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导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机械工程是工程学中最古老、最广泛、最基础的一个学科领域,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是针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的内容、目标和意义,并分享一些观点和理解。
一、课程内容:1.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机械工程原理、机械材料、机械加工原理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力学和运动学等基本概念,理解材料的特性和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
2. 机械设计课程: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机械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装配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优化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图和装配设计,培养机械设计的能力和技巧。
3. 数控技术课程: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数控机床的原理和操作,数控编程等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并能够编写和优化数控程序。
4.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将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素养和技能,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系统设计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智能制造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中。
二、课程目标: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 系统化学习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材料和加工原理等。
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设计。
3. 理解数控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能够编写和优化数控程序。
4. 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
**部专业代码: 080202 校内专业代码: 017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掌握机械设计、智能创造、工业信息化等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智能创造信息系统开发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材。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项: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相关理论,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现代工程工具及信息技术工具、现代设计工具从事机电工程领域的机械设计、智能创造信息系统开发和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应用。
3.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正确评价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 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设计、智能创造技术、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了解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行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结论。
3. 设计/开辟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智能创造系统及工业信息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开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分析机械创造中时常浮现的问题,制定智能创造系统 完整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并了解其局限性。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专业简介 附详细课程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教学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习形式本专业学制3年。
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可在2-6年内修完毕业所要求的学分。
业余学习。
三、主要课程与学位课程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设备工程与管理、机械系统设计。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机械设计基础、设备工程与管理、机械系统设计。
本计划不安排体育课,要求学生积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质。
四、毕业要求与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本专业修满80学分方可毕业。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1.必修课程学分71,占88.75%。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23学分,占28.75%;专业必修课程36学分,占31.25%;毕业设计12学分,占15%;2.选修课程学分9学分,占11.25%;3.任选课学分不作学业要求。
五、教学环节与课程选修说明1.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包括学习学校提供的教学光盘或到学校网站点播网络课程、参加学校组织的卫星直播教学、面授教学、辅导及其答疑活动等。
实验教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教学活动。
作业:学生要进行自学,按规定完成并提交作业。
毕业设计:包括选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等。
2.课程选修说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每学期学习的课程,但应遵循课程学习的认知次序。
课程教学进程表作为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学习顺序的参考。
学生必须修满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学分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能力。
2.熟悉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掌握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使用,具备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改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了解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5.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相关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构、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传动系统设计、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CAD/CAM等。
3.专业选修课程流体力学、制造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热处理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环节通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实验,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工程实训环节通过设计并完成机械产品、机械系统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实习环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工业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综合设计与毕业论文学生通过综合设计,完成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并撰写论文。
综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工程实训、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评估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考核、毕业设计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本科的全部教材有哪些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的全部教材有哪些编辑本段课程设置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电工电子学(以前是电路、数电、模电)、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市场营销、数控技术、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质量管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制造技术等。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1]主要课程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经济,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微机电系统与制造、互换性测量、控制工程、数控技术、CAD。
课程安排: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制图、单片机、电力拖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编程与应用、autoCAD,proe、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1]基础课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
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以形势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提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1.社会理论课(132学时)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修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二)备注: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三)备注:1.方向一为“机电系统设计”专业方向选修课,方向二为“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方向” 专业方向选修课,方向三为“工业工程” 专业方向选修课,备注中注明的某方向指定选修课为选读该方向的学生必须完成的选修课,其他为建议选修课。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四)备注:1.本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课24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2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五)备注:1.本专业的双专业课程开课50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六)备注:1.本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开课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10学分。
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二)备注: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三)综合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备注:1.方向一为“过程自动化方向” 专业选修课,方向二为“电气自动化方向” 专业选修课,其他为建议选修课。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四)备注:1.本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课22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20学分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五)备注:1.本专业的双专业课程开课50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六)备注:1.本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开课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60学分。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培养计划
在课程设置及进程安排中带●为学位课
表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学期进程表
表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表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进程
表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限选课程设置及进程
注:限选课四年内必须至少修满35.5学分。
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需从基础模块中选修25.5学分的课程并从方向模块1中选修10学分的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工程方向需从基础模块中选修25.5学分的课程并从方向模块2中选修10学分的课程。
表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及进程
表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及进程
表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讲座设置及进程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课指导图
选修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5修订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厚基础、宽口径,能在食品质量检验及相关单位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有关的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单位工作,并具有进一步深造或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掌握食品生产技能、卫生规范、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等专业知识,接受食品安全生产及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相关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化学、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学等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2. 掌握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贮藏运销、相关农用化学品及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 具有食品质量监控、管理、安全性分析和检测的技能;
4. 熟悉我国有关食品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卫生质量标准,了解相关的国际法规;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要课程
1、无机及分析化学
2、食品科学导论
3、食品化学
4、食品微生物学
5、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四、学制
2.5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科)课程设置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制造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专业之一。
为了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本文档将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1. 专业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下列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 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知识和技能; - 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自动化控制的能力;- 具备承担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工程项目的能力;- 具备团队协作、沟通与领导能力。
2. 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
以下是该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2.1 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系统工程2.2 专业核心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字控制技术•机器人学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仪表与测量技术•机械系统设计与优化2.3 专业选修课程•制造工艺学•工程振动学•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仿真与虚拟制造•智能控制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机械设计竞赛实训3. 实践教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内容: - 机械制造实习 - 机械设计实习 - 工程实践与设计 - 创新实验项目4. 总结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适应现代制造业的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Course Desig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
