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张嘉玮
文献综述案例
文献综述举例1:题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从历史逻辑上看,其实我国古代更早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孔子的乐学说就涉及了人的兴趣与情感。
到了现代,非智力因素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深入广泛研究了非智力因素的组成要素数学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
目前对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成分已经达到了共识。
从广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从狭义上来讲,则主要是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2、探讨了学习动机的意义、作用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动机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它对数学学习有如下的功能:第一是激活启发功能;第二是指向和选择功能;第三是维持增加或弱化学习的反馈强化功能。
许多学生也提出了激发培养动机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反馈等等。
西方心理学家有关动机对学业影响的研究经历了由情绪反应型到动机向价值取向型动机的转变。
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注意动机的认知成分。
90年代以来,动机的实证研究逐步加深。
在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习得无力感方面,在成就需要、失败焦虑、控制和归因倾向的个体差异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而且越来越重视动机与环境间的关系。
3、广泛研究了数学学习兴趣许多学者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范先友在《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一文中认为美育因素在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数学的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与成绩的关联西方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情感与学生的成绩关系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9b70f29a-5e37-4cfa-87d0-40558400f6ef_附件2 诸城市2011年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课程方案
附件2:
诸城市2011年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课程方案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紧扣教师专业发展和一线教学实际需要,注重学用一致。
培训课程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类,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各为60学时。
必修课是要求教师必须按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
选修课不做考核,不提供网上辅导,不记录学时学分,只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培训时间安排在6月份、9月份、10月份与11月份,每月各完成一个模块。
7月份与8月份另行安排。
2011年课程设置(第一部分)
2011年课程设置(第二部分)
2011年课程设置(第三部分)
2011年课程设置(第四部分)。
2019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全日制 105429430802133 杨琪
393
221
614
49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470 张静仪
367
219
586
50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398 刘旸
362
208
570
51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453 姜逸平
教育学原理
全日制 102009210100038 王紫璇
330
207
537
21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188 张梦雪
374
212
586
22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89 王晰含
363
223
586
2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321 谈苏漫
全日制 102009210100237 张继元
337
214
551
31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68 赵鑫宇
343
206
549
32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312 张新军
343
202
545
3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14 李俊仪
342
184
526
103 0401Z2
东北师大心理学系张嘉玮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观察
开发潜能
(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学习能力、智力)
知觉
记忆
培养非智力
后天、重在培养
遗传、重在开发
想像
思维 性格 动机 兴趣 气质
情绪
意志
训练注意力
怎样通过 心理健康是指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 健康水平?
树立积 极 人生观
课程内容的思想道德熏陶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规律指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自然
社会
人
由自发地发展变为自觉地发展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中学教 师多年积累的灵丹妙药式的教学 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不灵了。 要想适应这种形势,重在自身心 理素质的提高。
二、中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学生的发展
(一)中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
智力和 非智力 素质 品质素质
东北师大心理学系
张嘉玮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从事新课改,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
第一、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生 长高峰
身体外形的改变 大脑发育完整 内脏机能增强
初中生 身心发展 一般特点
性器官的发育
性意识 的觉悟 性机能的发展
性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性体验的出现 否定眷恋童年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王雪竹
6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33
曲淳
7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14
刘华
8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12
李昱
9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20
刘影
10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34
任亚南
11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097
102007370100062
王晶晶
13
教育学原理
102007170100060
王红芳
14
教育学原理
102007170100040
梁岩
15
教育学原理
102007370100080
尹美善
16
教育学原理
102007170100021
郜天姣
17
教育学原理
102007170100051
盛伟男
18
教育学原理
102007170100091
冯丽
12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099
高春敏
13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67
郑清丹
14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68
郑晓宇
15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128
逄明波
16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370100125
马新
17
课程与教学论
102007170100094
岳海晶
心理咨询技能(之二) PPT课件
2、生物反馈仪的种类
名称
适用症状
(1)肌电生 物反馈仪
(2)皮肤电 反馈仪
(3)皮温生 物反馈仪
(4)脑电生 物反馈仪
(5)磁带录 相反馈仪
焦虑症、恐怖症、癫痫性发作等
焦虑症、恐惧症、癔病、神经衰弱、抑郁症 等 焦虑症、血管性头痛等
焦虑症抑郁病、神经衰弱、癫痫等
口吃、抽动症等
3、筛选治疗对象 排除情况
H、疗程:第一周3-6次,第二周2次,共4-8周。每次30 分钟。
几种常见的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的变式
源于沃尔帕的电击猫的实验。
操作
适用症状
经典系统脱敏法
咨询师指导求助者用 想像恐怖事我引起 焦虑 并与肌肉放松训练相结合 抑制焦虑。
快速脱敏法 (真实生活脱敏法)
建立了恐怖事件层次后, 咨询师鼗求助者引入恐怖 情境,使其体验焦虑、反 复多次,使求助者逐渐适 应恐怖情境,然后再引入 另一个恐怖情境中,直至 恐怖焦虑情绪消失为止。
要将模仿行为吸收,巩固到求助者个体行为中, 须及时给予强化。
(二)生物反馈法
1、理论基础
生物反馈治疗是心理治疗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 合的产物。
生物医学电子系研究,特殊仪器的金属探头置 于人身体的适当部位,即可获得一个电信号,并且 让求助者能识别这些电信号(声音、数据和图形) 再根据这些信号,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
因此,要想改变人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首先要改变他 的不良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合理 的信念带来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
