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下册科学课件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B烧杯中加入_3_0__m_L_蒸__馏__水__
计
+与A等量的淀粉糊
自变量 土壤中_是__否__含__有__微__生__物__
是否加土壤浸出液
A1
不变蓝
A
实验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
A2 _产__生__砖__红__色__沉__淀__
现象 程度 小于 对照组
B1
变蓝
B
B2 _不__产__生__砖__红__色__沉__淀__
光呼
合 作 用
吸 作 用
生产者 摄食
呼 吸 作 用
消费者
燃 烧
分解者 化石燃料
一. 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和群落间循环的形式: CO2 (2)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CO2(主要)和碳酸盐 (3)碳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含碳有机物 (4)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化石燃料的燃烧
2)危害
气温升高 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 海平面上升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冰川融化
3)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 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吸收和固定CO2 提高秸秆还田率,提高农田土壤储碳量
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
2.案例设计
提出问题:土壤微生物具有分解作用吗?分解过程中物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对土壤进行处理(如将土壤用塑料
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
化学科学及特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
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 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
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研究自然界已 创造物质。
经存在的物质,还
创造和研究自然界
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2024/10/18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单击此处编学辑母习版目标题标样式
1.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相二互级 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 第三级
要价值第。四级第五级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
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
化学与工业
化肥生产
2024/10/18
金属冶炼
石油炼制
1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化学与生活
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饮料 用合成材料制成的冲锋衣
2024/10/18
1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单击道此处尔编顿辑母、版阿文本伏样式加德罗等科 第二级 学家第先三级后提出原子论、分 第四级 子学说 第五级
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 守恒定律
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元 素周期律
使化学研究和学习有规律可循,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10/18
13
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现代化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新课标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生物与环境》教学建议〗
致教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之一。
本模块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生物学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必需的知识,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需的支撑性内容。
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为学生未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观念基础。
因此,本模块内容是其他模块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本模块的育人价值《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1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在本模块内容要求之前,有一段总括性的话对本模块的教育意义作了阐述: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部分,进一步提示了本模块的教育意义,即完成本模块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并应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生命观念);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分析或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及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在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中,四大方面都与本模块内容有关,其中与本模块内容具有显著关联的,是社会责任中的“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人教版高中化学《蛋白质》优质课件1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如肌肉、皮肤、发、角、蹄、酶、激素、抗体、病 毒;在植物中也很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物。
蚕丝、血红蛋白、细菌、阿胶中也含有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在豆在类奶、和薯奶类的、制小品麦中和谷类中
。。。SARS病毒的电子图片
它们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 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1、定义
一.氨基酸
羧基 氨基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1) 甘氨酸
(α-氨基乙酸) (2) 丙氨酸
(3) 谷氨酸
(2-氨基-1,5-戊二酸) (4) 苯丙氨酸
(α-氨基丙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思考:1.哪些氨基酸有对映异构? 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均含有手性碳,有对映异构。
注意(1)肽中因肽键的存在, 可以水解。
(2)成肽反应是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分子内脱 水或分子间交叉脱水可形成环状。
。。。知识小结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含有-NH2 及-COOH
2、氨基酸的性质: (1)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成肽(缩合)反应
。。。蛋白质的形成
多种氨基酸分子按不同的排列顺序以肽键相互结合, 可以形成千百万种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 的多肽链。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并具有一 定空间结构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思考:2.氨基酸具有什么性质? 物理性质:教材86页最后一段。 Βιβλιοθήκη 学性质:具有两性,能发生缩聚反应。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 两性:能与酸碱反应 甘氨酸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 HCl
NH3 + HCl = NH4Cl 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含答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能量流动的概念2.理解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3.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4.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2.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③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第二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通过摄食生产者获得。
(2)去向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尸体、排泄物流向分解者。
③被次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据图总结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特点(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①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
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能量传递效率(1)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10~20%,也就是说,在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
(2)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届初中生物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非生物成分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生 态 系 统
生物成分
生产者: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作用
食物链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草
蚱蜢
青蛙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蛇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食物网
4条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参与构成食物链(网)
,哪些没有?
