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精选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精选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精选题)一、口算1、直接写得数.9÷9= 42÷7= 25÷5+5= 81÷9-9= 54÷9×1= 8÷8×7= 27÷3×3= 0×7=2、直接写出得数。

6530+= 1000200-= 6001000+= 460160-= 12080+= 360300-= 40500+= 568÷= =÷327 305÷= 15030-= 400600+=3、口算。

7×6= 8×4= 9×9= 54+7= 25-8= 4×7= 6×8= 8×9= 8×7= 45+20= 5×6= 6×4= 2×8= 6×3= 5×9= 7×7= 5×7= 9×6= 8×1= 9×4=4、直接写得数.480+60= 1300-400= 46+17= 81-18= 100-46= 65+27 = 93-14= 56+34= 300+3000= 1200-800= 47+39= 82-35= 7505-0= 45+36= 70-28= 27+43=5、直接写得数。

9×5= 4×8= 21÷3= 7×6= 24÷8= 6×4= 8×7= 5×7= 9×6= 48÷8= 5×8= 4×7=7×7-7= 9×9+9= 3×2×5= 1×8÷4=二、竖式计算1、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66÷8= (2)34÷5= (3)*247+364= (4)*617-249=2、用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地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2.能够使用草稿纸或心算的方式,快速计算出简单的混合运算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用;2.教学难点:对于运算符优先级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扑克牌、小贴纸;2.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课本,以及描红笔、黑板笔等教学用具。

3.2 导入新知教师拿出一张扑克牌,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教师写下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例如:3+2-1=。

将该式子与扑克牌联系起来,将3当作黑桃3,2当作红桃2,1当作梅花A,让学生将它们加起来,并把结果拿到教师面前。

教师在拿到的小贴纸上写下该学生的名字,并表扬其在加减混合运算方面的优秀表现。

3.3 讲解新知1.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将其联系在一起,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给学生展示几个运算符优先级不一样的加减混合运算式,并让学生猜测计算结果;3.教师在黑板上详细讲解加减混合运算式的计算规则,特别是对于运算符优先级的掌握,如何快速计算混合运算式。

可以给出如下的提示:–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先算乘法和除法;–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4 课后练习1.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思考如何快速、正确地计算出运算结果;2.课堂上可以分配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之间的完成时间和答案的正确性,评价其优秀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有趣的扑克牌方式打开了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认知之门,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混合运算式的能力,使本堂课的教学成果显著。

但是,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学难点的讲解需更加详细,遇到学生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总之,在教学反思中,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测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测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测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一、口算1、看谁算的都对。

70+50= 800-300= 6×4= 72÷9= 28÷7×3= 18÷6= 84-20= 5×7-15= 48÷(2×4)= 4000+300+5=2、直接写出得数54+23= 64−42= 37+23= 160−90= 38+46= 71−25= 85−77= 500+700=3、直接写得数.9÷9= 42÷7= 25÷5+5= 81÷9-9= 54÷9×1= 8÷8×7= 27÷3×3= 0×7=4、直接写出得数.50-14= 32÷8= 500+250= 160-80= 6×8= 5×9= 470+80= 700-260=5、直接写得数。

54÷9= 15÷3= 35-7= 27÷()=9 42÷6= 8×4= 24÷8=()+7=42 20分+40分= 1时-50分= 30秒+1分= 30秒+30秒=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

÷=168234657-=+=☆700532+=-=☆417268 413258-=7032462、用竖式计算。

184÷= 227÷= 488÷= 529÷=3、用竖式计算.①58+27-39= ②72-43-8= ③25+36+17= ④60-19-37= ⑤53+28-39= ⑥64-48+16=4、列竖式计算.50÷ 9= 43÷ 7= 69÷ 8= 28÷ 6= 76÷ 9= 55÷ 6=5、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需求,进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卡片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场地:教室环境布置适宜,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需求。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进行计算,并交流解题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一、口算1、直接写出得数.5×8= 4×5= 54+9= 8×9= 6×3= 6+80= 6×7= 64-30=2、口算。

+= 4050+=6130-=7540+=89-=5023+=+=754+=840-=235-=1898670-=9770+=7860-= 907+=3123+=373-=-=655517+=8943、直接写得数。

÷5402208072=+= =÷8÷428=⨯=700600+=÷=684189⨯9=-=60004000-=÷=58008008255=÷84、直接写得数.2×5= 3×5= 3+5=4×5+20= 5×5+15= 4×3+38=2×4+62= 3×3+41= 2×1+26=4×6+42= 6×6-25= 6×5-29=5、直接写得数.81÷9= 40÷5= 7000-5000= 43÷8= 900+600= 1200-800= 47÷7= 63÷7=二、竖式计算1、竖式计算。

