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资料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圣才出品】
第2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书《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一、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均围绕着“道”而展开。
1.“道”作为概念的变迁(1)“道”的含义“道”的本义是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
与天相应的称为“天道”,与人相关的称为“人道”。
(2)天道观的变革过程①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天道”含有占星术的成分,它影响甚至决定人世的吉凶祸福。
②随着人智的开启,天人交感说受到批评和怀疑,日月星辰的运行变成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天道”基本丧失了神秘的色彩,成为自然规律或价值信念的代名词。
(3)老子在天道观的变革过程中所作的贡献老子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
他所建立的以“道”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2.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1)道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为“道”所生。
②“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也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③“道”有自己的实存性,即“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老子确信道真实存在着。
(2)“道”生万物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是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是由“道”所化生。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是由“道”一层层地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落实、下贯而成的。
③“道”创生万物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间既无意志,亦无目的,一切自然而然。
(3)老子宇宙论的评价老子为了凸显“道”的本始性,把“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
“道”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因此,老子的宇宙论并没有彻底摆脱神秘主义的影迹。
二、“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1.“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1)“道”运动的特征: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圣才出品】
第5章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一、《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1.道家思想的走向(1)一个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内在精神生命追求,以杨朱、庄周为代表。
(2)一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而为君人南面之术,属外在事功建构,主要指稷下学派的一批人物。
2.“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1)宇宙生成过程①“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一”最先产生出水。
②水生成后又反过来辅助“太一”,产生了天。
③天生成后反过来辅助太一,从而产生了地。
④天地形成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被辅助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太一”,而是天地自身。
结果由天地的相互辅助,便一步步地生成了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最后完成了一个岁时的周期。
(2)“太一”的内涵①“太一”是万物的本源(“母”)。
②“太一”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经”)。
(3)《太一生水》对本源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深受老子的影响①《太一生水》认为“太一”生成水和万物之后,就内在于水和万物之中(“藏”),这正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所表达的意思。
②《太一生水》说“太一”“周而又始”,老子同样认为,“道”“周行不殆”。
③《太一生水》把“太一”称作“万物之母”,老子则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④《太一生水》还沿袭了老子的“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功成而身不伤”“道亦其字也”等观念。
3.“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更具体、更系统老子曾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太一生水》对“太一”到万物之间各个生成环节有了细致的说明。
(2)《太一生水》提出“尚水”说老子讲“水”只是为了比喻道,《太一生水》则把“水”当成了宇宙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3)《太一生水》的宇宙论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太一生水》描述的是一种宇宙生成图式,但又和当时的一些技术性知识有关。
“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圣才出品】
第4章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这些“早期儒家”人物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开始致力于为“仁学”建构形上学。
一、“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1.“情生于性”与“性自命出”(1)“情生于性”“好恶,性也。
所好所恶,物也。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
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
好恶,喜怒哀悲,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即“情生于性”。
①“情”是人生而有之,本性如此。
②“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
③“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
(2)性自命出《性自命出》把“情”看作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无疑也就是说“情”是天然如此的。
因而它又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①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
②“天命”既指自然气化,“性情”则为喜怒哀悲,亦为自然生发的。
(3)对“情生于性”与“性自命出”的看法以“情”指“性”,归“性”于“天”,走向自然主义,是孔子思想的引申。
2.“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1)孔子的“情”与《性自命出》中“情”的比较①孔子的“情”主要还是指“亲亲之情”和由亲情推开与放大的对社会他人的关爱之情。
这种“情”是善的。
②《性自命出》中“情”已广涉于喜怒哀悲之一切情感,其对象也越出亲亲、社会他人而下逮于“物”。
“情”也可能被指为恶的情欲。
(2)“道始于情”①含义“道始于情”是指“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②对“道”的理解a.“长性者,道也。
”b.“道四术也,惟人道为可道也。
”(3)对早期儒家“情性”说的评价早期儒家指“情”为“性”,把“性”与“道”“情”与“理”的关系看作为一种相融性的关系。
3.“其性一也”与“其心各异”四海之内,其性一也。
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
(1)人的天然本性是一样的,都禀赋有喜怒哀悲之情。
(2)“用心各异”是由于所受的“教育”的不同导致的。
不同的“教”可以使人获得不同的知识、涵养,从而影响于人的情性。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圣才出品】
第6章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一、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1.“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和传播(1)“阴阳”观的生成与发展①《易经》虽没有直接讲到“阴阳”,但用“—”和“--”两爻代表宇宙间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显然即与阴阳观念相一致。
