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全面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0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答案详解(山东卷)

2010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答案详解(山东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v a f 、、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

图乙中正确的是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 1在地面,m 2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m 1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A.12sin N m g m g F θ=+-B.12cos N m g m g F θ=+-C.cos f F θ=D.sin=f Fθ18.1970年4月24日,我过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和远地点的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A.卫星在M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km/s1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20.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若将一试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A.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

(完整版)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完整版)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山东2010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山东2010年高考理综考试说明解读:选做题8选4多选错选无效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240分。

理科综合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其中物理题7题28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化学题7题28分,生物题8题32分,为单选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其中物理3题45分,化学3题42分,生物2题33分,共120分。

选做题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8道试题,每题8分。

考生山东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作文排除诗歌文体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

选做题共18分,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

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作文方面,字数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

“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这一早在2007年高考阅卷中就已实行的规定,今年《考试说明》并未明确给出。

从去年的阅卷情况看,如果作文里有错别字,肯定会扣分,不少考生要扣3分左右。

山东2010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鼓励多角度解决问题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共12题,60分。

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要考查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填空题共4题,16分。

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201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1.(4分)(2010•山东)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解答】解:A、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B、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相同,故B错;C、16O与18O之间的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D、1.12 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N 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做这类题目要细心.2.(4分)(2010•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着重于对概念的理解,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做题时不要混淆.3.(4分)(2010•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离子键的形成.【分析】利用离子键的定义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解决此题.【解答】解:A、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故A错误;B、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C、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误;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化学键的定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有较好的区分度,如: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必须依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不能错误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问题,此题为好题.4.(4分)(2010•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分析】(1)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2)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氨基酸;(3)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主要成分为烷烃,性质稳定,密度比金属钠小,可用来保存金属钠;(4)乙酸中含有羧基,乙醇含有羟基,乙酸乙酯中含有酯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具有酸性,其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Na2CO3反应.【解答】解:A、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错误;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C、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正确;D、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故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尤其要注意苯的物理性质,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做萃取剂.5.(4分)(2010•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氯气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C.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解答】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A 正确;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产物不同,故B错误;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氧化物,以及氯气的重要性质.这些物质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重视教材中重要物质性质的学习、总结,该记忆的应强化记忆,才能避免错误发生.6.(4分)(2010•山东)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考点】溶液的配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中和滴定.【专题】压轴题.【分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防止酸液飞溅;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即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也不能改变溶液的浓度,正确的做法是重新配制;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可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但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检验SO42﹣时,不能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解答】解:A、稀释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否则会导致酸液飞溅,故A错;B、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到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等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离子的检验,难度不是很大,要注重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7.(4分)(2010•山东)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 sp[Fe(OH)3]<K sp[Cu(OH)2]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注意分析处在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有什么区别.【解答】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 SP[Fe(OH)3]与K SP[Cu(OH)2]的大小,K SP[Fe(OH)3]=c(Fe3+)•(OH﹣)3=c(Fe3+)•(10﹣12.7)3,K 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 SP[Fe(OH)3]<K SP[Cu(OH)2],故A正确;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pH、水的离子积等,对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处理,找出数据(或坐标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明确坐标点所表达的涵义;对溶度积和水的离子积有正确的理解.该题型重在考查综合能力,如分析(比较)、理解(转换)等.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6分)8.(14分)(2010•山东)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 H2+I2Ⅲ2H2SO4═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 O2的同时产生1mol H2(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0.1mol/(L.min)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 64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b 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b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3 b.CuSO4c.Na2SO4d.NaHSO3(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I)△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80%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图像图表题;热点问题;守恒思想;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已知的反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氧化性的强弱,利用三个已知反应可得到分解水制氢气的反应来解答;(2)由图可知,2min内H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然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利用三段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即可;利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HI的平衡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3)根据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并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分析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4)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再利用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来计算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解答】解:(1)因硫酸在常温下稳定,则反应Ⅲ常温下不发生,故a错;由反应Ⅰ可知,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O2>HI,即SO2的氧化性比HI的弱,故b错;由反应Ⅰ×2+Ⅱ×2+Ⅲ可得到2H2O═2H2+O2,则该循环中消耗水,需要及时补充水,故c正确;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2molH2,故d错;故答案为:c;(2)由图可知2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 ,则氢气的浓度为=0.1mol/L,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由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v(HI)为0.05mol/(L.min)×2=0.1mol/(L.min);2HI(g )H2(g)+I2(g)开始浓度1molL 0 0转化浓度0.2mol/L 0.1mol/L 0.1mol/L平衡浓度0.8mol/L 0.1mol/L 0.1mol/L 则该温度下K1==,又2HI(g )H2(g)+I2(g)与H2(g)+I2(g )2HI(g)互为逆反应,则它们的化学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1,即H2(g)+I2(g )2HI(g)的化学平衡常数K==64,对该反应,当温度不变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不变,K不变,故a错;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是原来的2倍,故b正确;物质的量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快,后随浓度的减小,速率增大的程度变小,故c错;由反应方程式及原来的量与后来的量成正比,则这两种情况下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即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相同,故d错;故答案为:0.1mol/L.min;64;b;(3)由水的电离平衡为H2O⇌H++OH﹣,则硫酸电离出的c(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当Zn消耗了H+,c (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NaNO3,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不会生成氢气;加入NaHSO3会和H+反应,降低c(H+),则反应速率减慢;Na2SO4的加入,离子不参与反应,则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加入CuSO4后,Zn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Cu,则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向右;b;(4)由2H2(g)+O2(g)═2H2O(I)△H=﹣572KJ.mol﹣1可知,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KJ×=286KJ,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为×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较复杂,考查的知识点多,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电化学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2分)(2010•山东)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2Al+2OH﹣+2H2O═2AlO2﹣+3H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 .a.NH3b.CO2c.NaOH 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为 2Al+3H2O﹣6e﹣═Al2O3+6H+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3)利用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N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牺牲阳极保护法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1)①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3)根据金属的防护,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解答】解:(1)①铝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Al(OH)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b;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是由于废电解液中含有Al3+,和HCO3﹣发生了互促水解.或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故答案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电镀铜时用铜做阳极,阳极上铜被氧化,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采用石墨无法补充Cu2+,故答案为: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3)金属的防护有牺牲阳极保法和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N;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盐类的水解、电解、电镀以及金属的腐蚀及防护知识,考查较为综合,做题时注意把握好Al、AlO2﹣、Al(OH)3等物质的性质,掌握电解、电镀等知识的原理,了解金属的防护措施,难度不大,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10.(16分)(2010•山东)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该气体.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d → e → c → b →f装置D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 铁粉 ,充分反应后,经 过滤 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偏低 .【考点】硫酸亚铁的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此题为二氧化硫的验证,利用其特殊性质漂白性来分析;(2)利用实验仪器的连接,安全瓶的使用以及尾气吸收来分析;(3)利用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析;(4)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检验二氧化硫的一般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2)收集二氧化硫应先干燥再收集.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要从c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二氧化硫易于氢氧化钠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的作用为尾气处理.故答案为:d;e;c;b;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故答案为:铁粉;过滤(4)用pH试纸测定方法为:将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氢氧化铁的含量比硫酸亚铁高,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生成的氢氧根的含量减少,使铁的含量减少.故答案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偏低.【点评】本题借助于实验考查基础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学生来说聚铁不是很熟悉,但是铁与亚铁之间的转化还是很容易实现的,起点高,落点低,是一好题.11.(8分)(2010•山东)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1)酚醛树脂有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 间歇性的 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 散热 装置.(2)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 纯碱 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 .(3)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增强体 .玻璃钢具有 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 等优异性能(写出亮点即可).(4)下列处理废旧热固性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 bc .a.深埋b.粉碎后用作树脂填料c.用作燃料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树脂.【考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1)根据反应物投入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越高的知识结合题目信息来分析;(2)根据生产玻璃所用的原料以及发生的反应原理来回答;(3)根据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构成情况以及玻璃钢的性能来回答;(4)根据废旧的合成材料可再生利用的知识来分析.【解答】解:(1)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间歇性的加入甲醛,并装有散热装置,故答案为:间歇性、散热;(2)生产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石英砂、纯碱,反应原理为: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故答案为:纯碱;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3)玻璃钢是将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增强体,合成材料是基体,它的优点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填: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答案为: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4)废旧合成材料的再生利用主要有三条途径:通过再生和改性,重新做成多种有用的材料和制品;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将废旧的聚合物作为燃料回收利用热能,塑料深埋很久不会腐烂,会造成白色污染,酚醛塑料不能溶于有机溶剂,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复合材料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课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12.(8分)(2010•山东)碳族元素包括C、Si、Ge、Sn、Pb.(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 SP2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范德华力 结合在一起.(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H>Si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 < 120°(填“>”“<”或“=”)(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PbBaO3 ,每个Ba2+与 12 个O2﹣配位.【考点】碳族元素简介;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专题】压轴题.【分析】(1)石墨是层状结构的,每层每个C原子与周围的三个碳原子成σ键,键角为120°(这些都是实验数据得出的),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2)根据吸电子能力强的原子电负性大分析;(3)首先判断价层电子对数目和有无孤电子对,进而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4)利用均摊法计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1)石墨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故答案为:SP2 ;范德华力;(2)根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已知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故有C >H>Si,故答案为:C>H>Si;(3)SnBr2分子中,S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是=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含有孤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为V型,键角小于120°,故答案为:<;(4)根据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含有Pb4+:8×8=1个,Ba2+:1个,O2﹣:12×=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一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有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故答案为:PbBaO3;12.【点评】此知识点为选修内容,本题综合考查了原子杂化方式、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晶胞结构等知识,知识点全面,突出主干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能利用模型解决问题,侧重于方法.13.(8分)(2010•山东)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题型赋分全面解析版

