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doc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本节课程将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
1.砌体结构设计案例解析,分析不同类型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砌体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识别与解决策略;
3.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砌体结构设计中考虑施工便利性和现场条件的.砌体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美观性平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依据《土木工程基础》教材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强度要求;
3.砌体结构的受力特点与破坏形式;
4.砌体结构的基本构件及其构造要求;
5.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6.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与分析。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使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砌体结构节能设计原则,分析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4.砌体结构声学设计考量,探讨隔声、吸声等处理方法;
5.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最新发展和提高抗震性能的措施;
6.砌体结构设计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包括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
教学内容将帮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项目管理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将深入以下方面:
1.砌体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
2.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
3.砌体结构墙体设计,包括厚度、洞口设置等;
4.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的设计与应用;
5.砌体结构的耐久性与防护措施;
6.结合案例,分析砌体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解读。
教学内容将围绕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实践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材料与参数的选取砖块材料选用单排孔混凝土砌块,。
承重方案:横墙承重。
基础顶面至楼板的距离选4.1m。
楼板厚选取120mm。
窗户高度均取1.5m。
2 荷载计算2.1屋面荷载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组合值系数2.2楼面荷载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组合值系数()2.3墙体荷载240mm厚墙体自重:(双面粉刷)铝合金窗:(按窗面积计)2.4 屋面、楼面梁自重3 静力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属于刚性方案;层高及总高均较低,故可不必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4 高厚比验算每层墙的厚度,材料均相同,故仅需要验算一层的墙高厚比即可。
由砂浆,查表得。
4.1一层纵墙高厚比验算(只验算外纵墙),,承重墙.满足要求。
4.2 一层横墙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
5 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5.1计算单元外纵墙取一个开间为计算单元,长度为3.0m5.2 控制截面由于一、二、三层砂浆等级相同,仅需验算一层墙体承载力即可,墙体计算截面的面积为.5.3各层墙体内力的标准值计算5.3.1各层墙重5.3.1.1女儿墙及顶层梁高范围内墙重女儿墙高度为600mm,屋面或楼面板的厚度为120mm,梁高为500mm.5.3.1.2 二至三层墙重(从上一层梁地面到下一层梁底面)5.3.1.3底层墙重(大梁底面到基础顶面)5.3.2屋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载标准值传来:由活载标准值传来:有效支承长度:,取有效支承长度.5.3.3楼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载标准值传来:由活载标准值传来:.一、二层楼面有效支承长度:.各层墙体承受的轴向力标准值如图1所示。
5.4内力组合5.4.1 一层墙I-I截面(考虑二至三层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0.85)5.4.1.1 第一种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5.4.1.2 第二种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5.4.2 一层墙体II-II截面5.4.2.1 第一种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5.4.2.2第二种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5.5 截面承载力验算5.5.1 一层墙体I-I截面5.5.1.1 第一种组合查表得:(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属大偏心受拉构件 采用 C30 混凝土,HRB335 级钢筋,ξ b=0.55 e = ������0− ℎ������ 0.5 + ������������ = 1.33 − + 0.035 = 1.115������ 2 2 ℎ������ ′ − ������������ = 1.545������ 2 令ξ = ������������ = 0.55 ������������′ (ℎ0 − ������������ ) = 829.90������������2
恒载设计值 q3 =1.2×3.4=4.08kN/m2 活载设计值 q4 =1.4×2.3=3.22kN/m2 卫生间 活载 恒载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3)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 240mm 厚砖墙 双面粉刷 370mm 厚砖墙 双面粉刷 490mm 厚砖墙 9.71kN/m2 木窗 0.3kN/m2 5.24kN/m2 7.62kN/m2 2.0kN/m2 4.0+0.1×25=6.5kN/m2
������������ = ������������������ = 1734.05kN > ������1−Ⅱ 横墙承载力足够 ④ 四层④号轴线Ⅰ-Ⅰ截面 屋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屋 = 4.986 + 2.8 × 3.6 × 2.7 × ������������ = 112.2mm 2 + ������7 × 2.7 = 60.58kN 3
H0 h
bs 2 = 1 − 0.4 × = 0.89 μc = 1.05 s 7.2
= 13.75 < μ1 μ2 μc β = 28.00,满足要求
④构造柱间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0 = H = 3.3m μ2 = 1 − 0.4 β=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现场管理能力,加深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课堂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现场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流程的掌握;•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2.2 课程设计内容2.2.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砖的种类及规格;•砂浆配合比及成分;•砖墙的厚度、高度与均匀度要求;•砖墙的施工工艺;•墙体内应力的影响因素;•墙体的承载、隔声、保温、防水性能等。
