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精)
低压配电网有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低压配电网有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36743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d.png)
低压配电网有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中性点接地系统有三种: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这三种接地分别为:TT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IT系统:电源中性点不直接接地TN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与TT系统的区别是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
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a884d43186bceb19e8bb6a.png)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的有效措施,也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发的电气火灾及设备损坏事故。
漏电保护器一般分为一极、二极、三极、四极。
其中一极、二极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原理图,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当漏电事故发生时是否断开零线。
其工作原理均为通过检测相线、零线电流的相量和是否为零来判定是否有漏电事故发生。
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是三极、四极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的差异。
笔者查阅一些厂家提供的三、四极漏电保护器结构原理图时发现一些问题,源自某国产品牌开关制造商产品资料,源自某进口品牌开关制造商产品资料。
我们发现二者的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原理图并无区别,但三极漏电保护的结构原理图却存在重大不同,并由此引发其使用也有重大区别。
在分析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负载三相平衡”。
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负载三相平衡时,其三相电流相量和为零。
但笔者以为,所谓“负载三相平衡”是一个理论概念,在实际的产品制造中,由于生产工艺、使用条件及电源品质等因素的制约,理想的三相完全平衡的负载不大可能存在,其三相电流ia、ib、ic的相量和不为零而且很容易达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例如30mA。
因此,“负载三相平衡”这个概念只具理论意义。
本文以下谈到三极、四极漏电保护器的应用时与此相关。
首先二者的漏电动作原理相同。
均是通过检测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3根相线和1根N线的电流相量和是否达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来决定其是否脱扣。
对于正常工作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不论其所带负载如何,均有ia+ib+ic+iN=0,漏电保护器不动作。
一旦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有一部分电流经故障点流入大地,此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内电流相量和不等于零,即ia+ib+ic+iN≠0,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不同之处仅在于漏电保护器动作时,在切断相线的同时是否切断零线。
因此,笔者以为,所谓的三极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假三极”漏电保护器,其实质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相同。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c281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c.png)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在临电系统的配电设计中,漏电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是指在配电系统中设置三个级别的保护,以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的设计。
1.第一级保护:总线式漏电保护器第一级保护是指在电源总出线上设置总线式漏电保护器。
总线式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整个电源回路的漏电电流,并在发现漏电时切断电源电路。
总线式漏电保护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动作的特点,可以及时切断电源,有效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总线式漏电保护器应选择额定电流为总出线负荷电流的80%~100%的设备。
2.第二级保护:分级漏电保护器第二级保护是指在每个输入接线盒上设置分级漏电保护器。
分级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每个接线盒回路的漏电电流,并在发现漏电时切断电源电路。
分级漏电保护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漏电保护器单点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分级漏电保护器应选择额定电流为接线盒负荷电流的80%~100%的设备。
3.第三级保护:局部漏电保护器第三级保护是指在每个终端设备的供电线路上设置局部漏电保护器。
局部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终端设备回路的漏电电流,并在发现漏电时切断电源电路。
局部漏电保护器可以在电源回路故障时提供最后一道防线,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使用。
局部漏电保护器应选择额定电流为终端设备负荷电流的80%~100%的设备。
在设计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根据实际负荷电流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确保其额定电流能够满足负荷要求,并具备快速动作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2.设备接地: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减少漏电电流的产生,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
3.漏电保护器的配电:根据电源回路的结构和负荷特点合理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其能够准确检测漏电电流,并及时切断电路。