(其中加“★”的要验算)★36958+= 297÷= ★635187-= 70020478-+=2、竖式计算。

=÷756 475÷= 658÷=3、笔算。

48+25= 90-48= 7+48= 86-8+13= 74-(16+34)= 16+45+34=4、用竖式计算。

48+32+10= 45-26-18= 78+16-17=5、列竖式计算.27÷6= 60÷8= 83÷9= 47÷5= 29÷9= 24÷7=三、脱式计算1、脱式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A4打印版)一、口算1、口算。

12÷6= 15÷5= 12÷4= 12÷3= 9÷3= 6÷6= 24÷6= 30÷5= 16÷4= 3×4= 5×5= 6×6=2、直接写出得数。

45-42= 46÷5= 8×6= 72÷9= 16+20= 7×6= 28-8= 36÷4= 31÷7= 47+5=3、直接写出得数。

6530+= 1000200-= 6001000+= 460160-= 12080+= 360300-= 40500+= 568÷= =÷327 305÷= 15030-= 400600+=4、直接写出得数.40+8= 79-5= 18+60= 14-6= 13-4= 8+6= 16-7= 7+8= 32-20= 9+8= 18-9= 16-9+30= 46+40= 67-50= 47+30= 90-50+42= 50+30= 20+45= 72-40= 28-4+5=5、直接写出得数4×9= 7×6= 24÷8= 9×3= 48÷8= 35÷5= 9×8= 32-8= 5×8= 63÷9= 49÷7= 24÷3= 8×4+9= 9×8+7= 6×9-4 = 5×9-8 =6×6÷4= 4×2×8= 18÷2÷3= 32÷4×7=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55-13-27= 38+10-9= 98-65+17=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5+19= 72-44= 37+28-16=63+18= 60-23= 90-(54+7)=3、列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

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

原来的+划来的-划走的=现在的 27 + 16 5 = 38 (只)
练习9 水果 人数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几种水果的情况。
38
16
45

(1)喜欢吃苹果、香蕉和菠萝的一共有多少人? (2)喜欢吃桃子的人数比喜欢吃香蕉和菠萝的总人数 少20人。喜欢吃桃子的有多少人?
(1) 38 + 16 + 45 = 99 (人)
原有的-借出的+还回的=现在的 55 37 + 18 = 36 (本)
练习6
一辆
上原来有44人,到站后下去18人,上来9人,
现在这辆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原来的-下去的+上来的=现在的 44 18 + 9 = 35 (人)
练习7
现在还剩多少个苹果?
28 + 36 47 = 17 (个)
练习8
现在湖边有多少只船?
加减混合运算
37= 59
44 +5 2
96 -3 7
59
74-27+36= 83
74 -2 7
47 +3 6
83
练习2
2.
47 + 20 67 -6 61
31
51
45
25
45
39
练习3
小动物过河
78-5= 73
78-50= 28 78-5-50= 23
49-3= 46 94-3= 91 49-30= 19
(2) 16 + 45 20 = 41 (人)
练习10
萌萌在计算一道加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少看了2,把十 位上的3多看了5,得到错误的结果是97,则正确的结果是( C )。 A.48 B.47 C.49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一、竖式计算
34+24+21 70-23-13 96-27-43
42+15+26 32-27+12 56-18+30 28+53-7 21+42-26 30+23-18 72-15+20 23+16+38 41-7+52
二、解决问题
1、二(1)班图书角原来有96本图书,借走38本,又还回来27本,现在图书角有图书多少本?
2、31路公交车上有27人,到站后下去9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其中18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接力赛?
提升周周练
1、一桶油,连桶重28千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16千克。

吃了多少千克油?满桶油重多少千克?
2、10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为洪水再去献爱心,从前面数,笑笑排第14,从后面数,淘气排第31。

笑笑和淘气中间隔了多少人?
3、
4、。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用性。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1. 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他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一、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二、例题解析三、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同时,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详细和具体,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最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最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最新)一、口算1、我能算得对又快。

÷-=+÷=7296⨯+=56498740-⨯=36426-÷=4244+÷=64162-⨯=81532062+÷=+⨯=⨯+=2073-÷=6830548+⨯=57369÷-=664÷+=6484⨯+= +÷=6395318164⨯-=3440+⨯=⨯+=3025 40205-÷=55202、口算.5×8= 6×7= 9×3= 2×8=36÷9= 48÷6= 14÷2= 36÷6= 500+200= 800-400= 930-300= 450-150= 720+60= 960-600= 450+90= 860-80= 40÷7= 52÷8= 34÷6= 85÷9= 3、直接写得数.140+50= 1400-400= 98-34= 40+50= 200-30= 45+25= 480+120= 5500-500= 76-35= 3000-800= 400+2000= 850-320= 30+700= 84-26= 50-15= 20+46= 297-100≈ 93+310≈395+292≈5990-3005≈4、直接写出得数。

