书写或 书法;“数”就是计数、算数了。儒者就是教授 六艺的人。
一、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
二、儒家的发展历史
• 《论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以恢复礼制。启发人
们道德的自觉性,也就是要明了自己处于一个什 么样的等级克己了 以后,人们才能够自觉地恢复这个礼、维护这个 礼,能做到这点就是“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 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 但是他基本上教导的都是规范性的东西,并没有 什么理论的说明 。
一、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
• 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求君主要“以德 配天”,强调君主自我人格的提升是最根本的, 只有提升自己的品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他告 诫成王要“疾敬德”,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品德, 这就开创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精神。
• 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而且他认为这个思想与 尧、舜、文武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中庸》 评价孔子时,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儒家的一个根本特 点,是它的思想的根源。中国的儒家就是在这个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儒家的发展历史
• 大儒董仲舒,他就极力地把《春秋》说成是孔子 为汉朝预先制定好的一部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 纲领。
•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局面。
• 董仲舒特别强调阴阳学。而阴阳学是把德和刑都 容纳了的,阳就是德,阴就是刑,阴阳要平衡, 要并用,那么刑、德也要并用。所以在他的学说 里实际上已经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了。
一、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
二、儒家的发展历史
• 《论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以恢复礼制。启发人
们道德的自觉性,也就是要明了自己处于一个什 么样的等级克己了 以后,人们才能够自觉地恢复这个礼、维护这个 礼,能做到这点就是“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 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 但是他基本上教导的都是规范性的东西,并没有 什么理论的说明 。
一、什么是儒?什么是儒家?
• 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求君主要“以德 配天”,强调君主自我人格的提升是最根本的, 只有提升自己的品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他告 诫成王要“疾敬德”,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品德, 这就开创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精神。
• 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而且他认为这个思想与 尧、舜、文武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中庸》 评价孔子时,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儒家的一个根本特 点,是它的思想的根源。中国的儒家就是在这个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儒家的发展历史
• 大儒董仲舒,他就极力地把《春秋》说成是孔子 为汉朝预先制定好的一部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 纲领。
•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局面。
• 董仲舒特别强调阴阳学。而阴阳学是把德和刑都 容纳了的,阳就是德,阴就是刑,阴阳要平衡, 要并用,那么刑、德也要并用。所以在他的学说 里实际上已经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了。
儒家思想概述(PPT37张)
儒家思想概述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也称为儒 教或儒学。 《汉书· 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 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 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 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 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 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
二.儒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基本特征
⑴、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⑵、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经学) ⑶、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新儒学(理学) ⑷、西学冲击下的现代新儒学
(一)、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1、孔子、《论语》与儒学的起点 ①创立背景: A、东周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周王室衰微,诸 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B、鲁国在文化上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为 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②《论语》与孔子的思想 “仁”、“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2、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仁政”说
“性善论” “内圣” 由人而天,尽心知性,天人合一
3、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2、董仲舒的理论观点:
①、“深察名号” ----------为什么学习经书 天意----真理-----“名”、“号”------儒家经 典
②、“微言大义” ----------如何学习经书 “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不任其辞,然后可与 适道矣。” (《春秋繁露·竹林》) (即领会圣人没 有明说,却透露于字里行间的意思。)
③、“大一统论” --------论证一统专制的合理 性
含义:所谓大一统就是大统一的意思, 就是一切统一于天子朝廷的专制统治。
“大一统论”的根据: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也称为儒 教或儒学。 《汉书· 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 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 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 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 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 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
二.儒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基本特征
⑴、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⑵、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经学) ⑶、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新儒学(理学) ⑷、西学冲击下的现代新儒学
(一)、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1、孔子、《论语》与儒学的起点 ①创立背景: A、东周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周王室衰微,诸 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B、鲁国在文化上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为 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②《论语》与孔子的思想 “仁”、“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2、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仁政”说
“性善论” “内圣” 由人而天,尽心知性,天人合一
3、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2、董仲舒的理论观点:
①、“深察名号” ----------为什么学习经书 天意----真理-----“名”、“号”------儒家经 典
②、“微言大义” ----------如何学习经书 “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不任其辞,然后可与 适道矣。” (《春秋繁露·竹林》) (即领会圣人没 有明说,却透露于字里行间的意思。)
③、“大一统论” --------论证一统专制的合理 性
含义:所谓大一统就是大统一的意思, 就是一切统一于天子朝廷的专制统治。
“大一统论”的根据:
孔子与儒家文化概述ppt课件(48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概括:
积极进取,见贤思齐, 推己及人,温良恭俭 让,孝亲爱国,忠实 诚信,见义勇为,见 得思义,见危授命, 杀身成仁,为大众谋 福利,具有高尚道德 情操的人。
实现仁的途径:
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孔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 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
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 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
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 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 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 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 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北宋,明 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 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 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 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 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 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 大型碑林之一。
五常:
仁义礼智恭宽信敏惠——《论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出于《春秋繁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出 于《白虎通义》 “三纲五常”连用——宋代朱熹
礼:敬神等仪式、礼仪、制度、秩序、法
律。
智: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
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
致。
(3)为政的思想:
孔子与儒家文化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市东南)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概括:
积极进取,见贤思齐, 推己及人,温良恭俭 让,孝亲爱国,忠实 诚信,见义勇为,见 得思义,见危授命, 杀身成仁,为大众谋 福利,具有高尚道德 情操的人。
实现仁的途径:
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孔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 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
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 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
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 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 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 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 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北宋,明 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 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 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 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 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 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 大型碑林之一。
五常:
仁义礼智恭宽信敏惠——《论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出于《春秋繁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出 于《白虎通义》 “三纲五常”连用——宋代朱熹
礼:敬神等仪式、礼仪、制度、秩序、法
律。
智: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
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
致。
(3)为政的思想:
孔子与儒家文化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市东南)人。
儒家思想的概况PPT课件
儒学开始于孔子,并由 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 的学派,后世即称为“儒 家”。
.