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题型赋分全面解析版

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题型赋分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240分,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

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化学、物理各7个题,生物8个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8分。

其中化学、生物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全部为非选择题。

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共120分;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模块,对应命制8道题,每题8分。

考生从中选2个物理、1个化学、1个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2分。

理科综合试卷的基本结构必做题 (120分)物理1、物理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生物1、生物2、生物3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88分)物理题7题28分,化学题7题28分,生物题8题3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52分)必做题(共120分):物理3题45分化学3题42分生物2题33分选做题8选4(32分):其中化学生物各选一题,物理选择两题作答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仍沿用了2009年高考物理命题的“7123”模式,即7个多项选择题,1个实验题,2个计算题,3个选做题(选2个模块作答),总共占分89分。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考察力学部分40分,占45%;电学部分33分,占37%;再加上选修中振动和波的部分力电占总分比重的84.3%。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注重考察了2个观点:力和运动的观点(占了59分)和能量的观点。

◆2010年高考物理题型及赋分:一、选择题(7个*4分=28分,不定项选择)16题:考查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图像的基本概念。

容易。

山东高考试题基本能力能力试卷详细分析音乐部分

山东高考试题基本能力能力试卷详细分析音乐部分

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试卷分析(音乐部分)随着2010年高考的结束,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科目已经经历了四年的时间,从2007年的高考试卷看起,直到2010年的高考能力卷,音乐部分在出题方式上变化最大的就是从基础知识的简单问答发展为以基础知识为根本的综合性题目的出现。

以下是我对四年来高考试题基本能力卷音乐部分的分析。

为了表述方便,我把音乐鉴赏为基础的教材知识划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找出考试试题中体现、考查的知识点,见下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基本理知识音乐基本要素中的强弱、音高、音色;节拍;合唱中演唱形式的区分连音线在填词中的作用;钢琴键盘图;节奏、切分音音乐要素中的音高、旋律音程走向;音符、拍号;音乐情绪;合唱的指挥音乐的情绪(旋律线条、节奏的疏密);三连音;音符民歌西北民歌特点;南方民歌特点;蒙古族民歌特点少数民族民歌区分(蒙、鲜、藏、维四个民族)民歌《浏阳河》民族器乐广东音乐少数民族的乐器区分(蒙、鲜、藏、维四个民族)古代歌曲古琴的相关知识;民族五声调式;古代“八音”古代歌曲《阳关三叠》古琴曲《流水》;古代诗句与音乐欣赏戏曲京剧的发展历史、唱腔和行当的分类、著名人物梅兰芳近现代音乐音乐与时代、政治相联系《春天的故事》;歌曲创作时间排序《祖国颂》、《走进新时代》、《祝酒歌》、《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时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歌曲《诀别》(与政治科目相联系)钢琴协奏曲《黄河》;《黄河大河唱》《松花江上》《长江之歌》国外音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探戈音乐节奏(美洲音乐)印象乐派德彪西《月光》《第九交响曲》《芬兰颂》《蓝色多瑙河》(提及)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每年高考能力试题音乐出题的范围根据题量设定在4-5个知识分类中,基本乐理知识和国外音乐知识的考题每年都出现,因此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将会持续这中出现,只是每年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而且出现重复知识点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出现了如表格中的同样的文字,那也是考查的方向和范围、还有设问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各科试卷及答案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各科试卷及答案
系,“阴影”对于人生之美的价值和意义,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 级考核的目标。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和发
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 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 考生可记叙、可议论,或描写、或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 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特别是,题目选择文学经典作品中富于哲理意味的名句,涉及人 生、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既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积累材料,也能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 表达,提高思辨和审美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对 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学作文教学都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
ht t p ://
ht t p ://hot
质和基本理念,2008年的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在体现新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又有新的提升。2009年高考 作文不再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直接以“见证”为题进行写作,降低了对考生思维的限制,更方便 考生把握方向确定立意。 2010年高考作文在考试形式上又做了适度创新,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 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由于所选材料内涵较为丰富,考生在理解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人生的复 杂多样和丰富多彩,人生的魅力和美来自于生活的复杂和变化,光明和阴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