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清水
撕
内表皮
展
擦 盖
染、吸
滴
刮
生理盐水
涂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异同点
1
1
2
3
4 5
洋葱表皮细胞
2 3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细胞壁、液泡
比较绿色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1
7
6 2
5
3
4
绿色植物的细胞
1 2 3
⑴该生态农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鸡鸭 和蚯蚓是____关系。
⑵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 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________。
⑶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__的,以“农作物→牛→ 人”这条食物链为例,如果消耗农作物75千焦的能量,人最多能增加 ____千焦能量。
能量流动 特点: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10%~20%)
1、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 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3、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能量以什么形式在生物之间传递?化学能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4.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3.123×105= 312 300
;
(2)-1.2×104=
-12 000
;
(3)-9.001×102= -900.1
;
(4)103=
1 000
.
知识点2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例2)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其按键顺序如图
所示,输出结果应为( B )
16.建一幢房子大约需要3万块砖,而每块砖的体积 约为1 200 cm3.
(1)把一幢房子的砖堆成一堆,体积大约是多少立 方厘米? 解:(1)建一幢房子大约需要3万块砖,把一幢 房子的砖堆成一堆,体积大约是:1 200× 30 000=3.6×107(cm3). 答:把一幢房子的砖堆成一堆,体积大约是 3.6×107立方厘米.
B. 274.8×104
C. 2.748×106
D. 2.748×107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12. 在计算器上,按照如图的程序进行操作:
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4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分别
是+
、1
.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科学记数法》完美课件 人教版1
(2)一个小区有这样的房子60幢,把这60幢房子的 砖堆起来,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2)由题意知:把这60幢房子的砖堆起来,体积大 约是:
60×3.6×107=2.16×109(cm3)=2.16×103(m3). 答:把这60幢房子的砖堆起来,体积大约2.16×103
A. 0.659 93亿 B. 6.599 3亿 C. 65.993亿 D. 659.93亿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PPT课件 图文
e.烧瓶使用注意事项:
用途: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
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三口烧 瓶和蒸馏烧瓶。
•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 时要垫石棉网,可用于其他热浴(如水浴 加热等)。
• 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2。
f.量筒的使用方法:
用途: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c.坩埚使用注意事项:
用途: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烧杯使用注意事项 : 用途: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使受热均匀。 • 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 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住钢铁、涂料、水
泥、玻璃等一些建筑
玻璃
、装饰材料的生产,
使用,建起许多高楼
大 厦,使人们住
得舒适,生活愉快。
钢管
防火涂料
水泥
行人造橡胶的合
成、石油化学工业 的发展,是汽车工 业普及的基础;镁 铝轻合金、钢铁、 钛等金属材料和一 些功能材料得应用, 制成了飞机、轮船, 宇宙飞船,使人日 行万里不再是梦想。
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 量小的砝码。
•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
• ④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 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 移回零处。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 理方法
实验室污染物和废弃物如何处理?