2.2.2 实践操作•砖墙的砌筑(包括基础砌筑、墙体砌筑、围墙砌筑);•砖墙打磨、刮腻子;•墙体内应力的测量与分析。
2.2.3 工程访问和实习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参观当地的砖瓦生产厂和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流程和现场管理进行观察、体验和了解,提高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2.3 课程设计方案2.3.1 课程设计流程时间活动安排第1周理论授课:砌体结构工程基本理论第2周实践操作:砖墙的基础砌筑第3周实践操作:砖墙的墙体砌筑、测量应力第4周实践操作:砖墙的打磨、刮腻子第5周工程访问与实习:砖瓦生产厂参观,实践操作:围墙砌筑第6周实践操作:砖墙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第7周实践操作: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讲解2.3.2 考核方式•实践操作:砖墙的砌筑(包括基础砌筑、墙体砌筑、围墙砌筑)、砖墙打磨、刮腻子、墙体内应力的测量与分析等实践操作,占总分80%。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讲解,占总分20%。
三、结论通过本次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加深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流程和现场管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现场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砌体结构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住宅、商业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砌体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巧。
二、课程设计目标1.熟悉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学会使用常见的砌体材料和工具;4.能够进行砌体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砌体结构的定义•砌体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砌体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墙体、柱子、梁等2. 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计算•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3. 砌体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常见的砌体材料:砖、石材等•砌体结构施工工具的使用技巧4. 砌体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墙体、柱子、梁的设计要点•利用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5. 团队合作与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勘察和砌体结构设计•分工合作,学会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实践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施工规范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示范演示:教师在实验室或工作室进行砌体结构的实际操作演示,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勘察和砌体结构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砌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4.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小组在课程结束前进行设计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讨论,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课程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出勤和参与度;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设计成果的质量与创新程度;4.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5.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安全注意事项的遵守。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熟悉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进行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能够阅读和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图纸;能够分析和解决砌体结构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砌体结构的分类和特点;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我们将向学生传授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砌体结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法,我们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砌体结构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砌体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多媒体资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实验设备将让学生亲身体验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作业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设计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期中和期末考试将分别占课程总评的20%。
考试内容将涵盖课程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评估方式将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砌体结构》姓名孙兴锋学号200903120246年级2009级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2012年05月目录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设计资料 (3)二、设计要求 (3)三、参考资料 (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5)一、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5)二、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5)三、墙体高厚比验算 (5)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5)2、内纵墙 (6)3、横墙 (6)四、荷载统计: (6)1、屋面恒载标准值 (6)2、屋面活载标准值 (7)3、楼面恒载标准值 (7)4、墙体自重标准值 (7)5、楼面活载标准值 (7)五、墙体承载力验算 (7)1、纵墙承载力计算 (7)2、横墙承载力计算 (18)六、抗震验算 (19)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9)2、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21)3、纵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22)七、过梁设计及验算 (26)1、过梁尺寸及配筋设计 (26)2、承载力验算 (26)八、基础设计及验算 (27)1、纵墙下条形基础: (27)2、横墙下条形基础 (28)3、持力层验算: (29)九、构造措施 (29)1、构造柱 (29)2、圈梁 (29)3、加强连接 (29)4、其他构造措施 (30)参考文献 (31)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五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其平面、剖面如图。