3、厌恶疗法的 具体操作技术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 者在进行不良行为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 反应,从而放弃不良行为。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序号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报考专业考生编号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44 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1 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22 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70 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02 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6 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20 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89 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4 1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703 1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4 1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26 1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79 1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2 1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33 1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90 1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58 1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3 1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58 2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02 2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92 2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40 2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01 2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0 2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98 2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24 2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13 2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21 2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38 3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3 3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30 3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4 3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32 3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9 3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30 3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7 3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4 3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1 3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0 4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45 4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7 4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6 4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66 4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14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4 4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64 4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57 4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76 4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43 5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1 5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50 5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42 5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39 5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2 5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08 5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55 5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3 5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0 5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36 6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67 6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5 6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37 6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92 6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5 6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34 6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71 6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41 6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15 6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19 7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18 7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09 7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74 7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20 7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61 7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38 7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3 7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4 7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66 7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01 8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75 8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64 8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30 8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2 8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58 8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37 8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428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578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418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对外汉语1020092104032749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839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969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949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69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29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79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19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39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09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810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510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9910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510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710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42105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90106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6107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80108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37109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98110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5611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70611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3711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9211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92115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7116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9117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8118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4119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13120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9012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2012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1512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1912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28125全国统考退役大学生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57126单独考试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30400024 127单独考试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30400021姓名初试总成绩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杨雨40680129123刘英40470132130张赫40260132138孙晗40177117132王佳轩39774122127刘晓颖39271115130王报华39265124131赵梓廷39178116119张昕悦38973112127范玮38970122120张霜38976124115许娟38971125121张荣儿38875111125厉琳38768108133安妮38766118136秘丽娜38666119129王晓婧38471119122刘江北38465122126许月琪38375105124原洁38372115119贾慧慧38267123118杨文姝38270124116唐凌格38175109118宗琦琦38172106127冯倩38169121119马玉37970111123袁敏37862118125苏鑫37872118116翟冕37865122124袁艺37772109125于心雨37768111127雷咪咪41168128134冷金泽40872132131韩江枫40256138138刘怡君39457135131窦欣桐39066129125王明爽38667116131郭伊明38451137136尹皓楠38254132130曹光明38068115125杨春雨37951133125张春荣37361114129王一名41476129130毕晓晨41177126132赵凯迪40970132133闫晗39966127126王震39656132136李芮39365124135李欣欣42461139141胡筱涵41664133136李一宁41162134143张哲41069133142邱显涵40770122140孙圣东40467118142吉喆40255142139邵靖涵40170127138田芮39958126138颜旭39757129137孙梦娟39570113140蔡文慧39351128142马佳为38855133129白晓宇40263130138侯美辰39957138139宋其39457133136苏婳39066119133徐嘉悦38954138128袁鹤溦37756123130张书琴37259117123师玲玲37163110128高子璇36962122113刘晓36967104127孙彦鑫40764132137刘野40666137135路欣39876123125姜瑶39652137135辛嵘39556130136张波39559134130付宇芳39155129137王丽杰38968127123刘沛仪38761129132管雨蓉38455126131李超然38251130131朱佳佳37960129126刘瑞雪37774120115彭天宇41572136131李丹丹41179127133张巧智39466130125牛辰阳39379131112李春娜36061115113全宏鑫39868130135魏来38960134122刘佳鑫38767128121赵明之41068137136王艺澄40268139129高辛卉40266136134杨广安38353132130张庆梅37753123131张楚楠36848122128翁子杰35647122127苏施源35540130133钟佳丽37563126116谭呈艳37359116126杨欣然3596488137撒海忠35858111115庄建宇35267100118张利玲3516193125冉梅方3466599107王玉颖34667100109李奥34673104106潘珍莹3447486117徐焱33553100112买热旦·阿不都热西提3265591106范佳琳3265886112马晗娇3175088117余小玲3025967105沙马尔子3114212282吴宇凡35847110127陈佳妮35444114124刘雪瑶34752125107姚恬33040112110巴音花3094499103杨永发3032299116马佳妮286448098贾金琼32150108106刘万磊3124791111顾海琳3376682114刘佳3196774107。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328
523
352
522
341
521
349
519
347
519
346
519
335
519
340
517
340
510
260
421 士兵计划
396
603
调剂
374
590
调剂
369
569
调剂
375
586
调剂
369
577
调剂
372
567
调剂
385
595
调剂
383
578
调剂
395
569
调剂
183
357
540
应用心理 102009211106497 王晶婉 67 79 38
184
354
538
应用心理 102009211106589 彭珍 71 79 34
184
350
534
应用心理 102009211106510 杨乔 71 76 42
189
344
533
备注
51
应用心理 102009211106553 梁萧 63 82 45
192
374
5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2009211106185 白秋雨 84 80 36
200
363
56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2009211106188 孙凡惠 69 88 44
201
360
56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2009211106149 王哲 77 84 47
208
346
55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2009211106176 吴思奇 84 83 39
-关于团体咨询
• 过关斩将
目标:培养团队竞争精神。 时间:15-20分钟 人数:10人 操作:指导者令成员分成2组,每组5人。然 后两组相距100米,朝向站好。每组第一 人向对方跑,相遇时出石头剪子布,胜者 向前跑。败者向后跑归队,第二人接着跑, 依此类推。哪组先到达对方组为胜。
(6)、结束团体咨询的活动 • 花好月圆
排序理由
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5)、促进成员间互助和合作的活动
• 求助
目标:通过训练让团体成员了解求助的感受。 时间:15-20分钟 人数:7-10人 操作:指导者发给每个成员一张白纸,写清自 己要求助的问题和姓名,成员间随机交换, 写好意见后再交给本人。 讨论:交流看对他人意见后的感受。
• 电脑排序
• 人名复印机
目标:自我表现,创造力训练。 时间:10-15分钟 人数:8-10人 操作:团体成员围成圈,左肩向内,1人边 念自己的名字,边做自创动作,然后其他 人模仿着做,并叫同伴的名字,模仿不准 的由指导者罚下。接着第2人再边念自己 的名字边做自创动作,依此类推,最后剩 1人为胜。
(4)、促进成员澄清价值观的活动 • 烈火熊熊
• 棒打薄情郎
目标:增进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15分钟 人数:12人 操作:指导者手持用报纸卷成的纸棒站在中 间,团体成员围圈而坐,轮流介绍自己的 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大家认真记。指导者 把纸棒站在一成员面前,那成员马上叫出 另一成员的姓名并说出年月日,如果说不 出来,便遭持棒者一棒。然后挨棒者变为 持棒者,依次类推。
目标:训练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时间:20分钟 人数:8人 操作:每人发一张气质类型调查表,要求 选择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气质 类型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特征 自己判断(在适合的划 对号)
2016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2016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一、考试内容【680心理学综合】指定[1] 《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3]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教育心理学》,路海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6]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戴海琦等,暨南大学出版社[7] 《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我们最后三套冲刺模拟试题压中多道题目。