②西周末年三川地震,伯阳父认为是“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蒸”所引发,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业已基本形成。
③春秋时期,“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已提出了阴阳相克的观念。
④《老子》进一步把阴阳二气看做是万物生成、演化的内在根源,也就把阴阳理论发展为先秦最深刻的哲学形上学。
(2)“五行”说的起源与发展①“五行”源出于殷人对“五”的数字崇拜。
②西周末年,史伯始创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以“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为说。
③春秋战国,五行相克(相胜)、五行相生的观念出现。
(3)“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①《管子·四时》篇“春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夏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为火之子,故摄于夏;秋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冬气曰寒,寒生水与血。
”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顺序就体现了五行相生的关系。
②《礼记·月令》篇《月令》篇不仅把阴阳与五行连结起来,把四时、五方与五行配搭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关于宇宙世界相互联结、互相推荡的完整自然哲学体系。
(4)“阴阳五行”说的具体观点①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中给出的规则为依据。
②社会人事方面的一切举措,包括庆赏与刑罚等种种社会政治举动,都必须遵循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则,才会获得成功,否则将要引发灾祸。
2.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1)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①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本是齐稷下学者之一,他把五行相胜的观念与社会历史变迁相穿凿附会,创立了一套解释朝代兴衰的神秘主义理论。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一、道教的发端与早期道教的神仙说1.上古的神仙传说与方士的寻仙活动(1)道家哲学①老子思想与被称之为“黄帝思想”相结合并发展为黄老学,是道家的政治哲学。
②老子思想与庄子思想相结合并发展为魏晋玄学,是道家的境界(精神)哲学。
③老子思想与西汉的宇宙论相渗透并发展为道教,是道家的宗教哲学。
(2)神仙传说①《庄子·逍遥游》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②《列子·汤问》称“仙圣之种”所居住的仙境叫“归墟”,有“瀛州”“蓬莱”等五座仙山,“山之中间相距七万里”,庭台楼阁为金玉所做,到处生长着珍奇的树,吃了花和果实都会“长生不老”。
(3)寻仙活动①战国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之世,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州三大“神山”。
②秦始皇时亦派徐福、卢生出海。
③汉武帝一方面请术士炼丹,另一方面也派人外出寻不死之药。
2.道教作为宗教团体的创立(1)“太平道”①创立者张角兄弟。
②基本思想源于《太平经》。
③黄巾起义朝政腐败,秩序混乱,民怨沸腾。
张角以他的信徒为基础组成黄巾军发动起义,一度声势浩大,朝野震动。
④影响黄巾起义后被镇压,“太平道”亦为统治者所禁止。
一部分“太平道”信徒后来归入“五斗米道”,而“太平”的社会思想此后却构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信念。
(2)“五斗米道”①创立“五斗米道”由张陵于川陕一带创立,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张陵自奉为教主,信徒称“鬼卒”。
因规定凡入道者需纳信米五斗,故时称“五斗米道”。
②发展张陵去世后,其子张衡、孙张鲁先后承袭其道。
至汉献帝时,组织更为壮大。
后流传江南改名为“天师道”,南北朝时期,传到北方,进而发展成为道教主流道派。
3.早期道经与道教哲学(1)道教与汉儒宇宙论认识道教的神仙思想,即以作为宇宙生化的本源之气的灵性化为起点。
①道教与汉儒的分别在于:汉儒只满足于借宇宙生化确认现存世界的政治人伦秩序,而道教的神仙信仰则力图揭开宇宙生化的奥秘,并盗取生化之“天机”以求得生命的还原与永驻。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版部分核心知识点复习资料
哲学史纲要1.请解释中国古代哲学“以德配天”的含义和意义答:殷周时期,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变化,将原来以祖配天发展为以德配天,将原来宗教血缘崇拜发展为政治化道德化的祖宗崇拜,将外在的天神崇拜组建内在化道德化。
周公等人认为,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统治者必须以德配天,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
统治者要明德慎刑、勤政爱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以德配天。
1.请介绍孔子的仁学答:孔子哲学将礼的核心仁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挥,仁不仅是孔子哲学核心观点,更是中国哲学中心范畴之一。
微观角度:什么是仁(1)爱人为仁。
爱虽有差等,然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以礼修身另一方面也要求内在的自我建立,为仁由己。
(3)忠恕近于仁。
忠强调推己之心,恕强调尽己之心。
是仁道一体之两面。
忠恕未尽仁然而离人不远。
宏观角度:仁的不同层次(4)人的第一境界为圣人,“仁者”,圣与人统一境界为最高人格境界。
第二境界为贤人,“成人”德成于内而文见于外。
第三境界为君子。
贤人和君子都超越自然的道德人。
(5)人道是人文主义价值理想。
孔子所提出的忠恕、仁爱、仁义礼等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价值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和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2.老子“道”之用老子哲学体系范畴的核心是道。
老子贡献在于把道抽象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的范畴道之用有以下三点:①宇宙生成论:道生养万物②以虚无为用。
创造性来源于虚无,有无相生。
③老子以反向为用:1)老子看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2)老子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极限,主张提前预测设计,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3)老子主张从细小柔弱的事情做起,观察事物发展的征兆。
以免招来更大的祸患3.墨子“三表法”墨子提出了检验认识的三条标准:有本者,有原者,有用者。
上本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即以古代圣王记载、老百姓亲身体验以及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利益。
【最新+免费】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最新+免费】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最新编排】----------------------------------------------------------------------------------------------------------------------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txt大人物地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地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地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先秦时期地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地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地不同文化传统地区别.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地战争.,、宣扬"禅让"制度.3、天下为公.夏朝自禹至桀,7君,4世,从公元前,,世纪到前,7世纪.商从汤到纣,3,帝,7世,公元前,7世纪至前,,世纪.殷商西周地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氏族制地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作为统治阶级地殷人,是以整个氏族地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地;另,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地人们,也以血缘亲族地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地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地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地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地不同,创设礼仪规范.,、殷人地帝所表征地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地自然地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地与国家政治地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地身份获得支配世界地最高权力地.