图中梁L-1截面为b c×h c=200×550mm2,梁端伸入墙内240mm,一层纵墙为370mm,2~5层纵墙厚240mm,横墙厚均为240mm。
墙体拟采用双面粉刷并采用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1、2层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3、4、5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基础底面标高为-0.195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MPa。
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0.55kN/m2。
二、设计要求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书1、材料二三四层为MU7.5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b5砂浆;首层为MU10轻骨料混凝土,Mb7.5砂浆。
截面尺寸:一层外纵墙厚370mm,其他墙厚均为240mm,梁的截面高度为600mm。
2、确定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s=3×3=9m,查表4.2,所以选择刚性方案。
3、高厚比验算⑴一层外纵墙s=9m H=4.6<s<2H=9.2∴H0=0.4×s+0.2×H=0.4×9+0.2×4.6=4.52mh=370mm 承重墙u1=1.0 查表4.3得[β]=26u2=1-0.4×b s/s=1-0.4×1.8/3=0.76>0.7∴u2=0.76β= H0/h=4.52/0.37=12.2<u1 u2[β]=1.0×0.76×26=19.76∴满足要求⑵一层内纵墙H0=4.52m h=240mm 承重墙u1=1.0查表4.3得[β]=26u2=1-0.4×b s/s=1-0.4×1.2/3=0.84>0.7∴u2=0.84β= H0/h=4.52/0.24=18.83<u1 u2[β]=1.0×0.84×26=21.84∴满足要求⑶二层内纵墙s=9m H=3.6<s<2H=7.2∴H0=1.0×H=3.6m h=240mm 承重墙u1=1.0查表4.3得[β]=24u2=1-0.4×b s/s=1-0.4×1.2/3=0.84>0.7∴u2=0.84β= H0/h=3.6/0.24=15<u1 u2[β]=1.0×0.84×24=20.16∴满足要求⑷二层外纵墙①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A2=351700mm2y1=1200240120130490(240130/2)351700⨯⨯+⨯⨯+=153.51mmy2=240+130-153.51=216.49mmI=333 1200153.51490216.49(1200490)(240153.51)333⨯⨯--++=3.26×109i=953.2610/3.51710⨯⨯=96.28mmh T =3.5×96.28=336.98mms w =9m >2H=7.2m∴H 0=3.6m 承重墙 u 1=1.0u 2=1-0.4×b s /s=1-0.4×1.2/3=0.84>0.7∴u 2=0.84β= H 0/h=3600/336.98=10.68<u 1 u 2[β]=1.0×0.84×24=20.16∴满足要求② 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s=3m <H=3.6m∴H 0=0.6s=1.8m承重墙 u 1=1.0u 2=1-0.4×b s /s=1-0.4×1.8/3=0.76>0.7∴u 2=0.76β= H 0/h=1.8/0.24=7.5<u 1 u 2[β]=1.0×0.76×24=18.24∴满足要求 ⑸ 三、四层外纵墙s=9m >2H=7.2m∴H 0=1.0×H=3.6m h=240mm 承重墙 u 1=1.0查表4.3得[β]=24u 2=1-0.4×b s /s=1-0.4×1.8/3=0.76>0.7∴u 2=0.76β= H 0/h=3.6/0.24=15<u 1 u 2[β]=1.0×0.76×24=18.24∴满足要求⑹ 三、四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同二层内纵墙⑺ 承重横墙的高厚比验算① 一层承重横墙H=4.6m <s=5.6m <2H=9.2m∴H 0=0.4×s +0.2×H=0.4×5.6+0.2×4.6=3.16m承重墙 u 1=1.0,无门窗洞口u 2=1.0β=H 0/h=3.16/0.24=13.17<u 1 u 2[β]=1.0×1.0×24=24∴满足要求② 二层承重横墙H=3.6m <s=5.6m <2H=7.2m∴H 0=0.4×s +0.2×H=0.4×5.6+0.2×3.6=2.36m承重墙 u 1=1.0,无门窗洞口u 2=1.0β=H 0/h=2.36/0.24=9.83<u 1 u 2[β]=1.0×1.0×24=24∴满足要求4、 内力计算⑴ 计算单元:计算截面宽度B=3m⑵ 控制截面:三、四层相同与二层截面不同,与一层材料部同,所以选一、二、三层墙体进行承载力验算,每层取两个控制截面Ⅰ-Ⅰ,Ⅱ-Ⅱ。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某四层综合商场办公楼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砖的强度等级为15MU ,砂浆强度等级为5M ,施工等级为B及,外墙厚240mm ,内墙厚240mm 。
根据资料,基础买只较深且有刚性地坪。
淮安地区的基本风压为240.0m kN ,基本雪压为240.0m kN 。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s=9.0m<32m ,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9m ,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三、 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查表Mb5的砂浆[β]=24S=9m >2H=7.2m H0=1.0H=3.6m2 、高厚比验算210.410.4 1.8/3.60.80.7sb sμ=-=-⨯=>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2、 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210.410.4 1.8/3.60.80.7sb sμ=-=-⨯=>同外纵墙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 当无门窗洞口时,121.2, 1.2μμ==012/ 2.96/0.2412.23[] 1.2 1.22434.56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截面面积:A=2401200+490130=3.1575210mm ⨯⨯⨯ 形心位置:151200240120+130490(240+130/2)y = 3.51710153.5mm ⨯⨯⨯⨯=⨯ 惯性矩:31200153.5I=3394490216.5(1200490)(240153.5) 3.2510333mm ⨯⨯-⨯-++=⨯回转半径:96.13i mm === 折算厚度:h 3.5 3.596.13336.455T i mm ==⨯= 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012/ 4.32/0.2418[]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 前言
. 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至今仍成为我国主导
的建筑材料.三层联排别墅由于层高比较低,利用砌体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本钱。
同时
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显现,它的实施,对增进我国砌块结构向高级次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进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的砌体材料和发达国家相较,强度低、耐久性差,我国的砌体材料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能耗高、毁田严峻、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和耐久性、抗震
性能较差等弊病。
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要踊跃开发节能环保形的新
型建材;进展高强砌体材料;继续增强配筋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的研究;增强砌体结构理论
的研究.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①建筑设计部份:
a. 建筑方案及设计:编制建筑设计说明书.
