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形势政策论文——论中日关系

形势政策论文——论中日关系

形势政策论文论中外大国关系——日本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式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

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格局都有着重要影响。

近两年来,中日贸易关系渐趋佳境,但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原因主要在于钓鱼岛问题、外国势力的干涉、日本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历史遗留问题等。

经过多年的贸易往来,尽管冲突不断,但中日两国清楚的认识到,不管世界的格局怎样变,双方的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只有双方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可改善双方关系,促进发展。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经济共同发展一、中日关系的现状:1、中日经济关系现状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日本已经连续十一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的贸易合作不仅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于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即使在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问题,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日经济关系“危”与“机”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危机带来的挑战正在被逐步克服,中日贸易逐步恢复,不过这只是中日关系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其间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2、中日政治关系现状中日政治关系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历史问题则是影响中日政治关系的发展的核心问题。

现今,在钓鱼岛归属这一问题上,双方存在分歧。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但日本仍然对其虎视眈眈,妄想将其作为自己的领土行使主权,原因是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中国钓鱼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其次,日本对于台湾的态度也是引起双方政治纠纷的重要原因。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台湾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日本对此的态度却十分“暧昧”。

浅析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海天相望的近邻。

中日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大国,继续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不仅对我们两国,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中日关系在各自对外关系中显然居于重要地位,但进入世纪之交,中日关系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状况。

本文主要分析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中日两国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国应对的对策。

我认为,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或是至今的摩擦,两国问题在和平沟通和交流的条件下还是能够和平解决的。

一、中日历史关系甲午战争后,日本伙同西方列强,加剧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把中国视为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场所,直至公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新中国建立后,日本又加入美国的反华包围圈,中日在政治上相互隔绝二十多年。

40年前,中日双方签署《联合声明》,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俗话说“四十不惑”,两国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日本的购岛行为而急剧恶化。

中日关系正除以一个关键阶段,是进是退,关键取决于双方能否把握机遇,进行积极的政策互动,这就需要我们认清规律、把握大局,抓好关键、用好机遇、实现局部利益与总体有好的再平衡。

一.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

随着两国的发展,摩擦和矛盾不断发生,我认为中日两国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历史问题,二是钓鱼岛问题,三是能源问题。

1.历史问题。

满清时期,清政府的腐败、军队的颓废,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震惊了全世界,历史上的强国竟沦落至此。

相反,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的道路,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蓄谋已久的侵略——日甲午战争终于爆发,结果是中国惨败。

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中日两国的摩擦一直没有消灭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大扫荡——三光政策等等,这一系列的历史问题,造成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给中日两国关系带来严重恶化的后果。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政冷经热"是对当前的中日关系的最好概括。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1、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日本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伙伴国,至2000年末,日资企业对华投资合同累计达20371件、387亿美元。

与贸易同样,1996年以后呈减少趋势的对华投资于2000年又开始回升。

日本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也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发展资金的不足。

据统计,从1979至1998年,日本共向中国赠送32.2740亿美元,贷款99.5660亿美元,总共达131.8400亿美元。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远远超过第二名。

以往四次提供的日元贷款都是10年宽限期,30年偿还,利率虽有若干变动,但是仍然很低,而且赠送的部分也达到相当规模,约为贷款的1/3。

日本的对华ODA,从大规模日元贷款所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由大使馆或总领事馆批准的小规模无偿援助所修建的乡村学校或道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开发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中国茶叶对⽇本出⼝贸易的现状分析[键⼊公司名称]国际贸易论⽂中国茶叶对⽇本出⼝贸易的现状分析摘要:中国茶叶产业⼀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虽然中国的茶叶出⼝量不断增加,但是中国茶叶的出⼝量增长缓慢,国际竞争⼒初步下降,影响茶叶出⼝贸易的发展。

本⽂以⽇本为实例,分析了中国茶叶对⽇本出⼝贸易的现状,运⽤了市场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中国茶叶进⾏SWOT分析,并总结了影响中⽇茶叶贸易的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些促进中国茶叶出⼝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茶叶、国际贸易、⽇本、现状、SWOT分析、影响因素⼀、中⽇茶叶贸易的现实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茶树的国家,在世界茶叶⽣产和贸易中具有重要作⽤。

