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阶段测验四
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期间,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和沟通。
本文将提供一些幼儿心理发展测试题及答案,以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幼儿认知发展测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对象的永存性?答案:对象的永存性是指幼儿意识到即使物体离开视线范围,它依然存在的能力。
这种能力通常在18个月到2岁之间发展。
2. 当面对两个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时,3岁的幼儿会选择哪个容器装更多的液体?答案:3岁的幼儿会选择装满液体的容器,无论其形状如何。
他们还无法理解物质数量的保持。
3. 哪个阶段标志着儿童开始进入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答案:7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标志着他们开始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情感发展测试题及答案1. 在下面的情景中,孩子反应最合适的是哪一个?情境:班级里有一个孩子受伤了,大家都在围观并议论纷纷。
A. 孩子A不关心,继续自己的活动。
B. 孩子B加入议论并指指点点。
C. 孩子C走过去安慰受伤的孩子。
答案:孩子C。
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反应是表达关心和安慰受伤的孩子。
这表明孩子具有同情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2. 幼儿情绪发展中的“情绪识别”指的是什么?答案:情绪识别是指幼儿能够理解和辨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对不同情绪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这种能力通常在3岁到5岁之间发展。
3. 幼儿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方式通常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幼儿在面对挫折时,可能表现出沮丧、愤怒、哭泣等情绪。
他们可能求助于成人,或者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总结: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和沟通。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方向)本科。
本课程网络形考比例50%,期末纸质考试考试成绩比例50%。
阶段测验一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发展答: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3.个案研究法答: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跨文化研究法答: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5.纵向研究答: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6.横向研究答: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7.观察学习答: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8.替代强化答: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9.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10.同化与顺应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
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1.最近发展区答: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阶段测验四题目1概念题01.情绪与移情答,情靖是人们对客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题目2概念题02.情绪理解答:情绪理解一一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靖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题目3概念题03.社会性参照答,社会性参照一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事照.题目4概念题04.情绪调节答,情绪调节一~ 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题目5概念题05.依恋答:依一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f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题目6概念题06.气质答: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奁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差异.题目7概念题07.拟合模型答:拟合模型_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的气质之间的匹配.题目8概念题08.自我认识答:自我认识一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 等问艇的回答.题目9概念题09.自我控制答:自成一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题目10概念题10.性别概念答:性别概念一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题目11简答题01.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影响。
答:与其他情感能力的发展一样,养育行为也同样影响着同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移倩能力的发展.热情、敏够、善于鼓励孩子、更多表现同情心、关心他人的父母,往往拥有f 有移情能力,关心他人, 常助他人的孩子.父母除了可以向孩子示范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外,还可以教孩子惹善的重夏品质,当孩子表达不恰当的情够时父母还可以进行干玖而消极的富养方式很容易阻碍早期移情能力的发展.例如:受到身体虐待的与没受虐待的同龄儿童相比,更少唳出对同龄人的关心,他们常常以害怕生汽和身体攻击来回应沮丧,伤心的同伴, 这些儿童的反应模仿了他们父母的行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对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的痛苦不敏感。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关键期:(见简答题)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
学前心理学模拟答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第一阶段基础测验一、单选1、根据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4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了约( ) (分数:2 分)A. 0.2B. 0.5C. 0.8D. 0.92 标准答案是:B。
2、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估计过高,这类孩子属于( ) (分数:2 分)A. 受欢迎型幼儿B. 被忽视型幼儿C. 被排斥型幼儿D. 中间型幼儿标准答案是:C。
3、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 (分数:2 分)A. 言语性攻击B. 生理性攻击C. 主动性攻击D. 反应性攻击标准答案是:B。
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分数:2 分)A. 操作B. 交往C. 游戏D. 言语标准答案是:C。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分数:2 分)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标准答案是:C。
6、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分数:2 分)A. 神经活动参与B. ?口腔与手的协调C. 手与脚的协调D. 眼手协调标准答案是:D。
二、多选1、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不属于(((( ) (分数:3 分)A. 注意的分配B. 注意的转移(主动,自己)C. 注意的广度D. 注意的分散(被动,无关刺激引起)标准答案是:ABC。
2、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不具有(( )) (分数:3 分)A. 整体局部规律B. 首尾规律C. 大小规律D. 近远规律标准答案是:ABD。
3、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
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不属于((((( ) (分数:3 分)A. 困难抚育型B. 兴奋型C. 起动迟缓型D. 容易抚育型标准答案是:ABC。