4.故障检测和报警:在漏电保护器上设置故障检测和报警装置,可以及时发现漏电保护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专业用电三级配电示意图(三相五线制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示意图)
![专业用电三级配电示意图(三相五线制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cfdf3ec15f0e7cd1852536a1.png)
三相五线制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示意图总箱
分箱开关箱总隔离开关
总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30m A 漏电动作时间>0.1S 电流与时间乘积<30m A S
N
空开1
( 分路隔
离开关和
断路器)
空开2
( 分路隔
离开关和
断路器)
总空开
( 总隔离
开关和断
路器)
N
分路隔离
开关和断
路器
分路隔离
开关和断
路器
距离小
于30米
隔离开关
N
漏电保护器
额定动作电流<30m A潮湿/腐蚀时
<15m A漏电动作时间<0.1S
PE PE PE 距离
小于3米
进线进线
进线出线
接地电阻值小于
10Ω电缆线埋地(深度大于0.7米)或架
空
出线接地电阻
值小于10Ω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要求(2)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要求(2)](https://img.taocdn.com/s3/m/38c6380c998fcc22bdd10dcf.png)
第一部分低压配电系统本章主要内容一、低压配电网的分类和保护方式IT、TT、TN电网知识;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二、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要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防触电保护、接地。
三、常用低压电器低压断路器、熔断器、漏电保护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原理和技术参数。
四、低压系统的电气维保、故障诊断、分析与处理结合样例讲授。
1.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指线路或设备发生短路时,能迅速的切断电源,从而达到对线路或设备的保护作用。
短路发生的主要原因:系统中某一部位的绝缘遭到破坏。
绝缘遭到破坏的原因很多,根据长期的事故统计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短路的发生1)雷击或高电位侵入☜2)绝缘老化或外界机械损伤☜3)操作误操作☜4)动、植物造成的短路☜雷击或高电位侵入电气设备的绝缘是有一定的介质强度的,即绝缘耐压值。
超过规定的介电强度,绝缘就会被击穿,从而造成短路。
绝缘老化或外界机械损伤大多数的绝缘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造的,老化是这类材料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老化会带来绝缘性能的降低,当绝缘性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在正常工作电压或允许过电压的作用下,绝缘也可能被击穿。
误操作最常见的误操作是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和未拆检修接地线就合闸引起的短路。
动、植物造成的短路如动物跨于相导体之间或相导体与地之间,藻类植物生长使相导体间绝缘净距减小,霉菌等造成的绝缘性能下降,都可能引发短路。
(2)短路的种类1)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短路种类☜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短路种类☜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短路种类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单相短路有相线与中性线间短路;也有相线直接与大地(也包括与大地等电位的PE线)之间的短路,这时的单相短路又被称为单相接地短路。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短路种类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
低压配电网装设漏电保护器之前应注意的问题
![低压配电网装设漏电保护器之前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3b5f22915f804d2a16c106.png)
() 2 装有 漏 电保 护 器保 护 的线 路 和 电气 设 备 ,其 泄 漏 电流 必须 控 制 在 允 许 的范 围 之 内 ;若 泄 漏 电流 大 于 允许 值 时 ,应 及 时处 理 不 合 格 的线 路 和 电 气 设 备 ,或 更换 绝 缘 良好 的供 电线路 。 ( ) 机 及 其 他 电 气 设 备 的 金 属 外 壳 应 有 保 护 接 3电
中低 压 电器
低 压 配 电 网装 设 漏 电保 护 器 之 前 应 注 意 的 问题
朱 毅
( 建 水利 电力职业技 术 学院 ,福 建 福 3 60 ) 6 0 0
[ 摘要 ] 介 绍 低 压 配 电 网安 装 漏 电保 护 器 前 应 解 决 的 问题 及 相 应 的 处理 方 法 。
地 ,接 地 电阻 应符 合 要求 。
() 4 三相 负荷 应 力求 对 称 供 电 ,尽 量减 少 因不 对 称 负荷 引起 的不 平衡 电流 。 ( ) 电保 护器 的保 护 范 围较 大 时 ,为便 于 寻找 故 5漏 障点 和 缩小 故 障 时 的 停 电范 围 ,应 在 配 电 网 中的 适 当 地点 装设 分 段 、分 支 开关 。
+ , 1 f
图 1零线接地示意图
图 2相邻分支线路零线接线照 明分 支线 路 ,N2为 照 明 ()
收 稿 日期 : 0 8 0 — 9 2 0 — 72
支路 专 用 零线 ,如果 因 为照 明支路 N2线 离 电源 零 线 距
离过 远 而 就 近从 N1线支 接 ,则 必 有 j j 一 j ( )经
2 低 压 配 电 网装 设 漏 电保 护器 前 应 注 意 的 一
矿井低压供电及三大保护
![矿井低压供电及三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eb1081d10661ed9ad51f3ce.png)
4、不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5、从事电气作业时,使用必要的绝缘用具。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照明、信号、手持式电气设备额定电压不大于127V,远距离控制电压不超过36V。
五、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及有关规定
电气设备三大保护指:漏电保护、过 电流保护、接地保护。 • 在电气设备的各类故障中,漏电故障具 有危害大、发生率高、突发性强、分布范 围广、不易察觉等特点,成为影响电力系 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电气设备 的三大保护中,漏电保护是使用最频繁, 也是最重要的保护之一。
4)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 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 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5)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 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 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6)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 作他用 。