b. 设计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的设计;完成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屋盖平面图;侧立面
图;剖面图.
c. 要紧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作法:完成外墙大样图;;楼梯大样图;材料做法表;
门窗表.
②结构设计部份:
a. 确信结构方案:包括上部结构方案与布置;楼盖结构方案与布;基础方案与布置等.编
制结构设计说明书.
b. 结构设计计算:基础计算、阳台挑梁计算、楼梯计算、雨
蓬计算等.
c. 绘制结构构件施工图:基础平面及配筋图;层结构平面图;屋盖结构平面图;梁结构配
筋图;结构平面节点详图;柱、梁截面配筋图.
d. 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整体的验算.。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蚂蚁文库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蚂蚁文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了解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砌体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砌体结构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3. 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具备一定的施工图识读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砌体结构知识进行简单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砌体结构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砌体结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砌体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砌体结构知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砌体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 砌体结构定义、特点及应用- 砌体结构分类及性能比较2. 砌体结构受力原理与计算方法- 砌体结构受力分析- 砌体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砌体结构稳定性分析3. 砌体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砌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图的识读与理解4. 砌体结构设计方法与实例分析- 砌体结构设计原则与要求- 简单砌体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砌体结构优化设计方法5. 砌体结构计算软件应用- 常用砌体结构计算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软件在砌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与教材紧密关联。
教学大纲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砌体结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逐步提高砌体结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了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1. 前言砌体结构是建筑结构的常见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民用住宅、公共建筑、工厂、桥梁等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砌体结构的深入学习和设计实践,了解深入砼结构的原理、计算方法和实现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砌体结构设计的认识和熟练度,培养学生设计、计算、施工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加固设计及检查方法•砌体结构构造原理•砌体结构计算方法•砌体结构施工技术3. 设计内容及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设计需求学生完成以下几项设计内容:3.1 设计项目以学生熟悉的居住建筑为设计对象,设计一幢地上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砌体墙体结构的住宅建筑,建筑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高度不低于9米。
3.2 设计任务在熟悉该类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参考并学习优秀实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选定与设计,经过完善的计算,得出承载力和变形的数值分析,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同时将具体施工技术考虑在内。