4.3 核酸(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三
戊糖 (五碳糖)
含N碱基
思考与讨论
4.DNA分子的多聚核苷酸链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脂键连接。请类 比蛋白质的结构,指出DNA分子、核苷酸和磷脂键分别对应于蛋白质 的哪些部分。
不同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生成肽键,相互连接形成多肽,
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因此,
核苷酸是形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对应形
RNA主要负责传递、翻译和表达DNA所携带的遗 传信息。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RNA主要有三种类型(mRNA、tRNA、rRNA)
01 基于宏观视角,认识DNA分子结构
戊糖 (五碳糖)
含N碱基
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
磷酸
脱氧核糖
AG CT
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磷酯键则与肽键相对应。
阅读资料卡片,让我们来一起了解熟悉的ATP-ADP循环
ATP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ADP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AMP
06 感受我国在核酸研究中的贡献
(1)1981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分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06 感受我国在核酸研究中的贡献
课堂练习
4.如图为糖类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蔗糖 B.若③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③是淀粉 C.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核糖 D.若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则它可参与ATP的组成
本节内容结束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 核酸
沃森
克里克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章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新课课件
知识点二、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
(1)甲状腺激素作用:
神经-体液 调节
①提高 细胞代谢 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
多的热量;
分
②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 级
奋性; ③促进 生长和发育 ;④升高血糖、血压
(2)分级调节示意图:
调 。节
反 馈 调
●三级腺体;●三种激素;●两种调节机制;
(5)由图可知仅仅由 抗体1 (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科学技术社会--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
1,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 过按时注射 胰岛素 来治疗。
2,临床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 物治疗过敏性鼻炎,还可以消除发 热症状。这些激素可抑制热量释放 或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从而使 体温下降或防止发热。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
(1)从图中可知,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胰高血糖
素、 胰岛素 、 神经递质 。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除图示途径外,胰岛素还抑制
,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浓度,使其维持在浓范围内。
(3)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随体液 运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相抗衡 ,
●副交感神经 (4)易错
(1)调节中枢 下丘脑
●交感神经
胰岛A
胰高血糖素
升高
●为主 (2)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 调节
(−)
(5)此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 甲状腺和肾上腺 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
含量。
●间接途径
(6)能够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信息分子: 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
(7)能够作用于胰岛A细胞的信息分子: 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岛素 。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实用上课课件优质课件PPT
萃取 ——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原来溶液中提取出 来的方法
A易溶于B,A难溶于C,所以B可以把A在 A和C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操作注意:
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分液时保持 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请动手填写书本P6的表格,注意文字表达
l2、CaCl2、硫酸盐) 过滤
不溶性杂质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溶液 蒸发
纯净的NaCl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晶体
如何检验NaCl中的杂质
Ca2+ Mg2+ SO42-
Mg2+
SO42-
变成不溶性杂质、气体或水; 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Na2CO3 引入了新的离子: CO32-
NaOH OH-
BaCl2 Ba2+
如何除去新引入的杂质?请思考书本P7第二个问题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加入试剂顺序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 1.BaCl2→NaOH →Na2CO3 →HCl
海藻中提取I2的过程中,应用到了萃取
方法 适用范围 过滤 从液体中分
离出不溶的 固体物质
蒸发 获得溶液中 的溶质(分 离溶剂和溶 质)
装置
举例 除去氯化钠溶 液中的泥沙
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 靠”
蒸发食盐溶液 获得食盐晶体 注意事项
方法 适用范围
蒸馏 分离沸点不 同而又相溶 的液态混合 物(分离固 液混合物)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之一。据此完成(1)~(2)
题。
(1)从天体类型上判断,其主星(LHS1140)属于( )
A. 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
(2)称“超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之一”,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
A. 受主星辐射强
B.绕主星运行
C.离太阳较近
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
2.航天返回基地选择位置的条件 (1)地形条件:平坦开阔。 (2)人口密度条件:人烟稀少。 (3)水文条件:少大河、湖泊。 (4)气象条件:天气状况良好,空气能见度高。
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
例5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 年10 月17 日7 时3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酒泉是我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在该处建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 A. 纬度较低,有利于节约发射消耗的燃料 B.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 C. 人口稠密,科技发达,交通运输便利 D. 资源丰富,制作卫星的原材料丰富 解析: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大气能见度 高,有利于卫星发射。 答案:B
