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特征及产业链

合集下载

中国氢燃料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概况、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氢燃料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概况、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氢燃料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概况、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分析一、氢气的需求量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是二次能源。

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将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焦点。

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

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氢能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其产业链较长,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2019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是71百万吨,预计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30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88百万吨;2040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137百万吨;2050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287百万吨;2060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415百万吨;2070年全球氢气的需求量519百万吨。

二、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现状1、研究历程及政策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是中国未来能源技术的战略性选择,也是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科技部高度重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

“十五”期间,启动实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和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作为“三纵”之一得到重点研发部署,并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持续进行科技攻关,对燃料电池汽车用电堆、双极板、炭纸、催化剂、膜电极、空气压缩机、储氢瓶等关键技术均进行了研发部署。

2021年以来,国家及相关部门为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出台有关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的政策。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政策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氢产业,即以氢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氢能源具有环保、高效、可再生等特点,被视为实现能源革命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氢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促进能源转型和环保减排,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氢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

氢产业涵盖了氢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利用等全产业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投入,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氢能源的生产需要大规模的水电、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设施,相关的设备制造、安装和运维等也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此外,氢燃料电池等氢能源的利用还需要建设充电桩、氢气加气站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制造、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发展。

氢产业链的完整发展,将形成庞大的产值,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扩大,进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其次,氢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和环保减排。

氢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

相比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氢能源具有零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氢能源还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石油、煤炭等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可以实现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清洁的能源支持。

最后,氢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来多元化的经济效益。

氢产业的发展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带来经济效益。

一方面,氢产业的发展会涉及到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另一方面,氢产业链的完善会涉及到不同环节的合作和协同,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比如,水电站与氢能源的生产、制造业与氢燃料电池的利用等,都需要实现产业链的衔接和协同发展。

此外,氢能源的应用领域也很广泛,包括交通运输、发电、供热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全梳理!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全梳理!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全梳理!氢能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氢能制备,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

上游的氢气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工业副产品制氢。

中游是氢能储存运输,目前储存氢能源的方法主要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出氢气和固体材料储氢三种。

另外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不同来源的氢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

下游是氢能源的应用环节,氢的传统应用是以化工业为主,但目前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应用成为未来主要方向。

01制氢产业链美锦能源:公司是国内氢产业链投入最大,产业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其中焦化业务板块在炼焦过程中焦炉煤气富含50%以上氢气,可以低成本制氢。

宝丰能源:公司积极扩张光伏制氢,公司的绿氢综合示范项目已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将生产的绿氢直接补入化工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公司。

华昌化工:公司在作为制氢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在氢资源能源利用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布局,已生产出电堆样机,用于示范运用验证。

冰轮环境:制氢设备02储氢产业链富瑞特装:储氢设备龙头公司。

以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为主,开拓了包括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FCV供氢系统研发多块氢能业务。

中材科技:公司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320L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

公司已启动投资氢气瓶生产线技改项目及站用储氢容器生产线项目。

京城股份:公司积极引进加氢站装备制造技术,解决氢气储运的瓶颈环节,打造公司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和龙头地位。

凯龙股份:公司通过产业基金投资资环院,该公司已逐步构建了从制氢储氢、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氢能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等氢能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布局03加氢产业链雄韬股份:公司湖北建设两个加氢站,汉南加氢站正在建设中,目前基本完工;大同建设两个加氢站,第一座加氢站已经开工建设并于近期开始运营。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已经逐渐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变,同时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氢能源的发展现状1、氢能源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随着氢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氢能源产业慢慢展示出了比较成熟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氢气的生产、贮存、运输、应用等核心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首先是生产环节,目前氢气的生产主要包括电解水和天然气蒸汽重整两种方式。

其中,电解水生产氢气环保程度较高,也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贮存环节,由于氢气具有极高的挥发性,因此需要特殊的贮存方式。

例如目前常用的贮存方式有储罐贮存、储存合金贮存等。

2、氢能源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氢气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氢能源车辆、氢能源燃料电池等领域。