3.3 设计要求•准确掌握砌体结构构造、计算与施工等技术要领•确定设计荷载,进行砌体结构设计和计算,绘制施工图•通过盈亏平衡字派校核、推挤校核、弯曲校核、剪切校核及变形控制校核等,得出结构安全性能参数•最后以具体的产品工艺、材料、签证要求、施工工艺等要素为参考,编制完整的施工图、材料表及规范标准等4. 设计形式本课程采用基于实际的课程设计,提供基本工程设计思想与计算方法,采取分组形式,每组2-3人,进行设计,包含以下几个阶段:4.1 第一阶段每组学生根据指导教师通过文件(技术书籍、规章制度或案例),进行结构原理、设计基础相关问题的学习。
4.2 第二阶段每组学生按照指定的设计范围,选定方案方向,进行选题,并确定详细设计任务与指导教师。
4.3 第三阶段每组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的大纲,要求完成相应的各项设计工作,包括砌体结构的构造原理,安全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某四层综合商场办公楼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砖的强度等级为MU 15 ,砂浆强度等级为M 5 ,施工等级为 B 及,外墙厚 240mm,内墙厚 240mm。
根据资料,基础买只较深且有刚性地坪。
淮安地区的基本风压为 0.40 kN m2,基本雪压为 0.40 kN m2。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 s=9.0m<32m,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 >9m,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三、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查表 Mb5的砂浆 [ β]=24S=9m >2H=7.2m H0=1.0H=3.6m2 、高厚比验算210.4 b s 1 0.4 1.8/ 3.6 0.8 0.7sH 0 / h 3.6 / 0.24 1512[ ]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2、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H 0 1.0H 3.6m21 0.4bs 1 0.4 1.8/ 3.6 0.8 0.7 同外纵墙sH 0 / h 3.6 / 0.24 151 2 [ ]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s=5.6m H<s<2H当无门窗洞口时,H 0 / h 2.96 / 0.24 12.231 2 [ ] 1.2 1.2 24 34.56 ,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截面面积: A=240 1200+490 130=3.157105 mm 2形心位置: y 1 = 1200240 120+130 490 (240+130/2) 153.5mm3.517 105y 2 240 130 153.5 216.5mm惯性矩:1200 153.53 490 216.53 (1200 490) (240 153.5) 310 94I= 3333.25 mm回转半径:折算厚度:iI / A3.25 109 / 3.517 105 96.13mmh T 3.5i3.5 96.13 336.455mm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H 3.6m, s 9m, H s 2HH 0 0.4s 0.2H 0.4 9 0.2 3.6 4.32 mH 0 / h 4.32 / 0.24 1812[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5、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5.1 、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b c 0.24 0.042 0.05 ,l 5.6取 b c 0 , s 12.8 2H 7.2lH 0 1.0H 3.6m , 11.2 ,21 0.4 b s1 0.4 1.8/ 3.6 0.8 0.7 ,rbcsc11,lH 0 / h 3.6 / 0.24 1512 c[] 1.2 0.8 1 24 23.04 ,满足要求。
5.2 、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最大 s 5.6m H 3.6m ,H 00.6s 0.6 5.6 3.36 ,1 1.2 ,,20.8H 0 / h 3.36 / 0.24 1412[] 23.04 ,满足要求。
四、荷载资料 :(1)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屋面找平层,防水层,隔热层 2.5 KN / m2 120mm 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包括灌封) 215mm 厚板底粉刷0.23 KN / m2合计 4.73 KN / m2 屋面梁自重 2.5KN/m天沟自重 2.0 KN / m2(2)不上人的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0.7 KN / m2 (3)楼面恒荷载标准值地转地面0.6 KN / m2120mm 预应力混空心板 2.0 KN / m2 15mm 厚板底粉刷0.23 KN / m2合计 2.83 KN / m2 楼面梁自重 2.5KN/m (4)墙体自重标准值(5)(6)240mm 厚墙体(包括两侧粉刷)自重 5.42 KN / m2 铝合金窗自重0.4 KN / 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5 KN / m2基本风压0.4 KN / m2五、内力及纵墙承载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1、选取计算单元外纵墙取一个开间为计算单元,根据设计任务书,取土中斜虚线部分为一个计算单元的受荷面积,取窗间墙为计算截面.2、控制截面由于首层和其他几层所采用的砂浆等级一样,所以只需验证底层的墙体承载力,取Ⅰ- Ⅰ,Ⅱ - Ⅱ两个截面,如图,查表得墙体强度为 f=1.83Mpa,基本风压 0.4 KN / m2,层高 3.6m<4m,总高 <28m,可以不考虑风压的作用。