⽇本是最早引进种栽我国茶叶的国家,是世界茶叶主要⽣产、出⼝和消费国之⼀,然⽽由于种种原因,⽇本步⼊茶叶进⼝国的⾏列,⽇趋依赖国际市场。

⽇本在我国茶叶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003年⾄今⽇本⼀直是中国茶叶的第⼆⼤出⼝国,⽽我国也⼀直是⽇本最⼤的茶叶供应国。

然⽽随着茶叶种植国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种种原因,中国茶叶在⽇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解和分析影响中⽇茶叶贸易的因素对促进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具有⾮常⼤的现实意义。

1987年,中国茶叶贸易量为18.64万吨(其中出⼝量为17.43万吨,进⼝量为1.21万吨),1990年贸易量增加为20.12万吨(其中出⼝量为19.55万吨,进⼝量为0.57万吨),到1999年,贸易量为20.15万吨(其中出⼝量为19.96万吨,进⼝量为0.19万吨),此后贸易量逐渐增加,2007年贸易量达到29.49万吨;相对⽽⾔,贸易额的增加趋于平缓,由1987年的3.7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6.17亿美元(数据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doc/f9fa9cc95022aaea998f0f5a.html /db/default.aspx),由上述数据可以推算出中国茶叶出⼝量近年来增长较缓慢。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毕业论文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毕业论文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1000字中日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亚洲地区的核心。

这一关系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安全等多种维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次起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调整和改善。

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中日关系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外交问题,例如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都是这一关系发展的主要考验。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紧张,中日关系的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中日之间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领土争端等,但两国之间建立的互利合作框架为关系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两国的互动合作不断增加,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如经济、文化、教育等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这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的局面。

然而,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历史和领土争端等问题对关系的修复和稳定形成了威胁。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伤痛,中国公民至今仍在反对日本为其历史错误付出的代价和道歉问题上持续施压。

另外,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报道,日本政府依然坚定地坚持对东海诸岛的主权要求,这使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加剧了地区的紧张程度。

面对这些挑战,中日两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调加强沟通和理解,以建立共同的合作机制来推进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政治层面上,双方应该加强高层互动和对话,通过常态化的双边会谈和国际机制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和矛盾。

除此之外,两国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这有助于维护和巩固这一重要战略性关系。

在这个方面,特别是加强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演化,这有助于改善两国经济互相依存关系。

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两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各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特别是加强人才交流方面等,以推动更加紧密的人民联系。

总体而言,中日关系随着两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

两国共同在区域和全球事务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中日的友好和互济关系必将不断优化,并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同时增进地区和世界和平。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农产品贸易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农产品贸易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农产品贸易【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农产品贸易摘要:中日农产品贸易是一种互利、互惠、互补性的贸易。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日农产品贸易前景乐观,但同样面临着不断的农产品贸易摩擦。

因此,我国应对此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日农产品贸易;互利性;互补性;贸易摩擦一、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第一、WTO农业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农产品贸易开始走上制度化的道路。

市场准入规则是通过关税壁垒、关税升级问题等形式成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障碍,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迅速减弱,而非关税壁垒则愈显其重要,它将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农业时常用的主要手段。

第二、发达国家为了争夺贸易利益加强了保护贸易措施:一方面,大肆补贴出口,积极推销农产品,酿成激烈的贸易战。

另一方面,加强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进口,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力。

刘多田(1994)认为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农产品进口国,指出“药残"是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并进一步对“药残"问题提出了对策分析。

指出日本农业缺乏比较优势,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对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极高,农业结构相对集中于水果和蔬菜,农业发展后继乏力,这是日本农业的现状和特征。

面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和开放市场的巨大压力,日本农业面临能否生存和如何生存的问题。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日本极力主张农业多功能性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农业,维护国内农业生产者的利益,由日本农业现状和特点所决定。

张德化(2002)论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农业的生产落后,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必须在WTO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正确运用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农业补贴和农产品的缓冲储备政策,建立稳定和规范的风险保障机制。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最新中日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简介
本文将对当前中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现状分析
中日近年来不断升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征收关税:两国相互征收高额关税,对彼此的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这导致了贸易规模的减小和贸易壁垒的加剧。

2. 技术出口管制: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实行了严格管制,中方认为这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公平制约。

3. 贸易不平衡:中日贸易存在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出口相对较多,而日本对中国的进口有所限制。

影响分析
中日对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1. 经济增长放缓:由于贸易壁垒的加剧和贸易规模的减小,两
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2. 投资减少:由于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企业对投资的意愿减少,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合作。

