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与生活一、物质的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有很多种。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类:1. 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他物质。
例如,铁、氧气等都是元素。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例如,空气、果汁等都是混合物。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纯净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都是化合物。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质性质:1. 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所发射或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
2. 硬度:物质的硬度指物质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
3. 密度:物质的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4.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是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三、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态或产生热的能力。
能源是产生能量的源头,包括化石能源、水能、太阳能等。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1. 动能转化: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能量,例如一个滑动的球具有动能,当球停下来时,动能转化为热能。
2. 热能转化:物体的分子运动产生的能量,例如热水可以加热物体。
3. 光能转化:光可以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 电能转化: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能可以驱动电动机产生机械能。
四、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和能量无处不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水的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可以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流等过程实现循环。
2. 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被食草动物食用后,再通过食肉动物等其他生物得到能量转化。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一、动物四大组织1.多细胞生物体经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 )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2.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 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 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D.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3.在构成生物体的众多组织类型中,以下属于动物特有的是( )A. 保护组织B. 神经组织C. 营养组织D. 输导组织4.(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 神经组织B. 上皮组织C. 肌肉组织D. 结缔组织5.(2019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这些红外线感应器的功能,类似人体的()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6.(2019七上·南浔月考)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7.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2019七上·余杭期末)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________、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________9.下表是动物各种组织的比较,请将其填写完整。
10.(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大组织切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复习提纲(浙教版七年级上)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吨,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调节.(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17. 在自然界,任何有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就是根据摆的原理来工作的.(免做)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第二章观察生物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表格无法显示,见邮箱)7.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 胸 ,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长有二对翅, 三对足, 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专题01期中考试备考指南-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
7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备考指南一、备考指南1、关于期中考试:在双减时代,这是7年级的第一次大考,以杭州为例,期中考试的形式多为区统考或是多个学校之间联考。
是对7年级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的全面检测。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薄弱点以及接下来的调整方向;学校和老师层面亦是如此,同学考试,掌握学生整体统计情况,也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思路。
初一的期中考试,对学生整个初中的考试状态、信心、考试状态都有重大意义。
因此,知己知彼是首战告捷的必要功课。
2、考试范围:7上第1、2章3、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4、复习策略:7年级上册的内容。
多以记忆、知识整合、创建学科思维为导向。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时候,需要学练结合:以第二章生物部分为例,课本上大量插图,且介绍也非常详细,并且课本编排逻辑明了易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植物个体微生物)。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记忆,甚至比“刷题”更有效;以第一章科学入门为例,整体是培养和创建学生的科学思想为导向,备考时心中牢记科学观,尤其是科学探究部分,注重逻辑演绎,备考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术语、通过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思路去理解,事半功倍。
二、必考(高频)题型分析统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搜集了10份浙教版地区2022年同期期中考试作为参考,对常考和必考题型及其考查频率做了统计,以便备考时可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选择题必考(高频考题)2、填空题必考(高频考题)3、实验探究题必考(高频考题)三、必背知识通关卡(默写)01 科学在身边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发展的______和______。
______,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______ ,从发现周围的______着手,就可以进人科学的世界。
3.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科学技术______我们生产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总复习教案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
6、睾丸的主要功能:。
卵巢的主要功能:。
是受精的场所,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第二节、走向成熟17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18、男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29、有性生殖:通过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的生殖方式注:①试管婴儿: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胎生②克隆羊:无性生殖,体内发育,胎生第四节:植物的一生33、植物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组成33、单子叶植物:只有子叶,双子叶植物:有子叶3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中。
(淀粉遇碘会变蓝。
)36、种子萌发时需要的环境条件:。
3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和。
40、顶端优势:顶芽发育较快,会侧芽的发育。
42、花的结构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44、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豌豆花)和。
45、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和;: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48、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
49、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种子,如桃子等。
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种子,如西瓜等。
50、植物的无性生殖(2)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嫁接能否成活的。
浙教版初一科学上册辅导教案 期中复习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教师活动【或检查作业,讲解习题或抽查知识点或上节课的错题】老师需要再做修改考点一、科学入门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232344测量自己的心率(脉搏)有两种方法:一是测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二是测一次脉搏跳动所需的时间爱因斯坦5、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检验假设6、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一定要用“?问号”,建立假设一般说“可能…………”琴纳医生在探究天花和牛痘的科学实验时(1)提出问题:挤牛奶女工容易感染到牛痘的病,而这些女工为什么不会患上天花?(2)建立假设:可能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会产生免疫力。
可以抵挡病毒的入侵(3)设计实验方案:让人先感染牛痘,再看会不会得天花(4)收集事实证据:人感染牛痘后,不会再得天花(5)检验假设:假设是正确的(6)合作交流:推广应用探究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的一般过程:(7)提出问题: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呢?(8)建立假设:可能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一个比例关系。
(9)设计实验方案:测量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10)收集事实证据:建立图表关系,分析脚印长和身高的关系(11)检验假设: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确有一个比例关系(12)合作交流:对比其他同学的结果,完善比例关系,进行推广应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56789法:,现在在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器:。