5
先秦儒家
.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 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6岁时,齐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 粟,吾得而食诸!”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 只是想做一个教师,他试图指导国家政治, 并想使其抱负在他有生之年得以实现。孔 子在鲁国做过小官,一度曾摄相事。但在 鲁定公十三年他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 14年的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晚年又回
.
3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儒家
所谓“儒家”乃是指先秦至秦汉 之际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 《汉书·艺文志》有云:“儒家者 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 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 高。”
.
4
先秦儒家
3、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
孔子是当时由旧儒向新 儒过渡的典型代表之一。 由于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 教育,整理并删修殷周以 来的古代典籍,并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所以,成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先秦儒学
汉代经学
宋明理学
.
清代朴学
1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儒家 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 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奉六经,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 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等。儒家的创 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战国时,儒家内部产生分化,“儒分为八”。其中以孟子与荀 子影响最大。 秦代和汉初,儒家曾一度消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一跃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此后至清末一直占据中国统治思想地位。 二千余年来,历代儒者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 说,又有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之流变。在漫长的历史中, 儒家思想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深刻
.
5
先秦儒家
.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 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6岁时,齐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 粟,吾得而食诸!”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 只是想做一个教师,他试图指导国家政治, 并想使其抱负在他有生之年得以实现。孔 子在鲁国做过小官,一度曾摄相事。但在 鲁定公十三年他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 14年的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晚年又回
.
3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儒家
所谓“儒家”乃是指先秦至秦汉 之际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 《汉书·艺文志》有云:“儒家者 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 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 高。”
.
4
先秦儒家
3、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
孔子是当时由旧儒向新 儒过渡的典型代表之一。 由于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 教育,整理并删修殷周以 来的古代典籍,并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所以,成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先秦儒学
汉代经学
宋明理学
.
清代朴学
1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儒家 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 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奉六经,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 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等。儒家的创 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战国时,儒家内部产生分化,“儒分为八”。其中以孟子与荀 子影响最大。 秦代和汉初,儒家曾一度消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一跃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此后至清末一直占据中国统治思想地位。 二千余年来,历代儒者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 说,又有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之流变。在漫长的历史中, 儒家思想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深刻
国学儒家文化ppt模版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2017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文字标题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2014 2013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2012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1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模板
2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模板 3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模板
4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模板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点此输入文字 点此输入文字
此处添加标题 点此输入文字 点此输入文字
此处添加标 点此输题入文字 点此输入文字
此处添加标题 点此输入文字 点此输入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孔子(前551-前479 ) 众星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
——《论语·八佾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 乱的时弊。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 德准则, 含义: “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 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 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目的: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 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 含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 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 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 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荀子
1)伦理观:性恶论 主 要 思 想2注度3))重 对主政外 人张 治在 的“主的 制礼张社 约:”会作“礼规用法法范”兼和并治刑用、罚,王更制霸并
用。“君舟民水”
评价: 荀子的思想强化了孔子的“礼治”观念, 并融合了法家思想, 在后世也有不少影响。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 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景
社会动荡不安。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先
文化: 思想自由、社交频繁、私学兴盛
秦
主要思想 “礼”:“仁”:“义”: 孔子
儒 代表
评价:
家
人物 及思 想
孟子
主要思想 伦理观: 仁政: 民本: 评价:
主要思想 伦理观: 政治:
荀子
评价:
1、孔子
①礼: 含义:孔子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 目的: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
五礼 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嘉礼
在各种典礼、仪式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 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 亲疏、贵贱、贤愚等社会范畴,是周代礼制的基本精神。
孔子之政治思想
1.“仁” :“仁者爱人” 2.“礼” :“克己复礼” 3. “德治”: “为政以德”
孔子之伦理思想
对内
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君 主专制制度相辅相成,对古代中国 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 法律制度等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影响
对外
东亚 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
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西方
明末以来,儒学远播西方, 在西方引起了很大反响。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背
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孟子
主要思想
仁政: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 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 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 是儒家道德 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评价: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影响:(想2起)到对了后关世键:性①作—为用—儒。稳学②定成对统为中治封国秩建人序社的的会伦需的理要正观统念思
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历史背景
1、政治:
(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2)诸侯纷争,战争不断,整个社会处于动
荡纷乱之中。 2、经济: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 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形成 3、文化:思想自由、百家争鸣
③义: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 含义: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左传·桓公二年》: “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 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 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八礼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
第1课:先秦儒学与两汉经学 ⑴孔孟之道 【C】 ⑵儒学经学化【B】 第2课:宋明理学 ⑴.朱熹的理学【B】 ⑵王守仁的致良知 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 ⑴. 辐射东亚
第一 单元 中国 古代 儒家 文化
发展演 变过程
第一阶段:先秦儒学(孔孟之道) 第二阶段:两汉经学 第三阶段:宋明理学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孔子
①礼: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 目的: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 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 紊乱的时弊。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 德准则, 含义: “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 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 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目的: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 人际关系的和谐。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
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大一统”、“罢黜政百治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新儒学 伦理观:
两君权神体授系”,“天人合一” 汉 思想上: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的需要
经学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兼采法家、道家、阴阳五 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学色彩。
(1)对当时: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 “三纲五常”的具伦有理进道步德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