(四)《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低压供 电三大保护的相关规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的具体要求:
1)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 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2)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 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3)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 性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4)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 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的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256b456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三级配电、⼆级漏电保护临电规范要求的三级配电、⼆级漏电保护 1临电规范规定的三级配电与⼆级漏电保护 临电规范规定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三级配电。
就是配电柜或总配电箱为第⼀级配电,分配电箱为第⼆级配电,开关箱为特殊的第三级配电。
临电规范规定的临电系统短路及过载保护有五级,分别是总配电箱内总回路和分回路⼆级、分配电箱内进线回路和出线回路⼆级、开关箱内⼀级。
保护电器在⼀般是采⽤低压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两类。
漏电保护有⼆级,分别是总配电箱内总回路或分回路⼀级、开关箱内⼀级,保护电器⼀般是带漏电保护的断路器。
临电规范规定的临电系统有三级配电、五级短路及过载保护、⼆级漏电保护,通称为三级配电⼆级漏电保护。
三级配电包括了五级短路及过载保护。
2 临电规范采⽤三级配电⼆级漏电保护的原因 (1)配电级数需要与⽤电规模、⽤电特点相适应,三级配电是临电系统较为合适的配电模式。
⼯业配电系统⼀般采⽤配电室⼀级配电,民⽤建筑则⼀般采取三级配电,规模特别⼤的也有四级。
⼯业配电系统负荷较多、功率较⼤,区域集中,变配电所能深⼊负荷中⼼,在配电室内有汇流母线为各个配电柜配电,相当于分成了⼀个个独⽴的总配电箱,对于这些负荷采⽤⼀级配电就可以了,⽽对于远离配电室的多个集中负荷,需要采⽤⾄少两级配电。
民⽤建筑中负荷较多、功率较⼩,区域分散,变配电所虽然也能深⼊负荷中⼼,但因负荷相对分散,只能是以⼩区、住宅楼和楼层、住户分层配电。
对于施⼯现场来说,负荷较多、容量有时相差较⼤、供电区域也相对分散,⾄少也要采⽤两级配电⽅式,⽽开关箱这⼀级,由于临电规范规定临电系统末端采⽤⼀机⼀箱供电⽅式,这⼀级实际上实现的不是对电能进⾏再分配,⽽是临电规范为了确保末端设备的安全采取的⼀种特殊安全保护措施,临电规范规定开关箱距末级⽤电设备不⼤于3m,就是对于⽤电安全的⼀种强制性措施。
由于施⼯现场⽤电⼈员与末级设备接触频繁,⽤电设备的特殊环境和⽤电状况的恶劣,使得末级保护在确保安全⽤电的位置上⼗分重要的必要的,是必须配置的⼀级保护。
低压配电网的分类和保护方式(1)
![低压配电网的分类和保护方式(1)](https://img.taocdn.com/s3/m/3d941c7f51e79b89690226cd.png)
第一部分低压配电系统本章主要内容一、低压配电网的分类和保护方式IT、TT、TN电网知识;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二、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要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防触电保护、接地。
三、常用低压电器低压断路器、熔断器、漏电保护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原理和技术参数。
四、低压系统的电气维保、故障诊断、分析与处理结合样例讲授。
1.低压配电网的分类IT供电系统☜TT供电系统☜TN供电系统TN—C供电系统☜TN—S供电系统☜TN—C—S供电系统☜IT供电系统:IT供电系统通常称为三相三线制(不)接地系统。
IT供电系统电源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与保护接地极做可靠连接。
这种系统主要用于10kV 及35kV的高压系统和矿山、井下、油田的某些低压供电系统。
该系统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不同的电气设备具有独立的保护接地体,保护接地线PE与各自的接地体独立连接。
TT供电系统:TT供电系统通常称为三相四线(中性点接地)系统[TT一般需配合漏电保护器]TT供电系统系指电源侧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无任何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
这种供电系统,主要用在低压公用变压器供电系统。
TN供电系统:TN—C系统通常称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
TN—C供电系统系指电源侧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保护接零。
该系统的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
这种供电方式造价低、线路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TN供电系统:TN—S系统通常称为三相五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
TN—S供电系统系指电源侧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保护接零。
该系统的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各自独立,这种供电方式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但线路耗材较大,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采用该系统。
矿井低压电网三级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
![矿井低压电网三级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04843224b73f242336c5f3a.png)
概述。几十年来 , 井下低压漏 电保护一直是 采用附由1 1 直流源原理。我国的典型产品是 J 8 。 K 2 众所周知,这种保护系统 已不能适应近代综采机 械化发展的要求。为此 , 国已先后开发四 、 我 五种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它们都采用零序 电流方向原理,适用于井下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 系统,它们的共 同点是都与 D 0型 自动馈电开 W8 关配合使用 , , 因此 只能构成两级选择性漏 电保护 系统。但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故障较多的是发生 在磁力起动器以后 , , 可见 最好能在每个磁力起动 器 中也装设选择性漏电保护器,以形成三级选择
择性 。1 . BJ 隔爆 型带人为旁路接地 的总 .3 J 2 4 检漏继 电器 :.31 的人 为旁路接地单 元动 1. 它 2.