2、时间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等。
3、时间单位的换算:1小时= 分、1分= 秒、1天= 小时= 分= 秒。
4、时间间隔和时刻的两种不同的时间表示,日常生活中的表、钟是测:的工具,而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它分为、两种。
5、注意表和停表的读数。
第七节: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六个环节)、、、、。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一、生物基础知识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分类和分类方法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常见的组织和器官系统3.生物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解和合成反应-感受和反应4.生物体的调节和控制-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调节和控制机制5.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变异的原因和意义二、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2.动植物的繁殖-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和特点-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特点3.人类的生殖-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生殖方式和特点4.生物的发育过程-卵子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三、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光的关系-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2.生物与土壤的关系-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中的生物3.生物与空气的关系-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意义4.生物与水的关系-水的重要性-水中的生物四、生物与健康1.生物与营养-营养物质和吸收-均衡饮食和健康2.生物与疾病-疾病的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3.生物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五、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2.基因工程-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3.细胞工程-细胞分裂与组织移植-细胞工程的应用以上是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的大纲,建议根据这个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结合教材和相关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也要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祝你考试顺利!。
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讲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一、长度的测量例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各项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测量值应取()例2:(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
(1)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_。
(2)A、B两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用正确方法测得金属片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例2例3例3:(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科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小科利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
(2)小科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二、体积的测量典例1:(2022七上·缙云期末)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A.5 毫升B.50 毫升C.80 毫升D.95 毫升变式1:(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七年级期末)在一次进行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科同学按实验要求对放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明同学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将数据记录在了数据表格中,分别是40mL和43mL,那么盐水的体积应该是()B.40mL C.42mL D.43mL变式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塑料盒不能沉入水中。
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浙教版
初一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___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_____________, 瓦特发明了______________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___________.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___________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_____________,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____________.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______________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_________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 较大的还有__________,较小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___________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__________.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___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____________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___________在水中,两次读数的___________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_____ 或_______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_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 用_________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______.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___,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__________完全浸没在_________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_________或_________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 读数时, 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_________要写完整。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中复习资料
乐易辅导班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体的的感觉器官主要有:眼睛(视觉)、鼻子(嗅觉)、耳朵(听觉)、舌头(味觉)、皮肤(触觉、痛觉、冷热觉)。
触摸一般用指尖,是因为指尖的痛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医生测试病人额头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另外嘴唇的触觉也比较敏感。
(2)人体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
感觉的形成过程一般为(以嗅觉为例):外界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形成感觉(3)“卖鱼的商贩,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对腥臭味适应的缘故。
(4)孩子的嗅觉比他们的父母要敏感得多,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嗅觉会逐渐减弱。
不同的动物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5)舌头表面有很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它里面有很多味觉细胞。
舌头的根部对苦比较敏感,后部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前部两侧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
辣有多种刺激刺激感觉器官,则会在大脑形成多种刺激综合后的感觉。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没有介质,我们将听不到声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
声音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和温度决定的,与振源本身无关。
在15°C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2)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立即停止,但已经产生的声波可以继续传播,声波经过的地方,我们依然能听到声音。
(3)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声呐探测海底深度、人与人之间对话等;传递能量:粉碎内脏中的结石、眼镜店用声波清洗眼镜等。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等)、内耳(包括前庭、耳蜗、半规管等)(2)听觉形成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并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形成听觉)(3)前庭是控制身体平衡的器官。
浙教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总结提纲