2010山东高考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0山东高考理科数学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B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咎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箍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 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1) 已知全集U=R ,集合M={x||x-1|≤2},则U C M =(A ){x|-1<x<3} (B){x|-1≤x ≤3} (C){x|x<-1或x>3} (D){x|x ≤-1或x ≥3} 【答案】C【解析】因为集合M ={}x|x-1|2≤={}x|-1x 3≤≤,全集U =R ,所以U C M ={}x |x <-1x >3或,故选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集合的补集运算,属容易题. (2) 已知2(,)a ib i a b i+=+2a i b i i+=+(a,b ∈R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a+b=(A)-1 (B)1 (C)2 (D)3 【答案】B 【解析】由a+2i =b+i i得a+2i=bi-1,所以由复数相等的意义知:a=-1,b=2,所以a+b=1,故选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复数相等的意义、复数的基本运算,属保分题。

(3)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D 【解析】由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线面垂直与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

2010山东高考基本能力试卷解析

2010山东高考基本能力试卷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天空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变化无穷的大自然让人们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中“蓝”与“白”是有太阳光折射形成的B.“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春分到夏至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更多太阳能量C.“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主要与光照方向及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D.“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解析】1.本题考查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观察与理解,对A选项来说侧重于考查对生活常见现象的物理化分析。

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都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而云里是水汽,阳光照到云上以后在云层里面经过折射、发射、穿透等,还有地面上的光线一起照到云上,所以说到眼睛后有来自各方面各种颜色的光线所以就形成了白色,A错误。

B是冬去春来,鸭子对温度的感知,B错误;D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D错误。

【答案】C第Ⅰ卷(共30分)2.“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创作于1943年的《解放区的天》帮随着全国解放而广为传唱。

下列关于这首歌曲说法正确的是①它鼓舞了边区军民,迎来了百团大战的胜利②它反映了边区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盼③它创作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④他创作当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Ⅰ卷(共30分)【解析】:本题较好的体现了学科领域间的整合思想。

第一大题的主题是“天”,本题的“天”象征着解放区人民民主、光明的新生活,歌颂了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一首脍炙人口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群众歌曲《解放区的天》来考察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同时也考察了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解放区的天》是刘西林于1943年创作完成的歌曲,问世后在全国广泛传唱,为抗战相持时期的军民增添了信心和斗志。

2010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0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信息。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天之高远,托起翱翔的翅膀,放飞求知的梦想。

1.天空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让人们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中“蓝”与“白”是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B.“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春分到夏至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更多太阳能量C.“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主要与光照方向及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D.“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2.“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创作于1943年的《解放区的天》伴随着全国解放而广为传唱。

下列关于这首歌曲说法正确的是①它鼓舞了边区人民,迎来了百团大战的胜利②它反映了边区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盼③它创作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④它创作当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羽毛美丽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每天要访问千余朵花,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花蜜,并捕捉昆虫喂养雏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蜂鸟生活需要高水平粮代谢提供的能量B.蜂鸟是变温动物,需迁徒到温暖的地方越冬C.蜂鸟与蝴蝶、蜜蜂等昆虫不存在生存竞争D.用农药防治农林虫害有利于蜂鸟生存4.生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影响,同时也能引起环境的变化。

下列能反映生物引起环境变化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燕子低飞,雨淋淋C.点水蜻蜓款款飞D.大雁南飞寒流急5.“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二、地之辽阔,孕育多彩的奇观,承载共同的家园。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A.12sin N m g m g F θ=+-B.12cos N m g m g F θ=+-C.cos f F θ=D.sin f F θ=17.AC 【解析】整体法,分析受力,选AC.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平衡。

难度:易。

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 和远地点的N 的高度分别为439km 和2384km ,则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20.BD 【解析】A.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c 点场强小于b 点场强,A 错误; B.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B 正确;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因受力方向沿电场方向(电场线切线),它不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C 错误;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叠加后电势仍然a 高于b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因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D 正确;本题选BD。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3+X+1”各科试卷评析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3+X+1”各科试卷评析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评析语文试卷浅析2010年是山东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的第6个年头。

从总体上看,今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试卷难度不高于去年,质量不低于去年,在此基础上有适度创新,特色更为鲜明。

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适当调整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2010年《山东卷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试卷整体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方面又做了适当调整。

“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辨识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的能力,取消了同义词辨析内容,将字音、字形分成两个小题考查。