在氢能源车辆领域,国内外车企纷纷投入到了新能源车的研发中。

在燃料电池领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高效能源转化率和高可靠性,因此也逐渐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能源形式。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实施涉氢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这些政策也为氢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支持。

二、氢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1、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目前氢能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个,一是技术上的问题,二是成本问题。

特别是目前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还需要依靠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才能够实现商业化的运用。

另外,由于氢气的压缩和储存也需要一定的设备成本,因此制约了氢能源的推广。

但是,可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这些问题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2、未来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氢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首先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除了汽车和电力系统外,氢能源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科技、氢燃料电池供暖等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其次,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氢能源的成本也将不断降低。

目前,国内外各个汽车制造商纷纷研发了氢能源汽车,企业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第一章 氢能概论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第一章 氢能概论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第一章 氢 能 概 论
2023年
01 氢能的特点
目录
CONTENTS
02 氢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03 氢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与价值 04 氢能全产业链图谱
05 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01 氢 能 的 特 点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氢能的特点
氢(英文名称:Hydrogen)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 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其原子质量为1.00794u,是 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 的75%。常温常压下,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H2),表现 为无色透明、无味无臭,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也是所有气 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在超低温(-253℃)高压条件下,氢气转 变成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称为液氢;当温度低至-259.1℃ 时,可变成白色雪花状的固体,称为固氢。
3、来源丰富:氢可从水、化石能源等多种含氢元素的物质中制取。例如可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 气等化石能源重整制取,焦炉煤气、氯碱化工、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提纯制取,甲醇、氨等化工原料分解制 取,水电解制取,生物质气化制取等。
4、可储存运输:相比另一种能源载体电力,氢形态多样,可以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储 存技术和运输方式,将氢气储存并运输到有需求的地区;在需要使用时,可通过燃料反应或燃料电池反应,分 别将氢能转化为热量或直接转化为电能。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氢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1、全产业链统筹发展。 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氢、储运、加注环节,中游的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应用环节, 涵盖了氢能供给端及燃料电池的应用端。目前,我国在氢能的许多环节已经实现自主化生产。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中国氢能产业链概述 (2)三、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 (4)3.1 氢气的制备技术 (5)3.2 氢气的储存技术 (7)3.3 氢气的运输技术 (8)3.4 氢气的应用技术 (9)四、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趋势 (10)4.1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 (12)4.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2)4.3 产业链协同与整合优化 (13)五、具体案例分析 (14)5.1 先进的氢气制备技术案例 (16)5.2 氢气储存技术创新案例 (17)5.3 氢气运输技术进展案例 (18)5.4 氢能应用示范项目案例 (19)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0)6.1 技术难题与挑战 (22)6.2 产业规模与成本问题 (23)6.3 安全风险与监管问题 (24)七、前景展望与建议 (25)7.1 发展前景展望 (26)7.2 行业建议与对策 (27)7.3 未来研究方向重点 (28)八、结论 (30)一、内容综述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扶持,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档将对当前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的现状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氢气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

在氢气制取方面,中国已经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煤制氢、天然气重整和水电解制氢技术,其中煤制氢技术尤为成熟。

在氢气储存和运输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液化氢储罐、氢气管道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降低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成本。

在氢气应用方面,中国已经将氢能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尤为迅猛。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氢气制取技术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提高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

氢气储存和运输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氢气的安全、高效输送。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定位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定位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定位内容摘要: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目前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氢气产量和储氢材料产销量世界第一,为我国氢能技术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氢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框架进一步完善;三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然而,从低碳转型的逻辑看,我国制氢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现阶段大规模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将导致CO2排放量快速增加,不利于我国“双碳”工作的推进,而且在氢能开发利用技术还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的情况下,各地大规模推进产生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后果。

