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名为《敕勒歌》。

本文主要介绍了敕勒川、敕勒山、天苍苍、野茫茫等自然景观,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敕勒民族的生活场景和豪迈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敕勒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意境,体会敕勒民族的生活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PPT,展示敕勒川、敕勒山、天苍苍、野茫茫等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课文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

(3)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场景。

3.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然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课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敕勒歌敕勒川敕勒山天苍苍野茫茫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字。

2. 请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

3.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敕勒川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敕勒歌》,让学生了解了敕勒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感悟、理解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

具体章节为:《敕勒歌》全诗。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

3. 了解《敕勒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与感悟;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a. 出示敕勒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敕勒歌》。

a.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3. 理解诗歌:通过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b. 结合图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

4.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a.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c. 学生书写,教师评价。

5. 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a.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b. 教师评讲,学生改正。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2. 内容: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生字词;诗歌结构;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七、作业设计a. 抄写《敕勒歌》全诗。

c. 根据诗歌内容,画出敕勒川的景象。

2. 答案:a. 抄写《敕勒歌》全诗略。

b. 敕勒: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川:平原;瀚海:沙漠;阑干:横木;凝:注视;眦:眼角。

c. 画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生字词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2)古诗二首——《敕勒歌》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2)古诗二首——《敕勒歌》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教育方针:1.常识与才能: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幻想诗中所描绘的风景。

2.进程与办法: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像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触诗中描绘草原的无比雄壮及游牧民族的日子。

幻想四野苍莽的现象。

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爱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起酷爱天然、酷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重难点:朗诵背诵诗篇;对诗篇的了解。

教育进程:一、说话导入师:同学们必定去过不少当地,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风光给你留下的形象最深呢?师:看样子,咱们去过的当地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风光吗?播映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触。

今日,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略的27个字归纳了咱们用言语也描绘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咱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咱们一起来读读吧!二、初读古诗1.师:咱们自在地读一读古诗,凭借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畅。

2.查看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莽见(xiàn)牛羊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信任古诗也必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咱们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5.师:谁来评一评?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布景材料:《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建立的一个音乐组织,它的使命是制礼作乐、收集歌辞和操练乐员。

所收集的伴奏的诗篇,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量民族,今维吾尔族的首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寓居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敕、勒、庐、笼、盖、苍、茫”等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和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敕勒川的辽阔和美丽,体会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准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歌意境。

2.难点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诗歌所蕴含的豪放风格。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有高山、有大海、有森林。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大草原。

(板书课题:敕勒歌)2.播放一段关于大草原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5.全班齐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阴”: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月”,注意“月”的写法。

“似”: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以”,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比例。

“野”:左右结构,左边是“里”,右边是“予”,注意“里”的笔顺。

“苍”: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仓”,注意“仓”的写法。

“茫”: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汒”,注意“汒”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空。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四)理解诗句1.学习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出示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在阴山脚下。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Chile song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2、篇章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章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篇章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北朝民歌课文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作家作品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

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

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敕、勒”等6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敕勒歌》,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敕勒川的辽阔壮美,体会北朝民歌的质朴风格。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展示敕勒川的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

引出古诗《敕勒歌》。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阴”是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月”;“似”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以”。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阴”可以组成“阴天”“阴山”“阴凉”等;“似”可以组成“似乎”“相似”“好似”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引导学生理解“敕勒川”“阴山”“穹庐”“笼盖”的含义,感受草原的广阔和天空的壮丽。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解释“苍苍”“茫茫”“见”的意思,体会草原的富饶和生机。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草原的辽阔壮美和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配乐读等。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敕勒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18课,学习两首古诗——《敕勒歌》和《华山怀古》。

《敕勒歌》是一首描绘大草原壮丽景色的诗歌,我们将会详细解读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味。

3. 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生僻字词的识别和诗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详细过程: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草原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敕勒歌》。

详细过程:a. 介绍敕勒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b.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c. 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诗歌,分析其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

详细过程:a. 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歌的意境。

b.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c. 分析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进行创作和解读。

详细过程:a. 学生仿写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古诗。

b.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修改,提高创作质量。

详细过程:a.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和诗句。

b. 强调朗读技巧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敕勒歌》2. 诗人:佚名3. 生字词:敕勒、穹庐、笼盖、野茫茫、见牛羊4. 诗句解析: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诗歌。

答案示例:大自然如诗如画,山水相依美如画。

鸟儿鸣叫树梢间,花儿盛开迎春风。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为《古诗二首》中的《敕勒歌》。

全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味。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