与往年相比,试题在保持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的同时,更注重了内容的典型性。

现代文阅读部分选用文体特征鲜明的论述类文章《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部分致力于突破正史传记文的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继续创新。

古代诗歌鉴赏部分在选材范围和体裁方面较以往又做了新的拓展,选取魏晋之际诗人阮籍的五言古诗《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作为考查对象。

选考内容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沿袭前几年考查散文的思路,在选材上进行创新,节选了现代著名作家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片段;“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美国新闻报道《她只能活七小时》。

这两个文本语文性强,题材内容经典,《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她只能活七小时》于1944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作文题采取材料作文的形式,既避免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命题作文限制过严的不足,有利于考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充分发挥。

2010年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2010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基本能力)

2010年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2010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基本能力)

2010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基本能力)变化不大涉及6个领域与去年相比,2010年的基本能力考试说明变化不大。

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6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及相关内容。

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

限时120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由若干题组构成,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分值共30分。

第Ⅱ卷由若干题组构成,根据考查需要,在每个题组内部设计多种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问答、识图、绘图、判断、列表、设计、归类、连线(匹配)等,分值共70分。

试题贴近日常生活反映时代变化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试题均采用题组的形式,着眼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某一主题,借助一定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调整,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命题注重对考生多元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答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试题内容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贴近社会,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及相关内容。

考核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九项内容: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动手设计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基本能力;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与利用信息,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与现代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技术研究、技术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艺术感受、想象、体验、比较、欣赏、表达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增强体质、健全心理、规划健康人生的基本能力;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调查探究、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以适当方式展示研究结果的基本能力;尊重生命、认识自我、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保护环境、热爱祖国、尊重民族传统的意识与情感;主动求知、敢于质疑、合作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求真与创新精神。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赋分全面解析版要点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赋分全面解析版要点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题型、赋分(时间150分钟,满分240分)第I 卷(必做,选择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1~2、地理:自然地理基本知识。

3~4、地理: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内容。

5~6、地理:通过对喀斯特地貌的考查,让考生了解该地貌区的地貌发育过程和典型特征。

7~8、地理:试题通过影像中地物的判读、对比与分析,考查了遥感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9、历史:考察对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解。

10、历史:要求考生把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阶段特征和一般规律。

11、历史: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

12、历史:通过山西流传的一则歌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特征。

13、历史:考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

14、历史:通过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

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真正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要学会能在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15、历史:近现代西方基本常识考察。

16、历史:历史概念对比,基础。

17、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

18、政治: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9、政治: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20、政治:市场和宏观调控。

21、政治: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2、政治: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

23、政治: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4、政治: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25、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II 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必做部分:26(25分)地理:体现综合性与时空差异性。

27(25分)历史:它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在整个历史部分中份量最重,最能体现试题的整体立意。

本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为主题,“一个历史事件四面八方立体挖掘”,重点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2010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复习

2010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复习

探究2010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复习【摘要】:基本能力考试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我们要根据基本能力考试的特点,积极的应对2010年基本能力高考,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教育理念谚语俗语人文精神次贷危机全球变暖低碳经济基本能力考试的设置是非常成功的,它的设置不仅可以很好的弥补学科的界限;而且还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在高考中得到更理想的分数,我觉得这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时,基本能力考试还很好的关注了生活知识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考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和周围的生活,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

如何进行基本能力总复习?在介绍之前先来看一下基本能力考试的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各学科知识综合考察。

例如2009年高考44题,题目是于谦的《石灰吟》,第一小题考察石灰岩的成因,——地理知识;第二小题考察生石灰的制取过程,补充化学方程式,——化学知识;第三小题让学生写出生石灰的一个用途,——与生活休戚相关。

这就是基本能力考试的一个典型题目,我想以后这样的题目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它既能考察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还能考察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增加这方面的思考——学习知识的时候思考其它相关知识;同时,促使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

第二,在考察学生的形式方面,较多的借助古诗句、谚语、俗语等。

如第1、4、12、20、21、22、31、39、44、53题等等。

采用古诗句、谚语、俗语等形式,可以轻松跨越学科界限,既考查语文知识还能考察地理、化学、物理、历史等知识。

第三,基本能力试题重基础。

很多试题都是基础性很强的题目,只要大家在学习中认真学习了,这类题目一般不会有太大难度。

例如第2、3、5、15、40题等等。

这些基础性题目大多是音乐、体育、美术、微机方面的知识居多。

这也是基本能力综合性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重时事。

在高考题中很多试题都是考察高考当年的国家大事。

2010年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全面解析版

2010年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全面解析版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各科试卷评析-基本能力2010年基本能力试卷整体上由第I卷的“天、地、人、和”和第II卷的“足迹、融合、思辨、践行、创新”等九个主题词建构的九个主题句构成。