例如:真题中普通心理学部分名词解释:思维,参见模拟题(二)普心部分简答题第二题:概括介绍人类思维的主要特征,解析中详细介绍了思维的定义。
实验部分简答题第二题,与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考察知识点一致。
普心论述题第一题,与模拟试题第三套模拟题中的论述题一致。
其他题目,例如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反应时的影响因素等都在冲刺习题中反复出现,不多赘述。
实验设计的综合题也在我们的模拟题的预测范围内,知识点、考察角度都一致。
三、题目分析以及复习策略(一)题目分析:把今年的真题与2015年的真题分布进行了对比普通心理学:题数减少,分值增大。
增加了名词解释。
知识点有重复,一道题中贯穿多个知识点。
在试卷中所占比例,35%发展心理学:没有了名词解释,多了简答题。
着重在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和各个实验当中的理论,着重应用和生活结合紧密。
在试卷中所占比例,23%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依然是重点。
在试卷中所占比例,20%心理统计与测量:没有计算题,着重基础性知识点。
在试卷中所占比例,22%。
(二)复习策略:1、从题型上看:东北师范大学的题型不变,依然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综合题。
2、从分值分布上看:普心依然是抢尽风头,发展和实验、统计和测量分值分布相对较平均。
因此,在复习东北师大的学硕考试时,不可有偏重,依然要以齐头并进为原则。
北师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硕(MAP)2019年符合复试分数
序号 考生编号
考生姓名 报考方向
1 100279999380966 贾璐瑗 用户体验(UX)
政治
英语 二
专业课
初试总 分
复试编号
3月15日 9:00-11:00 资格审查地
3月15日 14:50-17:10 笔试地点
3月16日8:30面试 签到地点
用户体验(UX)
65 73
266 404
已参加提前批面试仅需进行资格审查
7 100279999381069 周柯均 用户体验(UX)
56 82
266 404 Zbnu105 教二101
教九202
教二201
8 100279999381040 唐盛
用户体验(UX)
64 79
260 403 Zbnu106 教二101
教九202
教二201
9 100279999381050 刘梦影 用户体验(UX)
58 79
263 400
已参加提前批面试仅需进行资格审查
10 100279999381093 罗云
用户体验(UX)
61 84
252 397 Zbnu107 教二101
教九202
教二201
11 100279999381115 谢济聪 用户体验(UX)
教九202
教二201
4 100279999380973 张思远 用户体验(UX)
66 84
259 409 Zbnu103 教二101
教九202
教二201
5 100279999381042 郭志行 用户体验(UX)
68 85
252 405 Zbnu104 教二101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备注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 外国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初试总成绩 排名 73 66 257 0 396 1 70 72 213 0 355 2 71 47 235 0 353 3 79 59 211 0 349 4 67 62 214 0 343 5 68 47 219 0 334 6 64 47 216 0 327 7 71 63 250 0 384 1 74 67 240 0 381 2 70 72 238 0 380 3 74 68 237 0 379 4 73 56 246 0 375 5 73 63 238 0 374 6 72 62 237 0 371 7 66 60 237 0 363 8 68 60 232 0 360 9 69 65 224 0 358 10 69 70 207 0 346 11 68 62 216 0 346 11 72 66 198 0 336 13 74 60 194 0 328 14 68 68 190 0 326 15 74 75 221 0 370 1 64 44 253 0 361 2 69 51 225 0 345 3 70 59 201 0 330 4 69 52 205 0 326 5 74 68 82 126 350 1 68 55 92 126 341 2 71 61 70 132 334 3 62 59 78 132 331 4 72 88 242 0 402 1 76 66 248 0 390 2 74 77 231 0 382 3 77 74 230 0 381 4 68 67 246 0 381 4 69 47 263 0 379 6 68 50 260 0 378 7 75 74 228 0 377 8 72 80 225 0 377 8 68 76 230 0 374 10 76 81 213 0 370 11 78 71 220 0 369 12 71 63 233 0 367 13 67 64 235 0 366 14 71 77 215 0 363 15 65 56 236 0 357 16 69 72 215 0 356 17 66 61 229 0 356 17 64 60 230 0 354 19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思想政治教育)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附件9: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学院(所)主管领导签字:
2010年4月日
注:1.此表须根据参加复试考生的初试总分排名按专业填写。
2.线下考生须在备注中注明“线下考生”。
3.“双少”考生、“少民计划”、“西部计划”考生必须在备注中注明。
4. 调剂考生在备注中注明“本校调剂”(须注明原报考学院及专业)或“外校调剂”(须注明毕业学校及原报考学校)。
咨询心理学知识
1986年 1986年,北京市朝阳区医院 建立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现状
心理咨询的需 要与咨询力量 的差距
心理咨询已开始职业化 (1)得到社会认可 得到社会认可 (2)社会效益,通过心理咨询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 许多人重获心理健康 (3)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 从业者获得直接效益 求助者获得间接效益 (4)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 (5)社会认可 传媒 社会认可(传媒 社会认可 传媒) (6)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出台 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出台 (2001年8月) 年 月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个人素质) (四)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个人素质)
1、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唯物主义观点
普遍联系观点
心身一体观点 心理、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 交互作用的观点。 交互作用的观点。 整体性观点(综合治疗) 整体性观点(综合治疗)
限制性观点
中立态度
中立态度, 中立态度,咨询师对 求助者能进行客观分析。 求助者能进行客观分析。 中立态度不把咨询师 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 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 中立态度, 中立态度,增强求助者 对咨询师的信任感, 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建立正 常咨询关系。 常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
品格 自我平衡能力 容纳他人 责任心 自知之明 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 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 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观。 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观。
展望
心理咨询工作要 结合我国国情 心理咨询的普及化 职业化的心理咨询 不断完善 成立独立诊所 (与精神病学分开 与精神病学分开) 与精神病学分开
理论和操 作科学 人的能 力具备 管理标准
第十四届心理学大会 教育心理学分会文章录用信息表
guxycai@
是
是
口头 报告
12
2011625236 1117151
杨宝平 蔡瑶瑶 聂衍刚 刘阳阳 陆祖宏
niezi66@
是
是
口头 报告
13
2011621225 4731325
liuyangyang661@
是
是
口头 报告
14
2011620233 13262703
华南师范大学心 理应用研究中心
xiatiansheng@
是
是
口头 报告
24
2011611213 82187434
王晓辰 2 李其维 3 李清
1
1
浙江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leo197837@
是
是
口头 报告
25
2011616222 44261603 2011620115 54893243
gongsy_psy@
是
是
口头 报告
6
2011619115 4448337
教师心理资本 的作用机制与 影响因素
华中师范大学心 理学院暨湖北省 人的发展与心理 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 理学院 430079
fumingxu@
是
是
口头 报告
7
2011617222 03935154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 19 号 100875
89484505@
是
是
口头 报告
19
2011619228 4884644
唐娟, 丁 道群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心 理学系,410081
psychding@
是
是
口头 报告
20
震后,怎样消除恐惧情绪
震后,怎样消除恐惧情绪
张嘉玮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 汶川大地震使大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有些人出现了创伤后的应激状态,普遍产生了恐惧情绪.因此,震后消除大学生的恐惧情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总页数】1页(P28)
【作者】张嘉玮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缓解患儿围手术期焦虑恐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2.厌恶与恐惧情绪条件性消退的性别差异研究