36+4= 5×9= 60-12= 69-(35+8)=100-55= 1×5= 8×5= 9×4=3×5-15= 4×4+2= 7×9-60= 8×7+9=5、直接写出得数.5×6= 6×3=1×4= 35-26= 92-20= 2×2= 2×5=9+3=6+1= 4×6=二、竖式计算1、竖式计算.35+29-18= 25+36+39= 90-9-23=81-40+48= 42-34+57= 22+28+34=2、列竖式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全套)一、口算1、直接写得数8×9= 5×6= 7×8= 0×6=27 +40= 52-5= 20+18= 90-8=3×5+9= 8×6-10= 4×9+7= 7×5-3=2、直接写得数.6×7= 9×9= 3×8= 2×6=36+4= 8×7= 2×2= 9+57=56÷7= 18+60= 8×3+4= 21-56÷8=3、直接写出得数。

24+7= 57-30= 7+46= 17+8=30-5= 33+8= 60-9= 82-50=66-9= 3+38= 39-10= 34+6=4、直接写出得数.22÷3= 27÷4= 58÷7= (34-4)÷6=35÷7= 46÷9= 83÷9= 4×6+5=29÷3= 48÷8= 47÷7= (59+5)÷8=28÷5= 34÷5= 16÷3= 7×8+4=5、直接写出得数。

300+9000= 2500-500= 600+80= 3200-3000=4800-800= 1900-900= 850-800= 4000+600=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

(带※需要验算)498÷= 79437+= ※806518-=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45÷8= *57+241= 209-15= *400-199=3、用竖式计算。

56÷8= 43÷5= 38÷4= 17÷3=4、竖式计算40÷8= 36÷7= 20÷4= 100-19=5、笔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2课《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2课《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2课《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运算》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加减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清晰,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3.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应用:教师设计不同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加减混合运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加减混合运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加减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能够灵活运用这种运算方法,快速求解简单的算术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加减混合运算。

在二年级上册中,加减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这种运算,我们可以将加法和减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快速计算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快速进行运算,并正确地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加减混合运算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才能解答复杂的数学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课堂讲解,课前练习,课堂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脑筋急转弯,抛出问题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讲解(20分钟)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加减混合运算。

在讲解中,可以通过解析实例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灵活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运算,并解答相关问题。

3.练习(15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的掌握。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掌握灵活使用这一方法所需的技巧。

4.总结(10分钟)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课程的重点要突出,难点、重难点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是,通过作业或考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于加减混合运算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问题回答和交流等方式,检测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量化的方法,比如算数部落智适应、快速计算比赛,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七、实施的困难及对策本节课的实施难点在于,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加减法知识,很可能会卡在加减混合运算的细节上。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全套)一、口算1、直接写出得数。

12-7= 6+5= 5×2= 5×5= 2×4+5= 3×5= 4×2= 4×4= 1×5= 4×5+7= 80-8= 72-50= 9+48= 38-3= 3×4-8=2、直接写出得数。

38+21= 75-18= 57-34= 25+65= 86-23= 85+14= 45+28= 64-26= 730-30= 120-60= 400+700= 80+200= 500+500= 400-100= 1400-700= 1000-600=3、看谁算的对。

8×6+23= 4×8+8= 7×3+10= 5×8-5= 4×6+4= 9×8-13= 4×7+22= 8×7+14= 9×4+4= 6×9+8=4、直接写出得数。

288-= 4532-= 4828-= 1620+= 58⨯= 526÷= 465÷= 68⨯= 246÷= 317÷=5、口算。

35⨯= 26⨯= 34⨯= =⨯65 45⨯= 44⨯= 657⨯-= 548⨯+= 638⨯+= 533⨯-= 665⨯+= 539⨯+=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607÷= ★466375+= 478237253+-==÷872 ★80569-= 695342156--=2、用竖式计算.27+18+15 33+17+29 56+12+323、列竖式计算.28÷9= 76÷8= 19÷5= 47÷5= 53÷8= 64÷9= 25÷5= 13÷4= 25÷4=4、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运算
1.79 5 19 53
2.4+3-5=2(支)
3.70 42 42 70 42 70
4.左右
5.略
6.70 41 93 72
7.53-28+42=67(条)
56+34-20= 32+55-46=
78-24+39= 43-13+42=
7.公园里开设了一个“垂钓角”供游人钓鱼。某周六早上池中共有53条鱼,晚上工作人员统计出总共被游客钓走28条鱼。为了保障周日正常的垂钓,工作人员又放进42条鱼,这时池中共有多少条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
2加减混合运算
项目
内容
1.算一算。
32+40+7= 60-40-15=
20+6-7=73-40+20=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支?
3.加减混合运算。
67-25+28=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按照从( )往( )的顺序计算。
5.我还有()不明白。
6.列竖式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4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4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解决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解决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算盘、纸箱、卡片。

