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优质课课件教案资料共26页
《包公审驴》课件
![《包公审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599fb1aa00b52acec7ca08.png)
1、我能通过浏览课文,明白包公审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 因。
2、我能通过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 解包公是怎么审驴的,并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来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智慧。
比一比,读一读:
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 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 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2、你想对包公和小偷说些什么?
自学引路:
1、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 包公审驴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 体会,还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包公审驴 的过程。
2、对子相互读一读你找出的句子,并交流你们 的体会。
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抓住包公神态、动作、 语言的句子读一读。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 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最套给驴套上! 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 到时我再来审它!”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 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 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
比一比,读一读:
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 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 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 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 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
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 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 儿就上哪儿。”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 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最套给驴套上! 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 到时我再来审它!”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包公审驴》优秀PPT教学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包公审驴》优秀PPT教学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59d9fd0c22590102029d9d.png)
同学们,你们又认 识这只动物吗?它是 什么动物?
包公审 驴
我会认
挣钱 辔头 听差 耷拉 圈栏 懊恼 审衙役
一声不吭 闻所未闻 惊慌失措 昌名顶替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毛驴:毛色发亮(王五之驴) 毛驴:毛色难看(被换之驴)
故事的经过怎样?
• 审驴: • 一审---困、饿(三天) • 二审---用劲打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说,包青天刚正不阿,希望中国能多出 几个包青天。
分是什
物。
么? 是不是有机
生
见的有机 图
物。 在轻松愉
片。
物?
悦的
师小结板书:食
氛围中自
物 中的主
主寻
要有机物(见板
找食物中
书 设计)。
有机
物,获取 知
识。 展示一幅厨房和 看图片寻 学以致用, 学生的例举 PPT 幻灯
二.糖类、油脂、维生素
1、糖类
探究问题一: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糖类? 谷物中含有的淀粉、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以及蔗糖、葡萄糖等 物质统 称为糖类。生活中常用的白糖、冰糖、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 蔗糖,它 是重要的甜味剂(媒体)
5. 乙烯:C2H4
6. 苯:
C6H6
7. 甲醛:HCHO
8. 氟氯烃(氟里昂): 破坏臭氧层
9. 乙醇(酒精):C2H5OH 10. 甲醇:CH3OH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 宁海县跃龙中学 俞玉萍 第一节 身边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能的概念和食物中的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特点及主要生 理功能和 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一些区别。 【教学器材准备】 试管、量筒、10% NaOH 溶液、5%CuSO4 溶液、10%葡萄糖溶 液、酒精灯 、火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化学能的概念。
《包公审驴》课件ppt
![《包公审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79731a14791711cc791772.png)
包公审驴
辔头 衙役
辔头 衙役
换驴 (起因)
审驴 (经过)
得驴 (结果)
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 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 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 难看的瘦驴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 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刘五惊慌 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 可是,自己的 驴还是踪影全无。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 了想,把惊堂木 一拍,大声喊道: “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 上!别给它吃 , 别给它喝!把它严 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 它!”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 了想,把惊堂木 一拍,大声喊道: “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 上!别给它吃 , 别给它喝!把它严 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 它!”
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站在“法 官”旁边的那些人,以及站在下面大堂上 的那些人当然不敢笑了。衙役们只好遵命, 他们把这头瘦弱难看的驴被告关进了空荡 荡的圈栏。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 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 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
衙役们差点没笑出声来。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 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 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
刘五便和差役去了,跟他们 一起去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看热闹 的人。他们走了整整十五里路, 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 人家,人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 他们在那里找到了刘五被偷走的 那头好驴,也捉住了狡猾小偷。围魏救赵 空城计
破釜沉舟 苦肉计
调虎离山 连环计
1
2
3
4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 堂木 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 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 ,别给它喝!把它 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 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 劲打!” 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 它爱上哪就上哪儿。”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刘五一起跟踪 前去,看个究竟。
包公审驴课件
![包公审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cb51115f0e7cd1842536e5.png)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
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包公审驴》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中的一篇主题课文。主要记叙了宋朝著名 清官包拯,为了帮助穷人刘五把丢失的驴 子找回来,巧妙用计找到了小偷。表现了 包拯断案如神。这则故事无论是包公还是 刘五都使用了计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 生正确使用计谋,把智谋用在正地方。
(3)指导学生读出包公的威严、胸有成竹 和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 到驴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想想故事里都谁使用了计谋?结果 如何?