3. 技术合作受阻:由于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两国之间的技术
合作受到了限制,阻碍了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当前的中日,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
1. 多边贸易合作:加强中日两国在多边贸易框架下的合作,通
过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2. 强化沟通对话:加强两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解
决贸易争端,避免产生新的。

3. 深化经济合作:加强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推动技术转让
和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4. 寻求第三方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减少对中
日的依赖,降低带来的影响。

结论
中日贸易摩擦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通过采取合适的对策,可以实现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平稳发展,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1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论文

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论文

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摘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多极化中日关系发展前景引言: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中日关系面临的领土争议存在和历史问题仍未解决,如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纠纷牵扯到海洋界线划分、海洋资源分配等复杂间题中方已开发了属于大陆架延伸海底的油气资源,日方提出吸管效应并要求共同开发。

双方领导人恢复互访和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后,日方在此问题上更是志在必得。

共同开发问题涉及许多复杂敏感因素,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运筹。

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问,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一、多极化下的中日关系当前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处于大的整合和调整时期。

主要表现是:在国家利益的构成中安全问题的地位下降,经济问题地位上升。

国际冲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中日关系是关系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和中日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

对此,日本是极为重视的。

1989年后日本首先恢复了对华援助,1997年日本又将外交目的明确表述为: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改善与俄国之间因领土问题而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关系。

我国领导人近年来也频频对日本进行高级别的访向。

但是,中日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日本急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依附美国,做美国制约中国的马前卒。

在人权、民主、核武器实验、对华贷款等问题上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对一些历史问题极力回避;日本政府官员接二连三的“出言不慎”;对钓鱼岛事件持明显的支持纵容态度;尤其是日本与美国拼凑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明显是借助美国制约中国。

中日化工产业内贸易变迁动因对策论文

中日化工产业内贸易变迁动因对策论文

中日化工产业内贸易变迁的动因及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大主要的经济体,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

在化工产品贸易领域,日本为中国化工品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日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作用在不断凸显。

发展中日化工业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化工产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可带动中国化工产品贸易结构的升级,有助于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促进化工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日贸易化工产业贸易变迁一、中日化工产业内贸易动因分析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

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经济规模、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经济规模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或对外开放程度、双边贸易国家的地理位置等。

产业特征因素包括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及外国直接投资等。

下面选取国家经济规模、国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外商直接投资这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国家经济规模当国家经济规模较大时,它不仅为生产者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活动空间,也为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加强对差别化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规模的增大,消费者人数和消费者的数量也将增加,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旺盛。

所以,当两国处于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家规模的扩大,为产品的规模生产提供了市场保证,同时为差异性产品的生产创造了需求条件,有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人均国民收入相似的收入水平容易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模式与消费偏好,并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

若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其需求结构相似度越高,对彼此的产品需求也越大,两国之间潜在的产业内贸易就必定会越大。

所以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两国人均国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会促进中日化工品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中日关系 论文

中日关系 论文

(一)历史问题。

1998年,日方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虽然这一道歉姗姗来迟,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

更加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日本政府也开始美化其侵略战争,否认当年侵略中国及亚洲各国的历史。

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

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那段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

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仅在90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愤填膺。

60年前,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

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1990年110日)。

(二)钓鱼岛问题。

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摩擦。

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

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

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

”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

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

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

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

最近日本又荒唐地制造出“购买钓鱼岛”事件: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募款“购买钓鱼岛”,有媒体报道称,4月27日开立的募款帐户到5月8日为止,已募得3.14亿日元。

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论文

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论文

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论文摘要:中日是亚洲两个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机电产品产业是两国之间的重要贸易领域。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合作。

一、引言中日两国一直都是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机电产品产业是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机电产品主要包括电机、发电设备、通讯设备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造业、能源、通信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日机电产品的贸易情况,探讨两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1.产业规模与增长趋势中日机电产品产业规模庞大,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电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机电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而日本的机电产品制造技术和创新能力也非常强大,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机电产品的需求。

2.产品贸易结构三、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1.贸易不平衡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着明显的贸易不平衡。

中国对日本的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远大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规模。

这主要由于中国的制造业定位为全球工厂,大量出口机电产品给全球市场,其中包括日本市场。

而日本则更多地依赖中国市场,向中国出口机电产品。

2.技术壁垒四、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建议1.拓展产品贸易领域2.减少贸易壁垒3.提升贸易平衡结论: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两国重要的贸易合作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贸易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能够为进一步促进中日机电产品产业的合作提供参考。