试卷在九个主题词的统领之下架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有机体,显得大气而庄重,清新而活泼,命题空间游刃而有余。

试卷贴近社会、富有时代性的特色更为显著。

从题目类型和考查知识与能力力度来看,经过前三年的实践探索,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命题道路上,今年的试题几乎每个学科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涌现出许多闪光点,呈现出新的气息一、充分体现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2010年基本能力的考试说明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补充,使得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具体要求更加完善。

2010年的试题是对考试说明“五大具体要求”和“九项考核目标”的充分体现与落实。

命题过程中,考点设置始终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课标中必修范围为命题依据,做到基础性及导向性。

各个学科有机融合,以题组、组合选项或“借壳”命题的形式,做到整合性。

有效减少了填空选择式的题目,使填空、问答题目数量比2009年有所提高,开放性题目数量比去年增加,保证“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要求。

对于热点问题保持不刻意回避、不刻意追逐的态度。

我们的社会千变万化,几乎每天都会产生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和话题。

作为2010年的基本能力,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问题或“热点”话题时,较好地保持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将能够与基本能力命题有关的话题或热点问题纳入思考的空间。

命题者着眼于“热点”问题、生活中的话题与相应学科内在本质的联系,将人们关注的问题与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让这些“热点”仅作为背景材料,通过巧妙的设问考查相应科学与人文素养,没有出现直接将热点问题本身作为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的现象。

今年的试卷涉及到2009至2010年的热点问题有火山爆发、上海世博会、虎年与虎文化、两会、渤海海冰、经济形势、高速铁路网等,另外还有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和常规话题,如节能环保、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以民为本、健康与安全等。

201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卷分析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质量检查小组2010.06.20一、试卷结构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试题第I卷7个选择题,共28分;第II卷5个非选择题,其中选做部分为3题,任选2题,共61分,全卷合计89分。

二、试题特点试题总体情况反映较好,说明了我省自主命题的水平在逐年提高,逐步得到了考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基本实现了2010年山东省《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即:(一)命题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

(二)命题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密切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对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有良好导向作用,总体看来,物理试题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稳中有变,敢于创新,控制难度和区分度今年的"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覆盖面较宽,比例合理,难易得当;试卷结构仍保持稳定,各题型所占分值基本不变。

在实验题的设计上仍采用一个力学实验、一个电学实验的模式来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试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也大多是常规、典型、为考生所熟悉的,但考查的角度及呈现方式均有创新。

这些都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想。

通过分层次、多角度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试题形式更加灵活,同时也使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都有所收获,既保证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

如第23题第(1)问分别从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方案的评价来分层设问。

第25题,第(1)问大部分考生都能完成,第(2)(3)问则对分析综合能力和物理规律的归纳能力要求较高,第(4)问是在第(2)(3)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山东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10年山东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A.12sinN m g m g Fθ=+-B.12cosN m g m g Fθ=+-C.cosf Fθ=D.sinf Fθ=17.AC【解析】整体法,分析受力,选AC.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平衡。

难度:易。

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和远地点的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C.若将一试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将一试探电荷q20.BD【解析】A.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c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A错误;B.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正确;C.若将一试电荷q+由a点释放,因受力方向沿电场方向(电场线切线),它不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错误;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叠加后电势仍然a高于b,将一试探电荷q因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D正确;本题选BD。

山东基本能力高考题全汇总解析解析

山东基本能力高考题全汇总解析解析

B
49 (2分)千百年来,月亮引发了人类无尽的遐想,激起了人们 分 千百年来,月亮引发了人类无尽的遐想, 无穷的创作灵感。 无穷的创作灵感。 (1)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述月相的名篇,以下诗词体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述月相的名篇, 现月相变化的是 A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凉月如眉挂柳湾, B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 C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上柳梢头,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A
45、( 分)缓解能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物能源 、(2分 缓解能源紧张, 、( (利用能源作物和有机废料,经过加工转换,变为生物燃料的一种 利用能源作物和有机废料,经过加工转换, 能源 。) 年能源结构比例图, (1)右图是某国 )右图是某国2008年能源结构比例图,其中生物能源所占的 年能源结构比例图 比例是______________。 比例是 。 27%
C
25.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四纵”是北京至上海、 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四纵”是北京至上海、 中国将建成 北京至深圳、北京至哈尔滨、上海至深圳; 四横” 北京至深圳、北京至哈尔滨、上海至深圳;“四横”是徐州至兰 杭州至昆明、青岛至太原、南京至成都。 州、杭州至昆明、青岛至太原、南京至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纵四横”连接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四纵四横” 四纵四横 连接了长三角、珠三角、 B.“四纵四横”中只有一条线路经过山东 四纵四横” 四纵四横 C.“四纵”中北京至上海线路里程长于北京至深圳 四纵” 四纵 D.“四横”中有三条线路位于淮河以南 四横” 四横
C
9.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 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 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处景观分别位于其所在国家的首都 四处景观分别位于其所在国家的首都 B.四个国家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四个国家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四个国家从左到右依次迎接同一日的黎明 四个国家从左到右依次迎接同一日的黎明 D.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 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 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 亚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全面解析版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各科试卷评析-基本能力2010年基本能力试卷整体上第I卷的“天、地、人、和”和第II卷的“足迹、融合、思辨、践行、创新”等九个主题词建构的九个主题句构成。