2.0
2周
机电学院
6
A8
B8
C7
C9
C8
现代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
Integrated Training of Moder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3.0
3周
机电学院
7
A9
B9
B11
4.0
64
64
理学院
3
A3
B2
C2
C4
大学物理(甲)
College Physics(A)
5
80
80
理学院
2
A3
B2
B3
C3
C4
大学物理实验(甲)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A)
1.5
48
48
理学院
3
A3
B2
B3
C3
C4
通识类(39.7%)63.5学分
计
算
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乙)
1.5
24
24
必修
12学分
思政部
1
A1
B2
C1
C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Foundation
2.5
40
40
思政部
1
A1
A2
B2
B4
C1C2
C3C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Funder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览表(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览表(1)随着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当今工科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已经成为国内高校中备受关注的热门学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也逐渐变得格外重要,因为只有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使得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1.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讲解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物理学的核心思想,为后续的专业理论课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2.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它为后续学习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
3.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工程材料内在结构与力学性质及其变形、破坏规律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是其它课程的基础和现代机械工程的理论基础之一。
4.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主要讲解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构的构成方式及其工作原理、连接与传动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等基本知识。
5.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理论基础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人们对于物理、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它为自动控制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工具。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1. 工艺学工艺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工程制造的全过程,包括材料加工、焊接、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印刷制造等等。
2. 仿真技术仿真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兴学科,依靠计算机软件模拟现实的物理环境,能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研发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实验风险,仿真技术对于工程设计的实施非常重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1. 基础理论课程1.1 数学基础课程数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物理学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
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课程,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专业核心课程2.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工程制图、设计计算和CAD/CAM等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2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是对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学习的课程。
通过对各种力学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学生将深入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涵盖了CAD、CAM、CAE等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提高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3. 专业拓展课程3.1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将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机械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控制打下基础。
3.2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金属加工工艺、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了解各种机械制造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3.3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前沿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金属材料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specialit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备注:1、本表为本专业各方向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计划。
与综合教务系统中课程计划对应。
2、课程号可暂不填写。
3、课程名称栏第一行填写中文名称,第二行填写英文名称(英文名称可暂不填写)。
4、本表可只填写总学分、总学时、讲课总学时、实验总学时、上机总学时,学期学时分配部分待召开专业大类调研协调会后再作决定。
5、选修课部分只填写各类课程总体基本要求及学时总体分配情况,具体课组模块及课程情况在附表一、二、三种填写。
6、本表必修课各部分不够时可插行向下扩充。
本表一式两份,请于9月27日前交教务处教研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精)一、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工科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入的专业知识,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精要内容。
二、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内容,以满足其后续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2)大学物理:介绍基本物理理论,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等,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工程力学:涵盖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2 专业核心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械零件设计、工程制图、机械动力学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铣削、车削、冲压、焊接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制造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建模、信号与系统、控制器设计等,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控制能力。
2.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学习机器人的结构、控制和运动规划等内容,培养学生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2)CAD/CAM技术: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包括3D 建模、数控机床编程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能力。
(3)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习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振动传感器、振动控制器等,培养学生解决机械振动和噪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的开展。
例如,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必须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本科基本要求.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传感测试技术、执行与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初步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4具有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3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本专业在本教学计划提供的选修课模块中按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中央电大提供教学要求、教材等服务•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但实施性教学计划需报中央电大审批。
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4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5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
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附件二所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OA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精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号:080301)二、学制:四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四、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设置1、专业主干课程设置(表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设置11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安排总表(表二)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必修)模块(占总学时50%)、专业基础模块(占28%)、专业方向(成组选修)模块(占8%)和拓展(任选)模块(占14%)组成。
基础模块包括“两课”、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外语、体育、经济管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模块系部教学主任:秦文艺高级工程师执笔人:梁为副教授包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包括两组选修课程,学生限选其中的一组;拓展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够一定学分的课程(不得少于24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表 -回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表-回复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表,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学院而异,这里仅供参考:
**大一学年:**
1. 高等数学
2. 大学物理
3. 工程制图
4. 工程力学
5. 机械制造工艺
6. 机械CAD绘图
7.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8. 材料力学与材料科学基础
**大二学年:**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工程热力学
3. 流体力学
4. 机械设计基础
5. 机械制造自动化
6.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7. 机电传动与控制
8. 机器人学基础
**大三学年:**
1. 机械系统设计
2.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3. 自动控制原理
4. 机械工程制造
5. 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6. 现代制造技术
7.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8. 项目管理与实践
**大四学年:**
1. 毕业设计(机械设计项目)
2. 制造工程与管理
3. 机器人控制技术
4. 机械系统动力学
5. 特种加工技术
6.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7. 模具设计与制造
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验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示例课程表,实际的课程安排和学年学期可能因不同学校、学院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另外,课程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行业的发展而调整,建议向目标学校或院系查询最新的课程信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二)备注: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三)备注:1.方向一为“机电系统设计”专业方向选修课,方向二为“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方向” 专业方向选修课,方向三为“工业工程” 专业方向选修课,备注中注明的某方向指定选修课为选读该方向的学生必须完成的选修课,其他为建议选修课。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四)备注:1.本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课24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2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五)备注:1.本专业的双专业课程开课50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六)备注:1.本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开课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10学分。
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二)备注: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三)综合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备注:1.方向一为“过程自动化方向” 专业选修课,方向二为“电气自动化方向” 专业选修课,其他为建议选修课。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四)备注:1.本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课22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20学分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五)备注:1.本专业的双专业课程开课50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
2.表中周学时“a”为每周课堂授课学时,“b”为每周课堂实践学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六)备注:1.本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开课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60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5修订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要课程
1、材料力学
2、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3、机械原理
4、机械设计
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四、学制
2.5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课程设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