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地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地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地.3、周人地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地超越意义. "德"地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地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地权力与给予,定地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地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地,条重要古训.天地自然生殖地特点、人格神地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种价值理性地品格.帝向天地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地转变.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地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地典籍,最有价值地是"德"地观念地提出. 《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地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以繁杂地莁法取代只问,正,反地地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地丰富感受. ,、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地认识.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地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地支撑.后来地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地原则而成就人地"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重要地价值源头地意义.春秋时期地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0年. 春秋开始于前7,,年,止于前48,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地分裂与诸侯国地离心.还有深层次地原因: 生产力地发展地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地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地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地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地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地上升.,、变法潮流,、废弃氏族制地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地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 ,、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地上下流动.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地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地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地权利;4、推行耕战政策,3、《诗经》地"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地理性走向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周颂》表现了周人地基本地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地作品.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地神地意识进,步消退了,人们地思想进入了理性化地过程;另,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地"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地,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地,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地就是这样,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降及战国,各国内部地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地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四、"士"阶层地活跃与"百家争鸣"地格局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地阶层.到春秋,"士"这,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地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地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地,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沐浴在神明地临照时期:人们依,定地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与和谐中. ,、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地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 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地,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己之私而自以为得.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地起源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地关系问题,人生存地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地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地自由得到巨大发展.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地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地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地工作地,他们地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地永远尊敬;道家、名家,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地、解构性地,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地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地努力是"重新建构"地,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地蓝图地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地与工具地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地、具平民化色彩地新地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地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地范畴,并借助"仁"与"命"地分立,凸显了人地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地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地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地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与命与仁"地观念结构从天到命地变化到春秋时期,天地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地时候是指客观世界地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地终极来源于意义.从,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地基础上.命--人之外地主宰力量.是,种盲目地客观必然性,即"时命".