BJ J4 选择性漏 性漏电保护系统。 项 电保 护 器 从当前煤矿井下对供电的要求看, 为满足井 目 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 井下用电量 的增加, 必须提 总 检漏 人 为旁 路 D L一 x_ D L — x— 路 接地 6O 6Q 60 61 7 高供 电电压 , 这势必增大人身触电电流。 而为实现 动 作 时 间 40 0 ~ 20 0 ~ ≤4 0 井下低压电网漏 电保护的选择性 , 提高供电可靠 ( s m ) 50 0 ≤5 0 20 5 动作值 l± l 性, 必须采用零序电流方向原理。这些情况下, 为 ( O) K 2% 0 3~ l l 3 l ~ l 3 l ~ l 闭镄值 2± 2 2± 2 满足横向选择性 的要求 ,不但不能象附加直流源 f O1 K 2% 0 20 % 原理那样补偿电容电流。并且还要附加少量电容 , 以保证当电网分布电容小时有一定量的零序电流 1 运作过程。假若故障发生在 K 点( . 2 l 图 存在 。这肯定会使人身触电电流进一步增大。并 1 ,为保证 切断 故 障支路 ,首先 要求 D L ) X 一 且, 纵向选择性是靠运作时间差来实现 的, 因此 , 6 0 6 C型和 D -6 0 XL 6 Q型两漏 电保护器记忆下 有可能延长人身的触 电时间。所有这些都对安全 故 障支路 。 后 B J 然 J 4中的人为旁路接地单元迅 不利。为解决以上 问题 , 提出了在选择性漏电保护 速 运作 ( 5 m ) 流 , <  ̄ 0 s分 使人 身触 电 电流 降 下 的系统上增加一人为旁路接地单元。一旦发生人 来 。 与此同时 , X 一 6 C迅速运作( 10 s 切 D L 60 <(m ) 3 身触电时, 使该相快速地经—低阻抗接地分流。以 断故 障所 在支路 。人 为旁路 接地 单元 动作 约 减小流经 人 身的电流。从而达到既保证漏 电保护 10 S ,自动解除旁路 。若这 时电网已完全 5M 后 的选择性, 又能保证人身安全的 目的。 恢复正常 , XL 6 O D 一 6 Q应 清除记忆 ,不再动作 。 l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人 为接地 分流单元 和总检漏部份也 同样不再动 1 系统组成。 l . 1 图 是三级保护系统。 第一级 作。于是 电网正 常运行 。 磁力起动器内 D L 6 0 X 一 6 C型 若 由于煤 种原因 ,磁力起动器没有 动作 , m 图 l 或是单相漏 电或人身触 电发生在磁力起动器与 分支馈 电开关之间的 K 2点段。同样 , 为保证准
关于煤矿井下低压漏电保护动作值的思考
![关于煤矿井下低压漏电保护动作值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a97eb87d0d233d4b14e6917.png)
关于煤矿井下低压漏电保护动作值的思考摘要:漏电保护在安全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漏电保护就是防止人身触电及漏电引起的事故发生。
即通过检漏继电器对网络绝缘监测,当线路出现漏电故障,网络绝缘低于规定值时继电器动作,开关能自动有选择、快速的切除故障线路、记忆显示故障参数,切断故障电源,实现漏电闭锁保护。
文章介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阻值的选定方法,分析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不同的一组漏电闭锁动作电阻值。
关键词:煤矿井下;低压;漏电;动作;保护低压漏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身触电;不间断地监视井下采区低压电网的绝缘状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绝缘进一步恶化;减少漏电电流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防止因漏电电流引爆电雷管;防止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弧烧穿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或使其外壳的温度升高超过危险值,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预防电缆和电气设备因漏电引起的相间短路故障;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将会缩短漏电的停电范围,并便于寻找漏电故障,及时排除,从而缩短了漏电停电时间。
为了防止电网触电及由此造成的危害,以及人触及带电体时造成的触电事故,《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
它可以在设备或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获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而起到保护作用。
1、井下低压漏电保护动作分析根据我国井下低压电网的运行情况,一般认为对低压配电网漏电保护实行三级保护,级数再增加将没有使用意义。
实行分级保护的目的是从人身、设备安全和正常用电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能可靠动作,切断电源,又要把这种动作跳闸造成的停电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常用的漏电保护装置多为附加直流电源式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总保护处安装附加直流电源保护,无论系统发生对称性漏电还是非对称性漏电,保护均能可靠性动作;分支出口处安装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横向选择性保护的主保护;而漏电闭锁则设置在磁力启动其中,作为最后一级保护,但它在运行中发生漏电情况下却是不动作的,仅仅是作为设备启动前的绝缘检测。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doc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b2b23d524de518974b7d4d.png)
三极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简单分析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的有效措施,也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发的电气火灾及设备损坏事故。
漏电保护器一般分为一极、二极、三极、四极。
其中一极、二极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原理图,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当漏电事故发生时是否断开零线.其工作原理均为通过检测相线、零线电流的相量和是否为零来判定是否有漏电事故发生。
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是三极、四极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的差异。
笔者查阅一些厂家提供的三、四极漏电保护器结构原理图时发现一些问题,源自某国产品牌开关制造商产品资料,源自某进口品牌开关制造商产品资料。
我们发现二者的四极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原理图并无区别,但三极漏电保护的结构原理图却存在重大不同,并由此引发其使用也有重大区别。
在分析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负载三相平衡”。
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负载三相平衡时,其三相电流相量和为零。
但笔者以为,所谓“负载三相平衡”是一个理论概念,在实际的产品制造中,由于生产工艺、使用条件及电源品质等因素的制约,理想的三相完全平衡的负载不大可能存在,其三相电流ia、ib、ic的相量和不为零而且很容易达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例如30mA。
因此,“负载三相平衡”这个概念只具理论意义.本文以下谈到三极、四极漏电保护器的应用时与此相关.首先二者的漏电动作原理相同。
均是通过检测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3根相线和1根N线的电流相量和是否达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来决定其是否脱扣。
对于正常工作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不论其所带负载如何,均有ia+ib+ic+iN=0,漏电保护器不动作。
一旦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有一部分电流经故障点流入大地,此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内电流相量和不等于零,即ia+ib+ic+iN≠0,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不同之处仅在于漏电保护器动作时,在切断相线的同时是否切断零线.因此,笔者以为,所谓的三极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假三极”漏电保护器,其实质与四极漏电保护器相同。
什么是TTTNC、TNS、TN-C-S、IT系统?