试卷在九个主题词的统领之下架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有机体,显得大气而庄重,清新而活泼,命题空间游刃而有余。

试卷贴近社会、富有时代性的特色更为显著。

从题目类型和考查知识与能力力度来看,经过前三年的实践探索,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命题道路上,今年的试题几乎每个学科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涌现出许多闪光点,呈现出新的气息一、充分体现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2010年基本能力的考试说明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补充,使得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具体要求更加完善。

2010年的试题是对考试说明“五大具体要求”和“九项考核目标”的充分体现与落实。

命题过程中,考点设置始终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课标中必修范围为命题依据,做到基础性及导向性。

各个学科有机融合,以题组、组合选项或“借壳”命题的形式,做到整合性。

有效减少了填空选择式的题目,使填空、问答题目数量比2009年有所提高,开放性题目数量比去年增加,保证“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要求。

对于热点问题保持不刻意回避、不刻意追逐的态度。

我们的社会千变万化,几乎每天都会产生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和话题。

作为2010年的基本能力,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问题或“热点”话题时,较好地保持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将能够与基本能力命题有关的话题或热点问题纳入思考的空间。

命题者着眼于“热点”问题、生活中的话题与相应学科内在本质的联系,将人们关注的问题与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让这些“热点”仅作为背景材料,通过巧妙的设问考查相应科学与人文素养,没有出现直接将热点问题本身作为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的现象。

今年的试卷涉及到2009至2010年的热点问题有火山爆发、上海世博会、虎年与虎文化、两会、渤海海冰、经济形势、高速铁路网等,另外还有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和常规话题,如节能环保、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以民为本、健康与安全等。

涉及这些问题或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作为题目的引子,然后寻找适合各自学科的角度,命题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发自内心”地命题,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

二、形式、风格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试卷仍采用主题分块形式,保持清新、灵活、轻松的试卷风格,考查知识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素材选择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考点选择机智、巧妙。

基本能力每年都有大量涉及中外文化的题目,2010年也不例外。

于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部分试题仍保留了用古文或古典诗词作为题干或选项的特点,但这种类型的题目数量去年的11题降为6题。

一方面古典诗词或古文与其他学科考点有机融合,保持了整个试卷古典文化的美感和对考生传统文化修养的考查,另一方面也使古文阅读量适当降低。

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利用古文、诗词句考查基本能力的度,从而防止出现借基本能力考试考查考生古文、诗词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考查语文的现象。

三、试题的突破与创新试题形式的完善与创新 1.探究性题目的创新:多点与亮点的结合,形成“众星捧月”的特点。

多点是指化学、生物(第56题)、历史等多个学科分别通过一些题目考查探究的各个侧面或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学科背景考查考生的能力。

亮点是指第九大题的研究性学习题目,今年的题目是“防风自动关窗装置的制作”,围绕该项目设置的7个小题比较完整地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试题属于科技类项目设计的题目,与前几年的调查研究、实验探究相比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是第一次全面地涉及到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对研究性学习试题的重要贡献。

2.以题组的形式使多个学科多个考点自然融合。

例如第31题“虎文化”主题,融合了文化演变、传统文化、生物、美术等学科的考点。

第35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融合了政治、区域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等多个考点。

第36题“世博会”主题,融合了文化、地理、通用技术、音乐、物理等多个学科。

第37题“艺术融合”主题融合了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考点等。

3.通过一道考题的各个选项,融合多个学科的考点。

例如第1题,四个选项融合了物理、地理、生物、化学四个学科的考点。

第38题,融合了政治、地理、美术三个学科的考点。

第50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考点。

初步统计,全卷有40%以上的题目整合了两个以上的学科。

各科试题的创新之处 1.科技类项目设计题目首次完美亮相。

今年的研究性学习题目首次采用小发明、小制作的素材,涉及物理、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三个科目。