4、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不是处于(() (分数:3 分)A. 前运算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是:BCD。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心里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人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代表的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发展速率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答:关键期概念的由来;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横向法的焦点在同一时刻的大规模样组的行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2. 认知发展:指儿童在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3. 情绪发展:指儿童在情感体验、表达和调节方面的发展过程。
4. 社会性发展:指儿童在与他人互动、合作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的发展过程。
5. 游戏:指儿童通过自主参与和想象,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需求的一种活动形式。
二、填空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2.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其中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能力。
答案:感知3. 儿童的情绪发展包括了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体验、表达、调节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了与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互动、合作、适应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能力。
答案: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生理发展答案:D2.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观察他人行为B. 模仿他人行为C. 自主探索和实践D. 接受教育指导答案:C3. 儿童的情绪发展与以下哪个因素密切相关?A. 年龄B. 性别C. 家庭环境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独立完成任务B. 与他人合作和互动C. 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D. 避免与他人接触答案:B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作用?A.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B.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C. 增强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D. 所有以上作用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哪些?A. 实验研究B. 调查研究C. 观察研究D. 个案研究答案:A、B、C、D2. 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进行评估?A. 智力测验B. 行为观察记录C. 口头报告和访谈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A、B、C、D3. 儿童的情绪发展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学校环境C. 同伴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B、C、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培养?A. 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B. 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C. 同伴交往和合作学习D. 所有以上途径答案:A、B、C、D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认知能力的提高B. 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C. 社交技能的培养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A、B、C、D五、判断题:1.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与生俱来的,不受环境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幼儿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心理学测试卷,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心理理论认为儿童发展受遗传因素主导?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生物生态理论答案:D解析:生物生态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主导,即儿童的生物学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2. 因对新鲜事物产生恐惧而一直不敢接触、不敢尝试的儿童可能处于以下哪个阶段?A. 自尊心发展阶段B. 性别认同阶段C. 外化行为阶段D. 安全依恋阶段答案:C解析:外化行为阶段是儿童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环境分离,习惯通过表现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阶段。
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新事物属于典型的外化行为。
3. 下面哪个行为属于典型的反应形式?A. 逃避B. 反抗C. 合作D. 报复答案:A解析:逃避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儿童面对困难或恐惧时常常会选择逃避。
4. 以下哪项属于幼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A. 经验积累的结果B. 主要趋势是逻辑思维的发展C. 可进行抽象思维D. 逐步形成操作性思维答案:D解析: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为操作性思维的逐步发展。
5. 下列哪个情绪属于自基本情感?A. 兴奋B. 愤怒C. 羞耻D. 嫉妒答案:B解析:基本情感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和惊讶等,愤怒属于其中之一。
二、简答题1. 请解释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
答案: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婴儿能够建立自我认知和安全感。
充满爱与关怀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婴儿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和心理发展。
相反,父母依恋不良会造成婴儿情感和行为问题。
2. “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请简述自我中心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案: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幼儿心理学练习题

幼儿心理学练习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幼儿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展规律的学科。
通过针对幼儿的心理学练习题,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情绪体验和行为习惯。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幼儿心理学练习题,供大家讨论和思考。
1.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有哪些?请简单介绍各个阶段。
2. 幼儿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哪些?请给出具体的例子。
3. 幼儿过度依赖父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欲望逐渐增强,请给出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5. 幼儿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和成年人相比有何不同?请从心理层面解释其原因。
6.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请从认知角度解释幼儿的注意力发展特点,并探讨如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
7. 幼儿在才艺方面存在天赋的说法是否可信?请从遗传和环境的角度阐述对幼儿才艺发展的影响。
8. 幼儿在社交互动中存在攻击性行为的现象,请从情感和行为两个方面解释其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