课件: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学具:学生练习册、解答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 (5分钟)展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Step 2:引导学习 (10分钟)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带有加减混合运算。

如:小明拿了5元,买了2个苹果,还剩下多少钱?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Step 3:巩固练习 (15分钟)1.学生使用纸箱和卡片制作自己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用算盘或手算的方式计算答案。

3.学生互相检查,并共享解题方法和答案。

Step 4:拓展应用 (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并展示在课件上。

2.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用解答卡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3.教师随机选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Step 5:小结与反馈 (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解决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Step 6:作业布置 (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Step 6:教学反思 (3分钟)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练习题和交流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精选4篇(二)《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种植紫丁香花的经历,引发对自然的观察和赞美之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一、口算1、直接写得数.28+8= 5×5= 26-8= 6×3+3=4×2= 16÷4= 12+5= 2×5-5=3×2= 8÷4= 60-7= 6×6+6=83-6= 54+6= 4×6= 4×3-3=2、直接写出得数。

72÷9= 800+900= 9÷1= 930-50=130-50= 3500-2000= 8÷8= 48÷6=50-35= 63÷7= 28+4= 30÷5=3×6÷9= 4×3÷2=(39-35)÷4= 19-48÷6=3、直接写出得数.35+34= 500+40= 1200-400= 56÷9= 80-35= 400+6000= 21+18= 700+300= 14+49÷7= 52-48= 598-132≈ 405+143≈4、直接写出得数。

45+40+7=68-4+9= 82-20-6=56-(60-4)= 43+(31-9)= 79-9-5=98-(60+8)= 45-5+36= 88-18-9=5、算数汽车,你一定能算得对又快.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

90-32+18 50+28+16 88-14-38 19+40-26 41-18+17 29+35+212、用竖式计算。

77-33-25= 100-91+8= 24+16+17= 19+63-56= 90-36-37= 33+49+16=3、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458+264= *540-365= *453+369=4、用竖式计算。

(带※需要验算)498÷= 79437+= ※806518-=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带答案(全套)一、口算1、直接写出得数.42-17= 570-500= 1000-300=38+25= 800+700= 30+80=2、直接写出得数。

300+500= 4000+500= 8000+2000= 400+4000= 1200-200= 50+300= 2300-300= 70+800= 5500-5000= 1000+700= 500-200= 600-200=3、我直接写出得数得又对又快40+29= 24+25= 38+12= 28+13=73-33= 51-26= 45-36= 42-38=89-18= 60-34= 90-27= 61+17=35+30= 78+21= 14+26= 90-75=4、直接写出得数。

31-12= 4×8= 77+19= 35+8= 7×7= 6×3= 8+8= 49-27= 100-25= 5×6= 9×7= 15×0= 7+3×3= 8×4-4= 35-(22-19)=5、直接写出得数.7×2=45÷5=32+28= 700-300=300+600= 830-700= 57-19= 27+35=150+60= 3700-2500= 4×9= 49÷8=1600+700= 7×5= 4+7×3= 51÷7=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

36 +27= 70-59= 95- 57= 48+ 32= 49+8+13= 90-29- 37= 33+(43-15)=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857+476= (2)304-195= (3)※259+148= (4)※ 410-207=3、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36÷= 539894+= ☆600509-= 287605208+-=4、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完整版)一、口算1、口算。

24-8= 24÷4= 3×5= 45÷7= 8+46= 18÷6= 40+30= 5÷5= 17÷3= 40÷8= 32÷5= 56-10= 30÷7= 74+6= 21÷7=2、直接写得数89-45= 56÷8= 42÷6= 8×9= 48÷8= 16÷2= 42÷7= 4×8= 208+615≈ 3029-1225≈ 627+219≈6217-2054≈ 3000+234≈ 5000-198≈3、直接写得数.12÷4= 10÷5= 18÷2= 30÷5= 18÷3= 20÷5= 42÷6= 12÷3= 24÷6= 45÷9= 21÷3= 28÷4=4、直接写出得数24÷4= 17+26= 900+200= 12÷3×5= 28+37= 25÷5= 1400-600= 23+9÷3= 52-18= 5×9= 5000+300= (45-33)÷6=5、直接写出得数。

8070+= 279÷= 1007000+= 80002000-= 1000600-= 1423+= 408÷= 166÷= 3314+= 6919-= 3613-= 4654+= 900400-= 33010-= 6622-= 2315+=二、竖式计算1、列竖式计算。

2959+= 7227-= 9045-= 833719-+= 553018--= 91(3626)-+=2、列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