3.摆脱噩梦的纠缠——高中生恐惧情绪心理辅导案例
4.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恐惧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5.基于视频深度学习的小鼠恐惧情绪识别与分析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 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 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 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 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 对性相结合
5、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生相结合。 6、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7、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8、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结合。 9、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
“各地应根据中央和教育部 的文件精神,对此项工作统一规 范为心理健康教育”(纲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 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 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 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 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水平。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张嘉玮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1、《辞海》(1979)对健康的界定
发展中的 健康概念
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 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 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各项生理 指标不衡量
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界定 现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又有完善
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了解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 发展特点
迅速性
协调性 开放性
可塑性
初中生 身心发展 一般特点
第二生 长高峰
性意识 的觉醒
第二 反抗期
身体外形的改变 大脑发育完整 内脏机能增强 性器官的发育 性机能的发展 性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性体验的出现
否定眷恋童年
内心闭锁
反抗父母
高中生 身心发展 一般特点
初中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 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 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 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 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 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 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 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
初中 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 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教育。
高中 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 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 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 原则
针对性 发展性 互动性 活动性
身体发展 定型期 不平衡性
动荡性
自主性
进取性 闭锁性
社会性
前瞻性
2、认识异常心理现象
神经症
中小学生 心理障碍 的临床表现
精神病
人格障碍
心身症
性心理 障碍
3、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
小学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 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 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 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
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
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 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 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 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 确认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 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 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 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 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 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现场心
咨询员对班级、宿舍就学生
理咨询 共同存在的问题开展的咨询活动。
专栏心
通过报刊、广播或校内黑板报、壁
理咨询 报等形式对一些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
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
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学理论 的教育,也不能把心理健康教 育看成是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 综合或思想品德课的重复。
更不许考试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形式
个别咨询 面谈咨询 电话咨询
书信咨询
团体咨询
有共同问题的求助者自愿组成小团体
由咨询员把有共同问题的 求助者组织在一起进行指导。
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 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 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 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 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 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 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 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 主自动 参与活动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 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 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 理调节方法,认识 心理异常现象, 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
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 应等方面的常识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的教育形式
小学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3、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健康定义中增加 了道德健康内容
道德标准符合其所处社会认可行为规 范和价值标准,道德水平发展到较高阶段。
简言之,健康包括:
• 身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 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 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的概念
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 生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内容”。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 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 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
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 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 我教育能力。
教学 模式
体验(或行为) 认知的模式
第一阶段:设定情境, 引起情绪体验或行为
第二阶段:让学生了解 情绪体验或行为反应的 有关心理学知识。
第三阶段:让学生根据心理学知 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形成优 良的心理品质。
教学方法
心理知 识讲座
心理 小实验
情境设计 角色扮演
心理游 戏辅导
心理训练 问题辨析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