9. 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常出现回避和害羞的情绪,请给出解决幼儿社交恐惧的建议。
10. 幼儿在言语交流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现象,请给出帮助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幼儿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
同时,也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互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心理学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和研究。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练习题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在世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学,努力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完全由遗传决定B. 逐渐形成自我意识C. 无法通过教育和环境改变D. 成熟后不再受外界影响2. 幼儿期是人类一生中的哪个重要发展阶段?A. 婴儿期B. 青少年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3. 幼儿园的运动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益处?A. 促进肌肉发育和协调能力B. 增加智力水平C. 培养社交能力D. 提高记忆力4. 幼儿期的成长过程中,下列哪个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A. 社会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B. 心理发展停滞不前C.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D. 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5. 幼儿的情感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B. 学校教育C. 社会风气D. 遗传因素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幼儿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可以为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有何关系?幼儿期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身体的发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身体的成长和运动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思维和语言发展,从而推动心理发展的进程。
同时,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身心的平衡和协调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3.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为了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给予鼓励和赞扬,展现对幼儿的关爱和接纳,并尊重幼儿的个人差异。
- 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机会,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
-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标准,引导积极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
-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分享和互助,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论述题请你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发展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牵涉到许多领域,包括认知、情绪、社会和个性发展。
尽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者们通过长期观察和实验,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我们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仍然了解有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几个与幼儿心理学相关的问题来探讨儿童的心理发展。
请您先仔细阅读以下问题,并在阅读完成后准备好给出您的答案。
1. 幼儿时期何时开始出现自我意识?2. 什么是身体形象,对婴幼儿的身体形象认知有何意义?3. 儿童如何形成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的能力?4. 幼儿期的幻想世界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5. 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如何理解并适应社会规范?现在,让我们逐一来探讨这些问题。
1. 幼儿时期何时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
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开始,婴儿就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
到了1到2岁的幼儿时期,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我”和“你”这样的指示代词。
他们也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行为。
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儿童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2. 什么是身体形象,对婴幼儿的身体形象认知有何意义?身体形象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身体的认知和感觉。
婴幼儿的身体形象认知在早期就开始发展,他们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功能。
身体形象认知的发展也与儿童的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
3. 儿童如何形成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的能力?情绪认知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理解。
从婴幼儿期开始,孩子们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调节则是指儿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个能力的形成与儿童的发展和孩子的社交互动经验有关。
4. 幼儿期的幻想世界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幼儿时期的幻想世界是儿童自我表达和自我理解的重要手段。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 c )的观点。
A.华生B.高尔顿C.皮亚杰D.斯腾2.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模式中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是(abc )。
A.过程B.内容C.结果D.标准3.关于效度的定义,正确的是(BD )。
A.效度反映测验的一致性程度。
B.效度是指测验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C.效度是评价测验的可靠性的指标。
D.效度是反映测验的有效性的指标。
4.下面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
A.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
B.男孩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方面比女孩好。
C.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女性在所有年龄阶段上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都优于男性。
D.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5.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与惩罚。
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
这是( A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性别图式理论D.心理人类学理论6.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
这是( A )关于依恋的看法。
A.社会学习理论B.习性学理论C.心理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关键期:有学者认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即关键期。
