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八章_政策终结.pdf

合集下载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一章_绪论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一章_绪论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一、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这个空间 中活动,于是你的权利只是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 间。
二、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 的物品或服务。
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 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
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 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因此公共政策至少应 当与政治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类型大体上保持一致。
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 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 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含义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
本书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 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 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 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 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四、公共问题
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私人性和公共性两方面做出区分。政府 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而尽量不要去干涉私人性质的问 题。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五、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包括 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 利益和精神需要。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 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动因
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因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政府治理需求等 。
特点
公共政策创新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动态性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
案例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公共政策创新,旨在推动国 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主要包括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总结词
确定方案的实施方式和资源需求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
04
总结词
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
01 03
总结词
比较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 收益
02
总结词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 建议
政策的合法化与实施
总结词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 性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 间表
总结词
分配资源和责任,建立监 督机制
案例 例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是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广, 通过制定法规、加强宣传等方式 推动实施。
方式 自上而下包括政策制定、发布、 推广和实施等环节;自下而上则 包括问题识别、利益诉求、政策 形成和执行等环节。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扩散的因素包括政 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与对策
障碍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僵化、社会文化差异 、资源限制等。
对策
针对这些障碍,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优化资 源配置等措施。
案例
例如,针对中国的高考改革政策,需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社会 公平问题的挑战,通过加强宣传和试点推广等方式逐步推进。
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
• 公共政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会表现为许多种形态,其中既有相 互重叠的地方又有自相矛盾的方面,以致我们很难用一个短语或一 句话阐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的理解




有时是理 性的优化 选择;
有时表现 为渐进的 补充和修 正;
有时表现为利 益团体间的讨 价还价;
有时表现为精 英人物个人或 群体的选择
3
4
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素 养,同时具备相当实际 经验的学者、科学家和 政府官员深切感到,应 当建立一种既能够兼容 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又 能够解决各种现实公共 政策问题的全新的学科。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在内的诸多学科的不 断发展为政策科学的 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思想库或智库是政策 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最 纯粹的组织体现,是 现代政策科学的发源 地与成长的摇篮
公共政策分析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政策分析学科传入我国,一些学者对于国外 的社会科学中的这个新领域进行介绍、引进和初步 进行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被引入到 我国大学的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中,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科中公共政策分析已经成为 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不仅仅是本科教学,在公共 管理研究生以及MPA的教学当中都是核心课程,有 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公共政策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学生的自学吸取知识口头表达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追求公共价值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直民主公正的道德素养
多媒体课件讲义

教学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

教学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直行 参与者乙
转向
直行
参与者甲
转向
“公路挑战”的博弈矩阵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不坦白 犯人乙
坦白
犯人甲 不坦白
坦白
“囚徒困境”的博弈矩阵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外加影响
备选
政策 位置
集团B的影响
政策 变化
公共 政策
研究公共
政策的缘 由
科学 角度
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 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 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专业 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 角度 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政治 角度
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 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渐进调试政策 以往政策承诺
公共政策概论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 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政党 公民个人
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 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 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谢明 公共政策复习笔记(1-11)全缩减版

谢明 公共政策复习笔记(1-11)全缩减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内涵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有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的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概念是界定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政治与政策一,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公共政策可视为一系列程式化的政治企图,或是为了解决或控制政治争端,或是为了确保一致性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一种理性激励。

二,政治行动的三种类型:控制、交易和博弈。

三,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微观政治、中观政治、宏观政治第三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的权力去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2、中国一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这种体制赋予政策过程两大特征:其一是从宪法规范的权力关系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其二是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由三部分构成,即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行政决策。

1)中国共产党的政策A、直接形式。

B、间接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3)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类型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一般涉及使用公共资金来支持特定的团体、社区或产业。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详细课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详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公共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2.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科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专业角度: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角度: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素材,促使政治意识提高,完善政治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3.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

指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

优点: 基于平等原则,使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缺点: 关注自身利益,忽略国家利益,不能使国家利益达到最大化。

简单多数通过办法,少数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成本过高。

花费时间长,不适合迅速作出决定。

政府只执行结果,易推卸责任,造成决策失误。

4.公共政策的作用: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管制功能。

5.公共职能:政治职能,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

文化职能,对文化事业实施的管理。

社会职能,出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

6.公共利益遵循的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7.公共政策分类: 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8.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

9.政府收入主要有哪些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行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10.政府失灵: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得不到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政策执行
问题确认 议程建立
政策规划
8
决策
6
❖ 二、政策终结的措施
❖ 1. 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 ❖ 2. 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 ❖ 3. 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 ❖ 4. 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 ❖ 5. 做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
7
过程模型---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政策终结 政策修正
社会问题
政策评估
广
广