此外,我国氢能产业规划的应用场景选择单一也不利于真正发挥氢能在未来低碳能源系统中的作用。

因此,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应该在在能源转型趋势下合理确定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地位,从我国能源产业实际出发选择氢能产业发展切入点,并致力于构建创新驱动的氢能产业政策框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氢就作为“提供脱碳,可持续能源系统必不可少的元素”而被寄予厚望,但此后二十年的发展进程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

2015年,根据根据《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和净零排放目标,2030年前全球目前年均约12%的脱碳速度需要提高五倍方可实现。

由于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脱碳的复杂性和难度,仅靠可再生能源远不能满足CO2或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脱碳”要求,氢能由于具备来源多样、清洁低碳、安全、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再次受到重视,被视为未来十年替代碳氢化合物,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氢能因其在能源转型和工业脱碳中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氢能作为一个“产业”在各国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发展建议。

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氢能产业,无论从氢的制造、运输和储存,还是氢作为能源利用方面都还属于萌芽状态的产业。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表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氢能源产业链分析

 氢能源产业链分析

氢能源产业链分析
1. 氢能源生产链
氢能源生产链主要包括水电解制氢、天然气蒸气重整制氢和其他生产方式制氢等。

其中,水电解制氢被视为最可持续的制氢方式,因为它的唯一副产品就是氧气。

参考内容:
1)蓝皮书:《中国产业整合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
2)白皮书:《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报告(2018)》
3)报告:《全球氢能市场评估报告(2019)》
2. 氢能源存储及分配链
氢能源存储及分配链主要包括氢气压缩站、氢气运输以及氢能源加注站等。

目前,氢气压缩储存仍然是存储氢气最成熟的方式,而液态和固态氢气储存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

参考内容:
1)报告:《氢气运输市场 - 全球预测到2025年(2019)》
2)研究报告:《氢气压缩储存技术及市场(2019)》
3. 氢能源利用链
氢能源利用链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他氢能源应用等。

目前,氢燃料电池发电和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商业化应用的代表。

参考内容:
1)白皮书:《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
2)报告:《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2019)》
以上是关于氢能源产业链分析的一些参考内容,不同的行业、领域和角度可能还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观点。

一、氢能源的特性

一、氢能源的特性

一、氢能源的特性常州蓝博氢能源氢,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化学元素,占据了宇宙元素总量的约四分之三。

它以单原子形态和等离子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中,这两种形态的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而在地球表面,氢虽然不是丰度最高的元素(氧和硅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氢广泛存在于水和碳氢化合物中,如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中,它与碳元素的化合物构成了生命的基础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

至于氢气的单质形式,在地球的常规条件下,它主要以双原子气体状态存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H2分子。

这种双原子分子结构使得氢气具有极低的沸点和熔点,同时由于其分子量小、高度扩散性,它在自然界中呈现出一种相对活跃的状态。

氢气的物理特性还体现在其高效、清洁的燃烧性能上。

当与氧气混合并点燃时,氢气能产生大量的热能,这种高热值使得它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能源载体。

然而,由于纯氢气的火焰颜色透明且难以察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特别的设计来确保安全燃烧。

氢气作为一种能源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其特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目前对于氢气的提取、储存和运输等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安全可控便于储存清洁灵活低碳高效1.来源广泛氢元素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化学元素,其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极其丰富,并且具有广泛的存在形式和来源。

据科学研究显示,氢在宇宙中的占比高达75%,是构成宇宙大部分质量的基础元素之一。

而在地球层面上,氢同样占据了地球大气层的重要部分,并且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各种自然资源之中,如水、土壤、生物质能等。

氢气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且多样化,可以通过水电解、化石燃料重整、生物质气化等多种方法获取。

水电解是一种利用电能将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基本过程,该技术清洁环保,但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

化石燃料重整则是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将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为氢气和其他气体,此法虽能大量生产氢气,但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且排放温室气体。

2021年中国氢气产业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氢气产业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氢气产业现状分析一、氢气产业概述氢气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还原剂,也是燃料电池的必要燃料。