B. 环绕地球飞行的神舟十号
C. 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 D. 坠落地面的陨石
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
2.天体系统的判断 (1)判断某些天体集合或者集团是不是天体系统,有“二看”:一看是否相互吸引,二看 是否相互绕转。 (2)天体系统内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或者 多个天体围绕共同的质心运转。 (3)如果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相互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动物特征:有的有毛发,有的有羽毛,有的有鳞片,有的没有腿等。
-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 植物特点:有的有根、茎、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生长繁殖等。
第二单元:生活物质与能源- 生活物质:空气、水、土壤、光、能量等。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 空气的特点:透明无色,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等。
-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被反射、折射等。
第三单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食物链:植物是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等。
- 相互依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保持生态平衡。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发生明显变化。
- 溶液的制备: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
- 安全意识:运动中要保持安全,注意力的使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
第六单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降低浪费。
- 环境保护:减少垃圾、回收利用,保持环境清洁等。
第七单元:天气和季节-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 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穿着、饮食、外出活动等产生影响。
第八单元:太阳系和月亮- 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一块草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2.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D)A.样方要有代表性B.样方数量不宜过少C.可以任意设置样方D.样方面积大小应适当3.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答案提示: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 : 1。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拓展应用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答案提示:约386条。
2.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因为这种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正适合。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
因为这种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3.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请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答案提示:B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将一种生物引人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2)种群的“s" 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第八章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解析 在田间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和粉尘颗粒造成空气污染,对环 境不利,故A错误; “白色垃圾”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的污染,推广 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正确; 氯气是有毒气体,大量使用会污染空气,重金属离子一般采用加硫化物 沉淀的方法处理,故C错误; 燃煤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时有二氧化硫,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 产生亚硫酸钙最终被氧化成硫酸钙,可以减少酸雨形成,但是氧化钙与 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生的碳酸钙受热又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并不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危害及防治的方法,认识化学对环境保 护的重要意义,培养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2.了解“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内涵,知道它们在对利用 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 的理念。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③三级处理:主要采用_化__学__沉__淀__法___、_氧__化__还__原__法___、_离__子__交__换__法___和 _反__渗__透__法___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经三级处理后水可用于绿 化和景观用水等。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处理原则:_无__害__化__、_减__量__化__和_资__源__化__。 (2)目的:_减__少__环__境__污__染__和_资__源__回__收__利__用__。
解析 NH3和NO、NO2反应时,NH3为还原剂,NO、NO2为氧化剂最终 生成N2和H2O。
(3)NH3 和 吸 收 塔 中 生 成 的 H2SO4 反 应 , 会 生 成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_N__H_3_+___ _H__2S_O__4_=_=_=_(N__H_4_)_2S_O__4_(或__N__H_3_+__H_2_S_O__4=_=_=_____ _N__H_4_H_S_O__4)_。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二十二课月球之谜
谜》课文原文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
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
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
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
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
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
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指的是流入各个营养级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于衡量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能量=储 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 散发至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
●因此,虽然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但总能量依然遵循能量守恒 定律。
能量流动模型分析与相关计算