![什么是TTTNC、TNS、TN-C-S、IT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f6f00999b89680202d82571.png)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1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2所示。
图2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TN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
它的特点如下。
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三级配电系统标准化(三级配电、-二级配电箱等漏电保护及施工要求)精编版
![三级配电系统标准化(三级配电、-二级配电箱等漏电保护及施工要求)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7d928f9b89680202d82549.png)
三级配电系统标准化三级配电、二级配电箱等漏电保护及施工要求该配电箱(柜)适用于施工现场及户外临时用电,应满足“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及保护的使用要求。
一、基本要求(一)配电箱(柜)的生产制造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GB7251.4 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的标准要求。
(二)配电箱(柜)、开关箱安装使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标准及《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 标准化要求。
(三)配电箱(柜)、开关箱应分设N 线、PE 线端子板,进出线必须通过端子板做可靠连接。
N 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 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 线必须通过N 线端子板连接;PE 线必须通过PE 线端子板连接。
PE 线与端子板连接必须采用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点的数量应比箱体内回路数量多2 个,1 个为PE 线进箱体的连接点,1 个为重复接地的连接点。
(四)电器元件应选用符合GB/4048.2-2001、GB6829以及JGJ46-2005 标准的产品,并符合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要求。
二、总配电箱(柜)内设400A-630A 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 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分路设置4-8 路采用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 系列160A-250A 透明塑壳断路器,配备DZ20L(DZ15L)或LBM-1系列作为漏电保护装置,使之具有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断相保护功能,同时配备电度表、电压表、电流表两组电流互盛器。
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大于30mA.S,最好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00-20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0.1S,其动作时间为延时动作型。
总配电柜示意图总配电柜端子板节点图总配电柜柜门电气连接节点图四回路配电柜电气系统图六回路配电柜电气系统图三、分配电箱(动力回路与照明回路分路配电)内设200A-250A 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 系列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与总配电箱分路设置断路器相适应);采用DZ20 或 KDM-1 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动力分路、照明分路控制开关;各配电回路采用DZ20 或KDM-1 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控制开关;PE 线连线螺栓、N 线接线螺栓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管理研究
![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ebfedfbb68a98271fefae8.png)
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管理研究三级漏电保护装置,是电网系统中保证运行安全的重要装置。
其中一级指的是配电台区总漏电保护器,二级指的是配电台区支线及低压干线漏电保护器,三级指的是家用漏电保护器。
如果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保护器拒动误动,或退出运行的情况,造成越级跳闸事故。
一旦事故发生,不但会对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造成影响,还可能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所以,对于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应加强管理,避免相关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标签: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管理;越级跳闸前言:电力能源是当前社会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电网系统负责输送电能,其运行状态和安全都十分重要。
但是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电网系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或偏远山区,由于人们的安全用电意识不足,存在严重的私拉乱接现象,因而经常会发生配电线路越级跳闸或触电事故。
三级漏电保护装置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措施,对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因此,要加强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的管理,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大力宣传普及很多用电户对于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缺乏了解和认识,认为没有必要,导致二级、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使用情况不佳。
对此,可采取主动上门宣传的方式,让用电户对二级和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使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以了解,為用电户安全用电提供保障。
组织电力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营造安全用电分为,杜绝触电事故和人身伤亡,深入基层宣传安全用电相关知识。
对于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意义要重点讲解,让用电户能够进一步了解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使用的重要性,同时提高预防触电事故的意识和能力[1]。
为用户安装使用二级和三级漏电保护装置提供帮助指导,如果发现存在用户内部漏电故障,应及时督促和指导整改,有效排除故障问题,减少触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促使安全用电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平时的线路设备巡查、抄表催费过程中,也要主动上门讲解和宣传二级和三级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使用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取得用电户的支持与理解。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9d7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0.png)
