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针灸治疗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 穴为主。
主穴:气海 三阴交 归来
方义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灸可温经散 寒;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 会。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随症加减
寒实证者,加子宫;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妇儿科病证
针灸推拿学院 卢老师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月经不调、痛经、胎位不正、遗尿、疳证,小儿脑 性瘫痪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则、 处方配穴。
二.了解经闭、崩漏、绝经前后诸症,带下病、不孕症、滞 产、缺乳、阴挺、惊风、积滞、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概念、 病因病机,熟悉其辨证分型、针灸治则、处方配穴。
针灸治疗以选用任脉的腹部穴及足三阴经下肢穴为 主,针灸根据寒热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或配合 用灸,针灸治疗考虑时机问题则有助于提高疗效。
【思考题】
月经不调包括几种类型?它们的治法、 主方、方义及配穴如何?
谢 谢 聆 听
附注
针灸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
针灸对月经不调有 一定的效果或较好 的效果。取效程度 除与治疗恰当与否 有关外,还与原发 病性质有关。
应嘱患者注意经 期卫生,少吃生 冷及刺激性饮食; 调摄情志,避免 精神刺激;适当 减轻体力劳动强 度。
小结
本篇所论的月经不调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要症状。
月经不调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病理有寒热虚实 之别,辨证根据月经情况及全身其他兼证。
(2)月经后期
外感寒邪
小腹冷痛、得热 则减、畏寒肢冷、 苔薄白、脉沉紧。
阳虚内寒
小腹隐隐作痛、喜热 喜按、舌淡苔白、脉 沉迟。
(3)ຫໍສະໝຸດ Baidu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
肾虚
胸胁乳房作胀、少腹 胀痛、时常叹息、嗳 气不舒、苔薄白、脉 弦
腰骶酸痛、头晕耳鸣、 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
1.基本治疗
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针灸治疗本病的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连续5-7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 针。也有认为实证宜在经前7-10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虚证于行 经后1-2天即开始治疗,隔日1次。行经期间停针。连续治疗3-5个 月经周期。也有人主张在排卵前期针刺治疗,或将皮内针埋于所 选腹部任脉穴,改善迟发性排卵,治疗卵巢功能异常。行经期若 进行针刺治疗,应注意不用过强刺激,尤其是小腹及腰骶部穴位, 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经验介绍
秦其兴用针刺归来治疗经迟,对各型经迟患者 均首选归来穴,针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处横刺 1.5-2寸,针用泻法,针感以放射到小腹及外 生殖器为佳。血寒者加温针灸,泻血海;血虚 加针补三阴交,针补血海;肝郁加针泻曲泉、 太冲穴。用本法治疗经迟,屡用屡效。
吴思平将18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与电针组。 两组选穴相同,均取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穴。电针 组通电20min,每2天1次,6次为1疗程。艾灸组将艾炷直 接置于穴位皮肤处,点燃施灸。以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 每隔3天1次,7次为1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5天,月经期 暂停针灸。结果艾灸组98例,痊愈43例,显效30例,好转 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8%。而电计组共82例, 痊愈23例,显效22例,好转1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 68.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别非常显著(P< 0.005)
阳虚内寒
➢月经量少、色淡红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
肾虚
➢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月经量少、色淡 经行不畅
2.根据全身兼症综 合分析病机
(1)月经先期
气虚经早
神疲肢倦、心悸 气短、纳少便溏、 舌淡、脉细弱
虚热经早
两颧潮红、手足 心热、舌红苔少、 脉细数。
血热经早
面红口干、心胸 烦热、小便短黄、 大便干燥、舌红 苔黄、脉数
月经先后不定期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方义
关元—为任脉经穴,精血之室,元气之所,补肾 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 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
随症加减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 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 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 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 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 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 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 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方义
关元——为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故为调理冲任 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善于调理
血分,治血分病证,清泻血分之热 。
随症加减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病因病机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月经多与肾、肝、脾有密切关系, 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 则经血按时而下。
辨证分型
1.根据月经的期、 量、色、质辨寒热虚 实
(l)月经先期
气虚经早
虚热经早
血热经早
月经量多、色淡、 质稀。
月经量或少或多、 色红
量多、质稠
(2)月经后期
外感寒邪
➢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 异常改变,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 无定期。
任脉有“妊养”、“担任”之意,主一身之阴。凡 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月经不调
概述
1.正常月经
月经是指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 经即开始来潮,到50岁左右,即自行断绝。中间除妊娠及哺乳 外,通常每月来潮1次,正常周期为25-38天,青春期及绝经 期所出现的周期紊乱,若临床无多大痛苦者,不作病论。每次 持续3-7天,出血量以第二三天为最多,每次出血量约为50200ml。月经初来,色淡红,量不多,以后渐多,成红色或略 紫暗,到将净时又转淡红色,量渐减少。出血一般不凝结,无 血块。月经的期、量、色、质异于上述情况,即为月经不调。
复习妇人生理
冲脉起胞中,前行并行足少阴经上,受先天肾气资助, 其又与足阳明会与气街,受后天水谷精微供养,人身 先天之气与后天精气皆会于冲脉,故有“十二经之 海”、“血海”之称。
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肝藏血,脾统血,肾 藏精,精化血;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2.月经不调的含义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 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 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但教材以月 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 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
所谓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又称经早;月经 后期指月经周期推迟1周以上者,又称经迟;连续2次以上月经 周期或先或后者,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