物的排遗物等获得物质和能量 6.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是食物网,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能占据多个营养级,
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同时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8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 界干扰的能力强。 9 形成食物链的根本原因是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能量流动模型训练
2.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C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A~E分别表示 A:__第__二__营__养__级___摄__入__的__能___量_________B:_____第__二__营__养__级___同__化__的__能___量_______ C:__用__于__生__长___、__发__育__、___繁__殖__的__能___量_________ D:_流__向__第__三___营__养__级__的__能___量____E:___流__向__分__解___者__的__能__量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果实结构(被子植物才有)
果实
果皮(有些有果肉)
种皮 胚芽 胚轴
种子 胚 胚根
子叶
胚乳(有些有)
问题:完成P82讨论题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无果皮,种子裸露
被子植物 有果皮,种子不裸露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
露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果实 = 果皮 + 种子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
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温馨提示 ★观察各结构的部位; ★说出各结构的功能;
1.剥开种皮; 2.分开子叶; 3. 放大观察。
分开的菜豆种子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胚4轴 胚5根
种1皮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胚3芽 子2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2、 我们食用的绿豆芽主要是由下列哪
项发育成的(C)。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3、下列何种植物是种子植物( B) A.海带 B.柳树 C.铁线蕨 D.满江红 4、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不同之处是(B) A.果实内有种子 B.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 C.胚珠外有子房保护 D.球果是由果皮包被着种子的果实
复习
1.藻类植物没有 根 、 茎 和 叶 等器官 的分化。大部分生活在 水中 。 2.苔藓植物具有 根 、 茎 、 假根 ,体内没 有输导 组织 。
3.蕨类植物具有 根 、茎 和 叶 等器官 ,体内有 输导 组织。 这三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用孢子 繁殖后代
植物的种子
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对种子进行分类、
小麦
玉米
风力传播种子
蒲公英
金合欢
小结
一、种子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
植物叫种子植物 。
二、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 胚乳
胚根 胚轴 胚芽 子叶
三、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胚芽 胚轴 胚 胚根 子叶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部位;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提供营养。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胚轴
胚芽 子叶
新植物体 的幼体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果皮和1 种皮
胚2乳 子3叶 胚4芽 胚5轴 胚6根
胚芽
胚轴 胚
胚根
子叶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部位;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乳:提供营养。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果皮和种皮:保护作用。
胚根
玉米种子 胚 胚轴 新植物体
的结构
胚芽 的幼体
种子
有些种子在果实内部
认识课本P84-85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 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一粒就是一个果实,而不是一粒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 珠鳞
裸子植物
南洋杉
水杉
红松
裸子植物
红皮云杉
华山松
裸子植物
紫华杉北种落子叶松
裸子植物
侧柏
水杉
被子植物
蒲公英
菊 板 栗
牡丹
猕猴桃
种皮 胚 胚乳
贮藏营养 保护胚 能发育成新植株
连线题:
裙带菜 鹿角菜 苏铁 卷柏 马尾松 银杉 白菜 玫瑰 柳树 水仙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具有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六种器官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根、茎、叶的分化,但 不产生种子
5、上图分别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是_种__皮__(其中玉米还包括_果__皮_ );2是 _子__叶_ ;3是_胚__芽_ ;4是_胚_轴__ ;5是_胚__根_ ;6是_胚___ ;7 是_胚__乳_ 。
二、右图为菜豆种子的结构
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结构4是 胚芽 ,结构8是胚轴 。
(2)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_胚___, 它是由图中的_7_.8_._9_.1_1__构成(填序号) (3)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10]_胚__乳____。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菜_豆__种__子__有_两__片__子__叶__,_无__胚__乳__;__玉_米__种__子_ 有一片子叶, 有胚乳。
______________
两片
子叶
玉米种子 和胚
有
一片
胚乳
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 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
孢
种
子
子
一个细胞 一个器官
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 陆地环境。
挑战你、我、他
1、种皮有什么作用?
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2、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贮存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的养料来源。
3、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 蓝说明什么?
单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 住个白胖子。(打一植物果实)
“红帐子”指种子的_种__皮__。 “白胖子”指种子的__胚___。
一粒种子能萌发长成一棵大树的
奥秘在于种子中存在( B)。
A.胚乳 B.胚 C.胚芽 D.子叶
1、被子植物有根__、_茎_、叶__、_花、 _果实_、种_子_六个器官,种子外面有果_皮 包被,又叫做_绿色_开_花_植_物__,是生 物圈中最高等的类群,适应性最强, 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温馨提示:★注意操作的步骤; ★观察各结构的部位; ★说出各结构的功能; ★注意用刀的安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
1.纵切玉米; 2.滴加碘液; 3. 放大观察。
子叶
胚乳:贮藏营养。
归纳:种子结构 种皮
保护,脱落
种子
新植物体 的幼体
胚芽 茎、叶
胚轴 胚 胚根
子叶
连接茎和根
根 营养
胚乳(有些有) 营养
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有无胚乳 子叶片数 营养物质储存部位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