也有学者称之为最佳学习期。
2.元认知.指儿童对自己的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3.常模.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
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参照点。
4.对抗性条件作用: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5.移情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简述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思维特点。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就就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得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得儿童得心理发展进行研究得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得系统得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得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得就就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得重要标志之一就就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得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得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得发展D、条件反射得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得出现就就是在(A)A、出生后得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得心理学家就就是(A)A、吉布森与福克B、皮亚杰 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得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得球,下次在瞧到床单上得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得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就就是“概念智力”得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与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得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得,该阶段得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得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得动作与目得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得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得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得分化并协调期。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幼儿心理学试题1)什么是幼儿心理学?2)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如何发展?3)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哪些?4)尊重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则是什么?5)什么是幼儿期的身份认同?6)请简要介绍幼儿的情绪发展。
7)幼儿的社会认知如何发展?8)沟通对幼儿情感和社交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9)请解释并区分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
10)提供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二、答案1. 幼儿心理学试题答案1)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认知、情感、社交、行为等方面发展规律的学科。
2)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出生后逐渐发展,可以通过感官接触外界,并通过各种经验积累和学习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3)幼儿发展的生理特点包括肢体灵活度增加、身体成长快速、脑发育迅速等。
心理特点包括注意力短暂、思维简单、记忆能力有限等。
4)尊重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则是重视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不将其简单归类,给予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注。
5)幼儿期的身份认同是指幼儿在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和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感。
6)幼儿的情绪发展包括情绪的产生、识别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情绪调节和情绪体验的能力发展等。
7)幼儿的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于社会规范、他人行为和角色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社会规则、人际关系等。
8)沟通对幼儿情感和社交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技能的培养,增进幼儿与他人的关系。
9)具体操作是指幼儿对于具体物体进行操作,通过触摸、抓握、摆弄等方式来认识物体。
形象操作是指幼儿通过心理想象和内部表象来对物体进行操作或思考。
10)提供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各个方面。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创设积极的互动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可以加深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教育者和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模拟练习(总)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模拟练习第一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行为模式2、发展3、发展心理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和民族心理学。
2、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的三个规律是从上到下和()、()。
3、对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的两大因素是()和()。
4、英国哲学家()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
5、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个别差异、关键期。
6、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评估法、临床法、心理生理法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与环境。
()2、再次提出并强调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思想家是拉马克。
()3、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4、评估法只适用于新生儿这一人生阶段。
()5、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
()6、建立儿童情绪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7、发展首先是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所有的变化都可称为发展。
()8、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9、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10、对于儿童来说,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小。
()三、对错对错对错错对对错四、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项属于狭义的发展心理学()A、个体心理学B、比较心理学C、民族心理学D、系统心理学2、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A、躯干动作B、脚的动作C、头部动作D、手的动作3、以下哪一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离不开动作的参与,动作是思维的来源和过程。