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设计一、概述配电系统是保证电能按照质量和安全要求供应给用户的重要设备,其中二级漏电保护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临电系统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的设计。
二、设计原则1.保证人身安全:漏电保护是为了提供人身安全保护,所以设计中需要注重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系统可靠性:漏电保护装置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3.经济性: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保护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不仅要确保系统安全,还要尽可能节约成本。
4.实用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应该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三、设计内容1.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根据不同需求和规模,可以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例如:电气漏电保护器或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
在选择时要考虑装置的额定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灵敏度等参数。
2.漏电保护装置的接线漏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接在主配电箱的出线处。
在保护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分段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隔离漏电故障。
3.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应设置总开关的漏电保护装置为一级漏电保护器,二级漏电保护器可以根据不同场所的电路需求进行配置。
4.漏电保护装置的测试与维护漏电保护装置应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可以是人工测试或使用专业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维护包括定期清洁、紧固和更换易损部件等。
5.配电系统的保护措施除了漏电保护装置外,还需要配合其他保护措施,例如:过流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以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电气保护。
四、漏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在进行漏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主要包括如下参数:1.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一般根据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要求来确定。
2.额定漏电电流:根据距离配电系统的用电负荷和保护范围来确定。
3.跳闸延时时间:一般设置为合适的值,既能及时报警,又能避免误报警。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精)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精)](https://img.taocdn.com/s3/m/86094bd805087632311212d1.png)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华北电管局(100761)童建华天津市电子器材厂(300350)张国喜(-)目前低压电网已应用三级漏电保护电器的产品分类1.漏电保护器(又称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或还具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的电器。
它没有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使用中要考虑与短路保护电器相配合。
2.漏电断路器: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过电流和短路保护等功能的电器。
有的还具有过电压、断相和反相保护等功能。
3.漏电保护插座:出现触电或漏电故障时,能自行断开插座的电路以实现漏电保护。
4.组合式漏电保护电器:由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继电器与其它开关电器组合而成的漏电保护电器。
5.漏电继电器:它只能测量漏电故障,并发出信号,而不能直接断开主电路。
上述产品,天津市电子器材厂研制生产的有:JLB一10、DZ16、DZ18、DZ15L、DZL25 、JD1等系列。
(二)分级用电保护方式及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以下简称I△n)值选取如图所示,为三级漏电保护接线方式。
1.一级保护(配变总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也装于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侧,或A11A l2A13;。
装于各支线首端。
根据对天津市、河北省玉田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广东省等100个低压电网三相不平衡漏电电流的测试结果表明,要使总漏电保护部投运率达80%,北方I△n平均选为100mA,南方I△n平均选为180mA;若保护总漏电保护器投运率达95%,则北方I△n平均选为200mA、南方I△n平均选为300mA。
故配变总保护I△n选为100mA、200mA、500mA动作时间小于0.l~0.1s。
A0的保护值可选500mA~10A,动作时间选为小于0.1~Is。
2.二级保护(分支线路保护)由A2或A21、A22构成的二级保护,在人身触及分支线路、设备时,漏电保护器立即动作。
据对天津、河北省等地触电死亡事故分析表明,有近一半的事故是在低压电网已经发生了用电设备外壳带电,导线落地、拉线带电等单相接他故障后,再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的,故二级保护若控制在I△n小于200mA则近一半的触电事故就避免了。
低压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低压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202b4c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9.png)
低压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童建华;张国喜
【期刊名称】《中国电力》
【年(卷),期】1991(000)00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工农业、交通、市政公共事业和生活用电量迅速增长,因触电造成的人身伤亡和漏电引起的火灾也有所增加。
为保障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伤亡,满足社会各部门对低压电器之需要,天津市电子器材厂已研制出全系列漏电保护电器,可用于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动作原理可靠,动作电流可调,是实现低压电网三级保护的理想产品。
现就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应用等作简要介绍。
【总页数】1页(P73)
【作者】童建华;张国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