(2)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 故事会”
1、请写出课文主要内容的小标题。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记叙了刘五的( )被人偷换 成一头瘦驴后报了案,( )运用了智 慧,从( )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 破了案。赞扬了包公是一位 ( )的人,也告诉我们 ( )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
(三)自学质疑,深入学习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1) 引导学生略读这部分,并找出描写两 头驴的词句。
(2) 抓住关键词句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 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2、疑问二:怎样审驴? (1)学生精读这部分,勾出自己最感兴 趣的语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 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 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六、说板 书设计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换驴 —— 审驴 —— 得驴
四、说教法学法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c55c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6.png)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包公审驴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包公的廉政公正、公平裁判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公正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包公审案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包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吗?你们觉得包公是怎样审案的呢?【学习主体】1.第一课时(1)学生朗读《包公审驴》故事,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语速和语调。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包公审驴》这个故事中包拯的公正裁判和廉政品质,并带领学生总结出包拯的优秀品质。
(3)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小结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对包拯的认识和理解,并感悟包拯的公正和廉政品质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2. 布置阅读《包公审驴》故事的家庭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向家长讲述包拯的故事。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朗读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评价尊重和鼓励每一个学生。
2. 作业评价:针对学生的小短文和家庭阅读反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教学资源和环境:1. 视频资源:包公审案的视频或包拯人物相关视频。
2. 教室环境:课堂中需要准备好学生阅读故事的书籍和学习海报的制作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顺利地完成了对《包公审驴》故事的学习,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积极性和合作性,对包拯的公正和廉政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和包拯的形象,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正义和公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包公审驴》课件(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
![《包公审驴》课件(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d6e9353968011ca30091ea.png)
马寨小学 宋维宏制作
包 公
你们了解包公 吗?
包公 审 驴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高湾学区马寨小学 宋维宏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毛驴:毛色发亮(王五之驴)
毛驴:毛色难看(被换之驴)
故事的经过怎样?
• 审驴:
•一审:困、饿(三天)
•二审:用劲打
故事结果最终是什么?
•
逮住偷驴贼,得回原驴。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
3--9自然段
要求:边读边画出描写
包大人语言、神态、动作 的语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返回
我会认
挣钱 辔头 听差 耷拉 圈栏 懊恼 审 衙役 一声不吭 闻所未闻 惊慌失措 昌名顶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赞一赞:包公(包青天)
• •
足智多谋、 出神入化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主 题曲
• • • • • • • • 头上一天青天,心中一个信念 不是年少无知,只是不惧挑战 凡事求个明白,算是本性难改 可以还你公道,我又何乐不为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 将我疑惑解开 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 叫我继续追寻 你的一举一动,我却倍加留心 只要真相大白,一切无悔于心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220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8.png)
《包公审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中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学习他的品质。
(2)学会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3)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 人物性格特点的描绘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故事文本《包公审驴》。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包公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
(2)展示《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生字词卡片,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细节描写(1)学生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细节描写。
(2)学生互相展示描写成果,进行评价。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学习他的品质。
(2)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3)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给家长听。
(2)学生书写课后日记,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展示其他关于包公的故事,如《包公断案》、《包公审鬼》等。
(2)学生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故事中包公的形象和特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PPT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6d9d5a58da0116c17496d.png)
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 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 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 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 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二、细审毛驴,真相大白
审驴第三步
末了,包公下令道:“现 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 哪。”
三、破案得驴,玄机我说 包公为什么能顺利破案呢? 你知道这其中的玄机吗?
四、思维延伸
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你 怎样看待他们使用计谋这件事呢?
总结检测:
《包公审驴》一文中,先写小偷 换驴 , 然后刘五 告驴 ,于是包公开始 审驴 。 包公深知驴的生活习性,先后通过 关驴 、 打驴 、 放驴 ,让驴子找到了自己真正 的主人,从而替刘五 找回了驴 。在故事中, 小偷使用了 调包计,而包公 将计就计 ,一 举抓获小偷。可以看出包公是个断案如神的 人。
包公——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 州府合肥人。我国历史 上著名的清官,以断案 英明,刚直著称于世。 任开封府尹时,为官清 廉,不畏权贵,能及时 惩办诬赖刁民,是家喻 户晓的清官典型。
读准字音: 辔头
挣钱 圈栏 懊恼 冒名顶替 悉心照料
听差 耷拉 衙役 蠢驴 惊慌失措 闻所未闻
一、状告毛驴,究竟为何?