()A、前运算阶段B、感知动作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下列哪一项属于连续发展模型的典型代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XXX02.简述情绪调节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答:情绪调节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情绪刺激时,能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或者外在的行为表现来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
对于儿童来说,情绪调节的发展对其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因情绪波动过大而影响研究和生活。
其次,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引起的冲突和矛盾。
最后,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提供适当的情境和支持,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
答:对待孩子的“物权意识”,首先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财产权,不随意拿取他人物品。
同时,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物权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物品也需要被尊重和保护。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通过规定一些共同的物品使用规则,如轮流使用玩具等,来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和分享精神。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明白物品的价值和获取的方式。
简答题11.什么是情绪智力,它对个体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认知、表达、理解和调节情绪方面的能力。
它对个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同时,情绪智力还能促进个体在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功,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培养和发展情绪智力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论述题01:XXX在14个月时,能够在大人和小孩的面前跟着“小螺号”调子唱歌跳舞,但是在24个月时,他跳了几步就会停下来,用手遮住脸。
这种行为的改变是因为XXX在2岁时已经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评价。
幼儿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和答案幼儿心理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提供幼儿心理学试题和答案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要素。
试题一: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里程碑是什么?请解释其重要性并提供例子。
答案一: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里程碑是指儿童在心智能力和思维方式上迎来显著变化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在儿童3到5岁的阶段,标志着他们开始使用符号和象征性思维,同时发展出较为复杂的概念、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里程碑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加深入和抽象的思考方式,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学习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这个时期,幼儿开始能够理解数字的概念,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还能追踪和解释故事情节,并开始通过画画、角色扮演和玩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试题二:情绪发展在幼儿心理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情绪表达和应对策略。
答案二:情绪发展在幼儿心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情绪表达和适应策略的学习,幼儿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与他人的互动。
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包括愤怒、快乐、悲伤和恐惧等。
针对这些情绪,幼儿可以采取各种应对策略:1. 愤怒:幼儿可能会出现愤怒的情绪,例如当他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
适当的应对策略是教导幼儿冷静下来,通过诉说或求助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2. 快乐:幼儿表达快乐的情绪通常会通过笑、跳跃和拥抱等积极方式展现出来。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快乐情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悲伤:幼儿可能在面对失去或受伤等情况下表现出悲伤的情绪。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安抚和倾听幼儿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情感,同时提供支持和安慰。
4. 恐惧:幼儿常常面临各种恐惧,如黑暗或陌生环境等。
帮助幼儿克服这些恐惧情绪的方式包括提供安全感、教育和展示相关知识,以及与他人一起进行相应的活动。
试题三:自主性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幼儿心理学检测卷附答案

幼儿心理学检测卷附答案众所周知,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成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情况,通过心理学检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辅导孩子。
今天,我们将会给出一份幼儿心理学检测卷的答案,让您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部分:情绪认知1. 当您的孩子看到悲伤的电影或听到悲伤的音乐时,他/她的反应是:答案:d(容易流泪或难过)2. 当孩子生气或受到惊吓时,他/她常常会表现出如下哪些行为?答案:c(愤怒、焦虑、哭闹)3. 当您的孩子处于高兴的状态时,他/她的反应是:答案:a(笑容满面,活力充沛)第二部分:社交技能4. 当您的孩子与他人交流时,他/她会注意到对方的:答案:b(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5. 在与其他孩子玩耍时,您的孩子更倾向于:答案:a(与他人合作玩耍)6. 当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他/她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答案:d(寻求成年人的帮助)第三部分:认知能力7. 如果给您的孩子一件新玩具,他/她会:答案:c(观察并尝试理解如何运作)8. 当您的孩子面对一道难题时,他/她会:答案:b(思考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9. 当您的孩子与您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她会:答案:a(充满热情和表达)第四部分:自我意识10. 当您的孩子参加一项活动时,他/她更倾向于:答案:d(主动参与并与他人互动)11. 当面对一个困难的任务时,您的孩子会:答案:b(坚持尝试,直到成功解决)12. 当您的孩子遭遇失败时,他/她如何应对?答案:c(接受并从错误中学习)第五部分:注意力与集中力13. 当您的孩子听音乐或故事时,他/她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答案:a(能够长时间集中,专注于听)14. 您的孩子在做任务时,是否容易分心?答案:b(有时容易分心,但能够重新集中注意力)15. 当您的孩子听讲座或在教室听课时,他/她是否能够保持专注?答案:c(需要外部提醒和帮助来保持专注)通过以上问题的答案,您可以初步了解和评估孩子在情绪认知、社交技能、认知能力、自我意识和注意力与集中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一、认知能力测试1. 给出一组图片,让幼儿按照特定顺序排列,例如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等。
2. 提供几个形状,让幼儿按照颜色、大小或形状进行分类。
3. 展示一组物品,然后拿走一个物品,让幼儿说出被拿走的物品是什么。
4. 提供一个简单的迷宫图,让幼儿找到从入口到出口的正确路径。
二、情绪认知测试1. 展示一组不同表情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每个表情代表的情绪。
2. 通过故事、图片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观察幼儿对特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让其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制作一个情绪表,让幼儿用图标或符号标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
