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
【答案】32.4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
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
根据题意,∠DBE=45°,∠CBE=30°.
∵AB⊥AC,CD⊥AC,
∴四边形ABEC为矩形,
∴CE=AB=12m,
在Rt△CBE中,cot∠CBE=BE CE
,
∴BE=CE•cot30°=12×3=123,
在Rt△BDE中,由∠DBE=45°,
得DE=BE=123.
∴CD=CE+DE=12(3+1)≈32.4.
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 点.若AB=6cm.
(1)AE的长为 cm;
(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3)求点D′到BC的距离.
【答案】(1);(2)12cm;(3)cm.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求出CD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
∵∠BAC=45°,∠B=90°,∴AB=BC=6cm,∴AC=12cm.
∵∠ACD=30°,∠DAC=90°,AC=12cm,∴(cm).
∵点E为CD边上的中点,∴AE=DC=cm.
(2)首先得出△ADE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DD′交AC 于点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此时DP+EP值为最小,进而得出答案.
(3)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进而得出△ABD′≌△CBD′(SSS),则
∠D′BG=45°,D′G=G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D′到BC边的距离.
试题解析:解:(1).
(2)∵Rt△ADC中,∠ACD=30°,∴∠ADC=60°,
∵E为CD边上的中点,∴DE=AE.∴△ADE为等边三角形.
∵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AD′E,∴△AD′E为等边三角形,∠AED′=60°.
∵∠EAC=∠DAC﹣∠EAD=30°,∴∠EFA=90°,即AC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ED′.
∴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
如答图1,连接DD′交AC于点P,∴此时DP+EP值为最小,且DP+EP=DD′.
∵△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
∴,即DP+EP最小值为12cm.
(3)如答图2,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
∵AC垂直平分线ED′,∴AE=AD′,CE=CD′,
∵AE=EC,∴AD′=CD′=.
在△ABD′和△CBD′中,∵,∴△ABD′≌△CBD′
(SSS).∴∠D′BG=∠D′BC=45°.∴D′G=GB.
设D′G长为xcm,则CG长为cm,
在Rt△GD′C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点D′到BC边的距离为cm.
考点:1.翻折和单动点问题;2.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4.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轴对称的应用(最短线路问题);6.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7.方程思想的应用.
3.如图,在Rt△ABC中,∠BAC=90°,∠B=60°,BC=16cm,AD是斜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1cm.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 同时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D 时停止运动,点N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点G刚好落在线段AD上?
(2)设正方形MNGH与Rt△ABC重叠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当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时,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设正方形MNGH的边NG所在直线与线段AC交于点P,连接DP,当t为何值时,
△CPD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3;(2);(3)t=9s或t=(15﹣6)s.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ED的距离即可求出相对应的时间t.
(2)先求出t的取值范围,分为H在AB上时,此时BM的距离,进而求出相应的时间.同样当G在AC上时,求出MN的长度,继而算出EN的长度即可求出时间,再通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3)分DP=PC和DC=PC两种情况,分别由EN的长度便可求出t的值.
试题解析:∵∠BAC=90°,∠B=60°,BC=16cm
∴AB=8cm,BD=4cm,AC=8cm,DC=12cm,AD=4cm.
(1)∵当G刚好落在线段AD上时,ED=BD﹣BE=3cm
∴t=s=3s.
(2)∵当MH没有到达AD时,此时正方形MNGH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令H点在AB 上,
则∠HMB=90°,∠B=60°,MH=1
∴BM=cm.∴t=s.
当MH到达AD时,那么此时的正方形MNGH的边长随着N点的继续运动而增大,令G点在AC上,
设MN=xcm,则GH=DH=x,AH=x,
∵AD=AH+DH=x+x=x=4,
∴x=3.
当≤t≤4时,S MNGN=1cm2.
当4<t≤6时,S MNGH=(t﹣3)2cm2
∴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
(3)分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