好书推荐
《包公案》是中国明代著名 的公案小说,流传久远,影 响至深。全书由几十个包公 断案的短篇故事构成,情节 曲折,引人入胜,在刻画了 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包公 形象的同时,也颂扬善良忠 义之人,批判了邪恶贪婪之 徒。
课后作业
各小组准备排演课本剧《包 公审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 11自然段,画出包公审驴时的 语言、动作、表情,并做批注, 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审驴的过程。
《包公审驴》PPT课件
![《包公审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eb85f731126edb6e1a10ac.png)
学习进步!
喂,当差的!
把喂,这当差头的!冒把这名头冒顶替 的蠢驴打四十大 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
板,要用劲打!
板, 上哪儿。
静下心来 思考:
这个故事都有谁 使用了计谋?结 果如何?
动脑筋,想一想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 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 典故和成语,请你找一找, 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包公审驴
想一想:
1.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
2.看来这头驴是关键, 能不能把你们讲述的 经过用简洁的小标题 概括出来?
那么,既然没丢,王五为何还要去告 呢?好歹别人还给他留下了一头驴呀?请 同学们看课件说说理由吧。
他皱着眉头 想了想,把惊堂 木一拍,大声喊 道:“王朝,马 汉!赶紧把嘴套 给驴套上!不要 给它吃,不要给 它喝!把它严严 地关上三天!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 永远不要试图嘲笑那些有缺陷的人。 人生是疾病,世界是医院,而死是我们的医生。 生命并不是一种辉煌的奇观或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它是一种岌岌可危的困境。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你微笑地看着我,不说一句话。而我知道,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f4bd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e.png)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包公审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包拯作为知府,一次出巡途中,发现一个百姓讼诉的案子,一头驴子偷吃了百姓的粮食,引发了一场官司。
通过《包公审驴》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官员的廉政形象,学习包拯的公正执法和聪明智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这对于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都具有很好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法治意义。
(2)学习包拯的廉政形象,理解包公审案的公正和聪明。
(3)能够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公正执法和廉政形象的认同和尊重。
(2)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让学生懂得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学会通过推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离故事情节的廉政和法治意义。
四、教学方法运用故事、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包公审案的情节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法治意义,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有关包公的故事,如包公的灵活机智、言必信行必果等,来引起学生对包公形象的好奇和关注。
第二步:讲解故事情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讲述包拯巡视时遇到有人告状,说有一头驴子偷吃了他家的粮食,要求知府包拯来解决。
包公一开始认为这是小事,但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审理后,发现案件并不简单,最终通过聪明和公正的判断,找出真凶,还原了案件真相。
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感受包公的聪明和正义。
第三步: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讨论这个案子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道德和法治意义,并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包公审驴优质课课件教案资料共26页
![包公审驴优质课课件教案资料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119d35ad02de80d4d840c5.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包公审驴优质课课件教案资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会消 灭。— —洛克
包公审驴说课课件
![包公审驴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cf751f04a1b0717ed5dd00.png)
说教法学法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 2.自主探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 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 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学士使他有了 “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由于包拯 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 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 就感到害怕。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包拯,直呼 他“包公”。(在当时公是对人的一种尊称)
包公
小偷
刘五
衙役
……
思维延伸
本文中除了包公使用了计谋, 还有谁也使用了呢?结果怎样呢?
那个偷驴的贼也使用了计谋,他以为驴 不会说话,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他使 用的却是愚蠢的计谋,结果只能是“聪明反 被聪明误”。所以计谋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 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 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 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 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
到时我再来审它!” •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
板,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 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 放
哪就上哪。”
这句话说明包公知道 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 里很有把握能抓到偷换毛 驴的贼。
包公:
足智多谋、沉着冷静 知识渊博
假设你就在现场,你想对文中哪个人说 话,说些什么呢?
解读题目,提出疑问
• 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 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 • 审驴的结果又如何呢?
• 读准字音:
• 挣( zhèng )钱 辔( pèi )头
• 听差( chāi )
耷( dā )拉
• 圈( juàn )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包公审驴优质课课件教案资料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