【相关文献】
1.矿井低压电网三级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 [J], 唐轶;胡天禄
2.矿井低压电网三级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 [J], 张伟;李树山
3.矿井低压电网三级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 [J], 张伟;李树山
4.福建低压配电网TT接地系统三级漏电保护模式探讨 [J], 朱淑娟
5.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J], 童建华;张国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三级漏保”应用策略研究
![关于“三级漏保”应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9576339b89680203d825e5.png)
关于“三级漏保”应用策略研究发表时间:2018-05-02T11:48:39.44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李新、黄林、汤卫中、陶宏、杨永刚、彭夕彬、罗朝海、魏猛、喻萍[导读] 摘要:对目前我司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安装三级漏保的安装条件进行调研,深入分析组织机构方面、漏保现场安装使用实际方面、与政府的沟通协同方面、推广宣传方面、运维技术能力等5个方面问题,针对性的措施,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电企推动、媒体参与、客户配合的“四维联动”体系,逐步推广“三级漏保”应用,为农村客户安全用电提供保障。
摘要:对目前我司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安装三级漏保的安装条件进行调研,深入分析组织机构方面、漏保现场安装使用实际方面、与政府的沟通协同方面、推广宣传方面、运维技术能力等5个方面问题,针对性的措施,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电企推动、媒体参与、客户配合的“四维联动”体系,逐步推广“三级漏保”应用,为农村客户安全用电提供保障。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三级漏保、安全用电近年来,由于失去保护的农村电力线路经常发生触电、火灾、用电设备烧坏等事件,加之春耕秋收和雷雨季节更是触电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通过对这些事故的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户在用电过程中未加装漏电保护器,导致农村触电伤亡事件不断发生,农村安全用电形势十分严峻。
农村低压电网分级装设漏电保护器是保证低压电网安全运行,减少或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重要技术措施。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DL/T736-2010《农村电网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器配置原则》(国网农安〔2012〕39号),应尽快规范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器的配置,提高台区保护的安装率、投运率,发挥漏电保护器的效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现状我司低压配电系统普遍采用TN-C系统型式(即工作零线和保护线合一),为防止PEN线断线造成的相电压升高和中性点漂移,台区内一般设置一到两处重复接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华北电管局(100761)童建华天津市电子器材厂(300350)张国喜(-)目前低压电网已应用三级漏电保护电器的产品分类1.漏电保护器(又称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或还具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的电器。
它没有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使用中要考虑与短路保护电器相配合。
2.漏电断路器: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过电流和短路保护等功能的电器。
有的还具有过电压、断相和反相保护等功能。
3.漏电保护插座:出现触电或漏电故障时,能自行断开插座的电路以实现漏电保护。
4.组合式漏电保护电器:由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继电器与其它开关电器组合而成的漏电保护电器。
5.漏电继电器:它只能测量漏电故障,并发出信号,而不能直接断开主电路。
上述产品,天津市电子器材厂研制生产的有:JLB一10、DZ16、DZ18、DZ15L、DZL25 、JD1等系列。
(二)分级用电保护方式及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以下简称I△n)值选取如图所示,为三级漏电保护接线方式。
1.一级保护(配变总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也装于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侧,或A11A l2A13;。
装于各支线首端。
根据对天津市、河北省玉田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广东省等100个低压电网三相不平衡漏电电流的测试结果表明,要使总漏电保护部投运率达80%,北方I△n平均选为100mA,南方I△n平均选为180mA;若保护总漏电保护器投运率达95%,则北方I△n平均选为200mA、南方I△n平均选为300mA。
故配变总保护I△n选为100mA、200mA、500mA动作时间小于0.l~0.1s。
A0的保护值可选500mA~10A,动作时间选为小于0.1~Is。
2.二级保护(分支线路保护)由A2或A21、A22构成的二级保护,在人身触及分支线路、设备时,漏电保护器立即动作。
据对天津、河北省等地触电死亡事故分析表明,有近一半的事故是在低压电网已经发生了用电设备外壳带电,导线落地、拉线带电等单相接他故障后,再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的,故二级保护若控制在I△n小于200mA则近一半的触电事故就避免了。
通常二级保护I△n 选为500mA、100mA、200mA,动作时间小于0.1~0 .4S。
3.三级保护(终端分户保护)A m A n装于二级保护支线的末端,即装于分户电度表下或单台电气设备的电路中,一般三级漏电保护I△n选为6mA~10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三级保护方式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实切可行的低压配变系统的漏电保护方式。
漏电保护器安全使用问答(六)*17.采用分级保护时,如何选择漏电保护器?①二级保护按二级保护时,可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级,线路末端作为第二级。
第一级漏电保护:该级漏电保护范围大,停电后影响面也大,所以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要太高,漏电动作时间和漏电动作电流应该选择大于后面的第二级保护器。
这一级漏电保护主要用以消除事故隐患为目的的间接接触防护和防止漏电引起的火灾为主。
一般可选动作电流200~300mA,动作时间可选大于0.1s的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其动作特性参数控制在30mA·s以内。
当现场用电量较小时,可将第一级保护器安装在总配电箱;当用电量较大时可安装在分配电箱(防止因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参数过小而产生误动作),或改用三级保护。
第二级(末级)漏电保护:这一级保护器设置在开关箱内,保护区域小,主要提供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保护,以防止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事故。
要求设置高灵敏度、快速型的漏电保护器。
按照作业条件,一般可选30 mA×0.1s的保护器;当作业条件比较潮湿(如蛙夯机、磨石机等),应选15mA·0.1s的保护器;当用电设备负荷较大时(如钢筋对焊机、中型塔机、混凝土泵车等),为避免保护器误动作,可选50~75mA×0.1s的漏电保护器。