(2)引导学生说出古诗的名称,板书《敕勒歌》。

2. 学习古诗(1)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体会古诗的韵味。

(3)指名学生朗读,检查掌握情况。

(4)讲解古诗大意,帮助学生理解。

3. 精讲细读(1)分析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引导学生想象敕勒川的辽阔和阴山的雄伟。

(2)分析诗句“天苍苍,野茫茫”:指导学生描绘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3)分析诗句“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体会风吹草低时牛羊出现的画面。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诗句中的自然景观。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板书《敕勒歌》。

2. 在旁边画出敕勒川、阴山、大草原等自然景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大草原。

2. 答案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敕勒歌》,学生掌握了古诗朗读、背诵技巧,理解了古诗大意,提高了描绘自然景观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草原的古诗,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丰富认知1、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道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地上的牧草,长得如此丰茂!PPT2: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会让人心醉神迷!PPT3:看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们的线条是那么柔美!PPT4:看这些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牧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而美好!3、(出示PPT5)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指名说。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PPT6,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5、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

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

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

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6、指名说、背。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书)——《敕勒歌》(课前用黑纸覆盖)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1、(出示PPT7)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2、学生跟师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敕勒歌教案(优秀5篇)

敕勒歌教案(优秀5篇)

敕勒歌教案(优秀5篇)敕勒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点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

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4.感受到草原天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体会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题,了解背景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别美的景物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交流家乡的景色。

)2.背景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你看,她来了......(勒勒出场,介绍自己的民族、家乡。

)3.相机识字根据字理理解“阴”字,并学会用“阴”组词。

(1)通过勒勒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她的家乡在阴山脚下。

(出示词语“阴山”及阴山图)(2)原来勒勒的家乡有一座山叫作“阴山”,和老师读——“阴山”。

4.创设情境勒勒介绍自己的生活场景,并歌唱《敕勒歌》,邀请同学们进行比试。

5.板书课题那咱们就来学一学来自勒勒家乡的这首民歌《敕勒歌》。

(相机板书课题。

)一起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敕勒歌》。

过渡:这首敕勒族民歌呀,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是一首北朝民歌。

二、读课文,正字音1.自由读文师:那现在咱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还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师:读好了吗?要是读好了,咱们读给同桌听一听,他读得好,请你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有不准确的地方你就当当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3.指生读诗歌,请同学评价、正字音,注意“似”和“见”的读音。

4.齐读诗歌。

三、想象与理解,随文识字1.朗读、理解诗歌第一句。

(1)认识“穹庐”。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精选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精选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敕勒歌》。

全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本节课将详细解析这首古诗的背景、字词、意境以及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读写。

2. 理解敕勒歌的背景和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敕勒歌的背景和意境。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熟练读写;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

(3)解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读写。

3. 理解课文(1)介绍敕勒歌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敕勒歌的意境。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敕勒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1)生字词(2)背景及内容(3)意境及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敕勒歌。

(2)用自己的话描述敕勒歌的意境,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对敕勒歌的背景和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学习。

(2)组织一次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优质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优质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敕勒歌》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学习正确朗读《敕勒歌》,理解其韵律美。

2. 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如敕勒、阴山、穹庐等。

3.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敕勒人民的生活环境。

4. 情感体会:感受敕勒民族的勇敢和坚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敕勒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敕勒民族勇敢精神的学习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敕勒歌中的句子,体会诗歌韵律美。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词和句子,体会敕勒民族的勇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敕勒民族的勇敢传说,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敕勒歌》。

3. 词汇学习: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

4.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敕勒人民的生活环境。

5. 例题讲解:讲解诗歌韵律美,通过例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敕勒歌》2. 生词:敕勒、阴山、穹庐等。

3. 句子: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韵律美:平仄、押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习的生词,编写一段话,描述敕勒人民的生活环境。

答案示例: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的敕勒人民勇敢坚韧,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2. 朗读《敕勒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韵律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敕勒歌》。

2.理解《敕勒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敕勒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敕勒川吗?知道敕勒川在哪里吗?2.敕勒川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绘敕勒川的诗歌——《敕勒歌》。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敕勒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教。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敕勒歌》的背景和作者。

2.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拿出生字词卡片,一起读一读,认一认。

2.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内讨论,用这些词语造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敕勒歌》,感受到了敕勒川的美丽风光。

2.同学们要记住这首诗,回家后向家人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敕勒歌》,谁能背一背?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敕勒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

(二)课堂讲解1.教师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三)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圈出诗歌中的生字词。

2.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内讨论,用这些词语造句。

(四)诗歌欣赏1.教师播放《敕勒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歌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诗歌美。