这种状况是偶然地、暂时地.坚信天道是公正地,具终极支配意义地.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地、价值地品格;作为公正地天道,其终极地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孔子没有明确地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地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地限制地."仁"地凸显与"仁学"地关系,、仁地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地"类本质"地意义.,、仁地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3、仁地族群本位性.个人地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地.4、仁地践行.关注人地日常具体行事."为仁由己"地道德哲学明确地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地主体性原则.仁作为道德地基本意识,、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道绝对命令.,、道德责任意识:仁地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地生存与发展中,有,种不可推卸地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仁地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控制地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地更高层次地要求.仁作为道德地基本要求,、处理亲属人际关系地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处理,般人际关系地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3、最高地道德要求中庸.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地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地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地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地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地方案,从而使相关地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仁"与道德修养地基本方法,、求之于己.,、笃信好学.3、躬行实践.最终目标是成圣."为政以德"地治国之道"道之以德"地治国方针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地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地需要.,个有修养地人,他地理性精神即体现于,种有序生活中.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地作用. "无为而治"地领导方式最小地领导行为,,是修己,二是用人."修己以安百姓"地治国目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庶--富--教,是孔子地安民三部曲.孔子哲学地思想史价值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地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地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地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地意义.,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地道德操守,另,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地孔颜乐处. 老子《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以道为终极本源地宇宙论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地论证.形成第,个比较完整系统地宇宙论.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独立地、无对待地、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但是与自己地实存性.本源不能是绝对地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地.到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地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地.无是无名地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地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是,个自然地过程,无意志、无目地、自然而然. 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地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个重要奠基者. 道设置于混沌未分地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地,种存在状态,还是,种有气之前地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地,"太,"后来被奉为神."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地辩证展示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反:,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切事物皆运动,,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个渐进地过程.由宇宙论开出地人生观和政治论"道法自然"地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自然无为.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地成分.,、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谦下、守雌、不争.3、致虚守静.小国寡民地社会理想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地追求都带有空想地性质.老子哲学地历史地位对道体地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地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地辩证法思想.他地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地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地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地提升成了中国哲学地,个显著特点.【英语格言】 Be considerate towards the poor.要为穷人著想.(二)墨子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兼以易别"地社会政治理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但与"仁爱"不同.,、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在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3、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地原则.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地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地结果上和极端地利己主义并无不同.儒家以亲族为起点地推及之爱,注入了贵族性地"恩泽"成分,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地分割与界限.墨子抹去人我差别,带有平民性地空想色彩. 非攻:比较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地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尚贤"与"尚同"墨子地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地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地界限.尚同--,切有关善恶、是非地意见都必须统,,服从上级.,是思想地统,,,是政治地集中.社会背景是,,家,户式地、独立而分散地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必须由氏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地任用,也由世袭制转向选举制.国家地统治走向中央集权.但是尚同地结果却只能是暴政,经过法家地吸收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地专制主义思想地理论源头之,.二元分立地世界观构成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地主宰.,、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3、天对人地行为能够进行赏罚.