每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为A1=A2=A3=A4=2401200=288000mm3、各层墙体的内力标准值计算女儿墙及顶层梁高范围墙重:女儿墙采用240mm厚烧结实心砖双面粉刷( 5.24KN/m2) , 高度为500mm。
G K =0.72 3.0 5.24+0.6 3.0 2.5=15.82KN二,三,四层墙重:G2K G3KG4K (3.6 3 1.8 1.8) 5.4 1.8 1.8 0.4 40.91KN首层墙重: G1K (3.6 3 1.8 1.8) 7.71 1.8 1.8 0.4 59.58 KN屋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荷载传来: N l 4 gk 1/ 2 4.73 3.0 5.9 2.5 1/ 2 5.9 49.23KN 由活荷载传来: N l 4 gk 1/ 2 0.7 3.0 5.9 6.195KN楼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荷载传: N l 3gk N l 2gk Nl1gk 1/ 2 2.83 3.0 5.9 2.5 5.9 / 2 32.42KN由活荷载传来: N l 3gk Nl 2 gkN1gk 1/2 3 3.0 5.9 26.55 KNa04 10 h 10 600 181.0mm 240mm有效支承长度: f 1.83a01 a02 a03 a04 181.0mm 各层墙体受的轴向力如附图4、内力组合A. 第三层墙体Ⅰ - Ⅰ截面a. 第一种组合( G 1.2,Q1.4)N 3 1.2(G KG 4K Nl 4 gkNl 3gk)1.4( N l 4 gkNl 3 gk)1.2 (15.82 40.9149.23 32.42) 1.4(6.195 26.55)211.848KNN l 31.2N l 3gk 1.4N l 3 gk 1.2 32.42 1.4 26.55 76.074KN el 3240 0.4 181.0 47.6mm0.4a 03 240 / 22 N l 3e l3 76.074 47.6 17.01mmeN 3 211.848b. 第二种组合:( G 1.35, Q 1.4,C0.7 )N 3 1.35(G KG 4 K N l 4 gk Nl 3 gk) 1.40.7(N l 3 gkNl 4 gk)1.35 (15.82 40.91 19.2332.42) 1.40.7( 6.195 26.55)218.903KNNl 31.35N l 3 gk 1.4 0.7N l 3gk1.35 32.42 1.4 0.726.55KN 69.786KNN l 3el 369.786 47.6 15.17mmeN 3218.903B, 第三层墙体Ⅱ - Ⅱ截面 a, 第一种组合N 3Ⅱ 1.2G 3 K N 31.2 40.91 211.848 260.94KNb, 第二种组合N 3Ⅱ 1.35G 3 K N 31.35 40.91 218.903 274.131KN所以取, N=274.131KN.C, 第二层墙体Ⅰ - Ⅰ截面a,第一种组合N 2 1.2(G KG 4 K G 3 K N l 4gk Nl 3gk)1.4(N l 4 gkN 3 gk )1.2 (15.82 40.91 2 49.2332.42) 1.4 (6.195 26.55)260.982KNN l 2 1.2N l 2 gk 1.4N l 2 gk 1.2 32.42 1.4 26.55 76.074KNel 247.6mmN l 2e l 2 76.074 47.6 13.87mmeN 2260.982b, 第二种组合N2I1.35(G 3 k G 4k G k N l 4 gkNl 3 gk) 1.4 0.7( N l 3 gkN l 4 gk )1.35 (15.82 40.91 2 49.3232.42) 1.4 0.7( 6.195 26.55) 274.132KNNl 21.35N l 2 gk 1.4 0.7N l 2gk 1.35 32.42 1.4 0.7 26.55 69.786KNN l 2 e l 2 69.786 47.6 12.11mme274.132N2 ID, 二层墙体Ⅱ - Ⅱ截面a ,第一种组合N 2Ⅱ 1.2G 2K 260.982 1.2 40.91 260.982 310.074KNb, 第二种组合N 2Ⅱ 1.35G 2 K 274.132 1.35 40.91 274.132 329.361KN所以,取 N=329.361KN.E, 第一层墙体Ⅰ - Ⅰ截面(考虑二,三,四层的楼面活载折减系数0.85 )a, 第一种组合N 1 1.2(G K G 2 K G 3K G 4 K N l 4 gk N l 3 gk N l 2 gk N l 1gk ) 1.4[ N l 4gk 0.85( N l 3gk N l 2gk N l 1ggk )] 1.2 (15.82 40.91 349.23 32.42 3) 1.4[ 6.195 0.85( 26.55 3)]426.738KNN l1 N l 2N l1e l1 76.074 47.6 8.48mmeN 1I426.738b, 第二种组合N 1I1.35(G K G2 KG 3KG 4 KN l 4gkNl 3gkN l 2 gkNl1gk) 1.40.7[ N l 4 gk 1.85 N l 3 gk 3]1.35 (15.8240.91 3 49.23 32.42 3) 1.4 0.7(6.195 0.85 26.55 3)456.684KNNl1N l 269.786KNeN l1el169.786 47.67.27mmN1I456.684F, 第一层墙体Ⅱ - Ⅱ截面 a, 第一种组合N 1Ⅱ 1.2G 1 K N 1I 1.2 59.58 426.738 498.234KNb, 第二种组合N 1Ⅱ 1.35G 1K N 1I1.35 59.58 456.684 537.117KN所以,取 N=537.117KN5、 截面承载力验算A, 三层墙体Ⅰ - Ⅰ截面( A 3288000 mm 2 , f 1.83Mpa , H 0 3.6m )a, 第一种组合H 01.03600 e 17.01 h15,h0.07240240查表 3.12 得=0.612fA 0.612288000 1.83 322.54KN N 3 I 211.8486 KN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