预计随着燃料电池的推广和普及,燃料电池汽车进入成熟市场,氢的消耗量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1、制取方式目前工业制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采用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二是从化工副产物中提取氢气;三是采用采用来自生物的甲醇甲烷制取氢气,四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进行水的电解。

从大规模制氢的可行性来看,焦炉气制氢利用炼焦的副产物,天然气制氢利用化石燃料,虽然按照方法论其二者均适用于大规模制氢,但是受限于原料供应;甲醇裂解制氢具有投资低、建成快、无污染等特点,并且甲醇作为原料可以更为灵活,但甲醇裂解制氢法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制氢。

从经济性角度看,焦炉气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成本更低,因为原料价格更低。

非民用天然气价格目前正在逐步市场化。

2、储存方式目前主要储氢技术包括物理储氢、化学储氢及吸附储氢三大类别。

其中物理储氢技术的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为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液态储氢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国内民用受政策限制。

高压储氢主要利用气瓶作为储存容器,对于储气瓶,全球呈现出从I型储氢瓶到IV型储氢瓶的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车用高压储氢瓶的国际主流技术通过以铝合金/塑料作为内胆,外层则用碳纤维进行包覆(即III型、IV型瓶),提升氢瓶的结构强度并尽可能减轻整体质量。

二、氢气政策背景氢燃料电池汽车国补政策全面落地,“3+2”的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格局正式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运营开始。

2021年9月,我国首批三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落地,分别由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佛山市牵头,2021年12月,河南、河北两大城市群相继获批,全国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共涵盖47座城市,跨地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国家+地方”两级配套补贴力度大。

三、氢气产业链整体简析1、燃料电池产业链氢气是燃料电池的最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简述绿氢的产业链

简述绿氢的产业链

简述绿氢的产业链
绿氢产业链涉及到水电解制氢,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产生的电力来进行水电解,将水分解为氢和氧。

以下是绿氢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的基础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产生清洁电力。

这些能源通常通过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方式获取。

电解水制氢:可再生电力通过电解水的过程,将水(H2O)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

这一步是绿氢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电解水反应可以得到高纯度、零碳排放的氢气。

氢气储存和运输:生产的氢气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这可能涉及到压缩、液化或其他技术。

氢气可以储存在氢气储罐中,或者通过管道、氢气卡车或氢气槽车等方式进行运输。

氢气利用:生产的绿氢可以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工业用途(例如化工、金属加工)、燃料电池车辆燃料、电力生成等。

在燃料电池中,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力,同时产生的唯一副产品是水。

氢气使用后的产物处理:在燃料电池中,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水,这些水可以进行处理或回收,确保整个过程的环保性。

整个绿氢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体现在使用可再生能源、零排放生产氢气、燃料电池使用产生的唯一排放为水等方面。

这一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关注,并被视为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

1。

中国氢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氢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氢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氢能行业产业链是一个由氢能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组成的完整体系,涵盖了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利用等环节。

首先,氢能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氢气的生产企业。

氢气主要通过水电解、天然气重整制氢等技术改造能够得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水电解制氢的比重日益增加。

同时,天然气重整制氢也是氢气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造传统的天然气化工企业,可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碳中和。

其次,氢能产业链的中游是氢气储存和运输。

目前,氢气的存储和运输主要有压缩氢气和液态氢气两种方式。

压缩氢气主要是将氢气通过压缩机将其压缩到高压容器中进行储存和运输。

液态氢气则是将氢气冷却至低温并压缩至液态,通过专用的储罐进行存储和运输。

随着氢能的发展,氢化工企业和石化企业也开始涉足氢气储存和运输业务,整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氢能产业链的下游是氢能利用领域。

氢能的利用可以分为燃料电池和氢气燃烧两大类。

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等领域。

氢气燃烧则是利用氢气的高热值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可以用于供暖、工业锅炉等领域。

目前,中国的燃料电池产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全景分析来看,中国氢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例如加大对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氢能示范项目的实施,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合作等。