浙教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总结提纲七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提纲第⼀章科学⼊门1.科学要研究各种⾃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实验是进⾏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固体体积的常⽤单位是⽴⽅⽶,液体体积的常⽤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的长度测量⼯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刻度尺?(使⽤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合适的⼯具)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或者偏⼩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刻度的下⼀位。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要注明所⽤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法)10.在使⽤⼀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刻度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4. 温度计的使⽤⽅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再选⽤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把温度计放⼊被测物体⾥(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相平)15.冰⽔混合物的温度是0℃,⼀个标准⼤⽓压下,⽔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6.常⽤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8摄⽒度(或负8摄⽒度),80C读法:8摄⽒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刻度0.10C。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一、前言本复习提纲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系统地复习科学课程,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提纲将按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章节顺序进行整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适用于广大师生进行总复习。
二、章节概述第一章:科学入门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方法及其应用、科学探究的意义等。
重点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第二章: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的微观世界,理解生物体的构成和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本章主要介绍了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理解新陈代谢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生命系统的生殖与发育本章主要介绍了生命的生殖、遗传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发育过程。
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的延续和演化,理解生殖和发育的生物学原理。
第五章:地壳及其变化本章主要介绍了地壳的结构、运动和变化。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六章:地球上的生物群落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及其分布。
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群落的特征和分布,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本章主要介绍了天气的概念、形成原因和预测方法,以及气候的类型和特征。
要求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复习要点1、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熟悉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3、深入理解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掌握生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
4、了解生命的生殖、遗传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发育过程,熟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5、熟悉地壳的结构、运动和变化,掌握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6、了解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及其分布,熟悉不同生物群落的特征和分布,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草案)第一章(草案)长度刻度尺(米尺)米(m)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体积刻度尺(米尺)、量筒、量杯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温度温度计摄氏度(℃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小刻度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80C读法:8摄氏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但给℃的人测时读数就是℃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
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时刻:现在是12:20,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19.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第二章(正式版本)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蜗牛头部有2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_、__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
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9、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
(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
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轻拿轻放。
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
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用凹面镜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正对通光孔。
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
(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观察: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
慢慢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所看到物像往右方向移动。
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倒像。
(正像、倒像)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目的:防止细胞干涸,或者产生气泡3、撕:用解剖刀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约*,要求薄而透明。
4、展:把撕下来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
5、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待清水顺盖玻片展平后,慢慢放平。
这样做的目的:以防止产生气泡。
6、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被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的细胞核。
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4、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时现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起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有的形态。
而染色所用的液体是亚甲基蓝溶液15、洋葱表皮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没有叶绿体人体口腔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16、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视野会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17、观察临时装片的问题及对策(课本45、46页表)非常重要!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
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
20、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21、细胞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意义:细胞体积增大22、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上皮组织保护,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质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皮肤、内脏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运输、支持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分布广,形态多血液、软骨、肌腱等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人体四肢、躯干,体内心脏、胃、肠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细胞脑、脊髓、神经25、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触觉小体,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反应痛感的痛觉神经末梢。
以上感受器都在真皮层里。
26、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27、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28、消化体统的功能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其中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消化管和消化腺(分别有哪些?P54页)29、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54页)30、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31、人体(高等动物)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
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合作完成各项活动,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32、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33、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形态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有小到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的等级。
这种分类方法在瑞典分类学家林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其中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物种数量就越多。
34、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
35、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6、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卵生,体外受精。
37、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8、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卵生,体外受精。
39、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卵生,体内受精,这也是“首次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40、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能够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