②三级保护当电网容量大,供电的区域广,二级保护不能适应分级保护要求时,可在二级保护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级漏电保护。
第一级漏电保护:设置在总配电箱。
考虑这一级停电后造成的影响大,并应大于施工现场正常的最大泄漏电流值,漏电保护器应选中灵敏度(300~50mA),动作时间选>0.2s的延时型保护器。
第二级漏电保护:设置在分配电箱。
这一级主要提供间接接触防护,同时作为线路末端漏电保护器的补充防护。
第二级保护器的动作参数选在第一级与第三级之间,且不应大于30mA·s限值,可选动作电流为中灵敏度100~200mA,动作时间0.ls的漏电保护器。
第三级漏电保护:设置在开关箱中,选择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
以上各级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应满足分级保护时,各级之间的漏电保护进行协调配合,各级漏电保护器不会发生上下级之间同时动作或越级动作,从而保证整个系统工作的稳定和协调性。
18.三级保护中各级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参数是如何具体考虑和选择的?答:在实行分级保护时,为使各级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特性之间能协调配合,一般可按以下参数设置:级别漏电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第一级300~500mA0.2~0.5s第二级100~200 mA0.1s第三级15~30 mA0.1s①第一级是设在电网进线端漏电保护的监测,停电后影响范围大。
考虑干线触电机率小,应配置较大容量中灵敏度、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不能小于正常的最大泄漏电流值。
一般来说,线路有电,就存在泄漏电流,只是随漏电回路阻抗而定,电网的漏电值与线路的绝缘质量有关。
根据规定,低压电网绝缘导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必须保证在使用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超过最大供电电流的1/1000~1/3000。
计算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整定值时,可按1/2000考虑,并以此作为漏电保护器的不动作电流值。
例如:施工现场单台变压器容量为400KV A则变压器的额定电流I1= 每项允许最大泄漏电流因此,漏电保护器的不动电流≥300mA可选择这一级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为500mA现场供电回路电流越大,供电线路会越长,分支路也多,因而泄漏电流就大;如用电量小,则泄漏电流相对也少。
例如当变压器较小容量为200KV A时,计算每相允许最大泄漏电流为150mA,此时设置漏电动作电流在300mA以下的漏电保护器即可(此时也可实行二级保护)。
②第二级是设在分支线路上的漏电保护器,这一级保护器的参数应大于第三级,主要提供间接接触防护。
例如:分配电箱控制一搅拌机棚,棚内设置有三台搅拌机,每台搅拌机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为30Ma×0.1s。
按要求,动作电流为30mA的保护器,其不动作电流为15mA,则三台保护器不动作电流为3×15=45mA。
如果分配电箱中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为75mA,则45mA大于75mA的二分之一,就会发生越级动作,即第三级保护器不动作,第二级保护器发生的跳闸现象,所以这一级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可选择100~200mA。
第二级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能太小,应大于正常泄漏电流值的两倍以上,否则会产生误动作,但不得超过30mA·s。
③第三级是设在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再下面就是用电设备。
开关箱内电器操作使用频繁、危险性大,所以要求提供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防护,要设置高灵敏度、快速型的漏电保护器。
一般情况下的直接接触防护应该是靠电气的绝缘等措施来解决,当这些措施失去防护时,漏电保护器起补充防护作用,但不能作为唯一的防护措施。
所谓直接接触,即人体与电源或相线等带电体的直接接触。
此时在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之前,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取决于人体的接触电压和触电时的人体电阻,并不取决于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
所谓接触电压,就是当人体两个部位同时接触不同电位时,在人体内就会有电流流过,加在人体两部位的电位差即接触电压。
预防人体触电措施,除考虑触电电流外,也要考虑触电电压。
此电压值越大,触电的危险也越大,因为接触电压越高,人体的阻抗越低。
实际上,在触电过程屯人体电阻在触电电压的作用下是变化的,因而影响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大,开始时,皮肤在干燥无汗条件下,人体电阻最高。
随触电时间增加,皮肤温度升高、出汗潮湿、电阻下降。
由于触电电压影响人体阻抗发生变化,触电电流也随之加大,会将皮肤灼伤,使人体阻抗大大降低(完全失去表皮阻抗只剩内阻抗)。
因此,直接接触时对人体造成的危险是更严重的。
例如:一般干燥条件下,取人体阻抗为1000Ω,当电流限制在50mA时(不会引起心室颤动),此时人体承受的安全电压为0.05×1000=50V,比较安全。
若在潮湿条件下,人体阻抗降为500Ω,此时人体承受安全电压为0.05×500=25V,就是说,同样是50mA的电流,由于人体电阻的变化,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也必须由50V降为25V才安全,否则必须将电流限制在25mA以下方可不会引起心室颤动。
因为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范围与触电时人体电阻的情况有直接关系,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由于人体阻抗的变化,引起了保护范围发生了变化。
所以,尽管安装了50mA动作电流的保护器,直接触电时还有可能会遇到50mA以上的电流。
因此,预防直接触电时应采用高灵敏的漏电保护器。
同样,漏电动作时间对于防触电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触电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心脏博动周期,就容易引发心室颤动而带来危险,因此,必须采用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由于直接触电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可达数百毫安,因此要求漏电保护器应该有最小的动作时间,国家标准(GB6829)要求,在250mA电流通过漏电保护器时,其分断时间必须小于0.04s。
也即预防直接触电时,应采用快速型的漏电保护器。
④当单台用电设备容量较大时可采用单独回路配电。
当施工现场有较大容量的用电设备(如塔吊、对焊机等)时,应单独敷设分支线路相设置专用分配电箱,其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一般选择漏电动作电流大于30mA,避免因计算负荷大、泄漏电流大造成的保护器误动作。
例如某高层建筑工地采用了自升式意大利塔吊E6026、(120kw)和钢筋对焊机UN-75型(75KV A),分别选择漏电保护器。
一、塔吊已知条件:塔吊容量P1=120kw暂载率Jc=15%功率因数C0Sj=0.7需要系数K=0.6计算负荷P=K·2P1·=0.6×2×120×=56kw计算电流I= = =120A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电流为120×=60mA可选用:100Ma×0.1s漏电保护器二、对焊机已知条件:对焊机容量S1=75KV A暂载率Jc=0.65功率因数C0Sj=0.5需要系数K=0.5计算负荷P1=K·S1··C0Sj=0.5×75××0.5=15kw不对称负荷换算P= ·P1= ×15=26 kw 计算电流I= =79A选用:漏电保护器50~75mA×0.1s一般电焊机开始使用接通空载以及焊接工作时,会流过很大的冲击断续电流,其值往往达额定电流7倍以上,如果焊机容量大、焊机一次线路过长,会容易造成保护器的误动作。