其次,中国具备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大,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迫切,氢能作为一个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中国氢能行业有望在全球氢能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首先,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具备批量生产氢能相关设备和材料的能力,可以降低氢能产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供需空间分布错位利用符合经济规律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供需空间分布错位利用符合经济规律

氢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供需空间分布错位利用符合经济规律在我国,制氢资源丰富、制氢成本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以及新疆、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而用氢地区却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南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全国的氢能产业链而言,面临着制造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权衡取舍,生产成本和储运成本难以同时兼顾。

如果选择较低的生产成本,就要面对高额的运输费用;而如果选取就地制取就近使用,则要面临较高的生产成本。

根据我们的计算,在已有的运输技术条件下,资源和需求的空间分布错位进一步限制了对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前景,从而导致我国未来短期内的氢能发展模式更有可能以区域化、本地化的发展模式为主,全国层面的大规模发展仍存在不少距离。

一、氢的生产成本分析目前我国制氢方式主要有化石燃料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工业副产氢以及电解水制氢等。

2020年我国氢气产能约4100万吨,产量约3343万吨,已经为世界上第一制氢大国。

我国当前的氢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充当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如合成氨、炼油油品精制、甲醇生产等,但未来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氢作为一种能源的用途将会显著上升,并成为主流。

在氢能产业链上游,技术突破的侧重于成本、绿色。

目前,“灰氢”的生产占据了氢气生产的主流,但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地和实施,氢气的生产将会从“灰氢”向“蓝氢”以及“绿氢”转变,技术代表了未来行业内的重要发展方向。

1、化石原料制氢目前主流的化石原料制氢方式有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

天然气制氢主要通过甲烷蒸汽重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H2和CO,分离后再对CO变换,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

天然气蒸气重整制氢是传统制氢工艺,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于生产炼厂氢气、纯氢、合成气和合成氨原料,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制氢方法。

煤制氢是煤炭主要以水煤浆或煤粉的形式,经气化炉在100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生成合成气(H2+CO),CO与H2分离后CO经水蒸气变换转变为H2和CO2,再经过脱除酸性气体(CO2+SO2)以及PSA 提纯等工艺流程,得到高纯度的氢气。

氢燃料电池电堆产业链深度解析

氢燃料电池电堆产业链深度解析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概览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上游是氢气的制取、运输和储藏,在加氢站对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氢气的加注;中游电堆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将电堆和配件两大部分进行集成,形成氢燃料电池系统;在下游应用层面,主要有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和固定式电源三个方向;消费终端为料电池汽车生产、销售环节。

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心脏,成本占据燃料电池系统成本60%以上,且技术门槛较高。

燃料电池电堆主要由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双极板,以及其他结构件如密封件、端板和集流板等组成。

国内燃料电池电堆产业链初成雏形,上游厂商齐全,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和双极板具备国产化能力,气体扩散层有小批量供应,催化剂具备研发能力。

相比国外燃料电池电堆,国内电堆在核心材料缺乏与关键技术方面仍存在短板,也是燃料电池电堆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降低电堆成本仍是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关键。

燃料电池结构:膜电极、双极板堆叠形成电堆双极板:电堆中的“骨架”双极板是电堆中的“骨架”,与膜电极层叠装配成电堆,在燃料电池中起到支撑、收集电流、为冷却液提供通道、分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作用。

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电堆的体积、输出功率和寿命。

双极板按材料主要分为石墨板、金属板、复合板。

目前国内以石墨板为主,金属板为未来主流技术。

商用车倾向配备石墨板,乘用车因空间要求高配备金属板。

石墨双极板石墨双极板是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性,耐腐蚀性等,常用于商用车领域。

石墨板目前在技术、商业化层面均已成熟且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成本难以进一步降低,行业发展,需等待上游石墨材料技术升级带来成本降低激发需求。

常用石墨双极板厚度约2~3.7mm,经铣床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导流流体槽及流体通道,其流道设计和加工工艺与电池性能密切相关。

