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答案】B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应为不容置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辽宁卷,解析版) (2)(1)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辽宁卷,解析版) (2)(1)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份。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那个东西很难说,仿佛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如此,每一个人对幸福的明白得是不一样的。

可是,你假设深切地问什么缘故会不一样,其实仍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明白得,从大的方面来讲,实际上是表现了价值观的,确实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咱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咱们做所有的情形其实都是手腕。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非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对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能够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讲,念书确实是他取得幸福的手腕。

关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要紧有两种观点、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欢乐主义”,其开创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以为,幸福确实是欢乐。

但什么是欢乐?欢乐确实是躯体的无痛楚和灵魂的无苦恼。

躯体健康、灵魂安宁确实是欢乐,确实是幸福。

他们还专门强调一点,人要从久远来看欢乐,要理智地去寻求欢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欢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楚的祸端,结果取得的可能是更大的痛楚。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以为,幸福确实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以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份,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份知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知足。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频率;B通牒;D辨证法【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

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

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

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

 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

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正文第一篇: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21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

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

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答题前需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和自然作为自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自然作为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

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

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与实在的人相关;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制造时,就不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

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是不可分的。

自然作为人的价值物,主要有两种情况:作为资源和作为环境。

资源可以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人类需要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源。

然而,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就可能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

同样地,环境的范围比资源更广泛,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类掠夺的对象,而环境则是人类的家园。

从自然界中掠夺资源,无论手段如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对立的。

而将自然界看作环境,不论自然条件如何,人类总是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当代人类来说,将自然界视为我们的家园至关重要。

家园不仅是物质概念,也是精神概念。

环境美的本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以及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和归属感。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宜居、利居和乐居。

如今,各地都在努力创造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爱护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倡议。

但在城市各个层次的功能中,“宜居”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

而“利居”仍然无法摆脱将环境视为资源的观念。

一旦环境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会存在某种对立。

只有“乐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

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和文化性。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新高考全国Ⅰ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新高考全国Ⅰ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19分)1. (3分) A2. (3分) C3.(3分)D4. (4分)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6分)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16分)6.(3分) B7.(3分)D8.(4分)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20分)10.(3分)B 11.(3分)D 12.(3分)B13.(8分)(1)(4分)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患”“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1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21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21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2. 下列哪个选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3.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A. 关羽B. 张飞C. 武松D. 赵云4. 下列哪个选项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A. 岳不群B. 令狐冲C. 孙悟空D. 猪八戒5. 下列哪个选项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袁绍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

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

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关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

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制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那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

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要紧有两种情形: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

资源要紧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人要生存和进展,必须要向自然猎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然而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稳的严峻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

一样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

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出环境,不管那个地点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

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依旧精神性的概念。

环境美的全然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要紧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能够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

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都市,爱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都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爱护。

而“利居”任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

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

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

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_0

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_0

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6分)答案:同意。

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

①形容对人保持必然距离。

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即”指接近,始终表现在标题问题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表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

(曹操《不雅沧海》)(3)噫!菊之爱,________________。

莲之爱,_______________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长余佩之陆离唯昭质其犹未亏(2)山岛竦峙百草丰茂(3)陶之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

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 (2)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 (2)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虽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国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韩超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B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2021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2021辽宁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试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答案:D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

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星小学门卫王然被区教育局评为“十大感动小热病物”,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500 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

,。

,。

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①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②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③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④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⑤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⑥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A.①④⑤②③⑥B.②⑥①④⑤③C.③⑥②①⑤④D.⑤③②⑥①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B.这篇文章其中分析了形式,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心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干部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金钗(chāi)三缄其口(jiān)颔联(hàn)纨绔子弟(kù)B.给养(gěi)危如累卵(lěi)分娩(miǎn)妩媚多姿(wǔ)C.俟机(sì)沆瀣一气(hàng)奶酪(luò)不容置喙(huì)D.奇葩(pā)不谙水性(ān)城垣(huán)风流倜傥(tǎng)二、语言表达4.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

5.穆家寨中学高三(1)班将于下周举行以“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心得交流会。

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

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

50个字左右。

(6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阅读下面一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①;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

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

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

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

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

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

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

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

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

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

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

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

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7.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

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C.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

D.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雨韵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0.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1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12.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13.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五、其他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4.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15.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六、材料作文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