1.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敕勒歌》,感受到了诗歌的美。

2.同学们要继续努力,学会欣赏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敕勒歌》,谁能背一背?2.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巩固诗歌内容。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1(5篇材料)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1(5篇材料)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1(5篇材料)第一篇: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1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1【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课件出示1)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板书: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19古诗二首《敕勒歌》。

具体内容包括:1. 熟读并背诵《敕勒歌》。

2. 理解《敕勒歌》的词句、背景及寓意。

3. 分析《敕勒歌》的韵律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敕勒歌》的字词、句式及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敕勒歌》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敕勒歌》,分析其韵律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感受草原的壮美。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学习《敕勒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敕勒歌》,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敕勒歌》的词句,理解古诗的含义。

(3)讲解《敕勒歌》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3. 例题讲解(1)选取一首与《敕勒歌》韵律相近的古诗,让学生分析其韵律特点。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敕勒歌》的韵律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敕勒歌》,体会其韵律美。

(2)让学生尝试背诵《敕勒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敕勒歌》的词句和韵律特点。

(2)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多背。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词句及韵律特点。

2. 《敕勒歌》背景及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敕勒歌》。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敕勒歌》的背景和寓意。

2. 答案:(1)见课本。

(2)背景:反映北朝时期敕勒人的生活场景。

寓意:赞美敕勒人的勇敢、粗犷和豪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敕勒歌》的韵律特点掌握较好,但在理解古诗背景和寓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____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覆盖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____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采用部件分析^p 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构造,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

“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

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构造,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

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局部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覆盖、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老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根底上讲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古诗的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的内容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草原景象,以及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难点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以及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PPT和音频资料。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是课本和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观察草原的美景,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2. 讲解:我会逐句讲解古诗的内容,解释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感受古诗的美。

3. 朗读:我会带领同学们朗读古诗,注意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韵律,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

4. 背诵:我会鼓励同学们背诵古诗,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同学们的背诵兴趣。

5. 实践:我会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古诗的题目《敕勒歌》和古诗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来展示古诗的意境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答案:草原是广阔的,天空是蓝蓝的,风吹过,草低现牛羊,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草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知识。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19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诗歌描绘了敕勒草原的壮丽景色,歌颂了游牧民族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 诗歌的朗读与吟诵3. 词语解析:敕勒、阴山、天苍苍、野茫茫等4. 诗句解析:诗句的节奏、韵律、意象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朗读和吟诵古诗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味。

3. 了解敕勒草原的自然风光,体会游牧民族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朗读与吟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敕勒草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

2. 学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敕勒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朗读与吟诵让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诗句的节奏、韵律,体会古诗的韵味。

4. 词语解析对诗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5. 例题讲解以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为例,分析诗句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敕勒草原的壮丽景色。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7. 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19古诗二首敕勒歌2. 生字词:敕勒、阴山、天苍苍、野茫茫等3. 诗句解析:节奏、韵律、意象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b. 朗读敕勒歌,体会其韵味。

c. 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2. 答案:a. 生字词解释略。

b. 朗读录音略。

c. 创作诗句示例:山青青,水潺潺,林间鸟语传佳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草原图片、讲解生字词、分析诗句意象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吟诵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敕勒歌》,并背诵。

1.2 理解诗意,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大草原风光。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2 借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2 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大草原风光。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够准确描述诗中的画面。

四、教学资源•《敕勒歌》诗文及注释•大草原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古诗朗读音频•教学课件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创设情境:展示大草原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画面,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敕勒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并讲解字义。

•学生跟读、齐读,巩固生字的读音和记忆。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尝试理解诗意,并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诗意,理清古诗的层次结构。

4.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强调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美景,尝试用古诗的形式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敕勒歌》第一课时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板书古诗全文,标注重点词语和节奏)七、课后反思课后,我应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过程。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我也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

看你读懂了多少?(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一)前四句
1.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想读读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还有谁想读?
5.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

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6.师:“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7.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
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二)后三句
1.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

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2.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

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3.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4.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5.‘‘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请你分析这句诗的意境?
6.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

诗中只写了景色,没有提
到敕勒人,你猜那些人在哪里?(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7.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那心情老好了!还有谁来读读?读出生机感、喜悦感;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指名读)
(三)写法指导:
看全诗,看板书:景物描写中有动态和静态描写,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风吹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四、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

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2.听范读录音
3.看节奏,朗读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5.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请3—4名学生配乐读)
6.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7.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

如果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配乐齐背。


五、画中展示:
1.师:“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2.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3.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

我们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古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最
真实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