3
❖ 4. 分解: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 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 策;
❖ 5. 缩减:指的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 终结,以缓冲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逐步协调好各方关系,减少损失。
4
第三节 政策终结的障碍和措施
❖ 一、政策终结的障碍
❖ 1. 心理方面的障碍
❖ “那些与政策相关的人员都愿意看到政策继续存在下去,却很少有人 喜欢听到计划失败或计划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往往在政策终结时 会表现的尤为明显。
❖ 二、政策终结的地位和作用
❖ 1. 政策终结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 ——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 ❖ ——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 ❖ 2. 政策终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节约政策资源; ❖ ——提高政策效率; ❖ ——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 1
第二节 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 一、政策终结的对象
❖ 对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主要有三类人:
❖ ——政策制定者;
❖ ——政策执行者;
❖ ——政策受益者;
❖ 这三类人的心态,往往成为政策终结的首要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
又使人们在解释政策失败时,常常倾向于从环境因素中去寻找原因,而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文档资料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文档资料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四、政府议程的触发机制
(一)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
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范围:范围指的是受触发机制影响的人员数量和
地区规模。 (2)强度:强度是指公众的态度反映。 (3)时间:时间是指触发机制产生的时间。
(1)政策目标的特征
层次性&多样性&系统性
(2)区分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二)政策方案的设计
(1)方案设计要点
成本&稳定性&可靠性&牢固性&灵活性&风险性& 传播性&功效性&简单性&相容性&可逆性&强韧性
(2)备选方案的来源
消极等待法&主动寻求法&触类旁通法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过失性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
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
些社会现象。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五、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
(一)实质性议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 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 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 能性。 (二)象征性议程 ✓象征性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四章_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PPT课件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四章_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PPT课件
12策规划5政策方案的执行6执行效果的评估7政策调整与改变8政策的终结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一混合扫描理论二批判性理论三实验性理论四取舍理论五中国古代的政策观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讲述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知识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三、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 正
渐进模型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四、小组意识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一、混合扫描理论 二、批判性理论 三、实验性理论 四、取舍理论 五、中国古代的政策观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模型的基本含义及其在社会、 政治生活领域所具有的作用,认识评估模型有效性的 基本准则,并掌握几种重要政策模型的理论观点以及 相关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模型的作用? 2.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3.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指的是什么? 4.林布隆提出的“渐进主义”具有哪些特征? 5.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群体狂想症”的出现? 6.试述“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 7.从团体理论的角度阐述政府的作用。 8.评述公共政策的“过程理论”。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政策终结)【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政策终结)【圣才出品】

第八章政策终结一、关键词1.废止答:废止就是彻底结束旧的政策,完全取消其相关功能,废止并非经常采用的政策终结手段。

有时政策虽然废止了,但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了,却并不说明相关问题就不存在了。

政策终结更多时候表现为替代、合并、分解和缩减的形式。

2.替代答:替代就是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基本没有改变。

新的政策往往是在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方面做了较大变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满足目标群体的政策需求,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3.合并答:合并是指旧的政策虽被终止,但部分实际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政策内容中去。

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二是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

4.分解答:分解就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形成一项新的政策。

分解作为政策终结的方式之一,虽然从形式上终结了原有的政策,但其实质性内容却通过各个新政策的形成而保留下来,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分解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

5.缩减答:缩减就是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比较稳妥地实施终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一般来说,缩减往往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缩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

6.强化理论答: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

强化理论的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刺激对他有利,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刺激对他不利,则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奖励那些符合企业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加强,重复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正强化的方法包括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负强化是惩罚那些不符合企业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负强化包括物质处罚和精神处分,减薪、扣奖、罚款、批评、降级等都是可用的方法。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8章小结

公共政策导论第8章小结

政策评估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其中对政 策设计目标会产生较大影响并会如期发挥 作用的四种主要制约因素:技术可行性、 政治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能性以及行政 可操作性。正规的、科学的政策评估,一 般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
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 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效果模式、 经济模式、和职业化模式。“效果模式由 一个相当大的、各不相同的团体组成。除 了传统的目标达成评估外,效果模式还包 括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评估、综合评估、 顾客导向评估和利益相关者模式。政策评 估与其他的任何公共行为一样,同样受到 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科学的评估在于采取 各种手段减少这些影响。
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控制的合称, 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 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 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 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 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 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政策监控主体的作用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 政党系统、利益集团、大众传播媒介以及 社会舆论等的监控。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 括政策制定监控、政策执行监控、政策评 估和政策调整监控四个方面。常用的政策 监测方法有社会系统核算、社会实验、社 会审计和综合实例研究、过程或执行评估、 日常项目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绩效测量 和监测等。
第8章 小结
本章小结
政策评估就是了解公共政策的结果,是评 估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产 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 策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并以此 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 策的依据。一般而言,评估的内容包括政 策成本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政策效益评 估、政策过程评估、政策影响评估。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

案例二: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
总结词
部分成功,仍存在拥堵问题
详细描述
某城市实施的交通拥堵治理政策,包括建设公共交通设施、限制私家车购买和使用等措施,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案例三:某地区环境保护政策
总结词
政策执行不力,环境质量未明显改善
《公共政策第章》 ppt课件
REPORTING
• 公共政策概述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 • 公共政策评估与调整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公共政策概述
REPORTING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权威性、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分类
VS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照政策领域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按照政策性质可分 为命令性、分配性和规制性政策等。
PART 0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REPORTING
政策问题的确认
要点一
政主要矛盾和关键 因素。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需要经过充 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详细描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 第五章 政策制定PPT课件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 第五章 政策制定PPT课件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过失性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
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
些社会现象。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五、实质性议程与象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程
(一)实质性议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 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 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 能性。 (二)象征性议程 ✓象征性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四、政府议程的触发机制
(二)触发机制的类型 1.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1)自然灾害 (2)经济灾难 (3)技术突破 (4)生态变迁 (5)社会变迁 2.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1)战争行动 (2)地区与国际冲突 (3)经济对抗 (4)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政策问题的确认
四、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如运用数字、文字、 符号、图表等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对于政策问题的描述,要尽量做到以客观代替主观,以 直接代替间接,以准确的事实代替加工过的材料,坚持实 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当然,有效的制度 安排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