石墨双极板技术壁垒较低,国外代表企业有美国Poco、加拿大Ballard 等;国内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性企业有上海神力(亿华通子公司)、上海弘枫、淄博联强、上海弘竣和国鸿氢能等,其中上海弘枫产品已实现海外出口;国鸿氢能石墨双极板技术成熟、可批量和定制化生产。

氢能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氢能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氢能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情况分析一、氢能产业链现状分析一)氢的生产已具规模化,但电解水制氢产能占比低2018年,我国氢产能2100万吨,占全国终端能源总量的2.7%,约占全球氢产能的18%2.现阶段成熟的制氢技术路线包括: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等。

化石能源制氢包括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方式,具有生产规模大、技术成熟的特点,是目前主要制氢方式。

现阶段电解水制氢产能低(产能占比4%左右)、成本高(电价成本占70%以上),尚不能满足工业化制氢需求;且按照目前XXX平均碳排放强度计算,现阶段电解水制氢的碳排放量是化石能源重整制氢的3-4倍,减排效果不理想。

但电解水制氢具有气体纯度高、制取灵活和不依赖化石能源的优点,随着未来电能的生产结构逐步清洁低碳化,加之电解水制氢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逐步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

特别是低价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方式技术竞争力较强。

一般认为,若制氢电价不超过0.3元/千瓦时,则可以使电解水制氢成本接近化石能源制氢的平均成本。

电解水制氢主要技术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和固态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最为成熟,PEM和SOEC技术电解效率和成本均较高,PEM技术在国外已初步实现商业化。

P2X电转其他能源技术5近期受到广泛关注,除电转热、电转冷外,其他各类(电转氢、电转甲烷、电转甲醇、电转氨等)均以电解水制氢为基础。

P2X目前尚处在技术研发和示范阶段,经济性缺乏竞争力。

但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和PEM电解水技术(可适配波动性电源)的成熟,低价可再生能源电制氢将逐步具备商业价值;此外,电能转化为氢能后可以长时间、大规模存储,有望成为未来电力系统跨季节储能的可行方案,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并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受技术和成本限制,商业化储运和加注网络尚未形成氢气储运技术是氢能高效利用的关键,也是限制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氢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在氢能产业方面的发展正在迅速加速。

本文将分析我国氢能产业的现状及趋势。

一、氢能产业的现状1.1 氢能技术研发水平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氢能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氢能技术也不断得到新的突破。

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等氢能技术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该领域的失败和成功经验汲取,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1.2 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伐比较快。

国家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支持政策。

除此之外,许多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氢能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从整体上看,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的产业链,涉及氢燃料供应、氢气储运、燃料电池系统等多个领域。

1.3 渐进式发展模式逐渐形成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模式主要采取渐进式发展的方式。

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以储能等应用为主,逐渐向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领域发展。

随着技术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氢能产业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宽广。

2.1 氢能产业将成为重要产业2.2 智能化、电动化、绿色化趋势突出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电动化和绿色化。

随着燃料电池的不断发展,氢能产业将更多地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以及家庭和工业用电。

氢能的智能化、电动化、绿色化与电力产业和智能网联技术相融合,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3 国际合作将加强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并加入了国际氢能组织。

未来,我国将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推进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氢能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我国在氢能产业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氢能产业正迎来一波新的发展浪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氢能产业将会更加繁荣富强。

氢能产业链调研报告

氢能产业链调研报告

氢能产业链调研报告1.引言文章1.1 概述:氢能产业链是指将氢能源作为核心,通过各个环节的技术与设施相互衔接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篇报告旨在对氢能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通过对氢能产业链的概念和发展背景进行介绍,以及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的分析,旨在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过去的几年中,氢能产业链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汽车、能源储存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随着氢能产业链的规模逐渐扩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瓶颈、设施建设的高成本、产业链的闭环问题等。