实际上,天意就是墨子自己地哲学主张.这,点恰恰与春秋战国之交天命论中,敏以代替天意地演进趋向吻合.还有,层意思: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方面,分散地独立地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为目标地前提下,不可避免地走向中央集权;另,方面,作为中央集权地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地个人.孔子思想被认为是贵族性地和保守地,然而却倾向于理性和文明;墨子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地和革命地,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和服从.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地绝对权威相矛盾. 她是继孔子子后又,次把人地主体性地另,面以系统地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地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地行动主体性."三表法"与经验主义地认知主张三表法:偏重于经验地证实和证伪.察类明故法:偏重于理性地分析和推得.三表法地经验主义取向本之:根据前人地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地典籍.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属于归纳地范围.以至于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地真实与幻觉. 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相当于现在地验证方法.三表法是,个完备地彻底经验主义地方法论系统."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地最早表述察类知故--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地内涵和外延地确定性,保持意义地,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地事物混为,谈地现象.明故就是追问,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地原因.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地过程.触及到推理问题:"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类、故、理". 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地矛盾仍然存在.(三)早期儒家早期儒家地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地深化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地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地."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地"情性"说性有善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情作为人生而有之地,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地.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地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地,物是外在地.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具有浓重地自然主义色彩.自然主义地精神追求在孔子那里也可以找到影迹.孔子地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地引申."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道是从引导、调适情地过程中发展出来地.道之与情地关系,以长、养述之,显见,在那个时期,情与理地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地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就是说,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地位置.说明这些儒士既然固守着贵族精神地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种平衡.《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地、经验知识性地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地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大学》、《中庸》地性命观《大学》地"修齐治平"思想大学原指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即新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三纲"追求"至善"这,点说,"本"是自新.就"八目"地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大本就是仁德."格物"就是以德为本,儒家所说地致知并不是探索自然之物,而是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致知称为"名善之要".其次,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地,最后,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地,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地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地追求.《中庸》致中和地体用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认可能够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皆中节地内在本有地根底地"中"为"性".实即以"善"为"性".《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地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地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地追求获得了存在论地支撑而进,步强化了."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地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地路向.所谓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义,但《中庸》地作者却把它说成是贯通天人地绝对精神.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地合,之道.进,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地"仁学".【英语格言】 Better an open enemy than a false friend.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四)孟子把孔子提出地仁地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 孟子把孔子所谈及地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地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地自我内在精神心理地,种检视与反省地基础上.如果说《大学》地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地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使人道获得客观地意义,那么孟子则由于把仁注入人地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地方面加以深化了.由"本心"论"本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发为"仁义礼智"四德.心、性是先验地,情是经验地.从"尽心"、"知性"到"知天"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地善地价值取向地先验性与绝对性地范畴,他地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孟子"存心养性"地道德修养学说"仁义礼智"地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以"仁义"为主.仁--推爱.义--敬长.强调君臣之义.智--了解仁义地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礼--对仁义地内容通过,套仪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反求诸己"地道德自律意识这是最切近地道路."养吾浩然之气"地崇高人格追求主要靠内心地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地磨练.孟子以仁心行仁政地治国理想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地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地关系,还保持着,种互相依存地亲和性. "得民得心"地王道学说"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先义后利"地价值取向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地追求就会纳入正确地轨道.