双方应加强合作、拓展贸易领域,并减少贸易壁垒,以实现更加平衡和合作的中日机电产品贸易关系。

中日关系论文1

中日关系论文1

中日关系论文LYUN将来君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

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

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

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

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

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

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FTA论文:FTA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FTA论文:FTA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FTA论文:FTA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中文摘要】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国际分工格局进入了重整与再平衡时期,美欧国家经济萧条与市场萎缩,促使各国地将注意力转向了经济发展和拥有巨大市场的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自由化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日韩三国FTA的构建问题逐步提上日程。

农产品贸易是中日韩三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韩国已成为我国极为重要的农业经贸伙伴,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两大重要市场,然而由于日韩两国对本国农业以及农产品市场的过度保护,农产品贸易成为中日韩三国FTA建立极具争议的一个方面,因此,在FTA背景下研究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从中日韩三国FTA建立的可行性入手,以统计描述的方法从经济、政治以及地理文化等方面论述了三国FTA建立的可行性,同时对三国FTA建立阻碍因素之一的农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接下来对中日韩三国农业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以及三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诸多的障碍,其中包括农业问题,三国特别是日韩两国若不能妥善处理农业问题,建立三国FTA将面临很大障碍。

然后通过计算中日韩三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了中日韩三国两两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总体来看,中日、中韩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要强于日韩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接着通过选取中日韩三国间2009年农产品贸易排名前10名代表产品价格进行计算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价格较日韩两国具有较大优势,建立三国FTA后将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最后为推动中日韩三国FTA建立,促进三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改善农业贸易发展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英文摘要】After the financial crises,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entered into a restructuring andre-balancing period. The economic recession and market contra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have prompted more countries to turn their attention to East Asia in which there is qui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huge market.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has become the current focus of attention. So, the FTA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is being put on the agenda.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Japan and South Korea have become China’s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trading partners and important marke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However, owing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s excessive protection for their own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markets, agricultural trade has become a highly controversial aspect in establishing FTA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in the context of FTA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employs the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method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FTA establishment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om economic, political as well a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Meanwhile the author made an analytical study of one of the three barriers to FTA establishment--agricultural factor.Then, the author made a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gricultural trade policy and main features of agricultural trade in every countr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free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has a solid foundation in realit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obstacles, among which is agriculture problem. If the three countries, especially Japan and South Korea cannot properly handle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FTA will be very difficult.Next, by calculating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author measured the agricultural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between the three pairs. Generally, the agricultural trad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s stronger than that between Japan and South Korea. Furthermore, the authormade a pric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top 10 products in 2009 agricultural trade ranking, and found that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have greater advantages than those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TA will benefit China’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Final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FTA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rela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ucha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peeding up the quality standard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trad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关键词】FTA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中期论文论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期论文论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1 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流历史。

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双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日贸易合作经历了由小变大、从浅到深的深化过程,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贸易总额仅为10.4亿美元,2010年中日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增长势头颇为迅猛。

据日方统计,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由此可见,中日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日贸易展开相关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作为一个地震国,地震对于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2011年的大地震对中日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日贸易既有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又有贸易摩擦,如何消除摩擦、寻求合作成为了中日贸易研究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原因的研究,可以使政府以及企业对当前中日贸易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对以后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制定经营方案,总的来说,通过该研究来达到减少中日贸易摩擦的目的。

1.2国内研究及发展趋势我国学者对于中日贸易的研究不算很多,主要是集中在中日贸易现状和中日贸易结构这两方面。

中日贸易结构方面,国内学者多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高敬峰;2004)和H-O理论(汪斌,邓艳梅;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得出中日贸易符合H-O理论的结果;或者是对中日贸易的某一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如蔬菜(王立;2002)、服务(谭晶荣;2006)。

而国外学者对于中日贸易的研究往往基于其自身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如美国学者研究中日贸易关系时一般是建立在美日中三国贸易关系的框架下。

此类研究大多只是做到分析问题这一层面,但并没有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来解决问题。

还有,这些研究多缺乏对未来的预测,因此在导向作用方面有所欠缺。

尽管国内外对中日贸易有一定的研究,但相对于中日贸易的重要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中日贸易摩擦方面上。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1. 引言中日关系是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日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对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走向。