因此,对于氢能产业链的前景和挑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氢能产业链的发展水平,本文在结论部分将给出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将涉及政策制定、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方面,以期为氢能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总体而言,氢能产业链作为一项高效、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调研和研究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氢能产业链的机会,并为氢能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氢能产业链的调研和分析。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报告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调研的目的。

通过概述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氢能产业链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报告的框架进行了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子部分。

第一个子部分是对氢能产业链的概念和发展背景进行介绍。

在这一部分,将会对氢能产业链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氢能产业链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二个子部分是对氢能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氢能产业分类

氢能产业分类

氢能产业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类方式及其大概的产业分类:1. 根据制取方式:* 化石能源制氢:这是目前工业生产大量氢气的主要方式,包括天然气重整、焦炉煤气提氢、高温甲醇解法等。

这一类的氢气纯度可以较高,但在制取过程中也会产生碳排放。

* 可再生能源制氢:包括水电解、生物质制氢、光解、风电等。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一类制氢在未来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 工业副产氢:主要来自于石化、焦化、氯碱、氨等工业生产过程。

由于副产氢的纯度较低,且产量不大,因此这一类的制取方式目前对氢能产业影响较小。

2. 根据应用领域:* 燃料电池汽车:这是氢能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直接涉及到氢气的储存、运输和加注。

目前,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 工业用途:氢气可以用于石化、化工、冶金、玻璃等行业的生产过程,这一部分的氢气需求量较大,但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化石能源制氢。

* 电力领域:包括分布式发电、交通(如电动飞机)、储能领域等,这也是氢能产业链的一个应用方向。

* 交通领域:主要是电动汽车和船舶等,这部分氢气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3. 根据加注方式:* 站场充装:这是传统的加油站加注汽油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大功率的氢气运输和加注,成本较高。

* 车载便携式加氢:适合于小型设备和个人使用,便携式加氢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 无线输氢:无线输氢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应用也是近年来氢能产业链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在减少加氢站占地需求的同时,提升氢气的使用效率。

综合来看,目前的氢能产业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以燃料电池汽车为核心的燃料电池应用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未来氢能产业的应用领域和加注方式也将不断拓展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性好
正常情况下,氢气泄露安全性高于汽油泄露安全性
应用形式多
可燃烧产生热能,用于热力发动机; 可作为能源,用于燃料电池直接产生电能;用于交通、分布式发电; 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可储能
实现持续供应、远距离输送、快速补充。多种能源都可以转化为氢气, 以压缩气态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碳质吸附储氢的方式 储存起来,实现大规模稳定存储能源,缓解弃风弃光弃水等问题
常态:气态,无色、无味、无毒、 易燃、易挥发 密度:0.0899kg/m3(101.3kPa/0℃) 液态点:-252.87℃ 固态点:-259.1℃,雪花状固体 燃 点; 574℃ 比热容:14.3kJ/(kg· ℃) 5 热值:约1.4x10 kJ/kg 34000Kcal/kg 爆炸极限:4-74.2%点燃 (空气中体积比) 热导率:0.1805 W/m/K 水溶性:不溶于水
氢的特征
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氢(H—Hydrogen) 燃烧热值高
1
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氢及其同位 素占到了太阳总质量的84%,宇宙质 量的75%都是氢。
氢燃烧的重量热值高居各种燃料之冠,为液化石油气的 2.5 倍,为汽 油的 3 倍
清洁无污染
氢气H2
氢气无色、无味、无毒,燃烧生成水,水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是一种 可循环使用的清洁能源
1766年,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卡文迪许(H.Cavendish)在英国发 现
来源广泛
氢能
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低碳化技术制取 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备,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清 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利器,
氢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
氢 制取
氢 储运 1)石油、天然气原料转化 2)煤炭水煤气制氢 3)甲醇、氨等裂解制氢 4)水电解制氢 5)生物质原料制氢
2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
1)高压储运;3)有机液态储运 2业用氢 2)医学用氢 3)氢燃料电池 4)内燃机 5)其他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