对老百姓则先利后义.带有实用色彩,统治者无法接受,然而,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地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地基本信念."劳心劳力"地分工主张,方面指劳动分工地重要性,另,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地必要性.孟子对现实政治地批判精神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地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地战争.还指向,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地士人.庄子部分,写得很糟国家图书馆发现了,批手稿,据说是十世纪,位叫赫伯特?阿里拉夫斯基地巫师地手迹.所以便请我来进行鉴定.这方面地专家世界上只剩我,个了.所有地理论全都。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绪论一、社会历史概况1.宋代变化状况(1)宋代门阀士族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中小地主阶级;(2)门阀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佃耕制取代了荫户制,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北宋统治者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带兵的权力;(2)北宋统治者在军队实行将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并派遣大量的文官做地方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政,使地方节度使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3)北宋统治者继续完善科举制,使科举制成为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这就将大量的庶族地主吸引到统治阶级营垒中来了;(4)北宋政府实行扩军政策,每遇饥荒,就大量地招募流民,既防止流民起义,又扩大了武装力量。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后果(1)科举与恩荫造就了大量的官吏,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顽症——冗官;(2)扩军与将兵分离的政策造成了其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顽症——冗兵;(3)冗官、冗兵以及北宋向辽、夏、金的纳贡,造成了经济体制当中的顽症——冗费。
4.北宋的改革(1)庆历新政,其核心是吏制,即试图通过精兵简政、振顽起懦,以解决冗官、腐败与办事不力的问题,但最后却败于“朋党”之议;(2)王安石变法,其核心是解决财政问题,即试图通过开源节流以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最后却废于新旧“党争”。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1.三教并存(1)隋代以来,佛教一直居于三教的峰巅,至唐代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灵秀之气的禅宗,并深入人心;(2)唐代,道教充分利用皇家宗教的招牌,从宗教的组织规模到教理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3)随着韩愈反佛的呼声与古文运动的崛起,儒学正以新的形式萌生着复兴的希望。
2.三教相互吸取(1)佛教中国化当佛教以“格义”的形势走进中国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文化靠拢了。
而禅宗的形成,则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道教向儒家靠拢中唐以后,当道教的形式与理论基本具备以后,主要向儒家靠拢,表现为从外丹神仙之说向内丹心性理论的发展。
冯达文版中国哲学史笔记最新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圣才】
第2章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一、概述1.方以智科学哲学的形成原因(1)理学的发展本身酝酿着反理学的种子;(2)传教士来华、西译书籍的传入推动气学的发展,明政权的灭亡加剧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与对格致实学的重视。
2.方以智(1)简介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
明季“四公子”之一,后为清兵所捕,死于南昌解运广州的途中。
(2)哲学思想①方以智自觉地借鉴了西方的质测之学,形成了“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使气学形成了一次重大的转向,使其落实于格致实学之中;②方以智继承气学传统,形成了气-火互诠互释一元论,并用“无二无一”“合二而一”表达其矛盾观;③方以智依据质测之理,第一次区别心脑的不同作用。
二、“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1.知识的分类(1)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
(2)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相当于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3)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相当于现在的哲学。
2.对方以智知识分类的评价(1)从认知方式来看,质测与宰理都具有实证实测的性质,因而都属于具体的实证学科;(2)通几,它既难于证实,又难以伪证;(3)方以智划分这三种学科实际上就相当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其关系也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质测即藏通几”“通几护质测之穷”(1)质测即藏通几①方以智从质测的角度看通几,认为质测包含着通几,即具体科学包含着哲学的道理,通几落实在实证科学之中,通几只有质测化才能真正发挥通几的作用;②方以智的“质测即藏通几”不仅包含对前人的批判与反思,对于新崛起的气学,也有明确将其格致化、质测化的指向。
(2)通几护质测之穷方以智从通几的角度看质测,认为质测不能穷究天地万物所以然之理,而通几则可以“护质测之穷”,对质测的缺陷进行弥补,因而通几有不可废弃、不可或缺之处。
质测只有以通几为方向和指导,才能真正发挥其经世宰物的作用。
4.质测通几不可偏废(1)质测和通几①只重质测,不重通几,就会限制质测作用的发挥;②只重通几,不重质测,难以发挥通几高屋建瓴的作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道教的国教化与隋唐道教哲学)【圣才出品】
第8章道教的国教化与隋唐道教哲学一、由隋入唐道教的繁荣与重玄学道教发展采取的理论形态,初为重玄学,后为内丹学。
1.道教的繁荣及其在唐初的国教地位(1)隋文帝与隋炀帝都看重道教。
(2)唐代,道教被尊为国教,道教与道家经典的地位提高。
(3)道教义理由重视炼形固体的外丹学转变为偏重精神修炼的重玄学。
2.成玄英、李荣建构的“重玄学”(1)发展缘由重玄学是借鉴佛教中观论,通过重新注疏《老子》《庄子》等经典发展起来的。
(2)代表人物和作品①成玄英,著有《老子道德经注》《庄子疏》。
②李荣,著有《道德经注》。
(3)目的重玄学旨在把宇宙论转变为本体论,把神仙道教转变为心性道教,偏离道教原有的思想特色。
二、盛唐时期道教的性命说1.司马承祯、吴筠的“性命”理论(1)代表人物①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天隐子》。
②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心目论》。
(2)基本内容①回归道教的神仙追求,回归宇宙论。
②重视养气说和炼丹术,也依然认可提升精神的重要性。
③提倡性命双修。
2.仙道理论的转向与内丹学的兴起(1)背景①服食外丹往往不能成功,甚至会导致死亡。
②《老子》与《周易参同契》联结作出解释后,形成内丹学。
(2)代表人物苏玄朗,内丹学的创始人,又称苏元朗。
(3)基本观点人是天地宇宙至精至灵的产物,人无需假求身外之物以炼精固神,通过来修行炼形(气)、炼神、复性。
(4)影响内丹学自苏元朗正式提出之后,经历盛唐时期性命双修学说的展开,至唐末五代又得杜光庭、彭晓等人的光扬,入宋之后,遂成为道教仙学的一大主流。
三、道教信仰提供的思想史意义1.道教的认知与评价(1)道教为中国文化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2)道教为中国文化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史料。
(3)道教承认身体与世界、万物与本源存在的真实性,其探索精神就是一种科学冒险的精神。
2.道教的问题在于认识的具体内容与具体说明。
(1)道教认为“元气”是宇宙世界的生化本源。
“气”是指一种宇宙生命力。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 (2)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1. 介绍《新编中国哲学史》是一本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重要思想与学派的论述,深入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和特点。
