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844环境学概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环境科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D. 经济系统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生产B. 交通运输C. 农业活动D. 海洋污染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D. 促进经济发展4.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指的是什么?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消费者5. 下列哪项不是水体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污水D. 大气降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环境监测B. 环境规划C. 环境管理D. 环境伦理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环境保护D. 政治稳定8.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提高能源效率B. 发展可再生能源C. 增加森林覆盖率D. 减少工业生产9.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类型?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10.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包括哪些?A. 吸附B. 挥发C. 生物降解D. 化学合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12. 阐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14. 讨论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D3. B4. A5. D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7. A, C8. A, B, C9. A, B, C, D10. A, B, C三、简答题11.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旨在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环境保护概论试卷及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生态环境 (6)第三章水环境保护 (11)第四章大气污染及控制 (15)第五章固体废物及处置 (19)第六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22)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24)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 (25)第九章环境管理 (28)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0)《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33)《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答案 (37)《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 (48)《环境保护概论》试题(B)答案 (52)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A. 污染 B、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 C、人群的文化状态2、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A.人口激增B.城市化进程C.工业发展D.资源消耗3、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哪几类?A.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B. 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4、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A.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B.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C. 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D.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5、第一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1972年6月5日B. 1974年6月5日C.1975年6月5日D.1973年6月5日6、第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A. 1985年5月31日B.1987年5月31日C.1985年5月30日D.1987年5月30日7、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A. 烟尘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8、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9、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A. 前苏联白俄罗斯B.前苏联乌克兰C.前苏联俄罗斯D.前苏联乌兹克斯坦10、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 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11、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A.1972年,斯德哥尔摩B.1973年,巴黎C.1972年,巴黎D.1973年,斯德哥尔摩12、三同步战略是指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__________,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2004年试题名词解释:1吸附与离子交换:A吸附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使溶质从气象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
B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2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B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数量,缩小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不再回取的活动。
3温度层结与逆温:A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
B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环境噪声与连续等效A声级: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
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5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A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6土壤背景值与环境容量:A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B环境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量。
环境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1、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D )情况下。
A、高温、高湿B、低温、低湿C、高温、低湿D、低温、高湿2. 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
A. 海啸B. 全球温室效应C. 火山喷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E. 水旱灾害3.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D )。
A. 去除有机物B. 去除无机物C. 去除颗粒物D. 去除氮填空题:1、人类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
2、河流中大气复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氧的溶解和水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对流层的两个特点分别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和密度大)。
4.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遗传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6.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质是(镉)。
7.水环境容量由(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及污染物特性)组成。
8、水资源三特点:(持续性(可再生),脆弱性(易污染),经济社会效应)9.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通常分为(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异)三个阶段。
10.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二是(生活污水);三是(农业退水)。
11.湍流可以分为:(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
湍流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的速度就越(快),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
12.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毒污染物)和(无毒污染物)。
如碳水化合物就不属于(有毒污染物)而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就属于(有毒污染物)。
13.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包括:(有害物质的释放、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产生污染危害)三个过程。
14.根据除尘机理,常用除尘装置可分为(干式机械除尘装置、过滤式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四类。
15.列举四种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聚变能和地热能源)。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名词解释1. 环境问题的概念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
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的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的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南京大学2023年844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南京大学2023年844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6分一个)
1、交换容量
2、MLVSS
3、粉尘比电阻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浮选
二.简答(10分一个)
6、斜板沉降的原理。
7、厌氧氨氧化原理。
8、电除尘器除尘效率90%,要使除尘效率提高到99%,集尘板面积应提高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9、分析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
三.论述(20分一个)
10、水处理中的膜处理分离技术常见的有哪四种,区别是什么。
11、新的受关注的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市政水处理厂原工艺为沉砂池-AAO-反硝化过滤池,符合出水标准。
要处理新的污染物,应增加那些工艺技术,说明理由。
12、温室气体是什么,常见的长寿温室气体有哪些(3类以上),其他造成气候危害的大气污染物(2-3类),这些气体和成分影响气候的基本原理,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控制措施。
13、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控制技术和主要原理。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4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6分)1、热岛效应2、活性污泥3、清洁生产4、生态平衡5、水资源6、BOD57、DO8、生态系统9、粒状介质过滤10、沉淀法11、生物膜法12、大气污染13、COD14、光化学污染15、温室效应16、电磁辐射17、环境质量18、环境质量评价19、大气质量指数20、空气污染指数21、A声级22、混响声二、填空题(每空0.5分,本题共28分)1、1974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生态系统是有、、、四部分组成。
3、水体污染按人类活动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4、废水及乳污水处理厂时首先经过格珊或过滤,这是污水处理的设施,此步骤属于废水的。
5、自然沉淀池可分为、、、四种。
6、生物处理法根据微生物在生化反应中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处理和处理。
7、废水中的好氧菌在有机物和氧气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和过程。
8、处理污泥的常用方法有、、、、等。
9、大气层按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层。
10、大气污染的三大要素是、、。
11、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和。
1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
13、依照除尘器除尘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分为、、、四大类。
14、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三种基本类型。
15、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两种。
16、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三种。
17、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和。
18、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如活性炭。
19、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和两种,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
20、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原先洁净的状态。
这一过程被称为天然污染水体的现象。
22、城市的功能表现在、、和。
新版西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西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2)环境工程原理(812)环境工程原理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张旭黄霞王伟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1、单词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
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
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西南科技大学844环境学概论2020--2022年考研初试真题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844科目名称:环境学概论说明:1.本试题为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一律无效。
3.考生答题时不必抄题,但必须写明题号。
4.本试题共计五大题,满分150分。
【本试题共计3页,此为第1页】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因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等。
2.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3.环境监测按目的和任务可分为监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以及。
4.人工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有:核爆炸的沉淀物、、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和其他方面的污染源。
5.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及6.二次污染污染重危害最大,也最受人们普遍重视的是硫酸烟雾和。
7.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以及。
8.固体废物的焚烧可以实现三化:减量化、无害化以及。
9.农药通常是通过饮食、皮肤接触以及三个途径进入人体的。
10.按能源的使用历史可分为常规能源与。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作为评价依据。
A.PM2.5B.PSIC.APID.PM102.制定环境规划时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2022年度硕士考试科目代码:844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学概论A.环境承载力有限B.因地制宜、分类指导C.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遵循生态规律3.人类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
A.工业革命B.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C.20世纪80年代以后D.21世纪初4.自然资源的属性包括()。
A.有限性、区域性、分散性、多用性B.无限性、整体性、多用性、区域性C.无限性、整体性、区域性、单一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性5.以下哪种气态污染物不属于一次污染物()。
A.二氧化碳B.氟化氢C.臭氧D.一氧化氮6.活性污泥的沉淀特征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沉降形态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排序正确的是():①压缩沉降;②自由沉降;③成层沉降;④絮凝沉降A.③④②①B.④①③②C.②④③①D.①②③④7.固体废弃物的焚烧不能实现以下哪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