命题素材贴近生活,有较大的实用性;考点设置巧妙,涉及到方案构思、材料和工具的选择、设计的评价与改进、原理分析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的能力。

其中原理分析及评价改进部分涉及力学和电学的物理学知识,考查了考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具、被控对象”等考点巧妙引入通用技术学科,考查了考生基本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2.政治题目突出“四个结合”,即政治科目考题与多个学科的有机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第24、43题),与中学生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以及政治科目自身在广度与深度上的适度结合,突出了整合性的特色。

政治考题通过与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利用其他学科生动有趣的素材,借用其他学科的形式——“外壳”巧妙设置政治选项,让学生轻松愉快答题,较好实现了对学生政治知识素养及政治判断能力的考查目的。

3.体育与健康题目涉及面更广。

体育与健康题目在横向层面上全面展开,涉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体育文化等6个方面,突出对考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参与与体验的考查,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今年首次涉及。

题目能够较好地引导学校全面开齐开全课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统一。

4.通用技术题目融入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升华。

今年的通用技术试题分两部分,一是四个单独的小题,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木椅、水坝等,考查的卯榫结构是我国木工传统工艺,选材和考点设计十分巧妙;第二部分是融合在第九大主题中的第57、60、61小题,分别考查结构受力、流程与设计、设计基本原则、系统与控制、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等通用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内容广,与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结合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5.物理题目突出生活与应用。

物理题目素材与生活结合紧密并有较强的时代性。

第36题的第4小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手持式安检报警器,考查考生应用电磁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第5小题,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42题,虽然知识背景涉及到物理学机械波的传播问题,但是考生可以抛开物理学科的限制,通过仔细观察6个连续图片,总结排列的规律便可进行判断作出回答,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这道题目实际上是对已经延续三年的图形推理题目的一次创新,素材生动有趣,设问巧妙。

另外,物理与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联袂命题,开创了崭新的一页。

6.化学题目突出探究能力,关注生活安全与健康。

化学试题除了延续以往贴近生活的特点以外,今年的命题在三个方面有创新,一是将热点问题作为素材巧妙设问,二是更加关注日常生活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三是以化学学科作为背景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7.生物题目更显生活化、趣味性。

试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常用的农谚、诗句、词语,常见的动物老虎、蚂蚁,以及美丽的蜂鸟作为素材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考查的内容包含了植物激素、新陈代谢、鸟类主要特征、生存竞争、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植物的繁殖类型、人类对其他生物的认识发展过程、生态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级、生物信息传递类型、光合作用、微生物发酵、生物探究活动等十多个考点,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态、代谢等多个方面。

考查形式多样,有的题目与其他学科考点构成题组或组合选项,灵活而巧妙。

8.音乐题目更加关注音乐与文化,突出基本音乐素养的考查。

今年的音乐试题考查考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能力,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考查的素材和挖掘考点,并通过中西音乐的融合比较考查学生的音乐素养。

即使涉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试题,也偏重于学生的分析、理解、体验和感受能力的考查。

9.美术题目突出欣赏与评价能力。

今年美术部分涉及美术鉴赏的国画、油画、雕塑、民间艺术及色彩基础知识等方面,与往年相比在审美特征的考查上有较大突破,上升到更高能力层级的考查即回答“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作品作者、流派、背景知识等回答“是什么”的考查。

10.信息技术题目注重操作与应用层次的考查。

今年试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考查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信息技术新产品的认知能力、软件操作能力、计算机安全的有关技能和基本常识以及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理念等。

二是考查内容更贴近课标要求和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富有良好的导向性、时代性,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11.地理题目注重自然与人文地理并存。

试题考查内容广泛,涉及地球运动、地球大气中能量转换、地球上的水循环、经济地理(第11题、第36题第1小题)以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注重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对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

考点与历史(第7题)、政治、生物、化学体育等有机融合。

另有部分题目体现了时代性。

12.历史题目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的素材。

历史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历史文化常识的积累,注重学科的整合性,与地理、音乐、信息等学科相结合。

考查形式灵活,包括分类题和通过歌词、古文、名言等引出考点的形式,充分考查了考生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总之,经过三年的命题实践,作为全国高考山东卷特色的考试科目——基本能力测试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四年,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之后,基本能力测试的命题逐渐走向成熟。

2010年的试题充分做到了完善与突破、继承与创新,在轻松愉快的“天、地、人、和”和谐旋律下,踏着前进的足迹实现了新的突破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