2. 历史背景中日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就非常频繁。

然而,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

特别是二战期间,中日两国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3. 现状分析3.1 政治关系目前,中日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依然存在一些敏感问题。

例如,领土争端和历史认识问题一直是两国之间的痛点。

此外,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日本的战后经济持续增长,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也逐渐得到重视。

3.2 经济关系经济领域是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日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贸易不平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3.3 文化交流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日本的现代文化也受到了中国的启发。

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 未来走向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历史和政治争议,但双方都意识到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关系对于两国和地区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两国应加强高层互访和对话,加强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积极寻求解决争议的途径。

5. 结论中日关系是复杂而多层次的。

通过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通过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日两国有望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促进亚洲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 张三, 《中日关系史》, XX大学出版社, 2010年 - 李四, 《中日关系与亚洲地区发展》, XX出版社, 2015年 - 王五, 《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人民出版社,2018年以上是对中日关系的论文概要,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中日关系发展的背景和主要议题。

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贸易问题分析

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贸易问题分析

265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贸易问题分析干梦雪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 要:中国是蔬菜生产及蔬菜贸易出口的大国,蔬菜的国际市场逐渐形成。

日本是蔬菜进口大国,其中主要进口蔬菜来自于中国,现已成为中国出口蔬菜的第一大市场。

中日蔬菜自给率差异很大,这造就了两国蔬菜贸易的扩大化,形成蔬菜贸易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通过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贸易现状的分析,从而得知目前中日蔬菜贸易现状及发展,发现中日蔬菜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日蔬菜贸易 蔬菜现状 蔬菜出口 绿色壁垒一、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现状及优势分析1.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

日本作为中国蔬菜出口的第一市场,吸收了中国蔬菜出口40%左右。

伴随着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加强,中国蔬菜对日本的出口额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

2002年以前,中国对日本出口的蔬菜总额增长较为平稳;2002年以后,中国对日本出口的蔬菜总额增长速度明显提高。

1992年,中国蔬菜出口日本的总额为4.76亿美元,2013年,中国蔬菜出口日本的总额达到14.51亿美元,增长幅度为205%,增长幅度较大。

2.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2.1对日蔬菜出口品种结构的变化。

按照出口蔬菜的形态划分,中国出口到日本的蔬菜品种主要有新鲜蔬菜、冷冻蔬菜、腌制蔬菜和森林蔬菜等。

近年来,中国在对日蔬菜出口品种结构上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以腌制蔬菜为主转向以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为主;二是新鲜蔬菜出口量成倍增长。

如图1所示,2007年中国对日本新鲜蔬菜出口量仅45.1万吨,2012年增长到55.4万吨。

2007年冷冻蔬菜出口量为32.5万吨,2012年达到33.8万吨。

由此可见,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不断壮大。

此外,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等概念特点的森林蔬菜,近年来在日本畅销,需求量剧增。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1 2007-2012年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数量情况2.2对日蔬菜出口地区结构的变化。

日本发展研究性小论文500字

日本发展研究性小论文500字

日本发展研究性小论文500字
中日经贸关系自1972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暂时抛开历史遗留问题,日本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国家,下面来浅谈日本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日本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实体经济增长停滞,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断下滑。

尤其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等事件冲击,人们对日本经济的前景普遍不乐观。

日本提出在2010~2020年间,经济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实际增长率达到2%以上,失业率降到3%以下,消费者物价指数保持1%左右的水平。

但从日本经济的实际看,这一中长期增长目标很难实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实体经济增长停滞,产业竞争力逐步弱化,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断下滑。

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人们对日本经济的未来前景普遍不乐观。

在这一背景下,客观分析日本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日本的经济前景,对研究我国对日经济政策和策略、抢抓更多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6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日本在其间的三个十年人均GDP提高到2万美元以上。

但在20世纪80年代积累的巨大经济泡沫破灭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多年中,日本陷入长期持续的经济低迷。

1991~2011年,日本实际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2%。

其中,1991—2000年、2001~2010年间分别为1.2%和1.5%。

由于其间伴随着长期持续的通货紧缩,以日元现价计算的GDP二十年几
乎没有变化,累计增长仅为2.3%。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近20多年来,在发达经济体中,日本的实际增长率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贸易问题论文
摘要:如此一来,中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就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带领企业积极应诉。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应精通各种国际法规,并能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和企业一起分担高额的诉讼费用,这样便能消除个别企业势单力薄的弊端。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
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