本文将对《新编中国哲学史》进行读书笔记与典型题的整理,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2. 笔记2.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始终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是儒家经典,对于理解儒家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的思想:孔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君子”道德标准,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
2.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道”,强调与自然相合与自然无为的观念。
•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道家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的思想:老子认为尊道是治理世界的最高原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人需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抗拒自然。
2.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墨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兼爱”,主张全人类的平等与和谐。
•墨家经典:《墨子》是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墨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墨子的思想:墨子强调爱的普遍和无私,主张通过爱与和谐来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4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名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名与实”的关系,追求实际与虚名之间的平衡。
•名家经典:《名家伦理》是名家思想的代表作,对于理解名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孙龙的思想:公孙龙主张名实要相符,通过言辞的精确来达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3. 典型题3.1 儒家思想题1.论述仁与礼的关系。
2.孔子的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观点分别是什么?3.2 道家思想题1.解释道家思想中的“道为无为”的含义。
2.老子认为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3.3 墨家思想题1.兼爱与利益如何相互关联?2.墨子的兼爱思想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3.4 名家思想题1.论述名家思想对言辞和言辞技巧的重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圣才出品】
第1章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一、汉初的“无为”之治与《黄帝四经》的流播1.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活跃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的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实为战国后期一些思想家为适应社会需要,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体,以托名于黄帝的刑名法术为用,兼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熔铸而成的一种新的道家学派。
这一学派大致初萌于稷下学宫,体现于《黄帝四经》,集成于《淮南鸿烈》。
2.“无为”之说与“文景之治”(1)“无为”之说①背景暴秦覆灭,经历了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凋敝,因此,为安定社会、恢复生产,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之治。
②提出过程汉高祖刘邦命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
陆贾乃著《新语》一书,其《无为》篇即以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剖析秦亡的原因与治国的要领。
高祖一方面要求官员务以节俭为尚,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对内“与民休息”、对外“和亲”保境的治国方针。
(2)“文景之治”经过六七十年休养生息,汉帝国进入了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的“文景之治”时期。
3.合“无为”与“法治”为一的《黄帝四经》(1)概况《黄帝四经》在汉初流行,内容包括《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
(2)主要观点①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②“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形质是虚无,其化生天地万物有一定的法则与规律。
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发展,即是这种法则与规律的体现。
③认识并遵循规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必然招致灾祸。
④《黄帝四经》的方法论,是从对“道”的认识中引申出来的。
只有掌握与运用“相与相成”的方法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⑤在强调尊重规律的前提下,也承认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⑥提出了在确立“刑名”“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
(3)思想体系①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②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在确立“刑名”“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
(4)《黄帝四经》与《老子》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把“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的本质是虚无,“道”有自己的法则与规律,天地万物的存在于发展即是这种法则与规律的体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孔子的“仁学”给出的传统,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其四是“仁”的践行,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更具重要意义。
第二节“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孔子在这里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仁”最为道德的基本意识孔子说:“仁者安人,智者利人”。
就是说,仁者要把“仁”最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最为自己成就事业之方,他们都具有或者应该具有的道德意识:1、道德义务意识。
“仁“的精神是“爱人”,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2、道德责任意识。
“仁”的体现是“忠恕”,“成全他人”与“宽恕他人”,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
“仁”的实施方法是“克己”,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
为“仁道”而牺牲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把孔子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区分为以下三类: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重视孝悌的作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除“忠恕待人”外,孔子还提出了“恭、宽、信、敏、慧”等道德条目。
“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地待人处事,都是随处指点“为仁”中阐发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3、最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一个如何把握的度的问题。
孔子提出“中庸”,作为最高道德要求。
“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常行为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
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为“中行”。
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
孔子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的共生、共存、共发展。