4. 对于一些普遍情绪反应,例如恐惧、喜悦,让幼儿选择正确的描述词语或动作。
三、社交能力测试1. 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和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2. 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模仿和表达能力。
3. 提供一系列冲突场景的图片或故事,让幼儿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4. 观察幼儿在与他人互动时的情绪变化,例如面对挫折时是否易怒或沮丧。
四、动手能力测试1. 提供一组拼图或积木,让幼儿按照指示完成一个具体的形状或图案。
2. 给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解释制作过程。
3. 观察幼儿在操作玩具或使用工具时的熟练程度和动作协调性。
4. 鼓励幼儿进行粘贴、剪纸、涂色等简单的美术活动,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记忆力测试1. 展示一组图片,让幼儿观看一段时间后闭眼,然后让其回忆出尽可能多的图片细节。
2. 给幼儿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问一些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检测其对信息的记忆。
3. 让幼儿记住一组数字或符号的序列,然后让其按照正确的顺序复述出来。
4. 给出一组物品或图片,然后在几分钟后让幼儿说出他们记住的物品或图片是什么。
六、语言能力测试1. 通过对话或问题回答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和句子连贯性等。
2. 让幼儿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一个经历过的事件,并注意其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题
1.答: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移情是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2.答: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
情
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3.答: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4.答: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
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5.答: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6.答: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
7.答: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8.答: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9.答: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10.答: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二、简答题
11.答:与其他情感能力的发展一样,养育行为也同样影响着同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
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
热情、敏感、善于鼓励孩子、更多表现同情心、关心他人的父母,往往拥有一个有移情能力、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孩子。
父母除了可以向孩子示范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外,还可以教孩子慈善的重要品质;当孩子表达不恰当的情感时父母还可以进行干预。
而消极的抚养方式很容易阻碍早期移情能力的发展。
12.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
(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
(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
(4)幼儿在3 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
(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
(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3.答:(1)出生头几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6 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3)1 岁以后,开始使用一些策略减少不愉快情绪;(4)18-24 个月,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
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
3-6 岁的幼儿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够使用很多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4.答:(1)最小化规则:即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
(2)最大化规则:主要指积极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增强。
(3)面具规则:即用中立的表情来表达不置可否的情绪。
(4)替代规则:指个体被期望用一种很不同的(通常是相反的)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
例如,当你收到的礼物并不尽如人意时,也要抑制住自己的失望表情,而表达高兴的情绪。
15.答:1)这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
会促使婴儿对他人、自我、世界以及自我和外界的关系产生期待和信念,形成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式”,它将成为日后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并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
(2)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与母亲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同龄人中也更受欢迎。
而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安全感。
(3)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
和父母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成年后与他们的配偶也有安全的亲密关系,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反之亦然。
16.答:(1)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
(2)某些行为的意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
(3)环境对气质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父母的抚养实践、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孩子的气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17.答:幼儿对玩具等物品的“物权意识”常会引发一些冲突,这可能并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现,?而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结果。
所以,当父母和老师遇到学前儿童争抢玩具时,可以首先将幼儿的占有欲理解成他们成熟的标志而加以肯定(“对,这是你的!”),然后再鼓励他们让步(“但是,过一会你可以和其他人轮流玩吗?”)。
而不是一味地从成人的眼光出发坚持让孩子分享。
同时,成人也应该允许孩子拥有某些为数极少的、只属于他自己的、可以不与人分享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18.答: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经历、将来的行为表现以及长期的心理调整。
? 研究者将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分为了以下五方面:学业能力: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运动能力:儿童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社会能力:儿童是否感到自己受同伴的欢迎;外表长相:儿童觉得自己有多好看;行为举止: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19.答:可以将依恋类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积极亲密的依赖关系。
他们能以目前为安全基地探索周围环境。
这是最健康的依恋关系。
(2)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
这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