就拿资本资源为例,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 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

其次,从具体的产业来看。

在纺织品领域,中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加工成本方面远远低于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且,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档纺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

日本则具备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在新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

日本在研制出新材料之后,能迅速地将其转化成独领风骚的新产品,这种技术创新能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日本可以制造出世界独有的差别化产品,而中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

所以,日本往往将研发出来的新原料出口至中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原料加工成成品,然后返销
至日本或其他国家。

在此过程中,中日两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在汽车领域,目前中国的汽车普及率极低。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正在逐渐增加,对私家汽车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汽车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但中国汽车企业与丰田、本田这样的跨国企业相比,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于日本国内和发达国家的汽车存量稳定,对汽车的需求主要来自更新而更新量又不足以支撑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发挥,日本汽车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日趋饱和等问题。

因此,日本汽车企业纷纷来到中国谋求发展。

而中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一流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得到了改造和升级。

在农业领域,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其进口额占世界农产品贸易额的1/10。

耕地资源有限、农业机械无法大规模使用和土地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等不利因素导致日本粮食的自给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由于日本国内农业劳动力的急剧减少,导致其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日本国内的农产品消费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其进口额约为农产品消费额的60%。

而中国则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中国可生产各种优质农产品,加上产品价格低廉、供应充足,所以一直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

尽管日本在农业生产上所处的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在市场准入方面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以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产品市场,但考虑到中国是邻国,运输成本较低等因素,对中国农
产品的设限一般来讲不是很大。

二、中日贸易的基本特点
1.贸易规模扩大近6年来,中日贸易发展势头惊人,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除了两国的经贸结构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外,那就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使中日经贸合作有所扩大;同时,日本主观上也想借助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使自己早日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

2.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在中日贸易中,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对日出口总额的54.1%,这一比重应该说是相当大的。

对日本而言,中国目前主要还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日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基本上都用于消费,而且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日本不仅向美国出口质优价廉的产品,而且还转移了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以维持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

从这一意义上看,美国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终端市场。

因此,虽然美日贸易摩擦不断,但美日贸易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比之下,中日贸易与美日贸易则完全不同,它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成为日本企业生产基地的背景下实现的,因此,加工贸易成了中日贸易的主要方式。

3.对日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且出口产品中含有较大的进口成分过去,中国对日出口商品大类中,纺织原料及制品一直保持第一大商品的地位,约占对日出口总额的1/3;食品居第二位;机电产品及零部件居第三位,其次为石油矿产品、化工品、工艺品、土畜产品等。

而近年来,纺织品、食品的比重逐渐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急剧上升,
其比例已超过40%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举措。

它表明:中国对日出口产品不再以纺织品、食品等产品为主,产品结构逐渐得到改善。

另外,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日本在华投资企业中大约有73%的企业将在中国境内加工的产品出口到本国市场。

因此,在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产品中实际上含有大量的进口成分。

以数码产品为例,索尼、松下等全球知名企业就先后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企业,把从日本进口到中国的零部件组装成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产品,然后返销日本。

三、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中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主要有:
1.日方设置贸易壁垒。

近几年,日本虽然处于经济复苏时期,但并未完全摆脱过去十年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国内经济仍然不景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使得本国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

而中国的这类产品在价格上则占据绝对优势。

因此,日本政府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了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2.日方在政治和外交上制造紧张气氛。

近年来,日本政府官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并在钓鱼岛的归属、东海划界、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等问题上多次制造事端。

结果,严重影响了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成为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催化剂。

针对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可采取以下的对策:
1.充分利用WTO成员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作为WTO成员,中国完全可以将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交到WTO。

的争端解决机构,让问题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况且,这样做也会对日本形成一种威慑力,较大的国际压力更能有效地约束它的行为。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反倾销是中日贸易摩擦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目前,面对日本的反倾销诉讼,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由于高昂的反倾销诉讼费以及对国际法规缺乏了解,不去积极应诉,而是甘愿吃“哑巴亏”。

再说,受到反倾销诉讼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即使打赢了官司也不会得到任何利益,甚至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

如此一来,中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就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带领企业积极应诉。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应精通各种国际法规,并能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和企业一起分担高额的诉讼费用,这样便能消除个别企业势单力薄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石晓烽,王述英. 中日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及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5(09).
[2] 吴昊. 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的影响[J]. 现代日本经济. 2005(05).
[3] 白雪. 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0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