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庸也》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这里体现的正是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原则;要从身边做起,则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践行特征。
1、“求之于己”。
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训自觉和主观努力。
2、“笃信好学”。
孔子十分强调学习。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躬行实践”。
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
孔子“为仁”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的是“成圣”,“成圣”构成他的最高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的统治者以“圣人之道”治国,则构成他的最高社会理想。
第三节“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在孔子看来,治国者的道德行为对老百姓具有巨大的影响;治国者推行“德治”,老百姓就会受到德风的熏习,会像“众星绕北辰”一样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在这里,“德”既是管理的手段,又是领导的方式,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一、“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1、“道之以德”指的是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
2、“齐之以礼”则是指以礼仪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二者,孔子虽然认为它们不能完全控制人心,但是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作用。
二、“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孔子希望治国者通过“为政以德”而取得“众星共之”的效果,这是在提倡一种“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
“无为而治”其实就是现代管理中的“最小——最大原则”,即如何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一是修己,二是“用人”。
这是一种以道德为导向的“无为而治”。
三、“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孔子在为政以德的治国方针贯彻在治国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修己安人”。
三个步骤:1、“修己以敬”。
指治国者的自我管理。
2、“修己以安人”。
指的是对各级官吏的官吏。
3、“修己以安百姓”。
指的是对老百姓的官吏。
庶之——富之——教之,让人民过上富足而文明的生活,这就是孔子的社会理想。
第四节孔子的思想史价值孔颜乐处、内圣外王第二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第一节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一、以“道”最为概念的变迁什么是“道”?“道”的本意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
与天相应的的就叫做“天道”,与人相关的就叫做“人道”。
“天道”意指日月星辰等天相运行的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中一些行为规范。
老子所做的杰出贡献就是首次把“道”抽离出来,最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论证。
宇宙论的特点是确定宇宙万物同出一本源,并由同一本源的生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现存状况与变化法则。
二、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1、在老子看来,“道”首先就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由“道”所生。
而道是独立的,无对待的。
2、“微”是无形,“希”是无声,“夷”是无迹。
旨在强调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完全超乎感觉的范围。
3、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说“道”是绝对的空无,“道”有自己的实存性,从感觉经验的角度看,“道”的这种是有若无,实而无形的特点确实显得很玄妙,甚至很乖谬。
本源当然不是某种具体的物,所以“道”必须是无限的,而无限的东西必定是无形无象的,更不可名言指称;但本源绝对不能是绝对的无,“道”是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
更何况,“道”本来就不是由经验来发现,也不能由经验来发现,它实际上是老子超越经验,从有形的世界突围而进入无形的领域才悟到的。
这里的无实际上是无名的缩略语,无名是对道体的另一种表述。
“建之以常无有,而主之以太一”。
“道”、“太一”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这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由之,它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
第二节“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在老子那里,“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一、“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
“道”的运动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运动。
“道”创生天地万物。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
“反”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
“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二、经验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展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不是决定了老子整个思想的基调,而且成为他观察纷纭的现象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政治问题的法宝。
1、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变化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有区别、有对立。
“道”自身即包含自我分化的潜能。
因此,在经验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2、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
本源之“道”能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在从有形质恢复到无形质。
充分说明对立面相互转化是一个普遍规律。
3、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进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比作为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抱有一种深邃的辩证观念。
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节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从理论的层次看,老子的思想系统是由宇宙论向下落实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但从立论的宗旨看,其宇宙论却是为了解决政治和人生问题而建立的。
一、“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诉求老子借宇宙论所要解决的,其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实问题或自然哲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价值的源泉与标准有关的问题。
他对本源之“道”及其特征的种种描述,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处于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和人生寻找一条应当遵循的普遍准则。
老子哲学的这一特点使得宇宙论与人生哲学很难区分。
本源之“道”的所有特征都是人的价值准则的一种投射。
甚至,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分也成多余。
凡是与人的活动相关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归根”、“复命”、与“道”合一。
治身与治国并无二异。
把“道”落实到人身上,成就的就是常德,孔德或玄德的人格;把“道”落实到社会中去,成就的就是没有矛盾与纷争的至德之世。
修身之过的原则:第一,“自然无为”。
“自然”是从肯定层面讲,意思是自然而然,依其本性来发展。
“无为”从否定层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第二,“柔弱不争”。
“不争”实际上是“柔弱”的一种表现。
“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
其具体表现为谦下、守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